7点 7:15 7:30 短短半小时 作者却用三句话来写此时作者的心情可以用表示时间短暂的四字词语成语什么什么来形容?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的妈妈都很爱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有关妈妈们比儿子的故事〈三个儿子〉

  1。识字指导。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读音方面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出示带生字的词句,检查学生识字的情况。

  如:(1)嗓子、晃荡、沉甸甸、拎着水桶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写正确。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1。听全文录音,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听课文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读。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在听朗读的同时做上记号。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2)自由模仿朗读。

  (3)请三位同学分虽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3。听课文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4。听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想一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正确读出老爷爷说话的语气。

  5。分大组朗读并评价。

  (1)请一半的学生跟着录音读一遍课文,另一半学生仔细听,指出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进。

  (2)两组交换朗读,并互相评价。

  6。集体朗读全文,请老师配上音乐,老师评价应该改进的地方。

  7。指名朗读课文。

  8。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写一篇日记。

  1。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定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再实践一下,看看你填的对话合适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小强:"喂,你好!小华在家吗?" 小华:"____"小强:"我是小强。" 小华:"____"小强:"____" 小华:"____"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

  1、正确识记本课8个生字,3个多音字。理解“死而复生”“起死回生”“切脉”“凝神”“厥症”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尝试复述扁鹊为太子医治的内容。

  3、过学习,体会扁鹊是我国古代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医学家。

  一、开门见山,出示课题(师板书:起死回生)

  1、这个词谁来读?(点名读)

  2、谁能说说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生:将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

  生:就是死而复生的意思(你是用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3、这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谁能读好课题?

  (注:若学生未说到“死而复生”,就让学生读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找出“起死回生”的近义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文中究竟写了件什么事呢?轻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试着选择黑板上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

  生: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生:扁鹊使太子死而复生。

  生: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使太子死而复生。 (注;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起死回生”和“死而复生”,初步进行近义词的辨析。)

  2、你们瞧,这就是扁鹊。(出示扁鹊的图片)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生: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候有名的医学家。因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就像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后人就称他“扁鹊”。

  三、研读课文,加深理解

  学习课文1―9小节(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扁鹊医术高明,经常周游列国,四处行医。一天,他来到虢国都城,听见街上的行人议论纷纷。原来(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读出惊奇、疑惑不解的语气。)

  2、指导朗读扁鹊与侍卫官的对话。

  (1)、扁鹊对于这件事也感到疑惑不解。(板书:纳闷,指导读准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于是,他忙赶到宫门口询问侍卫官。轻声读读扁鹊与侍卫官的这番对话。边读边思考,扁鹊询问了侍卫官哪些问题?

  a交流找到的句子。

  b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C师生分角色读,生读扁鹊说的话,师读侍卫官说的话。

  (3)、扁鹊听了松了一口气,那是因为通过这三个问题他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他知道太子是早晨鸡叫的时候死的。

  生:他知道太子还未入棺。

  生:他知道太子死前感到胸口闷。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早晨鸡叫的时候、胸口闷、未入棺)。 (a点名回答b连起来说)

  (3)、是啊,通过这番询问(师板书“问”),扁鹊知道了太子死时的症状是(胸口闷)、死亡时间是(早上鸡叫的时候)还了解到太子还没有(入棺)。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扁鹊觉得(太子可能没有死,太子也许得的是厥症,太子还有救)怪不得,他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4)、根据与侍卫官的对话,扁鹊觉得太子可能没有死,但也有可能太子真的死了,可他为什么却说:“我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呢?”

  生1:他这样说,侍卫官才能让他进宫为太子医治。

  师:有这样的可能。

  生:根据多年的经验,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把握。

  师:是啊,可见他十分自信。但若是太子真的死了,扁鹊就犯了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杀头的,他明知会有这样的后果,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生2:他是一位医生,只要病人有一丝生存的希望,也要去为病人医治。

  师:是啊,医者父母心,扁鹊深知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只要病人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哪怕付出自己的性命,也要为病人医治!

  (出示:扁鹊送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导读出坚定、自信的语气)

  学习课文10---14小节

  师:那扁鹊进宫后又是怎样使太子死而复生的呢?轻声读读课文第11、12小节。

  1、学习11、12小节,了解扁鹊如何为太子医治,并尝试复述扁鹊为太子治病的内容。

  (1)一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师:轻声读读这两段话,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初步了解中医诊断的方法。

  师:切脉,也称把脉,谁能做一个把脉的动作?它是医生诊断疾病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切诊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扁鹊在为太子诊断时就使用了切脉的方法,不仅如此,他还贴着太子的胸口凝神听了一会儿,(a理解“凝神”的意思b扁鹊把耳朵贴在太子的胸口凝神听什么?)这种通过听病人的声息来了解病情的方法叫做“闻诊”。通过诊断,扁鹊断定太子得的是(厥症)c理解xxx厥症”

  (3)二读:通过边做动作边读句子的形式了解我国中医的诊断过程。

  师:了解了扁鹊诊断的方法,我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读描写扁鹊为太子治病的句子。

  (4)初步了解针灸。

  师:刚才老师发现个别同学在扎针时嘻嘻哈哈觉得很有趣。你们知道吗?这种通过扎针医治病人的方法叫做针灸。要知道,不同的病所扎的穴位也不同,一旦有所闪失,病人也许性命不保。我们一起再来边读句子边做动作,比比谁最像小中医。

  (5)现在你能试着用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来说说扁鹊是如何为太子医治的吗?可以用书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出示:安、切、贴、听、取、扎、捡扁鹊走到太子的病榻前

  2、进一步体会扁鹊医术的高明。

  (1)引读太子在扁鹊的医治下变得怎么样的句子。

  出示: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2)“不多一会儿”、“没多久”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生:扁鹊医术十分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内治好了太子。

  师:扁鹊医术的确高明,他真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啊!怪不得国王竖起大拇指称赞扁鹊(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

  学习14小节,体会扁鹊的谦虚

  1、读扁鹊说的话,指导读出谦虚的语气。

  2、理解“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这句话的意思。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课(起死回生)。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到扁鹊行医来到(虢国),听见路上行人议论纷纷,原来(虢国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就死了。)这使扁鹊十分(纳闷)。于是,他连忙询问侍卫官。通一番询问,他了解到,太子死的时间是(早晨鸡叫的时候,死亡症状是(胸口闷),还了解到太子(未入棺)。扁鹊决定进宫为太子医治。经过治疗,太子很快(恢复健康)。国王见了,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先生真是神医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学了课文,你想如何称赞扁鹊?

  师:扁鹊是我国古代了不起的医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用望、闻、问、切的中医治疗法使虢国的太子死而复生。要知道,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与中华文化相等的悠久历史,经过千年承传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瑰丽宝藏。

  1.认识字词,积累与劳动有关的词语。

  2.能根据语境猜测难点字的意思,并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的变化。

  4.学习比喻句的写法。练习写话,把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说清楚。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熟练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说清楚理由。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活积极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教师校音指导,读好“扫”平舌音,“拎”前鼻音。

  2.开小火车读。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全班齐读,每个词语读三遍。

  1.出示“又―劝”“土―堆”。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可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又”字最后一捺变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3.出示“转、特”,请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方法来分析剩下两个字的偏旁特点。

  4.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通过查字典检验。

  指导:“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摸”字是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是一个动词。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3.总结方法:遇到我们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3.去掉句子修饰成分,对比总结学生的发现。

  那棵大枫树又高又大。→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4.学习比喻词“像”“好像”。

  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写句子。

  ――燕子的尾巴像。

  1.教师:如果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指名说)

  2.为什么想养这种小动物?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理由:可爱,讨人喜欢,可以看家,可以陪我玩耍,跟我一起分享好吃、好玩的。

  3.拿出练习本,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一、《二十四节气歌》

  导入:同学们,在古代,人们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和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较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它们,就把它们编成了诗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吧。

  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说说每句诗歌中所包含的节气,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正确答案。

  3.具体介绍每个节气的特点。(结合图片,选取部分节气,有详有略)

  4.学生再次自由读诗歌,尝试背诵。

  5.全班齐读,齐背诗歌。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学生自由读故事,思考: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描写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4.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学生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做记录。

  5.全班齐读故事。

  1. 巩固汉语拼音,并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 能准确地认读字母表,并能运用《汉语拼音字母表》查字典。

  3. 能看拼音写字、词和句子;掌握多音字、轻声字词,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

  拼音写词语;掌握多音字、轻声词语,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

  能看拼音写词;掌握多音字、轻声词语,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

  2、声母(23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示时间短暂的四字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