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漫里总是后g、白给、青梅竹马、亚撒西这些套路?都看腻了,甚至有点反胃。

“我喜欢你!因为你很温柔!”

你绝对不止一次的在ACG作品中听过这句令人生厌的台词。

温柔,是日语单词“優しい”的直译,由于罗马音为yasashii,故而其空耳“亚萨西”就成了观众们最亲切的叫法。纵观日漫,有不少“亚萨西”的男主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

例如看似冷酷无情,却将所有的温柔和牵挂都献给弟弟的宇智波鼬;

再如长相凶神恶煞,但在声援大河爱情上面全心全意的高须龙儿;

甚至是那个号称人肉推土机的伊藤诚,也在“亚萨西”的加持下各种开挂(白给)?

这些角色凭借着自己善解人意且饱含爱意的举止征服了观众的芳心。

而有些观众也难免会闻而起意,纷纷效而彷之,其结果便是一个个都活成了30多岁的大魔法师,扁着个doge头面面相觑。

巨大的反差让不少网友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并自嘲道:“我原以为对‘亚萨西’有了足够的理解,达到了第二层,其他人只在第一层,可没想到它竟在第五层”!

除去我上我不行的抱怨外,更多的人则是对“亚萨西”模糊的定义感到不满。

归根到底,动画里所推崇的“亚萨西”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动画中描绘的“亚萨西”

显然,“亚撒西”可不止有温柔这一个意思。

倘若我们翻阅日本词典,就会发现優しい竟然囊括了“温和、亲切、优雅、典雅、宽容、体谅及富有同理心”等如此多的含义。然而当一种外舶词汇被翻译成汉语时,注定会牺牲它的许多含义,而想要做到尽可能地还原“亚萨西”的内味,似乎也找不到比“温柔”更加合理的解释了。

所以,我们不应被语种的相互转化所带来的文化差异束缚住了思考,而更应该站在日本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万恶的優しい。

出演《极道鲜师》男主的松本润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優しい:

“——優しさといえば?(说道温柔能想到什么?)”

——強い!”(强大!)”

然而就是这个令人诧异的回答,却道出了優しい的本质。

上条当麻的温柔,是不惜牺牲自己也要给他人带来笑容的愿望;是行动派说到做到的担当;也是对守护弱者毫不犹豫的那种强大。

炭治郎的温柔,是毫不犹豫的手刃恶鬼的决断;是身为长男的担当;更是愿于原谅感化仇人的那种强大。

西宫硝子的温柔,是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的宽容;是想要和所有人交朋友的单纯;更是在饱受苦难之后仍然选择自己心中美好的那种强大。

诸如此类的角色虽然身处不同作品,且贯彻“亚萨西”的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做到了《道德经》中“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强大。

若抽丝剥茧的来看待这些人物,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都有着在意他人远超自己、即便价值观截然不同也能对他人抱持善意的共性,既悲悯与共情——悲悯意味着对万物的不轻视不蔑视,共情意味着对万物的感同身受。

这与日本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物哀”不谋而合,而这也正是“亚萨西”得以被称之为强大的理由。

(节选自《日本物哀》 本居宣长著)

这样的“亚萨西”招人喜欢吗?——当然。

这样的“亚萨西”否就能被视为最完美的品质?——那可未必了。

我们知道,把他人需求放在自我需求之上的精神正是“亚萨西”的精髓所在,但这样的做法,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一方面,在“亚萨西”的释义中,永远都有着自我牺牲的含义在里面。

号称“正义的伙伴”的卫宫士郎在世界和平信念的驱使下行动,但归根到底还是以个人的牺牲为代价。而被阿宅们尊称为大老师的比企谷八幡,看似有着与众不同的“亚萨西”,实际上还是靠着一个个自爆才构筑起了名为“所有人都不会受伤”的世界(除了自己)。

另一方面,无止境的同理心更像一个定时炸弹,隐匿在辛苦构筑的人际关系之中。

“如果能一直这样三个人就好了啊”、“必须给所有人同等的幸福”。“亚萨西”的角色总是如此的天真、优柔寡断,而他们越是往这方面努力,所得到的负反馈就越强烈,最终还未等到握手言和,却早已分崩离析。

(明明是双份的快乐……)

一个人越是想让所有人都获得幸福,就会变得愈发不幸,“亚萨西”不是毒药,但却胜似毒药。

日本文化下的“亚萨西”

然而艺术作品归根到底是人创造的,其传达出的思想多与创作者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我们常说艺术是文化的载体,好比中国无处不在的侠义当道,美国潜移默化的英雄主义,而日本的社会及文化恰恰是“亚萨西”得以大行其道的温床。

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岛国,由于生存不易,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相当强,在极端的压力下构建了极具日本特色的村落自治模式。在这样一种模式下,个人利益往往要为集体利益让步,“不给任何人添麻烦”、“大家都这样做,我也就这样做”的思想操纵着他们的一言一行,让同村的人异常的循规蹈矩,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特色?)

但另一方面,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村界以外是一个不属于自己、也和自己无关的世界。

村界是严格区分自界和他界、一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的象征。由此,日本人对于村落的认同和向心力,不止是现世的,也是来世的;不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不只是个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由此形成了超脱于集体主义的只属于日本民族的“集体本位主义”(即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但是“集体本位主义”也是日本民族立国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对困难并处于逆境时,民族精神最为强悍的是日本人。是因为他们的忍耐、执着、自律,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坚强的生存下去,才有了现在日本的繁荣。

只不过这种看似强大的民族精神其实是在地缘、生活需求以及政策的共同约束下,才得以构建,而这也形成了一种不可忏逆性。脱离群体的人不仅在道德伦理上不被允许,还会遭受形同于“社会性死亡”的制裁方式——“绝交”的冷暴力以及断绝物资的硬暴力。

(众矢之的的叛忍集合——晓组织)

即便到了相对文明的近现代,这种民族精神却早已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为了融入集体就要善于察言观色,穿上不合适的短裙、化不合适的妆、聊不合适的话题,为的就是跟集体保持高度的一致,否则极其容易招致精神与肉体上的排挤。

(即便出现受害者也多采取事不关己的回避策略——《三月的狮子》)

这是一种与中国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理念大相径庭的同而不和,这也是一种抹去自己个性的存在,看似照顾他人,实则保护自己。

笔者曾在旅日过程中深有体会:在游客居多服务员稀缺的拉面店中,刚喝完的麦茶扭个头的时间就被倒满;即使是因为自己的语言不通所招致的尴尬,反而是对方一个劲的道歉,导致自己都羞愧难当。我眼中的日本人,他们能将别人的感受凌驾于一切之上,而这样一种极致的同理心也让日本成为了最适合旅游的国度。

但另一方面,我也曾见到两位本是有说有笑的职员,在分别之际,下级随即做出了形同仪式的90°鞠躬,郑重地说一句“お疲れ様です。”(您辛苦了),然而扭头的那一刻,笑容也随之暗下,这种反差着实有点毛骨悚然。

而在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所创作的《菊与刀》中,也有过相似的描述:

“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这样一种矛盾的生活方式,竟不可思议地存在于一个国度,而除开日本,似乎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何业界会如此地推崇“亚萨西”。

毕竟决定一部作品是否受欢迎的关键,便是通过各种手段引起观众共鸣,从而增强代入感。所以日本众多作品中的“亚萨西”,其实都是被迫的。

在中国,人们依然渴望成功、渴望财富、渴望阶级流动,渴望从一只雏鸟变成金凤凰,所以屌丝逆袭高富帅及龙傲天式的网文才得以蓬勃发展。而日本社会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同样也造就了日本观众打从心底认同的“亚萨西”,因为它是一种最为普适的属性,同时也是精神诉求的集中体现。

(JK对男友的要求排行)

然而观众们仅从动漫角色中找寻自己的影子就满足了吗?恐怕不然。艺术本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动画所描绘的“亚萨西”跟我们所熟知的现实存在着一个质的不同——他们在贯彻悲悯与共情的同时,也并没有抹去自己的个性。

事实上,《天降之物》中的樱井智树,骨子里就流淌着一股“亚萨西”的热血,我们能看到他无处不在的自我牺牲、对身边妹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每掉下一个少女便收进后宫;但我们也能看到他那不随大流的张扬个性、对绅士风度的独特见解,这些要素都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位男主。

我们成天以“亚萨西”自诩,但与这些动画角色相比,或许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总而言之,想要具备ACG作品中所承认的“亚萨西”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一旦你具备了,那无疑是各种意义上的“强者”!

万恶的真的是“亚萨西”吗?

然而近年来,日本动画产业的市场虽然持续的扩大,但繁华的背后却是竞争与危机并存的险象,这在轻小说界显得更为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轻小说在2015年达到销量峰值后便一蹶不振,断崖式的下滑为业界敲响了警钟。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 ACG作品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恶性竞争的循环。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新人作者要想在茫茫大海中脱颖而出,那就必须得让自己的作品喧宾夺主,为了达到这种目的,他们恨不得在短短的一章内将属性各异的美少女们悉数呈现在读者眼前。当然这还不够,及早的与男主确定关系才能牢牢地留住读者。而这个契机自然就交给了大家都乐于接受的亚萨西,主角也就顺水推舟的在毫无征兆下坐收着名为倒贴的渔翁之利。

从曾经的慢炖,到如今的爆炒;男主从曾经的有血有肉,沦落到了如今只用来展开剧情的工具人。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过度的急于求成让本就缺乏文学性的轻小说,在逻辑上面也开始站不住脚。那么这也不能怪我们用万恶的“亚萨西”来表达心中的不屑与唾弃了。

所幸的是,这样过度同质化、量产化、套路化、甚至有损“亚萨西”声誉的做法连日本读者也难以忍受。

即便到了2020年的今天,轻小说的销量榜单也十分诚实,“亚萨西”还是那个“亚萨西”,但斯巴鲁的决不妥协、佐藤和真的耍宝整活等极具特色的个性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倘若创作者们能时刻地思考这些问题,畸形的市场也终有一日会找回初衷。

万恶的永远都不是“亚萨西”,而是创造了“万恶的亚萨西”的人们。

《青梅竹马绝不会输的恋爱喜剧》这部新番令我觉得非常烂俗的一点,就是它“小时候遇到的,长大后肯定会一直喜欢”的套路。把这一套路发展得最极致的动漫,要数《伪恋》了。

看过《伪恋》的朋友都知道,不管男主曾经多么喜欢同班同学,也不管他们一起经历过什么,更无论平时他周围有多少优秀的女孩子对他青睐有加,男主一律无动于衷,就是喜欢那个虚无缥缈、连记忆都模糊的“初恋”。

《青梅竹马绝不会输的恋爱喜剧》就是用了同款套路,只不过是把男主换成了女二。这位“可怜”的女二名为可知白草。她小时候遇到了校园霸凌(又是校园霸凌),导致无法外出上学,后来因为和男主成为了朋友,才逐渐走出阴影,有了自信。她不但长得美到足以上封面,还成为小说家出道。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生赢家”,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对男主念念不忘,哪怕她从小就认为是男主抛弃了她。在解开误会之后,她甚至更加喜欢男主,曾经的些许怨恨早就烟消云散。十年时间,愣是没有让白草对他的感情淡化,对于这样一个颇有些腹黑的角色而言,恐怕这样的事情,也就在二次元才能发生吧!

青梅竹马和天降角色之间,永远都是天敌。

前者从小和主角就认识,当然就会觉得能和Ta在一起是理所当然;后者半路杀出,带给主角额外的体验,反差巨大——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天然形成的,无数的故事都由此展开。

包括前文提到的《伪恋》在内,《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刀剑神域》《我女友与青梅竹马的惨烈修罗场》等等基本都是这种剧情。老实说,当我看到一部动漫会有这一对角色出现,基本上后面的情节都能猜出个七七八八,其俗套程度可见一斑。

《青梅竹马绝不会输的恋爱喜剧》这部新番,差不多也是类似的情况。男主的青梅竹马从小就对他很有好感,到了高中之后更是喜欢的不得了。他们是邻居,父母又是好友,从小就形同一家人,平常的相处模式简直就是直接跨过情侣阶段,跟老夫老妻差不多。他们俩都到这种程度了,女主竟然不敢告白!

不仅如此,男主当众告白之后,她为了向男主报复,竟然当着全校人的面拒绝了!拒绝也就罢了,事后还后悔到直接失忆?!这种狗血的剧情,我是很难接受的,感觉它比“十年不见依然爱得深沉”更加不符合逻辑。

如果仅仅只有青梅和天降两人之争,恐怕这个故事会显得非常单薄,所以很快第三位角色就出现了。

这位“第三者”是男主在当童星的时代认识的妹系角色。当初她刚开始演戏的时候,被男主“亚撒西”对待了一番,于是就对男主死心塌地了——她和白草一样,多年不见男主,也是同款一往情深,一模一样的套路。

作者是没有谈过恋爱吗?为什么写起感情来都是一种情况?如果被人稍微“亚撒西”对待就能喜欢上,那感情来得太容易了吧?何况一喜欢就是十年!《十年》的歌里可不是这么唱的啊!

当然,这位强行入场的角色虽然个性十足,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她其实就是个工具人,主要的戏份还是在青梅跟天降身上。

这大概就是如今日本轻小说的局限性吧!一味地为了讨好读者,降低阅读门槛,从而把角色设计的脸谱化、模式化,故事俗套化、简单化,真的是应了“轻”之名啊!

单纯《青梅竹马绝不会输的恋爱喜剧》动画,其实真的非常一般:画面看得出来的比较穷,配乐也非常单调,因为是校园题材也没有太多动作要表现,特效更无从谈起。看起来,这部动画多半就是制作公司为了凑档期而作的吧!

然而它的声优阵容还意外地非常豪华:男主的声优是万年后宫王松冈祯丞,几位女主分别是水濑祈、佐仓绫音、大西沙织,也都是新生代声优的代表,甚至男二都是由岛崎信长配音,就这样的声优阵容,在普通的廉价动画是不可能看得见的。所以它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段位,还真是让人拿捏不准。

所以,如果你对这部动画感兴趣,就把它当成图一乐,千万不要认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OV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