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蓝天片头曲海天的主题曲?

广播剧《逐梦海天》完整版上集

声音:湖南话剧团  编剧:段华、罗筱波

请点击上方绿色图标收听






     张超,男,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入党,大学本科学历,海军少校军衔,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

入伍以来,他始终执著“飞行梦”“航母梦”“强军梦”,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倾注在挚爱的飞行事业上,先后飞过8种机型,3次成功处置重大空中飞行险情,数十次参加和完成战备巡逻、海上维权等重大任务。特别是加入舰载战斗机部队后,时刻牢记习主席“早日成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殷切嘱托,逐梦海天、苦练精飞,攻坚克难、挑战自我,比计划时间缩短2年完成上舰前的几乎全部训练内容。

    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飞机突发电传故障,不幸壮烈牺牲,为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事业献出了年仅29岁的宝贵生命。张超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并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追授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

    4月28日,岳阳市召开纪念英雄张超暨广播剧《逐梦海天》座谈会。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娜,市委常委、岳阳军分区政委吴晓波以及《逐梦海天》的主创人员、张超家属、老师、专家学者等参与座谈。座谈会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卫国主持。

为了让从岳阳走出的全军挂像英雄,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烈士的事迹更加广为流传,让更多的时代青年认识英雄,了解英雄,学习英雄,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我平台、易人轩公司及追梦人百姓舞台联合,将不断的推出段华和罗筱波两位老师创作的广播剧《逐梦海天》,并且也在构思如何才能让一个鲜活的张超形象更清晰、更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以更大范围,更为形象,更加直接地放大英雄典型的感召、教育作用。

    望各位听友,携家人一起认真收听我们中华英雄的故事,积极参与留言互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响应党的号召,一起努力把英雄事迹“学习好、传播好”。

  “稍高……现在位置好!”冬日清晨,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训练团的几名舰载机飞行学员正在进行陆基模拟着舰飞行。塔台上,有着“黑脸教官”之称的飞行教官王勇,一边全神贯注地盯着这些初飞的“雏鹰”,一边通过对讲机简短精准地进行点评。训练结束后,王勇对学员们说,舰载机着舰就像“高考”,能够上舰飞行是飞行学员飞向航母、飞向战场的“赶考”。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陆基模拟着舰训练,这是飞行教官驾驶歼-15战机快速飞过模拟着舰指挥区(万全 摄)

  为什么叫“黑脸教官”、怎么会是“高考”?实际上,在飞行训练中,飞行教官对舰载机飞行学员的要求,并不仅仅是能够在陆基上“着舰”飞行,而是要求他们能够在远海大洋上,能够安全地执行舰基的飞行任务和作战任务。飞行教官要求学员们,一定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飞行训练上,把航母资质认证考核当成第二次“高考”。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万全 摄)

  在训练团,施教严厉、标准严苛的“黑脸教官”绝不止王勇一个。这是因为舰载机飞行事业与高风险时刻相伴。在西方国家,飞行员在着舰过程中经常发生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对舰载机飞行员而言,历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在刀尖上跳舞”。舰载机安全起降是一个底线问题,容不得一丝一毫马虎。如果飞行员连自己的安全都保障不了,又谈何作战?

  正因为如此,每当新学员报到后,飞行教官们首先向学员们灌输舰载机“精准、守纪、零容忍”的舰载飞行铁律,现在这也成为训练团的一条铁律。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昼间航母资质认证,这是飞行学员驾驶歼-15战机阻拦着舰的瞬间(姜涛 摄)

  “反区飞行”,是舰载机飞行员安全着舰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一般来讲,飞行员在陆地降落时要减油门,用操纵杆调整高度,进行“刹车”制动。但是,舰载机在航母着舰时,飞行员要用油门控制高度与速度,并在着舰瞬间加大油门,以便着舰不成功时飞机能迅速复飞。在训练团,不少来自空军的舰载机飞行学员已拥有几千小时的陆地起降经验,形成了很强的肌肉记忆。对这种“反区飞行”操作,他们在开始时很难适应。因为按照之前的飞行经验,每当看到地面,他们会不自觉地拉杆,已经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飞行教官罗胡立丹每次执教陆基模拟着舰飞行训练时,向学员强调最多的就是“不要拉杆、不要拉杆”,来逐渐改变学员的这种肌肉记忆。但是,越是近乎本能的动作,越不容易改正。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新一批生长模式培养的舰载机飞行员航母资质认证考核,这是一名飞行员刚刚完成资质认证(姜涛 摄)

  飞行教官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切地感到,培养舰载机飞行员,没有坦途,只有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才能搭建起“刀尖舞者”逐梦海天的天梯。面对有些学员的不理解,甚至是“争吵”,“黑脸”教官们课下耐心疏导,但训练中却始终坚持高标准,一丁点儿都不放松。他们深知,飞行技术的突破没有捷径可走,所有的舰载机飞行员都要经历“熬鹰”一般的磨砺,才能从“雏鹰”成长为真正的“雄鹰”。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组织双机编队飞行训练(姜涛 摄)

  虽然训练的过程充满艰辛,但“雏鹰”们的羽翼逐渐变得丰满。2020年9月,在一次歼-15双机特技训练中,学员张宇亮驾驶的战机左发突发故障。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飞行驾驶技术,他成功处置险情,将飞机安全带回基地。此次特情,没有影响他的飞行训练。他被教官安排第一个上舰考核,并顺利取得昼间航母资质,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舰载机飞行教官群体(万全 摄)

  训练团领导欣慰地告诉记者,组建以来,训练团的教官们一路披荆斩棘,攻克了多项教学难题,探索形成了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流程,培养了多批合格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打通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从“雏鹰”到“雄鹰”,从学员到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经历了“黑脸”教官们“熬鹰”般的摔打磨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正在振翅翱翔,征服更遥远、更广阔的海天。

  记者:朱东阳 卢海鹏 孙飞 张文杰

原标题:奋力谱写新时代强军伟业的青春华章

  伟大历史事件总能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愈发彰显价值。伟大精神力量总能穿越时空,在青年人心底引发深沉共鸣。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实的承继者。在党的秉持下,五四精神始终烛照民族复兴之路,深深融入人民军队基因血脉,引领激励一代代青年官兵铁心跟党、浴血奋战、拼搏奉献,奋力书写救亡图存、强军报国的壮美篇章。

  忆峥嵘岁月,我军历史镌刻闪亮青春光芒

  青春与使命同行,奋斗与荣光相伴。

  回顾人民军队的辉煌历史,青年官兵作为我军的主体,始终坚定听党指挥、紧跟党的步伐,踊跃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求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英雄辈出、英才荟萃,发挥了重要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建军伟业的大旗,铭刻着一群热血青年的丰功伟绩

  那是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爱国青年,意气风发、无私无畏,毅然投笔从戎、救国图存,凭着执着坚守的革命理想、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舍我其谁的血性胆魄,把中国革命的重担扛在肩头,在惊涛骇浪的中国大地点亮前行的灯塔。

  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如惊蛰大地的滚滚春雷,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大幕,势如虹、火燎原,从此开启中国革命新纪元。

  开创这一伟业的,是一个个青年才俊;扛举这一重担的,是一张张年轻面孔……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中,周恩来29岁、贺龙31岁、叶挺31岁、朱德41岁、刘伯承35岁;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中,毛泽东34岁、卢德铭22岁;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中,张太雷29岁、周文雍22岁、叶剑英30岁。

  当时,人口仅有23万的江西兴国县,参加革命的人数达8万余人,80%以上的青年都参加了革命。著名的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由一万多名青少年组成,历任师长都是20多岁,师政委萧华上任时才17岁,战士平均年龄只有18岁,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极为罕见。

  ――炮火硝烟的战史,回响着无数青年慷慨捐躯的壮歌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逐梦蓝天片头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