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托管班上益智游戏课主要是在做什么?

一个政策的好坏,是看这个政策能不能促进社会进步。

现在减负进行得轰轰烈烈,各方言论不一,现在从一个教师角度,来说一下这次减负吧。

减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个出发点没有站在现实的基础上。

1、很多家长没有时间,也没精力,更没有能力安排好孩子减负之后的时间安排问题,能力培养问题。

比如:减负提倡的多运动,好吧,请问两点放学,双职工还在上学,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运动从何而来,让孩子自己去公园,不现实因为安全问题,无法保证。

和小伙伴一起玩,首先玩什么?几个一年级的孩子在一起更需要家长陪护。

有些地方公园很远,交通又是个问题。

2、阅读。很多孩子根本不爱看书,空下来的时间,就会看电视,打游戏。于是一开始家长和作业斗,没有了作业就要做好与手机游戏斗的准备,与作业斗,头上还有尚方宝剑,老师背书,与手机游戏斗,你斗的是人性,一不小心,就陷入其中。

3、家长自己布置作业,也不现实很多家长,又不是教师重难点根本不清楚,学生的整体情况也不了解,怎么布置作业

所以我觉得,这次减负有点粗暴。

不是给学生减负,是给老师减负,在学校学不到知识,到校外补,正真压倒的是家长。

富人喊素质教育是良心坏了,穷人跟着起哄是智商坏了,搞马术,音乐,舞蹈,美术你搞的过富人,这些没有评判标准的东西就是考试暗箱操作就能搞死穷人,更别谈富人砸钱培训了

南京“减负”风波,闹得沸沸扬扬!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中小学减负”都是一个“伪命题”,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能拍脑袋决定,要充分调研,听听老百姓的呼声,才能制定出好政策。

多年前,专家为了给小学生减负,制定了三点半放学的政策,结果给成千上万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一、减负措施之一,早放学!

有的家长无法接孩子,就辞职做起了家庭主妇;有些上班族,为了接孩子,早早的“逃班”,领导有时候也睁只眼,闭只眼;无法“逃班”的家长,要么把孩子送进了学屋,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要么把老人接来专门接送孩子,让本来紧凑的住房更加拥挤。

这个政策引发普遍不满,所以当“有偿课后服务”出现之后,即便是“有偿”,学校变成了“学屋”,家长们也拍手称快。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天坐七八个小时确实非常辛苦,但是减负,难道只是早放学吗?学校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比把学生放出去更好吗?

早放学的结果,只是把孩子从学校推到辅导班而已!家长花钱更多了,孩子学校更差了。

减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减负措施之二,不准带作业去学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不允许带作业去学校,作业要求家长检查,这不是胡闹吗?但是这种荒唐的措施,不仅在南京存在,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

学校减负,就是把检查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学校的老师,请问不检查作业,能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吗?请问专家,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辅导高年级孩子的作业吗?

减负,增加了家长精神的负担!

三、减负措施之三,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

学生上学时,会遇到督查人员盘完:作业做到几点?上课时,会突然有人到教室翻书,查看学生的书包里有没有课外配套的辅导资料等,这都是减负措施。

上次去开家长会,老师抱怨,现在什么资料都没有了,只有一本课本和一本课后练习册,但是这些题量,怎么能练得扎实?老师说真不行,我们老师自己给学生买,买那种便宜的,2元一套,一个班也就100多元。家长们听到很同情,当即决定由家委会的负责人统一购买,结果语数外都配上了练习册。

这种减负措施,有点像“掩耳盗铃”,老师教着学生说假话,老师和家长一起来应对检查。这样的减负,意义何在?

四、不正确的减负措施,就是“制造学渣”

我孩子所在的班级的家长,有上班族,有家庭主妇,有在学校旁边的菜市场做小买卖的家长,总体而言,上班族的孩子,成绩最好;做小买卖的家庭的孩子,成绩垫底。每次经过菜市场,都看到很多小学生抱着手机玩游戏,因为孩子放学的时候,正是家长忙着卖菜的时候,他们顾不上孩子,所以给孩子一个手机。孩子回家不做作业,家长没有时间督促,没有时间检查,这样的结果就是从一年级开始,这些孩子就成了“学渣”。

减负之后,有些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辅导,虽然累点,但是效果不差;有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学屋,也能帮助孩子学习;而其他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原来没有网络和手机的诱惑,孩子可能还能认真学习,现在的结果就是很多孩子被手机、网络毁掉了,而这也和学校的减负有很大的关系。

请问专家,减负,就是为了制造“学渣”吗?就是让老百姓的孩子永远去卖菜吗我不明白!政策制定,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减负增效的理念没有错,但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走极端。

为了切实落实给学生减负,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这种做法到底是在减负还是在增负?

第一、两点多就放学,下午这么长的时间学生用来干什么?难道让学生回到家里边玩吗?怎么玩呢?是看电视,玩电脑,还是刷手机?

第二、孩子两点多钟就放学回家了,而家长这个时候基本上都在上班,孩子该如何管理?谁来监管孩子的安全?家长将孩子留在家中,该怎么样安排下午这么长的时间?

第三、下午两点多钟就将孩子放了,学校倒是真的把负担减轻了,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家长敢不敢就这样将孩子独自放在家中任其自由随便的玩耍?

第四、绝大部分家长只能选择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一来这段时间比较长,孩子可以多学一点儿东西。二来最起码安全问题也能够有保障。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孩子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效果能不能够保证?二是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支付一大笔的费用,这无疑是给家长另外增添了很重的经济负担和家庭压力。

我不反对减负增效,但我绝对反对这样极端的乱折腾式,胡折腾式的减负,这其实并不是在减负,而是在变相的增负。

而事实就是这样,学校减少了在校时间,减少了作业量,但家长不敢放松啊,家长得把这个时间监管起来,利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际学业负担减下来没有?不但没有减下来,反而还另外给家长增添了很多心理、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

希望这种极端式的所谓减负增效赶紧停止,还教育一个平常的本来的面目。

看到南京推行中小学生减负政策出台后,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负面效应,就如有些学校两点多就放学,这恐怕对很多家长来说,都心里会隐隐不安。

有些家长就想,这么早放学,让孩子做些什么呢?靠学校的延时服务,孩子作业很少,看来靠学校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真是有点不现实了。于是乎,家长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就如有部分家长开始给自已孩子在家里布置课外作业,自己来亲自上阵当起了孩子的课外辅导老师。这还仅指那些有时间有精力的家长可以做到,对于没有时间的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课外辅导班去,试图让孩子多学一点。

如此一来,又红火了课外辅导机构,正好满足了家长的需求。但是对家长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辅导机构可不是公益慈善机构,当市场有需求时,收费便水涨船高,结果就导致家长不得不花大把钱投入到孩子的课外辅导上面。

减负如此搞法,到底是在给谁减?又在给谁人为制造麻烦呢?原本孩子们可以正常放学,回到家里写一些课外作业,但是现在却完全变了样。尽管孩子们看似轻松了,有更多玩耍的课外时间,但是家长们敢让孩子放开玩吗?毕竟还是要面对考试的啊。

归根到底,当行政手段干预了正常的学习时,很可能会成为一场灾难,如小学一二年级仅靠课堂学的那点知识,没有课外适当的复习与巩固,甚至也不增加一些阅读兴趣的培养,孩子们前面学的,很快后面就忘了。基础打不好,年级逐渐增高,学习越吃力。

这场减负后遗症不用多,三年就能看效果,如现在一年级孩子到了四年级时,学业成绩普遍大幅度下滑,学习兴趣逐渐衰减,到那时不知道谁对此负责,恐怕家长怨气更重。恐怕学校必将迎来新的一场巨大的压力风暴,到那时难道再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学习是要讲究科学的,而对于减负来讲,更应该先做试点,有了成熟的机制后再进行推广,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做,便突然推行了减负,急功尽利之下,对谁恐怕都没有好处。

南京一家长要卖掉价值500万元的学区房,把孩子送回老家南通去读书,这个家长可能“疯”了。最近,网上一篇文章爆料,南京的大部分家长都“疯”了,原因是南京市教育局为中小学生减负政策惹怒了家长,有的学校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也不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业成绩,自己开始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由于家长不是专业的老师,不能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有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学生很难完成。

下午两点多就放学,孩子的父母基本上都是上班族,没有时间去接送孩子,即使婆婆爷爷把孩子接回家,下午的时间如何打发?家长也知道中考和高考是以分数来录取,江苏省的其他地方放学时间晚,他们都在认真上课,这对于他们来说很不公平。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了托管中心,有的家庭一年的补课费都要30万,这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去年的一篇报道称,他家孩子去参加一对一补习,收费高达720元每小时,全年的补课费超30万,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

南京教育局的减负政策遭到很多家长的反对,课堂内给学生减负,让家长感到内心很不安,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7个辅导班,花钱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孩子太累了,而且辅导效果也不好,家长为此非常苦恼,也有家长状告教育局,认为这样减负不合理。

自从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给学生减负以来,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感觉到比以前更累了。如果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改变,减负政策犹如一纸空文。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能否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而高考仍然按分数录取学生,家长不得不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

面对南京教育局的减负政策,对于学生在校园里的学习的确轻松了,可家长的神经绷紧了。在南京,一提到给学生减负,很多家长就气不打一处来。如果全省或全国都统一这样要求,家长表示无话可说,如今的减负火了辅导机构,苦了学生家长。

学学隔壁日本,保证95%可以进入大学的前提下搞素质教育啊。50%的高中录取率,搞减负不是坑人吗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来看,南京公办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两点多钟放学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学低年级通常下午是一节课或者两节课(每天的情况不一样),如果下午就上一节课的话,基本上就是两点半左右放学,两节课的话是三点多一些放学,所以你到下午三点钟左右你就会看到很多学校门口集中了很多接孩子的家长,基本上如果没有上延长班的学生,在学校就不会有太多的课了。

但是学校里面的课从来都不是上课的结束,这些年孩子在外上辅导课的孩子越来越多,并不是自今日始。

曾经有一子上三年级的孩子,周五的下午他放学跟着我上作文课,这个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六天之内一共上八门课外课,除了星期天一天他可以跟着全家人一起休息,出来放松放松之外,平常所有放学以后的时间他都是要上课的,周六一天更是上了三门课外辅导课。虽然这个例子相对来说比较极端一些,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报个三到五门课外辅导课的孩子不在少数,用家长的话来说,大家都这样,我们谁也不敢放松。具体到这些课外的课里面,有提优的也有补差的,当然还有与学业考试无关的兴趣班。

这些年培训机构异常繁荣,大大小小的机构分布在各大中小学校的周围,有很多孩子就是出了学校就进了机构,比他们上班的父母还忙。

有的人质疑这样做值不值。就我个人来看,一个人的饭量有大小,对学习的接受能力也有高低。如果孩子本身的接受能力比较好,有足够的时间,家庭经济条件又允许,上一些课外课当然无可厚非。我曾经看到过一位专家的话,减负不应该一刀切,对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或者尖子生,如果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为什么不可以去学习更多呢?将来国家需要尖端人才,就是要从他们中间脱颖而出的。而一些学习总也跟不上的学生,给自己补补课,把学习上的拦路虎搬走,谁又说不可以呢?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所谓的因材施教,不也是这个原则吗?

关于这点我有这些不同的看法:

1、素质教育没有问题,从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江苏的教育模式算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从现象来看,作为试点城市的南京反而是发现了不少问题,对于这件事来讲,发现问题无疑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广大家长来讲,可谓是压力很大!

这样推行素质教育,最开心的就是教育机构了,在学校本身学的内容有限,现在通过政策压力,不准布置作业,不准以考试来衡量学生,不准干嘛干嘛,可孩子还是要考试,参与人生中决定命运的时候,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你在学校可以不学,但你怎么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在学校时间少了,作业也吗,没有了,难道让他们整天在家玩手机?指望他们能够自律?这样一来,更多的家长还是愿意送孩子去补习班!随之而来的就是补习班水涨船高的价格!

你以为在学校的就是素质教育,其实不然,个人认为我们面临着最大的问题不是推行素质教育,而是不要学院教育,到了学校,无论是怎样的检查,学校总是在受到检查的时候大做文章,甚至让孩子当起了演员:好不好呀!好!~这样子的“应付教育”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努力上班养家,还要我两点回家带孩子?

这也是不得不面对现状之一,孩子早早放学,在家也没事做。谁来带孩子?对于很多家长来说,5点下班已经成为了奢侈,超过半数的家长都在7点以后才到家。那么,孩子放学后带孩子的问题怎么办呢?

总的来说,推行素质教育肯定是有非常好的一面的,但对于现在的基本国情来说,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教育机构的标语很新颖: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看似一句玩笑话,倘若仔细玩味,发觉这句话不无道理。

近日,《南京家长已疯》一文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1】“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

【2】“突击检查学校,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

【3】“抵制花里胡哨的课外辅导,只能用教材配套的教辅。

【4】“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

【5】“南京家长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终于疯了。”

此文一出,不仅让南京的家长感到焦虑不安,就是南京的教育局也是惶恐不安,立即做出回应:

“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要在把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来看一下江苏地区2019年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占比排行情况(前十名),如下:

说明:江苏高考满分480分。

第一名:南通(337人,占比1.45%)

第二名:无锡(297人,占比1.31%)

第三名:泰州(228人,占比0.92%)

第四名:扬州(184人,占比0.85%)

第五名:南京(156人,占比0.62%)

第六名:盐城(172人,占比0.60%)

第七名:常州(96人,占比0.56%)

第八名:苏州(139人,占比0.51%)

第九名:淮安(130人,占比0.47%)

第十名:连云港(72人,占比0.32%)

通过这个排名,我们惊讶地发现,南京排第五名,苏州竟然才排第八名······

老穆认为,在同一个省,如果只是局部城市在减负,而其它城市不减负的话,家长们势必会恐慌!毕竟高考是按省排名录取的。

南京的减负,之所以引起家长的恐慌,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南京减负,其它竞争城市却在努力学习,今后孩子到了高考时,能不吃亏吗?

【2】孩子减负了,空余的时间多了,家长的管理孩子难题又提上了日程。

如果孩子没事做,玩游戏、看电视怎么办?

【3】孩子空余时间多了,到校外补课的孩子也多了,势必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人家都在补,你不去补,能不焦虑吗?

【4】家长不知道自家孩子成绩及排名,能不焦虑吗?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可好了,家长连自家孩子成绩及排名都不知道了,如何是好呢?

【结束语】减负没有错,但要均衡地减!如果你减他不减,这个城市减,竞争城市不减,家长又怎能不焦虑呢?毕竟中高考是要用成绩说话的啊!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中小学减负,并不是给老师减负,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不能少,每天不少于6课,每天放学时间4至5点不算晚,能使家长有接送和看管的时间。我家的外孙今年初一,每天早晨6点起床,6点20分到校,中饭、晚饭家长送到学校,一直至晚上8点半左右回家,回家后还有大量的作业,一般11点以后才能上床睡觉,双休日更本没有时间玩,家长要一起动手才能完成当天的作业,看着就心痛,这个负一定要减。(启东)

要给学生减负,首先得给老师减负,以后每个学校设一个电影院,设一个茶楼、一个活动室,然后规定时间上完课以后老师必须看电影,必须去喝茶,必须娱乐活动,否则这不是真正的减负。因为有些总会说学生的负担是学校、老师给予的……

所有健康的娱乐方式全部请进学校来,而且必须以文件形式的规定,老师必须完成,把这些当做继续教育,继续学习记学分。

改变老师改变学校环境的同时,以后凡是家有读书的孩子,所有的住宅都必须有国家统一分配,必须可以看电影,有娱乐场所,有游玩设施,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减负的作用,不然孩子们都轻松了,他们总得有得做的吧。

鼓励那些大学建分校,每一个村建一个大学,然后大学到每个家门口建一个高速通道,他们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大学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减负!

所以关键不是减负,而且你要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做些什么……还有家长的焦虑你也得解决,同时培训机构无限期的停业整顿……

学校的做法是正确的。家长的做法当然可以各随其便了。可以让学生各自己发挥自己的爱好。若能长久坚持,必有益处!必会出现各类专业人才。

减负没减负,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说。但老师真的减负了。我家儿子小学三年级,家长会,老师直接说他是授课的,授了课,至于小孩懂不懂,那就不是她的事了,小孩四点放学,作业一直弄到十点,当然中间有我们做父母加的作业,家长陪到十点,第二天一早。六点起来背古诗词,背英语,[捂脸]

第六感 观教育:看到题主所述,心生疑惑,有的学校下午2:20放学,到底几点上的课?能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课时数量?小学语文、数学、思品等学科每周多少课时,国家课程开设有严格规定。

下午两点多放学几乎就是半日制,显然就是闹剧,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决定。也没有从老百姓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必然会加大家长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不但起不到减负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学生的额外负担,增加学生安全风险。

南京减负措施是一种不切实际,不负责任,不得民心的糟糕措施,有可能动摇国家基础教育之基。通过不淡定家长的愤怒和疯狂可见一斑。

学生的负担并不是学生在校时间长造成的,一味缩短学生在校时间,且不留任何家庭作业的做法显然是极端的,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量针对性的家庭作业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有益无害。

总之,一切减负措施都要基于学生最基本的认知规律,在能学会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除所有不必要的重复性作业负担等才是科学的减负。

南京家长已疯的说法并非夸大其词,在南京学生减负政策推出后,学生家长开始排队争抢辅导班的学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焦虑?南京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痛点,凸显了当前学生减负与学业现实压力的矛盾。

所谓给学生减负,就是翻开学生书包,看看有没有教辅作业,有没有试卷,不准补课,不准考试,小学甚至是两三点开始放学,家长只得将孩子交给托管中心。

我觉得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学习,就算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也应该是学生和家长的权利,学生要学什么,要做什么作业,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如果通过学校和老师来阻止学生额外学习是不恰当的。最重要的是这些学业内容对有些孩子来说是负担,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说不定是一种享受和快速提高,能够早一点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显然这样一刀切的减负没有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虽然中小学并非就是培养精英,但最终是要培养精英的,为什么不能让那些精英的苗子快速成长起来呢?

另外,过去大街小巷的辅导班却到处都是,招生宣传广告也是满天飞,但是你可曾想到南京的辅导班也变得像学区房一样炙手可热了,优质的辅导班学位是限时抢购的,不是说你排队就能上的了。

南京某辅导班对于招生的学生需要先进行考核,考核符合标准的纳入备选尖子班名单,甚至是开发出了抢学位的APP软件,家长都盯着手机屏幕,但紧张程度绝对是高于双11的秒杀现场,几秒内有限的学位就被抢空,争抢成功率为1:26,让人震惊!而这种现象在南京推出减负前是根本不会发生的。

家长为何如此焦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落后了,江苏的高考不仅仅是南京一个城市参与,其他地市也是共同竞争的,如果其他地方都在继续补课,考试,做教辅,你就让南京的家长停下来,很显然是不公平的。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培养成本可不是小数目,到了关键时刻你说不给补课了,谁能来保证孩子的未来啊!

所以,我觉得这种减负方式还是应该谨慎推行,对于那些违规的操作当然是要禁止,但是对于合理的考试,作业,还是要允许存在的,有教无学,无反馈,那样的学习是低效率的,根本没法接受当前的应试教育。

要真想减负,那就直接义务教育到大学,按照高中学业考试成绩申请,实行宽进严出,拉长学习年限,给予每一个人公平的机会,相信真正的人才也不会埋没。

你家孩子书包最近被搜了吗,欢迎留言分享!

关于学生\"减负\"的问题,是一个学校、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己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减负,减负的标准是什么?突出的问题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问题。问题该如何解决?

学生减负,无论从学生、学校、还是家庭、社会角度考虑,都是一件好事,但是减负不能过度,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南京有的中小学,学生下午两点就放学了。这种情况应该说是另一种极端情况,也是不正常的现象。学生在学校应有最基本的时间要求,正常文化课安排完毕,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歌舞比赛,体育运动,演讲活动等等,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把握学生减负的度的问题是教育部门,学校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与学校减负相反的一种现象是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上各种辅导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清楚一一升学压力。在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下,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通过给孩子布置作业,上辅导班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成绩。这就出现了一方面是学校减负,提前放学,另一方面是家长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布置作业的怪现。

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应试教育仍是教育的主导的情况下,出现上面的情况不足为奇。相信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应试教育逐步被素质教育取代,学生减负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各种教育乱象才会得到根本冶理。

“减负”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不过南京这次减的是最很的,不知道接下来全国各地会不会模仿。“减负”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一切减负都是“空话”。

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不少家长开心雀跃,因为为了解决学生下午放学早没人接送的问题,不少学校开展了课后托管班,解决了家长不能接送问题,但是这个南京要求中小学下午两点多就放学,那么放学后的时间孩子应该做些什么?安全问题怎么解决?成了家长的头等大事,如果家长有时间有能力的可以自己辅导,如果时间不允许或者能力有限的家长则需要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这无形中也是说明学校的减负并非能落到实处。

对于“减负”我是赞同的,确实不少学生因为学业负担没有了快乐的童年。但是减负应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过于形式主义,不要把让学校、老师“少管”或者“不管”学生成为“减负”,不要把“不写作业”“不学习”理解为“减负”。

1.家长不给孩子报太多的班,

不要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觉得孩子这个应该学、那个也应该学,无形中就增加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2.学校不给学校布置一些没有必要的学习任务

例如低年级学生的手抄报,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几乎不怎么会写字,就开始做手抄报,孩子跟本不懂,多数都是家长代劳。

没有意义的罚抄,因为犯错,把某个内容抄写多少遍,或者成绩不好,罚抄卷子等,这样的抄写很难起到教育意义。

所以说,这种过于形式化的减负,其实是在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基础教育不改革,一味的推出减压策略,标本都没治,看似在校时间短了,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施加到学生身上。现在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百家争鸣,老师工资跟不上也考虑在课文谋求收入,家长对现在的教育只能说是迷茫的,孩子不能落后于他人,交流之间是一个对教育担忧的正循环,然后就只能跟风各种补习班。我一同学是搞高中生涯规划的,推出的口号现在高考改革,生涯规划要纳入高考考核,我就在想高中的时候是学业最重的时候,所谓的生涯规划在没有真正的经历世事只能说像小时候父母问孩子的愿望。教育体制不改革,所谓的减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给学生减负的初衷始终是好的,但是事实上总是事与愿违,每次的减负都变成了孩子们负担更重的开始。

南京小学的这次减负,从家长的反应来看,确实是无法接受的,减负减到让孩子撒谎确实有些粗暴。

后来教育局也做了解释说:全市教育系统要准确理解工作要求,纠正违规考试、违规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不规范办学行为。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要在把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的说法和初衷应该是能够得到家长的赞同和认可的。

不超前教学,不违规考试和排名,对学生的身心都好,这些可以支持。

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还是要有的,也是必须要有。

这些话说的都很正确,那家长还会“疯”的原因又是什么?

首先,如此减负高考怎么办?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付出时间努力学来的。

如果每个学生在校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节课,知识从哪里来?

其次,不保障在校时间,孩子谁来带?

现在生活的压力都大,父母需要工作赚钱养家,孩子上半天学,那半天怎么办?带去单位吗,不可能。辞职在家带孩子吗,更不可能。

家长“疯了”的原因都是很切实际的。

我常想起自己小的时候:

早上是8点到校上课的;

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都是认真重视的;

下午放学是与父母下班同步的;

放学后的作业是能起到复习作用,但半小时就能完成的;

吃晚饭前还能有时间跟小伙伴相约疯一会的;

小学时带眼睛几乎是没有的。

所以,我想减负首先要在校时间与工作时间同步,不给家长造成负担。

然后,给孩子布置合适的作业,合理复习,巩固知识。

最后,认真对待艺体课,让孩子做身心健康的花朵!

学英语干嘛啊,3年级就开始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用不了,压制了其他时间,没有民族自信。我觉得应该把有的技工拿入中学高中教育和工厂制造联动,电脑,机修,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农业,养殖,等方方面面,全部颠覆现在的高考制度。现在人动手能力太差

没错,现在的情况就是家长不得不花大价钱送孩子去校外辅导班。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一点也不同情那些学生家长。为什么?请看一个例子:

我们这里小学分时段放学,我女儿三年级时是4点钟放学。那时候,他们班主任搞了个作业班,一学期收1000块钱,保证孩子在他那里完成作业。该班是自愿参加,绝对不强制。班主任也没在班里和班级群里宣传过,都是学生家长口口相传的。

可是,学期末收费时就有家长把老师举报了。后来老师不再搞作业班的,家长们只好把孩子送去社会上辅导机构里的作业班。一个月1600块,按学期交的话有优惠,7000块一学期。于是又有家长开始叫唤,说老师不负责任,不辅导作业。

我多番留意发现:喜欢抱怨的,同是同一批人!

为什么会大面积减负?还不是为了顺应家长的要求嘛。总是说作业多、负担重。那怎么办?只好减负啊!不减的话,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隔行如隔山,不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有多少懂教育的?他们以为自己很懂,其实只是想当然。没有实践过,为什么要给他们发言权?

我们的教育现状是:谁都能对教育指手画脚,唯独一线教师没有发言权。谁的话都要听,唯独一线教师的话没人听。

指手画脚的人多了,看法也就多了,到底听谁的?不论听谁的都总有另外一些人不满意,于是就得改变,于是就得减负。

可是,减得少了,有人不满意,觉得学生负担太重;减得多了,又不满意,觉得孩子没学到知识……

学校真是太难了!不如让家长和机构去做主吧,也许他们能做得更好!

只是这样苦了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人家,不知道他们该拿什么去竞争?心疼他们一分钟……

我是小七,为你讲述教育故事。关注我吧,一起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不是家长怎么看,是教育局怎能看,老师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主战场挣钱了!

减负,减负,减负,减负,我在2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教育部门就开始大力倡导减负了。

我们当时校领导就一句话:减负等于加正。减负是减负担,现在你们的负担不是太重了,而是太轻了。我看你们各个吊儿郎当,走路晃晃悠悠,下课个个慢慢吞吞,看小说了的,打乒乓球的。

当时的话然我们心里一惊,以为给我们减负让轻松点呢,结果校长看透了本质。

现在20年过去了,教育部门从上到下天天减负?怎么减负?难道高考不看分数,只看减负?有高考这个大指挥棒在,所有人都得拼命去学习,哪有时间去减负?同样的智商,别人一天比你多学三个小时,一年下来,分数差个三五十分很正常。

减负是极其错误的教育理念

全世界任何人的成功没有一个是靠快快乐乐轻轻松松而成功的。每个人的成功都必须经历大量的汗水。

快乐教育就是西方国家给中国人的一剂毒药,说小孩子从小要快乐成长,快乐第一,学习第二,不快乐不学习。这是极其错误的,任何学习都没有快乐的,都是痛苦的,只要是费脑子的活都是不快乐的。

任何学习都是不快乐的,小孩子喜欢玩,大人照样喜欢玩,大人业余有几个坚持学习的,都天天抱着手机玩,都快乐了,结果是小孩子成绩一天不如一天,大人是一天天不思进取越来越堕落。

减负减负,学校和老师爽了,家长负担更重了

以前我们上学时候,都是白天课满满的,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老师天天很累,学生也很累,但是老师很累但是教出了好学生,学生天天很累,但是学到了知识。

那个时候也不用参加什么辅导班,学校教的能在校完成就不错了,有的时候晚自习回家后还得做作业。

那个时候的教育,家长不用那么多考虑,孩子送学校,学校一切搞定。

现在减负可好了,下午三点放学,学校爽了,家长们还得一个人去接孩子,接完参加辅导班,有的家长一年光参加辅导班费用几十万,家长们也说:不辅导不行啊,业余大量时间总不能都去玩手机看电视吧。

减负造成穷人更强,富人更富

随着减负,学生们业余时间越来越多,结果是有钱人和时间宽裕的人花大量时间给孩子辅导,而普通人让孩子自由玩手机,结果普通人家孩子成绩越来越差,穷人上清华北大成为新闻,寒门难出贵子。

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有钱人家的孩子中小学也是天天累的吐血,私立中学都是非常严格的,从来没有减负这回事。而西方普通人家孩子上公办中学得过且过,基本上都考不上像样的大学。而普通人家孩子上公办学校,天天快乐学习,基本最后都去了社区大学。

结论,必须反对减负,只能加强学习。穷人不努力学习,一辈子也考不上重点大学,一辈子也翻不了神。

快乐学习,那就一辈子做个快乐的单身汉吧。

老铁们,你说我说的怎么样?

真正减负,应该在校时间多安排一些德智体美劳的功课,放学时间不能过早,不然放学后,大家又去上辅导班,还是增加了负担。现在课程安排紧,老师讲了表面,若不加强学习,知识点还是不能吸收,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在这方面多考虑下。

作为教师,笔者支持给学生减负。

减负,是要把学生从繁重和单一重复的课外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腾出时间锻炼身体和发现、发展兴趣爱好。减负不是让学校“甩包袱',不是让学校早早地把学生从学校送出大门,然后交给他们的家长、交给校外辅导班,把学校减掉的作业又给“补”回来。

笔者认为,当前某些地方的”减负“实际上是“一刀切”,属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减负不能一刀切,是因为各地各校和学生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因材施教,”负“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而”减“。

举个通俗的例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的孩子多半面黄肌瘦脸有菜色,这属于营养不良,必须给他们增加营养才成;而当今零零后和年龄更小一些的孩子,小胖子居多,这是营养过剩的表现,他们所需要的是瘦身减肥!但是,同是这群零零后和年龄更小一些的孩子,他们中间也有因为挑食、偏食和其他一些原因而长得分外瘦小的,难道因为他们同属于零零后和一零后也要统统给节食减肥吗?这岂不是存心要害人性命!

比如硬性规定家庭作业控制在多长时间,这就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为某一份作业,绩优生用30分钟轻松搞定,而基础较差的、智力欠佳的可能两个小时未必能完成。

怎么办?一句话,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学生要区别对待。

当下的问题是,减负的命令下了,学校干脆顺水推舟,谁还管学生家长那边暗地里骂娘!另外,如果为了落实减负,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倒也没什么,就怕给学生分成所谓的“三六九等”家长们不理解。假如真的要对学生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些家长说不定要投诉教师歧视他家的“差生”了。

这需要学校和学生家庭努力形成共识,通力合作。这条路,还长得很。

下面要说一说“家长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一年花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的事情了。家长结合实际给自己的孩子适当地布置作业,应该;但一年花数万,甚至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属于过度焦虑的表现。

当然,人家家里有钱,不在乎这个,而且孩子也乐意,这没啥好说的。假如是普通工薪阶层,全家人省吃俭用,把钱都赞助给了校外辅导机构,把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全压在孩子身上,我觉得既让人同情也更让人痛心。

假如孩子是个读书的种子,也不需要您那么不计血本地给智力投资;假如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子呢?您花钱就能改变一切吗?

最后举一个给这些家长宽心的实例吧。

就在回答这个问题前,笔者看了一会最近热播电视剧《光荣时代》。这部剧的领衔主演张译,同时还是该剧的监制和编剧之一。

张译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演员这两年大火。他从早年参演电视剧《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与贾樟柯合作参演《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与陈可辛合作参演《亲爱的》,以及最近上映的爱国大片《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等,显示出了其宽阔的戏路和精湛的演技。

可是就是这个张译,据说他小时候是整片小区里最特别的孩子:性格内向,不爱学习,但对调皮捣蛋却始终热情。他的父母倒是教师,但也是只能看着着急。还是据说,他父母天天拿着戒尺跟在他屁股后面,可无论挨多少揍,张译都死性不改,他说,“写作业”是一种“生理上的疼痛”,一想起来就觉得肝颤。大家对他一致的评价是“不着调”。(东北童星《张译啊张译,你可算是红了》)

这个曾经害怕写作业的学生,做事“不着调”的孩子,长大后居然成了超级大明星!当年,他的父母能够想象吗?

这种情况不好,这是在给老师减负,给家长增负,学生的负担没减,反而把负担更上一层楼。从而带动校外有偿教育发展,使教育向产业化发展趋势。

说多无益,就一句话:谁让孩子现在快乐学习,将来谁的孩子就不快乐!

中小学生减负执行了,家长反而要疯了:因为有些学校下午两点多就放学了。

先不说家长接送难的问题,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怎么办?小学三年级以下都不让布置书面作业了,那在课堂上的知识如何去巩固?单元考试也取消了,也不做班级排名了!孩子究竟学进去了多少,家长心里也没数。心里不慌吗?慌啊!素质教育没跟上,这回连文化成绩也跟不上了。

让家长焦虑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最终还是要面临高考啊!在中小学时偷的懒必定在高考的时候给你一棒,到时候头疼可就真的晚了。特别是中考,一半人上普高,还有50%的学生只能上职高,几年职高一混完,就可以进工厂了。

有想法的父母不可能一开始就承认自己的孩子平庸,还没努力就认输了。所以拼命催孩子好好学,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老父亲们老母亲们为孩子操碎了心啊。为了孩子,省吃俭用,拼举家之力买最贵的学区房,上最好的补习班。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不,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

教育部门推行减负,让学校放学更早,学生作业更少。事实上会造成,父母的腰包更扁,培训班的钱包更鼓,孩子们的作业负担更重。学校的这层学习成绩的保障没了,家长们拼命吐血也得补上啊,自己不行,就补习班上。再不行,干脆请私教,一对一。

如果减负政策,学生成绩与老师绩效没有关联,那就更惨了,教育主体几乎全向家庭转移,老师教学可以更佛系了,家长们不得不为孩子的教育花费更多的心血和经济的代价。

如果减负减掉的是一些无效的重复的作业,那无可厚非,我们应当支持。但如果减负是为了推行所谓的“快乐教育”,我认为孩子们需要的是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学习的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最高需求是自我超越的需求,这个理论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对孩子也是一样,先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能超越自己,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快乐。

但减负也会造成另一种程度的不公平,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跟不上的孩子,家庭没有能力支持他们去上补习班,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学校的减负也许是他们向上竞争的障碍。

所以说减负如何减,有没有必要减,值得大家多思考,集思广益,提出更好的建议!

我是程俊,教育领域创作者。分享养育孩子的快乐与烦恼,谢谢大家的关注留言与转发。

南京推进中小学生减负:有学校下午两点多就放学,家长开始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一年花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你怎么看?

最近南京减负闹的整个网络沸沸扬扬的,是减负令错了,还是家长错了,这样学校减负的同时反而家长负担更重了。这个问题到底在哪里?

首先:国家提倡减负,但是家长心态不减的话,那么这样只会让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

我们看到了家长开始给孩子布置作业,孩子们纷纷涌入校外的辅导班。原因在哪里:“家长着急啊,现在上那么短的学,我的孩子会不会跟不上,作业少了,孩子记不住会怎么办呢?”

如果家长这种心态不减的话,焦虑依旧在,家长会如惊弓之鸟,更加四处的乱飞,终日不敢歇息。

家长焦虑一日不减,这个越减孩子会越来越负担重。

其次:减负要从家庭教育和家长的教育开始。家长之所以焦虑,是由于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许多家长压根就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规律,每个阶段孩子需要的是什么,该如何去看待孩子,只盯在孩子才成绩和作业上,压根就忘记了看看孩子的未来的世界史怎么样 的。

很多家长压根不知道怎么去规划孩子,还在依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性去打造孩子,可是其实很多时候是多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所以》加强家长的培训是重点,教会家长如何科学育儿,还怎么去打造孩子。

其实让课业负担减轻,我是非常赞成的。毕竟减负以后,不需要做那么多的时间呗捆绑,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运动,去阅读,培养兴趣,让孩子的身体有很好的发展。

总之:减负是好事,关键是要解决好家长的认知问题,消除焦虑。

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语文老师,看到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辛苦奔忙,有的孩子为了做各种作业,上各类补习班,忙得不亦乐乎。

1.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

孩子放学早了,回家早了,但是家长却不放心了。孩子那么长时间在家,安全不好把控,学习监管不了,这么长时间,不可能放孩子一人在家。

于是,各类补习班就成了孩子的最好去处。既解决了孩子的学习,又解决了孩子的安全。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减负只是一句空谈。

2.孩子做各种学习资料。

稍微一留意就可以发现,孩子的书包里不仅仅是有课本,有练习题,还有许多学习资料。这里面有的是部分老师推荐的,有的是家长自己帮孩子购买的,还有的是孩子自主购买的。

作业买来不是考试的,更不能做摆设,所以孩子的课余时间就多了很多事,除了完成家庭作业,还得做家长布置的作业。

当前社会完全没有特长的孩子似乎不多了,家长热衷于把孩子送去学艺术。学艺术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根据孩子兴趣、特点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

结束语:高考不变,减负似乎不太可能,老师的教学活动,家长的培养方向都是以高考做指挥棒。什么时候能给孩子真正减负才好。

虽然上一批孩子已经进入小学,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我依然关注着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

我经常在上下班路上偶遇他们,看到他们依然保持的笑脸,总是忍不住的开心。

可是有个以前阳光灿烂的小姑娘,似乎不是很喜欢现在的小学生活,她偷偷和朋友聊天,说自己很想回到幼儿园。

记得大班下学期,她状态调整得非常棒,也非常憧憬进入小学,为何突然情绪低落,而且不愿积极争取机会了呢?

后来才知道,她除了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她的父母又额外为她买了两套试卷每天练习!

减负减负,如果不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减负工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教育改革都是空谈。

为何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作业?

因为只要孩子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掌握课堂知识完全没有问题。

可以发展孩子的兴趣,可以进行阅读,可以自由玩耍。

我的女儿上学期间我们从没有额外布置过与课本有关的作业,即使是老师布置的,她也可以自主选择做或者不做。

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她可以玩电脑、玩娃娃、阅读、画画、书法、做手抄报等等。

我们从没有给她施加过学习压力,反而激发了她更大的学习动力:其他家长是逼迫孩子做作业,我们是逼着她放弃书写没有意义的作业;其他家长是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我的女儿是求着我送她参加兴趣班。

女儿从没陷入过题海战术,但是她学习效率非常高;她保持好成绩的同时,也从来没耽误过玩耍。

家长们是否想过,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对孩子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我眼里肯定是坏事!因为这种练习带来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消极抵抗、磨蹭拖延、厌倦学习大多与作业有关吧?

又有多少亲子矛盾不是因学习而起?

这种逼迫又有多少可能转化为学习动力?

有个女孩作业完成的又快又好,可是母亲反映她在家完全不同。我挺纳闷,就问她为何这样?她说:反正我写完还有,写完还有,永远写不完……

有个男孩凡事不感兴趣,成绩让人焦虑。父母一路催逼,也是筋疲力尽。父母知道在孩子眼里,他是替父母学习。也知道自己稍微放松一点,不盯着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状态反而好一些,可是父母就是不敢放手。

其实孩子就像家长手中的沙,你攥得越紧,孩子就越想溜出你的手心。

再说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他们需要有人引领,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到底怎样做更好。

强制减负以后,孩子将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待在家中,家长不知道怎么安排孩子的生活。想到孩子没有作业,将一直玩手机、玩电脑,就忍不住更加焦虑;想到孩子最黄金的学习时间被白白浪费,就忍不住想费心费力费钱去解决问题。

如果有专业的人引导家长怎么做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怎样与孩子沟通相处,教育可能就没那么多困扰。

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的最好方法就是实行周末单休日!这样每个月就能多出四天半的上课时间,免得现在的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充分的学习时间,放学回到家还要家长教导作业!而很多东西家长根本不会!现在的老师工作太轻松了,除了每个星期双休日还有寒假暑假!而现在的学生学习内容比十几二十年前多了太多了,每个星期只有五天哪里够用?

南京推进中小学减负,有学校两点多就放学,家长开始自己给孩子布置作业,一年花几十万上校外辅导班!

这确实有点夸张了,小学生一年花几十万上辅导班,如果有这种财力,家庭情况,家长的收入已经绝对超越了整体水平,完全可以雇一个专职的家庭教师,孩子放学后的一切学习计划全部私人订制。如果有那份财力,贵族私立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在那里,你放心不会早放学,我原来一个学生转到了私立学校,很轻松,整个下午都可以在游泳,打棒球。一周一接!

下午两点放学,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我知道下午三点多点放学,在南方某些地方或者大城市应该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早就存在这种情况。我前几年到成都某校学习,教育大咖当校长,下午三点二十就放学,比我们这里早一个小时,因为,为什么这么早放学?因为午休时间很短,绝大部分孩子在学校吃饭,没有宿舍,吃完饭就在教室课桌上趴一会儿或者读点书,不长时间老师就上课了。当时我们看了以后,感觉到安排确实比较好,很科学。因为很多孩子睡午觉简直就是煎熬,吃完午饭,稍微活动一下,接着上课,下午早放学,让孩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挺好的!其实学生学习时间并没有减少多少!

我们这里给学生减负早在十几年之前就已经实行了,不组织期中考试,不公布分数,不排名,不发试卷,不订阅任何教辅资料……这在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增加新的内容,例如,不允许微信布置作业。不允许老师办辅导班……尽管当时也有很多人担忧,是不是孩子因此竞争力下降,是不是增加了家长的辅导,这群孩子将来都将是废物一代,经不住任何的风雨,十几年过去了,实践证明这种担忧完全多余,相反,本地高考成绩不降反升。名校录取率大大增加!

如果我们这里不是遇到一个敢作敢为的教育厅长,大刀阔斧搞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会紧张到什么程度!如果一味强调分数,把分数视作学生命根,学学学,逼逼逼,我相信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跳楼,也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患上抑郁症。尽管在执行减负的措施上存在一定偏差。比方说,对于分数还是放不下,学生减负,家长想方设法增负!但整体学生辅导在减轻,现在即使高三学生也有充足假期,绝不会提前开学。没减负之前,学校可能会提前一个月就组织学生辅导了。

像某某中学那样的模式,试试你就知道,这就是落后地区的一个怪胎,如果都在推行,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减负措施本身没错,这就相当于画了一条界限,你可能会越线,但记住,你其实心里已经明白,这是不对的,是不值得提倡的,心里的界限存在,在大方向上会努力靠拢,尽管开始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绝对是正确的!如果没有这道界限,不知道走到哪里!

我认为减负是没错的,但需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解决家长的顾虑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早放学问题,学生没处可去,家长尚没有下班,这确实是资格隐患,学校要组织课后服务班,专门来解决这种情况。让学生们有更多选择的空间,开展各种活动,以填补空余时间,让学生发现各种特长等,这在某些地方已经开展起来了,效果还不错。

2.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狠抓教学教研。

减负并不是老师工作时间的减少,而是拿出很多的时间开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让课堂效率大幅度提高,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完成学习目标,根本就不用课下再费很多的时间开学习。

3.严格落实政策,全省一盘棋。

严禁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紧的情况发生,谁不执行谁占便宜,让学生多学点,或者存在弯道超车的心理,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必须在照顾你的起跑线上。对于执行不力的学校,严查到底! 减负方向没有问题,一开始并不适应也视正常现象,正如一个每日过度劳作的人,一旦让他闲下来,它开始很不适应,闲不住!就会牢骚满腹!不要紧,慢慢会好的! 时光美好,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并不仅仅是分数和作业!

我是教育锋线,欢迎关注!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教育减负是大方向,如何减是真问题】这两天,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刷屏了。文章称,南京中小学生正遭遇“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甚至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违禁物品’——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等情形。对此,南京教育部门的回应是“将及时纠正偏差”。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掉过重课业负担,是重要且必要的,但一方面要防止压力过分前移,一方面也要正视压力的客观存在,零压力的“快乐教育”并不可行。无论各地政策怎么定,都应落在理性区间内,而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减负举措的具体执行中,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简单化、形式化、机械化,这才能够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心中还是要有一根基准线,即中国的基础教育不仅不差,而且在全球还很有竞争力。网页链接

这是在给学校和老师减负,哪是给孩子减负,50%的升学率竞争最终是要孩子去面对的,真有效的减负只有提高升学率。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可是,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不让人民满意啦!

“减负”一词,现在成了一个热词。南京减负,频出奇招,逼疯家长 ,激起民愤,可谓独领“减负”风骚!

一是浙江省教育厅等14个部委联合起草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这份方案共制定了33条减负举措。此方案一出台,南京的家长们不淡定了!

10月29日晚上,一篇题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30日,家长和网友一番激烈地吐槽,把忙着“减负”的南京市教育局“送”上了热搜。

紧接着,南京相关部门开始在各个学校进行“减负”的地毯式大检查:

先是各种“不许”,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

然后突击检查学校,甚至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违禁物品”——卷子,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

接下来,抵制花里胡哨的课外辅导,只能用教材配套的教辅。

然后,减少课时,提前放学,下午3点已经可以坐在家里。

呵呵!现在 ,南京“减负”再出奇葩:南京某学校居然下午两点多就放学。这“减负”的力度真的很大呀!

1、下午两点多,孩子就放学啦!父母刚刚开始上下午班,谁去接孩子放学?难道让家长们天天请假去接孩子吗?

2、孩子两点多就放学了,教学任务能保质保量完成吗?你们这是给孩子减负,还是给你们学校“减负”?

3、孩子两点多放学,在家里干什么?看电视、玩游戏、还是在家里大闹天宫,折腾爷爷奶奶们?

4、孩子们两点多放学,成绩谁来保证?你们这不是逼着家长花钱送孩子去培训机构吗?

我看:这样的“减负”,真不知道是在“减负”,还是“增负”呀?

你们这样做,让孩子们更苦,让家长们更累!你们这样做 ,最大的受益者是校外培训机构!这不是“减负”,这是裹乱!

“减负”的举措,本身没有错,我们举双手赞成!但希望我们的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制定“减负”方案和实施“减负”行动时,要有同理心。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学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

提前放学不是减负,可以让学生留在学校,与家长下班同步,关键是放学后不留家庭作业才是真正减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节孩子们都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