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为什么不能用反证法

好的地方各位都说过了,我来说说不好的地方。

  1. 本片(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全片的最后一幕:“真凶落网”。这一幕对于影片想要传达的信息制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原版的《十二怒汉》在最后并没有给出所谓的“真相”—因为在法庭上,没有人知道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只能按照法律来,而刑事检控是无罪推定原则的,除非被告人被证明有罪的立证成立且无“合理怀疑(reasonable doubt)”,这个人就是无罪的。《十二怒汉》想要传达的信息很明确,那就是对于法律和程序正义的尊重:法官instruct陪审团去对于事实进行判定,并得出检方的立证是否有reasonable doubt,给出案件的裁决,至于事实究竟如何,陪审团是否可能做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不重要,但是我们不能根据一些有明显漏洞的证据把被告人送上电椅。《十二公民》对于“合理怀疑”这一点也在影片中反复强调,但是到最后却以上帝视角给出了“真凶落网”的结论来justify陪审团给出的意见,这让影片传达的消息直接掉落了一个层次。
  2. 英美法模拟法庭的设置虽然是在中国目前的法律体制下对于普通法系下陪审团的出现找的一个不错的理由,但是也体现了很多问题。普通法系相对于大陆法系更加重视证人的证词,但是对于证词的可信度,在普通法系中有着一个重要的设置:right to confront,即被告人及辩护律师有权对证人的证词进行交叉询问。在美国,这一权利被宪法第六修正案的right to confront clause所保护,随后的一系列判例也建立了相应的hearsay rule,即证词不得以“听说”的形式出现,以及证人必须与辩护方当面对质以保护辩护方的询问权,即证据只要是以“证词”形式出现,证词的提供者必须出现在法庭而不能以录像或者录音的形式提交作为证据。而在模拟法庭中去模拟真实案件的话,则只能以书面形式或者录像形式展示,律师几乎没有任何对于证人进行质疑并询问使其暴露出自己证言漏洞、让陪审团更好地接近真相的发挥空间,也让模拟法庭这个对于帮助学习英美法系的作用大大减弱。结合第一点来看,或许把这个模拟法庭模拟的案件改成纯粹虚构的架空案件或许会更合适。至于模拟法庭对于陪审团关于案件的认真程度的影响,影片中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效果有限,不过这个事情基本上无解,也不能怪编剧。
  3. 8号陪审员被设置成了检察官,符合中国的国情和主旋律:中国刑事案件的有罪率高达99.9%,一般来说如果对于案件的事实有所怀疑,往往会在公安机关和检方就解决并结合当事人的口供给出无懈可击的立证,而不会等到法庭上被律师推翻。如果这个检察官的设置放到美国,则大概率会是默认主张被告无罪的律师。抛开陪审团一般不会选择法律工作者的惯例不谈,8号的工作选择了检察官这一“代表正义”的职业,相对于找一个普通人(比如原版的建筑师)去为程序正义站台效果要弱很多,相对来说,选择急诊医师或者老师这样的职业,提出“无罪推定”整体上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4. 一些照搬的细节的处理有“为了模仿而模仿”的感觉,比如天气,和3号说“我要杀了你”时,8号的“你不是真的想杀了我吧”的反应相对于原片的处理感觉上差了太多,而另外细节则被直接忽略了,比如三号的台词“这个老头能记得什么呀”,在原版出现时导致其他陪审员都在看3号:既然你觉得这老头什么也不记得,那么他的证词又有何意义呢?这一段在《十二公民》中被完全忽视,让这句台词出现的意义大大减弱。

看后 关于本分大风气的己见

有史以来,看过在演技、语言、思考上最过瘾的一部国产电影。

看有关于中国国情,个人偏见,客观事实和道德标准混谈的一些影评,有道理有深度。走在路上我在梳理这整部电影,关掉电脑走出屋子,发现一个人的思维都会变宽,不再仅仅单凭电影本身去分析问题了,下面就是我的关于社会环境的几些想法,总结出来后觉得影片给了我极大的悲哀感。

长话短说:一个政法大学,学生们学了四年专业法律知识,辩论了半天,还是绝大多数倾向于富二代有罪。而区区十二个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陪审员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疯狂争辩中做出了最终无罪的判决,从而挽救了一个无辜的生命。虽然法律判决出了无罪,但是如果没有这十二个人的聚集,那这孩子就死了。这样想来,如果每件事都这样不专业不系统不吹毛求疵,那后果将多么严重,那这个社会又会带来何等的悲哀! 我想说的不是关于人性,不是关于谁的对错,是关于大风气的取向问题。

该让法庭让律师去做的事情,这个专业的学生不去踏踏实实的钻研案发的事实动动脑筋尽早可以解决的无罪思考,却为能顺利毕业在做废话连篇屈从大多数的有罪辩证,这是什么现状。 让那些为时间挣扎小卖部的成员凑数来做辩证,让资本家不去搞事业来做辩证,让保安不去管理小区来做辩证,让出租车司机不去开车来做辩证,谁不会烦躁呢,谁不会有偏见呢。而谁又会在乎他们真正踏踏实实想做的事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会怎么办了吗。社会不该管的管着,把该管的不管,那些专业性质的学生他们不做本分之事害了一个人命到底学校学了这么多又能为社会做什么呢。

为什么陪审员中的人会有偏见,为什么会有道德观决定客观性这种谬论总结?源于我们做不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出租车司机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学摇滚,摇滚有错吗摇滚就非是要饭的活吗,自己的老观点让别人做不好他自己! 那北京人歧视外地人太努力把自己孩子淘汰了做了民工,这是别人的错误吗,自己不努力不从自身问题解决赖别人?

社会乱了,人人不能本分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是力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是力争谁有钱谁有名谁有势的时代,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快完了。

另外从影片这种人民聚集辩论的形式来看,是极大的民主主义的体现,在每个人不断的辩证中剥茧抽丝步步进步,我觉得这将是未来重点培养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是生活方式,是运用到各个方面的群体的必需品!要从学校中教育开始到社会乃至国家中!这种民主权利的辩证和应用将唤醒一个民族的麻木懦弱!

这就是影片带给我的悲哀,但也带来了希望,他提醒人民,这种辩论的方式虽然激烈虽然矛盾很大虽然在解决的途中很痛,但这是正确的方向,我们只有吹毛求疵,只有真正的赤裸裸的去重视去解剖去拔除病根后,才能一点一点的进步,社会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昌盛,这才是实的,不是虚的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不能用反证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