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寻找歌名?

11月26日李锐《友谊地久天长》

发布时间: 18:24 发布单位: 金华市第四中学 浏览量: 1432 【公开】

七上第四单元 《欧洲风情》 2课时

一、学会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二、把握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

三、为风笛曲《友谊地久天长》编配打击节奏

四、欣赏风笛曲《奇异恩典》

教学材料:《友谊地久天长》《奇异恩典》

《友谊天长地久》源自于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过去的美好时光》,18世纪诗人罗伯特.彭斯加工整理后定名为《友谊地久天长》。歌曲为二段体,A段两个乐句B段两个乐句。歌曲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旋律优美朴实,给人以优美抒情、民族风格鲜明的强烈感受。

一、体会本曲中的典型的附点节奏反复出现的特点

二、强化对弱起小节的认知

三、感受苏格兰民歌风格

四、演唱过程中强调发音吐字,唱出轻柔优美的声音

《奇异恩典》由英国人约翰牛顿作于1779年,是一首大气沉稳的赞美诗,本曲能凸显风笛乐器的特色,适合表现风笛在苏格兰音乐中的民族象征和灵魂所在。

一、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理解音乐的内涵,激发学生珍爱友谊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学习二段体曲式结构,掌握弱起小节的特点,能够为歌曲创编打击节奏。

三、了解苏格兰乡村舞蹈及代表乐器风笛。

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二、为歌曲创编打击节奏

(一)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在欧洲有这样一个地区,男人们有着穿格子短裙的传统习惯,这个地区位于哪个国家呢?

学生回答:苏格兰(如不知教师告知答案)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探究欲,增进学习兴趣】

(二)教师简介苏格兰地理位置

学生观看身着苏格兰传统服饰的舞者表演的乡村舞蹈视频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欣赏两分多钟的舞蹈视频,迅速进入情景沉浸体验】

(三)教师导语:刚才我们欣赏的这种乡村舞不同于一对一固定舞伴的舞蹈,按照他们的舞步规则,参与跳舞的每个人彼此都能得到互动,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们之间热情、融洽、愉悦的情感与友谊,今天我们来学唱的就是一首歌颂友谊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

【设计意图:从苏格兰乡村舞蹈过渡到苏格兰民歌】

(一)完整聆听歌曲范唱,聆听前教师提出要求:

【设计意图:重视聆听歌曲的完整度,边思考边聆听】

(二)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求观察曲谱,提出问题:第一小节是否是完整的小节?丢失的部分在哪里?

1、师生讨论学习弱起小节(不完全小节),关注开头和结尾两小节

2、师生一起回顾2/4拍的指挥图示,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学生划拍

   【设计意图:复习2/4节拍知识,加强恒拍根植在学生内心的体验,讨论弱起小节由来,,强化2/4拍强弱规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三)1、跟琴学唱旋律,用手指画出旋律线校正音准

【设计意图:用画旋律线的方法感受音高变化纵横走向】

【设计意图:诵读歌词,强调咬字位置,不含糊不夸张】

3、师生讨论:如何唱出轻柔优美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调整坐姿,轻抬笑肌,让学生更自然地找到正确的歌唱位置,提示学生听一听自己的声音是否和谐融入集体的声音,学会倾听整个班集体的声音能让个体感知自己的声音】

4、唱完歌曲学生思考:如何划分乐句,发言分享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会出现多种判断,通过再次演唱旋律,体会旋律走向,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四个乐句组成二段体曲式】

(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寻找歌曲节奏特点:

(二)启发学生可以用手和桌子,或者同伴之间用手来创编节奏,

(三)邀请学生展示创编成果,为风笛版《友谊地久天长》配上创编的节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多尝试多展示,为风笛曲配打击乐节奏感受律动,通过创造表现,深化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一)出示风笛图片,教师简介风笛结构及原理

(二)欣赏风笛名曲《奇异恩典》

(三)师生讨论风笛音色特点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面,感受苏格兰特色乐器及音色】

再次唱响《友谊地久天长》,大家在美好的青春年华有缘相识成为同学,希望同学们许多年以后仍然记得,初中时,我们曾一起唱响这首优美感人的《友谊地久天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词查找歌曲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