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卷福很帅,大家觉得呢?

此影片版权属于乐视网,观看需先安装手机客户端:乐视影视,并在下载视频完成后,打开手机中的乐视影视客户端,在“我的视频”中观看。

  《黑色弥撒》是一部由斯科特·库珀执导,约翰尼· / 乔尔·埃哲顿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色弥撒》影评(一):《黑色弥撒》: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黑色弥撒》里最叫人紧张到背脊一凉的一幕,不是在德普饰演的“白毛”巴尔杰用来福枪轰人轰得稀巴烂的时刻,也不在巴尔杰不动声色地勒死一个人的时刻,而在他走上友人利的妻子的房间门口,一脸邪魅地用不紧不慢地口吻“训斥”这个吓得直哆嗦的可怜女人的时刻。

  这一幕没有血腥场面,没有冰冷武器出镜,只有一张沉静的脸,一双看不透的眼神,以及一只遒劲有力看不到丝毫温柔的手。约翰·德普以这样的方式演绎了一个十足的恶棍,以不怒自威之态,将一个内心冰冷的“魔鬼”呈现在银幕上,呈现于片中只想在房中静一静(远离这些坏人)的康纳利妻子面前,然后用几句徐徐而出的话语,将寒意渗透出银幕,将恐惧弥漫于康纳利妻子的房间,令人毛骨悚然,背脊一凉。国内观众很容易就会在这一刻想起一部电视剧,是的,正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而这部电影另一个叫人寒意十足的地方在于,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改编自纪实文学《黑弥撒:FBI和爱尔兰黑帮不光彩合作的真实故事》。

  约翰·德普饰演的这位叫詹姆斯·约瑟夫·巴尔杰的“人物”,是一名生于一九二九年九月的生于爱尔兰裔美国人。在波士顿成长,家境贫寒。在50年代混迹黑道,小有所成,成为当地一个叫“冬日帮”的大佬。但由于当时的波士顿最有权势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冬日帮”,而是意大利黑帮。为了所谓的双方利益,在1975年,巴尔杰投靠美国联邦调查局。一方面,联邦调查局的官员通过他提供的情报获取打黑政绩,一方面,巴尔杰本人则借联邦调查局这把利剑兵不血刃地清除对手,迅速在黑道做大。有趣的是,他的弟弟,民主党人威廉·巴尔杰却在同一时期里,游弋于政坛,并步步高升。整个巴尔杰一家在波士顿黑白两道一时权势熏天,甚至罗织了一个覆盖各级执法部门的庞大关系网。当年联邦调查局负责发展巴尔杰为内线的警官约翰·康纳利(巴尔杰的发小)也被巴尔杰拉下水。通过这些手段的使用,波士顿南部地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都呈现出一派“警匪一家”的黑暗景象。随着媒体对巴尔杰罪行的披露,美国缉毒署、麻省警方、波士顿市警方组建的联合办案小组开始追查詹姆斯巴尔杰的犯罪行为,FBI为了挽回名誉也开始追查,但巴尔杰提前一年就听到风声,在转移好财产后与女友从容出逃,直至2011年才落网。

  基本上,影片《黑色弥撒》的剧情发展,很大程度上都遵循了真实事件的脉络。警匪之间的勾当,黑帮势力的恶行,几乎都有所展现。但要说这片子水准如何,在没有美女诱惑的情况下,你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真的,不怎么样......至少,远低于预期。

  该怎么说呢,如果我们按照导演斯科特·库珀一贯的风格来衡量的话,这部电影似乎又一次继承了他在《逃出熔炉》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宁可平淡缓慢,也不高潮跌宕”的做法。整部电影就像一个盖上了一层滤镜的法制纪录片,尽管有一些倒叙手法的应用,尽管有不少的暴力场面,却愣是没有一丝叫人热血沸腾的“黑帮+警匪”电影的味道。就好比将一盘本该饱含麻辣味道的麻辣香锅原料搞成了一碗清汤大杂烩,实在不是那个味道。要知道,大伙看这部电影,多半就是冲着“黑帮”那股劲头来的,结果看半天,除了几个略狠的暴力镜头之外,其他都平庸无比,毫无畅爽之味。剧情的设置、节奏的控制、音乐的配合,都没有达到一部“黑帮+警匪”题材所应有的水准,难免叫人昏睡之余,大感失望。

  但幸好还有约翰·德普。先抛开他在影片中的表现不说,单就他为了这部电影所作出的在形象上的牺牲,就不难看出他对这个角色所寄予的野心有多大:至少,如果奥斯卡影帝总是亲睐于“毁形象”的艺术献身者的话,那德普这次想要捧一个小金人的野心还是很显然的。

  要知道,我们以往所熟悉的约翰·德普,大多数时候都是潇洒不羁帅气带感的。

  而这次,在电影《黑色弥撒》里,他的造型成了这幅样子:苍白而近乎谢顶的头发,浓郁却泛白的眉毛,皮肤虽说白嫩,却难掩沧桑味道,加上一副大肚腩所凸显的臃肿身材,再匹配上一双犀利而带着邪恶的双眼,永远一副暗藏心机的冷峻表情,让你除了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惧之外,丝毫联想不起与帅气有关的字眼。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得承认约翰·德普为这个角色的巨大牺牲,这其中所包含的野心值得理解,这其中包含的职业态度更是值得尊敬。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德普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无疑是可圈可点的。无论是实施暴力时的稳准狠,还是流淌坏水时的不动声色,亦或是暗藏杀机时的一脸镇定与从容,这些着重于表情的戏份都需要很扎实的演技去表现。约翰·德普抛开了在《加勒比海盗》里的那种疯癫,甩开了在《超验骇客》里的莫名其妙,扎扎实实地拿捏起角色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将一个近乎魔鬼的黑帮罪犯演绎得恰到好处,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戏除了开头提到的“和康纳利妻子的对话”之外,另两场戏都出现在桌子上。一场是他饰演的巴尔杰和同伙们于街边“闲聊”的戏,有个手下想将一箱子钱交给他,触到了他无法接受的那根线,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愤怒和不悦,只是很平静地叫手下给到另外一个人。然后又用冷峻的威严逼着另一个人带着钱走人,吓得对方不知所措。另一场则是在警官康纳利的家里,他们四人围坐在餐桌上,本来还算轻松的吃饭氛围里,巴尔杰突然十分冷酷地追着对方的警官莫里斯追问“牛排秘方”,并透过这个所谓的秘方,质疑莫里斯是否会轻易地出卖他们。约翰·德普始终不温不怒,目光灼人,表情冷峻,将一种可怕的感觉传递到画面内外,既吓到了里头的莫里斯,也让观看者看得紧张不已。

  可以说,电影《黑色弥撒》就像是约翰·德普的一个独角戏,他支撑了电影,让电影不至于沦为毫无看点的平庸之作。但又不能完全说是约翰·德普的个人秀,要知道,这部电影有着不少群像,每一个角色似乎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在于角色本身的特殊性,而在于每个演员都表现出了精湛的演技。

  不过话又说回来,影片的水准虽然一般,但其包裹的内涵还是令人警醒和深思的。警匪之间的利用手段与利益关系,似乎在告诫观众:不要轻易和魔鬼进行交易。否则,片尾打出的字幕也交代了,那位和巴尔杰勾搭的警官约翰·康纳利,最后被判了四十年监禁,判得比黑帮罪犯还重。

  至于奥斯卡是否会给约翰·德普一座小金人,还真不好说,要知道,我们的“准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德普还是有得一拼哦。就看评委们是否也认同约翰·德普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了,因为,严格地讲,他有些地方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了......。哎呀,还是期望他拿一座小金人吧!人家都那么拼了!哈哈~

  :文字为作者原创,首发于知乎专栏,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谢谢。个人公众号【木易的岛】持续更新中,欢迎交流。

  《黑色弥撒》影评(二):黑色弥撒主人公原型--詹姆斯巴尔杰介绍(剧透)

  詹姆斯-约瑟夫-巴尔杰,一九二九年九月三日生于波士顿罗切斯特,爱尔兰裔美国人。家境十分贫寒。有多个弟弟(兄弟六个!)。后来成为马萨诸塞州参议院主席的威廉-巴尔杰就是他的一个弟弟。此公50年代混迹黑道,小有所成,1975年投靠美国联邦调查局。联邦调查局的官员通过他提供的情报获取打黑政绩,他借联邦调查局这把利剑兵不血刃清除对手,迅速在黑道做大。民主党人威廉-巴尔杰同时在政坛步步高升,后来竟在马萨诸塞州参院做了18年的参院主席(威廉的选区正好就在他哥哥控制的波士顿南部)。整个巴尔杰一家在波士顿黑白两道一时权势熏天。詹姆斯巴尔杰做大之后,开始动用银弹战术编织了一张覆盖联邦调查局等各级执法部门的庞大关系网。当年联邦调查局负责发展巴尔杰为内线的警官约翰·康纳利(巴尔杰的发小)也被巴尔杰拉下水,沦为巴尔杰的内线。有人声称巴尔杰手下一时间有不少联邦密探和地方警察为其充当小弟,从1975年起到1990年代初期,波士顿南部地区呈现出一派“警匪一家其乐融融,升斗小民提心吊胆”的景象。仅巴尔杰手上就有19宗血案。90年代初,当地媒体披露了詹姆斯巴尔杰的罪行。1994年,美国缉毒署、麻省警方、波士顿市警方组建的联合办案小组开始追查詹姆斯巴尔杰的犯罪行为,FBI为了挽回名誉也开始追查,但詹姆斯提前一年就听到风声。詹姆斯在转移好财产后与女友从容出逃,直至2011年才落网。美国执法当局也试图追究威廉巴尔杰包庇兄长阻碍司法的行径,但因抓不到具体证据而被迫作罢。

  在詹姆斯本人落网之前,马丁斯科塞斯以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情节框架为骨(美方花了1750万美元购买改编权,还将美版电影的香港和大陆发行权给了香港寰亚公司),媒体报道的詹姆斯案件部分真实案情和人物性格为肉,拍成电影《The departed》(无间道风云)。电影拍成后名利双收,还获得奥斯卡奖项。但波士顿当地有民众投诉,指责该电影拿老百姓的心头伤疤赚钱,还有人指责该电影对美国警方进行了美化,未能展现当年巴尔杰团伙与各级执法部门沆瀣一气警匪一家的混乱景象。

  今次的《黑色弥撒》,是好莱坞首次打正旗号拍摄巴尔杰案件。当年《无间道风云》华纳只拿下美加地区发行权,结果赚得眉开眼笑。这回华纳自己啃起了回头草,希望能拍得更好。

  《黑色弥撒》影评(三):最不酷的黑帮电影

  本片剧情可以概括为,男主的黑帮势力因为一个FBI小探员强行忽悠众同行而崛起又因为小探员的忽悠失败而flop

  如果要画出电影里巴尔杰的发展线,那将是一个非常乏味的三角形,一路到峰值,再一路跌下来

  当他崛起的时候,除了探员康纳利(电影每次说起他的名字我都要出戏一下233)色厉内荏地在FBI内强行压制上司及同事智商,没有给出任何有力的情节和原因,当然导演极力地将巴尔杰塑造成一个冷厉、残忍、多疑又带点神经质的角色,但他除了坐着说些好像挺酷的台词和跟任何一个街头混混一样下手杀人以外根本没干什么突出的事情,唯一干的一件大事往爱尔兰运军火还被截获了(虽然不是他的锅),之所以一直壮大,一直没被抓,是因为有探员。

  当他flop的时候,简直可以说是一溃千里,FBI换过上司稍微一怀疑,康纳利就没辙了,而其它同事居然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发现巴尔杰总是给他们过期情报......康纳利没辙之后,巴尔杰也没辙了,半点挣扎都没有,群党落网迅速跑路。

  说好的政客关系网呢?

  说好的全面渗透联邦调查局呢?

  说好的波士顿最大黑帮呢?

  剧情里一直在升职的康纳利到底升到哪去了?直到结尾好像也还干着同一个职位啊?

  剧情里每年送出去的辣么多钱送到哪去了?外来强龙查地头蛇好像没有遇到任何政治阻力啊?

  剧情里叼炸天的白毛老大和冬山帮临到末日干了什么?好像一听到要被FBI查就瞬间跪了啊?

  别告诉我背景资料里有啥,你倒是拍出来啊

  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伏笔

  巴尔杰亲临卧室门口威胁康纳利妻子为了单纯表现他是个神经病?

  那个被杀死养女的手下,巴尔杰在勒死小妓女时他靠在门边眼光复杂,最后被命令收尸时还沉默地爱抚了半天小妓女的尸体,但是他最后也没怎么出卖巴尔杰...?

  坚持不在公开场合收钱的巴尔杰可以轻松愉快地在公开场合开枪杀人?

  C这个角色的存在意义是?

  一直在强调忠心义气的康纳利最终体现在片尾字幕?

  导演不知是不是为了砍预算(预算都拿来请演员了吗),大刀阔斧简化原始情节的结果就是使电影的格局变得非常非常小气,巴尔杰一代黑帮枭雄的成败全系在康纳利一个人的嘴炮上,而康纳利,又被塑造成一个非常平庸低智的角色,面对外来上司的质疑,几乎无法做出一句成形的辩解,局促得完全就是个被打了脸的无能员工。

  而当巴尔杰所有其它背景关系被隐形之后,电影告诉观众,整个冬山帮的背后靠山就是这么个傻逼兮兮的小员工

  还告诉观众,这么一个邪魅冷酷叼炸天的黑帮老大,把自己的帮派安全完全放在这个傻逼兮兮的小员工身上,当康纳利表示新来上司不太好搞的时候,巴尔杰只是冷笑着说,搞定他

  就算是威胁你也威胁一个有实力的角色好吗

  另一方面,巴尔杰这个人在整个剧情线上基本没有变化

  可能是德普本身长得太神经质了吧,虽然我知道电影想告诉我本来巴尔杰是个还算有人性的人balabala,经历过丧子丧母之后变得多疑冷漠balabala,但我个人觉得他其实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邪魅【。

  顶着这张脸还染了个白头毛拥抱一下街头大妈就想让我相信他是教父了根本不可能啊

  总感觉下一秒就要杀大妈全家什么的=,=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作为一个黑帮的兴衰史,除了画外音在念巴尔杰从前是个小角色、巴尔杰壮大了、巴尔杰超有钱了......之外,画面根本没有清晰表现出巴尔杰环境的变化,该亲手杀人还是亲手杀人,手下从头到尾就那几个熟脸,地盘扩张全靠FBI在说

  总要给我一点点情节让我感受一下巴尔杰真的控制了整个波士顿吧

  至少让我感受一下这片子里确实有个“黑帮”存在吧

  无论是在巴尔杰的华彩阶段还是跌落阶段,这些人到底干过什么吗?

  最后值得一赞的是,德普好帅

  这么无聊的剧情我就靠德普撑住了

  白毛造型邪魅值爆表

  但是他最帅的镜头全在预告片里

  .....我就这么一说

  《黑色弥撒》影评(四):严肃影评#1: 上佳的演出,很不错的电影 /review/7604386/)更值得你去电影院观看。倒不是一部非看不可的影片,但是作为打响奥斯卡季的第一部电影,还是相当不错的。

  《黑色弥撒》影评(五):温水冲泡隔夜饭 (剧透不严重)

  不要误会,我给这部片子的评价并不高是因为同类题材的电影的横向比较,作为黑帮犯罪题材的电影,很容易对这部片子有很高的期待,毕竟从教父,到美国往事,到无间道风云甚至纽约黑帮,黑帮电影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自然对这片子期待高了些。比起小时代绝对强出一个时代。

  首先说说卖点吧,卷福和德普,就凭这俩名字去看一场就不亏,而且德普充分证明了即使秃顶镶金牙帅比还是帅比,卷福戏份并不算多,饰演翻云覆雨的政客毫无违和感,可惜的是用了波士顿南部口音,听起来没英音那么炫酷。看预告片觉得德普拍这部戏可能是个演技上的突破,但看下来真正给他发挥空间的桥段并不多,这不是德普的实力不强,而是人物太扁平,这个后面再说。 片子采用了纪录片和故事片风格的结合体,故事看到有兄弟讲了,是根据南波士顿真实事件改编,我就在波士顿,感觉看看了解历史还是不错的。

  下面问题来了,既然是基于真实事件,而这个事件也被无间道风云借鉴过,再次使用想要超越之前的改编,要么要求在叙事手法上有创新,要么就要就剧情的构建有巧思,要么就演员的演技有突破,可惜的是这片子一个都没做到。德普的演技是这电影的亮点之一,可对手可是马龙白兰度,艾尔帕西诺,德尼罗和小李子,可以说德普做的非常好,但电影人设都给他安排了些什么戏份,谈笑,杀人,谈笑,杀人,谈笑,杀人,第一次可能看到了不一样的诠释,可一再重播的同样画面看到最后并没有什么记忆点,丧子、母亲去世两个桥段虽然发挥出彩,但跟整个剧情似乎没什么关系,看到最后我甚至忘了他还有个儿子,两小时过去了,开头的黑道大哥跟结局的黑道大哥并没有什么区别,卷福的角色更是没什么存在感,在真实事件中保护伞一样的政客,更像一个随便说些不疼不痒的话,接接电话的酱油角色。 而john,开始的几场对手戏能看出内心戏很多,可后来成了一个油腔滑调的小丑,没有权谋,没有博弈,在正义面前毫无周旋之力,纵使演员有千般本事,一个被压瘪了的角色,看久了总会厌的。

  现在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不要太多,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的讲述,偶尔插入的罪行破获后罪犯的证词简直跟热播美剧的套路一模一样, 全知视角的纪实风格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这个故事好不好,可以说有忠诚的警局内线,有精明的犯罪首脑,有政界政客的牵连,有民众疾苦,有背叛,有悲剧,这故事怎么讲都是好故事。我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看完,发现并不是这样。还没进入语境,主人公已经是恶党魁首,这点在黑帮片里并不少见,而我试图接受剧情的时候,发现这个电影简直是个谈话节目,故事的很多内容并没有画面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或是为什么,而是人们不停的对话强行告诉我发生了什么,ok,whatever,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吧,可如果知道两个帮派正在火拼,主角还是一个帮派的首领,你是愿意看黑老大怎么处理冲突,还是愿意看一帮FBI的无能探员我在办公室飚脏话?我是愿意看冲突。 好吧,我说服自己这是基于实情的改编,可能想多再现一些不一样的面,可基于实情,这可是一个警匪官勾结,南波士顿人民受尽苦难的困难时期,敢于直面丑陋会是辛德勒的名单,偶像化具象化黑道首脑会成为教父,可黑色弥撒的剧情不疼不痒的刺痛了无能的警界,用谈话带过了平民收到的欺凌荼毒,还塑造了一个扁平化的黑道首脑,是的,whitey精明,谨慎,凶残,可具体编剧都让他做了什么呢,他是父亲,是个儿子,剩下的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威胁,微笑,杀人。电影的叙事像是把一个种在地上的萝卜描述成了草,因为你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

  再有,我并没有看过电影的原著,我觉得此处mass的翻译成为弥撒有些哗众取宠的嫌疑,我认为mass只是简单的麻省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不确定,就指出来一下,对不对就不一定了

  《黑色弥撒》影评(六):战栗

  不要和魔鬼做交易,否则人注定被魔鬼所吞噬。

  黑社会里忠诚大于一切,但是这种忠诚令人胆寒。这不仅仅是因为违背忠诚的代价是死。效忠的对象,道义完全没有人性可言。人每天活在担心与恐惧中,生怕自己的一句话就会给自己带来杀生之祸。更惨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因为目睹了某件事自己就会被干掉。这样的生活环境简直就是地狱。

  电影里有一幕,吉米在约翰康纳利家吃饭,吉米问另一个探员(也叫约翰)牛排是怎么做的。另一个探员自以为打趣的说是家族秘方,然后在吉米的不断发问下,告诉他在刷牛排的酱料里放一点蒜蓉和酱油就行。吉米说,你这么轻易地就敢告诉我你的家庭秘方,谁知道你会不会以后轻易地告诉别人我们之间的事。德普说话时的口气,让我的后背冒出阵阵寒意。

  活着完全没有安全感。为了灰色地带的利润,活着如同行尸走肉。每天晚上睡前甚至对明天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担心,可能靠酒精才能让自己入睡。

  更令人感到绝望的是,黑社会永远消除不了,消灭了一波,又会有新的一波势力崛起。一如《上帝之城》,总会有新的帮会壮大,然后被消灭。往复循环。

  《黑色弥撒》影评(七):黑色弥撒观感

  不得不说德普的这次的表演真的很棒,气场很强大,说是德普个人秀并不过分存在感极强, 几次的细微表情做的很到位,几场戏让人觉得不寒而栗,特别是与康纳利老婆的那场对手戏, 还有之前预告片中的那个讨论牛排的戏。谁要再说德普只会带着浓妆演逗逼 那真是没啥意思了 纯黑子。

  但可惜整部电影做的并不完美, 特别是角色上的单调 。先说巴尔杰 电影的最后审讯室中他的手下说他就是一个恶棍 ,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本人的观点, 总之导演着重于塑造他的狠,特别是对于告密者的狠 电影中有多场杀人戏, 可是过程的重复性太强了 ,有大概三次杀人戏都是白毛先安抚对方再将其干掉, 不得不说有点单调 。当那个女的进了别墅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会发生什么 。

  对于巴尔杰其他方面的刻画有些不足, 虽然也展现了作为人父 儿子 兄长的的一面, 但内容太少了,都是在平常不过的事,还有巴尔杰与其他黑帮的纷争和巴尔杰除杀人以外的其他犯罪事件都做的太笼统。

  康纳利这个角色给我的印象就是没完没了的向同事,上级 ,检察官解释巴尔杰没犯罪 我们该利用他 除此以外就是和巴尔杰不痛不痒的对手戏 和东窗事发后谁也说服不了的落魄 ,给演员发挥的空间太少 不过乔尔埃哲顿演的确实出彩 。

  至于其余的一概角色皆为脸谱话包括卷福在内。本来还以为巴尔杰母亲葬礼后 在客厅里 三位演技高手要飙戏了 结果康纳利居然离开了。所以在角色塑造上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剧情方面导演选择了用比较纪实的手法拍电影 ,不动声色的平铺直叙 有种冰凉真实的感觉 ,但剧情本身太过平淡,似乎所有的惊爆点全放在了杀人戏上,对于美国司法的问题 ,线人合法性的问题挖掘的不够深 ,该有的倒是都有但缺乏重点,似乎导演把该演的都拍出来让观众自己找重点 。

  总的来说本片还是值得一看的,画面很精致配乐也可以,但对于德普影迷 黑帮片爱好者外的观众来说真不能保证你们不睡着或是中途玩手机。

  这不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黑帮片,而是一部很写实的电影 所以电影的平淡似乎有了理由,因为真实的生活兴许就是这样,但电影毕竟是电影 需要戏剧性需要张力,而编剧的表现只能给及格,因为除了正常叙事外看不到他们的点睛之笔

  冲奥的话 德普最多提个名吧 角色本身受限获奖可能性不大。

  《黑色弥撒》影评(八):“是个狠角色,但不足以成为黑帮老大”

  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一语成谶。这部电影在选角阶段就频频曝光露脸,Johnny Depp和BC的搭档让人激动,Depp在新一部加勒比海盗杀青之前,还需要一部正剧来奠定地位,毕竟已经52岁,眼看就演不动海盗了,而其他类型片已经随着发福的身体越来越不被观众买账,《魔法黑森林》《贵族大盗》《超验骇客》这几部不同类型的片子却被以相同的形式吐槽——太“斯派洛”了,更别提那部金酸莓提名的《独行侠》。BC从英剧、舞台剧中走到好莱坞,全球拥趸无数,在迅速积累口碑的同时,在异国他乡早日拿下荣誉更是当前工作重点。这两位大咖都是奔着冲奥来的,期待值爆棚也就不足为奇。另一位配角乔尔·艾哲顿、导演斯科特·库珀、Dakota Johnson也都需要一部好电影来打开电影市场。

  大家心往一块想,可惜劲儿没往一块使。

  一切都是照着“标准”来的,甚至包括南波士顿黑帮笼罩下永远不会停的雨。以小角色的自述回忆开始,人物逐渐出场,四平八稳的。本来很复杂的故事,却几乎在每个点上都处理的有些简单,像是着急进入高潮部分,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却迟迟不来。有着很多黑帮片的影子,却只是影子,人物内心的变化、故事逐层剥茧抽丝、明暗线的展开等,都展现的有些平,加上昏暗的灯光,更看得人有点发闷。经常处于一种介于“奥斯卡可以提名”、“还是稍微差一点”之间的感觉。

  不知道是否出于两大主演最近的作品必有足够量级的卡司搭戏的缘故考虑,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要邀请这两位来出演(据说BC的角色Bill Bulger最早是邀请盖·皮尔斯来出演),之前憧憬了很久的两大影帝级的组合其实并没有碰撞出太多火花。真实事件中詹姆斯·巴尔杰有六个兄弟,bill只是其中之一,兄弟情被稀释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但电影里两人同时在场的镜头少的可怜,对话不多,而且印象中似乎也没有面部特写,想象中的飚戏场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飚戏场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飚戏场面并没有。Depp的表现很棒,棒到目前可以先预定一个奥斯卡提名。剩下的,真不是他能带起来的了, 有时候甚至会感觉其他人搭不上感觉反而显得戴普的表情有些“绷”。

  虽然还想在出了精校字幕之后再刷一遍,但我想我不会在日后闲来无事打开再来回味一遍。

  《黑色弥撒》影评(九):连主席头都不能拯救的德普

  【微影评】关于德普,我还是最喜欢他出道时的《忠奸人》(Donnie Brasco)。那时的他俊朗而略带忧伤,一副内心凶狠又极其拧巴的样,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vulnerabilty。后来他演了无数角色上了许多个奇怪造型,渐成偶像却与演技越来越无关。到在一堆烂片中屡屡登场,就失去了一线实力男演员的地位。

  直到最近这一部《黑势力》(Black Mass. 注意Mass应该指的是马萨诸塞,而不是弥撒),德普用一个糟践自己的造型演绎一个美国历史上最心狠手辣的黑帮头子,似乎要扳回演技派的一垒。但这部电影中的他,是个平淡而徒有其表的人物。这个主席头和过度的化妆,将德普的脸弄成一个假面,自始至终我也没有能深入此人的内心,更谈不上对其人有任何同理之心。德普只是端着架子努力在表演那个黑帮老大的凶残和怪癖。

  其实情节里安排了可以出戏并展现恶魔另一面的兄弟情和父子情,德普也似乎在拼命地演,然并卵。

  最可惜的是兄弟这条线,本来卷福扮演的政客小弟,和黑帮兄长之间的纠葛,会给警匪勾结的主线加上漂亮的戏码,但电影没有这样走,卷福最后也就沦为一个打酱油的配角,你只会评论说“这孙子原来说话可以不带英国腔的”。

  还好打酱油的道路上卷福并不孤独,陪伴他的是Kevin Bacon. 这些本来都可以独当一面的演员,大概因为要给德普面子凑成了一个巨大卡司,结果演出了一个平淡的黑帮片。问题还在剧本和导演,所谓有野心没能力。

  如果你是德普的粉,或是喜欢匪帮片,这部电影可以一看。如果你看过马丁斯科塞斯版的《无间道》,那这部片不看也罢。我还是给它一个三星半吧。

  好久沒寫關於電影的評論啦。

  作為一個不喜歡不願意不想要看任何電影預告片的傲嬌的我,對任何電影的預告片都是拒絕的。因為無數次被電影的預告片忽悠的心潮澎湃卻又在看過電影後捶胸頓足想要追討回那昂貴的電影票錢(比如之前上映的「Insidious Chapter 3」,老娘還正經八百的去電影院看的預告片啊!)。而這部片子,在我本人完全不設防不知道不能拒絕的情況下,看到了預告片,還是小屏幕版的預告片。當時就暗暗在日曆上標註了日期。

  果然不應該看預告片。

  果然預告片完全不可靠啊!

  是這樣,這部片的男主角,男一號,不用說,光看海報就是Jammy吧!可是咧,看完了以後,我完全懷疑Jammy和Johnny平分秋色啊!

  按照好萊塢電影的邏輯,或者說是一般電影學對主人公要的要求,他人生要經歷轉折啊、挫折啊、起伏啊,最後有轉變啊!可是咧?人家Jammy木有轉變啊!唯一的轉變大概就是從前不「親手」殺人,兒子和母親先後辭世以後開始「親手」暴力殺人了吧!這算是一個更為「冷血」的表現麼?不見得吧!

  按照對「主人公」的定義,Johnny同學躍然紙上啊!他由於事業的野心和後期金錢的誘惑,我們見證了他一步步的轉變啊!所謂的「青梅竹馬」的友誼和愛情的消逝啊!從一個人民英雄到勾結黑幫、幫忙煙滅罪證的幫凶階下囚,他經歷了一個人一生最大的轉變啊!

  當然,串起來整個故事的還是我最愛的大叔,可是大叔演技再好,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木有內心戲、木有角色的心路歷程、木有他越來越冷越來越不計後果的事實作為依據,你是讓他變身成Dr. Hannibal Lecter冷冷看著你笑咩?

  大銀幕啊!2.35 : 1啊!那厚得掉得下來的粉是怎麼個情況?!?!?!

  唉。我只能說,在這個能把缺點無限放的銀幕上,演員臉上的粉撲也是會放大的好麼?我只能淚灑影院了。

  說了這麼多不好的,片子還是有很多可以看的地方。比如日本攝影指導Takayanagi。雖然我覺得這部片子並沒有如同「Warrior」一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FBI大樓裡的空曠感、距離感還是很令我心動的。

  還有片中的每一個出場人物,表演完全沒話說,Francine Maisler選角實在太到位了。只可惜了小小的Kevin同學,每兩句台詞但是幾乎場場都有他。雖然表演沒什麼記憶點,但是至少讓我這麼一個臉盲的人徹底記住他了。

  最後,也是我覺得這部片子非常非常值得我好好學習的就是對話。Jez Butterworth和Mark Mallouk在這方面看出來是下了很多很多功夫。太多可圈可點的台詞了。

  連Benedict Cumberbatch同學盡力模仿美音的小英音都因為故事背景在波士頓而變得異常合理(強烈覺得應該給他加戲,並不是因為我喜歡他,只是因為他的戲份多些會更加豐富Jammy的人設和成長變化)。

  最後一句,Johnny Depp,親愛的大叔,非常非常會演戲。多加一顆星星給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卷福帅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