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视剧被翻拍和改编,你更不能接受哪一个?

来源:华律网整理 149 人看过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从电视里面看到一些经典的电视剧别他人进行模仿的行为,我们知道人民是有著作权的,对于经典电视剧片段模仿表演是否?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经典电视剧片段模仿表演是否侵权

1、模仿,模仿不是侵权,更谈不上侵权二字。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人们社会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比如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当然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模仿有无意识和有意识模仿,包括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所以说我们无论是模仿哪方面的内容,都不会存在侵权一说。

2、侵权,侵权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识中所说的“侵害了他人的名誉、、人身、财产”等权利,本条问题单就版权也就是‘’的侵权来权释。对你所提到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抄袭、窃取他人的文字,或者文学艺术以及科研、设计等学术方面成果等等一系列的,这就是侵权了。

根据我国《》第三条的规定,音乐作品也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主要作品种类之一。

《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八条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被许可人以前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经典电视剧片段模仿表演是不会造成侵权,因为只是模仿,并不是复制抄袭,没有涉及侵权的范围的,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以上这些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华律网相关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看完还有疑惑?20万注册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2496位用户正在咨询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个旷世大IP的源头是1934年出版的小说,作者为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的。到目前为止,共有5部《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电影或电视剧已经问世或者即将问世。这个热度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大IP被多个国家进行改编或翻拍,其中包括日本富士电视台的本土化改编。

今年11月10日即将内地上映的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将以全新的卡司阵容和极富特色的试听元素,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别样的观影体验。

东方快车谋杀案(2017/美国/电影)

影片由《》和《》的导演、莎翁戏剧大师执导兼主演,等重量级演员加盟。影片讲述了发生在著名的“东方快车”上一起离奇命案,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嫌疑,比利时大侦探波洛经过缜密的、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终于让案情大白于天下。

除了众多影星组成的豪华卡司之外,影片在场景、道具和服装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完美还原了小说中的场景,也带来绝佳的视觉体验。从预告片来看,影片自始至终流露着浓郁的复古气息。从角色们精心梳理的发型,到完美贴合角色性格的每一款服装,再到每一个细节都百般打磨的布景,可以说是复古气质MAX。德普叔化身神秘黑手党,大油头和绅士西服的组合毫不违和!佩内洛普女神也以非同往日的造型现身,端庄优雅范儿势不可挡!起伏跌宕的配乐更提升了影片的悬疑氛围,人物的每一个眼神,车厢的每一处阴影,都在传达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生书,熟戏,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此。剧本的水平在,演员超华丽,想必也不会失望到哪里去。1974年电影版和2010年英剧版,故事相同,氛围不一样,各有千秋,而最新版的波洛会怎么处理最后的局面也将是一个看点。 ——@豆友
这阵容也是没谁了! ——@豆友

东方快车谋杀案(2015/日本/电视剧)

昭和初年,大侦探胜吕武尊( 饰)乘东洋特快返回东京,谁知途中遭遇匪夷所思的事件。粗鲁蛮横的实业家藤堂( 饰)在梦中惨遭杀害,而凶手可能就是该车厢中的一人。凭借现场的蛛丝马迹,胜吕对车厢内的十数人展开问询。每个人都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众人的证词却又有离奇反常之处。在此期间,另一起沉疴数年的案件浮出水面,引出藤堂遇害背后的真相……

日本富士电视台以电视剧的形式对《东方快车谋杀案》进行了改编。剧情沿用了原著小说的主线情节,还请到了野村万斋、、等重量级演员,故事发生的时代、人物的举止和台词都充满了日式悬疑片的特有气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非常本土化的改编。

卡司真是好到不行,可能是看过原版或者日本名字比那一堆不认识的外国名字看起来更加有分辨力,感觉挺早就开始泄漏乘客之间有不寻常关系了~不过创新的是把凶手自述放在了第二夜可以让故事情节更加丰满但也强行剪断了吕胜(波洛)那段经典的解谜过程啊~虽然没有灰色的脑细胞但感觉整个还是模仿原版电影! ——@豆友
第一夜是致敬,第二夜才是三谷幸喜,这群演员真是太棒。 ——@豆友

东方快车谋杀案(2010/英国/电视剧)

这个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其实是英国电视剧《的第十二季中的其中一集,由ITV工作室、WGBH电视台与阿加莎·克里斯蒂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于2010年7月11日在美国首播,同年12月25日在英国播出。虽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其中一集,但是其长度达到了93分钟。

本片由《王冠》导演执导,、《极品基老伴》的女演员以及“劳模姐”主演。影片内的大部分镜头在位于英国白金汉郡艾弗希斯的松木制片厂内完成,设计师们在影棚内依照历史资料复制出了东方快车的车厢。影片还有一部分镜头取材自马耳他,影片的拍摄得到了马耳他政府的支持。

比起福尔摩斯,我好像更喜欢波洛,最后波洛独自走在雪中的影像很孤寂。 ——@豆友
比起老版,我可能更接受现代的镜头语言,和故事解读。当然老版更很有它自身的文艺和复古气质,但这一次,我站新版。从情节的探案,到人性的拷问,个人更接受后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审判,每个人都是审判者,也是犯罪者。一个不存在的杀手,也是无所不在的 ——@豆友

东方快车谋杀案(2001/美国/电视电影)

美国三大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之一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2001年4月22日推出了电视电影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影片由导演,、主演。在这个版本中,故事背景设定在了现代社会,大侦探波洛被描绘得更年轻更具有亲和力,德拉戈米罗夫娜公主成了一个南美独裁者,另有四名嫌疑人的戏份被删除

虽然时代背景挪移到了21世纪不过故事和推理依然精彩,剧中还致敬了《罗杰疑案》和《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最后琳达阿登出演阿婆名剧《捕鼠器》,可惜这个系列只有一集,否则多拍几集应该也会很有意思。明明是和《神探夏洛克》相同的创意,但是播出后收获的反馈却大相径庭。 ——@豆友
每个人为不同的理由戴着面具说谎,动机也只有一种名字那叫做欲望。——@

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英国/电影)

午夜过后,一场大雪迫使东方快车停了下来。侦探波洛于深夜中被吵醒三次。次日清晨发现同车的美国富商被杀,在取证的过程中众说纷纭,昨晚那三次声响,以及出现的神秘女子,都让Poirot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同一车厢内12人的口供,凶手应该是以为头披红色围巾的女子,大家一口咬定她的特质以及出现的时间,与凶案处处吻合。这位女子如今不知所踪,而列车自始至终没有停下。这12人口供的一致性反而给波洛打开了破案的思路,这是一桩叫人惊讶的凶杀案件。

1974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应该算是最经典的一个版本,由好莱坞大导执导,、和主演。影片提名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在内的6个奖项,英格丽·褒曼凭借此片获得了最佳女配角。

女神鲍曼居然能用演技遮掩艳色到这个地步,以至于我第一眼没认出那个神神叨叨的小老太太就是她。奥斯卡名至实归。没人想给克里斯蒂女王一座小金人咩?除了莎士比亚和福尔摩斯,她的小说改的片子获奖率算最高的吧? ——@豆友
吕美特真是拍这种封闭场景多人调度电影的大师啊!电影没有将观众带入侦探视角作为参与者,而是作为第三方的旁观者,感觉还蛮特别的(也有可能是我见识少)褒曼的角色太突破了没认出来ORZ,拍摄方法完全是老派的,整个侦破过程抽丝剥茧流畅又沉稳,很好看。 ——@豆友

5个版本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以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视角呈现了一桩列车杀人案。尽管每一次的改编和翻拍对原著的忠实度有所不同,但是每一次阿婆()的原著小说都会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进入到观众和读者的视线,大IP的价值和力量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你也是阿婆粉丝,请移步这里 ##参与话题讨论!

《东方快车谋杀案》将于11月10日中美同步上映,每一次回眸、每一道微笑、每一个秘密都不容错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经典影视剧翻拍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