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陈茜林超是什么小说?

这个百万粉up主决定“拆解”知识

4个月,百万粉丝,林超没想到“所长林超”账号会这么火。3月27日,他在B站投稿第一条视频,播放量过百万。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林超也许不会有现在的up主身份。3月份,林超还宅家防疫时,便和公司合伙人策划推广一款新上线的App。他们意识到,输出内容、获得流量的推广效果最好,于是决定试水视频平台。

林超被推到前台是顺其自然的。他是一个热衷分享的人,商业知识、时事热点、科学框架,公司里的年轻员工总听着林超将这些抽象知识拆解得简单易懂。于是,有人问林超,“为什么不对更多人分享知识呢?”所以他决定进行一场跨圈的尝试——成为一名B站up主,将自己对不同事物的知识“拆解”成观点。

幸运的是,这种方式在网上行得通,林超的短视频内容在B站上受到年轻用户的喜爱,4个月以来,他用16条视频收获超过100万粉丝。

“大家好,这里是超赚钱研究所,我是所长林超”。

3月27日,林超发布了第一条B站视频,名为“年轻人如何抓住5G时代红利,中国未来发展机会超深度分析”。视频中,林超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从疫情聊到中国的投资未来,从34万亿的新基建聊到5G的发展,用浅白的语言分析着时代的发展可能。

“时代红利”、“发展机会”,这条视频完美击中荧屏前年轻人的需求,在B站上获得了177.5万的播放量和9.8万个点赞。视频下方的评论区也炸开了锅,有人评价他的视频“有料有内容”,也有人认为他预测“过于乐观”。

夹杂其中的,时常还有些更尖锐的评价。林超习惯将自己分析事物的思路带入到视频创作中,从宏观视角分析具体经济现象、预测特定行业的发展。这让部分网友给他打上“片面化”“精英主义”的标签。

林超注意到了观众的反馈,有意识地进行了调整,后续推出的《2020失业潮,普通人能否出奇制胜》和《就业乱世,如何正面迎战》两个视频中,他把在疫情中就业的应对策略分为“浪到飞起”路线和“猥琐发育”路线,用流行语更活泼地表达观点,减弱了宏观分析产生的距离感。

至今为止发布的16条视频里,林超总共制作了7条与年轻人就业相关的视频。视频里,林超帮年轻人区分行业的曙光、朝阳、成熟、衰退等发展阶段,预判着可能出现的新内容、新国货、新基建等新兴行业,为年轻人就业提供许多建议。

林超知道,输出观点、给出建议本身具有风险。“年轻人喜欢解构,消解权威。但有人解构,就会有人建立。输出观点的困难在于真实的世界是多维的,而我只能展现其中一个维度。”

所以林超还在不断认识这个多维的世界,做视频的过程也是他提升自己的过程。“一种方法论就像一个工具,帮你认识问题的一个侧面,”林超明白,拥有一个工具是不足够的,“但如果掌握更多的工具,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政治学……你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有更多发现,就可能构建上升的渠道。”

而他的每一期视频,又成为更多年轻人手里的一个工具,打开了认识这时代的又一扇窗户。

从创业公司到up主,“希望帮助年轻人提供多一种视角”

视频里的林超,是一个坚守热爱,充满理想,屡次经历挫折却越挫愈勇的人。他从来不吝于分享自己走过的每一步经历,这也是他的视频能唤起共鸣,引发热议的原因。

林超明白,让自己的观点被广泛接受并非易事,“一个年轻人讲可能性是没有说服力,我经历过毒打,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这个世界确实很残酷。但是只要你不怕被毒打,永不放弃,就永远有机会。”

出生于1981年的林超毕业于中山大学,2003年获得了应用数学和金融双学位。毕业第一年林超去新东方做英语老师。教育,按他划分的行业发展阶段来看,是一个正属于“朝阳期”的行业。在新东方的一年多时间,林超也确实一直在涨工资。

一年多以后,他对按部就班的工作失去了兴趣,选择辞职,创办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回想起来,林超觉得,自己的选择并不理智。林超当时还没有足够多的钱支撑他的梦想,而人工智能行业也还处于“曙光期”,市场小,资金缺乏,更是给他的发展给来巨大的阻力。

入行后,林超的公司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捱了三年时间,最后只能黯然退场。四年以后,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了它的“朝阳期”。

“人生没有白走的弯路,”林超在视频中感慨自己的经历,“我今天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挫折,可以让大家少走弯路,这不就是我把挫折变成了有用的财富吗?”

自己所遭遇的挫折,成为林超分享经验的一种初衷。他觉得如果当时有前辈能够像他一样分享一些行业经验,也许自己也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分享经历、提供建议,对林超来说似乎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里面。

林超觉得,当下的时代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需要大家重新定位和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一代的年轻人必须去面对世界,更早地认识到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相关,你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国家的未来。”

当下年轻人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这让他们所作的每一个选择都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如何做选择,如何构建价值观是很重要的。”林超希望能在年轻人作出选择的时候,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帮助。

关闭AI公司后,林超又跑去电商行业做投资人, “无论是新型产业还是传统行业,都有很多新机会,即便是像养老这样的行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头脑开放,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是可以帮到你的。”

从新东方的老师,到电商投资人,林超经历过许多跨度很大的行业,也做过许多连自己都觉得“冲动”的决定。如今,林超面对镜头,把过往所走的路,变成了样本,呈现给每一个观众参考。

不惑之年的热血中二少年,期待下次“眨眼”时刻

创业多年,林超对自我的认知逐渐清晰:喜欢创业,擅长做产品,不擅长经商;交了十年“学费”,才基本搞明白如何办好一家公司;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但还是一个好奇宝宝。

愣头闯进人工智能失利后,林超一度进入负资产状态,自信心跌入谷底。那时候林超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看漫画、玩游戏。

林超把自己这段走出逆境的经历,融进了一期视频,取名《被社会毒打过的我们,痛着痛着就习惯了!》。视频里,他总结了逆境恢复的四个关键变量:自信、运动、睡眠、计划清单。

他的B站简介写着,“薛定谔的眨眼”。林超在视频中,总将眼睛睁得很大,很少眨眼,有时甚至整期视频都没有出现眨眼的时刻,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次眨眼在什么时候。他的人生路程也如他的眨眼一样没有定律,总是忽而转入新的领域闯荡。

他在培训机构、共享经济等许多领域创业,有过许多失败的投资经历。他做过十几款互联网产品,只有两款成功。一次次走入逆境,林超又走出来,直到现在,成为一名突破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只要生活没把我臭死,我就这么死皮赖脸地永不放弃,有的人一次就开挂,但是更多人就得多试十几次拼概率,这就是人生。”

林超的视频内容总是充满正能量,很多网友都能感受到,“看完所长的视频有一种打鸡血的感觉”。这正是林超希望能够带给大家的,“人都是复杂的,但有时候总需要上进的力量。”

再有一年,林超就要进入“不惑之年”了。但事实上,他对这个世界仍然有解不完的疑惑,有强烈的好奇。对于许多事情,林超都展现出超常的意志和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新鲜兴趣。

他保留了阅读的习惯,尤其喜欢读数学、哲学、物理学的书。每次读完书,林超习惯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整理,梳理逻辑框架。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成为他分析问题、做视频的基础。

他还是20年的动漫迷,总沉迷在动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当中。他在视频中还经常使用动漫的背景音乐,还会戏称自己是“热血的中二少年”。没有接触过音乐的他,在听到同事评价他的声音适合说唱后,就学习制作了一首rap,吐槽自己这些年被社会毒打的经历。

不眨眼的“所长林超”,用4个月的时间,获得了百万粉丝和1500万次播放。而对于他自己人生的下一次“眨眼”在何时,这个年轻小伙子仍在摸索。

【实习生】易欣然 马子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华陈华杨紫曦免费阅读三十八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