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乒乓球单循赛的比赛轮数与场数

比如说六个人打循环赛每个人嘟必须和其他五个人打一场,应该怎么排表啊那些世界型的大比赛都是如何排的表啊?谢谢回答.... 比如说六个人打循环赛每个人都必須和其他五个人打一场,应该怎么排表啊那些世界型的大比赛都是如何排的表啊?谢谢回答.

单循环比赛场数的计算公式是:N(N-1)/2即人數(人数-1)/2=比赛总场数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轮次表排完后,各人进行抽签并把各人姓名按抽到的号码填在轮次表里,然后編成比赛日程表印发给各队。

如果是多人比赛编制方法也类似。

注意:轮次表里左上角的“1”号位置始终不动其它几个号则按逆时針方向依次轮换位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第一讲 乒乓球专项课介绍………………………………………… 1

第二讲 推挡球……………………………………………………… 7

第三讲 正手近台攻球初步…………………………………………15

第四讲 正手攻球技术提高…………………………………………20

第五讲 搓球初步……………………………………………………22

第六讲 发球初步……………………………………………………26

    补充教材——发球技术……………………………………28

第七讲 乒乓球教学比赛(一)……………………………………37

第八讲 乒乓球教学比赛(二)……………………………………42

    全部比赛计分表

第九讲 乒乓球的旋转………………………………………………43

第十讲 步法…………………………………………………………52

第十一讲 推挡、侧身、扑正手……………………………………55

第十二讲 拉攻………………………………………………………59

第十三讲 正手攻球复习……………………………………………61

第十四讲 双打………………………………………………………62

第一讲 乒乓球专项课介绍

1.1 由教学组长统一讲解课程安排;

1.2 按专项分班后由专项课教师讲解课程安排及要求;

1.3 乒乓球运动简要介绍

2.1 大三專项课课程安排及要求(大课统一讲解)

  主讲人:大三年级教学组长

2.2 乒乓球专项课课程安排及要求(分班讲解)

  主讲人:专项任课教师

2.3 乒乓球运动简介

  乒乓球运动具有广泛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运动量可大可小不受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还具有较强的競争性锻炼人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网球是乒乓球的前身。乒乓球台长2.741.525,高76厘米网高15.25厘米

乒乓浗拍的大小、形状、重量不限但底板必须是木制的,用来击球的拍面必须覆盖颗粒胶或海绵胶现在常用的是海绵胶皮拍,主要分正胶囷反胶两种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不同性能的球拍。

乒乓球是用赛璐璐制成的直径约40毫米重约2.8的黄色或白色的小球。

我国乒乓球技术嘚传统打法以近台快攻为主

端线:球台两端长152.5厘米,宽2厘米的白线

边线:球台两侧长274厘米,宽2厘米的白线

中线:台面正中与边线平荇的3毫米宽的白线。

  台:站位距离端线50厘米以内的范围

中近台:站位距离端线50--70厘米以内的范围。

中远台:站位距离端线70--100厘米以内的范圍

  台:站位距离端线1米以外的范围。

  击球点与落点之间的投影线称为五条基本路线。

  对方来球着台后反弹上升至回落触击哋面以前这段时间称为击球时间。

击球部位是指击球时接触球的部位按照钟表刻度可将球分为五个击球部位。

  部:接近12点的部位

Φ上部:接近12点的部位。

  部:接近3点的部位

中下部:接近45点的部位。

  部:接近6点的部位

  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

  (1)拍面角度:拍面和台面所形成的角度

  拍面前倾:拍面向前倾斜角度小于90°,拍面触球接近1点的部位。

  拍面稍前倾:拍媔稍向前倾斜拍面触球接近2点的部位。

  拍面垂直:拍面触球接近3点的部位

  拍面稍后仰:拍面向后倾斜角度大于90°,拍面触球接近4点的部位。

  拍面后仰:拍面触球接近5点的部位

  (2)拍面方向:击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

  球拍与球接触那一点的空间位置

  击球点是对击球者所处的相对位置而言,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指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二是指击球时,球和身体的远近距离;三是指击球时球的高低位置。因此击球点是和击球者、球台以及击球时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3.2.8 短球、长球与追身球

短球:落点在近网区内且起跳后的第二落点不超过球台的端线。

长球:落点在底线区内

追身球:落点在身体的中间。

1.1 介绍握拍方法;

1.2 学习打球基本姿势;

1.3 讲解并学习推挡球技术

2.1.1 徒手操若干节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跳跃k活动各关节

2.1.2 专项准备活动

2.2.1 介绍握拍方法

  特点: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一般情况下不需两面转换,出手较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浗时拍形变化不大,对手不易判断便于从速度、球路和力量上取得主动,手腕动作灵活发球可作较多变化。但反手攻球时因受身体阻碍较难掌握,不易起重板;攻削交替时手法变化大影响击球速度和准确性;防守时照顾面积较小。

    1)近台快攻型握拍法:拍前以喰指第二指关节和拇指第一指关节扣拍;拍后,三指弯曲贴于拍的1/3上端这种握拍法,简称中钳式

    优点:手腕动作灵活,发球变化多拍形变化快而灵活,有利于正、反手击球动作迅速转换有利于处理台内球、追身球。

    缺点:照顾范围小反手攻球受身体限制不易发力。

    第二种:在球拍的前面食指扣住拍柄,形成一个环状拇指贴住拍柄左侧,拍面背后中指和无名指较直地以第一指节顶住拍面背部,小指自然贴在无名指之下如图所示。

    优点:手臂、手腕和球拍联成一条线拍呈横状,扩大了球台的照顾范围正手位拉弧圈 球和扣杀时,容易发挥手臂的力量

    缺点:手腕不灵活,处理快速、台内、追身球及反手近台球较困难

    特点:照顾的面积比直拍大,攻球和削球时握拍的手法变化不大;反手攻球不受身体阻碍便于发力;削球时用力方便,易于发挥手臂的力量和掌握旋转变化但在还击左右兩面来球时,需要转动拍面动作大,影响摆臂速度;攻直线球时动作明显易被对方识破;台内正手攻球也较难掌握。

    横拍的基本握法昰:虎口贴拍食指在拍前,拇指在拍后这种握法又称为八字式。

  正手攻球时食指稍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稍向上移动

  优点:照顾范围较大,击球时便于发力削球旋转力比直拍强。反手攻球动作小速度快,攻削交替运用握法变动不大,利于攻守結合的发展

  缺点:正反手交替击球时,左右摆速不如直拍快手腕动作不如直拍灵活,处理台内短球、追身球较困难

2.2.1.3 握拍应该紸意的问题

    a. 握拍不能过大、过小或太深、太浅,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和击球的发力

    b. 不论直握或横握,在准备击球时或把球击出后手指不要过分用力握拍。这样一方面便于使拍形恢复准备击球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使手的各部分肌肉及时放松,以免由于始终握拍過紧而造成手腕、前臂的僵硬

2.2.2 学习打球基本姿势

    运动员在还击每一个来球之前,应当使身体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以便迅速起动选择匼理的击球位置,然后才能及时、正确地把球还击过去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正确的基本姿势应该是:两脚平行站立(脚尖指向平行),提踵、前脚掌内侧用力着地两脚间距离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并稍内扣上体略前倾,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下颏稍向后收,两眼注视来球以右手握拍为例,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置于身体右侧,肘略外张手腕放松,将球拍向左成半横状使拍形保歭自然后仰。球拍置于腹前离身约2030厘米。做到“注视来球上体微倾,屈膝提踵重心居中”。

原理:两脚开立比肩略宽是为了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两脚脚尖指向同一方向,并应平行两膝微屈并略向内扣,脚内侧用力着地从人体腿部解剖位置来说,小腿处于略內旋的状态可以动员较多的小腿肌群参加工作,便于发挥腿部力量和速度在膝微屈的同时应保持膝关节的良好弹性,这样利于迅速侧姠蹬地起动提踵的动作对保证快速起动移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接蹬地起动,从而缩短了步法移动的时间

2.2.3 讲解并学习推挡浗技术

    推挡是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基本技术之一。它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变化多比赛中运用它可牵制对方,调动对方爭取主动,在被动时可以积极防御从相持变为主动

    推挡球包括:平挡、快推、加力推、减力推、下旋推挡、推挤。本讲重点介绍和学习湔两种

  根据运动员身材高矮的不同站位离台约3O厘米—40厘米左右,大多站在球台左半台的三分之一处;两脚开立比肩略宽,右脚稍湔左脚稍后,相差半脚左右或两脚平行;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在两脚间两膝微屈;拍呈半横状,拍面与球台平面约成90°;握拍时食指稍用力,拇指放松,上臂和肘部自然靠近身体右侧,上臂与前臂的夹角约为100度左右肩部放松。

    特点和作用:借力还击力量轻、速喥慢、线路短,对方进攻时可作为一种防御手段

    回球速度快,变线灵活能争取时间,使对方左右应接不暇造成直接失误或漏出机会,为自己抢攻创造条件快推一般适用于对付旋转较弱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突击球。

    1.击球前上臂、前臂适当后撤引拍(动作要尛)

    2.击球前手臂迅速迎前,在来球的上升期触球

    3.触球一刹那前臂稍外旋配合手腕外展动作,使拍面触球的中上部手臂主要向前稍微向上辅助用力。

2.2.3.3 教法和练习方法

    2)徒手做挡球和推挡球的模仿动作体会动作要点。

    3)在台上两人对挡练习不限落点,要求擊球过网

    4)陪同练习,教师陪学生或一技术好一技术差进行台上对练以利尽快掌握技术动作。

    5)两人先练挡中线再练挡斜线逐漸加力,体会前臂和手腕的推挡动作

    6)反手推挡斜线练习,逐步加快速度体会快推动作。可以一人先挡一人快推然后两人都进行赽推,互相轮换

    7)一人用均匀的力量推挡,一人逐渐的加力二人轮换。

2.2.3.4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见下面表)

1.1 复习和提高推挡球技術;

1.2 学习平击发球;

1.3 学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

2.1 准备活动(15分钟)

2.1.1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跳跃k活动各关节

2.1.2 专项准备活动(10分钟)

    场地器材:6人一组,每人一个球拍球一个,球台一付

方法:游戏者围绕球台站好。教师发令后甴1发球给21发完球后向逆时针方向移动2将球打回后也沿逆时针方向移动,3移动到击球位置接2还击过来的球4移动到击球位置接3还击的球,以此类推在10分钟内,看谁失误少

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规则:轮转击球时每次只许击一次;接球时不准发力攻球。否则算失误;击球出界、下网或未接着均算失误一次。

    2)失误者可暂罚出去待另一人失误后,再换其继续参加

2.2 基本教学部分(75分钟)

2.2.1 学習平击发球(10分钟)

2.2.1.1 平击发球技术特点:平击发球一般不带旋转,它是初学者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复杂发球的基础。

2.2.1.2 动莋方法:正手发球左脚在前,身体稍向右转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侧右手持拍也置于身体右侧。发球开始时持球手将球向上拋起,同时右臂稍向后引拍在球略低于同时,持拍手从身体右后方向前挥拍拍形稍前倾,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前臂和手腕继续随勢向前挥动身体重心移至前脚。击出的球先落在本方台面弹起后再落到对方台面。

    反手发球右脚在前,球向上抛起后右手持拍是從身体左后方向前挥动,拍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

    1)将球置于掌心上手掌伸手,然后将球抛起

  每人连续发10次,同伴帮助捡球轮换进行;

  结合推挡练习,每次用平击发球

2.2.2 复习和提高推挡球技术(20分钟)

  教师逐个球台进行辅导;

2.2.3 学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45分钟)

  攻球是推挡球比赛中争取主动和获得胜利的重要技术。学习攻球应先从正手攻球开始逐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初学鍺正手攻高点期刚下降的球比较稳定,动作容易掌握可先练习这种球。在初步掌握动作后再练习正手快抽、远抽、拉抽、台内抽球、扣杀、侧身正手抽球等技术。学反手攻球也是一样

2.2.3.1 正手近台攻球(快抽)特点

  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借球反弹力还击能缩短对方准备回击时间,争取主动为进攻创造条件,也可直接得分运用得好可以充分发挥近台快攻的作用。

  左脚稍前身体离球台約4O厘米左右。击球前持拍手臂要右前伸迎球,前臂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当球从台面弹起前臂和手腕向前上方挥动,并配合内旋轉腕的动作使拍形前倾,在上升期击球中上部拍触球刹那,拇指压拍同时加快手腕内旋速度,使拍面沿球体作弧形挥动击球后,揮拍至头部高度

    横拍击球时,手臂要自然弯屈手腕与前臂近乎成直线并约与地面平行。前臂和手腕稍向前上方用力击球时间、部位囷拍形与直拍基本相同。

2.2.3.3 教学方法和练习步骤

    作徒手模仿动作练习可以体会挥臂手法、腰部扭转和重心交换等要领。

  规定一人发浗一人练习攻球打一板球后再重新发球。

  一人挡球一人练习正手攻球要求先轻打,再用中等力量打练习形式有攻斜线、攻中路、攻直线、在12球台范围内攻球或在 23台范围内攻球。要求推挡球的落点在规定范围内有所变化;攻球者要在走动中练

2.2.3.4 易犯错误和纠囸方法

1.1 复习正手攻球技术;

1.2 提高正手攻球技术;

2.1 准备活动(10分钟)

2.1.1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跳躍k活动各关节

2.1.2 专项准备活动(5分钟)

  教法:由教师统一发口令,学生按口令做挥拍练习教师逐个学生进行辅导和纠正动作。

2.2 基夲教学部分(80分钟)

2.2.1 复习正手近台攻球技术(20分钟)

  两人一组练习正手斜线,一人用推挡送球一个练习正手攻球。

2.2.2 提高正手菦台攻球技术(60分钟)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学生示范教师点评;

  (3)教师逐个球台进行辅导;

  (1)单个动作练習(一板球练习):由陪练者发球,练习者用正手攻球还击陪练者用手接球,再重新发球到指定位置每次只练一板击球。

    2)推攻练習:一人挡球一人练习正手攻球要求用中等力量打。练习形式有攻斜线、攻中路、攻直线、在12球台范围内攻球或在 23台范围内攻球偠求推挡球的落点在规定范围内有所变化;攻球者要在走动中练。

2.2.2.3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1 复习和提高推挡球和正手攻球技术;

1.2 学习发丅旋球;

1.3 学习搓球技术

2.1 准备活动(5分钟)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基本教学部汾(85分钟)

2.2.1 复习和提高推挡球和正手攻球技术(20分钟)

  练习方法:一推一攻,互相交换

2.2.2 学习发下旋球(10分钟)

    1)拇指要用力壓拍的左肩,使拍面稍后仰发球前,前臂先向后上方引拍

    2)当球下降到低于球网时,前臂迅速向前下方用力推和摩擦球拍面触球嘚中下部,使球快速前进并具有一定的下旋

    1)持球手将球抛起后,持拍手向后上方引拍拍呈横状并略微前倾。

    2)发球时手臂由後上方向前下方挥摆,前臂作旋外的转动要快些使拍面后仰的角度大些,要用球拍下部靠左的地方去摩擦球的底部由于力臂大,故球嘚旋转也就强

  教师逐个球台进行辅导。

  每人连续发10次同伴帮助捡球,轮换进行

2.2.3 学习搓球技术(55分钟)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搓球可用于接发球必要时用它作为过渡

    特点:动作幅度较小,回球速度较快能借助来球的前进力去回击。它是對付削球和搓球的一种方法

动作方法:右脚稍前,身体靠近球台来球在身体左侧时,可运用反手搓球击球时,上臂迅速前伸前臂哏随向前,拍形稍后仰利用上臂前送力量,在上升期击球中下部(图97)来球在身体右侧,可以运用正手搓球搓球时,身体稍向右转手臂向右前上引拍,然后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在上升期击球中下部。

    特点:动作幅度较大回球速度稍慢。旋转变化运用得好鈳以为进攻创造条件或直接得分。

动作方法:反手慢搓的站位是右脚稍前身体离球台约5O厘米,持拍手臂向左上引拍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同时配合内旋转腕的动作,拍形后仰在下降期后段击球中下部。击球后前臂随势前送。横拍搓球时拍形略竖一些,击球后前臂向右下方挥摆击球时间、部位和拍形,与直拍基本相同

    正手慢搓的站位是左脚稍前,身体稍向右转击球前,手臂向右仩方引拍然后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下方用力搓球,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

1.1 综合串讲前面学过内容;

1.2 复习三项基本功;

1.3 学习发球技术。

2.1 准备活动(5分钟)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基本教学部分(85分钟)

2.2.1 综合串讲前媔学过内容(10分钟)

  简单复习和总结前面学过的各项内容:

  (2)打球基本准备姿势

  (5)正手近台攻球

2.2.2 复习三项基本功(30分鍾)

  (1)快推(反手对推)

  (2)正手近台快攻(一推一攻)

  (3)搓球(快搓和慢搓)

2.2.3 学习发球(45分钟)

  每个学生要学會至少两种发球方法会发两种不同旋转或性能的球。

  各种发球的详细介绍见后面补充教材“发球技术”

  教师集中学生,由教師统一讲解并示范

  (1)学生两人一组,每人连续发10次一人发一人接,然后轮换

  (2)前三板练习:一人从发球开始,另一人練习接发球然后再打第三板。

1.1 学习乒乓球竞赛的编排方法;

2.1 准备活动5分钟)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側?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学习乒乓球竞赛的编排方法(10分钟)

    团体和单项比赛办法主要有循环制和淘汰制两种。有时也可把两种方法结匼起来使用(叫混合制)比如,单打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赛第二阶段由各小组的相同名次进行单淘汰赛。

参加比赛的队(或运动員)之间轮流比赛一次称为单循环赛;轮流比赛二个循环,称为双循环赛循环赛由于参加队(或运动员)比赛机会多,它有利于增进伖谊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并能比较正确地确定出比赛队(或运动员)的名次但循环赛场次多,比赛时间长;使用场地数量多因此很环赛的队数(或人数)不宜过多。在队数(或人数)过多时应采用分组循环的办法。采用分组循环时一般以四至六队(囚)分为一组比较适宜。

    1.单循环赛场数和轮数的计算:在循环赛中各队(或队员)普遍出场比赛一次称为“一轮”。每两个队员之间仳赛一次称为“一场”每两个队之间比赛一次称为“一次”。

场数=参加人数×(参加人数-1/2

    设有n个队参加比赛场数就是由n个元素Φ每次取出两个元素的组合次数,即场数=n(n-1)/2

经验证明n个队参加比赛,其中任何一个队都要与其余前(n1)个队分别进行比赛即比赛(n1)场。n个队就要比赛nn1)场但在这个结果中,先考虑了甲队对乙队、丙队等分别比赛又考虑了二队对甲队等分别比赛。实际上甲對乙、乙对甲是同一场比赛,因此总的来说有一半都是重复的,也就是说:实际比赛次数只是nn1)的一半即nn1/2

    设有n个队参加仳赛由上述比赛的结果得知比赛场数为nn1/2,轮换一次称为一轮轮数须分两种情况计算:

    第一种:n为偶数时,一轮中正好两两对垒需打n/2场比赛。

    第二种:n为奇数时一轮中必定有一个队排为轮空,其余n1个队两两对垒,每一轮需打

  轮数=总场数/一轮场数=

    例洳:五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共需进行五轮,十次比赛六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共需进行五轮十五场比赛。

    2.单循环赛顺序的确定:確定单循环赛的比赛顺序要考虑比赛场次进度的一致,避免连场要注意每一轮强和弱队的配,并尽量使各队(运动员)机会均等

    确萣单循环赛比赛顺序的方法很多。经常采用的简便方法是:“逆时针轮转法”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第六轮 第七轮

   这种轮转方法是1号位置固定不动,其他位置每轮按逆时方向轮转一个位置即可排出下一轮的比赛顺序。

    当队数或运动员人数为單数时用“0”补成双数,然后用逆时针轮转排出各轮比赛顺序其中遇到“0”者,即为该场轮空

    规则规定“循环赛名次按获胜次数决萣。若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员(队)获胜次数相同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胜负比率(即胜/(胜+负))决定(两队获胜次数相同时,可按怹们之间的胜负决定):先按次数;如次数相等则按场数;再相等,则按局数;仍相等则按分数。

  运动员按编排的比赛秩序进行仳赛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被淘汰即为单淘汰赛。

单淘汰赛选择号码位置数:采用单淘汰赛的比赛办法时应先根据参加比赛的囚数选择最接近的较大的2的乘方数(即2自乘若干次的积数)作为号码位置数。比赛常用的号码位置数是:25322664

    如果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囚数不等于号码位置数时,需要安排轮空使参加第二轮比赛的运动员人数正好是2的乘方,而没有轮空

如果参加比赛的人数稍大于2的乘方数时,若安排轮空则轮空人数太多这时可用“抢号”的方法解决。即以最接近的、较小的2的乘方数作为号码位置数其中一部分运动員进行“抢号”。抢号就是两个运动员使用一个号码位置先进行一场比赛“抢号”的位置和“轮空”的位置一样。抢号的位置号码可查輪空位置表

  单淘汰赛轮数和场数的计算:单淘汰赛所选用的号码位置数(2的乘方)其指数(自乘的次数)即为轮数。2的几次方即为幾轮

  第一轮的胜者与胜者、负者与负者之间进行比赛,正到排出全部名次

2.3 教学比赛(75分钟)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3组-4組),排好顺序确定号码。填写分组表

  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每局11分时间15分钟一场。比赛结束后由胜方队员到记录处填报成绩由教师统一进行登记计分。

1.2 按成绩重新分组

2.1 准备活动5分钟)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動各关节

2.2 教学比赛(80分钟)

  学生按轮次表进行比赛,教师监督

2.3 按比赛成绩重新分组(5分钟)

  教师根据比赛名次按照“动态優化组合教学法”重新进行分组。

  详见前言“大东庄联小乒乓球课动态优化组合教学法”

1.1 介绍乒乓球的旋转;

2.1 准备活动10分钟)

2.1.1 慢跑5分钟)

2.1.2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长跑测验(35分钟)

  将20名男生编为1组。教師统一发令和计时每次学生通过终点线时,教师报告已跑时间和剩余圏数对于需要提醒和帮助的同学,教师注意正确引导和鼓励到達终点后,教师报时并计时由专门人员登记成绩。全部测验完毕以后学生回馆练习乒乓球。

  将10名女生编为1组教师统一发令和计時,每次学生通过终点线时教师报告已跑时间和剩余圏数。对于需要提醒和帮助的同学教师注意正确引导和鼓励。到达终点后教师報时并计时,由专门人员登记成绩全部测验完毕以后,学生回馆练习乒乓球

2.3 介绍乒乓球的旋转(15分钟)

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浗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乒乓球的旋转及其变化极其复杂加之打加转球与不转球的动作也越来越相姒,球拍的性能也不断地改进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中越来越显示其威力。因此了解乒乓球旋转的一般规律对进一步提高乒乓球技术┿分重要。

2.3.1 乒乓球旋转的原因

击球时如果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球心(重心),乒乓球就会产生旋转这个力被分解为撞击球的法向分力(F)和一个摩擦球的切向分力(F)。F的主要作用就是使球产生旋转因此,F就是使球产生旋转的主要原因

2.3.2 乒乓球的三条基本旋转轴

乒乓球一旋转起来就会自然地产生出一个轴来,由于旋转种类很多其旋转轴也是多变的。为了便于分析了解乒乓球旋转的一般规律这里按三个最基本的旋转轴来加以分析。

乒乓球绕三条基本轴旋转时的情况

2.3.3 各种旋转球的性质和特点

实际情况中单纯绕基本旋转軸的球是很少的,大多数球的旋转轴都与三条基本旋转轴有所偏离这种球就成为一种混合旋转的球。如左右轴与上下轴结合就会产生側上或侧下旋。

球在旋转时带动球体周围的空气一起转动。当球向前飞行时球体上沿旋转的气流受到迎面气流的阻力,其流速减慢;洏球体下沿旋转着的气流与迎面气流的方向一致其流速加快。球体上沿的空气压强大下沿压强小,因此球受到向下的压力,比不转浗的飞行弧线要低、要短

着台时,除球台给球一个反弹力外由于球接触台面的地方有向后运动的趋势,球台还给予球一个水平向前的摩擦力这个力造成球的反弹角度减小,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上旋越强,情况越甚如前冲弧圈。

下旋球飞行时正好与上旋球相反。球體上沿的空气压强小下沿压强大,球受到空气和浮举力因此,下旋球比不转球的飞行弧线高和长

下旋球着台时,由于球接触台面的哋方有向前运动的趋势球台给予球一个水平向后的摩擦力。这个力造成球的反弹角度加大下旋越强,情况越甚以至于球出现回跳现潒。

左侧旋球球体左侧空气流速慢右侧空气流速快,因此球的飞行弧线向右偏拐;而右侧旋球的飞行弧线正好相反,向左偏拐如图所示。

反弹特点:侧旋球落台时由于球对台面的作用力与不转球相比较变化不大,所以反弹后的飞行弧线基本上按原来的方向顺势继续偏拐

    顺、逆旋球由于球体周转气流受迎面气流的影响是相同的,其飞行弧线基本上不发生变化

    反弹特点:顺旋球着台时,球体给台面┅个向左的旋转力台面给球一个向右的反作用力,因此顺旋球反弹后向右侧拐弯;逆旋球着台时与之相反,球体给台面一个向右的旋轉力台面给球一个向左的反作用力,因此逆旋球反弹后向左侧拐弯。

2.3.4 增加击球旋转的方法

2.3.4.1 加大挥拍摩擦球的力量

  不仅要发挥腿、腰和上臂、前臂的力量而且应特别重视手腕、手指力的画龙点睛的作用;用力功效应是摩擦球,而不是撞击球

2.3.4.2 用拍面的适宜部位触球

  如,正手发下旋球时应用球拍的远端偏左的部位触球;反手发右侧旋球时,应用球拍的右部位触球

2.3.4.3 选用粘性大的球拍

  反贴海绵胶的粘性远远大于防弧、长胶和生胶球拍,所以一般诮选用反胶。

2.3.4.4 采用向内凹的弧形挥拍路线增加球拍摩擦球的时间。

2.3.4.5 借用来球的旋转

  顺其对方来球的旋转击球如用下旋球回击上旋球时能增强球的旋转。

2.3.5 如何掌握旋转的一般规律

2.3.5.1 首先要了解乒乓球旋转的种类、各种不同旋转的球的飞行弧线交化、落台和平挡触拍后的反弹情况研究乒乓球旋转的一般规律。

2.3.5.2 了解和熟悉各神不哃性能的球拍的击球特点在平时训练中应尽可能适应各种球拍。比赛前应及时了解对方的技术特点和球拍类型

2.3.5.3 提高判断各种旋转的能力。可以根据对方击球瞬间球拍触球的部位、挥拍方向及来球的飞行与反弹特点来判断球的旋转性质根据对方击球时,球拍“吃”球嘚厚薄和挥拍速度的快慢来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

2.3.6 如何对付旋转球

2.3.6.1 用调节拍面方向和拍形角度的方法来对付旋转。

  如用攻球对付仩旋球拍形应前倾些,向前发力多些对付下旋球时,球拍要比对付上旋球前倾角度小些或拍形后仰,从而增加向上的发力;如用推擋回接对方发至反手位的左侧上旋球时拍面方向应偏左一些,拍形角度应前倾一些

2.3.6.2 用力量对付旋转。

  假设对方削过来的球偏高可作近似直线的扣杀。由于大力抽杀可削弱对方来球旋转的作用力。因此提高摆速,加大击球力量是提高技术水平的重要一环各種打法都应注意把技术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不要过多的强调借力或借转以便在比赛中争取主功。

2.3.6.3 用速度对付旋转

  近台快攻的技术特点之一就是“快”(即速度)。以快制转主要表现在:

    1)整个打球过程的速度快板板紧逼,这使对方退后而在匆忙中回擊,影晌其击球质量从中取得主动。

    2)突发性要强在改方相持中,突然加快速度可破坏对方原来的击球节奏,使对方难予反应即使勉强回接,也容易失误或是击出半高球

  (3)挥拍击球的速度要快。根据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质和加速度的快慢的力学道理挥拍擊球的加速度越快,击球力量也越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对方来球的旋转作用。

2.3.6.4 以转制转以不转制转

  采用这种方法击球,可以借用球的旋转力提高回球的旋转强度。例如以拉对削或以削对拉这种方法对于使用粘性较小的球拍的运动员效果更好。因为顺旋转球击球时可以减少球在拍面的滚动作用,可以少“吃”转要通过加快摆速、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来对付对方的旋转。

  例如对攻、对拉、对搓等使用这种方法击球主要靠自己发力。并要注意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

  无论任何种类的旋转球、越靠近旋转轴的部位其旋转越弱。越远离旋转轴部位其旋转越强烈。根据这一特点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改变击球部位来避开强转区减少“吃”转。唎如用推侧旋的方法来回击弧圈球或搓球可以少吃转,就是这个道理

采用避转法来回击旋转球,一般都能改变来球的旋转轴因力当揮拍方向和来球的旋转方向有一定夹角(即不成平行方向)时,就改变了来球的旋转轴如上所述,可用推侧旋球来回击弧圈球和搓球;鼡攻球回击侧旋球;用侧身滑板突击下旋球等这样既能起到避转的作用,又能改变其旋转轴从而减少“吃”转。

  在某种情况下鈳采用球拍粘性较低的拍面击球。这种球常常由于部分地保留了来球的原旋转力有可能使对方自己吃自己的转,同时还因未球的旋转作鼡在拍面打滑而避免吃转

  一般横拍削球运动员使用较多。球拍两面粘有不同性能的两种胶皮例如一面为反胶、一面为长胶;一面為反肢,一面为防弧圈海锦胶皮;一面为反胶一面为单层胶皮等。运用这种球拍既可以少“吃”转又有利于搞旋转变化。特别是在发浗、接发球、近台快搓、削球中熟练地运用倒板技术对方很难掌握旋转变化规律,从而造成直接失误或击出高球

2.3 基本功练习(30分钟)

2.3.3 前三板练习

1.1 学习单步和并步;

1.2 复习正手攻球40板;

1.3 学习左推右攻。

2.1 准备活动10分钟)

2.1.1 学习单步5分钟)

  在来球距击球员身体一步以内的较小范围、角度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动作要点是:以一脚前脚掌内侧蹬地用力,并以此前脚掌为轴稍转动另一脚向来球方向做前、后、左、右移动一步(见图)。在还击追身球时或近网短球时常采用此种步法在做单步移动时,身体重心必须向击球方向移動并应注意立即用移动脚的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还原,保持准备姿势

2.1.2 学习并步5分钟)

也叫滑步或换步,当来球距击球者身体一步鉯上而移动幅度又不大时采用此步法没有腾空动作,它的优点是移动后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的击球姿势,便于发力和连续进攻菦台左推右攻选手从左至右正手攻时,常采用此步法动作要点是:移动时,先以来球异方向的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另一脚并拢;同时来浗同方向的脚用前脚掌内侧蹬地,用力向来球方向滑一步两脚几乎同时蹬地与着地。第一步小、第二步大保持成准备姿势。(见下图)由于并步是由两步组成的,故要求两脚移动时的动作速度更应快捷

2.2 复习正手攻球40板(30分钟)

  连续用正手攻球,40板以上为合格两人互相配合练习。

2.3 学习左推右攻(45分钟)

    供球者用攻球的手法连续向练习者球台台面左右两个半区供球;供球速度由慢到快,供浗的角度逐渐加大

    练习者采用左推右攻动作还击。回球落点由无限制至限制随供球速度的加快,不断提高左右挥拍的摆动速度

1.1 介紹乒乓球的旋转;

1.3 学习推挡、侧身、扑正手。

2.1 准备活动5分钟)

2.1.1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關节

2.2 介绍乒乓球旋转的相关知识(10分钟)

2.2.1三条基本旋转轴

乒乓球一旋转起来就会自然地产生出一个轴来由于旋转种类很多,其旋转轴吔是多变的为了便于分析了解乒乓球旋转的一般规律,这里按三个最基本的旋转轴来加以分析

2.2.2 各种旋转球的性质和特点

    上旋球:飞荇弧线要低、要短。着台时具有一定的前冲力。上旋越强情况越甚。如前冲弧圈

    下旋球:飞行弧线高和长。球着台时球的反弹角喥加大,下旋越强情况越甚,以至于球出现回跳现象

   左、右侧旋球:左侧旋球弧线向右偏拐;右侧旋球的飞行弧线正好相反,向左偏拐

   顺、逆旋球:顺旋球着台时,反弹后向右侧拐弯;逆旋球着台时与之相反逆旋球反弹后向左侧拐弯。

2.2.3 增加击球旋转的方法

   (1)加大挥拍摩擦球的力量

  (2)用拍面的适宜部位触球

  (3)选用粘性大的球拍

  (4)采用向内凹的弧形挥拍路线增加球拍摩擦浗的时间。

  (5)借用来球的旋转

2.2.4 如何对付旋转球

  (1)用调节拍面方向和拍形角度的方法来对付旋转

  (2)用力量对付旋转。

  (3)用速度对付旋转

  (4)以转制转,以不转制转

2.3 旋转球练习(20分钟)

  结合发球、接发球体会乒乓球的旋转。动脑筋對付乒乓球的旋转

2.4 学习推挡、侧身、扑正手(30分钟)

    当来球逼近击球员身体或者来球至击球员反手位时,击球员采用侧身正手进攻的步法

    侧身攻时,根据来球距击球员身体的远近距离可采用单步侧身、并步侧身、跨步或向后反交叉步侧身。其动作要点是:

    右脚向左腳后方跨一步后侧身击球例如中路侧身攻球,常打直线可起到偷袭作用

    右脚先向左脚靠一步,左脚再向左跨一步侧身拉弧圈球时常采用此步法(见图46)。

    左脚向左侧跨一步右脚随即跟上击球。平常称为“小侧身”其优点是快速简便。但跑动范围小例如侧身快带弧圈球时用此步法(图47)。

  陪练者推挡左方斜线球主练者推挡后侧身正手攻回。由推一板攻一板的有规律练习至推几板后侧身正手發力攻对方一点或左、右两点提高反手位侧身进攻能力。

2.4.3 推挡侧身攻扑正手练习

  陪练者推左方斜线在对推中主练者侧身攻,陪練者伺机推直线至主练者正手位主练者采用交叉步扑正手攻。提高左半台进攻能力和全台跑动攻的步法移动速度和攻球准确性

2.1 准备活动5分钟)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升降级比赛(45分钟)

  每个小组进行4人循环仳赛,53胜每局11分。胜1场计1分输了不计分。4人排出名次第1名升级,第4名降级

2.3 学习拉攻(40分钟)

2.3.1 特点与作用

    击球员站位中台采鼡正手还击对方长球的攻球方法。是攻球选手在对攻时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具有站位远、动作大、击球力量大、进攻性较强的特点。在仳赛中可直接得分或由相持过渡到主动进攻,伺机进行扣杀

  站位约1米左右,两脚开立右脚往右后移动一步。准备击球时身体姠右转体,执拍手向右后下方引拍右肩略低于左肩,上臂拉开和上体距离略收腹,重心放在右脚手腕控制拍形使拍面前倾。挥拍击浗时右脚用力蹬地向左转,腰带动肩开始上臂、前臂、手指依次发力,向前上方挥拍击球中后部,用力摩擦球球击出后,迅速放松、立即还原右脚在后。

  练习提示:因站位远台应重视上臂的协调配合和用力动作,保证合适的击球弧线

2.3.3 正手中远台对攻练習方法

  双方站在离球台70厘米以外区域进行攻球,主练者可逐渐向远台移位攻球掌握中远台攻球的击球时间、击球部位、拍形角度、發力方向和发力方法,以及前后移动的步法

  教师指导方法:随台进行示范、讲解、把手或陪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错誤纠正:只撞击球,不会摩擦球球上旋不够,没有弧线注意学会向前上方摩擦,制造旋转

1.1 复习正手攻球技术;

1.2 练习正手连续攻浗40板;

2.1 准备活动10分钟)

2.1.1 慢跑5分钟)

2.1.2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复习正手攻球技术(45分钟)

  练习正手连续攻球40板。

  确定考试时的搭档

2.3 自选练习(35分钟)

2.3.1 中台正手拉攻;

2.3.2 左推右攻;

1.1 复习正手近台攻球;

1.2 正手攻球考试;

1.3 学习双打站位与配合。

2.1 准备活动5分钟)

徒手操若干节(5分钟)

  ?头部?上肢?体转体侧?腹背?压腿k活动各关节

2.2 複习正手近台攻球(15分钟)

  按分组进行考前练习

2.3 正手攻球考试(45分钟)

  在固定球台上教师指定两名学生进行正手攻球考试。

  每人三次机会技术动作和整体印象10分,板数达到40板得20

2.4 学习双打站位与配合(30分钟)

    双打的配对从技术特点考虑,应力求使双方在站位上各有特点减少走动范围、避免相互碰撞。

2.4.1 一左手攻球手与一右手攻球手配对的“八”式移位

    左手攻球手站右半台右手攻浗手站左半台,双方击球后均向反手位一侧移动称为“/\”字式移位(见下图)。有时也可横向两侧移动此移位方法有利减少走动嘚范围与充分发挥正手攻球的威力。

2.4.2 两右手攻球手配对的斜向退让式移位

若对方连续攻击本方右角则需要采用向右后方移位方法。一攻球手在正手位击球后向斜后退让使同伴移动到正手位。称为斜向退让式(亦称单环式)移位甲1在①点击完球后,必须向②点移动让位;甲2则迅速向①点移动(见下图)

  练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4人进行双打练习按规则发球与接发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