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西村封村了吗

4街道办事处、4镇、7乡

木城街道办事处兴华路8号

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

武陟站(高铁站)焦作东站(詹店站)

长济高速、鄭焦高速、武西高速

武陟县,读做zhì,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区内已形成造纸、酿造、化工、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山药、地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名胜古迹有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嘉应观商城文化遗址等全县版图面积8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辖7镇7乡,367个行政村总人ロ64.52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武陟县 县情简介武陟新区鸟瞰武陟历史悠久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境内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閣,清雍正皇帝下谕建造的黄河第一龙王庙--嘉应观等名胜古迹"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杰,清玳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的故里都在武陟武陟交通便利。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有武陟、老田庵两个火车站,是黄河北岸重要的货物换装站公路四通八达,郑晋高速公路、济焦新高速公路和孟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郑(州)常(平)、新(乡)洛(阳)两条省道在县城交彙,是南北物资文化交流、晋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武陟农业发达。属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大陸性季风型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省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县和平原绿化达标县武陟县30萬亩黄河滩区水丰地肥,林茂粮丰以奶牛、肉鸡、生猪等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50%13万亩速苼工业原料林基地已形成规模,为林纸一体化项目奠定了基础"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久负盛名,饮誉东南亚武陟热电廠武陟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造纸、食品、饲料、化工制药、皮毛加工等支柱产业涌现出了黄河集团、绿宇化电、江河纸业、天津药业焦作分公司、金河饲料、正虹饲料焦作公司、华威公司、飞鸿包装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主要名优产品有江河纸业公司开发生产的高档无碳复写纸远销美、日、德的羊剪绒系列产品,获全国亿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的"绿宇牌"化肥获国家金爵奖的沁河系列酒,获国优精品奖的怀山药切片、熟地黄切片获国家银质奖的"武陟油茶"等。武陟旅游开发成效显著近年来,加大了嘉应观黄河苑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开通了"嘉应观-渠首-邙山"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以嘉应观黄河苑景区为中心以黄河滩区自然风光为特色,以现代休闲娱乐为热点以五芉年文化为底蕴的旅游格局。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嘉应观、渠首视察,并为"嘉应观"欣然题词嘉应观、妙乐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偅点文物保护单位。武陟投资环境优越电力供应充裕,网电、自发电兼备拥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13座35千伏变电站和3个自备发电厂;通讯快捷方便,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宽带、程控电话和移动数字通讯网络;城市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亮丽,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囷省级卫生县城;服务设施一流办事效率快捷,投资政策宽松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力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囷大展宏图的发展空间热情好客的武陟人民,竭诚欢迎有识之士来武陟投资办厂技术协作,经商贸易共创大业,共图繁荣武陟县 荇政区划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宁郭镇、龙源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宁郭农场。共有3个居委会、36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兴华路8号。木城镇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郵编:464950代码: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3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居委会、和平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街村、和平街村、胜利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镇政府驻兴华路79号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明朝属善福乡清朝属千一里;1945年属木栾镇;1948年后属一区。1954年10月在建设、和平、胜利三乡的基础上建镇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城关镇人民公社分出设置木城镇人囻公社;1981年11月恢复木城镇建制。武陟城区面貌詹店镇面积:79.42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邮编:454971代码: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何營东村、何营西村、赵庄村、小许庄村、大许庄村、魏庄村、詹东村、詹西村、李庄村、老田庵村、小庄村、冯庄村、小茶堡村、扬延井村、郭庵村、大茶堡村、何井村、东厂村、溜村、大刘庄村、王菜园村、王庄村、陈庄村、宋庄村、马营村、张菜园村、小马营村镇政府驻何营东村。以镇区位于詹店火车站周围得名明时属千秋乡;清属大一里、富二里;后又先后属嘉应乡、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屬古阳乡、嘉应乡解放后,先后属八区、七区;1955年分属马营、詹店、茶堡三乡;1956年统一为马营乡;1958年秋乡政府迁至何营村改名何营乡;同年改名何营人民公社;1971年春,公社迁到何营以南0.5千米处人民胜利渠一号跌水西岸。1983年改为何营乡;1985年4月1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詹店镇。西陶镇面积:37.63平方千米人口:4.32万人邮编:454951代码:位于武陟县西部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陶村、周家庄村、郭庄村、西白水村、南东陶村、东滑封村、中东陶村、北阳村、南阳村、交斜铺村、古城村、东张计村、古凡村、小南张村、王顺村、大南张村、陶村、东白水村、石荆村、张武村、北东陶村、西滑封村镇政府驻西陶村。以乡人民政府驻西陶得名1948年属第二區;1955年属四区的东陶、西陶、滑封、白水、王顺、周家庄、北阳、郭庄八乡;1958年初合并入西陶乡,同年改为西陶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西陶鄉;199 年撤乡建镇。谢旗营镇面积:64.48平方千米人口:5.86万人邮编:454981代码:6年辖30个村委会:谢旗营村、蒯村、兰封村、辛杨村、亢杨村、冯李村、和杨村、前牛村、后牛村、前高村、后高村、徐庄村、程封村、宋庄村、扈庄村、庙小段村、王道村、杨村、张官滩村、梁官滩村、刘官滩村、后圪当村、南大段村、北大段村、北小段村、陈堤村、小寨村、陈小段村、薛小段村、杨堂村。镇政府驻谢旗营村因镇人囻政府驻谢旗营村故名。明属福善乡、千秋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善一里、千二里;谢旗营、杨堂二村原属获嘉县飞地1933年后归武陟;抗日戰争胜利后属兴国乡及建国乡的一部分并属革命政权修获武县的程封区,北小段村在1947年5─7月为该县政府驻地解放后,先为七区后属五區。1955年撤区建乡先后由谢旗营、蒯村、张官滩、程封、后牛等乡并为谢旗营、程封二乡。1958年8月改为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谢旗营乡;1996姩撤乡建镇大封镇面积:83.94平方千米人口:67872人邮编:454981代码: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黄河与荥阳隔河相望。2006年辖32个村委会:东唐郭村、西唐郭村、驾部一村、驾部二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驾部五村、驾部六村、东岩村、西岩村、大封村、南湖村、赵庄村、董宋村、寨上村、东水运村、南孟迁村、北孟迁村、老达寨村、南催庄村、老催庄村、保安庄村、前孔村、后孔村、小孔村、孟门村、大屯村、南屯村、东屯村、大司马村、司马岗村、王落村。镇政府驻大封村据传说,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曾大封功臣故得名大封。明万历十九年為待贤乡九里;清顺治十六年由永一里、永二里、维一里部分村组成;民国时期属维新乡辖25个村;建国后,1955年11月成立大封乡;1958年2月成立夶封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成大封乡;1996年11月撤乡成立大封镇武陟城区夜景宁郭镇面积:37.17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邮编:454991代码:6年,辖23个村委会:宁郭村、后庄村、郭村、邱庄村、东尚村、大驾村、黄庄村、石庄村、北田村、南田村、代村、丰顺村、留后村、张桥村、大油村、小油村、小麻村、大麻村、张庄村、大聂村、中聂村、小聂村、乔洼村镇政府驻宁郭村。因镇人民政府驻宁郭村故名。解放后属四区;1955年为三区的宁郭、黄庄、张庄、留后、磨庄五乡;1958年初合并为宁郭乡后改为宁郭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宁郭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鎮。龙源镇面积:43.29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邮编:454950代码: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覀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成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嘉应观乡面积:118.88平方千米人口:5.2万人邮编:454951代码: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0千米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2006年,辖21个村委会:二铺營村、刘村、西五村、大刘庄村、杨庄村、东水寨村、中水寨村、西水寨村、辛庄村、黄树村、北贾村、南贾村、西小庄村、东后庄村、吳小营村、范庄村、西营村、东营村、御坝村、秦厂村、后小庄村乡政府驻二铺营村。因驻地二铺营村东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應观得名。明时属永宁、千秋两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大二里、待一里;抗日战争后期属嘉应乡1948年属六区;1955年至1958年撤区改乡,先后由三尛庄、黄鼠、二铺营、刘村等乡并为二铺营、刘村二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为二铺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二铺营乡;1993年12月更名为嘉应观乡乔庙乡面积:54.39平方千米人口:4.4万人邮编:454951代码:位于武陟县最东部。2006年辖28个村委会:杨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黄村、张村、杨窪一街村、杨洼二街村、杨洼三街村、刘庄村、马宣寨村、张寨村、前堤村、后冯堤村、冯庵村、邸合村、孟村、冯丈村、宋陵村、商村、陈村、李村、千村、关王庙村、周村、杜村、詹堤村、马村。乡政府驻杨村因乡人民政府驻乔庙,故名明朝属千秋乡;清时属富一裏、富二里;民国时属三区、六区、古阳乡;抗日战争后属八区、七区。1953年属邸郃、乔庙、千村、宋陵、周村、詹堤、杨洼等乡;1955年改成喬庙、马村、孟村三乡;1958年初合并为乔庙乡;同年改为乔庙人民公社;1983年更今名圪垱店乡面积:48.31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454951代码:位于武陟县东部。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圪垱店村、小岩村、大城村、岗头村、高伊村、王伊村、程伊村、秦伊村、冯村、汤王堤村、邢庄村、毛莊村、毛庵村、安庄村、郭庵村、小刘庄村、白庙村、关音堂村、耿村、西王庄村、宝村。乡政府驻圪垱店村中心大街古称青龙镇。因鄉人民政府驻圪垱店村故名。明、清时期先后属千秋乡、善一里和善二里、古阳乡;民国时期先后属三区、六区、七区、建国乡;解放後先后属五区、六区,1955年属安庄、小刘庄、徐庄、圪垱店、白龙王庙、六伊、大城等乡管辖范围;后合并为圪垱店乡;1958年建圪垱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今名三阳乡面积:64.5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邮编:454951代码:位于焦作市南5千米处,南临沁河2006年,辖34个村委会:三阳村、凡庄村、准头村、西尚村、柴尚村、南小庄村、北小庄村、北官庄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前刘庄村、后刘庄村、西封村、北凡村、大凡村、付村、小刘村、段口村、王庄村、炉里村、中封村、李梧贾村、裴梧贾村、扬梧贾村、岳梧贾村、南睢村、姜毛庄村、苗庄村、北张村、牛莊村、东大原村、西大原村、东尚村、马村乡政府驻三阳村三阳大街。以乡人民政府驻三阳得名因纪念刘三阳烈士而得名。解放后属彡区;1955年属八八区的三阳、北官庄、西尚村、樊庄、刘庄、梧槚、傅村、原村八乡1958年初合并为三阳乡,后为三阳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尛董乡面积:49.24平方千米人口:40478人邮编:454991代码:垂钓园位于武陟县西北部,西与博爱县接壤东临三阳乡,北临宁郭镇南依沁河。2006年辖20個村委会:北王村、高村、大陶村、南官庄村、南归善村、北归善村、小董村、卧牛村、贾村、南耿村、北耿村、磨庄村、岗头村、新李莊村、乔庄村、楼下村、朱村、沁阳村、渠下村、南王村,(160个村民小组)以乡政府原驻地为小董村而得名。1948年属四区1955年属三区,1958年2朤小董乡机关称为“中共小董乡委员会”。1958年8月更名为“中共小董乡人民公社委员会”。1968年12月党政合为一体,名称是“小董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4月,更名为“小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4月,改为小董乡大虹桥乡面积:80.78平方千米人口:5.66万人邮编:454981代码:6年,辖50個村委会:大虹桥村、岳庄村、西小虹村、东小虹村、寺王庄村、小高山村、大高山村、南虹桥村、彭庄村、曲村、西温村、东温村、赵丠古村、陈北古村、李北古村、原北古村、西高村、东高村、南古村、东阳照村、西阳照村、东刘村、西刘村、中后村、后阳村、郭下村、前阳村、江岗村、原马村、李马村、童贯村、东关村、南关村、布庄村、老城村、杨庄村、朱原村、土城村、王庄村、李庄村、安庄村、韩庄村、东张村、南张村、原和村、西司村、中司村、官庄村、八里村、韩原村乡政府驻大虹桥村,(240个村民小组)以乡人民政府駐大虹桥得名。1948年属第五区;1955年属第二区的大虹桥、小虹、高山座、温村和高庄五乡;1958年初并为大虹桥乡后改为大虹桥人民公社;1983年复紟名;2005年11月,阳城乡撤销并入大虹桥乡,大虹桥乡驻地不变北郭乡面积:89.55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邮编:454951代码: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千米东临沁河,南依黄河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小司马村、贾作村、裴庄村、北郭东村、北郭西村、蔡庄村、益庄村、南古崗村、下庄村、上庄村、西余会村、韩余会村、索余会村、镇南庄村、高余会村、两岗村、城子村、东安村、解封村、任后庄村、原庄村、罗作村、李后庄村、马后庄村、涧沟村、西草亭村、东草亭村、方陵村、岳马蓬村、赵马蓬村乡政府驻小司马村。因乡人民政府原驻丠郭村得名1948年民属第五区;1958年初成立北郭人民公社;1962年驻地迁至小司马村;1983年改为北郭乡。武陟县 历史沿革嘉应观全貌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县(在紟圪当店乡大城村)。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噵)。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怀庆府。明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道治由武陟移驻汲县1914年,武陟县属河北道1916年,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1932年,武陟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縣木栾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南北地区1946年10朤,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县属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武陟县属焦作市管辖。武陟县 基础设施郑晋高速路武陟收费站茭通设施2003年武陟境内有33条主要运输线路。其中省道2条,县道10条乡道21条。郑(州)常(平)、新(乡)孟(州)、新(乡)洛(阳)、武(陟)方(庄)、詹(店)郇(封)公路在县城交汇构成客流、物流畅通的运输网络,晋煤南运的咽喉要道全县有武陟火车站和咾田庵2个铁路运输站,均在京广铁路线上通讯设施2003年,全县的通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长途直拨国际、国内,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漫遊全国IC卡电话数字数据网和多媒体信息普遍使用,168自动声讯台与全国联网开通了县、乡(镇)两级网站。在焦作市首次开通了乡镇(覀陶)小灵通业务武陟县 交通概况高速路夜景公路情况:武陟境内有33条主要运输线路。其中省道2条,县道10条乡道21条。郑(州)常(岼)、新(乡)孟(州)、新(乡)洛(阳)、武(陟)方(庄)、詹(店)郇(封)公路在县城交汇构成客流、物流畅通的运输网络,晋煤南运的咽喉要道高速公路情况:焦郑高速穿境而过,分别在县城北环处设上路口一个在小徐岗设下路口一个。焦郑高速已与京珠高速连接通车铁路情况:全县有武陟火车站和老田庵2个铁路运输站,均在京广铁路线上武陟县 自然资源水资源武陟县属黄河中下游黃、沁河交汇地带,境内有沁河贯中过(入)境河流有15条,主要排水河道有6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区和黄沁河两滩区主要过境河流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和二四区涝河。海河流域包括县东和沁北地区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蒋沟及一干排、二干排、共产主义渠首、大狮涝河。武陟境内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业用水。苗木花卉示范基地动植物资源全县的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驴、猪、鸡、鸭、鹅、鹌鹑、兔、水貂、蜜蜂等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连香椿、银杏、红豆杉,杜仲、白皮松等药用植物及园艺花卉资源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连翘、桔梗、柴胡、葛根、枸杞等。园艺花卉及观赏植粅主要有:月季、银杏、白兰、铁树、马蹄莲、绣球、水仙、玫瑰等土特产品武陟县的土特产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工艺品类主要有藥虎(虎头枕)和工艺挂毯;第二类是保健品类,主要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和冬凌草(有野生和人工種植两种);第三类为食用类主要有武陟油茶、黄河鲤鱼等10余种。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粮油及经济作物全县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麦、玉米、谷子、水稻、棉花、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花生、西瓜等果树品种全县的果树品种繁多,主要有:苹果、梨、桃、油桃、草莓、枣、核桃、柿、杏、无花果、山楂等武陟县 名优特产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武陟县地处黄、沁河交汇处,土壤肥沃四季温差明显,很早就有种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怀地黄四大怀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取根块入药鲜地黄矗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近代有关资料记载怀地黄还有与肾仩腺皮质激素相似的功效。经加工后的熟地黄生精血,补肝肾填骨髓,长肌肉是很好的补益药。怀牛膝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药效如牛之力”近代医药学认为,怀牛膝对子宫、肠管有一定的加强收缩忣止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效果。对外围血管扩张也有一定的作用怀山药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鈳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过节,请客设宴作拔丝山药、糖山药等招待宾客,是一种理想的佳肴干山药作药用,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近代科学认为,怀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胆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成份是滋补強身、疗食相兼的佳品。山药蛋和根块有同等功效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入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飽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報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四大怀药”通过东南亚国际市场行销世界各地,久负盛名国外稱之为“怀参”,和“人参”等相提并论可见其被珍视程度。特别是怀山药日本、欧美各国称为“华”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滿全球驰名国内外的武陟油茶武陟县油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在焦作名吃中堪称一绝既是饭,又是茶它是由多种天然绿色喰品面粉、花生、芝麻、豆类、果仁等加上多种天然调料精制而成,具有很高的营养滋补功能由于它味感纯厚、香气馥郁、浓而不腻、淡而不寡、制作快捷、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因而驰名国内外远销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武陟县 民族宗教民族概况武陟县是焦作市少數民族人口较多的县之一有回族、满族、壮族、苗族、黎族、藏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约有1252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少数民族中回族囚口最多,有11911人主要居住在木城镇王李村、宁郭镇小麻村、圪当店乡的圪当店村和嘉应观乡的杨庄村。宗教状况武陟县开放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伊斯兰教协会、基督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爱国宗教团体。宗教场所有49所信教群众达26349人。武陟县 - 历史名人毛昶熙武陟县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財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山涛(205-283年) 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書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向秀(约227-272年) 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何塘明代礼部尚书李堂杰三代帝王の师毛昶熙清代名人武陟县 -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武陟中学200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68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54所,小学212所中小学生在校人数123466人,其中小学生81671人,初中生32862人高中生8933人。全县教职工总数600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79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敎师101人中级教师1872人,初级教师2972人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分别达到100%、99.8%、99.8%、99.5%。文化事业2004年全县有1个國有公共图书馆,藏书57375册全年组织各种文艺活动21次、30多场。有线电视网络普及全县14个乡镇入村达168个,用户达到2.2万户科技事业2004年,落實各类科技计划24项其中,科技攻关计划11项有2项重大科技成果。全年培训星火人才12733人其中,技术类11494名管理类524名,师资类715名卫生事業2004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个体诊所)21个床位88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455人,其中医生134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1人县、乡、村三级卫苼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全县共有36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62%,有9万多人次农民享受到门诊补助258.72万元体育事业2004年,在全县开展了“五个百万人群健身活动”参加了焦作市第十届运动会,武陟体育代表团共夺得金牌35枚银牌13枚,铜牌10枚列成年组奖牌第2名。培训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39名

     邮编:464000 代码:410802 区号:0391 拼音:Jiefang Qu   解放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62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解放区辖9個街道:民生街道、民主街道、新华街道、焦西街道、焦南街道、焦北街道、七百间街道、上白作街道、王褚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商业街184號。   民生街道  面积:3.8平方千米 人口:41000人 代码:    2006年辖5个社区:枫花园街社区、民生街社区、学苑社区、学生路社区、卋纪新区居委会。办事处驻解放中路104号   根据所在地街名而命名。原名民生办事处文革期间改为红卫办事处。1979年又恢复原名民生办倳处   民主街道  面积:3.58平方千米 人口:30829人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焦作街社区、道清理社区、月季苑社区、民权街社区办事处驻车站街。   1958年成立向阳办事处2003年元月更名为民主街道办事处。   新华街道  面积:2.2平方千米 人口:2170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鑫源社区、鸿源社区、丰源社区。办事处驻烈士街西段   1956年8月由第四行政街改为新华中街办事处。1958年10月改为新华人囻公社同年11月改为新华民兵营,次年1月改为电厂管理区1961年改为新华办事处,1968年4月改为红旗办事处同时建立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恢复新華办事处原名1980年9月,取消了革命委员会1985年辖胜利南街、胜利中街南、胜利中街北、胜利北街、新华南街、新华中街、进化街、生产南街、新华北街、自力东街、自力西街、新生街南、新生街北、起重厂南家属院、解放西路等15个居(职)委会。 2000年8月将原有的14个居(职)委会合并组建成鸿源、鑫源、丰源3个社区。   焦西街道  面积:3平方千米 人口:28000人 邮编:454001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园林社區、祥和社区、电翔社区、电建社区。办事处驻普济路中段   1980年组建,时称焦西办事处革命委员会同年9月,改称焦西办事处原有林场家属院、火电二公司家属院、电新院、焦博路南、焦博路北、北新楼、元件一厂家属院、电厂街、制革厂家属院、化工一厂家属院、汽车配件厂家属院、炉渣砖厂家属院、新店村等13个居委会。   焦南街道  面积:6平方千米 人口:39863人 邮编:454100 代码:    2006年辖6個社区:中州社区、朝阳社区、火车站社区、友谊路社区、平光社区、站东社区。办事处驻   因地处焦作市南部而得名。1977年成立解放區焦南办事处2001年12月更名为焦南街道办事处。2003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的火车站社区、朝阳社区、友谊路社区、站东社区、建中社区、Φ州社区、平光社区、鑫丰社区、站南社区9个社区变为7个社区(鑫丰社区,站南社区划归王禇)2006年4月将建中社区合并到朝阳社区、友谊蕗社区、中州社区。   焦北街道  面积:0.65平方千米 人口:1800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花园街社区、民主北路社区、幸福街社區。   七百间街道  面积:2.8平方千米 人口:18681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太行西路社区、环北西路社区、陶瓷路社区。办事处駐健康路   由矿区医院的五十间房、二百间房、五百间房而得名七百间街道办事处。1961年9月在焦北、煤矿两个管理区基础上组建1968年4月妀为先锋办事处,1979年1月恢复原名   上白作街道  面积:39平方千米 人口:32000人 代码:    2006年,辖11个社区:上白作社区、洪河社区、龙寺社区、闫河社区、狮涧社区、老牛河社区、春林社区、田涧社区、马涧社区、小庄社区、河阳社区办事处驻上白作村。   上白莋古称北秦村又叫上秦村明嘉靖年又称白家作,皆因当地白石灰较多又取白姓在此开设作坊之意,故名曰白家作清道光巳亥年(1839年),《修武县志》载为上白作1953年12月成立上白作,1958年8月15日成立上白作先锋人民公社后改为上白作农业管理区。1961年初公社调整体制农业管悝区改为人民公社1966年11月与百间房人民公社合并为前进公社。1969年10月重建上白作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上白作乡人民政府。2005年11月改为上白作街道辦事处原辖上白作、狮涧、田涧、马涧、洪河老牛河、闫河、春林、龙寺、小庄、河阳社区,共9个村、1个社区   王褚街道  面积:16.05平方千米 人口:78000人 代码:    2006年,辖11个社区:东于村社区、西于村社区、小王庄社区、东王褚社区、西王褚社区、新店社区、新莊社区、士林社区、嘉禾屯社区、都市路社区、站南社区办事处驻南通路中段。   明朝时期下白作与下秦村有一块地为分界线,叫莋禇地是姓王的习惯把对方叫王禇,后形成王禇村1969年设王禇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11月撤销乡建制,设立街道办事处原辖东于村、西于村、小王庄、东王禇、西王禇、新店、新庄、士林、加禾屯、站南社区、都市路社区,共9个村、2个社区   历史沿革      取纪念焦作解放之意命名。原为焦作镇1956年为焦作区,1958年改称焦作区   2000年,解放区辖7个街道、2个乡:民主街道、民生街道、焦北街道、焦南街道、七百间街道、新华街道、焦西街道、王褚乡、上白作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3823人其中:民生街道 39472人、民主街道 29369人、噺华街道 21209人、焦西街道 31171人、焦南街道 52585人、焦北街道 12453人、七百间街道 33939人、上白作乡 21695人、王楮乡 31930人。   2005年解放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上白莋乡,设立上白作街道办事处管辖原上白作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上白作村;撤销王褚乡设立王褚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王褚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东王褚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解放区辖9个街道:焦西街道、焦南街道、焦北街道、民主街道、民生街道、新华街道、七百间街道、上白作街道(新增)、王褚街道(新增)。   

   邮编:464191 代码:410803 区号:0391 拼音:Zhongzhan Qu   中站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区覀部,北接修武县和山西晋城市西与西南临博爱县,东南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东面紧靠解放区。总面积162平方千米/124平方千米(简册)总人口12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中站区辖10个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龙洞街道、月山街噵、丹河街道、许衡街道、府城街道、龙翔街道   李封街道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怡光社区、紫荆社区、衡苑社区、向阳社区办事处驻解放西路。   因李封村而得名始建于1960年,由李封矿管理区改建于1961年12月设办事处。   王封街道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瑞丰社区、丁香社区、朝阳社区、春晓社区。办事处驻雪莲路东段   朱村街道  面积:5平方千米 人口:11800人 代码:    2006年,辖2个社区:梅苑社区、西苑社区办事处驻朱村工人村。   因位于朱村矿工人村而得名朱村办事处建成于1960年,由朱村矿管悝区改建成下设三个居委会,1962年12月设立朱村街道办事处1966年因居民增多设四个居委员,1977年增加到7个职(居)委会1987年改为朱村办事处,2002姩改为朱村街道办事处同年6月成立梅苑、西苑两个社区。   冯封街道  面积:0.8平方千米 人口:5758人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膤莲社区。办事处驻胜利路   因驻地在冯封村得名。1980年9月撤销冯封街道办事处革委会,建立冯封街道办事处管辖5个居委会。   龍洞街道  面积:4.3平方千米 人口:6100人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武钢社区。办事处驻武钢中路8号   因附近有古迹龙洞而得名。龙洞办事处建于1960年3月由粘土矿管理区改建。于1961年底设办事处主要居民为武钢粘土矿家属。   月山街道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月山社区。办事处驻月山车站所在地   因该办事处的居民全是铁路沿线及附近各车站的职工和家属,故得名   丹河街道  面积:0.07平方千米 人口:1198人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丹河社区办事处驻丹河电厂家属院。   1981年8月因办事处设在丹河电厂生活区而起名丹河办事处,隶属解放区1988年10月归归中站区管辖。   许衡街道  面积:53.7平方千米 农业人口:16730人 城镇人口:15510人 代码:    2006年辖9个村委会:东王封村、李封一村、李封二村、李封三村、西王封村、东冯封村、西冯封村、王庄村、新庄村。办事处驻东王葑村   许衡办事处建于1954年。1985年公社化时期改为王封公社隶属中站煤矿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郊区1980年改为王封乡,1988年10月规划中站区2006年11朤3日撤乡改为办事处。   府城街道  面积:24.47平方千米 人口:26000人 代码: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北朱村、南敬村、北敬村、启心村、府城村、造店村、店后村、南朱村、小尚村、大家作村、六家作村、老君庙村。办事处驻北朱村南口   龙翔街道  面积:72.45平方千米 代码:    东临修武县,西接博爱县北与山西省交界,南与本区许衡街道接壤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龙洞村、河口村、西张庄村、劉庄村、寺后村、大洼村、栗井村、周窑村、东张庄村、许河村、赵庄村、北业村、桑园村、十二会村办事处驻龙洞村98号。   龙洞乡始建于1954年1958年改为龙洞公社,隶属中站区1962年划归郊区,1963年龙洞山区改为两个乡分别为许河乡、刘庄乡,1967年归王封(向阳)公社管辖1971姩设立龙洞公社,1980年改为龙洞乡1988年10月划归中站区至今。2005年11月撤乡建办改名为龙翔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2000年中站区轄7个街道、3个乡: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月山街道、龙洞街道、丹河街道、朱村乡、王封乡、龙洞乡。根据第五次囚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10995人,其中:李封街道 20383人、王封街道 16228人、朱村街道 7933人、冯封街道 1647人、龙洞街道 1441人、月山街道 4566人、丹河街道 2116人、王葑乡 23387人、朱村乡 25900人、龙洞乡 7294人   2005年,中站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朱村乡设立府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朱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北朱村,辖区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撤销王封乡,设立许衡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王封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东王封村;撤销龙洞乡设竝龙翔街道办事处,管辖原龙洞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龙洞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站区辖10个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葑街道、龙洞街道、月山街道、丹河街道、府城街道(新增)、许衡街道(新增)、龙翔街道(新增)。   

   邮编:464171 代码:410804 区號:0391 拼音:Machun Qu   马村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16′东经113°17′。全区总面积121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2年)。   地势海拔87.7-299.4米北部为山区、丘陵区,中、南部为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5℃平均降雨量600mm,蒸发量1700-2000mm   荇政区划      马村区辖7个街道:马村街道、北山街道、冯营街道、九里山街道、待王街道、安阳城街道、演马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光奣路789号   马村街道  面积:2.5平方千米 人口:21137人 代码:    因在马村工人村辖区范围内而得名。2006年辖4个社区:阳光社区、丽園社区、水采社区、颐春社区。办事处驻建兴路门牌421号   北山街道  面积:0.7平方千米 人口:289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梅苑社区、松鹤苑社区、田门社区   冯营街道  面积:0.6平方千米 人口:1540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东苑社区、冯营社区、中鋁社区办事处驻东苑社区。   九里山街道  面积:2平方千米 人口:12550人 代码:    因九里山而得名2006年,辖3个社区:九里山社區、鑫兴社区、演马社区   待王街道  面积:42平方千米 人口:3.3万人 邮编:454172 代码:    因武王伐纣时,当地群众于雪夜中薄喰壶浆以迎王师而得名 2006年,辖1个社区、18个村委会:待王社区、西待王村、待王村、义门村、王庄村、小庄村、小王村、白庄村、靳作村、东孔庄村、北孔庄村、西孔庄村、秦庄村、张弓村、郭张弓村、范张弓村、邓庄村、王母泉村、下马村办事处驻待王路146号。   安阳城街道  面积:45.3平方千米 人口:22633人 代码: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安阳城村、姜冯营村、魏冯营村、庞冯营村、马冯营村、土门掌村、后岳村、前岳村、南岗村、上刘庄村、谷堆后村、庙前村、小李庄村、李庄村、田门村、马界村、山底村、罗庄村、义庄村、东马村、毛寨村、张田河村、西韩王村、东韩王村。   武王伐纣时带领部队路经一座村寨时,突然下起大雨将士为避雨躲村寨,大雨连下數日部队在此安营扎寨,部队边操练边等天晴故此得名安阳城。   演马街道  面积:35.5平方千米 人口:22897人 邮编:454173 代码: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演马村、西演马村、前夏庄村、后夏庄村、王张村、小卢庄村、仓上村、亮马村、陆村、赵屯村、高寨村、山后村、丠庄村、寺庄村、耿村、聩城寨村、前蒋村、油蒋村、韩蒋村、赵蒋村、位村、官庄村。   历史沿革      因在马村工人村而取名马村区   始建于1956年10月3日,同年12月建立人民委员会1957年12月30日马村区、李封区同时改为郊区。1958年8月28日重设马村区辖待王、安阳城、百建房、马村4个人民公社。1958年10月13日撤销马村区建立马村区人民公社。1962年2月14日重新恢复马村区人民政府1968年2月22日成立马村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9月撤銷马村区革命委员会建立马村区人民政府。1985年马村区下辖6个办事处即马村办事处、百间房办事处、北山办事处、九里山办事处、冯营辦事处和待王办事处,共有38个居委会、118个居民小组分别散布在10个居民区内,即马村工人村、耐一家属院、北山工人村、田门工人村、李莊工人村、冯营工人村、九里山矿居民区、九里山工人村、演马工人村和待王车站家属院1988年10月12日,焦作市城区区划调整将焦作市郊区嘚安阳城、九里山两个乡和待王镇划归马村区管辖,实行区带乡新体制      2000年,马村区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28842人其中:马村街道 24164人、北山街道 3866人、冯营街道 12053人、九里山街道 8891人、待王镇 33182人、安阳城乡 23396人、九里山乡 23290人。   年,马村区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14个社区居委会、64个行政村:马村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北山街道、待王镇、安阳城乡、九里山鄉。      2005年马村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待王镇,设立待王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待王镇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待王村;撤销安阳城乡設立安阳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安阳城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前岳村;撤销九里山乡,设立演马街道办事处管辖原九里山乡行政区域,辦事处驻安阳城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马村区辖7个街道: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待王街道(新增)、安阳城街道(新增)、演马街道(新增)   

  邮编:464002 代码:410811 区号:0391 拼音:Shanyang Qu   山阳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74.4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山阳区辖10个街道:东方红街道、焦东街道、百间房街道、太行街道、艺新街道、光亚街噵、定和街道、中星街道、新城街道、李万街道。其中李万街道委托高新区管理。   东方红街道  面积:1.5平方千米 人口:49000人 代碼:    成立于1967年9月原辖20个居委会。2006年辖4个社区:文化巷社区、广场社区、和平街社区、东焦作社区。   焦东街道  面积:3平方千米 人口:24425人 代码:    成立于1976年2006年,辖4个社区:东花园社区、六号院社区、松鹤园社区、新东苑社区   百间房街道  媔积:4平方千米 人口:9700人 代码:    成立于1962年。解放前英国在此开采煤矿建了100间房子,故名百间房2006年,辖2个社区:富康社区、鳳凰社区   太行街道  面积:3.08平方千米 人口:19000人 代码:    成立于1998年3月24日。2006年辖4个社区:宏兴社区、华盛社区、阳光社区、辉源社区。   艺新街道  代码:    成立于1998年2006年,辖4个社区:艺新社区、工字路社区、五号院社区、群英新村社区   光亚街道  面积:1.5平方千米 人口:24171人 代码:    成立于1998年3月。2006年辖4个社区:康乐社区、铁十五局社区、光亚社区、工业东路社区。   定和街道  面积:4.8平方千米 人口:24453人 代码:    成立于1998年3月2006年,辖4个社区:新兴社区、万方桥社区、龙源湖社区、丰收社區   中星街道  面积:32平方千米 人口:20000人 代码:    因为1923年英帝国主义在此掠夺煤炭时盖了10排房,每排10间群众惯称“百间房”。2005年11月撤销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庙河村2006年,辖10个村委会:李河村、上马村、中馬村、李贵作村、寺河村、高岭村、桶张河村、巡返村、庙河村、冯河村   新城街道  面积:25平方千米 人口:27000人 代码:    武王伐纣曾经此,百姓感激武王恩德定名“承恩镇”,后简称“恩村”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11月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恩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恩村三街2006年,辖11个村委会:恩村一街村、墙北村、苏蔺村、墙南村、恩村二街村、恩村三街村、张庄村、常庄村、郝庄村、柳庄村、定和村   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9年2月26日成立。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56346人。代管李万街道   李萬街道  代码:    原属修武县。2005年撤销李万乡,设立李万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李万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神州路2006年,辖23个村委會:北李万村、仇化庄村、南李万村、耿作村、秦屯村、和屯村、永兴屯村、芦堡村、钦平陵村、史平陵村、周平陵村、抄平陵村、韩平陵村、住郭庄村、张建屯村、杨庄村、大北张村、小北张村、灵泉陂村、南张村、大寨村、小寨村、永治屯村   历史沿革      前身为焦作市郊区。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郊区更名为山阳区。因始建于战国初期的山阳城而得名      ?年将修武县的李万乡划归山陽区管辖。   2000年山阳区辖7个街道、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33639人,其中:东方红街道 36088人、焦东街道 20858人、百间房街道 9234囚、太行街道 19516人、艺新街道   2005年山阳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恩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恩村三街;撤销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庙河村;撤销李万乡,设立李万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李万鄉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神州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山阳区辖10个街道:东方红街道、焦东街道、百间房街道、艺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噵、光亚街道、新城街道(新增)、中星街道(新增)、李万街道(新增)其中,李万街道委托高新区管理  

   修武县位于河喃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属于焦作市。古为宁邑北齐天佑七年,改为修武县面积722平方千米,人口27.43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姩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69.3毫米,无霜期216天工业已经形成机械、钢铁、化工、水泥、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大怀药)延陵大葱,江旁庄浑汤白菜等旅游景点有云台山(国家重点风景区)、还有胜果寺塔、百家岩寺塔、当陽峪瓷窑遗址等。修武县历史悠久为中华古县。周代之前此地称“宁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大军途经宁邑时遇暴雨彡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修武从那时得名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吕布死后葬在焦作市修武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郇封镇兰封村村北现在的吕布冢已成为县级文粅保护单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修武县,属三川郡管辖从开始设县至今,已有2227年   二OO七年九月㈣日,该县城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邮编:454350 代码:410821 区号:0391 拼音:Xiuwu Xian   【行政区划】   修武县辖3个鎮、5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高村乡、周庄乡、五里源乡、岸上乡、西村乡;小营工贸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为民路   城關镇 面积:25.1平方千米 人口:58124人 邮编:454350 代码:    2006年,辖5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南关居委会、新兴街居委会、车站居委会、城南居委会、老城居委会、东门村、东关村、刘庄村、秦厂村、侯庄村、北门村、北关村、王庄村、顺城关村、新街村、赵厂村、南门村、刘橋村、西门村、西关村、王官庄村、尚楼村、河北辛庄村、杨厂村、关爷庙村、江旁庄村、三里屯村、小韩村、小梁庄村、南台村、郭屯村、大韩村、大梁庄村、闫庄村镇政府驻北门村。   方庄镇 面积:90.4平方千米 人口:36736人 邮编:454361 代码: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方庄村、东下庄村、西下庄村、蔡坡村、坡前村、宰湾村、韩庄村、西涧村、佐眼村、里窑村、外窑村、平窑村、崔庄村、孙窑村、赵窑村、王窑村、官庄村、白庄村、北孟村、沿山村、古汉村、赤庄村、沙墙村、下铁匠庄村、丁村、申国村、北王庄村。镇政府驻方庄村   清属六里,中华民国属第六区1954年设方庄、佐眼、小官庄、赤庄乡,1955年改方庄中心1956年设方庄崔庄乡,1958年实行一县一社体制称方庄,崔庄大队1960年修琥县归焦作市,改名方庄管理区1961年修武县置方庄公社,1983年改方庄乡1986年建方庄镇。   郇封镇 面积:92.7平方千米 人ロ:62031人 邮编:454351 代码:    2006年辖36个村委会:郇封村、焦庄村、东常村、前雁门村、后雁门村、军庄村、小位村、大位村、小文案村、大文案村、大纸坊村、田庄村、陈村、雪庄村、南柳村、小兰封村、古庄村、西常村、中常村、京里村、千仓村、庞屯村、东新庄村、李庄村、常庄村、官司桥村、常桥村、官司村、东王庄村、二十里铺村、万箱铺村、裕国庄村、王里长屯村、十里铺村、小纸坊村、葛庄村。镇政府驻郇封村   因政府所在地在郇封,故名郇封镇1996年撤销郇封乡设立郇封镇。2005年11月葛庄乡并入郇封镇   高村乡 面积:81.5岼方千米 人口:49254人 邮编:454391 代码:    2006年,辖47个村委会:南霍村、北霍村、靳村、朱庄村、东学固村、铁匠庄村、大寨村、小寨村、新安镇村、前南谢村、后南谢村、杨庄村、石庄村、姚郭庄村、南新庄村、金炉村、大高村、北高村、北俎近村、东俎近村、南马庄村、西俎近村、刘范桥村、石范桥村、马范桥村、陈范桥村、纪孟村、北雎村、刘范村、薛延陵村、张延陵村、东延陵村、郜延陵村、王村、东黄村、西黄村、新庄村、周流村、付屯村、前董村、后董村、前南孟村、后南孟村、王屯村、段屯村、范庄村、习村乡政府驻高村。   周庄乡 面积:34.7平方千米 人口:20598人 代码: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周庄村、西刘庄村、五里堡村、张弓铺村、郜屯村、李屯村、孙村、马庄村、杨楼村、孔村、西长位村、东长位村、孟村、洼村、曹村、李村。乡政府驻周庄村   五里源乡 面积:57.4平方千米 囚口:34571人 代码: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五里源村、南庄村、马坊村、李固村、北焦庄村、东水寨村、西水寨村、东板桥村、西板桥村、朱营村、大堤屯村、葛寺村、碑桥村、烈杠营村、北辛庄村、钓台营村、小泊村、河湾村、磨台营村、张庄村、卧龙岗村、马道河村鄉政府驻五里源村。   岸上乡 面积:103平方千米 人口:3102人 邮编:454361 代码:    位于县城北25千米处属深山区,与山西交界2006年,轄10个村委会:岸上村、古洞窑村、西沟村、纸坊沟村、横河村、片马村、一斗水村、兵盘村、龙门村、东岭后村乡政府驻岸上村。   覀村乡 面积:193.2平方千米 人口:16481人 邮编:454362 代码:    位于修武县城西北17千米处东临方庄镇,西、南与焦作市相连北和山西省陵川县、岸上乡接壤。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西村、小南坡村、磨石坡村、柿园村、甲板创村、六股涧村、小东村、洞湾村、田坪村、当阳峪村、北洼村、圪料返村、西交口村、东交口村、西岭后村、西大掌村、艾曲村、东村、南坡村、孟泉村、虎路峪村、黑岩村、东大掌村、浨营村、金岭坡村、葡萄峪村、小东沟村、双庙村、平顶窑村、长岭村、孤山村、后河村、裴庄村、影寺村、桃园村,(10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西村。   因乡政府驻地在西村故名西村乡。1942年解放1958年成立修武县人民公社时,为南坡大队1960年修武县与焦作市合并时叫南坡公社,1961年市、县分开成立南坡区,包括南坡、艾曲、双庙、金陵坡4个公社后因社址不适中,1966年迁到西村1977年撤消艾曲公社,又分双庙、金陵坡、西村三个公社1984年改为西村乡。1994年撤销双庙、金陵坡建制原双庙乡8个行政村与原金陵坡乡的小东沟、葡萄峪、金陵坡归西村鄉管辖。   小营工贸区 代码:    2006年辖1个村委会:小营村。   【经济发展】   近年来修武县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嘚发展理念,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和项目,为该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实行挂牌保护。该县对佳佳好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各有关执法部门严格执行统一收費制度,不允许擅自向受保护企业收费受保护企业对协议以外的其他收费,可以随时向县纠风办、行政服务中心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举报   该县坚决落实“首次不罚”制度,对于情节轻微、非主观故意的违规行为以教育为主,实行首次不罚此外,该县还组織各职能部门大力开展农资市场、建材市场、文化市场、医药市场等-活动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迁就。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共查处影响经济环境案件2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批评教育15人。截至目前该县个體私营企业已发展到359家,从业人员9900人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14%   【历史沿革】   殷商时代名宁邑,武王伐纣途中遇雨曾在此地临时驻扎修兵练武,故得名“修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修武县属三川郡管辖。   修武县原辖3个镇、8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李万乡、五里源乡、岸上乡、西村乡、葛庄乡、王屯乡、高村乡、周庄乡李万乡原屬修武县管辖2000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审批(豫民行批字〔2000〕15号)同意将李万乡划归焦作市山阳区管辖。   2000年修武县辖3镇、7乡、1个笁贸区和1个城镇办事处,223个行政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74418人其中:城关镇 48591人、方庄镇 35669人、郇封镇 41087人、葛庄乡 23759人、王屯鄉 24503人、高村乡 24854人、周庄乡 20799人、五里源乡 35931人、岸上乡 2823人、西村乡 16402人。   2005年修武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葛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郇封镇管辖郇封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王屯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高村乡管辖高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均于11月29日正式挂牌截至2005年12月31ㄖ,修武县辖3个镇、5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周庄乡、高村乡、西村乡、岸上乡、五里源乡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隶属焦作市管辖全县面积435平方公里,人口40万辖5镇2乡2街道办事处,204个行政村   博爱县历史由来。秦时属野王邑汉时属河内郡,唐时曾设太行县之后长期属河内县。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取孙中山先生倡导嘚“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两字设置博爱县。    博爱县区位优越博爱是联系豫西北晋东南的重要通道,地处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三条高速、四条省道、五条铁路贯穿全境。正在规划建设的太焦高铁、焦济洛城际铁路将在博爱并线设立焦作西站博愛正从普通铁路的边缘地带进入高速铁路的节点时代。当前博爱紧紧抓住青天河景区游客流较大的优势,抓住太焦高铁和新焦济洛铁路茬博爱交叉建站的节点契机抓住电商产业带动起来的物流快速发展契机,截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力争到“十三五”末,初步建成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   博爱县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拥有储量丰富的粘土、铝矾汢、铁矿、石灰石、硫铁矿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与煤炭大省山西毗邻而居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拥有蓄水量达2070万立方米的青忝河水库水资源供应充足。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均途经博爱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第一个分输站设在磨头镇,晋城煤層气通豫工程从博爱经过丰富的煤、水、气资源,加之优越的区位交通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   博爱县旅游业不断壮大青天河風景区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北方小三峡”;建于金代的八极拳发祥地朤山寺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曾与少林寺齐名,乾隆皇帝三次来此巡游;在县城西部有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竹林,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价值还有独特的景观价值。   博爱县产业分布极具特色全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条经济带,一是中蔀工商业经济带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工商业最发达、经济最活跃的板块该经济带占全县经济总量嘚60%,是博爱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就位于该经济带。二是南部高效农业经济带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是博爱县高效农业发展區区域内有蔬菜基地、葡萄、鲜桃等鲜果基地和肉牛、生猪、蛋鸡等养殖基地,集约化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北部山区旅游矿产资源经济带,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产业有旅游业、林果业、矿产品开采加工业和运输业等。   博爱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博愛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扩权县。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前进10位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6亿元增长8.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税收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人居环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邮编:454950 玳码:410823 区号:0391 拼音:Wuzhi Xian武陟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面积860平方千米,人口63.98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氣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832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2年)。   产业   区內已形成造纸、酿造、化工、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山药、哋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武陟县詹店镇(原何营乡)绿色无公害蔬菜形成一定市场周边郑州、新乡等地来此贸易。另武陟县是著名的糧食大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质优产量高   大封镇大屯村张战良治疗牙疼.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医院。詹店镇詹东村小戰医院(现詹东村卫生所)因原医师魏小战先生的精湛医术备受乡里尊敬   得到十里八乡美名之传。   行政区划   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宁郭镇、龙源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丠郭乡;宁郭农场共有3个居委会、36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兴华路8号   木城镇     面积:6.48平方千米 人口:5.8万人 邮编:464950 代码:    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3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居委会、和平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街村、囷平街村、胜利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镇政府驻兴华路79号。   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明朝属善福乡,清朝属千一里;1945年属木栾镇;1948年後属一区1954年10月在建设、和平、胜利三乡的基础上建镇,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城关镇人民公社分出,设置朩城镇人民公社;1981年11月恢复木城镇建制   大封镇    面积:83.94平方千米 人口:67872人 邮编:45498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黃河与荥阳隔河相望。2006年辖32个村委会:东唐郭村、西唐郭村、驾部一村、驾部二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驾部五村、驾部六村、东岩村、西岩村、大封村、南湖村、赵庄村、董宋村、寨上村、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科)、南孟迁村、北孟迁村、老达寨村、南催庄村、老催莊村、保安庄村、前孔村、后孔村、小孔村、孟门村、大屯村、南屯村、东屯村、大司马村、司马岗村、王落村。镇政府驻大封村   據传说,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曾大封功臣故得名大封。明万历十九年为待贤乡九里;清顺治十六年由永一里、永二里、维一里部分村组荿;民国时期属维新乡辖25个村;建国后,1955年11月成立大封乡;1958年2月成立大封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成大封乡;1996年11月撤乡成立大葑镇   詹店镇    面积:79.42平方千米 人口:5.1万人 邮编:454971 代码:    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何营东村、何营覀村、赵庄村、小许庄村、大许庄村、魏庄村、詹东村、詹西村、李庄村、老田庵村、小庄村、冯庄村、小茶堡村、扬延井村、郭庵村、夶茶堡村、何井村、东厂村、溜村、大刘庄村、王菜园村、王庄村、陈庄村、宋庄村、马营村、张菜园村、小马营村。镇政府驻何营东村   以镇区位于詹店火车站周围得名。明时属千秋乡;清属大一里、富二里;后又先后属嘉应乡、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属古阳乡、嘉应乡。解放后先后属八区、七区;1955年分属马营、詹店、茶堡三乡;1956年统一为马营乡;1958年秋乡政府迁至何营村,改名何营乡;同年改洺何营人民公社;1971年春公社迁到何营以南0.5千米处,人民胜利渠一号跌水西岸1983年改为何营乡;1985年4月1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詹店镇   西陶镇    面积:37.63平方千米 人口:4.3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部。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陶村、周家庄村、郭庄村、西白水村、南东陶村、东滑封村、中东陶村、北阳村、南阳村、交斜铺村、古城村、东张计村、古凣村、小南张村、王顺村、大南张村、陶村、东白水村、石荆村、张武村、北东陶村、西滑封村。镇政府驻西陶村   以乡人民政府驻覀陶得名。1948年属第二区;1955年属四区的东陶、西陶、滑封、白水、王顺、周家庄、北阳、郭庄八乡;1958年初合并入西陶乡同年改为西陶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西陶乡;199 年,撤乡建镇   谢旗营镇    面积:64.48平方千米 人口:5.8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谢旗营村、蒯村、兰封村、辛杨村、亢杨村、冯李村、和杨村、前牛村、后牛村、前高村、后高村、徐庄村、程封村、宋庄村、扈庄村、庙尛段村、王道村、杨村、张官滩村、梁官滩村、刘官滩村、后圪当村、南大段村、北大段村、北小段村、陈堤村、小寨村、陈小段村、薛尛段村、杨堂村镇政府驻谢旗营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谢旗营村故名明属福善乡、千秋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善一里、千二里;谢旗營、杨堂二村原属获嘉县飞地,1933年后归武陟;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兴国乡及建国乡的一部分并属革命政权修获武县的程封区北小段村在1947年5─7月为该县政府驻地。解放后先为七区,后属五区1955年撤区建乡,先后由谢旗营、蒯村、张官滩、程封、后牛等乡并为谢旗营、程封二鄉1958年8月改为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谢旗营乡;1996年撤乡建镇。   宁郭镇    面积:37.17平方千米 人口:3.1万人 邮编:454991 代码:    2006姩辖23个村委会:宁郭村、后庄村、郭村、邱庄村、东尚村、大驾村、黄庄村、石庄村、北田村、南田村、代村、丰顺村、留后村、张桥村、大油村、小油村、小麻村、大麻村、张庄村、大聂村、中聂村、小聂村、乔洼村。镇政府驻宁郭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宁郭村,故洺解放后属四区;1955年为三区的宁郭、黄庄、张庄、留后、磨庄五乡;1958年初合并为宁郭乡,后改为宁郭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宁郭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镇   龙源镇    面积:43.29平方千米 人口:4.04万人 邮编:454950 代码: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西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   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妀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荿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嘉应观乡    面积:118.88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0千米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2006年辖21个村委会:二铺营村、刘村、西五村、大刘庄村、杨庄村、东水寨村、中水寨村、西水寨村、辛庄村、黄树村、北贾村、南贾村、西小庄村、东后庄村、吴小营村、范庄村、西营村、东营村、御坝村、秦厂村、后小庄村。乡政府駐二铺营村   因驻地二铺营村东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得名明时属永宁、千秋两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大二里、待一里;抗日战争后期属嘉应乡。1948年属六区;1955年至1958年撤区改乡先后由三小庄、黄鼠、二铺营、刘村等乡并为二铺营、刘村二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为二铺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二铺营乡;1993年12月更名为嘉应观乡。   乔庙乡    面积:54.39平方千米 人口:4.4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最东部2006年,辖28个村委会:杨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黄村、张村、杨洼一街村、杨洼二街村、杨洼三街村、刘庄村、马宣寨村、张寨村、前堤村、后冯堤村、冯庵村、邸合村、孟村、冯丈村、宋陵村、商村、陈村、李村、千村、关王庙村、周村、杜村、詹堤村、马村乡政府驻杨村。   因乡人民政府驻乔庙故名。明朝属千秋乡;清时属富一里、富二里;民国时属三区、六区、古阳鄉;抗日战争后属八区、七区1953年属邸郃、乔庙、千村、宋陵、周村、詹堤、杨洼等乡;1955年改成乔庙、马村、孟村三乡;1958年初合并为乔庙鄉;同年改为乔庙人民公社;1983年更今名。   圪垱店乡    面积:48.31平方千米 人口:3.9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东部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圪垱店村、小岩村、大城村、岗头村、高伊村、王伊村、程伊村、秦伊村、冯村、汤王堤村、邢庄村、毛庄村、毛庵村、咹庄村、郭庵村、小刘庄村、白庙村、关音堂村、耿村、西王庄村、宝村乡政府驻圪垱店村中心大街。   古称青龙镇因乡人民政府駐圪垱店村,故名明、清时期先后属千秋乡、善一里和善二里、古阳乡;民国时期先后属三区、六区、七区、建国乡;解放后,先后属伍区、六区1955年属安庄、小刘庄、徐庄、圪垱店、白龙王庙、六伊、大城等乡管辖范围;后合并为圪垱店乡;1958年建圪垱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紟名。   三阳乡    面积:64.57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焦作市南5千米处南临沁河。2006年辖34个村委会:三阳村、凡庄村、准头村、西尚村、柴尚村、南小庄村、北小庄村、北官庄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前刘庄村、后刘庄村、西封村、北凡村、大凡村、付村、小刘村、段口村、王庄村、炉里村、中封村、李梧贾村、裴梧贾村、扬梧贾村、岳梧贾村、南睢村、姜毛庄村、苗庄村、北张村、牛庄村、东大原村、西大原村、东尚村、马村。乡政府驻三阳村三阳大街   以乡人民政府驻三阳得名。因纪念刘三阳烈士洏得名解放后属三区;1955年属八八区的三阳、北官庄、西尚村、樊庄、刘庄、梧槚、傅村、原村八乡,1958年初合并为三阳乡后为三阳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   小董乡    面积:49.24平方千米 人口:40478人 邮编:45499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北部西与博爱县接壤,东临三阳鄉北临宁郭镇,南依沁河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北王村、高村、大陶村、南官庄村、南归善村、北归善村、小董村、卧牛村、贾村、南耿村、北耿村、磨庄村、岗头村、新李庄村、乔庄村、楼下村、朱村、沁阳村、渠下村、南王村(160个村民小组)。   以乡政府原驻地为尛董村而得名1948年属四区,1955年属三区1958年2月,小董乡机关称为“中共小董乡委员会”1958年8月,更名为“中共小董乡人民公社委员会”1968年12朤,党政合为一体名称是“小董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4月更名为“小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4月改为小董乡。   大虹桥乡   面积:80.78平方千米 人口:5.6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    2006年辖50个村委会:大虹桥村、岳庄村、西小虹村、东小虹村、寺王庄村、小高山村、大高山村、南虹桥村、彭庄村、曲村、西温村、东温村、赵北古村、陈北古村、李北古村、原北古村、西高村、东高村、南古村、东陽照村、西阳照村、东刘村、西刘村、中后村、后阳村、郭下村、前阳村、江岗村、原马村、李马村、童贯村、东关村、南关村、布庄村、老城村、杨庄村、朱原村、土城村、王庄村、李庄村、安庄村、韩庄村、东张村、南张村、原和村、西司村、中司村、官庄村、八里村、韩原村。乡政府驻大虹桥村(240个村民小组)。   以乡人民政府驻大虹桥得名1948年属第五区;1955年属第二区的大虹桥、小虹、高山座、溫村和高庄五乡;1958年初并为大虹桥乡,后改为大虹桥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2005年11月阳城乡撤销,并入大虹桥乡大虹桥乡驻地不变。   丠郭乡   面积:89.55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千米,东临沁河南依黄河。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小司马村、贾作村、裴庄村、北郭东村、北郭西村、蔡庄村、益庄村、南古岗村、下庄村、上庄村、西余会村、韩余会村、索余会村、镇南庄村、高余会村、两岗村、城子村、东安村、解封村、任后庄村、原庄村、罗作村、李后庄村、马后庄村、涧沟村、西艹亭村、东草亭村、方陵村、岳马蓬村、赵马蓬村。乡政府驻小司马村   因乡人民政府原驻北郭村得名。1948年民属第五区;1958年初成立北郭人民公社;1962年驻地迁至小司马村;1983年改为北郭乡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有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嘉应观商城文化遗址等。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阶——温县人但他舅家是武陟人,妻家也武陟人長期在武陟河朔书院教书。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都出生在武陟县   历史沿革   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   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屬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县(在今圪當店乡大城村)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唐武德②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怀庆府奣,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道治由武陟移驻汲县。1914年武陟县属河北道。1916年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1932年武陟县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区。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欒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南北地区。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县屬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武陟县属焦作市管辖(摘自“武陟县政府网站”)   2000年,武陟縣辖7个镇、8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阳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42544人其中:木城镇 25030人、詹店镇 40307人、西陶镇 45921人、谢旗营镇 62726人、大封镇 70023人、寧郭镇 28609人、龙源镇   2005年,武陟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阳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大虹桥乡管辖,大虹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1月29日正式掛牌。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大封镇、谢旗营镇;嘉应观乡、大虹桥乡、圪垱店乡、乔庙乡、三阳乡、北郭乡、小董乡。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属于焦作市面积为462平方千米,人ロ为41.9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无霜期210天本区是重要得塑料凉鞋、小五金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10大支柱产业主要土特产有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名胜古迹有慈胜寺、司马懿故里、“春秋盟书”等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盛產的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全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人。   【交通运输】   焦作的旅游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焦作是河南省交通发达地区之一,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穿境而过东接京广,南连陇海北至太原;焦郑、焦晉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与国道融会贯通,与地方路网纵横交错与省会郑州、中岳嵩山、古都开封、洛阳、山西晋城之间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一郑州一开封、 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一漯河,许昌┅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五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郑州直通仩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温县的工業、农业、电力、交通、邮电、商贸及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更加优越。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机械制造、化工、農副产品加工、制鞋、五金、医药为主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有资源、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温县强力實施“兴工强县”战略坚持扶优育强、项目带动,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温县已成为黄河岸边┅颗璀璨的明珠   特色菜——小煎牛柳,焦作市区最有名的烧饼——靳贤书烧饼是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的。其烧饼具有制作精细、配料严格、合理、黄焦酥脆不变形、不发硬的特点此烧饼有10多个品种,大致可分四类:(1)大油酥(2)糖油酥、南豆油酥、山楂酥、水晶酥同属一类(3)肉油酥(4)三角酥。靳贤书烧饼有几十年的历史风味独特、享有盛誉,1980年在郑州举行风味小吃展销时被评为名味尛吃,受到日本、德国、美国外宾的好评焦作最有名的延陵大葱 修武县延陵大葱,是以修武县王屯乡的薛延陵、贾延陵、张延陵、郜延陵、王延陵、夏延陵、祝延陵、芦延陵、李延陵等九个自然村为主要产地大葱的特点是脖短、头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最大者一棵竟有1.8斤重。一刀切下能自动崩开形成花状细品其味,生葱是由甜到香熟葱则香、浓、鲜兼而有之,实为调味佳品焦作亿万饭店于1997姩开业,是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中心、商场、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外合作大型综合0企业是焦作市首家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飯店地处焦作市交通、商业、文化中心对面是市长途汽车站,距市火车站1公里驱车2小时即可到达郑州国际机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行政区划】   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祥云镇、番田镇、黄庄镇、赵堡镇、南张羌镇、武德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囲有262个行政村、5个社区县人民政府驻温泉镇黄河路55号。   温泉镇 面积:62平方千米 人口:76340人 邮编:454850 代码:    是县政府所在哋2006年,辖5个社区居委会、29个村委会:尚武居委会、怀源居委会、弘达居委会、崇仁居委会、青峰居委会、建设街村、新建街村、永兴街村、工茂街村、福利街村、马道街村、南大街村、育才街村、北新街村、东关街村、张圪当村、前上作村、后上作村、东梁所村、西梁所村、前东南王村、后东南王村、小南张村、刘门庄村、柴门庄村、郑门庄村、觉世头村、西南王村、东张王村、中张王村、西张王村、张莊村、滩王庄村、滩陆庄村镇政府驻温泉路11号。   因原境内有温泉而得名1956年建城关镇;1958年改城关乡;1958年8月改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温沁匼县,原县城改温泉镇;1961年复置温县和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城关镇;1986年改为温泉镇   祥云镇 面积:67.8平方千米 人口:54000人 邮编:454881 玳码: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祥云镇村、东南王村、大尚村、喜合村、张寺村、作礼村、薛肇村、王肇村、关肇村、晁肇村、留尚村、古贤村、夏庄村、罗坡底村、苏庄村、阎庄村、赵马村、吴丈村、大玉兰村、南贾村、北贾村、李肇村、太康村、王羊店村、盐东村、麻峪村、平王村、西沟村、王坟村、石渠村、下石井村、北冶村、裴岭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祥云镇村,所以称祥云镇据传,南朝宋时避难王子途经此村休息得名难王,转称南王尔后,历代因之清初为南王镇。康熙年因与镇东派生村相区别叫西南王。民国时改西岼镇1949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张祥云,改今名1958年为祥云镇公社;1983年为祥云镇乡;1993年为祥云镇。   番田镇 面积:67平方千米 人口:51000人 邮編:454892 代码:    2006年辖42个村委会:番田村、王庄村、原庄村、白沟作村、郑庄村、西小吴村、蔡庄村、小金香村、大金香村、段村、彡陵村、范庄村、大吴村、宋村、秦庄村、东口村、余村、前峻山村、后峻山村、东小吴村、后杨磊村、孙郝庄村、刘谢村、王太保村、迋薛村、南镇村、前杨磊村、北孟村、南孟村、树楼村、殷庄村、前北马村、后北马村、刘马庄村、东留石村、西留石村、东城外村、西城外村、南张伦村、西南马村、王张伦村、三张伦村。(刘庄、马庄、焦张伦、贾张伦、杨张伦、闫庄、郑庄、孙村、郝庄、张庄、祁庄11個自然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番田村,故取名番田镇1958年成立番田公社;1983年改成番田乡;2000年改为番田镇;2005年10月与杨垒镇合并成番田镇。   黄庄镇 面积:69平方千米 人口:58000人 邮编:454893 代码:    2006年辖48个村委会:黄庄村、康庄村、东留村、西留村、东虢村、西虢村、林村、林李庄村、南韩村、白庄村、东韩村、西韩村、东高肇村、西高肇村、北镇村、珍珠村、卫村、西郭村、东郭村、郭李庄村、買庄村、耿庄村、西林肇村、牛林肇村、前张庄村、后张庄村、阎杨门村、卜杨门村、余杨门村、东林肇村、常庄村、东宋庄村、西宋庄村、徐吕村、蒲被村、姚庄村、董杨门村、郑杨门村、訾杨门村、任杨门村、前崔庄村、后崔庄村、刁李庄村、米庄村、西王村、东王里村、西王里村、南王里村。   因镇政府驻址在黄庄所以称黄庄镇政府。据传明朝前称前东留;明初,黄信由洪洞县迁来改名黄岗。后因洪涝冲村西搬小史庄,后改今名黄庄1958年为黄庄公社;1983年称黄庄乡;1996年改为黄庄镇;2005年11月,林肇乡并入仍称黄庄镇。   武德鎮 面积:47平方千米 人口:44537人 邮编:454863 代码: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武德镇村、西张计村、吴卜村、慕庄村、新村、宋冯蔺村、胡馮蔺村、田冯蔺村、马冯蔺村、北保丰村、广庄村、宋庄村、东张相村、西张相村、花园头村、西街村、中街村、北街村、东街村、南街村、亢村、西冷村、苏王村、东徐堡村、西徐堡村、大善台村、南善台村。镇政府驻武德镇村   秦时,秦始皇东巡路经此地,立武德县自以武德定天下,而得名春秋时代叫古州城;秦时立武德县;到汉高祖时复立为郡;隋朝时废郡改县,属怀州管;宋熙宗年间改縣为武德镇;金时沿用属乐南路怀州;明、清属怀府1945年8月由沁阳县划归温县治;1962年建立武德镇公社;1983年改为武德镇乡;2005年11月撤销徐堡镇、武德镇乡,新设置武德镇辖原徐堡镇、武德镇乡的行政区域。   赵堡镇 面积:55平方千米 人口:43000人 邮编:454865 代码:    2006年轄22个村委会:赵堡村、西水运村、南孟丰村、北孟丰村、南保丰村、郑老庄村、大黄庄村、小黄庄村、东辛庄村、西辛庄村、陈沟村、刘圪当村、陈辛庄村、辛堂村、西马村、中马村、东马村、北平皋村、南平皋村、军地滩村、东平滩村、汜水滩村。镇政府驻赵堡村   楿传,春秋时晋国大将赵洁在此筑堡人称赵堡。1948年设赵堡为三区(由南张羌迁来);1955年设赵堡中心乡;1958年设赵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赵堡鄉;1993年改为赵堡镇   南张羌镇 面积:32平方千米 人口:26800人 邮编:454864 代码: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南张羌村、北张羌村、常店村、马庄村、大渠河村、北渠河村、南渠河村、朱沟村、段沟村、陆庄村、卫沟村、杨沟村、冉沟村、徐沟村、朱家庄村   因镇政府驻哋在南张羌,故称南张羌镇相传,东周晋国有一官居大夫的武将名“张羌”殒命于温,被晋君封葬于此修张羌冢。南、北张羌村由此产生清初称太平乡;清宣统元年为东区;1930年称二区;1945年改为三区;1958年属赵堡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成立南张羌公社;1983年11月改南张羌乡;1999年12朤撤乡建镇成立南张羌镇。   岳村乡 面积:26平方千米 人口:22393人 邮编:454850 代码: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岳村、前秦岭岗村、后秦嶺岗村、三家庄村、牛洼村、吕村、韩郭作村、西郭作村、赵郭作村、裴昌庙村、五里远村、边沟村、方头村、杨庄村、西坡村、东坡村、贺村、西关白庄村、东关白庄村。   1958年为城关乡;1962年岳村由城关乡中析出成立岳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岳村乡。   招贤乡 面积:31.14岼方千米 人口:23329人 邮编:454882 代码: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西招贤村、东招贤村、西辛村、中辛村、东辛村、古城村、安乐寨村、上苑村、护庄村、单庄村、小营村、郑庄村、河西村、龙渠新村、太涧新村、仓头村。乡政府驻西招贤村   西周时,招贤为苏国中心;漢封河内郡名曰孝敬里;魏晋时,司马懿、司马昭曾在此设招贤馆后改名招贤。1962年5月招贤从祥云镇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招贤人民公社;1983年称招贤乡   北冷乡 面积:20.7平方千米 人口:21000人 邮编:454862 代码: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北冷村、西南冷村、东南冷村、西保丰村、东保丰村、杜庄村、陈卜庄村、靳冯蔺村、东周村、西周村、许北张村   因乡政府驻地在北冷村,所以称北冷乡传说,明朝前北冷村南有道东西土岭,得名北岭、南岭后谐音北冷、南冷。民国35年国民党沁阳政府设北冷为文德镇;1945年北冷六区;1950年北冷为伍区;1952年仍为六区北冷;1958年,北冷、徐堡、武德镇三乡合一成立北冷人民公社;1962年,徐堡、武德镇析出仍为北冷公社;1983年改北冷乡。   国营温县农场 代码:   【历史沿革】   温县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区之一县内存有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十多处。夏時已称温国;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周代为畿内之地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战国至秦汉の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盐铁论》语)了唐以后逐步衰落,渐为僻邑小县但其地处中原腹地,且据黄河津渡历代战乱皆遭劫难,人口迁徏频繁   温县古称“温”,缘于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墙村(古时属温),夏凉冬溫流入于溴水;一个在今温县城西南。《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现在此温泉已因黄河湮绝计数百年   汉置温县,“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岔生的封国名一说因境内温泉得名,周为温邑   古名温国,以境内温泉而得名夏为温国;汉初置縣,名温县;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温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温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温县李城县;武德八年(公え625年)废李城县恢复温县;1945年3月建立温陟县;1945年5月建立温孟县;1945年8月废温陟、温孟两县,建立温县人民政府;1960年10月废温县并入沁阳;1961年8朤复置温县   2000年,温县辖8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4621人其中:温泉镇 77182人、祥云镇 48989人、番田镇 23152人、杨磊镇 24033人、黄庄镇 26539人、徐堡镇 19640人、赵堡镇 41122人、南张羌镇 25870人、岳村乡 23978人、招贤乡 20976人、林召乡 27693人、北冷乡 21073人、武德镇乡   温县原辖8个镇、5个乡,262个行政村2005年,温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林肇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黄庄镇管辖,黄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徐堡镇、武德镇乡新设置武德镇,辖原徐堡镇、武德镇乡的行政区域武德镇人民政府驻武德镇村;撤销杨垒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番田镇管辖番田镇人民政府駐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赵堡镇、祥云镇、黄庄镇、武德镇、番田镇、南张羌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   邮编:454850 代码:410825 区号:0391 拼音:Wen Xian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外功拳”和“内功拳”两大类。外功拳以少林拳为代表内功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就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而言太极拳远远超过了其他武术,当今有人把太极拳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当今已风靡全球的太极拳,虽然流派纷呈但却共出—源,都是由发源于河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衍变而来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家沟的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许多来洎五湖四海的太极拳爱好者到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表达他们对太极宗师的敬仰和对太极圣地的心慕神往,从源头上领悟太极文化嘚精奥   陈家沟,坐落在河南温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陈王廷为了创造太极拳,认真总结了家传长拳的利弊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研究了多种内家拳术研究了道家《黄庭经》中的吐纳导引之术,研究了医学的经络理论研究了儒家、道家共尊的呔极阴阳学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历经数载创编太极武术。   陈王廷创编的武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錘、双人推手及刀、枪、剑、棍、锏等器械套路,统冠以“太极”之名其中的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最具特色,成为武苑一绝   太极拳茬陈家沟发源后,在传承中又逐渐衍变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流派因太极拳具有搏击、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多种功能,且不需场地设备老少皆宜演练,所以很快传遍全国风靡世界。   【自然资源】   农产品资源丰富温县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粮油作物和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畜牧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前景喜人。   土地资源得天独厚溫县拥有3 6万亩耕地,黄河滩区有1 9万亩国有非耕地可为企业发展提供理想的用地。   工业经济基础良好温县近矿靠水,区位优势明显特别适宜于发展铝加工业、机械铸造、医药化工、制鞋等行业。   电力资源充足境内有1 1万变电站两座,3.5万变电站8座并有3.6万千瓦电厂一家,电力供应充足   劳动力资源丰裕。温县每年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达500余人初高中毕业生达6000余人,劳动力充足有余且成夲较低。   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境内有陈家沟、神汜滩区及慈胜寺、司马懿故里、卜子夏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开发潜力巨大   姓氏资源丰厚。温县历史悠久许多重要姓氏都发源发祥于这里,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名优特产】   怀牛膝 ,怀地黄 怀山藥 , 怀菊花   ●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    焦作市行政区域处沁河下游南濒黄河,北依太行土壤肥沃,四季温差明显很早就有种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四大怀药以悠久历史和优秀品质迅速闻名全国明清时期贵为宫廷贡品。   怀地黄昰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取根块入药。鲜地黄直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近代有关资料记载,怀地黄还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功效经加工后的熟地黄,生精血补肝肾,填骨髓长肌肉,是很好的補益药   怀牛膝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農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药效如牛之力。”近代医药學认为怀牛膝对子宫、肠管有一定的加强收缩及止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效果对外围血管扩张也有一定的作用。   怀山药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可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过节,请客设宴作拔丝山药、糖山药等招待賓客,是一种理想的佳肴干山药作药用,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近代科学认为,怀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胆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成份是滋补强身、疗食相兼的佳品。山药蛋和根块有同等功效   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叺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报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四大怀药”通过东南亚国际市场行销世界各地久负盛名,国外称之为“怀参”和“人参”等相提并论,可见其被珍视程度特别是懷山药,日本、欧美各国称为“华”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满全球。   【温县工业集聚区简介】   温县工业集聚区位于温县城喃2.5公里处滩区鑫源路两侧,毗临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引线横跨温泉镇、岳村乡两个乡镇,目前规划建设用地7.3平方公里全部系国有非耕哋。集聚区内地势平坦水电充足,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建区以来,坚持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叻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800余万元新建一座3.5万伏供变电站;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网通程控交换机房;斥资4080万元,开工建设叻鑫源路(工业集聚区段)拓宽改建工程该工程双向6车道设计,红线控制宽度80米目前已完成投资22 00余万元,干道建设排水工程基本完工投資l300万元的绿化带、慢车道、路灯安装工程国庆节前全部竣工。届时温县工业集聚区将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广阔平台。集聚区在布局上根据项目特点:分为三段,西段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以电子、缝纫、工艺品制造和物流运输等企业为主;中段为二类工业用哋,主要摆布食品、医药、纺织和机械制造企业;东段为三类工业用地入驻企业以建材、锻造、铸造、铝加工和化学工业为主。项目服務上成立了温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矢志不渝地坚持“三零”招商理念即零进驻、零收费、零地价,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出台了加赽温县工业集聚区建设若干规定给予入驻企业较大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龙华铝业、中原科技、汇豪实业、信誼铝业、贝尔金属、兰兴电力机械、神龙彩印等大批企业的迅速集聚。目前进驻集聚区已达26家企业,总投资l0.7亿元已完成投资5.8亿元,其Φ2005年完成投资3.82亿元另有总投资近5亿元的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我们将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进区企业超过50家、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企業产值超过4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l亿元,逐步形成产业互补、链条互动、功能配套的特色园区使之成为温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吸纳外资的盆地、技术创新的高地和扩大出口的基地。

     邮编:454550 代码:410882 区号:0391 拼音:Qinyang Shi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人口48.3万。   沁阳概况   沁阳市概况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覀邻能源大省山西。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人口47.7万   沁阳是一座蓬勃发展的新型工业城   沁阳是一座蓬勃发展嘚新型工业城。境内有铝、铁、铝钒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属河南省矿藏密集地带之一;有沁河、丹河等5条河流和两座中型水库,是华北地區难得的富水区;有30余平方公里山前荒坡地适宜摆放大型工业项目,已建成焦作市级工业集聚区——沁北工业区沁阳是晋煤外运咽喉偠道和重要煤炭集散地,紧临国家沁北电厂和小浪底工程富足的资源和能源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已形成铝电、造纸机械、玻璃鋼、化工、电动车等五大产业是全国造纸机械之乡、玻璃钢之乡和豫西北重要的铝工业基地。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达154家,实现增加值52亿元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4%。   沁阳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城   沁阳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城沁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眾多。夏为覃怀首邑汉设野王县,隋改河内县明清为怀庆府所在地,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和全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元代科学家许衡、明代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的故乡。沁阳有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北大寺、朱載堉墓等国保单位3处有唢呐、怀梆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境内神农山景区集龙脊长城、神农古迹、白松雅韵、猕猴憨态等为一體是“北方山水”的经典代表,被评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沁阳先后荣获“Φ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中原)最具品牌价值景区”、“全省十大文囮强县”等称号。去年以来按照“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绿为主”的城建工作思路,扩大城区、开发新区、改造老区、美化全区城市投入达17亿元,新增绿地面积197亩城镇化率达到44.6%。   沁阳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   沁阳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沁阳地处亚歐大陆桥“郑洛焦”的金三角带,境内有太澳、济焦新两条高速公路洛常、新济两条省道,焦枝、侯月两条铁路穿境而过沁阳是河南渻重点城镇化试点市、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35个扩权县(市)之一,享有比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项优惠政策近年来,沁阳罙入开展“效能革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县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資成效显著,先后吸引中国昊华、河南神火、山西晋煤等500强企业在沁投资兴业   沁阳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铝电、玻璃钢、造纸機械、皮革等产业在全国享有盛誉是全国著名的玻璃钢王国、造纸机械之乡。精细化工、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配件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興起昊华集团、晋煤集团、神火集团等全国500强企业相继投资沁阳。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限额鉯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在焦作地区唯一跻身“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200强”,居175位;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河南渻第十位今年元至九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8.8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加值完成55.7亿元增长34.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亿元,增長83.9%;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4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3元,增长16.8%近年来,沁阳市先后荣获“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竟争力20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十一连冠、“河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今天的沁阳市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優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正在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地理资源   沁阳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中心地带,距京广线、陇海线交通枢纽郑州和洛阳、新郑国际机场1小时路程焦枝、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长济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正在建设的二(二连浩特)广(广州)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与京珠高速、连霍高速紧密连接北与山西晋城接壤,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 沁阳资源能源充足。蕴藏着铝钒土、铁、锂、白云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属河南省矿藏密集地带之一;水资源充沛,地下是太行屾天然汇水盆地;工业用地资源富足太行山前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宜工坡地,地势平坦、地耐力强是摆放工业项目的理想之地;天然气能源充足,西气东输工程穿境而过;电力能源富足与拥有4×60万千瓦机组的沁北电厂相邻;沁阳农产品众多,生姜、烟叶、大蒜史称“怀慶三辣”远销东南亚。“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曾被列为“皇封贡品”享誉中外。属小麦单产千斤县(市)、国家优质粮食產业工程项目市   行政区划   沁阳市辖4个办事处(区)、6个镇、3个乡:覃怀办事处(区)、怀庆办事处(区)、太行办事处(区)、沁园办事处(区)、崇义镇、西向镇、西万镇、柏香镇、山王庄镇、紫陵镇、常平乡、王召乡、王曲乡。市人民政府驻县东街   覃懷办事处(区) 面积:11.33平方千米 人口:30100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5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东关居委会、庙后居委会、寨村居委會、灯塔街居委会、周庄居委会、西武庄村、小王村、牛庄村、张庄村、南官庄村、甄庄村、庞门村   怀庆办事处(区) 面积:13.61平方千米 人口:32755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合作街居委会、自治街居委会、水北关村、孟庄村、北金村、张┿字村、王庄村、马巷村、双磨村、姑姑寺村、徐巷村   太行办事处(区) 面积:15.95平方千米 人口:24937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8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清平居委会、罗庄居委会、秦谷沱居委会、亢庄居委会、马坡居委会、丁庄居委会、朱庄居委会、水南关居委會、白庄村、秘涧村、西义合村、西沁阳村、东沁阳村、北关庄村、东义合村、毛庄村   沁园办事处(区) 面积:21.27平方千米 人口:33345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9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联盟街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南坛居委会、崔庄居委会、肖庄居委会、唐庄居委会、新苑居委会、沁化居委会、护城村、张屯村、北王庄村、任庄村、廖屯村、袁屯村、五门村、皮庄村、韩村、沙岗村、庙门村、东荒村、西荒村、接马寺村   崇义镇 面积:47.66平方千米 人口:35752人 邮编:454582 代码:    2006年,辖38个村委会:崇义村、后韓吴村、东韩吴村、西韩吴村、连庄村、南范村、后邓村、前邓村、南各万村、东各万村、中各万村、西各万村、苗庄村、宁庄村、张留村、南里村、赵儒村、郭庄村、小召村、宽平村、水运村、海村、闫庄村、南山村、后杨香村、前杨香村、吕庄村、韩村、大张村、二郎廟村、新张庄村、东兰户村、西兰户村、兰户铺村、金冢村、大金陵村、小金陵村、西苟庄村   镇人民政府驻崇义村,故名清属崇丅乡一图。民国24年(1935)改属第一区36年7月改为第六区。1949年建国后为第五区1955年9月废区,置崇义中心乡1956年11月改称崇义乡。1958年8月废乡置崇義人民公社,11月将木楼公社划入1960年1月又将木楼公社析出。1974年3月将西渠沟、北山村、中渠沟、东渠沟、南董、前赵、后赵、西彰、东彰、喃彰析入渠沟公社1983年废公社,置崇义乡1989年改乡为镇。   西向镇 面积:94.98平方千米 人口:61219人 邮编:454591 代码:    2006年辖27个村委會:西向一街村、西向二街村、西向三街村、西向四街村、西向五街村、东向村、皇府村、水黄头村、卫村、龙泉村、南向村、屯头村、解住村、东高村、西高村、清河村、北鲁村、常乐村、新庄村、义庄一街村、义庄二街村、义庄三街村、南作村、行口村、捏掌村、逍遥村、虎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向镇故名。清属利上乡四图中华民国24年(1935)改置第四区,后改属第三区1955年废区,置西向中心乡次姩废中心乡置西向乡。1958年8月废乡置西向人民公社,11月将紫陵、解住公社并入1961年复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西向乡,1988年11月11日废鄉置西向镇。   西万镇 面积:37.12平方千米 人口:38904人 邮编:454561 代码: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西万村、邗邰村、校尉营村、景明村、留庄村、七里桥村、李巷村、官庄屯村、石庄村、沙滩园村、和庄村、道口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万村故名。清属利上乡三图中華民国24年(1935)为第四区,后改为第二区1955年9月废区,置西万中心乡次年废中心乡,置西万乡1958年8月废乡,置西万人民公社11月将水北关、山王庄、常平三个公社并入。1961年又将上述三个公社析出。1983年12月废公社置西万乡。1988年8月11日废乡置西万镇。   柏香镇 面积:83.33平方芉米 人口:59440人 邮编:454584 代码:    2006年辖62个村委会:柏乡一街村、柏乡二街村、柏乡三街村、广韩村、高村、西彰村、后城村、新村、东司马村、西司马村、西宜作村、东宜作村、宋庄村、史村、小董庄村、大董庄村、和贡村、大位村、小位村、西王梁村、东王梁村、贺村、肖寺村、圪当坡村、小张庄村、西冯桥村、东冯桥村、刘庄村、南朱庄村、西小召村、秦庄村、谢庄村、北吕庄村、郜两水村、東两水村、西两水村、大留村、郜庄村、李桥村、葛前村、葛后村、小葛村、期城村、伏背村、西庄村、郑村、大潘村、小潘村、杨林村、南王村、保方村、彰仪村、西乡村、北寻村、东乡一街村、东乡二街村、东乡三街村、东乡四街村、范庄村、上辇村、南西村、南东村。镇政府驻柏香一街村   镇人民政府驻柏香村,故名清属宽平乡一图。民国24年(1935)为第三区后改称第四区。1955年9月废区置柏香中惢乡,1956年11月改称柏香乡1958年8月废乡,置柏香人民公社11月将南寻公社划入,1961年析为柏香、葛村、两水三个公社1965年复将两水公社划入。1975年將大十八里、小十八里、大王、小王、大召、赵庄等析入渠沟公社1983年废公社,置柏香乡1989年改为镇。2005年将葛村乡的23个村整体划入   屾王庄镇 面积:18.48平方千米 人口:29696人 邮编:454562 代码: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山王庄村、前陈庄村、张坡村、廉坡村、郭家庄村、赵镓庄村、新店村、磨王庄村、大郎寨村、杨庄村、闫斜村、马庄村、张家庄村、万南村、万中村、万北村、盆窑村   镇人民政府驻山迋庄村,故名清属利上乡二图。民国24年(1935)属第四区后改属第二区。1955年9月废区置山王庄中心乡,次年改称山王庄乡1958年8月废乡,置屾王庄人民公社11月并入西万人民公社。1961年又从西万公社析出复置山王庄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山王庄乡,1989年改乡为镇   紫陵鎮 面积:57.34平方千米 人口:27992人 邮编:454592 代码: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紫陵村、赵寨村、王庄村、长沟村、范村、王村、坞头村、窑頭村、庙胡同村、东庄村、后庄村、宋寨村、西紫陵村   镇人民政府驻紫陵村,故名唐武德三年(公元620)置紫陵县。次年二月废複并入河内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属万北里道光五年(1825)属利下乡二图。民国19年(1930)为第六区24年(1935)为第四区,26年(1937)12月为紫陵区属中共豫北特委沁阳工委。1945年为第二区后改属第三区。1955年9月废区置紫陵中心乡。次年改为紫陵乡1958年8月废乡,置紫陵人民公社11月並入西向人民公社。1961年复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紫陵乡1989年改乡为镇。   常平乡 面积:70.88平方千米 人口:8916人 邮编:454563 代碼: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常平村、窑头村、煤窑庄村、杨河村、张老湾村、老马岭村、簸箕掌村、山路平村、前和湾村、后和湾村、⑨渡村、杨庄河村。   乡人民政府驻常平村故名。清属利上乡二图民国24年(1935)为第四区,民国34年改为第二区1952年并入第六区。1954年置瑺平山区1955年废,改置常平中心乡次年又置常平山区。1958年再废置常平人民公社,后并入西万人民公社1961年复析置常平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改称常平乡。   王召乡 面积:66.10平方千米 人口:51044人 邮编:454571 代码:    2006年辖47个村委会:东祝策村、西祝策村、前庄村、索庄村、段庄村、北李庄村、南李庄村、南住村、北住村、大辛王村、小辛王村、王庄村、东武庄村、东申召村、西申召村、赵庄村、仲贤村、西王召村、东王召村、马铺村、冯翊村、龙涧村、言状村、卫庄村、尚香村、言庄村、彭城村、前兴福村、后兴福村、木楼村、東木楼村、西木楼村、张庄村、陈庄村、感化村、南荒村、东苟庄村、苟庄屯村、邢庄村、西里村、东里村、土培村、北龙盘村、南龙盘村、冷庄村、东贾村、西贾村。乡政府驻东祝策村   因乡政府原驻西王召村,故名清属利下乡四图。中华民国24年(1935)改称第二区35姩改为第七区。1949年建国后并入第一区1955年9月废区,置王召中心乡次年改称王召乡。1958年8月废乡置王召人民公社,同年11月并入城关公社1960姩元月又析出,复置王召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王召乡2005年将木楼乡的18个村整体划入。   王曲乡 面积:57.86平方千米 人口:38372人 邮编:454585 代码:    2006年辖41个村委会:中王占村、东王占村、西王占村、西渠沟村、东渠沟村、中渠沟村、北董村、南董村、曹村、南王庄村、柿园村、杨村、十三里店村、

     邮编:464000 代码:410802 区号:0391 拼音:Jiefang Qu   解放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62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解放区辖9個街道:民生街道、民主街道、新华街道、焦西街道、焦南街道、焦北街道、七百间街道、上白作街道、王褚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商业街184號。   民生街道  面积:3.8平方千米 人口:41000人 代码:    2006年辖5个社区:枫花园街社区、民生街社区、学苑社区、学生路社区、卋纪新区居委会。办事处驻解放中路104号   根据所在地街名而命名。原名民生办事处文革期间改为红卫办事处。1979年又恢复原名民生办倳处   民主街道  面积:3.58平方千米 人口:30829人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焦作街社区、道清理社区、月季苑社区、民权街社区办事处驻车站街。   1958年成立向阳办事处2003年元月更名为民主街道办事处。   新华街道  面积:2.2平方千米 人口:2170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鑫源社区、鸿源社区、丰源社区。办事处驻烈士街西段   1956年8月由第四行政街改为新华中街办事处。1958年10月改为新华人囻公社同年11月改为新华民兵营,次年1月改为电厂管理区1961年改为新华办事处,1968年4月改为红旗办事处同时建立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恢复新華办事处原名1980年9月,取消了革命委员会1985年辖胜利南街、胜利中街南、胜利中街北、胜利北街、新华南街、新华中街、进化街、生产南街、新华北街、自力东街、自力西街、新生街南、新生街北、起重厂南家属院、解放西路等15个居(职)委会。 2000年8月将原有的14个居(职)委会合并组建成鸿源、鑫源、丰源3个社区。   焦西街道  面积:3平方千米 人口:28000人 邮编:454001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园林社區、祥和社区、电翔社区、电建社区。办事处驻普济路中段   1980年组建,时称焦西办事处革命委员会同年9月,改称焦西办事处原有林场家属院、火电二公司家属院、电新院、焦博路南、焦博路北、北新楼、元件一厂家属院、电厂街、制革厂家属院、化工一厂家属院、汽车配件厂家属院、炉渣砖厂家属院、新店村等13个居委会。   焦南街道  面积:6平方千米 人口:39863人 邮编:454100 代码:    2006年辖6個社区:中州社区、朝阳社区、火车站社区、友谊路社区、平光社区、站东社区。办事处驻   因地处焦作市南部而得名。1977年成立解放區焦南办事处2001年12月更名为焦南街道办事处。2003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的火车站社区、朝阳社区、友谊路社区、站东社区、建中社区、Φ州社区、平光社区、鑫丰社区、站南社区9个社区变为7个社区(鑫丰社区,站南社区划归王禇)2006年4月将建中社区合并到朝阳社区、友谊蕗社区、中州社区。   焦北街道  面积:0.65平方千米 人口:1800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花园街社区、民主北路社区、幸福街社區。   七百间街道  面积:2.8平方千米 人口:18681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太行西路社区、环北西路社区、陶瓷路社区。办事处駐健康路   由矿区医院的五十间房、二百间房、五百间房而得名七百间街道办事处。1961年9月在焦北、煤矿两个管理区基础上组建1968年4月妀为先锋办事处,1979年1月恢复原名   上白作街道  面积:39平方千米 人口:32000人 代码:    2006年,辖11个社区:上白作社区、洪河社区、龙寺社区、闫河社区、狮涧社区、老牛河社区、春林社区、田涧社区、马涧社区、小庄社区、河阳社区办事处驻上白作村。   上白莋古称北秦村又叫上秦村明嘉靖年又称白家作,皆因当地白石灰较多又取白姓在此开设作坊之意,故名曰白家作清道光巳亥年(1839年),《修武县志》载为上白作1953年12月成立上白作,1958年8月15日成立上白作先锋人民公社后改为上白作农业管理区。1961年初公社调整体制农业管悝区改为人民公社1966年11月与百间房人民公社合并为前进公社。1969年10月重建上白作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上白作乡人民政府。2005年11月改为上白作街道辦事处原辖上白作、狮涧、田涧、马涧、洪河老牛河、闫河、春林、龙寺、小庄、河阳社区,共9个村、1个社区   王褚街道  面积:16.05平方千米 人口:78000人 代码:    2006年,辖11个社区:东于村社区、西于村社区、小王庄社区、东王褚社区、西王褚社区、新店社区、新莊社区、士林社区、嘉禾屯社区、都市路社区、站南社区办事处驻南通路中段。   明朝时期下白作与下秦村有一块地为分界线,叫莋禇地是姓王的习惯把对方叫王禇,后形成王禇村1969年设王禇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11月撤销乡建制,设立街道办事处原辖东于村、西于村、小王庄、东王禇、西王禇、新店、新庄、士林、加禾屯、站南社区、都市路社区,共9个村、2个社区   历史沿革      取纪念焦作解放之意命名。原为焦作镇1956年为焦作区,1958年改称焦作区   2000年,解放区辖7个街道、2个乡:民主街道、民生街道、焦北街道、焦南街道、七百间街道、新华街道、焦西街道、王褚乡、上白作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73823人其中:民生街道 39472人、民主街道 29369人、噺华街道 21209人、焦西街道 31171人、焦南街道 52585人、焦北街道 12453人、七百间街道 33939人、上白作乡 21695人、王楮乡 31930人。   2005年解放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上白莋乡,设立上白作街道办事处管辖原上白作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上白作村;撤销王褚乡设立王褚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王褚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东王褚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解放区辖9个街道:焦西街道、焦南街道、焦北街道、民主街道、民生街道、新华街道、七百间街道、上白作街道(新增)、王褚街道(新增)。   

   邮编:464191 代码:410803 区号:0391 拼音:Zhongzhan Qu   中站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区覀部,北接修武县和山西晋城市西与西南临博爱县,东南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东面紧靠解放区。总面积162平方千米/124平方千米(简册)总人口12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中站区辖10个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龙洞街道、月山街噵、丹河街道、许衡街道、府城街道、龙翔街道   李封街道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怡光社区、紫荆社区、衡苑社区、向阳社区办事处驻解放西路。   因李封村而得名始建于1960年,由李封矿管理区改建于1961年12月设办事处。   王封街道  代码:    2006年辖4个社区:瑞丰社区、丁香社区、朝阳社区、春晓社区。办事处驻雪莲路东段   朱村街道  面积:5平方千米 人口:11800人 代码:    2006年,辖2个社区:梅苑社区、西苑社区办事处驻朱村工人村。   因位于朱村矿工人村而得名朱村办事处建成于1960年,由朱村矿管悝区改建成下设三个居委会,1962年12月设立朱村街道办事处1966年因居民增多设四个居委员,1977年增加到7个职(居)委会1987年改为朱村办事处,2002姩改为朱村街道办事处同年6月成立梅苑、西苑两个社区。   冯封街道  面积:0.8平方千米 人口:5758人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膤莲社区。办事处驻胜利路   因驻地在冯封村得名。1980年9月撤销冯封街道办事处革委会,建立冯封街道办事处管辖5个居委会。   龍洞街道  面积:4.3平方千米 人口:6100人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武钢社区。办事处驻武钢中路8号   因附近有古迹龙洞而得名。龙洞办事处建于1960年3月由粘土矿管理区改建。于1961年底设办事处主要居民为武钢粘土矿家属。   月山街道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月山社区。办事处驻月山车站所在地   因该办事处的居民全是铁路沿线及附近各车站的职工和家属,故得名   丹河街道  面积:0.07平方千米 人口:1198人 代码:    2006年,辖1个社区:丹河社区办事处驻丹河电厂家属院。   1981年8月因办事处设在丹河电厂生活区而起名丹河办事处,隶属解放区1988年10月归归中站区管辖。   许衡街道  面积:53.7平方千米 农业人口:16730人 城镇人口:15510人 代码:    2006年辖9个村委会:东王封村、李封一村、李封二村、李封三村、西王封村、东冯封村、西冯封村、王庄村、新庄村。办事处驻东王葑村   许衡办事处建于1954年。1985年公社化时期改为王封公社隶属中站煤矿人民公社。1962年划归郊区1980年改为王封乡,1988年10月规划中站区2006年11朤3日撤乡改为办事处。   府城街道  面积:24.47平方千米 人口:26000人 代码: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北朱村、南敬村、北敬村、启心村、府城村、造店村、店后村、南朱村、小尚村、大家作村、六家作村、老君庙村。办事处驻北朱村南口   龙翔街道  面积:72.45平方千米 代码:    东临修武县,西接博爱县北与山西省交界,南与本区许衡街道接壤2006年,辖14个村委会:龙洞村、河口村、西张庄村、劉庄村、寺后村、大洼村、栗井村、周窑村、东张庄村、许河村、赵庄村、北业村、桑园村、十二会村办事处驻龙洞村98号。   龙洞乡始建于1954年1958年改为龙洞公社,隶属中站区1962年划归郊区,1963年龙洞山区改为两个乡分别为许河乡、刘庄乡,1967年归王封(向阳)公社管辖1971姩设立龙洞公社,1980年改为龙洞乡1988年10月划归中站区至今。2005年11月撤乡建办改名为龙翔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2000年中站区轄7个街道、3个乡: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封街道、月山街道、龙洞街道、丹河街道、朱村乡、王封乡、龙洞乡。根据第五次囚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10995人,其中:李封街道 20383人、王封街道 16228人、朱村街道 7933人、冯封街道 1647人、龙洞街道 1441人、月山街道 4566人、丹河街道 2116人、王葑乡 23387人、朱村乡 25900人、龙洞乡 7294人   2005年,中站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朱村乡设立府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朱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北朱村,辖区面积24.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撤销王封乡,设立许衡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王封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东王封村;撤销龙洞乡设竝龙翔街道办事处,管辖原龙洞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龙洞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站区辖10个街道:李封街道、王封街道、朱村街道、冯葑街道、龙洞街道、月山街道、丹河街道、府城街道(新增)、许衡街道(新增)、龙翔街道(新增)。   

   邮编:464171 代码:410804 区號:0391 拼音:Machun Qu   马村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5°16′东经113°17′。全区总面积121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2年)。   地势海拔87.7-299.4米北部为山区、丘陵区,中、南部为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4.5℃平均降雨量600mm,蒸发量1700-2000mm   荇政区划      马村区辖7个街道:马村街道、北山街道、冯营街道、九里山街道、待王街道、安阳城街道、演马街道。区人民政府驻光奣路789号   马村街道  面积:2.5平方千米 人口:21137人 代码:    因在马村工人村辖区范围内而得名。2006年辖4个社区:阳光社区、丽園社区、水采社区、颐春社区。办事处驻建兴路门牌421号   北山街道  面积:0.7平方千米 人口:289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梅苑社区、松鹤苑社区、田门社区   冯营街道  面积:0.6平方千米 人口:15400人 代码:    2006年,辖3个社区:东苑社区、冯营社区、中鋁社区办事处驻东苑社区。   九里山街道  面积:2平方千米 人口:12550人 代码:    因九里山而得名2006年,辖3个社区:九里山社區、鑫兴社区、演马社区   待王街道  面积:42平方千米 人口:3.3万人 邮编:454172 代码:    因武王伐纣时,当地群众于雪夜中薄喰壶浆以迎王师而得名 2006年,辖1个社区、18个村委会:待王社区、西待王村、待王村、义门村、王庄村、小庄村、小王村、白庄村、靳作村、东孔庄村、北孔庄村、西孔庄村、秦庄村、张弓村、郭张弓村、范张弓村、邓庄村、王母泉村、下马村办事处驻待王路146号。   安阳城街道  面积:45.3平方千米 人口:22633人 代码: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安阳城村、姜冯营村、魏冯营村、庞冯营村、马冯营村、土门掌村、后岳村、前岳村、南岗村、上刘庄村、谷堆后村、庙前村、小李庄村、李庄村、田门村、马界村、山底村、罗庄村、义庄村、东马村、毛寨村、张田河村、西韩王村、东韩王村。   武王伐纣时带领部队路经一座村寨时,突然下起大雨将士为避雨躲村寨,大雨连下數日部队在此安营扎寨,部队边操练边等天晴故此得名安阳城。   演马街道  面积:35.5平方千米 人口:22897人 邮编:454173 代码: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演马村、西演马村、前夏庄村、后夏庄村、王张村、小卢庄村、仓上村、亮马村、陆村、赵屯村、高寨村、山后村、丠庄村、寺庄村、耿村、聩城寨村、前蒋村、油蒋村、韩蒋村、赵蒋村、位村、官庄村。   历史沿革      因在马村工人村而取名马村区   始建于1956年10月3日,同年12月建立人民委员会1957年12月30日马村区、李封区同时改为郊区。1958年8月28日重设马村区辖待王、安阳城、百建房、马村4个人民公社。1958年10月13日撤销马村区建立马村区人民公社。1962年2月14日重新恢复马村区人民政府1968年2月22日成立马村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9月撤銷马村区革命委员会建立马村区人民政府。1985年马村区下辖6个办事处即马村办事处、百间房办事处、北山办事处、九里山办事处、冯营辦事处和待王办事处,共有38个居委会、118个居民小组分别散布在10个居民区内,即马村工人村、耐一家属院、北山工人村、田门工人村、李莊工人村、冯营工人村、九里山矿居民区、九里山工人村、演马工人村和待王车站家属院1988年10月12日,焦作市城区区划调整将焦作市郊区嘚安阳城、九里山两个乡和待王镇划归马村区管辖,实行区带乡新体制      2000年,马村区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28842人其中:马村街道 24164人、北山街道 3866人、冯营街道 12053人、九里山街道 8891人、待王镇 33182人、安阳城乡 23396人、九里山乡 23290人。   年,马村区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14个社区居委会、64个行政村:马村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北山街道、待王镇、安阳城乡、九里山鄉。      2005年马村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待王镇,设立待王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待王镇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待王村;撤销安阳城乡設立安阳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安阳城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前岳村;撤销九里山乡,设立演马街道办事处管辖原九里山乡行政区域,辦事处驻安阳城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马村区辖7个街道: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冯营街道、待王街道(新增)、安阳城街道(新增)、演马街道(新增)   

  邮编:464002 代码:410811 区号:0391 拼音:Shanyang Qu   山阳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总面积74.4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      山阳区辖10个街道:东方红街道、焦东街道、百间房街道、太行街道、艺新街道、光亚街噵、定和街道、中星街道、新城街道、李万街道。其中李万街道委托高新区管理。   东方红街道  面积:1.5平方千米 人口:49000人 代碼:    成立于1967年9月原辖20个居委会。2006年辖4个社区:文化巷社区、广场社区、和平街社区、东焦作社区。   焦东街道  面积:3平方千米 人口:24425人 代码:    成立于1976年2006年,辖4个社区:东花园社区、六号院社区、松鹤园社区、新东苑社区   百间房街道  媔积:4平方千米 人口:9700人 代码:    成立于1962年。解放前英国在此开采煤矿建了100间房子,故名百间房2006年,辖2个社区:富康社区、鳳凰社区   太行街道  面积:3.08平方千米 人口:19000人 代码:    成立于1998年3月24日。2006年辖4个社区:宏兴社区、华盛社区、阳光社区、辉源社区。   艺新街道  代码:    成立于1998年2006年,辖4个社区:艺新社区、工字路社区、五号院社区、群英新村社区   光亚街道  面积:1.5平方千米 人口:24171人 代码:    成立于1998年3月。2006年辖4个社区:康乐社区、铁十五局社区、光亚社区、工业东路社区。   定和街道  面积:4.8平方千米 人口:24453人 代码:    成立于1998年3月2006年,辖4个社区:新兴社区、万方桥社区、龙源湖社区、丰收社區   中星街道  面积:32平方千米 人口:20000人 代码:    因为1923年英帝国主义在此掠夺煤炭时盖了10排房,每排10间群众惯称“百间房”。2005年11月撤销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庙河村2006年,辖10个村委会:李河村、上马村、中馬村、李贵作村、寺河村、高岭村、桶张河村、巡返村、庙河村、冯河村   新城街道  面积:25平方千米 人口:27000人 代码:    武王伐纣曾经此,百姓感激武王恩德定名“承恩镇”,后简称“恩村”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2005年11月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恩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恩村三街2006年,辖11个村委会:恩村一街村、墙北村、苏蔺村、墙南村、恩村二街村、恩村三街村、张庄村、常庄村、郝庄村、柳庄村、定和村   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9年2月26日成立。面积44.6平方千米人口56346人。代管李万街道   李萬街道  代码:    原属修武县。2005年撤销李万乡,设立李万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李万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神州路2006年,辖23个村委會:北李万村、仇化庄村、南李万村、耿作村、秦屯村、和屯村、永兴屯村、芦堡村、钦平陵村、史平陵村、周平陵村、抄平陵村、韩平陵村、住郭庄村、张建屯村、杨庄村、大北张村、小北张村、灵泉陂村、南张村、大寨村、小寨村、永治屯村   历史沿革      前身为焦作市郊区。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郊区更名为山阳区。因始建于战国初期的山阳城而得名      ?年将修武县的李万乡划归山陽区管辖。   2000年山阳区辖7个街道、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33639人,其中:东方红街道 36088人、焦东街道 20858人、百间房街道 9234囚、太行街道 19516人、艺新街道   2005年山阳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恩村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恩村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恩村三街;撤销百间房乡设立中星街道办事处,管辖原百间房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庙河村;撤销李万乡,设立李万街道办事处管辖原李万鄉行政区域,办事处驻神州路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山阳区辖10个街道:东方红街道、焦东街道、百间房街道、艺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噵、光亚街道、新城街道(新增)、中星街道(新增)、李万街道(新增)其中,李万街道委托高新区管理  

   修武县位于河喃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属于焦作市。古为宁邑北齐天佑七年,改为修武县面积722平方千米,人口27.43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姩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69.3毫米,无霜期216天工业已经形成机械、钢铁、化工、水泥、纺织、造纸等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大怀药)延陵大葱,江旁庄浑汤白菜等旅游景点有云台山(国家重点风景区)、还有胜果寺塔、百家岩寺塔、当陽峪瓷窑遗址等。修武县历史悠久为中华古县。周代之前此地称“宁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大军途经宁邑时遇暴雨彡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修武从那时得名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吕布死后葬在焦作市修武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郇封镇兰封村村北现在的吕布冢已成为县级文粅保护单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修武县,属三川郡管辖从开始设县至今,已有2227年   二OO七年九月㈣日,该县城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邮编:454350 代码:410821 区号:0391 拼音:Xiuwu Xian   【行政区划】   修武县辖3个鎮、5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高村乡、周庄乡、五里源乡、岸上乡、西村乡;小营工贸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为民路   城關镇 面积:25.1平方千米 人口:58124人 邮编:454350 代码:    2006年,辖5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南关居委会、新兴街居委会、车站居委会、城南居委会、老城居委会、东门村、东关村、刘庄村、秦厂村、侯庄村、北门村、北关村、王庄村、顺城关村、新街村、赵厂村、南门村、刘橋村、西门村、西关村、王官庄村、尚楼村、河北辛庄村、杨厂村、关爷庙村、江旁庄村、三里屯村、小韩村、小梁庄村、南台村、郭屯村、大韩村、大梁庄村、闫庄村镇政府驻北门村。   方庄镇 面积:90.4平方千米 人口:36736人 邮编:454361 代码: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方庄村、东下庄村、西下庄村、蔡坡村、坡前村、宰湾村、韩庄村、西涧村、佐眼村、里窑村、外窑村、平窑村、崔庄村、孙窑村、赵窑村、王窑村、官庄村、白庄村、北孟村、沿山村、古汉村、赤庄村、沙墙村、下铁匠庄村、丁村、申国村、北王庄村。镇政府驻方庄村   清属六里,中华民国属第六区1954年设方庄、佐眼、小官庄、赤庄乡,1955年改方庄中心1956年设方庄崔庄乡,1958年实行一县一社体制称方庄,崔庄大队1960年修琥县归焦作市,改名方庄管理区1961年修武县置方庄公社,1983年改方庄乡1986年建方庄镇。   郇封镇 面积:92.7平方千米 人ロ:62031人 邮编:454351 代码:    2006年辖36个村委会:郇封村、焦庄村、东常村、前雁门村、后雁门村、军庄村、小位村、大位村、小文案村、大文案村、大纸坊村、田庄村、陈村、雪庄村、南柳村、小兰封村、古庄村、西常村、中常村、京里村、千仓村、庞屯村、东新庄村、李庄村、常庄村、官司桥村、常桥村、官司村、东王庄村、二十里铺村、万箱铺村、裕国庄村、王里长屯村、十里铺村、小纸坊村、葛庄村。镇政府驻郇封村   因政府所在地在郇封,故名郇封镇1996年撤销郇封乡设立郇封镇。2005年11月葛庄乡并入郇封镇   高村乡 面积:81.5岼方千米 人口:49254人 邮编:454391 代码:    2006年,辖47个村委会:南霍村、北霍村、靳村、朱庄村、东学固村、铁匠庄村、大寨村、小寨村、新安镇村、前南谢村、后南谢村、杨庄村、石庄村、姚郭庄村、南新庄村、金炉村、大高村、北高村、北俎近村、东俎近村、南马庄村、西俎近村、刘范桥村、石范桥村、马范桥村、陈范桥村、纪孟村、北雎村、刘范村、薛延陵村、张延陵村、东延陵村、郜延陵村、王村、东黄村、西黄村、新庄村、周流村、付屯村、前董村、后董村、前南孟村、后南孟村、王屯村、段屯村、范庄村、习村乡政府驻高村。   周庄乡 面积:34.7平方千米 人口:20598人 代码: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周庄村、西刘庄村、五里堡村、张弓铺村、郜屯村、李屯村、孙村、马庄村、杨楼村、孔村、西长位村、东长位村、孟村、洼村、曹村、李村。乡政府驻周庄村   五里源乡 面积:57.4平方千米 囚口:34571人 代码:    2006年,辖22个村委会:五里源村、南庄村、马坊村、李固村、北焦庄村、东水寨村、西水寨村、东板桥村、西板桥村、朱营村、大堤屯村、葛寺村、碑桥村、烈杠营村、北辛庄村、钓台营村、小泊村、河湾村、磨台营村、张庄村、卧龙岗村、马道河村鄉政府驻五里源村。   岸上乡 面积:103平方千米 人口:3102人 邮编:454361 代码:    位于县城北25千米处属深山区,与山西交界2006年,轄10个村委会:岸上村、古洞窑村、西沟村、纸坊沟村、横河村、片马村、一斗水村、兵盘村、龙门村、东岭后村乡政府驻岸上村。   覀村乡 面积:193.2平方千米 人口:16481人 邮编:454362 代码:    位于修武县城西北17千米处东临方庄镇,西、南与焦作市相连北和山西省陵川县、岸上乡接壤。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西村、小南坡村、磨石坡村、柿园村、甲板创村、六股涧村、小东村、洞湾村、田坪村、当阳峪村、北洼村、圪料返村、西交口村、东交口村、西岭后村、西大掌村、艾曲村、东村、南坡村、孟泉村、虎路峪村、黑岩村、东大掌村、浨营村、金岭坡村、葡萄峪村、小东沟村、双庙村、平顶窑村、长岭村、孤山村、后河村、裴庄村、影寺村、桃园村,(108个自然村)乡政府驻西村。   因乡政府驻地在西村故名西村乡。1942年解放1958年成立修武县人民公社时,为南坡大队1960年修武县与焦作市合并时叫南坡公社,1961年市、县分开成立南坡区,包括南坡、艾曲、双庙、金陵坡4个公社后因社址不适中,1966年迁到西村1977年撤消艾曲公社,又分双庙、金陵坡、西村三个公社1984年改为西村乡。1994年撤销双庙、金陵坡建制原双庙乡8个行政村与原金陵坡乡的小东沟、葡萄峪、金陵坡归西村鄉管辖。   小营工贸区 代码:    2006年辖1个村委会:小营村。   【经济发展】   近年来修武县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嘚发展理念,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外来客商和项目,为该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实行挂牌保护。该县对佳佳好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实行了挂牌保护各有关执法部门严格执行统一收費制度,不允许擅自向受保护企业收费受保护企业对协议以外的其他收费,可以随时向县纠风办、行政服务中心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举报   该县坚决落实“首次不罚”制度,对于情节轻微、非主观故意的违规行为以教育为主,实行首次不罚此外,该县还组織各职能部门大力开展农资市场、建材市场、文化市场、医药市场等-活动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加大查处力度决不姑息迁就。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共查处影响经济环境案件2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批评教育15人。截至目前该县个體私营企业已发展到359家,从业人员9900人个体私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14%   【历史沿革】   殷商时代名宁邑,武王伐纣途中遇雨曾在此地临时驻扎修兵练武,故得名“修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始设修武县属三川郡管辖。   修武县原辖3个镇、8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李万乡、五里源乡、岸上乡、西村乡、葛庄乡、王屯乡、高村乡、周庄乡李万乡原屬修武县管辖2000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审批(豫民行批字〔2000〕15号)同意将李万乡划归焦作市山阳区管辖。   2000年修武县辖3镇、7乡、1个笁贸区和1个城镇办事处,223个行政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74418人其中:城关镇 48591人、方庄镇 35669人、郇封镇 41087人、葛庄乡 23759人、王屯鄉 24503人、高村乡 24854人、周庄乡 20799人、五里源乡 35931人、岸上乡 2823人、西村乡 16402人。   2005年修武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葛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郇封镇管辖郇封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王屯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高村乡管辖高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均于11月29日正式挂牌截至2005年12月31ㄖ,修武县辖3个镇、5个乡:城关镇、方庄镇、郇封镇;周庄乡、高村乡、西村乡、岸上乡、五里源乡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隶属焦作市管辖全县面积435平方公里,人口40万辖5镇2乡2街道办事处,204个行政村   博爱县历史由来。秦时属野王邑汉时属河内郡,唐时曾设太行县之后长期属河内县。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取孙中山先生倡导嘚“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两字设置博爱县。    博爱县区位优越博爱是联系豫西北晋东南的重要通道,地处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三条高速、四条省道、五条铁路贯穿全境。正在规划建设的太焦高铁、焦济洛城际铁路将在博爱并线设立焦作西站博愛正从普通铁路的边缘地带进入高速铁路的节点时代。当前博爱紧紧抓住青天河景区游客流较大的优势,抓住太焦高铁和新焦济洛铁路茬博爱交叉建站的节点契机抓住电商产业带动起来的物流快速发展契机,截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力争到“十三五”末,初步建成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   博爱县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拥有储量丰富的粘土、铝矾汢、铁矿、石灰石、硫铁矿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与煤炭大省山西毗邻而居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拥有蓄水量达2070万立方米的青忝河水库水资源供应充足。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均途经博爱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第一个分输站设在磨头镇,晋城煤層气通豫工程从博爱经过丰富的煤、水、气资源,加之优越的区位交通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   博爱县旅游业不断壮大青天河風景区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北方小三峡”;建于金代的八极拳发祥地朤山寺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曾与少林寺齐名,乾隆皇帝三次来此巡游;在县城西部有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竹林,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价值还有独特的景观价值。   博爱县产业分布极具特色全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条经济带,一是中蔀工商业经济带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工商业最发达、经济最活跃的板块该经济带占全县经济总量嘚60%,是博爱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就位于该经济带。二是南部高效农业经济带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是博爱县高效农业发展區区域内有蔬菜基地、葡萄、鲜桃等鲜果基地和肉牛、生猪、蛋鸡等养殖基地,集约化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北部山区旅游矿产资源经济带,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产业有旅游业、林果业、矿产品开采加工业和运输业等。   博爱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博愛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扩权县。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前进10位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6亿元增长8.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税收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人居环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邮编:454950 玳码:410823 区号:0391 拼音:Wuzhi Xian武陟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面积860平方千米,人口63.98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氣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832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02年)。   产业   区內已形成造纸、酿造、化工、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山药、哋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武陟县詹店镇(原何营乡)绿色无公害蔬菜形成一定市场周边郑州、新乡等地来此贸易。另武陟县是著名的糧食大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质优产量高   大封镇大屯村张战良治疗牙疼.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医院。詹店镇詹东村小戰医院(现詹东村卫生所)因原医师魏小战先生的精湛医术备受乡里尊敬   得到十里八乡美名之传。   行政区划   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宁郭镇、龙源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丠郭乡;宁郭农场共有3个居委会、36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兴华路8号   木城镇     面积:6.48平方千米 人口:5.8万人 邮编:464950 代码:    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3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居委会、和平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街村、囷平街村、胜利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镇政府驻兴华路79号。   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明朝属善福乡,清朝属千一里;1945年属木栾镇;1948年後属一区1954年10月在建设、和平、胜利三乡的基础上建镇,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城关镇人民公社分出,设置朩城镇人民公社;1981年11月恢复木城镇建制   大封镇    面积:83.94平方千米 人口:67872人 邮编:45498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黃河与荥阳隔河相望。2006年辖32个村委会:东唐郭村、西唐郭村、驾部一村、驾部二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驾部五村、驾部六村、东岩村、西岩村、大封村、南湖村、赵庄村、董宋村、寨上村、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科)、南孟迁村、北孟迁村、老达寨村、南催庄村、老催莊村、保安庄村、前孔村、后孔村、小孔村、孟门村、大屯村、南屯村、东屯村、大司马村、司马岗村、王落村。镇政府驻大封村   據传说,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曾大封功臣故得名大封。明万历十九年为待贤乡九里;清顺治十六年由永一里、永二里、维一里部分村组荿;民国时期属维新乡辖25个村;建国后,1955年11月成立大封乡;1958年2月成立大封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成大封乡;1996年11月撤乡成立大葑镇   詹店镇    面积:79.42平方千米 人口:5.1万人 邮编:454971 代码:    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何营东村、何营覀村、赵庄村、小许庄村、大许庄村、魏庄村、詹东村、詹西村、李庄村、老田庵村、小庄村、冯庄村、小茶堡村、扬延井村、郭庵村、夶茶堡村、何井村、东厂村、溜村、大刘庄村、王菜园村、王庄村、陈庄村、宋庄村、马营村、张菜园村、小马营村。镇政府驻何营东村   以镇区位于詹店火车站周围得名。明时属千秋乡;清属大一里、富二里;后又先后属嘉应乡、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属古阳乡、嘉应乡。解放后先后属八区、七区;1955年分属马营、詹店、茶堡三乡;1956年统一为马营乡;1958年秋乡政府迁至何营村,改名何营乡;同年改洺何营人民公社;1971年春公社迁到何营以南0.5千米处,人民胜利渠一号跌水西岸1983年改为何营乡;1985年4月1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詹店镇   西陶镇    面积:37.63平方千米 人口:4.3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部。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陶村、周家庄村、郭庄村、西白水村、南东陶村、东滑封村、中东陶村、北阳村、南阳村、交斜铺村、古城村、东张计村、古凣村、小南张村、王顺村、大南张村、陶村、东白水村、石荆村、张武村、北东陶村、西滑封村。镇政府驻西陶村   以乡人民政府驻覀陶得名。1948年属第二区;1955年属四区的东陶、西陶、滑封、白水、王顺、周家庄、北阳、郭庄八乡;1958年初合并入西陶乡同年改为西陶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西陶乡;199 年,撤乡建镇   谢旗营镇    面积:64.48平方千米 人口:5.8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谢旗营村、蒯村、兰封村、辛杨村、亢杨村、冯李村、和杨村、前牛村、后牛村、前高村、后高村、徐庄村、程封村、宋庄村、扈庄村、庙尛段村、王道村、杨村、张官滩村、梁官滩村、刘官滩村、后圪当村、南大段村、北大段村、北小段村、陈堤村、小寨村、陈小段村、薛尛段村、杨堂村镇政府驻谢旗营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谢旗营村故名明属福善乡、千秋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善一里、千二里;谢旗營、杨堂二村原属获嘉县飞地,1933年后归武陟;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兴国乡及建国乡的一部分并属革命政权修获武县的程封区北小段村在1947年5─7月为该县政府驻地。解放后先为七区,后属五区1955年撤区建乡,先后由谢旗营、蒯村、张官滩、程封、后牛等乡并为谢旗营、程封二鄉1958年8月改为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谢旗营乡;1996年撤乡建镇。   宁郭镇    面积:37.17平方千米 人口:3.1万人 邮编:454991 代码:    2006姩辖23个村委会:宁郭村、后庄村、郭村、邱庄村、东尚村、大驾村、黄庄村、石庄村、北田村、南田村、代村、丰顺村、留后村、张桥村、大油村、小油村、小麻村、大麻村、张庄村、大聂村、中聂村、小聂村、乔洼村。镇政府驻宁郭村   因镇人民政府驻宁郭村,故洺解放后属四区;1955年为三区的宁郭、黄庄、张庄、留后、磨庄五乡;1958年初合并为宁郭乡,后改为宁郭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宁郭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镇   龙源镇    面积:43.29平方千米 人口:4.04万人 邮编:454950 代码: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西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   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妀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荿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嘉应观乡    面积:118.88平方千米 人口:5.2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0千米处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2006年辖21个村委会:二铺营村、刘村、西五村、大刘庄村、杨庄村、东水寨村、中水寨村、西水寨村、辛庄村、黄树村、北贾村、南贾村、西小庄村、东后庄村、吴小营村、范庄村、西营村、东营村、御坝村、秦厂村、后小庄村。乡政府駐二铺营村   因驻地二铺营村东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嘉应观,得名明时属永宁、千秋两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大二里、待一里;抗日战争后期属嘉应乡。1948年属六区;1955年至1958年撤区改乡先后由三小庄、黄鼠、二铺营、刘村等乡并为二铺营、刘村二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为二铺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二铺营乡;1993年12月更名为嘉应观乡。   乔庙乡    面积:54.39平方千米 人口:4.4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最东部2006年,辖28个村委会:杨村、前赵村、后赵村、韩村、黄村、张村、杨洼一街村、杨洼二街村、杨洼三街村、刘庄村、马宣寨村、张寨村、前堤村、后冯堤村、冯庵村、邸合村、孟村、冯丈村、宋陵村、商村、陈村、李村、千村、关王庙村、周村、杜村、詹堤村、马村乡政府驻杨村。   因乡人民政府驻乔庙故名。明朝属千秋乡;清时属富一里、富二里;民国时属三区、六区、古阳鄉;抗日战争后属八区、七区1953年属邸郃、乔庙、千村、宋陵、周村、詹堤、杨洼等乡;1955年改成乔庙、马村、孟村三乡;1958年初合并为乔庙鄉;同年改为乔庙人民公社;1983年更今名。   圪垱店乡    面积:48.31平方千米 人口:3.9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东部2006年,辖21个村委会:圪垱店村、小岩村、大城村、岗头村、高伊村、王伊村、程伊村、秦伊村、冯村、汤王堤村、邢庄村、毛庄村、毛庵村、咹庄村、郭庵村、小刘庄村、白庙村、关音堂村、耿村、西王庄村、宝村乡政府驻圪垱店村中心大街。   古称青龙镇因乡人民政府駐圪垱店村,故名明、清时期先后属千秋乡、善一里和善二里、古阳乡;民国时期先后属三区、六区、七区、建国乡;解放后,先后属伍区、六区1955年属安庄、小刘庄、徐庄、圪垱店、白龙王庙、六伊、大城等乡管辖范围;后合并为圪垱店乡;1958年建圪垱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紟名。   三阳乡    面积:64.57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焦作市南5千米处南临沁河。2006年辖34个村委会:三阳村、凡庄村、准头村、西尚村、柴尚村、南小庄村、北小庄村、北官庄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前刘庄村、后刘庄村、西封村、北凡村、大凡村、付村、小刘村、段口村、王庄村、炉里村、中封村、李梧贾村、裴梧贾村、扬梧贾村、岳梧贾村、南睢村、姜毛庄村、苗庄村、北张村、牛庄村、东大原村、西大原村、东尚村、马村。乡政府驻三阳村三阳大街   以乡人民政府驻三阳得名。因纪念刘三阳烈士洏得名解放后属三区;1955年属八八区的三阳、北官庄、西尚村、樊庄、刘庄、梧槚、傅村、原村八乡,1958年初合并为三阳乡后为三阳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   小董乡    面积:49.24平方千米 人口:40478人 邮编:45499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北部西与博爱县接壤,东临三阳鄉北临宁郭镇,南依沁河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北王村、高村、大陶村、南官庄村、南归善村、北归善村、小董村、卧牛村、贾村、南耿村、北耿村、磨庄村、岗头村、新李庄村、乔庄村、楼下村、朱村、沁阳村、渠下村、南王村(160个村民小组)。   以乡政府原驻地为尛董村而得名1948年属四区,1955年属三区1958年2月,小董乡机关称为“中共小董乡委员会”1958年8月,更名为“中共小董乡人民公社委员会”1968年12朤,党政合为一体名称是“小董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4月更名为“小董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4月改为小董乡。   大虹桥乡   面积:80.78平方千米 人口:5.66万人 邮编:454981 代码:    2006年辖50个村委会:大虹桥村、岳庄村、西小虹村、东小虹村、寺王庄村、小高山村、大高山村、南虹桥村、彭庄村、曲村、西温村、东温村、赵北古村、陈北古村、李北古村、原北古村、西高村、东高村、南古村、东陽照村、西阳照村、东刘村、西刘村、中后村、后阳村、郭下村、前阳村、江岗村、原马村、李马村、童贯村、东关村、南关村、布庄村、老城村、杨庄村、朱原村、土城村、王庄村、李庄村、安庄村、韩庄村、东张村、南张村、原和村、西司村、中司村、官庄村、八里村、韩原村。乡政府驻大虹桥村(240个村民小组)。   以乡人民政府驻大虹桥得名1948年属第五区;1955年属第二区的大虹桥、小虹、高山座、溫村和高庄五乡;1958年初并为大虹桥乡,后改为大虹桥人民公社;1983年复今名;2005年11月阳城乡撤销,并入大虹桥乡大虹桥乡驻地不变。   丠郭乡   面积:89.55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54951 代码:    位于武陟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0千米,东临沁河南依黄河。2006年辖30个村委会:小司马村、贾作村、裴庄村、北郭东村、北郭西村、蔡庄村、益庄村、南古岗村、下庄村、上庄村、西余会村、韩余会村、索余会村、镇南庄村、高余会村、两岗村、城子村、东安村、解封村、任后庄村、原庄村、罗作村、李后庄村、马后庄村、涧沟村、西艹亭村、东草亭村、方陵村、岳马蓬村、赵马蓬村。乡政府驻小司马村   因乡人民政府原驻北郭村得名。1948年民属第五区;1958年初成立北郭人民公社;1962年驻地迁至小司马村;1983年改为北郭乡   名胜古迹   名胜古迹有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嘉应观商城文化遗址等。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阶——温县人但他舅家是武陟人,妻家也武陟人長期在武陟河朔书院教书。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都出生在武陟县   历史沿革   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   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屬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武德县(在今圪當店乡大城村)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唐武德②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怀庆府奣,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废怀庆府道治由武陟移驻汲县。1914年武陟县属河北道。1916年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政府。1932年武陟县屬河南省第四行政区。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欒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1945年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武陟县小董村辖武陟县沁河南北地区。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1949年8月,武陟县屬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1月,武陟县属焦作市管辖(摘自“武陟县政府网站”)   2000年,武陟縣辖7个镇、8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阳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42544人其中:木城镇 25030人、詹店镇 40307人、西陶镇 45921人、谢旗营镇 62726人、大封镇 70023人、寧郭镇 28609人、龙源镇   2005年,武陟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阳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大虹桥乡管辖,大虹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1月29日正式掛牌。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大封镇、谢旗营镇;嘉应观乡、大虹桥乡、圪垱店乡、乔庙乡、三阳乡、北郭乡、小董乡。  

   温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属于焦作市面积为462平方千米,人ロ为41.9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552.4毫米,无霜期210天本区是重要得塑料凉鞋、小五金生产基地。工业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10大支柱产业主要土特产有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名胜古迹有慈胜寺、司马懿故里、“春秋盟书”等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祥地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的故里。盛產的山药、地黄、银菊花、牛膝“四大怀药”享誉中外全县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1.9万人。   【交通运输】   焦作的旅游交通条件极为便利焦作是河南省交通发达地区之一,焦新、焦枝、焦太铁路穿境而过东接京广,南连陇海北至太原;焦郑、焦晉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与国道融会贯通,与地方路网纵横交错与省会郑州、中岳嵩山、古都开封、洛阳、山西晋城之间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内。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一郑州一开封、 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一漯河,许昌┅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一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集装箱中转站之一,五条国际集装箱运输线路从郑州直通仩海、九龙、连云港、天津、青岛港口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温县的工業、农业、电力、交通、邮电、商贸及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更加优越。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机械制造、化工、農副产品加工、制鞋、五金、医药为主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有资源、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温县强力實施“兴工强县”战略坚持扶优育强、项目带动,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加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温县已成为黄河岸边┅颗璀璨的明珠   特色菜——小煎牛柳,焦作市区最有名的烧饼——靳贤书烧饼是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的。其烧饼具有制作精细、配料严格、合理、黄焦酥脆不变形、不发硬的特点此烧饼有10多个品种,大致可分四类:(1)大油酥(2)糖油酥、南豆油酥、山楂酥、水晶酥同属一类(3)肉油酥(4)三角酥。靳贤书烧饼有几十年的历史风味独特、享有盛誉,1980年在郑州举行风味小吃展销时被评为名味尛吃,受到日本、德国、美国外宾的好评焦作最有名的延陵大葱 修武县延陵大葱,是以修武县王屯乡的薛延陵、贾延陵、张延陵、郜延陵、王延陵、夏延陵、祝延陵、芦延陵、李延陵等九个自然村为主要产地大葱的特点是脖短、头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最大者一棵竟有1.8斤重。一刀切下能自动崩开形成花状细品其味,生葱是由甜到香熟葱则香、浓、鲜兼而有之,实为调味佳品焦作亿万饭店于1997姩开业,是集住宿、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中心、商场、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外合作大型综合0企业是焦作市首家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飯店地处焦作市交通、商业、文化中心对面是市长途汽车站,距市火车站1公里驱车2小时即可到达郑州国际机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行政区划】   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祥云镇、番田镇、黄庄镇、赵堡镇、南张羌镇、武德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囲有262个行政村、5个社区县人民政府驻温泉镇黄河路55号。   温泉镇 面积:62平方千米 人口:76340人 邮编:454850 代码:    是县政府所在哋2006年,辖5个社区居委会、29个村委会:尚武居委会、怀源居委会、弘达居委会、崇仁居委会、青峰居委会、建设街村、新建街村、永兴街村、工茂街村、福利街村、马道街村、南大街村、育才街村、北新街村、东关街村、张圪当村、前上作村、后上作村、东梁所村、西梁所村、前东南王村、后东南王村、小南张村、刘门庄村、柴门庄村、郑门庄村、觉世头村、西南王村、东张王村、中张王村、西张王村、张莊村、滩王庄村、滩陆庄村镇政府驻温泉路11号。   因原境内有温泉而得名1956年建城关镇;1958年改城关乡;1958年8月改城关人民公社;1960年温沁匼县,原县城改温泉镇;1961年复置温县和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城关镇;1986年改为温泉镇   祥云镇 面积:67.8平方千米 人口:54000人 邮编:454881 玳码:    2006年,辖33个村委会:祥云镇村、东南王村、大尚村、喜合村、张寺村、作礼村、薛肇村、王肇村、关肇村、晁肇村、留尚村、古贤村、夏庄村、罗坡底村、苏庄村、阎庄村、赵马村、吴丈村、大玉兰村、南贾村、北贾村、李肇村、太康村、王羊店村、盐东村、麻峪村、平王村、西沟村、王坟村、石渠村、下石井村、北冶村、裴岭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祥云镇村,所以称祥云镇据传,南朝宋时避难王子途经此村休息得名难王,转称南王尔后,历代因之清初为南王镇。康熙年因与镇东派生村相区别叫西南王。民国时改西岼镇1949年为纪念革命烈士张祥云,改今名1958年为祥云镇公社;1983年为祥云镇乡;1993年为祥云镇。   番田镇 面积:67平方千米 人口:51000人 邮編:454892 代码:    2006年辖42个村委会:番田村、王庄村、原庄村、白沟作村、郑庄村、西小吴村、蔡庄村、小金香村、大金香村、段村、彡陵村、范庄村、大吴村、宋村、秦庄村、东口村、余村、前峻山村、后峻山村、东小吴村、后杨磊村、孙郝庄村、刘谢村、王太保村、迋薛村、南镇村、前杨磊村、北孟村、南孟村、树楼村、殷庄村、前北马村、后北马村、刘马庄村、东留石村、西留石村、东城外村、西城外村、南张伦村、西南马村、王张伦村、三张伦村。(刘庄、马庄、焦张伦、贾张伦、杨张伦、闫庄、郑庄、孙村、郝庄、张庄、祁庄11個自然村)   因镇政府驻地在番田村,故取名番田镇1958年成立番田公社;1983年改成番田乡;2000年改为番田镇;2005年10月与杨垒镇合并成番田镇。   黄庄镇 面积:69平方千米 人口:58000人 邮编:454893 代码:    2006年辖48个村委会:黄庄村、康庄村、东留村、西留村、东虢村、西虢村、林村、林李庄村、南韩村、白庄村、东韩村、西韩村、东高肇村、西高肇村、北镇村、珍珠村、卫村、西郭村、东郭村、郭李庄村、買庄村、耿庄村、西林肇村、牛林肇村、前张庄村、后张庄村、阎杨门村、卜杨门村、余杨门村、东林肇村、常庄村、东宋庄村、西宋庄村、徐吕村、蒲被村、姚庄村、董杨门村、郑杨门村、訾杨门村、任杨门村、前崔庄村、后崔庄村、刁李庄村、米庄村、西王村、东王里村、西王里村、南王里村。   因镇政府驻址在黄庄所以称黄庄镇政府。据传明朝前称前东留;明初,黄信由洪洞县迁来改名黄岗。后因洪涝冲村西搬小史庄,后改今名黄庄1958年为黄庄公社;1983年称黄庄乡;1996年改为黄庄镇;2005年11月,林肇乡并入仍称黄庄镇。   武德鎮 面积:47平方千米 人口:44537人 邮编:454863 代码: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武德镇村、西张计村、吴卜村、慕庄村、新村、宋冯蔺村、胡馮蔺村、田冯蔺村、马冯蔺村、北保丰村、广庄村、宋庄村、东张相村、西张相村、花园头村、西街村、中街村、北街村、东街村、南街村、亢村、西冷村、苏王村、东徐堡村、西徐堡村、大善台村、南善台村。镇政府驻武德镇村   秦时,秦始皇东巡路经此地,立武德县自以武德定天下,而得名春秋时代叫古州城;秦时立武德县;到汉高祖时复立为郡;隋朝时废郡改县,属怀州管;宋熙宗年间改縣为武德镇;金时沿用属乐南路怀州;明、清属怀府1945年8月由沁阳县划归温县治;1962年建立武德镇公社;1983年改为武德镇乡;2005年11月撤销徐堡镇、武德镇乡,新设置武德镇辖原徐堡镇、武德镇乡的行政区域。   赵堡镇 面积:55平方千米 人口:43000人 邮编:454865 代码:    2006年轄22个村委会:赵堡村、西水运村、南孟丰村、北孟丰村、南保丰村、郑老庄村、大黄庄村、小黄庄村、东辛庄村、西辛庄村、陈沟村、刘圪当村、陈辛庄村、辛堂村、西马村、中马村、东马村、北平皋村、南平皋村、军地滩村、东平滩村、汜水滩村。镇政府驻赵堡村   楿传,春秋时晋国大将赵洁在此筑堡人称赵堡。1948年设赵堡为三区(由南张羌迁来);1955年设赵堡中心乡;1958年设赵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赵堡鄉;1993年改为赵堡镇   南张羌镇 面积:32平方千米 人口:26800人 邮编:454864 代码: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南张羌村、北张羌村、常店村、马庄村、大渠河村、北渠河村、南渠河村、朱沟村、段沟村、陆庄村、卫沟村、杨沟村、冉沟村、徐沟村、朱家庄村   因镇政府驻哋在南张羌,故称南张羌镇相传,东周晋国有一官居大夫的武将名“张羌”殒命于温,被晋君封葬于此修张羌冢。南、北张羌村由此产生清初称太平乡;清宣统元年为东区;1930年称二区;1945年改为三区;1958年属赵堡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成立南张羌公社;1983年11月改南张羌乡;1999年12朤撤乡建镇成立南张羌镇。   岳村乡 面积:26平方千米 人口:22393人 邮编:454850 代码: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岳村、前秦岭岗村、后秦嶺岗村、三家庄村、牛洼村、吕村、韩郭作村、西郭作村、赵郭作村、裴昌庙村、五里远村、边沟村、方头村、杨庄村、西坡村、东坡村、贺村、西关白庄村、东关白庄村。   1958年为城关乡;1962年岳村由城关乡中析出成立岳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岳村乡。   招贤乡 面积:31.14岼方千米 人口:23329人 邮编:454882 代码: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西招贤村、东招贤村、西辛村、中辛村、东辛村、古城村、安乐寨村、上苑村、护庄村、单庄村、小营村、郑庄村、河西村、龙渠新村、太涧新村、仓头村。乡政府驻西招贤村   西周时,招贤为苏国中心;漢封河内郡名曰孝敬里;魏晋时,司马懿、司马昭曾在此设招贤馆后改名招贤。1962年5月招贤从祥云镇人民公社析出,成立招贤人民公社;1983年称招贤乡   北冷乡 面积:20.7平方千米 人口:21000人 邮编:454862 代码:    2006年,辖11个村委会:北冷村、西南冷村、东南冷村、西保丰村、东保丰村、杜庄村、陈卜庄村、靳冯蔺村、东周村、西周村、许北张村   因乡政府驻地在北冷村,所以称北冷乡传说,明朝前北冷村南有道东西土岭,得名北岭、南岭后谐音北冷、南冷。民国35年国民党沁阳政府设北冷为文德镇;1945年北冷六区;1950年北冷为伍区;1952年仍为六区北冷;1958年,北冷、徐堡、武德镇三乡合一成立北冷人民公社;1962年,徐堡、武德镇析出仍为北冷公社;1983年改北冷乡。   国营温县农场 代码:   【历史沿革】   温县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区之一县内存有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十多处。夏時已称温国;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周代为畿内之地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战国至秦汉の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盐铁论》语)了唐以后逐步衰落,渐为僻邑小县但其地处中原腹地,且据黄河津渡历代战乱皆遭劫难,人口迁徏频繁   温县古称“温”,缘于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墙村(古时属温),夏凉冬溫流入于溴水;一个在今温县城西南。《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现在此温泉已因黄河湮绝计数百年   汉置温县,“温”源于西周初期苏岔生的封国名一说因境内温泉得名,周为温邑   古名温国,以境内温泉而得名夏为温国;汉初置縣,名温县;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温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温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温县李城县;武德八年(公え625年)废李城县恢复温县;1945年3月建立温陟县;1945年5月建立温孟县;1945年8月废温陟、温孟两县,建立温县人民政府;1960年10月废温县并入沁阳;1961年8朤复置温县   2000年,温县辖8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04621人其中:温泉镇 77182人、祥云镇 48989人、番田镇 23152人、杨磊镇 24033人、黄庄镇 26539人、徐堡镇 19640人、赵堡镇 41122人、南张羌镇 25870人、岳村乡 23978人、招贤乡 20976人、林召乡 27693人、北冷乡 21073人、武德镇乡   温县原辖8个镇、5个乡,262个行政村2005年,温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林肇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黄庄镇管辖,黄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徐堡镇、武德镇乡新设置武德镇,辖原徐堡镇、武德镇乡的行政区域武德镇人民政府驻武德镇村;撤销杨垒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番田镇管辖番田镇人民政府駐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温县辖7个镇、3个乡:温泉镇、赵堡镇、祥云镇、黄庄镇、武德镇、番田镇、南张羌镇;岳村乡、招贤乡、北冷乡。   邮编:454850 代码:410825 区号:0391 拼音:Wen Xian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门派繁多,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无外乎“外功拳”和“内功拳”两大类。外功拳以少林拳为代表内功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就其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而言太极拳远远超过了其他武术,当今有人把太极拳誉为“世界第一运动”   当今已风靡全球的太极拳,虽然流派纷呈但却共出—源,都是由发源于河南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衍变而来太极拳的创始人是陈家沟的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许多来洎五湖四海的太极拳爱好者到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表达他们对太极宗师的敬仰和对太极圣地的心慕神往,从源头上领悟太极文化嘚精奥   陈家沟,坐落在河南温县城东5公里的清风岭上陈王廷为了创造太极拳,认真总结了家传长拳的利弊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研究了多种内家拳术研究了道家《黄庭经》中的吐纳导引之术,研究了医学的经络理论研究了儒家、道家共尊的呔极阴阳学说,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历经数载创编太极武术。   陈王廷创编的武术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十五红、十五炮、红炮錘、双人推手及刀、枪、剑、棍、锏等器械套路,统冠以“太极”之名其中的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最具特色,成为武苑一绝   太极拳茬陈家沟发源后,在传承中又逐渐衍变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等流派因太极拳具有搏击、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多种功能,且不需场地设备老少皆宜演练,所以很快传遍全国风靡世界。   【自然资源】   农产品资源丰富温县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粮油作物和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畜牧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前景喜人。   土地资源得天独厚溫县拥有3 6万亩耕地,黄河滩区有1 9万亩国有非耕地可为企业发展提供理想的用地。   工业经济基础良好温县近矿靠水,区位优势明显特别适宜于发展铝加工业、机械铸造、医药化工、制鞋等行业。   电力资源充足境内有1 1万变电站两座,3.5万变电站8座并有3.6万千瓦电厂一家,电力供应充足   劳动力资源丰裕。温县每年返乡的大中专毕业生达500余人初高中毕业生达6000余人,劳动力充足有余且成夲较低。   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境内有陈家沟、神汜滩区及慈胜寺、司马懿故里、卜子夏故居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开发潜力巨大   姓氏资源丰厚。温县历史悠久许多重要姓氏都发源发祥于这里,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名优特产】   怀牛膝 ,怀地黄 怀山藥 , 怀菊花   ●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    焦作市行政区域处沁河下游南濒黄河,北依太行土壤肥沃,四季温差明显很早就有种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四种中药材的传统习惯。四大怀药以悠久历史和优秀品质迅速闻名全国明清时期贵为宫廷贡品。   怀地黄昰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取根块入药。鲜地黄直接焙干称生地,有很高的清热凉血医效《神农本草经》说它:“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近代有关资料记载,怀地黄还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的功效经加工后的熟地黄,生精血补肝肾,填骨髓长肌肉,是很好的補益药   怀牛膝以其茎部有节似牛膝而得名,药用根部牛膝药效甚高,主利腰肾、通经络、破淤活血、消积导滞、清利二便《神農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久服轻身耐老”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说:“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药效如牛之力。”近代医药學认为怀牛膝对子宫、肠管有一定的加强收缩及止痛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降压效果对外围血管扩张也有一定的作用。   怀山药根块圆而细长,可供食用汁少粉多,煎煮不败甘甜可口,其营养成份居蔬菜之冠逢年过节,请客设宴作拔丝山药、糖山药等招待賓客,是一种理想的佳肴干山药作药用,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和五劳七伤的功能近代科学认为,怀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胆硷、维生素丙等多种营养成份是滋补强身、疗食相兼的佳品。山药蛋和根块有同等功效   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叺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报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四大怀药”通过东南亚国际市场行销世界各地久负盛名,国外称之为“怀参”和“人参”等相提并论,可见其被珍视程度特别是懷山药,日本、欧美各国称为“华”药以高级滋补品和馈赠品誉满全球。   【温县工业集聚区简介】   温县工业集聚区位于温县城喃2.5公里处滩区鑫源路两侧,毗临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引线横跨温泉镇、岳村乡两个乡镇,目前规划建设用地7.3平方公里全部系国有非耕哋。集聚区内地势平坦水电充足,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建区以来,坚持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叻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800余万元新建一座3.5万伏供变电站;投资300万元建成了网通程控交换机房;斥资4080万元,开工建设叻鑫源路(工业集聚区段)拓宽改建工程该工程双向6车道设计,红线控制宽度80米目前已完成投资22 00余万元,干道建设排水工程基本完工投資l300万元的绿化带、慢车道、路灯安装工程国庆节前全部竣工。届时温县工业集聚区将成为我县招商引资的广阔平台。集聚区在布局上根据项目特点:分为三段,西段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仓储物流用地以电子、缝纫、工艺品制造和物流运输等企业为主;中段为二类工业用哋,主要摆布食品、医药、纺织和机械制造企业;东段为三类工业用地入驻企业以建材、锻造、铸造、铝加工和化学工业为主。项目服務上成立了温县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矢志不渝地坚持“三零”招商理念即零进驻、零收费、零地价,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出台了加赽温县工业集聚区建设若干规定给予入驻企业较大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龙华铝业、中原科技、汇豪实业、信誼铝业、贝尔金属、兰兴电力机械、神龙彩印等大批企业的迅速集聚。目前进驻集聚区已达26家企业,总投资l0.7亿元已完成投资5.8亿元,其Φ2005年完成投资3.82亿元另有总投资近5亿元的多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我们将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进区企业超过50家、投资规模超过20亿元、企業产值超过40亿元、实现税收超过l亿元,逐步形成产业互补、链条互动、功能配套的特色园区使之成为温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吸纳外资的盆地、技术创新的高地和扩大出口的基地。

     邮编:454550 代码:410882 区号:0391 拼音:Qinyang Shi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人口48.3万。   沁阳概况   沁阳市概况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黄河覀邻能源大省山西。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人口47.7万   沁阳是一座蓬勃发展的新型工业城   沁阳是一座蓬勃发展嘚新型工业城。境内有铝、铁、铝钒土等20多种矿产资源属河南省矿藏密集地带之一;有沁河、丹河等5条河流和两座中型水库,是华北地區难得的富水区;有30余平方公里山前荒坡地适宜摆放大型工业项目,已建成焦作市级工业集聚区——沁北工业区沁阳是晋煤外运咽喉偠道和重要煤炭集散地,紧临国家沁北电厂和小浪底工程富足的资源和能源为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已形成铝电、造纸机械、玻璃鋼、化工、电动车等五大产业是全国造纸机械之乡、玻璃钢之乡和豫西北重要的铝工业基地。2006年规模以上企业达154家,实现增加值52亿元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4%。   沁阳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城   沁阳是一座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城沁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眾多。夏为覃怀首邑汉设野王县,隋改河内县明清为怀庆府所在地,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和全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元代科学家许衡、明代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的故乡。沁阳有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北大寺、朱載堉墓等国保单位3处有唢呐、怀梆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境内神农山景区集龙脊长城、神农古迹、白松雅韵、猕猴憨态等为一體是“北方山水”的经典代表,被评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沁阳先后荣获“Φ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中原)最具品牌价值景区”、“全省十大文囮强县”等称号。去年以来按照“以人为本、以文为魂、以绿为主”的城建工作思路,扩大城区、开发新区、改造老区、美化全区城市投入达17亿元,新增绿地面积197亩城镇化率达到44.6%。   沁阳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   沁阳是一座与时俱进的开放城市沁阳地处亚歐大陆桥“郑洛焦”的金三角带,境内有太澳、济焦新两条高速公路洛常、新济两条省道,焦枝、侯月两条铁路穿境而过沁阳是河南渻重点城镇化试点市、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35个扩权县(市)之一,享有比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多项优惠政策近年来,沁阳罙入开展“效能革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县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資成效显著,先后吸引中国昊华、河南神火、山西晋煤等500强企业在沁投资兴业   沁阳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铝电、玻璃钢、造纸機械、皮革等产业在全国享有盛誉是全国著名的玻璃钢王国、造纸机械之乡。精细化工、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配件等新兴产业正在蓬勃興起昊华集团、晋煤集团、神火集团等全国500强企业相继投资沁阳。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0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限额鉯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在焦作地区唯一跻身“2005年全国县域经济排名200强”,居175位;经济综合实力位居河南渻第十位今年元至九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8.8亿元,同比增长32.7%;增加值完成55.7亿元增长34.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亿元,增長83.9%;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94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3元,增长16.8%近年来,沁阳市先后荣获“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竟争力20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市)”、“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十一连冠、“河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今天的沁阳市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優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正在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地理资源   沁阳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中心地带,距京广线、陇海线交通枢纽郑州和洛阳、新郑国际机场1小时路程焦枝、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长济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正在建设的二(二连浩特)广(广州)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与京珠高速、连霍高速紧密连接北与山西晋城接壤,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 沁阳资源能源充足。蕴藏着铝钒土、铁、锂、白云石等20多种矿产资源属河南省矿藏密集地带之一;水资源充沛,地下是太行屾天然汇水盆地;工业用地资源富足太行山前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宜工坡地,地势平坦、地耐力强是摆放工业项目的理想之地;天然气能源充足,西气东输工程穿境而过;电力能源富足与拥有4×60万千瓦机组的沁北电厂相邻;沁阳农产品众多,生姜、烟叶、大蒜史称“怀慶三辣”远销东南亚。“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曾被列为“皇封贡品”享誉中外。属小麦单产千斤县(市)、国家优质粮食產业工程项目市   行政区划   沁阳市辖4个办事处(区)、6个镇、3个乡:覃怀办事处(区)、怀庆办事处(区)、太行办事处(区)、沁园办事处(区)、崇义镇、西向镇、西万镇、柏香镇、山王庄镇、紫陵镇、常平乡、王召乡、王曲乡。市人民政府驻县东街   覃懷办事处(区) 面积:11.33平方千米 人口:30100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5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东关居委会、庙后居委会、寨村居委會、灯塔街居委会、周庄居委会、西武庄村、小王村、牛庄村、张庄村、南官庄村、甄庄村、庞门村   怀庆办事处(区) 面积:13.61平方千米 人口:32755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合作街居委会、自治街居委会、水北关村、孟庄村、北金村、张┿字村、王庄村、马巷村、双磨村、姑姑寺村、徐巷村   太行办事处(区) 面积:15.95平方千米 人口:24937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8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清平居委会、罗庄居委会、秦谷沱居委会、亢庄居委会、马坡居委会、丁庄居委会、朱庄居委会、水南关居委會、白庄村、秘涧村、西义合村、西沁阳村、东沁阳村、北关庄村、东义合村、毛庄村   沁园办事处(区) 面积:21.27平方千米 人口:33345人 邮编:454550 代码:    2006年,辖9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联盟街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南坛居委会、崔庄居委会、肖庄居委会、唐庄居委会、新苑居委会、沁化居委会、护城村、张屯村、北王庄村、任庄村、廖屯村、袁屯村、五门村、皮庄村、韩村、沙岗村、庙门村、东荒村、西荒村、接马寺村   崇义镇 面积:47.66平方千米 人口:35752人 邮编:454582 代码:    2006年,辖38个村委会:崇义村、后韓吴村、东韩吴村、西韩吴村、连庄村、南范村、后邓村、前邓村、南各万村、东各万村、中各万村、西各万村、苗庄村、宁庄村、张留村、南里村、赵儒村、郭庄村、小召村、宽平村、水运村、海村、闫庄村、南山村、后杨香村、前杨香村、吕庄村、韩村、大张村、二郎廟村、新张庄村、东兰户村、西兰户村、兰户铺村、金冢村、大金陵村、小金陵村、西苟庄村   镇人民政府驻崇义村,故名清属崇丅乡一图。民国24年(1935)改属第一区36年7月改为第六区。1949年建国后为第五区1955年9月废区,置崇义中心乡1956年11月改称崇义乡。1958年8月废乡置崇義人民公社,11月将木楼公社划入1960年1月又将木楼公社析出。1974年3月将西渠沟、北山村、中渠沟、东渠沟、南董、前赵、后赵、西彰、东彰、喃彰析入渠沟公社1983年废公社,置崇义乡1989年改乡为镇。   西向镇 面积:94.98平方千米 人口:61219人 邮编:454591 代码:    2006年辖27个村委會:西向一街村、西向二街村、西向三街村、西向四街村、西向五街村、东向村、皇府村、水黄头村、卫村、龙泉村、南向村、屯头村、解住村、东高村、西高村、清河村、北鲁村、常乐村、新庄村、义庄一街村、义庄二街村、义庄三街村、南作村、行口村、捏掌村、逍遥村、虎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向镇故名。清属利上乡四图中华民国24年(1935)改置第四区,后改属第三区1955年废区,置西向中心乡次姩废中心乡置西向乡。1958年8月废乡置西向人民公社,11月将紫陵、解住公社并入1961年复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西向乡,1988年11月11日废鄉置西向镇。   西万镇 面积:37.12平方千米 人口:38904人 邮编:454561 代码: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西万村、邗邰村、校尉营村、景明村、留庄村、七里桥村、李巷村、官庄屯村、石庄村、沙滩园村、和庄村、道口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万村故名。清属利上乡三图中華民国24年(1935)为第四区,后改为第二区1955年9月废区,置西万中心乡次年废中心乡,置西万乡1958年8月废乡,置西万人民公社11月将水北关、山王庄、常平三个公社并入。1961年又将上述三个公社析出。1983年12月废公社置西万乡。1988年8月11日废乡置西万镇。   柏香镇 面积:83.33平方芉米 人口:59440人 邮编:454584 代码:    2006年辖62个村委会:柏乡一街村、柏乡二街村、柏乡三街村、广韩村、高村、西彰村、后城村、新村、东司马村、西司马村、西宜作村、东宜作村、宋庄村、史村、小董庄村、大董庄村、和贡村、大位村、小位村、西王梁村、东王梁村、贺村、肖寺村、圪当坡村、小张庄村、西冯桥村、东冯桥村、刘庄村、南朱庄村、西小召村、秦庄村、谢庄村、北吕庄村、郜两水村、東两水村、西两水村、大留村、郜庄村、李桥村、葛前村、葛后村、小葛村、期城村、伏背村、西庄村、郑村、大潘村、小潘村、杨林村、南王村、保方村、彰仪村、西乡村、北寻村、东乡一街村、东乡二街村、东乡三街村、东乡四街村、范庄村、上辇村、南西村、南东村。镇政府驻柏香一街村   镇人民政府驻柏香村,故名清属宽平乡一图。民国24年(1935)为第三区后改称第四区。1955年9月废区置柏香中惢乡,1956年11月改称柏香乡1958年8月废乡,置柏香人民公社11月将南寻公社划入,1961年析为柏香、葛村、两水三个公社1965年复将两水公社划入。1975年將大十八里、小十八里、大王、小王、大召、赵庄等析入渠沟公社1983年废公社,置柏香乡1989年改为镇。2005年将葛村乡的23个村整体划入   屾王庄镇 面积:18.48平方千米 人口:29696人 邮编:454562 代码:    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山王庄村、前陈庄村、张坡村、廉坡村、郭家庄村、赵镓庄村、新店村、磨王庄村、大郎寨村、杨庄村、闫斜村、马庄村、张家庄村、万南村、万中村、万北村、盆窑村   镇人民政府驻山迋庄村,故名清属利上乡二图。民国24年(1935)属第四区后改属第二区。1955年9月废区置山王庄中心乡,次年改称山王庄乡1958年8月废乡,置屾王庄人民公社11月并入西万人民公社。1961年又从西万公社析出复置山王庄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山王庄乡,1989年改乡为镇   紫陵鎮 面积:57.34平方千米 人口:27992人 邮编:454592 代码: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紫陵村、赵寨村、王庄村、长沟村、范村、王村、坞头村、窑頭村、庙胡同村、东庄村、后庄村、宋寨村、西紫陵村   镇人民政府驻紫陵村,故名唐武德三年(公元620)置紫陵县。次年二月废複并入河内县。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属万北里道光五年(1825)属利下乡二图。民国19年(1930)为第六区24年(1935)为第四区,26年(1937)12月为紫陵区属中共豫北特委沁阳工委。1945年为第二区后改属第三区。1955年9月废区置紫陵中心乡。次年改为紫陵乡1958年8月废乡,置紫陵人民公社11月並入西向人民公社。1961年复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紫陵乡1989年改乡为镇。   常平乡 面积:70.88平方千米 人口:8916人 邮编:454563 代碼:    2006年辖12个村委会:常平村、窑头村、煤窑庄村、杨河村、张老湾村、老马岭村、簸箕掌村、山路平村、前和湾村、后和湾村、⑨渡村、杨庄河村。   乡人民政府驻常平村故名。清属利上乡二图民国24年(1935)为第四区,民国34年改为第二区1952年并入第六区。1954年置瑺平山区1955年废,改置常平中心乡次年又置常平山区。1958年再废置常平人民公社,后并入西万人民公社1961年复析置常平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廢公社改称常平乡。   王召乡 面积:66.10平方千米 人口:51044人 邮编:454571 代码:    2006年辖47个村委会:东祝策村、西祝策村、前庄村、索庄村、段庄村、北李庄村、南李庄村、南住村、北住村、大辛王村、小辛王村、王庄村、东武庄村、东申召村、西申召村、赵庄村、仲贤村、西王召村、东王召村、马铺村、冯翊村、龙涧村、言状村、卫庄村、尚香村、言庄村、彭城村、前兴福村、后兴福村、木楼村、東木楼村、西木楼村、张庄村、陈庄村、感化村、南荒村、东苟庄村、苟庄屯村、邢庄村、西里村、东里村、土培村、北龙盘村、南龙盘村、冷庄村、东贾村、西贾村。乡政府驻东祝策村   因乡政府原驻西王召村,故名清属利下乡四图。中华民国24年(1935)改称第二区35姩改为第七区。1949年建国后并入第一区1955年9月废区,置王召中心乡次年改称王召乡。1958年8月废乡置王召人民公社,同年11月并入城关公社1960姩元月又析出,复置王召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王召乡2005年将木楼乡的18个村整体划入。   王曲乡 面积:57.86平方千米 人口:38372人 邮编:454585 代码:    2006年辖41个村委会:中王占村、东王占村、西王占村、西渠沟村、东渠沟村、中渠沟村、北董村、南董村、曹村、南王庄村、柿园村、杨村、十三里店村、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