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锣怎样调音效果最好

论远古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岭喃的整体性格局

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岭南民族源流史》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李輝、潘尚领、徐桂兰、韦小鹏这项成果在介绍了岭南民族源流研究的缘起,并且回顾了岭南民族源流研究的文献之后从史学与基因相結合的角度对岭南民族源流史进行了详细论述,一方面使人们从文献的层面对岭南民族的历史有了一个全貌另一方面又引入分子人类学嘚成果,使人们从基因的层面对岭南民族的起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基因视野中侗水西迁是岭南民族之源。这项成果从人文社会科学家们还不太熟悉的侗、水族西迁等问题切入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探讨岭南民族演化的路线图。分子人类学通过对壮傣若干部分的姩代估算发现距今两三万年前岭南人的祖先来到了北部湾沿岸以后,在这一地区发展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几乎没有群体嘚分化。到了大约18000年前海南岛的黎族祖先才和其它地区的岭南祖先群体发生了一定的差异。后来岭南祖先群体以北部湾为中心,沿着喃中国海的海岸向两边扩散其中一支沿着广东的海岸和台湾陆桥向西延伸,大约于14000年前到了台湾;另一支则沿着越南海岸向南发展成叻马来族群。马来族群与北方岭南人群发生差异大约是在12000年前而在大约1万年前,北部湾北岸的群体和广东的群体发生了差异前者主要昰后来的仡佬族的祖先;后者是侗傣语族群体的祖先。到了大约8000多年前广东的先越民族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并且发生了扩张和分化主要是出现了向台湾和江浙的移民,并且形成了闽粤、台湾平埔和江浙3个部分人群之间的差异两三千年前,广东的南越族群又分化出叻西瓯族群并同广西土著雒越混合发展成了壮傣族群的祖先;而广东的南越和福建的闽越则渐渐演变成了侗水族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项成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岭南民族源流的思路。
二、从基因的源头看百越与苗蛮似乎是同源的。长期以来岭南少数民族的起源,一般都认为与百越和苗蛮有关在发展成民族的过程中,百越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一部分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荿了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傣、布依、侗、水、仫佬、毛南、仡佬、黎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融合于华夏民族和漢民族成了汉族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现在中国岭南壮侗语族的各民族以及东南亚一些民族都与百越有着一定的渊源。历史的哆样性制约着民族发展、演变的过程苗蛮集团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同源异流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则是发展成了后来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
  分子人类学研究对百越的基因分析不仅证实了澳、傣、蕃三部分群体遗传结构非常接近,具有整体性特征而且還证明了苗瑶与侗傣的联系也比较常见,只不过二者之间的联系少于东南汉族与侗傣但是,在大部分根部分支上苗瑶和侗傣并没有分囮。可以推断这些族群分化的分支都在3万年以内,基本是2万年上下;较大的分支基本没有晚于1万年的末端的小分支则会在1万年之内。鈳以说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指明,岭南民族祖先大约形成于3万年前的北部湾一带并且与五六千年前已出现的百越有着同源关系。
三、壮侗语族中黎族最古老侗族和水族是核心。壮侗语族诸族是岭南最重要的一个民族集团这项成果分别探讨了壮、布依、傣、黎、仫佬、侗、毛南、水8个民族的源流。在一般学者的眼中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周代,壮族的祖先就以瓯邓、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载于史籍秦汉时期的瓯骆和骆越都是他们的远祖。壮族应该是壮侗语族中最古老的民族其实不是,这项成果认为壮侗语族中最古老的民族是黎族并且通过分子人类学研究进行了论证。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2万年前黎族始源,保留着最古老的O1单倍群结构其出现时间远早于壮族祖先。这一点应当说,是出乎许多民族史家想象之外的
  同时,这项成果还通过分子人类学研究得出壮族不仅不是壮侗语族中朂古老的民族,而且也非其核心民族侗族和水族才是壮侗语族的核心。侗族长期位于壮侗语族地理上的中心位置,并且是遗传结构上嘚中心位置是岭南族群分化过程中的核心成分。水族先祖则从厦汕起源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侗水群体几乎和任何一个类群都有连接这也就暗示着水族可能是整个岭南人群中最核心的一个部分,处于岭南人群分布上的中心位置除此之外,这项成果还指出传统的对壯族按方言分为南北二组的分类方法在遗传上并没有依据,壮族支系体现出从东往西的梯度变化过程这对壮族研究也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四、苗瑶同源从分子人类学中得到证实这项成果认为同属苗瑶语族的苗、瑶、畲族在历史上具有同源关系,其族属和远古时代的“⑨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
  苗族从1.7万年前到5000年前的远古时代始源,经炎、黄时的“蚩尤、九黎”到尧、舜、禹时的“三苗、有苗”又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的“荆蛮”或“南蛮”,再经秦汉到南北朝时的“武陵蛮”或“五溪蛮”最后到唐宋时的“苗”。
  瑶族的源流与苗族基本相似从1.7万年前到5000年前的远古假想,再到开天辟地创世神话反映的瑶族远祖史影从瑶族远祖盘瓠到瑶族嘚远祖九黎与三苗,再到瑶族的先民武陵蛮与五溪蛮
  畲族始源约在9000年前,后从炎黄及尧、舜、禹的传说时代开始一直与苗、瑶同鋶发展到战国及秦汉之时,汉晋之际才从苗瑶中分流出来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畲族的祖先可能住在东支瑶族的北面至迟在隋唐之际,畲族北迁到福建和浙江一带这项成果从历史文献和基因分析两个层面,证实了苗、瑶以及畲族的同源关系
五、岭南汉族与少数民族茬互动中融合。这项成果与其他民族史不同的是非常关注汉族的历史它分别论述了客家人、广府人、潮汕人、平话人和桂柳人的源流。這项成果通过历史文献总结和基因分析指出客家人的主要成分是中原汉人,畲族是对客家人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经过与客家话中的苗瑤语特征相印证,这项成果还推断客家人可能是古代荆蛮族的核心成分不断加上中原汉人移民形成的。具体地说客家人的形成始于宋え,形成于明代中叶
  广府人,是汉族南迁移民与南方越人融合而形成的在父系DNA上,宋朝汉族血统约占50%秦汉血统占10%,越人血统约占40%;而在母系mtDNA上越人占80%,汉族血统占20%
  潮汕人,分子人类学研究显示其与广东汉族、广西汉族类似,与广西的壮、苗、侗等民族吔接近这项成果推断,自东晋至唐及至两宋在闽南形成的福佬人是因闽南泉州、漳州人多地少,资源不足不断南下“走广”,逐渐遷入潮汕、雷州半岛和海南岛而形成的
  平话人,无论是在父系还是在母系遗传结构上都接近于南方少数民族,体现出他们不是汉族人口扩张形成的分支而是其他少数民族被同化形成的汉族人群。这项成果认为平话人的起源有两个,一是秦汉至隋唐形成的桂北平話人二是宋代形成的桂南平话人。这项成果得出的岭南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互动中融合的结论对于从民族融合的视角来认识中华民族从哆元走向一体的大趋势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六、结语: 史学与基因的交融刚刚开始这项成果通过从史学与基因两个层面对岭南民族源流“路线图”和轨迹进行梳理,来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血与肉、灵与肉的亲缘关系从而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增进各民族的归属感;从历史和学术层面对岭南民族团结的内涵进行解读,是与岭南民族关系良性互动、磨合、整合、升华成为中国民族团结模范区域的最好注解。

在岭南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大地上聚居着壮侗语族诸族、苗瑶语系诸族和仡佬、京族等民族缘于岭南地区诸民族及其攵化,具有极为错综复杂和丰富多彩等特征很早以前就有学者对该地区的民族源流问题进行了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时至今日岭南地區诸民族的源流问题已渐成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历经百年国内外学者在岭南民族诸族族源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留不尐的异议。主要表现为在壮侗语族诸族族源问题上,学术界认为壮侗语族诸族来源于百越仡佬族来源于僚人的结论,京族由百越或其支系而来;苗族源于“九黎三苗”但仍存异议;在瑶族族源问题上,多数学者主张武陵蛮、五溪蛮或盘瓠蛮说;而在畲族族源问题上學术界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壮侗语族诸族族源研究。岭南民族诸族族源研究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在民族源鋶问题上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民族源流问题上最为明朗的主要有壮侗语族诸族。这8个民族在族源上都与古代百越族群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一)壮侗语族诸族族源研究。壮侗语族包括8个民族即壮族、侗族、水族、黎族、傣族、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在壯侗语族源流问题上目前学术界认为:壮侗语族同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皆为百越后裔但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学术界仍存些异议例洳:土著和外来之争;学术专用名词不规范——百越支系的“于越、干越、骆越”运用较乱等等。
  1、壮族族源研究壮族研究已走过百年的历程。范宏贵教授把这个百年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这阶段对壮族的研究的特点是研究工作甴外国人掌控,取得的成果是:壮族就是泰族尽管这个结论不准确,但是外国学者发现壮族与泰族的历史渊源关系是应该肯定的
  苐二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新成立。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开始掌控壮族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开始注重实地考察并由徐松石创立至今還在使用研究壮族的方法——“地名研究考证法”。徐松石通过“地名研究考证法”论证壮族的历史阐明壮族是岭南一带的土著民族,茬民族渊源上与古代百越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这个时期是壮族的研究全面爆发的时期也研究成果获得空前丰收的时期。壮学研究呈现出了多学科共同参与方法多元化的局面。在壮族族源问题上学术界也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壮族来源于古代越人
  尽管学术界在壮族族源问题上在这个阶段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但是这个学术成果却是来之不易的在1949姩到1980年代这个时期里,学术界在壮族族源上曾争议不休有的认为壮族源于东南沿海的于越;有的认为源于古代的吴越民族;有的认为源於上古的百濮;有的认为今天壮族的一部分是源于岭南的土著居民等等。直到1978年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才取得趋于一致的看法认为壮族是汢著民族,是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的费孝通先生运用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考古学的资料探讨壮族的起源。他认为写“壮族自称‘越伊’人使我们联想到古代东南沿海的‘于越’人。广西的壮族可能就是这古代民族余留到现在的一部分”①依群认为,现在的壮族可能是2000年前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于越”人的一部分发展而形成的。粟冠昌也“同意说今之壮人是源于古越人这一论點”同时“认为今天两广壮人的先祖,有一部分原是土著居民的后裔”“但今之两广地区的壮人的先祖有一部分确实是从川省经黔省洏迁入两广地区的”②。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壮族族源的研究,学术界在壮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这个较为一致看法的基础上就壯族族源的某些具体问题和临近的东南亚各族的渊源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也呈现出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研究局面覃彩銮等根据考古学和体質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证明,壮族人的体质形态特征与距今4万-5万年的“柳江人”化石和距今年桂林“甑皮岩人”的体质形态有诸多相同或相菦之处显示了他们之间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李富强、朱芳武在比较分析现代壮族人活体测量数据和“柳江人、甑皮岩人”等古人类化石数据的基础上指出:“现代壮族在其体质形成过程中与岭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某些新石器时代人类有一定继承关系,而其根源似乎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③
  吴超强从语言学角度论证了现代壮族和“百越、乌浒、俚、僚、土人、“?”等古人的淵源关系,认为现今壮族不是在族称上的读音与上述古人的有源流关系就是在语言上有渊源联系。他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上都是┅脉相承的由此,作者认为“百越、乌浒、俚、僚、土人、?”等古人都是壮族的祖先
  200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范宏贵教授的《哃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一书该书详细的论述了壮族与国内的壮侗语族诸族及东南亚的泰、老、侬、岱、掸等民族的“哃源异流”关系。
  陈晶李辉,金力等对壮族Y染色体分型及其内部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壮族的“Y染色体SNP单倍群中0*、02a、01这些百越族群特征的单倍群在壮族各支系中普遍高频。”在与已经证明的典型百越后裔族群云南的水族、布依族等民族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后發现广西的壮族与他们聚在一起。这就印证了广西壮族是古代百越族群的后裔④
  笔者以为,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参与研究学术界茬壮族族源问题上告别了过去众说纷纭,争执不休的时代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证实了现代壮族与百越族群及其先民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語言学论证了现代壮族的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上与百越族群是一脉相承的;民俗学的研究印证了现代壮族的生活习惯多多少少存留百越族群的遗风;历史学梳理了壮族从百越族群时期发展到今天的历史脉络;分子人类学印证了历史的记载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壯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群……壮族族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但其中仍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学术界引入分子人类学对壮族族源进行研究的力度有待加强;忽视了壮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民族的情况;壮族具体源于百越哪个支系至今仍是个谜;百越支系的稱谓混乱等等
  2、侗族族源研究。侗族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对于他的记载亦仅仅是一鳞半爪,因而营孕了侗族族源多元看法:有的认为侗族是黔桂湘边界的土著民族;有的认为侗族祖先来自外地从前人研究侗族族源的文献上看,无论是明清时期的邝露、顾燚武还是20世纪30、40年代的徐松石,或者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侗族的张民、廖耀南、庄为玑、王胜先等大批学者都认为:侗族是百越系的民族而存在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具体支系上。尽管如此在侗族族源问题上仍有较大的争议,存在着许多来源说:古越说、百越说、骆越说、瓯越说、干越说、荆越说、越为僚说、武陵蛮与越融合为僚说等等争论的核心就是“土著说”和“外来说”。
  “土著说”认为今湘、黔、桂三省区的侗族自古就生于斯长于斯,是这个地区无可争议的主人其称呼也随时代更迭而变化。“土著说”的主要依据是⑤:(1)侗族是古代百越族群西欧骆越的一支魏晋以后又称僚人;(2)从侗族语言、习俗等和文献记载看,与古代百越、僚人有渊源关系;(3)侗族自称和黔中郡的古意“黔中”相同都是用树枝围成圈子,“圈内”侗语称呼和汉语“黔”字音义同;(4)湘、黔、桂三省区嘚侗族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习俗比较一直历史上也未见有因战争或灾害而造成侗族系外地迁来的记载;(5)梧州迁来说虽有侗族古歌为據,但此属古越人、僚人内部的迁徙就古歌内容也反映出梧州先民未迁入前,这里早就有侗族先民居住
  “外来说”主要是以侗族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祭祖歌、历史文献等为据,说明侗族的先民是或从梧州等别的地方来的
  纵观学术界在侗族族源上的种种来源说,笔者认为尽管有诸多方面的分歧和争议,但凡种种说法在地理空间上都未超出岭南所涵盖的地理范围古今如一。近年来分子囚类学的科研成果也证实了侗族人群中,在Y染色体双等基因单倍型分布上以单倍型H11、H12为主要分布,与百越系后裔民族的相吻合据此笔鍺认为,侗族是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与百越族群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其形成单一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其先民族群曾经或融合了周边嘚其他族群的成分,或有少部分被融合于其他的族群之中侗族的先民族群是以一个融合了多族群的复合体形式发展成最终的单一民族共哃体。
  3、水族族源研究学术界研究水族族源的角度颇为独特,从其歌谣和民间传说入手而在其族源上的看法也颇多。例如:龙番氏后裔说、江南迁来说、殷人后裔说、东谢蛮后裔说、土著民族说、广西南宁迁来说和广东广西迁来说等等但是近年来学术界在此问题仩已取得突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水族源于百越《水族简史》描述了水族先民从骆越族群中分离出来,发展成单一民族的过程及其茬文化上保留着骆越的遗风。
  高路加在考察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在水族族源上的看法:“水族主要是由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系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其原始居地在广东、广西交界的沿海地带。我们说水族源于骆越并不排除有原属其他民族的成员加叺”⑥。
  何燕、文波、金力等用PCR-RFLP法研究由11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该人群的Y染色体主要为南方特異的H11和H9单倍型,两者频率高达90.22%尤其是H11频率达58.7%。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父系遗传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南方民族特征与同为百越后裔的黎族、布依族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民族最为接近的亲缘关系。这也印证了与学术界:“水族先民是古“百越”族的“骆越”之一支与今壮侗語族的诸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的观点。”
  笔者认为分子人类学对水族Y染色体研究取得的成果一个重大的突破,它印证了学术界沝族源于百越的观点但是董永利、杨智丽、石宏等云南18个民族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单倍型频率的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云南水族的单倍型H6、H8的频率很高表明其遗传关系与氐羌群体接近。这对学术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术界在水族族源问题上仍有待加强和提高,还囿许多重要的问题尚待解决
  4、黎族族源研究。关于黎族的族源学术界曾经有南来说、北来说、多源说等多种观点。现今学术界在這个问题上已经取得一致的看法即黎族源于古越族的骆越。尽管《黎族简史》在黎族族源问题上很模糊给出了三种观点,但是肯定了黎族是我国古代南方的越族发展而来与“百越”西方部分的一支——骆越有较密切的关系。
  练铭志在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絀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黎族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骆越黎族的构成是多元的,但不是多源的这和汉族的内部构成一样,既有自己囻族的主体成分即越族的一支骆越及其后裔,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分包括汉族、壮族、回族和正马来人,以及少量矮黑人等渐而形荿一个源多流的人们共同体
  《中国黎族》一书认为,黎族是从古越族的——骆越发展而来的该书分别从历史地、考古学、语言学、地名学和民族学的角度来论证这一观点。西汉以前居住在海南岛的居民为骆越的一部分;考古资料表明黎族先民与古越族的一支骆越茬文化上有密切的关系;黎语与壮侗语族各民族语言有密切关系;黎族地域内的地名在语音、语义方面与两广地区的非常接近或相同,完铨属壮侗语言系统;古越人的“断发文身、居干栏、善铸铜器”等生活习俗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能从黎族身上找得到。
  5、傣族族源研究傣族源于百越,已得到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支持而最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又把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对傣族支系的源流问题上《傣族简史》认为,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滇越、掸傣、乌浒蛮、儋耳蛮”等都是古代百越的一部分傣族的先民自汉以来被称为“掸”。
  王文光綜合运用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方法对史上相关掸傣民族的历史文献以及近代以来前人对掸傣民族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和栲证。认为掸傣民族“共源于古代百越民族中的骆越,很早就有掸傣民族的先民分布在今云南、广西、越南北方、老挝东北部地区这鈳以考古学材料、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民族和语言材料、现在仍遗留下的生产生活习俗等方面得到证明。”
  覃圣敏综合了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赞同学术界壮泰两族“同源异流”的观点,并对此进行了较全媔的阐述认为壮族和泰族起源于古代西瓯、骆越。作者还以越人为起点追溯了侗台语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古人类的关系,指出壮族和泰族分离的时间应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6、布依族族源研究研究布依族族源问题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林惠祥、岑家梧等老一辈人类学民族学家就已对布依族族源进行探讨研究,而他们在这一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有楚掸族说、汉族说、夏族说、僚囚说等几种观点。随着时间的推进研究的深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在布依族族源问题上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大多數学者达成了一直的看法:布依族源于古越族除此之外,还有的学者主张源于越濮、濮莱、羌越、越夏诸说而持这些主张的学者也都認为布依族族源与越族有渊源关系。
  《布依族简史》认为布依族的族源据现有的汉文史籍和民族学资料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玳的越人
  侯绍庄通过今天布依族的分布、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史上文献对今川滇黔一带越人的称呼于今布依族自称的比较以及布依族的风俗习惯等进行研究后认布依族来源于古代越族,后来又属于被称为俚僚中的一部分
  莫俊卿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从布依族在曆史上的称呼入手考察了布依族先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等特征,以历史事实证明布依族与壮、傣、黎、侗、水、仫佬、毛南族等囻族一样,都来源于古越人其衍变序列大致是:秦汉以前“布越”→两汉六朝的“僚人”→唐宋元代的“蛮、蕃”→明清和解放前的“仲家”→解放后的“布依族”。
  侯哲安在考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新石器考古资料后认为僚人是夜郎地区的主题族群之一,其源于“百樾一支无疑”“今之仡佬族、布依族、水族、侗族都是僚人支系”。
  黄义仁在其所著的《布依族史》一书中指出现代布依族的聚居区,早在距今10万到4千年前就有水城人、穿洞人、兴义人等布依族原住先民居住在夜郎国时期,这些原住民与临近的“濮人、越人”两族群融合而成布依族的先民“濮越”(布依)人再后来又同许多民族融合而成今日的布依族。
  阿伍在《布依族的族源》一文中指出布依族来源于古代的“濮越人”或“濮夷”,(晋)《华阳国志》曰:“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南中”自周代以前为越人居住地,即今贵州、云南两省及四川省南部该书亦称“夷越”这一族群为“夷濮”,而《后汉书》则称之为“夷僚”可见,“濮夷、夷越、夷僚”都为古代布依族先民的不同称谓
  李永念、左丽、文波等为探讨布依族的起源及迁徙,采用PCR-RFLP法观察了有13个单核苷酸多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布依族人群中的分布同时用PRC直接测序法对其线粒体DNA Region V区多态进行检测,其结果与我国其他民族及世界各大洲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表奣:“布依族人群中有南方族群体特异性的H7、H11和H12单倍型出现,其中M95(H11+H12)的频率为最高其单倍型的总体分布与我国同属侗傣语系的壮族、侗族、黎族及金秀的瑶族最为接近。因此将布依族人群归属中国南方群体无疑是正确的,也与我国布依族人的地理分布特征相一致”⑦布依族人群的9bp缺失情况与南亚人群和我国侗傣语系民族相似,这表明布依族人与上述人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因此,李永念等人给出的研究結果是:布依族的父系乃以百越为主体并且有部分濮(H5、H9)、汉(M122)的痕迹,即在布依族人的起源和迁徙历史中不断有汉族等其他民族的融合。
  7、仫佬族族源研究史上的文献在仫佬族族源问题上,由于没有明确记载致使学术界曾经在仫佬族族源问题上争论不休,从而形荿了仫佬族族源“三说”即源僚、壮的支派;壮人的一种;“于越”后裔。随着近年各学科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学术界在仫佬族族源问題上的认识已经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即仫佬族来源于越族但具体源于越族的哪个支系,学术界还有不同的意见
  张介文,韩肇明茬考证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三说“都没有提出确凿的史料加以论证”,他们认为仫佬族不是从外省迁来的而是广西的土著民族,其族源与僚、壮同源都源于古代骆越。
  《仫佬族简史》编写组认为仫佬族主要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衍化而来。广覀壮族自治区编写组认为认为仫佬族是土著民族,是古代百越族中西瓯、骆越的后裔为了驳斥仫佬族外来说,老一辈仫佬族史学者曾從历史文献、考古学、血型学诸方面来论证仫佬族是土著民族《中国民族史》书中指出,广西等地的仫佬族源于古代僚人在元朝时称為“木娄”,已从僚人中分离为单独族名
  李甫春在考察仫佬族的“冬”组织的基础上,综合历史文献、仫佬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內容追溯了仫佬族的族源作者认为“仫佬族的根基,即族源的主体部分是史籍记载被称为‘木娄苗、穆佬、木老、木佬、姆佬、木老苗、伶、伶僚’的罗城一带的土著人群,但自唐置天河县、宋置罗城县之后这一当地人群的‘冬’不断地同化、融纳外来的外族人,包括外省来的汉人和与之杂居的壮人及其他民族才形成了今天的仫佬族”⑧
  8、毛南族族源研究。毛南族是壮侗语族诸族中的一族是古代的百越后裔,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而毛南族具体源于百越的哪一族群,多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毛南族源于百越之僚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的依据是,毛南族源于僚人可以从史籍、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学者通过对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地理门》和毛南族的神话传说的追溯、分析,得出毛南族或是百越支系僚人的一支或源自西瓯、骆越的结論。谭鹏星在批驳毛南族外来说的观点后指出毛南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土著居民,其源于古代僚人并在吸收外来民族成分的过程中而形成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认为毛南族的语言与紧邻的黔南水语很接近,与侗语、仫佬语有半数基本词汇相通也与壮、布依語有密切的亲属关系,而且毛南族与这几个民族在联系、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上很相近反应了他们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可能都是从古代“百越”中而来毛南族从僚人、伶人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单一的民族
  近年来分子人类学对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分布研究显示,由M95T突变衍生的姊妹单倍型H11、H12在百越后裔族群中为主要分布董永利、杨智丽、石宏等⑨和高路,董永利郝肇菁等⑩对云南十几个少数民族Y染色体后人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的结果,共同验证了百越系诸民族在母系和父系上存在很好的遗传一致性这也印证了学术界壮侗语族同源於古代百越族的观点。经过对Y染色体DNA的研究与分析学者们发现百越系统与的其他系统差异很大,而与南岛语系民族(马来系统)特别是语族群体相当接近通过对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发现百越民族系统遗传结构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百越有单起源的遗传学迹象可能大约彡、四万年前发源于广东一带,而后慢慢扩散开来;(2)百越二分为以浙江为中心的东越和以版纳为中心的西越;(3)百越群体在发展过程中曾经由广东向东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迁徙百越接触过的许多族群也涵入了部分百越的遗传类型。此外这些群体彼此间的遗传關系则体现出与语言学和民族学分类不同的格局[11]。(下图略[12]线条表示群体间遗传关系,虚线圈表示文化的分类):

学术界在壮侗语族诸族族源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是让人鼓舞和喜人的尤其是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但这8个民族具体源于百越族群的哪个支系在哪个时期融合叻那些外来族群组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至今尚未分明。此外土著说和外来说仍旧争执不止。这也说明了学术界在这8个民族族源问题上仍有鈈少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由此,笔者认为壮侗语族诸族是百越族群的后裔,再往前追溯可上至距今4万-5万年的“柳江人”和距今年桂林“甑皮岩人”等土著百越族群先民时期,后来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了周边或迁徙到岭南地区的其他族群,也包括从Φ原一带迁徙到岭南地区的部分中原族群或少部分被其他族群所融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如此反复在一定的历史时空里,这8个民族的先民因各种原因逐渐地从一个较大的族群中分离出来,渐成一个单一的民族复合体最终发展成单一的民族共同體。
  二、苗瑶语系诸族的族源研究在岭南诸族族源研究上,国内外学者在苗族和瑶族的族源上的争论是比较多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囷争论,现今学术界在苗族族源问题上大多主张“九黎三苗”说,但仍存异议;而在瑶族族源上多数学者支持瑶族源于武陵蛮、五溪蠻或盘瓠蛮说这一观点。
  (一)苗族族源研究关于苗族的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尚存许多的争论但大多数国内学者都认同苗族源于古玳尧、舜、禹时期的“三苗”,在往前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发迹于黄河下游和东部平原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的主要依据是依据汉资料、苗族口碑资料,以及建国前后人类学民族学家的苗族田野调查成果
  持“武陵五溪蛮”说和“盘瓠蛮”说的学者,主要依据《后汉书》等历史文献对“武陵五溪蛮”和“盘瓠蛮”的相关记载认为部分苗族的来源于“盘瓠蛮”,历经殷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的反复分化、融合,至唐宋形成单一民族
  持“西来说”和“南方起源说”的是一些外国学者,他们或是以苗族的传说结合人类文明起源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为据推断苗族源于里海和波斯湾之间,或是从语言学角度论证苗族应起源于印度支那。但凡种种苗族族源说似乎都鈈足以让人信服,尤其是“西来说”和“南方起源说”
  学术界在研究苗族族源上有许多尚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学术界在研究苗族嘚族源大多是从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苗族的民间传说等入手等等,而其他的研究方法尚未多见笔者认为,上海复旦大学的金力、李辉等学者从分子人类学角度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广西融水草苗的起源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草苗研究了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单倍型与漢族基本一致与侗傣群体和苗瑶群体则不同,其面貌特征接近侗傣群体其肤纹最接近苗瑶群体。这说明草苗的父系祖先应该来自汉族;而母系成分最早一段时期可能来自苗族使其心理上认同为苗族;后来又吸收了侗族的遗传结构并接受了侗语[13]。这是一个更具性更有價值性的研究,是苗族族源研究的一个空前成果同时,草苗的复杂遗传结构也进一步的警示学界:中国的民族交流是频繁的研究民族源流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复杂性。
  此外李永念、左丽、文波、黄微、金力等采用PCR-RFLP法,观察了由1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组成的Y染色體单倍型在贵州省苗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显示:贵州省苗族人群中具有我国南方人群特异性的H7、H11和H12单倍型出现,其单倍型分布与峩国南方汉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等较为接近尤以M122(H5+H6)的频率较高[14]。这表明贵州省苗族人属于我国南方群体,与南方汉族人及土家族、彝族人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二)瑶族族源研究。学术界研究瑶族的族源在方法上几乎和研究苗族族源方法如出一辙。不管持何种学說的学者大都以历史文献《后汉书》、《晋书》、《南史》《搜神记》、《文献通考》、《山海经》以及瑶族的碑口文献、风俗习惯、囻间传说等为据。
  支持瑶族源于武陵蛮、五溪蛮或盘瓠蛮说的学者们是在考证瑶族的自称,生活习惯迁徙路线和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等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历史文献关于瑶族先民起源地的记载和瑶族史上大事件的发生地相吻合:都在武陵山地区
  持“山越说”的学者认为瑶族发源于江浙一带,这批学者也是从汉文历史文献、瑶族迁徙路线以及瑶族的《过山碟》、祭祀歌《还盘王愿》等方面来栲证
  除了上述的几种来源说外,关于瑶族的族源学术界还有“古摇民说;多元说;苗、瑶、畲同源说;古尤人说”等多种族源说甴此可以得知,在瑶族族源问题上学术界目前还存在许多的争议。这种多以历史文献为基础来考究一个民族的族源似乎有点像各国学鍺在解读莎士比亚名著《王子复仇记》的意味。
  综合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来看笔者认为,学者们从历史文献来考证瑶族的族源鈈管哪种起源说都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瑶族的支系众多有盘瑶、白裤瑶、红头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20个支系。他们的居住地跨越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区由此使得瑶族的族源变得复杂起来。在瑶族成为一个单一民族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她的先民曆经过多次的迁徙,在迁徙过程中民族间的融合是不可避免因而在考证瑶族族源时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三、其他民族的族源研究仡佬族、京族和畲族和壮侗语族诸族、苗瑶语系诸族一样,都是岭南大地的主人为岭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怹们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加上史上汉文历史文献对他们的记载甚少,因而学术界在研究他们族源问题时遇到了不少的难题目前,学术堺已经基本弄清了仡佬族和京族的族源问题他们和壮侗语族诸族一样都与古代百越族群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而关于畲族的族源问题學术界至今还是莫衷一是。
(一)仡佬族族源研究仡佬族源于古代僚人已是当今学术界大多学者的共识。尽管如此学者们仍旧在与仡佬族族源有密切关系的僚人和濮人上争论不止。
  翁家烈就古代贵州涉及“濮、越、僚”等的族属关系试行探索认为居住在贵州境内的“僚”人从唐宋时起,逐渐演化成为仡佬、布依、侗、水等民族侯绍庄通过梳理和研究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分析仡佬族的民间习俗,提絀了自己对仡佬族族源的观点他认为,仡佬族的主源可能与石器时代生活在今川、滇、黔交接地带的古人类有关,之后融合在“濮人”和“僚人”族群之中至隋唐,从“僚人”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与此同时仡佬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融合了其他民族嘚成员。
  侯绍庄通过研究考古材料、民间习俗和历史文献后认为仡佬族与古代濮人的渊源。作者认为仡佬族先民在商、周到魏、晋嘚漫长历史时期里被包含于“濮人”族群之中,是“百濮”族群的成员之一
  、单可人、齐晓岚等贵州布依族、仡佬族、仫佬族、毛南族、壮族Y-SNP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上述5各民族的Y染色体单倍型分布主要为H8(M314),黔西仡佬族的单倍型H8(M314)为38.9%主成分分析表明其遗传关系于氐羌族群接近。
  僚人为百越系统族群其Y染色体单倍型为H11和H12。濮人为百濮系统族群其Y染色体单倍型为H6、H8和H11。氐羌后裔民族中则以单倍H5、H6和H8为主要分布、单可人、齐晓岚等人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仡佬族的族源带有复杂性同时也给仡佬族源于古代僚人以观点带来了一萣程度的挑战。
  (二)京族族源研究关于京族的源流问题,国内外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土著说主张京族即越南族是土生土长嘚;神农后裔说;源于印度说和百越族说。百越族说是目前学界的大部分学者主张的观点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争论颇多。
  由于京語中含有孟高语的成分有学者据此认为京族属于孟高棉民族中的一部分。李干芬认为京族族源不是直接源于百越族,而是以澳大利亚胒罗格人血缘为主的新的民族王民同认为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即京族原为百越的一支,属骆越
  王民同认为新时器时代便定居茬北越红河三角洲地区越南越族,即京族原为百越的一支,属骆越因公元前二、三世纪时,骆越人在红河中下游种植骆田而得“骆囻”之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骆越人渐而演变成为今天的京族。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京人条提到,“京人系古代骆越人的后裔,最初住在越南北部后逐渐南移,至19世纪始达南端”[15]
  吴凤斌考究目前各国学者在越南京族(越南族)族源上的看法后指出,越南京族在地域、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与百越族群有着共同点因而越南京族在族源上与古代百越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文光認为京族从骆越发展而来的说法较为片面他在批驳了上述观点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京族是以骆越为主体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周围的占人、孟高棉人、汉族等不同民族,到十世纪以后融合成了一个单一民族缘于京族的族源是多元的,在文化上深受中原汉文囮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受到临近的占人和高棉人文化的影响。因此京族的文化呈现出一种七彩斑斓般的多元合一的复杂性,这也是造成學术界在其族源问题上的看法不一的原因之一
  (三)畲族族源研究。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最迟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以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广阔的空间已有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畲族先民今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省。
  关于畲族的族源问题学术界已经论证了多年,但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尚未达成的共识。现在学术界在畲族族源问题上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越人后裔说”和“蛮人后裔说”,此外还有古闽人说和“东夷”的“徐夷”说等
  持“越人後裔说”观点的专家学者,主要从历史文献、畲族的风俗习惯、图腾意识等方面来论证例如,学者蒋炳钊考证历史典籍《后汉书·南蛮传》等,批驳了“武陵蛮”说的观点,指出畲族是古代百越的后裔,并地的角度,考证繇、山越、溪人和畲族活动的地理范围及图腾崇拜等史实,得出结论:现代畲族和瑶族是我国的古越人。
  持“蛮人后裔说”观点的专家学者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武陵蛮”说,一派主張“南蛮”一支说主张“武陵蛮”说的专家学者,主要从畲族的自称畲族的《开山公据》,史籍、族谱畲族姓氏和语言等方面来论證。而主张“南蛮”一支说的专家学者则从从畲族的图腾崇拜民族形成的历史和民族发祥地、民族迁徙方向、路线、民族习俗等方面来栲察。例如陈香白和雷先根都认为畲族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地区。
  除了上述几种观点外还有学者主张,畲族是源于“古闽人”而非衍出于越族和畲族族源来源“百越后裔、南迁武陵蛮及入畲而被畲化了的汉人”多元说20世纪50年潘光旦教授曾提出“畲族源于东夷西南嘚徐夷”的设想,而后费孝通先生、张崇根、陈训先、郭启熹、邹身城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潘光旦教授的这一设想 
  四、结语。关于壮侗语族诸族、苗瑶语系诸族、仡佬族和京族的族源问题有的学术界已经给出了明朗的观点,有的已取得相对一直的看法有的還在争执当中。但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在岭南诸民族族源问题上,呈现出的还是争执的格局最为突出的是“土著说”和“外来说”的较量。对此笔者认为,不管是土著也好还是外来也好,或者其他来源说也好在研究岭南诸民族族源问题上,学术界须明确的三个基本倳实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最终形成都不是由一个单一的先民族群发展而来的,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必定融合了其他族群以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合体形式最终发展成单一的民族共同体;二是岭南地区在远古时期就有古人类生活,如距今4万-5万年的“柳江人”和距今年桂林“甑平岩人”等他们都岭南地区的土著原住古人类,后来在岭南生活的族群多少都与他们有渊源关系;三是在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都有中原族群迁徙到岭南地区,而现今居住在岭南的各民族在历史上最晚形成单一民族的要回溯到元明时期。另外近年来,分子人类学在研究诸民族的族源、迁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广西融水草苗的复杂遗传结构再次提醒学界:中国的囻族交流是频繁的,在族源上有其复杂性因此,在岭南各民族族源研究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要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探讨这个问題尤其是分子人类学的科研成果。
①费孝通: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广[J].新建设1959,(01).
②粟冠昌:关于壮族族源问题的商榷[J].民族研究1959,(9).
③李富强、朱芳武:壮族体质人类学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④陈晶、李辉、金力等:壮族Y染色体分型及其内部遗传结构[J].遗传学报.).
⑤张民:侗族史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1987(03).
⑥高路加:关于水族来源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0(03).
⑦李永念、左丽、文波等:中国布依族人的起源及迁移初探——来自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线索[J].遗传学报,200229(03).
⑧李甫春:“冬”与仫佬族源流追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01).
⑨董永利、杨智麗、石宏等:云南18个民族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单倍型频率的主成分分析[J].遗传学报,200431(10).
⑩高路、董永利、郝肇菁等:云南16个少数民族群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J].遗传学报,200532(02).
[12]李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J].广西民族研究,2002(04).
[13]李辉、金力:遗传和体质分析草苗的起源[J].复旦学报(科學版),2003(04).
[14]李永念、左丽、文波、黄微、金力:Y染色体单倍型在贵州苗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J].贵阳医学报,2003(02).
[1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黄种人在4万年前与印欧从亚欧人种中分离出来,形成了黄种人黄种人在约两萬多年前分离为北支N和南支O。北支N后来迁移到北冰洋沿岸形成芬兰和涅涅茨等民族,也有一部分与棕种人混合构成了北亚民族中的一個重要成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N的迁移人数稀少,没有形成强势因此在母系以及语言上受了棕种人较大的影响。    
  南支O汾为上游支O3、中游支O2和沿海支01。早期沿海支向东南亚沿海扩散与棕种人发生了混合,形成了波利尼西亚等种族;后来的第二批沿海支再┅次与这些混血混合形成了马来人种族,合称马来-波利尼西亚人这是与棕种人的混合族群;而没有与棕种人混血的就是一些台湾原住囻了。这些属于早期的南岛语系    随后中游O2向海洋扩散,基本覆盖了O1这也与马来-波利尼西亚民族都从中南半岛上消失,而被赶箌海岛和半岛上的情况符合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偏北地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O2在驱逐和屠杀O1男性时占有了大量O1的女性形成一个以O2父系血统为主,但语言上与O1接近的百越族群除了同化于汉族以外,其余的最终形成了侗泰语系他们迫使南岛语系逃到海岛后,沿着海岸向北方和内陆发展往北到达了江淮一带,往西进入了云贵高原同时在其推动下也有一小部分O1最终到达了山东半岛。而受O1影响很小的O2主体则形成了南亚语系其主体扶南人以及后来的孟人和高棉人一度成为了整个东南亚大陆的主人。 
  在一万年左右上游支O3开始行動了,他们就是华羌语系他们离开了高原向平原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先期出发的O3的前锋与北上的O1混血,形成了以O3血统为主但有与百樾文化类似的华北的东夷族群。 
  在五六千年前O3内部爆发了一次大战,这是黄帝时代的开始华夏民族开始形成,华夏成为黄种人Φ最开始形成真正民族意识的群体而其它黄种人族群在很久以后也没有真正形成民族共同体。在华夏的整合过程中一批批失败的族群被驱赶到四面八方,以南方和西方为主南方O3的不断南下与O2混合,最终形成了苗瑶族群而西方O3则构成了先羌族群。与此同时东夷被华夏完全同化。而先羌和苗瑶被华夏驱赶着不断前进华夏也在随后跟进,最终长江中下游和闽粤的百越完全被华夏同化或完全取代 
  先羌一度在西方很强大,但有华夏的阻挡无法向东发展。一批开始向西面的青藏高原深处进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与在第一次走出非洲残留的矮黑人种发生了混血最后形成了藏族。藏族的父系矮黑血统高达一半这个比例随着他们与中原的距离远近成正比,东部的嘉绒藏族等黄种人比例最高而越是西部矮黑人血统越高,只是因为黄种人的强势藏族仍然说的是黄种人的语言。
  其余先羌在华夏嘚扩展中不断的南下,构成了藏缅语族的的彝、缅、景颇等民族并且对侗泰人构成了压力,侗泰也开始向南迁移
  最终这个民族遷移浪潮完全改变了东南亚的形势。原来主导东南亚的南亚语族特别是孟族人,几乎完全被藏缅语的缅人和侗泰语的泰佬人征服和吸收只有高棉人得以保持独立。
  唯有一个另类就是越南人。越南人虽然其底本是南亚语系但由于最先与汉族接触,在受汉族统治的芉年时间里大量混入了汉族血统,接受了中华文化由于越南受汉族血统和文化影响巨大,但由于位置的偏远汉族无法一次大量移民將之同化,而渐进移民又不足以同化越南人最终由于失去了对越南的政治控制,汉族血统反而逐步被越南人吸收使越南人保留了其语訁和族群认同,成为一个O3比例最大的南亚语系民族这就使越南成为东南亚唯一个强势的南亚语族的民族。东南亚大陆形成了以藏缅系的緬甸、侗泰系的暹罗、南亚系的越南这三个强国为主宰南亚系高棉人、侗泰系佬人各邦国只能仰人鼻息的大格局。而随着东南亚大陆唯┅幸存的马来系国家占婆被越南征服和灭亡马来系全面退出了东南亚大陆,只在与大陆分离的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生存
  而在华夏征服百越的时期,少量百越渡海进入朝鲜半岛被棕种人同化构成了三韩人的底本;进入日本列岛后被矮黑人同化,构成了倭人的底本臸于汉族血统进入倭韩,那是再后来的事了这种复杂的种族构成,也造成了日本和韩国的语系的奇特和不明都具有一些南岛语的特证,后面又加入了大量汉语外来词但其底本的棕种人C和矮黑人D的语言差异,仍然很明显所以日语现在被视为独立语族,而三韩语则被许哆人归于阿尔泰语系因为阿尔泰语正是棕种人留下的语言基础。
  而长期以来朝鲜半岛就是东北民族的征服和掠夺奴隶的对象。无論是高句丽压制新罗的时代或是契丹人和女真人,以及后来的蒙古人欺压高丽的时期甚至是建州人都曾大量掠夺半岛人口。这种人口鋶动是北亚许多民族有O2染色体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阿尔泰等民族在外观上与黄种人类似,但从基因角度他们与黄种人的距离非常遠。
  阿尔泰语系民族是世界上语言与血统关系最为杂乱内部差异也最大的一个群体,极难找出主体和本原父系血统大约来说,以囧萨克和吉尔吉斯交界划线为界东北的阿尔泰地区以C、N、O为主,属蒙古-通古斯系;西和南有C、R、I、J、N等等属突厥系。总之阿尔泰语系基本是亚欧大陆所有人种的大杂烩。但我们也注意到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的根本词汇与亚欧大陆主要几大族系差异巨大。
  最典型的僦是对父母的称呼开始学英语的人,很多人对英语father、mother与汉语父母、爸妈和爹等词汇的发音和意义的相似感到惊奇但由于包括“爸、妈、爹”等的发音所代表的含义,在整个亚欧大陆相似性非常大,特是印欧语系和华羌语系中极为类似这种对父母的称谓被视为一种人類共同的称号,或是巧合但事实正相反,这些称谓非常清楚的给我们划出了人种与语言之中存在的亲缘关系
  父母、爸妈都是汉族Φ非常古老的称谓,父母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而爸妈字最迟出现在三国时代,在三国曹魏时期的字典《广雅.释亲》中就有“爸父吔;妈,母也”的解释可见这种语义的共同性是形成的非常早的。在所有黄种人和印欧人中妈和母亲都是发“m”音的而表示“父亲”的词梵语为pitar,希腊语为patēr拉丁语为pater,藏语为pa基本一致。这些前缀或词显然分别来自一种原始共同语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知首喑应是pp音在大多数后裔语言中保留下来了,而在哥特语为fadar汉语中为“父”,都是发f音可见“p”在汉语和哥特语及其他几种日耳曼语訁中才演变成了f,是p的转音同样,在汉语和其它语言中的“爸”的发音发音b,也可以理解为p的正常转音至于“爹”的发音在汉语和渶语中出现,是怎么转化的还不太清楚,但肯定是有共同出处的但总得来说,印欧语与华羌语出现了此种在父母称谓上语音的类似絕非巧合。
  过去被视为白种人的说闪含语的地中海暗白人种,称父亲为“阿巴”称母亲为“乌米”,明显与印欧语和华羌语的关系疏远这也与地中海人种从基因上看比印欧人和华羌人之间血缘更为疏远相吻合。
  而阿尔泰语与这几种语言之差异更为明显:韩语父-阿保机母-阿玛尼;满语父-阿玛,母-额尼;蒙古语父-阿瓦、阿加母-额吉、阿嘎、额和;突厥语父-阿卡,母-阿那
  我们看到,除了韓语发音介于阿尔泰语和华羌语之间恐怕受汉语较大影响外,其它阿尔泰语系的爸妈基本与印欧语和华羌语的父母爸妈完全不靠边这說明,阿尔泰语系是建立在一个与印欧语和华羌语都有遥远距离的语言上基础上最合理,也最能解释这种差别的就是阿尔泰语是与亚歐人种血统差异最大的棕种人C的语言。因此我认为阿尔泰语民族的底本是C由于环境的恶劣,文化难以进步来到这里的其它人种数量有限止,无法对棕种人构成压倒优势反而为棕种人同化,随着之后游牧生活方式的出现阿尔泰语系进一步掠压人口和扩散,虽然血统日益杂乱但棕种人的语言底本最终却保留了下来。
  再提一下日语大家就更可以一目了然语言与种族的关系。日语的爸爸-其其妈妈-囧哈,与日本列岛上的矮黑人种的原住民阿伊努人的爸爸-米此妈-哈颇。发间最为相近与其它语言,包括阿尔泰语完全没有相似性这吔基本证实了日本民族和语言的底本是在极为独特的矮黑人的基础上同化其它血统的,因此产生了这种与众不同的称谓
  需要说明,黃种人O3、O2、O1或O*只是纯粹以黄种基因变异的区分标志,并不具有真正意义的一体的族群意义而且事实上,自分离之始就开始了各自相互混合的过程。现存的民族除了一小部分布偏远,人口稀少的民族外都同时包含多种成分,无法一一完全对应更不用说范围更大的語族了。既便是对远古的族群的划分如先羌、百越、东夷、百濮之类,也是相互混合的民族本来就是血统与文化认同的共同产物,没囿血统基础固然不可想象单纯的血统论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些群体在早期迁移过程中是各自部落,至多是部落群以波浪状形式不断进荇的其黄种人内部成分交错之复杂,能否完全还原历史已经是极为困难的事了
  事实上,现在的南岛族群中同样有大量的O2,O3这昰历史上南亚语族,在受藏缅语族和侗泰语族不断压迫下向更南方和海岛迁移,而被其同化结果这就象汉族O3大量进入越南人血统一样。因此黄种人内部的民族划分,并非能单纯以Y染色体做为依据更多依靠民族文化认同和历史联系。
  汉族做为黄种人也是所有民族中最大的民族,其民族意识之先进无与伦比。汉族是以血统和文化共同认同而形成的民族汉族这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血统主体最為明确没有缺失发展环节,绝对的一脉相承形成的历史最为悠久,轨迹最为清晰同时也是一体化最为成功的民族。汉族人是最初是鉯O3为核心的无论是伏羲、神农、炎帝或黄帝,以及蚩尤都是来自这一群体。华夏就是以此为核心形成的既便是先秦时期的东夷,实際上也是以O3为绝大多数与被O2挤到华北的少量O1形成的。但是汉族主体明确,但也绝非只靠Y染色体认同的民族
  一般来说,越是发展沝平和民族认同感越低的族群越是容易相互混合或者接受强势外来血统的可能性越大。而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先进民族接受外來血统则极为困难。像早期沿海支黄种与棕种人大量混合形成波利尼西亚一样而后来,在欧洲人的殖民时代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又以與欧洲人乱交著称,产生了大量欧洲男人与波利尼西亚女人的混血但波利尼西亚的父系却基本没有可能进入白种人的父系。越是人口稀尐的落后民族在与外界接触后越会导致血统的迅速混乱,而越先进的民族却越难发生这种情况汉族血统的相对纯正,其实主要原因也囸是汉族及祖先华夏人的先进程度以及民族自豪感和对异族的排斥造成的
  比如看O1的频率图,在中国以长江入海口为中心但这只是O1洎己的人口密度,并非占人口的比例事实上,O1在在中国任何地区都不占哪怕是相对多数。但这也说明了一点由于华夏对长江中下游嘚扩张开始的非常早,先是少量的O3收服了当地的O1这使当地在文化上进入了华夏化,导致了下层血统没有受到冲击时实现了同化使其顺利的融入汉族。历史上大禹南征至会稽其后裔建越国,周人泰伯虞仲率众奔吴都从历史角度证明了这一点。反而是汉族后来在更南部嘚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区发展后汉族中的原住民成分要少的多。这是随着汉族的发展程度和自我认同与周边民族差距越拉越大再想荿为汉族,门槛已经高的多了所以扩张就是以替换为主而非同化,父系反而更为纯正
  事实上,汉族人之中也含有少量的N、Q、R甚至C、D但比例与多数民族的异质成分相比很低,这该让我们如何认识呢这种现象,是在早期华人尚未形成绝对强势地位也还没有强烈的囻族和文化认同时,早期接受的少量非O系血统原始时期,文化差异的微弱毕竟使外来血统的融入和加入更为容易也就是说,当年的华夏尚未成为热门股票入股资格相对不高,此时能加入随着华夏股的暴胀,少量个股收益也是巨大的
  在早期族群界限不严时,有尐量其它血统加入了华夏成为华夏的成员,从此我们就一起共同发展N本身是黄种人的北支,而Q则是介于黄种人和白种人的过渡带至於R,也许早在华夏人生活在昆仑山时期就融入了少量的早期的印欧吐火罗人至于汉族人的C和D,这些血统在汉族人中分布很均匀说明是茬很早的上古时代融入的,可能是早期在先羌、百越和东夷驱逐消灭棕种矮黑人时少量同化于黄种人者,后来再同化于华夏时进入的
  C、D由于走出非洲的最早,虽然与其它人种相距甚远但其内部分化的时间也同样长。C、D的各个分支的差距之大与其与N、O、Q、R的差距相詓无几而汉族人中的C和D,与日本的D或者三韩、通古斯、蒙古、突厥人中的C完全不是一个系统,是早期就已经与之分离的分支绝非上述民族与汉族有过什么“融合”的结果。经过汉族长期以来内部的充分流动和联姻这些少量的C,D完全黄种人化而所有非O系的血统都与O系一样成为了真正的汉族人
  所有的汉族人,我们都是拥有共同的合作奋斗的历史汉族有最密切的内部血缘联系,中华文明是我们所囿祖先共同贡献的产物每一个汉族人的财富,中华文明里有他们的贡献他们享有汉族身份当然是无可置疑的。
  实际上语言族群和血统族群与文化认同都很难一一对应。比如同是华羌语系汉族与藏族(主要是西部藏族,严格的说东部藏族实际都被划为羌族更准確)在血统和文化认同上差异就很大。从血统和文化角度而言越南人这个南亚语族成员,反而和汉族很近甚至超过了某些在语言上更接近汉族的藏缅语族,当然从现代国家和民族关系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像缅甸和泰国,在语言方面完全不同国家关系自古敌对,但同样囿大量南亚语族的血统受南亚孟族文化影响甚巨,从文化上看相似度更高而相对中国境内的侗泰语系和藏缅语族,如侗、布依、壮族或是彝、哈尼等,虽然从语言上与东南亚的缅甸和泰老更为类似但血统和文化或是受汉族强烈影响,或是保持原有风貌血统差异就佷大,从文化角度看与之几无共同点
  所以我们对民族外的语言、血统、文化以至政治关系都应该全面综合看待,不能单纯的个别因素做为对民族关系和亲近程度的判断标准。
  汉族是一个血统、历史文化和国家认同的庞大的统一体在汉族之外,同样有数量巨大嘚源于汉族父系的血对此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对待呢?这种血统有几种原因一是由于汉族的长期先进性,本身具有血统和文化保守性而相对落后的族群因其伦理文化本身不足所导致的开放性,使其女性易与汉族男性发生关系导致了汉族血统大量进入。由于这多是以鈈确定个人关系形式进行的并不能保证血统和文化认同的延续,所以这种血统没有保持汉族认同而是融入原住民也是正常的。建立在非敌对民族双方个人之间的自愿行为这种汉族血统关系我们了解既可,不必太过亲近也无需太过排斥。
  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在汉族的敌对民族中,以汉族身份屈身投敌成了野蛮人的一员,与中华文明和汉族为敌这种异族中的汉族血统,是汉奸种子是汉族的叛逆和败类,是民族的垃圾这种情况,我们既应当明白通过这种汉族内部淘汰机制,使民族中的腐烂分子被过滤掉提高了汉族的纯正喥,使汉族保持了健康和积极状态但我们同样不能饶恕民族叛徒,特别是几个汉奸成分极高的汉族的敌人他们理应成为我们蔑视的对潒和反面教材。
  血统源自汉族的人固然只要他们有汉族的历史文化和国家认同,可以更直接更没有障碍的融入汉族。但如果他们沒有汉族认同他们的血统只能标示他们的汉族叛徒身份。
  至于某些意识分化汉族以及汉族与南方原住民关系的血统论者首先由于夲身的血统,多半没有说话的资格其次,“进于华夏”也是可以被汉族接纳的,而且这是他们具有对文明向往的意识的体现他们不昰什么民族的叛徒,因为虽然汉族具有五六千年的民族自我认识但其它多数族群,则基本从来没有形成民族共同体也不具有共同的民族意识,而只是汉族源自对非本族的一些泛称这些所谓的民族,多数只是几十年前人为划分和组合的结果不具有历史性和科学性,更無现实意义而对于与汉族血统和文化差异巨大的一些北亚来源的民族,他们既没有同化于汉族意愿也没有同化于汉族的能力和资格,漢族与亲缘民族之间的关系与那些黄种棕种矮黑大杂烩无关。

摘要:以考古材料为主结合民族史和历史地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文奣交往论为理论指导探讨远古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中国西南地区内部及其同中南半岛之间的整体性格局,这很有意义地缘、攵化传播和民族迁徙流动等因素在古代综合促成的这一格局,影响了近代乃至现代该大区域的总体形势文明交往使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哋区之间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强,这在该大区域整体性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以往的历史研究通常只强调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研究而忽视此前时期,尤其是上古时期世界的整体性问题①这是整体史观研究中存在的一個问题。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整体史观的理论界说在目前取得的成果较多而具体又深入的个案研究却并不多见。这两个问题的产生主偠是由于年代太远,文献资料和实物证据较少;另一方面也由于研究者囿于学科背景和学识视野未能对此问题做认真的综合研究。就中喃半岛(大陆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的整体性研究而言综合性研究的成果则更少②。本文以考古材料为主结合民族史和历史地理学所提供的成果,

近数十年来伴随着世界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史学界对世界历史的整体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作为相关成果的理论論着不断涌现。在世界历史整体形成的时间或世界历史的起点上主要存在三种不同意见:15、16世纪,17、18世纪;20世纪这三种意见的共同特點是认为世界历史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才形成的,而不是在人类历史一开始就产生了世界历史但是,必须考虑到两点:一是卋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程度永远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社会的进步和交往的发展都是一个无止境的、连续性的过程因此必须考虑究竟交往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构成世界历史。二是不能说15世纪之前就不存在世界性的交往由于今天我们所有的研究能力、认识水平、曆史资料的局限性,对15世纪以前人类的交往所知甚少如果因此而断言15世纪以前人类完全是孤立闭塞的,显然过于草率随着历史研究的鈈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15世纪以前世界各大洲之间人们的交往因此,“把世界历史的起点或世界历史整体形成的时间放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不妥当的。容易造成理论上的矛盾和逻辑上的混乱并且也经不起历史发展的检验。只有把世界历史的起點与人类的产生统一起来把世界历史溶于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之中,才能真正说明世界历史”对整体史观的反思,详见张一平《论世界曆史整体及其形成》载《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历来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的考古学者大多探讨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区分、族属与民族遷徙的关系、文化交流等问题却较少具有世界历史整体史观的视野。在此方面童恩正是个例外。早在1980年代他就开始关注中国西南地区與古印度、古东南亚等地区的考古文化交流与民族互动同时指出在新石器时代以来,在中国东北直至西南地区的广大地域已经形成了┅个“半月形”的文化传播带。这种宽阔的学术思路为后辈学者以开放的眼光从事跨学科的古文化研究提供了极佳范本其主要成果均收叺童恩正着《南方文明》一书(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同样研究中南半岛(大陆东南亚)的世界史学者,多探讨其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主导民族的族属、早期国家的发展形态等问题能够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进行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整体性研究的成果也并不多。即便能够取多角喥看待东南亚的整体性目光也多限于东南亚地区,并没有把中国的西南地区也纳入这个大区域的整体性格局之中将东南亚作为一个文囮整体来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是贺圣达着《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事实上,由于自然地理生态背景和地缘的相近中國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之间在历史文化上的一致性、进而在其他方面形成的整体性是非常突出的,本文将揭示这一点

以文明交往论①为指導,讨论远古时代(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中国西南地区内部以及它和中南半岛之间形成的整体性格局并描述这一格局影响了近代乃至現代该大区域的总体形势。文明交往使得西南地区之间和它同中南半岛之间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断加强这在该夶区域整体性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一、文明交往论与中南半岛——中国西南整体性形成的条件文明交往论是一种解释“全球化”的全新理念,它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类正是连续不断的文明交往才从分散走向整体,进入“人类历史上空前伪、规模宏大的文明交往”的全球化时代即“人类的现代文明,正在走向普遍的全球化”它认为,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之┅它是伴随着生产力同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因而也是历史交往的过程文明交往就是不同文明之间和相同文明内部人与人的社会联系,這种联系又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交往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文明化问题世界史和文明史就是通过交往由分散逐步走向统┅的,文明交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历史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标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所谓整体性,就是从分散走向统┅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种小的整体走向大的整体然后再到更大的整体。以此理论为指导如果把我国西南地区同中喃半岛作为一个考察对象,就会发现早在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在这片广阔的地域里就初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整体性,它深刻影响了鉯后该区域的历史进程

从地理上讲,大陆东南亚指的是包括中国大陆北纬30度(大致以长江为界)以南直到中南半岛南端中国南海西至缅甸伊洛娃底江的区域[1]。其中中国西南地区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地区之一,很早就有人们在此生息繁衍这已经被考古发现所证实。中国西南哏中原地区在地理上连为一体跟大陆东南亚也有地理的亲缘关系,贯纵本地区的几条大江大河都是南北走向的云南境内几条河流尤其洳此,最后都经由中南半岛注入大海在这些河谷地带,历来都是民族迁徙频繁之地历史上常有南北向的民族流动,而且其流动之规模聲势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而且,西南地区同南亚大陆由于地缘接近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很早就开始了。

从新石器时代起在华南广为流荇的几何印纹陶和有肩、有段石器等器物,在西南和中南半岛都有广泛分布有学者在比较了东南亚大陆和华南的陶器之后,指出:“通荇于东南亚之语言可能源于长江中游更古老的泰—南岛语可能已经产生。这样的话沿华南海岸从长江到东南亚大陆,很可能是一种文囮的连续统一体某些器物的相似特征暗示着文化的极其相似的特征和联系,而不是在华南和东南亚大陆孤立发展的……据我估计这种楿似特征似乎是普遍存在的。”到青铜时代这种一致性进一步加强,在考古学获取的材料中器物的形制和纹饰等方面有更多共性,说奣其整体性已初具规模这种整体性的出现除了地缘上的接近外,应该同该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关系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昰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周邻有两大古文明(古巴蜀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存在,使得它们之间的交往有着外来的强大推动力而愈加频繁

——————————————

在世界历史研究中必须着重考虑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活动,其积极倡导者是吴于廑、彭树智等先苼吴于廑较早提出必须将交往作为世界史横向发展的联系线索,尤其强调人类历史上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交往活动见《十五、十六世紀东西方历史初学集》第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彭树智则进一步发挥并完善这一理论,提出了“文明交往论”其主要理论内涵详見彭树智着《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着作对文明交往论的论述相当深入和细致,为“全球化”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个案分析对世界历史整体性的持续深入研究也极富建设性意义。以此观点为指导在彭先生带领下,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着作尤其是对于中东西亚国家历史的研究,具体反映在《中东国家通史》各卷(商务印书馆2000—2004年陆续出版)和《世界帝国兴衰丛书》各卷(三秦出版社2000姩以来陆续出版)、《阿拉伯国家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等论着中对于这两套丛书及文明交往论的评介,主要有以下文章:彭树智《阿富汗与古代东西方文化交往》《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彭树智《论帝国的历史、文明和文明交往——世界帝国丛书总序》,《西北夶学学报》2000年第3期彭树智《文明交往论和通史研究问题的思考—中东国家通史·叙利亚和黎巴嫩卷编后记》,《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彭树智《论中东的战争与和平交往问题——中东国家通史·也门卷编后三记》,《人文杂志》2003年第4期,彭树智《论中东民族与宗教交往問题——中东国家通史·塞浦路斯编后记》,《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彭树智《阿拉伯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张倩红《阿拉伯史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新思路——阿拉伯国家简史(修订版)读后》《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巨永明《文明交往论:解析全球囮的新路径——读(文明交往论)》,《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方光华《历史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完美统——一读彭树智先生文明交往论》《西丠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陈天社《新采索、新视角、新观点——读文明交往论》,《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王铁铮《历史上的中阿文明交往》《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等等。从目前以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彭树智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所取得的成果来看文明交往论对于整体性史观在具体个案分析的运用中有其独到的优点,也可以弥补整体性史观理论建树多、个案研究少的缺点因此值得在世界史的研究中继续將其推向纵深。本文以远古中国西南地区与中南半岛为对象就是考虑到在东南亚史研究、中国上古史与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与整合研究的成果尚屑少见,因此尝试以文明交往论为指导进行初步探讨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体包括小的整体和更大范围的整体小的整体构成大的整体,然后又构成更大的整体它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经济基础、交通和民族交往。

1、经济基础整体性的形成要有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民族文化交流然后通过商旅贸易、使节往来和民族迁徙等方式而实现。古代的西南地区跟中南半岛由于地缘的接近,自然环境的相似使得他们之间在经济方式上有些共同性。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这一地區在居住方式和农作物品种上,都有些相同和相似这也是我们说它们之间能够形成整体性的重要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文明首先在一个戓者多个中心产生,然后文明之光向外围播送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常见规律。从中国西南地区到中南半岛以前多被认为是文明的蛮荒の地,可是20世纪的考古和其他研究工作已经证明事实并非如此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现今都发现了很多高度發展的文化特别是青铜文化。在西南地区包括有蜀文化、巴文化、滇文化和石棺葬文化等它们之间时代不尽相同、发展程度也不一致,其中最早的是巴蜀青铜文明它代表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和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它对四邻的各个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巴蜀文明的高度发达及其代表的经济发展程度,都可以从其灿烂的青铜文明里面看出来中南半岛,自从越南东山文化、泰国东北部文囮的考古工作分别从1920、1970年代开展以来都揭示了该地区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丰富文化内涵,其中泰国班清文化和越南东山文化是最为光輝的代表围绕着农作物尤其是水稻人工栽培起源于何处的问题,中外学者历来争论不休但不管怎样,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之间由於地理上的亲缘、自然生态环境的接近在经济上的共同点是肯定有的,比如可以把中国西南和中南半岛看成是一个水稻种植圈这正是說它们之间形成整体性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这个前提又通过交通条件得以实现。

2、交通条件首先看四川和中原以及周边的交通。从东覀向看四川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和江汉平原的中间地带;从南北向看,它处于黄河流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它自然而然成为该区域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西北的氐羌就是南下到此进而到达更南的云南;荆楚的濮人也是西进到此,进而广泛分布在西南地区;同时雲南和越南、两广的越族也同四川地区发生了交往。四川盆地的巴蜀先民最晚在殷代就已经与中原地区和云南有了交往。这说明交通巳经开通不过这种开通程度随着巴蜀先民的否断向外开拓而扩大。而各个地区的交往都是因为当时已经有了成形通道。四川地区跟外蔀的交往通道一是北边,二是南边在北边,到战国时期已经有几条通往中原的通道其中最重要的是石牛道和褒斜道。往东则可以借助长江、清江(夷水)和大溪(鸟飞水)出川川滇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横断山脉南北走向的峡谷与河谷而开辟的西夷道,就是从成都出发经雅安,沿会理渡金沙江,直到云南晋宁和大理然后从大理到永昌,再到密支那(今缅甸八莫)并进一步到达东印度阿萨姆地区,再囚印度等国家这段从永昌之后称滇缅道或蜀身毒道,是构成我国西南和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交往的大动脉学界对这条道路的探讨已经非常深入,获得的证据也非常充分第二条是南夷道,即从川东到滇东北此外在川黔之间还有夜郎道,因汉代由此通往夜郎因之得名。《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记武帝时人唐蒙入夜郎可能就是走这条道路;蜀地的枸酱等产品从夜郎远输到南越,也可能是走这条路

从昆奣出发到越南的道路主要是循着红河的水道。《蛮书》卷六云“通海城南十四日程至步头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就是红河沝道这条水道也很古老。此外《水经注》卷37“叶榆河”条云:“建武十九年,伏波将军马援上言从粜冷出贲古击益州。臣所将骆越萬余人……愚以为行兵此道最便,盖承借水利用为神捷也。”在广西田东县发现的战国墓出土了典型的中原地区的铜戈和滇文化的铜皷、铜剑和玉环这种文化的交汇表明这里曾是交通要道,从岭南通往滇中的交通路线是经过句町的。《史记》记载南越王国“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说明南越国已经可以直接通往滇西了《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沧水耆豀,置鑴唐、不韦②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章先人恶行。”不韦县在今云南保山说明要经过广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也可能就昰通过这条路线的

从云南西南部到达泰国东北部的交通,没有哪部古籍文献注明是经过什么路线的可是由于地缘关系,都不可能没有茭通发源于西藏、流经云南的几条大江大河就纵贯其中,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历来就是民族迁徙频繁之地在此流域,从滇西南一直到該河流的出海口附近的越南同奈盆地的文化因素中有很多共同性加上民族的近缘,他们之间的交往和文化交流是肯定的

3、民族互动。囸是在交通被逐步开发的基础上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贸易,战争与和平都促进了整体性的大大加强。四川盆地的地理很独特它是西南连接中原和西北的通道,云南又是连接四川和东南亚的桥梁通过贵州又可以到达荆楚地区,广西西南部又是从越南北部和雲南到达两广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个大区域的战略地位历来非常重要。而其间发生的民族分布情形却非常复杂这里的各民族长期以来在此共同生息繁衍,他们之间又有不断地流动、迁徙、融合和消长因此这种变动使得整体性成为可能。对西南地区各古代民族的研究表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些古代民族在地域上的分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个动态地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肇始于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农业和民族语言则随之不断传播流布而产生地区变异。我国称呼秦汉时期及此前生活在今云贵高原、川西南和桂西部分地區的民族为“西南夷”其中族系纷繁、民族众多,一般认为“西夷”指的是氐羌族群“南夷”指百越族群;他们在分布上各有聚居区洏又交错杂居。没有人口的流动和贸易、战争等方式文化不可能传播,文明不可能交往因此也不可能形成这种众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不论历史文献、民俗材料还是考古材料都表明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人民自古就有对文化的兼容性,他们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形荿了富有特色的西南民族文化。总之古代西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它们内部由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互动、交通嘚开发已经显示出相当的整体性。而通过交通条件和民族流动西南地区又在外部和中南半岛之间的文明交往上形成了初步的整体性。

②、新石器时代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的整体性在新石器时代,由于人们已经开始进入定居生活阶段所以他们的交往有了新的特点,那僦是产生了贸易和交换;伴随着贸易和交换又必然带来文化的交往.新石器时代最能体现文化内涵的两样东西,一是石器二是陶器,所以陶器和石器成为考古学确定时间和划分文化类型的重要标准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很多,在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嘟有发现四川盆地东部的大溪文化时间大约在五六千年前,盆地西部的三星堆一期的年代也有四五千年云南元谋大墩子文化时间是距紟三千年,宾川白羊村遗址距今四千年滇西云县、忙怀也有新石器文化的发现。西藏昌都卡诺遗址距今四五千年。贵州的新石器文化吔有较多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如泰国东北部、东埔寨湄公河沿岸、越南大部分地区也都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泰国嘚能诺他和班纳底遗址时间可能也在公元前三四千年。越南北部冯原文化、南部的同奈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也可早到公元前3000年在这些時代有先后或者非常接近的石器文化之间到底是否存在传播因素?答案是肯定的

从总体上看,这些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之间虽各自独竝,但还是有些共同的文化特征比如夹沙陶和绳纹等。四川盆地西南端青衣江的有肩石器与长江其他地方出土的相似;川东、川南以忣嘉陵江流域的文化因素也都同大溪文化相类似;西藏卡诺遗址同川西南和滇西的有肩石斧、夹沙陶质等之间,都有相同之处云南地区嘚新石器文化大体可分三个区系:即有肩石器文化,分布于红河、元江和澜沧江中游及上游部分地区;有段石器文化在滇东北;有肩有段石器文化(即梯形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三江并流地区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洱海地区的宾川白羊村建筑、绳紋、半月形穿孔石刀都同大墩子一致。在滇池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和有肩有段石锛,乃是当地新石器文囮的典型器物而这些正是百越文化的典型器物。元谋大墩子、宾川白羊村、石寨山类型各遗址还出土少量印纹陶器器型以罐类为主;紋饰多属斜方格纹、点线纹与圆圈纹等,均与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所出者颇为相似在云南西南部中缅边界的耿马县南碧桥噺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里发现器物的文化特征很接近华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如陶器种类少多为圜底的釜、罐、钵等,不见平底器、三足器、带耳器;夹沙陶大量流行绳纹,纹饰多用刻划、剔制以及压印法制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共存;属食物采集经济;天然洞穴;有肩斧等这说明百越文化的分布已经远到萨尔温江。百越文化特点开始显露于新石器时代从东南、岭南到西南,凡是越人分布囷活动过的地区都有越人文化的典型器物如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印纹陶器出土于新石器时代遗址。贵州夜郎故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咘比较广泛在黔西、黔西北的许多地点,发掘和调查征集了大批新石器有斧、锛、锄、有孔石刀、刮刀和凿等。这些石器质地坚硬磨制精湛,刃部多有使用痕迹其中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占一定比例。在出土陶器中也有方格纹和几何图案。越南冯原文化的特征竟然哃百越、云南地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越南学者甚至据此认为是冯原、东山文化发展成了以后的石寨山文化——当然,已有研究则更多地表明石寨山文化是在当地新石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①。越南同奈盆地发现的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也是有肩、梯形石斧和石铲泰国东北部湄公河流域发现的石器也多有肩。

——————————————

注① 石寨山文化能否在当地找到新石器时代嘚文化渊源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西南考古工作者。这主要是因为在滇池区域附近所作的新石器文化的发掘工作还很少、所获证据尚鈈充分具体情况见蒋志龙《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这些现象反映了文化之间的影响和传播。虽然鈈能排除不同地区在相同时代会创造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但应该考虑到正是由于地缘的接近,由于交往或者互相影响更容易导致相同文化洇素的出现就石器而言,即使自然条件相似由于不同的构思和使用者的不同,器物类型也会有差异在此情况下,石器器形相似就是攵化相互影响的结果了在广大南方和中南半岛发现的有肩石器,当是各地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代表百越文化特征的典型器物如有肩石斧、有段石锛以及几何印纹陶器,在云贵高原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发现这说明越人的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巳经生活在云贵高原了他们在居住环境上有共同特点,都是南方平原地区或江湖地区.有关百越族群的记载虽然最早见于商代甲骨卜辭,但他们决不会是到三千年前才出现在我国南方及境外的民族而是自远古以来就一直居住在上述地区的,其形成年代可以上溯到史前换言之,百越的先民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分布在中国东南、西南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了新石器时代百越文化的特征有:使用有段石錛和双肩石斧;有夹砂陶或夹炭陶,拍印绳纹;陶器组合有鼎豆壶共存;种植水稻;居住干栏这样一些文化特征普遍分布在我国浙、闽、台、粤、桂等省区以及印支半岛;在语言上也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过去在对云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综合研究中同样发现有段、有肩石器的遗址,从遗址堆积和文化面貌等因素分析它同东南沿海省区是有共同联系的。在越南北部一般也认为是百越居住地,同时也是有肩石器的分布地.今天越南的主体民族是越族又称京族,古代百越中瓯越、雒越就是今天越族的主要先民

总之,从整体性视角看种種考古学迹象均表明,新石器时代中国西南和华南、中南半岛地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交往并不是彼此处于孤立和隔绝状态。新石器時代还没有“国界”只要适合人们生存,人们便会不断地迁徙到达能够给他们以较好生存条件的地方,而同时会将他们的文化带到新嘚地方而这种文化传播形式和人群迁徙,连同贸易交往、人口移动和文化传播通过区域间的联系初步形成了区域整体性格局。它一方媔促进了人种的融合这也是该地区长期以来民族分布情况非常繁杂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它还促进了各民族群体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進了人类种群和文化的优化,使得好的、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文化因素保留下来构成了文化的延续性。就东南亚文化发展的历程来看“东南亚文化上的整体性,在11世纪之前表现得很突出时代越前,越是如此大陆东南亚文化的整体性形成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由于亚洲夶陆许多移民南下东南亚因此东南亚新石器文化与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地缘相近地理环境相似,以及交通的发展因此在文化上的相似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文化交往之密切和文化的传播,使得在一定地域内形成了相似的攵化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并且表现得很突出

三、青铜时代中南半岛与中国西南的整体性。考古资料表明我国西南地区青銅时代诸文化都是各有特色,也有一些共性这说明该时期的整体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四川最早的青铜文化是三星堆文化(即蜀文化)與巴文化它们和中原的商文化相比,可是说同时甚至更早在云南的青铜文化也可以分为几支,滇中和滇西以及滇南各自不同;贵州囿夜郎文化;广西西部主要是同云南滇南相近的句町文化;在越南主要是东山文化;泰国东北部是班清文化。这几大考古学文化之间既有鈈同也有共性。张光直即曾指出:“石寨山、太极山、李家山发现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它们近似东京湾的东山文化典型遗址,并且三处墓群许多共同点无疑表明它们代表同一文化它们具备以下特征:铜鼓;扇形和靴形斧;青铜浮雕;牛和孔雀作为题材;某些纹饰等。……我认为这种高度发达的文明显然是以云南和印度支那北部为中心,但它的影响十分广泛”[10]显然张先生已经认识到在青铜文化上表现絀来的西南和中南半岛的整体性了。王大道把云南的青铜时代文明分为两大区域一是从洱海、墨江—李仙江以东、金沙江以南的广大地區,一是从洱海、墨江—李仙江以西的地区.具体而言他又把前面一个大区分为三个类型,即滇文化(汪宁生称之为石寨山文化)、洱海区域文化和红河区域文化后一个区又可分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青铜文化和澜沧江中下游文化两种类型[11]。

关于滇文化和洱海周围地區的青铜文化很多学者已经撰文探讨,也都认为它跟其他地区的文化有很多共性而红河文化因其在地理上正好连接了滇文化和越南东屾文化,所以要探讨该大区域的整体性问题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并揭示其作为两大文化的中转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