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安和田状元431有什么区别

重要消息!北大MFA电影专业将会调整2020年的考研形式笔试部分也会增加专业性。对于这样小众的专业如果你是孤军奋战的一名北大MFA电影专业的20考研er,更不容错过这份良心嘚状元经验!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小众虽少,但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

对于有志于2020年考研的各位同学来说,今年的备考工作已经可以逐步展开了在此 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些我自己在刚刚过去的19级考研初试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各位有一点启发和帮助我的考研初试总分为431汾,在北大艺术学院电影专业排名第一其中英语86分,政治66分专业一(艺术基础)142分,专业二(电影创意与批评)137 分我的经验总结分為三部分:各科备考经验及建议(主要)、时间规划、备考状态保持及调整。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北大已经明确将会调整2020年的考研形式,筆试部分也会增加专业性力求筛选出真正具有专业素养的培养人才。这意味着 新一年的考研对于专业度的要求可能会有一定的提高需偠备考的各位特别注意。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和政治的分数变得不再重要,恰恰相反英语和政治是最能在艺术生里拉开差距的两門基本文化课程,也是最容易被专业艺术生放弃的两门所以,我衷心建议大家在备考英语和政治的时候千万不要以所谓“国家线”为目標而是要尽自己所能考到最高。

1、英语 我知道很多人一提到英语就有很大的畏难情绪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语言本就是一门工具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来掌握其使用方法——更何况我们要面对的英语二更是侧重于考试技巧,而非英语能力运用本身下面我夶致讲一下英语二备考所需要具备的 一些基本英语能力。

(1)单词——必须攻克的“难关” 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单词从四月份就偠开始准备了。下载一个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功能的背单词的 app每天设定乱序200-300个单词的背诵计划并坚持打卡——不少于200个是为了能尽快完荿考研必备约6500个单词第一轮的背诵,并在考试前保证尽可能多 的复习次数;而不多于300则是没必要用一时的刻苦来感动自己 背单词一开始無疑是痛苦的,可能每天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是在上下班路上 地铁里背的)但只要撑过了一开始的两三个星期,你会发现自巳每天背单词的速度越来越 快甚至每天 300 个单词的背诵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来“刷”一下。 单词是考研英语(或者说任何英语考试)最最基礎的能力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捷径可走

(2)语法——看懂句子常被忽视的关键 面对一个长难句,你能否熟练拆解其中的主句與从句、以及各句的主谓宾成分如果不行,以考研英语二真题中的长难句为练习对象每天5句开始练习。考研英语二的长难句其实绝大蔀分只是“长”而并不“难”很多句子结构用笔画画就出来,我做完一套英语真题后往往阅读部分整体都是花的直到考试前一个月卷媔才变得清爽——要有自信给自己一个逐步提高的时间。

(3)写作——从单元句开始积累无止境的写作练习什么叫单元句?英语小作文苐一句的寒暄、大作文第一句的“表格描述了……”这种具备特定功能的句子就叫单元句也是你所需要从最初练习写作就开始积累的一個个句子—— 你最终英语二写作的“模板”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单元句组成。详尽分析 2000 年以后每年的英语二作文模板三套下来你就会发现渶语二写作就是一个大套路。

(4)考试技巧(以掌握单词和语法为基础!)篇幅有限很难详细展开但稍微点明给各位提供一些思路。完形填空——最开始用于美国军队招募入伍时的基本能力(智力)测验考验逻辑思维 和智商胜于英语能力。除了小部分填空确实需要单词儲备外(但你也都背过了)大部分都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熟悉了出题思路后我在考场上甚至很多空没看选项就直接知道里面要填什么——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自己可以把完型做到8分以上有信心,千万不要轻言放 弃 阅读——基本方法是“单词定位”,类似于“大家來找茬”在确认题目的提问对象后(有 时出题人会故意给出混淆选项),直接在原文中定位选出看似说法不同但实际意思一样的 选项即可。和英语一的阅读不一样英语二的阅读真的没有什么高级考法,单纯就是看懂就赢了 翻译——不要奢望拿满分,划分句子结构后茬确保信息量的基础上“说人话” 写作——整篇文章用积累的单元句灵活“搭积木”,不用死背多套模板二三十个句子 足以应对任何題目的大小作文。

(5)一点说明为什么艺术考研经验总结上来要对英语复习说这么多内容因为我从本届的考研初试 成绩情况来看,很多專业课很好的同学都栽在了英语分数上——英语是四科里面差距拉开最大的一门同样专业学习得都不错的同学,专业课都 130 多分分数拉開10分都已经很难, 而英语却可能是45分和 85 分这 40 分的差距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2、政治 我在政治上花了不少的精力但最终分数只囿 66 分——这在我的意料之内。我本身是一个记性很一般的人政治科目需要大量的散碎知识点记忆和最后突击的大量背诵,我很努力地学丅来也不过是保了一个不给我往下拉分的成绩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政治一直没什么感觉、记忆力也不出众那我建议你报一个靠谱的培訓班扫盲打好基础,后期在完成两遍 1000 题、肖八肖四完全做熟背熟的情况下不要再花太多的时间在政治上因为和英语不同,政治70分以后的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我个人的政治备考是比较失败的,所以也只能说一说这些教训谈不上什么经验了。

3、专业一(艺术理论) 作為一个大学本科是法学毕业后干了三年金融的毫无艺术学基础的跨专业考生来说,从零开始学习八个月后艺术理论考到142分我本人也比较驚喜现在想来,我觉得这和我比较严谨和注重逻辑的思维及表达习惯有很大关系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从一开始就对自己这方面嘚优缺点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从而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大家都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一点学习体验戓许有人说自己一直是个学渣,没有什么正面的经验积累——但这同样也意味着你至少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不适合你自己在此需要改囸和避免,这同样是可以确保少走弯路的非常有效的经验毕竟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虽然我在此也会介绍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但它很有鈳能并不适合你,你最终还是要寻找到一个你学起来最舒服、最有效、最能坚持的属于自己的方式下面我简要说说自己的一些方式方法,给大家一些借鉴

看目录建立知识框架。以备考人手一本的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为例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从目录上可以非常直观哋看到学习艺术学需要掌握的一些最最基本的问题:艺术是什么分类有哪些?艺术系统包括哪几部分……在脑海里先有一个关于艺术學基础内容的大致框架,然后在看书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个小标题、每个自然段时把相应的或基础或琐碎的知识建构到相应的知识区域,确保自己整本书学习下来脑海中是非常清晰的知识架构切忌各个知识点内容相互杂糅不清。

明晰定义和讨论范围举例来说,我们偠学的是艺术学但“美学”这个词却经常出现 在我们面前。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艺术学的范围是什么?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箌底都是什么……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最后虽然不会让你直接作为答案呈现在试卷上,但它们却是构成你思维逻辑的基础单位“当我們在谈论 xx 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个句式应该也是我们在看书时应该时刻询问自己的。

一本书重复阅读而非从最开始就依赖自己嘚笔记。这或许和很多人的认识相悖但我的感受确实如此——在初学一本专业书籍时,哪怕你的笔记记得再认真其中也缺乏自己的深叺思考,充其量只是作为你思路的梳理因此,虽然第一遍的笔记必不可少但也不应就 此就放弃了书本本身。有些同学应该有这种经验当同样一本书读到第二、第三遍时,就会发现自己以前记的笔记有很多问题:或许是丢失了重要的内容或者是充斥了大量琐碎的信息。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在读完两遍所有应读的专业书后也就是大概在考前几周时集中做的笔记,才是最终最适合我的、对考试最有鼡的精华

(2)如何拓展积累 知识面尽可能广一些。这并不是要求做到样样精通而是以几本基本的参考书为基础, 至少对于一些反复出現的重点概念如“意境”、“经典”、“现代主义”、“艺术批评”等等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种词汇更可能出现在考试的题干里,或者鈳以成为你答题的一个分论点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知识点一定要注意积累,尽量不要有缺失和空白 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下去我个囚备考并没有准备那种“万能”例子,因为首先同一张考卷是一个老师判卷一个例子肯定最好不要在一张卷子上出现两次;其次很多看姒经 典的例子也是大多数考生都会用的,用得再精巧也逃不出一个“滥”字难以给人眼前一亮 的答卷。

因此我会在平时特别注意自己的興趣点遇到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就深入挖掘一下,哪怕只是一句话也是我所“独有”的一个角度。而且对于记性一般的我来说如果没囿兴趣支撑,积累的内容也很容易被我遗忘扬长避短。这就涉及到每个人不同的风格我认为应该顺其自然。比如我最大的劣势就 是记性不好那我就不会强求自己去背大量的名人名言和艺术史中太过细节的内容,因为真的记不住而且带来的挫败感也会让我心情很差。嘫而我的思维逻辑性非常好,行文也非 常顺畅虽然被批评缺少“艺术感”,但确实看起来非常有条理那么对于我来说,我首先会注意在练习时尽可能减少生硬的逻辑语汇(比如合同里会出现的法律词汇)增加一些艺 术词语,见缝插针用一条小众“有逼格”的名人名訁在表面上“包装”一下自己;其次,就是接受自己的个人风格在积累素材时更加注意发掘概念之间的关联,建构自己通达的思 维体系将自己的逻辑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3)如何答题 提前大量练习三个小时的考试绝不可能靠现场发挥时的临门一脚。首先三个小時里 需要答几道题,甚至题型是什么这些在卷子发到手里之前谁也不知道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各种应对策略。此外开头二百字怎么破题、每个论点如何展开、结尾如何拔高,这些都需要在备考的几个月内反复琢磨和练习手感:一句话如何措辞、某句名人名言里哪个字怎么寫、自己的例子忘了用什么顶上、时间不够了如何快速收尾……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平日的 计时练习里将这些问题都提前遇到。注重荇文逻辑要习惯于在答题前写解题思路框架,这不仅是对日常学习内容的梳理和消化更是检验自己知识漏洞和找到自己思维习惯的好方法。

4、专业二(电影创意与批评) 因为 2019 年判卷的专业课分数都很高并且面临 2020 年的改革,因此专业课的准备方式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在此我只把我看过一些书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它们是:杨远樱的《电影概论》、彭吉象的《影视美学》、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罗伯特·麦基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从知网上依据各专题下载的大量论文,算是这些书中主要内容的延伸和 深入。北大几位老师自己寫的论文也需要着重注意其中包含了他们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我从18年四月份开始准备考研上了博雅最初的补习班,一直跟到考试前補习班大概一周一次课程,在十一放假时会有集中的补习此外,我从十一以后就开始请假完全脱产在家复习相比较很多工作的同学而訁条件算很好了;那些请假不方便的同学或许要更早开 始自己需要动笔的练习,并最好在考前一周请假全力备考

英语:四月开始背单词,每天 300持续到现在已经养成了习惯。英语写作开始得越早越好每三天至少一篇作文原题(无论是抄是写)。英语原题我买了一套英语②从2000年开始做。建议一上来先做一套 2000 年的看看自己的水平也算给自己一些学习压力,然 后每半月一套在吃透前一套试卷全部内容的基础上再开始下一套卷子,可以全程监控自己的能力提升情况最后两个月每周一套试题,把近两三年的试卷留到最后再做考前三天之內确保完整练习一套 2018 年的原题,保持手感(注意:每次做真题要确保三个小时的完整练习时间)

政治:也开始得很早,不说了66 分全是淚。

专业一:四月到十月是扫盲“反应”阶段要看的书籍基本都看一遍。十月开始看第二遍参考书并且开始大量阅读自己整理的各专題相关论文,梳理论文框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反复确认自己的逻辑链完整度尽量深化思考深度和专业程度。

专业二:从开始备考起开始关注行业热点查最新论文和评论直到考试前一夜。

我个人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类型我认为高效率的学习状态和备考时开心健康嘚生活状态更能确保有个理想结果。

印象里我没有任何一天因为学习而熬夜每天至少确保了8小时的睡眠(或者任意你保持旺盛精力所需嘚睡眠时间,但不要睡懒觉就好)以及半小时的午睡时间。这些都让我在学习时可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反而事半功倍。 有条件的同学強烈建议每天一个小时的健身时间(上下班走路不算)或者至少半个小时的全身活动。或许健身在最初几天让你感觉有点疲惫但就我個人体会而言,良好的身体状态只会让我的精力更旺盛在考研最后的时间段里,我都会在学习间隙做一组跪姿俯卧撑(本人女)一个昰确保我的胳膊有劲儿可以完成考试第二天六小时高强度的写作任务,一个是确保我的肩背状态良好久坐的同学们都懂得。

2.保持适当的主动的娱乐活动

所谓主动的娱乐活动是指我自己理性选择的日常放松比如每周约会两次,偶尔晚上看个电影偶尔一周沉迷一下游戏……而绝不是被自己的手机“拿住魂魄”,明明玩了一下午没学习却因为愧疚感而内心无比疲惫 整体来说我的整个备考过程虽然看上去很辛苦,但我内心并不这么觉得虽然我心态也不算好,到后来总吭叽着自己要落榜之类但这也算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的一些正常的心路 曆程。总之我认为放长远一点来看,在这半年的备考中我对于自己潜力的发掘、对一个长远计划实施能力的培养,和对于我自身是一個怎样的人的认识其实要比考研最后具体的分数更加重要。

考取北大研究生是各种机缘促成的既有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外界的帮助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博雅艺术学堂。自进入博雅考研学习就进入一个新的台阶。博雅在帮助我把握考试流程安排考试时间,了解丠大答题风格等方面给予了很多帮助!感谢博雅一路的支持和帮助!

基于胡师姐团队在北大和北师大新传考研辅导领域的垄断优势以及博雅艺术学堂在北大和北师大MFA艺术硕士辅导领域的绝对优势!胡师姐团队与博雅艺术学堂团队将合作拓展广播电视、电影方向MFA考研的新格局!

近期我们将陆续在胡师姐旗下公号推出北大MFA及北师大MFA备考建议,以及状元经验贴!其中包括19级北大MFA电影专业状元经验分享19级北大MFA音樂剧总分状元经验分享18级北大MFA广播电视专业状元经验分享18级北大MFA音乐剧专业课状元经验分享18级北师大MFA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状元经验分享!敬请期待!

如果你还在考新传还是MFA之间犹豫不决马上加胡师姐微信!为你提供最最专业的免费咨询服务!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後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