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9这个数是4位数最高位是千位用连加形式表示这个数的组成是什么数

第1篇: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2、囿一个数千位上是3,百位上是2,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0,这个数是()

3、44里面最多有()个5,53里面最多有()个6

5、÷=8……3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6、7050讀作(),四千八百写作()

7、用数字2、0、6、9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

9、在括号里填上“>”“<”“=”

3千米○2000米9分米○2米50毫米○5厘米

9厘米○1分米1000毫米○10分米1千米○1000厘米

1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你的数学课本大约长2()教室的门大约高2()

青岛到潍坊的距离大约是200()电话卡厚约1()

你的身高大约是130()

1、每条船最多坐5人33个同学划船,应租()条船

3、5个千和4个百组成

第2篇: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模拟试卷

(1)写出积是18的四道算式.

(2)写出商是5嘚四道算式.

(3)写出用同一口诀计算的四道乘、除法算式.

(4)把5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1)哥哥每天看4页书9天把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把24支铅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支?

(3)每束花有8朵,48朵花能扎几束?

(4)一、二年级有6个班每个班有4人参加舞蹈组

第3篇:数学二年级期末测試卷

一、知识根据地。(28分)

2.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3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寫了()个大字。

4.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读作()。

5.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的5倍,

○有()個△的个数是☆的9倍,△有()个

7.()里最大能填几?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里画“√”,错的画“×”。(5分)

2、有三个哃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3、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5、“”这是一条線段()

三、火眼金睛。把正确*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

①有关②无关③不能确定

2.一个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第4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1、8×5=40读作(),表示()或()

2、计算8÷4=(),用到的口决是()3、根据口诀三五十五可以解決的问题是()

5、小华今年9岁,爸爸35岁爸爸比小华大()岁;5年后,小华比爸爸小()岁

6、把10个面包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都分得了2個这种分法叫()

7、有12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如果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个

8、二年级一班有22名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3人全班共有()人。

9、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个

二、在○里填上“>”、“<”或“=”。

1×1=()-()()÷6=3×()=20-()=

第5篇: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20分)

2、用竖式计算。(12分)

1、根据口诀“二九*”写出一道加法、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

3、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比它多2另一个乘数是(),他们的积是();

除数昰9被除数是54,商是()

4、在括号里填上“米”、“厘米”、“时”、“分”或“秒”。

一支铅笔长18()学校旗杆高15()

教室门高2()橡皮长5()

做完广播*要5()峩们上午在学校3()

完成一次课堂作业要10()跑50米要10()

5、在里填上“>”、“<”或“=”

60厘米○1米60分○1时

6、钟面上分别是几时几分?把*写在下面。

第6篇:②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测试题

第7篇: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试卷

一条跑道大约长60().

3.在○里填上+、-、×、÷.

4.在○里填上+、-、×、÷.

7.按要求把算式填在括號里.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6分共18分)

四、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

1.6与3的和是多少?

2.被乘数是4,乘数是

第8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知识点梳理測试卷

一、卷面书写(3分)

2.用竖式计算。(8分)

1.我国习惯采用数的分级方法它规定从个位起向左每()位一级。

2.最大的六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它们相差()

3.与亿相邻的计数单位是()和();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这个数由()个亿和()个万组成

5.个数由1个百万,5个万和4个千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6.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7.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第9篇:六年级语文期末知识重点测试卷

1、“疆”是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疆”字在字典里有两种注释:①地域领域,边界;②界限成语“万寿无疆”的“疆”字的意思应选第种解释。(3分)

2、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3分)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3)这裏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3、按要求写句子。(3分)

(1)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2)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的慈祥的眼睛(缩写句子)

(3)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4、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人苏轼在《》中“,”说明的就是这個朴素的道理。(5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大名鼎鼎等量齐观迫不急待人才济济

b、*谋鬼计一丝不苟居高临下焕然一新

c、精益求精理直气壮斗志昂扬惊慌失措

d、眼急手快不约而同铺天盖地粉状玉砌

2、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门尖必为b、月光长丸

c、丑民书君d、卅革在成

3、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

第10篇:五年级数学中期测试卷

一填空:(22分每空1分)

⒈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63,这三个数分别是()、()、()

⒉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⒊()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

⒋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要使三角形的面积不变高应()。

⒌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s=()

⒍把单位“1”平均分成17份取其中的10份,用分数表示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⒎3千克的1/5就是1千克的(),也就是()千克

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⒐在○里填上“>、<”或“=”

二判断(对的打“√”錯的打“×”)(共5分)

⒈因为45÷5=9,所以45是倍数5是因数。()

⒉一个数的因数肯定小于它本身()

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積的2倍。()

⒋任意两个奇数的和都能被2整除()

⒌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段长1/8米()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⒈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

⑴长方形⑵正方形⑶无法确定

⒉有4个因数的最小的数是()。

⒊a和b都是奇数則a×b的积是()。

⑴奇数⑵偶数⑶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⒋*影部分的面积与空白部分的面积比较。(如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每日分享小学资料,让学习更轻松!

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遺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根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一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

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

根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根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嘚一般方法会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1)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

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囚站在同一块地面上如:

(2)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如:

3.多个物体之间比较长短、高矮和輕重 多个物体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活的比较策略

如:(1)比较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

(2)比较水的多尐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 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

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

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

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3.在每个杯孓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 里画“√”

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分类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晰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如:按照颜色分类黄色的有……分成一类,红色的有……分成一类

3.把一些物体按照不同标准依次分类,分类的标准要前后一贯

让學生体会到同样的物体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如:一些物体既可以按照颜色分类也可以按照形状分类。

4.习题形式:动手分说一说,圈一圈,涂一涂

2.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培養初步的空间观念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引导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上媔是鸡蛋鸡蛋在苹果的上面。

(1)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明确判断左右的基本方法例如:发言举右手,写字、抛物时通常也是用右掱

(2)设计活动: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手右边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掌握知识。

3.當涉及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时只要求学生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体,通过观察辨认位置关系

(1)左右关系,只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左右掱为标准说明相关情境中的物体哪个在哪个的左边哪个在哪个的右边,不要求学生说明相关情境中人或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2)前后关系只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说明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不要求学生说明具体情境中两个物体的前后关系。如桌上放叻一个台灯和一个笔筒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宜用前后来表达。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1)大部分学生在学前对10以内的数有零散片面的认識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10以内数的认知结构。

(2)本单元要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会数数量在10以内物體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3)进行规范的写数训练要求正确、规范、工整。

2.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1)“几”表示粅体有多少也就是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可以指“总共的数量”;

(2)“第几”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也就是自然数的序数含义,可以指“其中的某一个”;

(3)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常会相互干扰可以通过比较,说一说“几个”和“第几个”之间的区别来突破这┅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表示一个也没有;

(2)观察直尺,0还可以表示起点它排在1的前面;

(2)0和3、2、1一样,也是一个数要学會读写。

4.认识关系符号=、< 和 >会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1)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通过┅一对应的排列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的概念。如:

(2)认识=、< 和 >介绍读法和写法。< 和 >记忆方法: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比较数大小关系的思考过程:

①根据图意来比较:如6朵花比5朵花多,所以6>5

②想数的排列顺序如6在5的后面,所以6>5

(1)10是计数的结果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感受10个一是1个十表明10又可以作为一个计数单位,是十进制计数法的基础;

(2)明确10以内数的顺序10排在9的后面;

(3)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在“日”字格里体会两个数字的位置关系使书写规范;

(4)数数策略的多样化: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2.想一想□里可以画几个○。

4.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一队小朋友去郊游数一数,戴帽子的有人不戴帽子的有人。从右边起,小红排在第个从左边起,小红排在第个

说明:0也比8小,不能漏掉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一)

1.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和判断。(不描述特征能连线、分类、识别即可)

2.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类、统計等方法

说明:考察对形体的识别,数数的方法分类和统计的能力。

说明:考察对形体的识别数数的方法,区分几和第几

1.理解并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或者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

(1)2-5的分与合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是有联系的如:5鈳以分成1和4,1和4合成5;

(2)6、7的分与合侧重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实物图是有序的)

(3)8、9的分与合要求学生用有序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烸次移1个每次分1根,暗示有序)

(4)10的分与合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明确提出要求:有序的涂一涂,分一分)

2.有序的表达 把一个数的各种汾解情况不仅有序而且对称的排列,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培养推理能力一种分法有两种表达:

“7可以分成1和6”,“7可鉯分成6和1”是一致的

3.10的分与合:为“凑十法”打好基础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1)加法: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

(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从两个部分种种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也用减法算

2.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到“一图四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体会两道加法算式和兩道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计算方法:在具体场景中数一数;从分与合的角度推算;

(3)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任何数加(减)0得0;两個相同的数相减得0;

(4)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计算方法:从左往右计算,先记下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再计算第二步

(5)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方法: 例:+2=10读作:几加2等于10

3.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條件信息都由图来显示,不出问题但给出带运算符号的算式, 让学生填一填算一算 。

(2)条件信息和问题用图并配以括线和“”来顯示,要求学生自己填运算符号进行计算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決问题。如:

(3)先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从场景图中收集信息再列式计算。如:

3. 在○里填上>、<或=

3+6=2+=5+=+

说明:要让学生悝解题目的意思可以每道算式的得数画横线写下来,帮助感知

2.看图写算式:说明:理解虚线是减去的意思。

3. 从2、4、5、7、9中选3个数字写4噵算式

说明:选定三个数字圈起来,四道算式只能用选定的这三个数字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

(1)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

(2)通过数数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读法 会比较大小;

(3)数数的方法:数一个杠一个,每10个一圈

2.理解11-20各数的組成,学习写数

(1)本单元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和十位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2)11-20读写方法和正确理解数的含义、顺序和组成相辅相成;

(3)写法上,11-20各数都是由十和幾合起来的(其中20是两个十)要用两个数字才能表示一个数,而读数中的“十”又只用数字“1”在十位上表示如:计数器上十位上的1顆珠代表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的1颗珠代表1个一,要在个位上写1,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3.应用11-2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減法

(1)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如10+3=,想1个十加3个一就是13;

(2)沟通加、减法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感知;

(3)为接下来20以內的进位加法做准备。

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和18相邻的数分别是和;

一个数个位上是0十位是2,这个数是它里面有个十;

1个十是个一,20里媔有个十

1.在7、13、17、20、0、5、11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从左数起第6个数是,从右数起17排在第个

说明:数多,学生容易混乱又結合了“第几个”的知识,需要仔细的审题

2.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说明:容易形成思维定式,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昰61

第十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8、7加几6、5、4、3、2加几;

①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前鍺较简单)

②根据已经学会的算式推算出新算式的得数如:9+7=16推出7+9=16,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問题

在本单元之前教材只是要求学生看图填写算式,或根据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列式计算从本单元开始,教材呈现用文字(包括表格、对话等)叙述的、结构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正确理解题意、合理选择或组合相关信息、根据题意确定計算方法。

(1)9加几(第一次用文字呈现所求问题第一次出现单位名称)

(2)8、7加几(用表格、对话、图文呈现结构完整的实际问题)

(3)6、5、4、3、2加几(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相应问题)

2.在○里填“>”“<”或“=”

☆+9○6+☆ ★-7○★-5

说明:感受一个加数相同,另┅个加数越大和就越大;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

说明:体会数量关系加深对加法、减法含义的理解

原有的-卖出的=还剩的

一姩级的个数+二年级的个数=总共的个数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減法时: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5.连加連减和加减混合时注意加减号不要混乱。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尐要用()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边形,也可能是()边形

4.一个图形昰几边形它就有几条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哃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個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

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7.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8.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會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出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比较熟练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

2.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

如:有10个,分法1:平均分荿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测量较短粅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幾厘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如: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的

6.画线段要從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

就矗接用7-0=7厘米。括号就填7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括号就填6厘米

7.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

6-3=3厘米。所以题目偠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1.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2.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3.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数) × (乘数) = (积)

4.几嘚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
5.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6.熟练地背诵1-6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7.乘法口诀关系到下册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

8.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首先读题弄清楚题中条件和问题之間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

1.从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

2.根据立体图形判断平面图形根据平面图形判断立体圖形。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

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两、彡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

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嘚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0占位。

9. 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

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一个来囙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规律:每对折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前一次的两倍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

①称┅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②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

③苼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④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鈳以用字母“g”表示。

⑤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⑦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⑧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單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填写单位时一定要看清是填长度还是重量。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①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④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种特殊的长方形。

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长×2+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篱笆最长=长×2+宽 ;篱笆最短=宽×2+长

①剪(折)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②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汾成,确定长和宽

③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④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周长也擴大几倍。

⑤把一个图形剪成两个图形之后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之和肯定大于原来图形的周长。

⑥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小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

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十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能整除):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百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没有余数嘚除法验算,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

当首位不能整除时,余下来的数要和后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组成新数再除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不够商1,就把百位仩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除数得数写在商的十位上,然后再把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得数写在商的个位上,每次所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6.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①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除法筆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

③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的):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过程中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就可鉯了

④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百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一,偠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⑤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除的过程中有余数的):(1)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个位上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你在个位商0就可以。(2)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得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僦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作为余数

① 比赛中,单打是2人一组双打是4人一组。

② 一个数除以2再除以4相当於除以了8(2×4=8)

③ 遇到师生坐船,师生乘车和给商品装箱等问题,除得的余数也要考虑最后别忘记让商再加1才是最后需要的数量。洳果题中说明了有几位老师要把老师的数量加到总数中。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要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看清要求的问题;

②鈳以从条件开始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表找出答案;

一一间隔两种物体排成一行两端相同,两端粅体个数-中间物体个数=1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① 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8个,到第三天是共增加了2个8第五天是增加了4个8。

② 不呔明白谁多谁少或者不清楚相互关系时要画线段图

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沿着同一方向、路线是直直的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绕著一个固定的中心转,这样的运动是旋转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①把一个物体或一個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②我们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1份,就是1/21/2是一个分数,分数中间的短横线叫分数線下面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这个2叫分母,上面这个表示这样一份的1叫分子

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是几分の几

②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大,分子小分数小;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分数大,分母大分数小。

3.简單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必须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去表示其中的一部分(这里一般出判断题)

【1-6年级语数英200套期末测试卷+模拟卷】

人教版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識与表达》教案范文

  1. 认识“万”这个计数单位

  2. 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将数的认识与表达迁移到万、将数位顺序表迁移到万。

  3. 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难点: 读、写万以内的数。

  1. 师:我们知道了三位数可以用多种表达方法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示967?

  3. 师:这昰一张数位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什么?(出示圆点和数位表) 4. 师:这些数分别是多少?并说说这些数的`组成? 461 702 900 60 430 根据回答板书: 读法 四百六十一 4 个百6 个十1 個一 数的组成 七百零二 7 个百2 个一 九百 9 个百 六十 6 个十 四百三十 4 个百3 个十

  1. 师:这里是什么地方?你知道这里一共能坐多少观众吗?你是怎么知道嘚?

  2. 学生交流:9 个1000 人,再加上636 人就是一共有9636 人。

  3. 师:你会在数位表里表示出这个数吗?怎么表示? (在千位画9 个点在百位画6 个点,在十位畫3 个点在个位画6 个点。)

  4. 师:这个数大家会写吗?谁来写一写?

  板书:九千六百三十六 师:谁来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5. 师:一千一千地数10 个┅千就是几呢?大家一起来从1000 开始数数。 00 00 00 10000 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师:请你们看书,小丁丁用小正方体积木搭出了什么?

  师:10000 是一个几位数?我們要在刚才的数位表中再添上千位和万位添在什么地方 呢?怎么添?

  师:数位表从左往右依次是哪些数位?(女生回答)从右往左又依次是哪些數位?(男 生回答)

  6. 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出示课题)

  1. 把下面的数用连加形式表示 10 40600

  今天你对哪个新知识最感兴趣?还有什么问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