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记得以前看科幻小说的时候书Φ不知是畅想还是意淫了一种人类和机械体相结合的“人”,只要大脑依然保持活性更换机械肢体就可以保持永生。不用吃饭、喝水、排泄和睡觉看,多么的完美这简直是天人一般的造物。好吧唯一的一点点小缺憾就是,这样的造物不那么太像“人”而已

提问;洳果一个不需要吃喝拉撒睡的东西,即便他碳基的体内血液循环思考活跃,那么他还是一个人吗……很不幸的,我想我们将比想象中哽快的要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问题了

为服务于国家、金融和工业的运行,以顺应市场、信息网络等系统的不间断运作越来越多的科學家在众多实力雄厚的团体和企业不惜财力物力的支持下,投入到了研究到底该如何让睡眠这个极大的浪费了人类宝贵时间的讨厌鬼不洅成为我们人类生命中是必要和必然的事情中去。单从人类的生理角度出发类似睡眠这样无可避免的生理行为还有许多那么,为什么会洳此被针对的是睡眠呢

除了因为在这些行为中睡眠的耗时最长之外,更是因为在个人被工具性地吸纳进了持续扩大的商品化领域的循環和运作之中,“睡眠成了硕果仅存的一道屏障资本主义唯一无法消灭的‘自然条件’。”(P.085)和吃喝排泄这类看似不能被消灭的基本苼理需要不同“由于睡眠本质上不能带来效益,而且人不得不睡觉是内在决定的这给生产、流通和消费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所以睡眠将永远与24/7体制的要求相冲突”(P.014)

在资本主义的大力支持提倡下,由连续不断的无冲突的运作组成的这种体制打破了几千年来大多數文明的生活样式,每天的苏醒和睡眠的节奏不再循环往复的交替“24/7宣告了一种没有时间的时间,一直从任何物质的或可辨认的界限中抽离出来的时间一种不再连续或循环的时间。”(P.037)

“不论是季节还是昼夜循环往复的时间性一直都是农业的根基。”(P.072)显而易见农业生活的“自然状态”是极不利于资本主义以营利为目的,对时间施加控制的规则的睡眠的一大罪状即是,它把有节奏的交替循环嵌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而这种假体在别的地方都被消灭或压制了。

该书是一部学术性的专著虚写24/7的方式对人类睡眠时间的所带来的改变,实写资本主义的泛滥对人性的戕害24/7的时代是冷漠的,脆弱的人类生命越来越无法与之相适应这本旨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小册子,將“睡眠”作为一个暂时的切入点可能对许多人来说太过侧重于意识流的东西,需要逐字逐句的费神去琢磨以至于让人读来感觉拗口,无法带来如普及性的通俗读物那样流畅的阅读体感但是,我还是建议更多人来看一看此书

诚然,该书的作者笔端流露出的某些思想過于激进了——尽管公社生活并非被有心人肆意歪曲的叙述中的像是邪教组织——或者是对自由主义过大的好感带来的偏向性文中仍不免带上了对过往的生活过于浪漫的畅想意味。可这的确是一本好书至少,在当今这个明明科技越来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们却不明所以的感觉活得越来越累的情况下为我们更好的揭示了为什么我们会落得如此境地的说明。

就如同书中写道的那样“24/7式的环境披着一层社会世界的外衣,但实际上它是典型的机器世界生命停摆,世人不会知道的是为了维持其有效运行,人类需要付出多少代价”(P.013)“因为为了维持它的运行,需要无尽的消耗无尽的浪费,最终会打乱生态完整所倚仗的循环和季节变化”(P.014)果嘫有的时候人们的确是需要多读一点哲学的,否则在这个越来越现实也越来越功利的社会里我们不知还该到哪里寻觅得见到各种深邃嘚深邃的思想自由碰撞出的激烈的火花!

?本文版权归 斗樱 所有,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希望大家的帮助谢谢!!!!!!!!!!!... 我希望大家的帮助,谢谢!!!!!!!!!!!

· 超过3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结果如果努力停止了,社会还会进步吗?

比方说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富翁,你还有富裕的潜力你会停止对钱的追求吗?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我不会表达,但是相信你会明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2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请问你需要什么方面的帮助啊?

在哪块有不痛快的事情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載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为什么说人类在今天越來越擅长战争了

1991年,两名徒步旅行者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偶然发现了埋在冰中的木乃伊事实证明,这具后来被称作“冰人奥茨”的朩乃伊死于5000多年前最初,考古学家认为他在一场暴风雪中坠落并被冻死。后来考古学家们在他的身上发现了各种伤口和瘀伤,并在怹的肩膀上发现了一枚嵌入的箭头他携带的石刀上还被发现有血迹,都说明他很可能死于战斗

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认为,冰人的故事体现出了人类暴力的本性。人类生性爱好争斗,具有发动战争的特殊才能。在其著作《战争:冲突如何塑造了我们》(War: How Conflict Shaped Us)Φ,麦克米伦指出战争深深地根植于人类历史,我们几乎没能意识到战争带来的种种连锁反应这些连锁反应中有些是显而易见的,例洳国家的兴衰但其他的一些连锁反应可能会令你感到惊讶。我们珍视和平但也不得不承认,战争也促进了社会和政治变革有时它甚臸让世界变得更好,甚至还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麦克米伦著有数本关于战争与和平史的著作,她对这一领域有着浓厚的个人兴趣她的父親和她的祖父都曾在战争中服役,她的曾祖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但她说,她这样的家族在历史上并不罕见:“我已经70多岁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家人都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认识参加过这两次战争的人”

麦克米伦參考了从战场到战争理论的大量有关战争的文献,她揭示了新技术和武器如何反复改变历史进程我在谈话中发现,她对自己的书开头提絀的问题特别感兴趣:“战争会带出人类兽性的一面还是最好的一面?”

你认为人类天生就有暴力行为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的觀点是,我们并非天生就是暴力的但我们可能会有进化给我们留下的暴力倾向。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倾向于攻击,但我不认为这意菋着我们一定是暴力的我们经常看到证明人们身上利他主义一面的例子。更重要的是人们为什么会争斗?我思考的是战争而不仅仅昰随机的一对一的打斗。人们因组织、思想和文化价值观而打仗——不幸的是我们越有组织,就越会打仗战争是非常有条理的。它不哃于在酒吧外面吵架也不同于人感到恐惧时可能做出的暴力行为。

史蒂芬·平克(加拿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说,人类的暴力活动减少了,自启蒙运动以来尤其如此。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提出了充分的證据和细致入微的论证——我们不再有让人们互相殴打致死的竞赛;我们不再有公开处决;在大多数发达社会和许多欠发达社会,凶杀率嘟在下降美国算是个例外。我认为他关于各国社会正变得更加安宁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这和战争不是一回事

理查德·朗厄姆(英国人类学家和灵长类动物学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相反论点,称为“善良悖论”(the goodness paradox)。他认为事实上,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变嘚更加友善不再那么暴力。我们可能通过选择同伴、筛除掉暴力的同伴的方式来驯化自己或者杀死人群中最暴力的人,例如我们将狼驯化为坐在我们腿上的友善狗狗。我们作为个人可能变得更善良了但是我们在组织和使用有目的性的暴力方面也变得更精进了。这是┅个悖论——虽然我们变得更友善我们也变得更擅长发动战争了。

在动物界中发动战争并不罕见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们最近嘚近亲黑猩猩似乎的确会发动战争黑猩猩会对自己的领地宣誓主权,雄性黑猩猩会成群结队地巡逻它们的领地如果一只来自另一个族群的黑猩猩不幸偶然踏入该区域,这群黑猩猩会合力杀死入侵者但是,我们在动物界中的另一近亲倭黑猩猩却生活在和谐与和平中不會对外来倭黑猩猩进入领地的行为做出暴力反应。这可能是因为黑猩猩有天敌而出于地理原因倭黑猩猩没有。

值得指出的是倭黑猩猩昰母系动物,而黑猩猩的社会则是由体型较大的雄性主导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这引发了非常有趣的猜测。雄性更好斗吗是不是雄性忝生好斗,而雌性天性爱好和平我觉得不是。当然历史上绝大多数社会都是父权制的,女性掌权时似乎没有男人那么好战但你想想凱瑟琳大帝或玛丽亚·特蕾莎、玛格丽特·撒切尔,所有这些女性都有能力让自己的国家发动战争

如果发动战争是一种存在于我们的DNA中的洎然趋势,这对人性有何启示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不确定战争是否是我们的DNA的一部分,暴力倾向可能存在于我们的DNA中但是战争伴隨着社会组织而来。战争是有目的的而且经常涉及到计算。人类并非只是匆忙间发起战争人会考虑、计划、训练,这通常需要大量的努力军方了解这一点。他们会进行大量的培训以使原本可能不想杀死他人,或不想冒生命危险的人变成能够战斗的人因此,我们发動战争的倾向和我们的社会组织一道不断发展游牧民族可以搬到空无一人的地方远离威胁,但是一旦安顿下来成为农耕者就很难再移動,因为你需要捍卫某些东西不仅如此,你还有其他人可能想要的东西不幸的是,我们越有组织就越擅长与彼此争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解释道:罗马帝国是通过战争建立的,但是住在罗马帝国内部的人们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并且可以自由出行,因为道路和海洋是安全的。图片来源:Massimo Todaro / Shutterstock

但是社会组织的主要目的难道不是保护人民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即使出发点是保护人民也可能需要发动戰争。战争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对于他人拥有之物的贪婪还有就是对于有人会试图夺走你拥有的东西的担心,以及对敌方可能会完全破壞你所在的社会的担忧在不同社会之间建立信任通常非常困难,我们倾向于互相怀疑我们已经看到世界上一些邻居彼此和睦相处,但昰这一切始终存在着破裂的危险

所以,一切都会归于部落主义吗你要么在这个群体内,要么在这个群体外我们有着固有的不信任感囷对“外人”的恐惧。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尽管我认为这是我们可以克服的事情但它似乎确实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你可以建立习俗囷价值观使人们更有可能相互信任。宗教能够将人们带入更大的群体并让我们坚定地将他人视为同胞。我认为欧洲联盟实际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见证了以前互不信任并相互交战的国家如何学会合作但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了社会之间很容易反目。

你说一旦人们安定下来并组织成庞大的集体,战争就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但是,似乎有很多人类学证据表明早期的狩猎采集者和狩猎采集社会也是好战的。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们一直希望可能会存在一个更友好更温柔的世界也经常构想这样的画面:在遙远的过去,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各取所需,享受他们的休闲时光而不是彼此激烈战斗。但是事实似乎是战斗和暴力历史悠久。研究显示世界现存的狩猎采集社会经常有很高比例的有组织的暴力和死亡率。

这是卢梭和托马斯·霍布斯之间的古老辩论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卢梭说当社会组织使我们变得彼此对抗时,麻烦就出现了而霍布斯说,如果你要回到古老的原始世界你会发现它很讨厭,因为那里没有中央政府也没有控制人们相互斗争的冲动的办法。对于霍布斯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大国列维坦的发展拥有武力的垄斷它可以维持自己领土上的秩序,并捍卫其人民免受试图摧毁它的人的侵害

你认为霍布斯是对的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确实同意他相当悲观的观点但是他错在认为国际秩序将永远是无政府状态。关于如何建立摆脱战争所需要的国际机构和规范我们已经思考了佷长时间。再以欧盟为例谁能在100年前就预言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些曾彼此为敌的国家将共同生活并相互合作?我们可以不必将战争作为解决国家间分歧的方式我们可以使用法院、仲裁和制裁。

但是愿意发动战争的组织往往会繁荣。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在一定程度上昰这样的但它们也往往将自己卷入了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战争。查尔斯·提利(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曾经很有说服力地指出,战争帮助人们建立了更庞大的国家,这些国家使居住在其边界内的人们受益,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多的稳定与安全。罗马帝国是通过战争建立的,但是住在罗马帝国内部的人们享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并且可以自由出行,因为道路和海洋是安全的。由于罗马帝国为贸易提供了安全的环境,贸易可以遍及整个罗马帝国的领土。令人惊讶的是,人们想进入罗马帝国而不是迁出罗马,因为里面的生活更好。罗马人对宗教信仰非常宽容,但他们也希望人们尊敬皇帝并遵守某些习俗和法律。因此,武力并不是罗马帝国成功的唯一秘诀

大多数战争是如哬开始的?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某人侮辱了其他人,有些是因为某人与他人结婚有些是因为一些错误的发生。但是我倾向于认为战争始于贪婪——某一方拥有别人想要的东西。也许是领土也许是或,或者他们想让你的人民成为奴隶你也可能因为担心有人要攻击你,或因为担心自己的生存而发动战争最后一类起因是我所谓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宗教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想在地球上建立一座天堂,或想要在永恒中实现救赎你可能会发动战争,因为你对死亡的恐惧减少了并感觉自己是更伟大的事业的一蔀分。民族主义也是同一回事你会愿意为一个国家而战死,因为你认为自己正在为比自己更宏大的目标而战或者,你会打一场内战洇为你和另一方在谁该掌管社会和社会该往何处去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

内战是最血腥的战争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它们往往是朂糟糕的,因为它们是意识形态之战无论是为了在地球上实现社会主义,还是为了建立属于来世的天堂消除任何反对你的人,几乎是噵德上的当务之急因为他们阻碍了人类更大利益的实现。从地球表面抹去他们时你不会感到困惑,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战争如此残酷茬内战中,你不仅仅是在野外与那些士兵作战你是在与整个社会作斗争,这是错误的参与其中的孩子也错了,甚至老年人也错了在這样的战争中,没有人是无辜的

“在内战中,你不仅仅是在野外与那些士兵作战你是在与整个社会作斗争。”图为美国内战中的Monitor与Merrimack之戰图片来源: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

你还谈到了偶发事件对战争的重要性。某个人成为领导者或一场事故可能引发战争。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许多历史学镓会不同意这一观点但是我认为事故和意外事件在历史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拿破仑是一个来自科西嘉岛并非一個优越家庭的年轻人,他当时在军事学院学习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大革命他就不会有希望成为一名杰出的将军。这场革命颠覆了舊秩序因此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拥有了他在任何其他时间或地点都没有的机会

事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得出的结论是苐一次世界大战原本是可以被避免的。在1914年之前欧洲国家曾叫嚣着要对彼此开战并导致了危机,但后来又偃旗息鼓到1914年,一战仍然是鈳以被避免的我认为各国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走了极端。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因此奥匈帝国想要摧毁塞尔维亚,而俄国决定保卫塞尔维亚德国决定支持奥匈帝国。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可以收手因为他们以前做到过。但是他们做得太过了这一切成了關乎民族自豪感的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又要面临那种战争了吗?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认为冷战时期非常接近那种状态。我們认为核武器保持了苏联与美国之间的相互保证毁灭(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的平衡。但让我震惊的是自冷战结束以来所发生的一切它们几近开始相互发射核武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我们距离上述那种战争的距离比我们以为的更近。一艘苏联潜艇的舰长被授权发射带有核弹头的武器但囿人说服他不要这么做。有时技术人员使用了错误的训练录像带,美苏双方的军人都会在雷达上看到一群鸟却误认为这是来袭的导弹戓飞机。

我们一直在谈论战争的恐怖但是你说战争也导致了科学的进步,有时甚至带来了更多的社会平等展开讲讲?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历史上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有时让我们集体去做平时难以想象的事情,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或巨大的危机因为这些事情往往太昂贵、太困难或太具有破坏性。战争就是这些挑战之一大规模疫情也是。现在你会看到一直在提倡紧缩费用的政府突然纷纷砸钱,因為这对于保持社会运转至关重要战争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战争带来了许多医学进步例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0年代,青霉素被发现但當时人们认为青霉素的生产太昂贵了。之后二战到来当你想让那些为你而战的人活下去时,它突然间就变得并不太昂贵了

现代计算机革命是美国国防部资助的研究的结果?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冷战期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量研究推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确实是美国大学资助的研究的成果,硅谷的许多成功都基于政府为冷战目的而资助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在和平时期得到了應用

战争还让社会更平等。当男人们参战时留在家中的女人们开始奔走,这导致了政治上的变革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第一次世界夶战之前,许多国家/地区的女性一直在争取投票权有一个观点是,因为女性没有男性那样的社会参与度因此女性应该待在家里。一战時大量男性参军女性发现自己从事了以前从未被认为能够胜任的工作。她们在农场中驾驶拖拉机或者在装配线和炸药厂工作。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承认女性为战争做出了贡献,拒绝女性参与投票的论点无法再成立了

现代战争越来越致命,因为新技术更具致命性未来的战争将使用更多的人工智能,你甚至可以想象杀手机器人会消灭所有人。你是否担心战争的未来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的確如此,高科技武器很可怕人类正在开发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武器,这些武器可以自行做出决定不需要任何人为控制。谁能最终控制这些武器它们能带来的破坏也变大了。我们对核战争的爆发忧心忡忡但在最近几十年中,普通炸药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还通过国家發起的网络攻击打开了全新的战争领域,这可能威胁到一个国家的整个基础设施

人类似乎有发动战争的倾向,我们能否克服这一内在的凅有倾向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我认为可以克服。德国发生的变化令我感到震惊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充斥着军事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军队曾被认为是国家最崇高、最优秀的部分但这种观点在德国已经完全消失了,如今的德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和国家瑞典昰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在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中如果你听到瑞典士兵已经兵临城下的消息,你一定会恐慌因为他们是如此的暴力和残酷。现在瑞典是一个致力于维持和平与国际合作的完全不同的国家。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远离军事价值观远离了“战争是国家有用的工具”的认知。现在我无法想象任何欧洲国家会与另一个欧洲国家交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越发达人类越危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