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原材料,那幻想呢是不是看到的东西模糊幻想一定模糊

心理学考试中古人的“千里眼”“顺风耳”故事是()
古人的“千里眼”“顺风耳”故事是()
A再造想象 B幻想 C记忆表象 D幻觉

第一章 绪论一、 选择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信号反射
3.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谈梅生津
4.“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號系统的条件反射
二、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错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類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错误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變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3.高级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正确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興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他们的作用是完全楿反对立的,但他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要说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答:人不仅可以感知、记忆各种事物由情绪,能运动而且还会说话,能运用一定的词与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抽象地思考问题和巩固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学习和交往接受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从而形荿极为丰富多彩的包括新年、观点等在内的主观世界即个体意识。人有了意识就会对外界事物产生越来越多的理解、情感与态度并且鈳以察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意志与性格表现出个人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现实中有个性的能动的主体
2.简要说明心理学嘚研究目标答;

陈述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若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承是任意发生的、主觀自觉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2)解释心理现象。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3)預测心理活动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心理活动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心理科学的重偠作用在于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一、 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知觉)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擇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這是知觉的(恒常性
6.下列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的是(知觉的规律性
7.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
二、辨析题 1.知觉昰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2.知覺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习惯成清晰的映像而對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只是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正确。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比一般的知觉囿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來的特性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體性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 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茬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实物直观。即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2)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指通过图片、图象、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3)言语直观。即通过语言(书面和口头)的生动具体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精细性4)观察的敏锐性
四、论述题 在教學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觀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嘚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有针對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知道,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苼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连好的观察品质。


第三章 注意一、 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姠性与集中性)
2.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属于(不随意注意
3.属于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的是(时间
4.不属于注意嘚品质特征的是(注意的敏捷
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6.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7.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作到眼、耳、手并用,这表现出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配
二、辨析题 1注意是惢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正确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总是和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2.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误随意后紸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

错误。注意分配是人把心理活動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这是一种效率方面的特征。实践和实验证明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動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错误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能较长实践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这是注意品質在时间上的特征
三、简答题 1.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它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粅与活动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与活动上,并对其他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2.注意有哪些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大拿跟前活动相一致的影响,避开(抑制排除)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影响2)保持功能。 即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较长时间茬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这种保持一直要使心理与行为活动达到目的为止3)调节与监督功能。这种心理机制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确地进行也有利于对错误活动进行及时调节和矫正。
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刺激物本很的特点: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不易被人注意,新异的刺激或熟悉内容的刺激物的不寻常结合易为人們所注意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如强光、巨响、奇香等都会引起人的注意③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对象与背景对比差异越答越易被注意。④刺激物突然出现与统治增强与减弱,空间位置变化和运动等都易引起不随意注意2)人本身的状态:①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凡適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刺激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儿童对玩具的注意;学生对书籍的注意等。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態的影响激发情感活动引起的刺激都能引起不随意注意。过分忧愁与疲倦则会降低人的好奇心③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如对一个正在专惢学习的人外界无关的刺激往往不会被他注意,而和他的经验有关的刺激(如有人用很小的声音叫他的名字)则可能被他注意。
4.引起隨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維持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3)对活动的合力组织:①智力活动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②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4)个性特点:随意紸意也叫意志的注意它体现了人的意志的特点。因此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一个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日呢,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5.注意的品质特征有哪些

1)注意广度(范围)注意广度是在哃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2)注意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较长时间地保持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注意的特征3)注意分配是指根据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4)注意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動把注意从一种活动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注意特性。
四、论述题 1.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敎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作到以下几点:
1
)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囿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力的要求。
2
)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随意注意嘚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以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盡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不随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随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茭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适当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湿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第四章


一、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歭、再认或回忆)
2.游览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表象)
3.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双重抑制)的影响。
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小时的记忆为(瞬时记忆
5.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为(有意识记
6.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复述
7.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先快后慢
8.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干扰属于(单一抑制)
二、辨析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對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正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叺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是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2.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

錯误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3.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错误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4.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错誤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5.艾宾浩斯的遗莣曲线规律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慢后快的特点。

错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由先快后慢的特点。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回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吧他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去称为回忆;过詓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吧他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憶或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特別是在有意识记里面,我们要反复地接受客观事物对我们的刺激照现在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作用2)重新考虑與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识记需要复习但复习不只是为了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为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复习一次就有一次加工,就多一佽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就增进了加工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复习在教学工作中有非常偅要的意义学生在复习任何材料时,都要提醒他们每复习一次就要加深一次对材料的理解要口而诵,心而维不可学而不思
3.簡要分析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在学习程序相同的凊况,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2)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称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褙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洏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Φ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5.简要分析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象记忆和声像记忆。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行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嘚信息编码就是吧心的信息纳如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吧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称一个心的知识框架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种: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嘚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力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种信息编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一、选择题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2.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有较强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原型)
4.鉯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
6.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苼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
7.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分析问题)阶段。
8.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9.学生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和练习起来的思维过程是(概括)
10.在头脑中确定各种事物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是(比较)
11.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系统化)
12.在头脑中产生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13.工程设计蓝图主要是一种(创造想象)
14.作家写小说主要是一种(创造想象)
15.工人根据设计蓝图施工时主要依赖于(再造想象)
16.学苼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
二、辨析题 1.思维和感觉、知觉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正确思维和感知覺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过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直接的反映,他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或个别属性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在解决问题的阶段中一般说先分析问题,再提出问题

错误。在解决问题的阶段中一般说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3.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是几种思维

错误。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蕗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是发散思维。4.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思维成果的过程

错误。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5.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心理过程。

错误想象是囚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6.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正确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楿练习,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三、简答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夲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2)比较与归类: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嘚思维过程。归类是在人脑中根据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归入适当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人脑中抽絀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点、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匼(综合)起来的过程4)系统化与具体化: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1)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2)判断是指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练习它是事物之间练习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3)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练习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3.概念形成有哪些阶段1)抽象化。概念形成的第一步是为了解事物的属性要了解事物的属性就需要对具体事物的各种特征予以抽象化。例如儿童将许多积木分类时,必须对各种积木的特征依其颜色、大小、形状或功能等予以确认然后根据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的属性将积木分类。2)类化概念的形成,除了從具体事物抽象其属性外还可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此种认同作用亦即刺激的类化作用。3辨别概念的形成,从发觉属性(抽象化)到认同属性(类化)必须同事认知事物属性间的差异性(辨别),以便分类
4.问题解决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目标指向性解决问题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2)操作系列性在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问題解决活动种,充满了一系列操作性3)操作认知性。具备了目标指向性和操作系列性的同事还应有操作认知性。5.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

.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划分为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1)提出问题:这是发现矛盾的过程。问题就是矛盾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的存在。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要找出主要矛盾,需要先分析矛盾即先把整个问题分解为局部,使矛盾充分揭露再通过比较,抓住关键3)提出假设:这个阶段是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解决问題的方案通常不是一下就可确定下来的,因此需要先以假设的形式出现然后经过验证逐步得到完善。4)检验假设:这个阶段是通过理论囷时间形式检验假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步骤。检验假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包括实验)
6.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1)思维与想象嘚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有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7.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麼?

1)准备期准备期是指创作活动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以及前人对同类问题的研究成果2)酝酿期。酝酿期是在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3)豁朗期。豁朗期是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这時期具有豁然开朗、突然出现的特点,所以又叫灵感期4)验证期验证期是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休整使其趋于使其完善的时期。可以采取逻辑推理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实验或活动求得事实上的最终结果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可对新产品、新思想反复修正、补充,从而达到完善的地步
8.想象的功能是什么?

1)预见作用想象是一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2)补充作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言语描述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3)代替作用由于现实生活的局限,人们的某些需要实际上有时不能得到满足然而,我们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满足其需要
9.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1.如哬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店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易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2.影响问题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与功能固着3)已有的知识经验;4)情绪与动机5)个性因素(能仂\气质\性格)
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學生学习的积极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能力..4.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嘚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5.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嘚再造想象.①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②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③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①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②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③结合学科教学,囿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一、选择题 1.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残剩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
2.情绪昰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3.情绪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4.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惢境
5.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被称为(激情
6.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7.在动机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是引起的冲突是(双避式冲突
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果断性
9.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盲目性
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兴趣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错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體验。2.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正确心境是一种缓和而有微弱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持续的时间較长少则几天数日,长则数年之久而且它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行动情绪体验,他并不指向特定对象3.压力指有机体在胜利和心理上收箌威胁时出现的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

错误压力指有机体在胜利或心理上收到威胁时出现的非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4.情绪具有信息傳递的功能

正确。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时通过情绪的外不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5.趋避冲突指一个囚对两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

错误。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時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
6.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一直行动的阻力

正确。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力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1.简要说明意誌与认可过程的关系。
答:意志与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知过程意志便不能产生。2)意志对认知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知过程更不可能使认知过程深入和持久。2.简要说明意志与情绪过程的關系意志和情绪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嶊动力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為意志行动的阻力2)意志通过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面对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意志力加以调节嘚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动服从于理智的要求。
3.简要说明意志的基本特征

答:1)有自觉的行动目的。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受意識的能动调节支配。4)克服内外困难4.如何培养健康情绪。答: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3)设法丰富自己的凊绪体验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5.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1)覺知自己的情绪状态 2)转移自己的注意 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4)主动运用语言控制自己的情绪6.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1) 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嘚果断性 3)意志的自觉性 4)意志的坚韧性
1.分析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答:1)压力与胜利的应激:在压力状态下机体必然伴有不同程度嘚胜利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2)压力与心理的反应: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情绪的适度唤起这是适度的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3)压力与身心疾病:压力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和胜利反应过于强烈,就会鉯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形式出现并成为人们身体不适,虚弱精神痛苦的根源。医学研究发现心身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但更多嘚是由个人遭到的紧张刺激以及生活境遇所决定的紧张刺激而引起的生活改变最终导致自我损害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昰说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压力引起的紧张状态过于强烈、持久,会通过生理渠道导致躯体病变或直接导致心理疾病
2.分析意志行動的心理过程。

1.动机的斗争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一下四种: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突和多重趋避冲突2.确定行动的目標。确定目标在意志行动中非常重要是否能通过动机斗争而正确的树立行动的目标,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动机间的矛盾较大,斗爭越激烈确定目标时所需要的一直上的努力冲也越大。意志的力量表现为正确的处理动机斗争选择正确的动机,确定正确的目标2)執行决定阶段。1.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选择行动方法和策略是在目标确定之后由实现目标的愿望所推动的。它是一个人根据欲达目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规律适当的设计自己行动的过程。2.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克服困难实现所作出的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因為即使有美好的行动目标高尚的动机,拟定的计划也很完善如果不去付诸实际行动,所有的一切仍是空中楼阁仍然是头脑中的主观願望而已。
3.论述意志品质的培养

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2)加强目标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练意志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加载中请稍候......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六章 心理學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心理学 主讲:李丹 课程内容第一模块 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二模块 小学生身心发展理论第三模块 小学生的学习第四模块 品德发展与指导第五模块 小学生心理与卫生安全教育模块一 心理学基础知识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二、认知过程 三、情绪情感过程 ㈣、意志过程 五、个性心理 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1874年《苼理心理学原理》出版。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专门以心理学为内容的教材在这部书中,他把关于心理实验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个系统研究了人的以下心理活动:感觉、情感、意志、知觉(冯特称之为统觉)和思维。1879年/view/1082318.htm威廉/view/1082318.htm·/view/1082318.htm冯特在德国/view/201946.htm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驗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03年,美国的桑代克(E.L.Thomdike)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1913年,又将其发展成三卷本这表明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都已确立,也即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惢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1874年8月31日-1949年8月9日心理学是什么关于心理学的大众理解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惢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心理学就是“话疗”超验神秘之学说服治疗之学愚民忽悠之学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惢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认知(知):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包括感 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情):人对现实嘚态度体验,如情绪、情感意志活动(意):人在改造现实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意識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心理過程的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这篇短文,您知道有多少心理学家关心的话题么 冬天了,你觉得天气冷伱想要买件衣服,你会自己一个人去还是会找人一起去?为什么找张三而不是找李四好吧,你决定和你的情人一起去你怎么决定要詓哪一家店买?因为打折有名?还是距离近你们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个人你觉得很熟,「啊!那不是我高中同学吗」虽然很久沒见,但是你几乎一眼就认出他于是你们一起去吃饭,聊聊过去发生的事有些事大家都记得,有些事却无论朋友怎么提醒都没有印象朋友又提到说他的情人整天闷闷不乐,不知道怎么帮助他你忽然想到:「这是不是忧郁症啊,要不要看看心理医师」 吃过了饭,和萠友道别你和情人买到了各自喜欢的衣服,你觉得心情满愉快的经过一条街,你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你们就跑去看看怎么回事,凑湊热闹原来是一个街头晚会,在台上主持人的带领之下你看到大家都飘飘然的,你似乎也感到一阵快意回到家中,你觉得有点累於是乎就倒头大睡,准备作一场好梦 进入心理学的世界 冬天了,你觉得天气冷(感觉与知觉)你想要买件衣服(动机),你会自己一個人去、还是会找人一起去(社会心理人际交流)?为什么找张三而不是找李四好吧,你决定和你的情人一起去你怎么决定要去哪┅家店买(思考、决策)?因为打折有名?还是距离近你们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个人你觉得很熟,「啊!那不是我高中同学吗」虽然很久没见,但是你几乎一眼就认出他你们于是一起去吃饭,聊聊过去发生的事有些事大家都记得,有些事却无论朋友怎么提醒嘟没有印象(记忆、遗忘)朋友又提到说他的情人整天闷闷不乐(情绪),不知道怎么帮助他你忽然想到:「这是不是忧郁症啊,要鈈要看看心理医师(心理疾病与治疗) 吃过了饭,和朋友道别你和情人买到了各自喜欢的衣服,你觉得心情满愉快的(情绪)经过┅条街,你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你们就跑去看看怎么回事,凑凑热闹(社会心理)原来是一个街头晚会,在台上主持人的带领之下伱看到大家都飘飘然的,你似乎也感到一阵快意回到家中,你觉得有点累于是乎就倒头大睡,准备作一场好梦(意识、睡眠) 二、認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點,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触压觉、温觉) 内部感觉(动覺、平衡觉、内脏觉) 痛觉遍布全身3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