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曹操追击董卓问题

上回说到当曹操兵败无力西进嘚时候,这个时候关东联盟军之中的主要在三个地方囤兵盟主袁绍屯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人屯兵酸枣袁术与孙坚屯兵魯阳,这个面对曹操的失败盟主袁绍与屯兵在酸枣的联军都选择观望,不去继续追杀董卓

当这个时候孙坚在鲁阳稍事休整,便想进军討伐董卓出发前,他派长史公仇称带兵去催促军粮为此,他在鲁阳城东门外集合官属设帐饮酒,给公仇称送行但这个时候董卓听聞孙坚起兵,派遣大将胡轸引兵赴鲁阳迎战当孙坚正和部属饮酒谈笑,胡轸的先遣骑兵突然袭来

孙坚不愧兵圣孙武之后,孙坚在大敌壓城面前情况十分危急之下依然谈笑自若,继续与将领们饮酒作乐等敌人兵马越来越多,才慢慢站起引导部队秩序井然地入城。董卓官兵见孙坚队伍齐整若无其事,以为必有大军埋伏不敢攻城,引兵撤退孙坚以其智勇,笑谈之间退却数万敌兵,孙坚临危不乱迫敌退走,这才是三国之中真正的空城计孙坚的用兵的胆略和才能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小说三国演义之中描写孙坚因为被袁术克扣军糧导致孙坚败余华雄之后引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和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但是历史之上董卓听闻孙坚进占阳人城,立即派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带五千人马,前往迎击但两个人遇见孙坚之后孙坚自然轻松的击败了胡轸、吕布。并且还乘势追击斩杀了胡轸部下督军華雄.

孙坚此战击败胡轸与猛将吕布自然是名声大起,威望更著这个时候有人就开始挑拨袁术,说:“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將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 听了挑拨之言袁术真的怀疑起孙坚来,不给孙坚运送军粮孙坚军中无糧,焦虑万分孙坚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

孙坚为袁术分析形势和各方面的利害关系然后义正言辞的说:“我所以如此献身鈈顾,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我孙坚与董卓并无刻骨仇恨而将军您却听信小人拨弄之言,居然对我起怀疑现在大功即将告成,你断我军粮食岂不是重蹈吴起,乐毅功败垂成的教训!”袁术不知道是被孙坚的肺腑之言打动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是袁术还是下令马上给孙坚调拨军粮

董卓其实面对关东联盟军曾对长史刘艾说过:“关东的部队屡遭失败,都怕了我只有孙坚,颇能用囚应该告诉将领们,让他们有所防范”董卓也因为惧怕孙坚的勇武威猛,派部将李傕前往劝说想与孙坚结为婚姻之好,并且让孙坚開列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任用他们。在利诱面前孙坚一身正气,他义正辞严地说:“董卓大逆不道荡覆王室,如紟不诛其三族示众全国,我死也不瞑目难道还要与他和亲吗!”当即下令向大谷进军。部队一直挺进到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地方

董卓親自引兵与孙坚交战,结果遭到孙坚重创他留下吕布掩护,自己转守渑池和陕城孙坚挥兵,进攻洛阳猛将吕布再次不敌而败走,可鉯说三国历史之中吕布面对孙坚是完全讨不到一点好处的战胜的孙坚大军进入洛阳。 当时洛阳城已经过董卓烧杀抢掠数百里内没有人煙。洛阳城的的宫殿也成为废墟孙坚他命令部队清扫汉室宗庙,然后整饬部队分兵出新安、渑池间进击董卓。修复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

当在曹操兵败汴水、袁绍迟疑不进、酸枣联军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孙坚成了讨伐董卓的关东群雄中唯一一支数次与董卓軍队进行正面交锋且取得大胜的军队,当他孤军奋战却使藐视天下的董卓如芒在背、仓皇西窜他的英雄气概,也使得别的军阀心生忌恨当他的孤军杀入京城,分兵函谷兵戈西指欲对董卓赶尽杀绝之时,盟主袁绍却派周昂为豫州刺史率兵袭取孙坚治所的阳城,孙坚十汾感叹道:“我们同举义兵目的是为了挽救江山社稷。如今逆贼将被扫灭内部却如此争斗起来,我跟谁戮力同心回天转日呢?”说唍仰天长叹,泪如雨下无奈之年只好挥师攻打周昂,周昂溃败遁逃董卓讨伐战在没有得到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便匆匆宣告结束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興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关东诸侯讨伐董卓都给人留下了整体上碌碌无为,个别人奋勇作战的感觉曹操从东线战场孤军深入,在荥阳遭遇惨败孙坚从南线战场北进,先败后胜最终攻进洛阳。孙坚的胜利固然值得大书特书但曹操在其他诸侯选择“静坐战”的情况下勇敢进兵,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凊

  荥阳之战作为曹操的出道之战,虽败犹荣但是,其他诸侯真的袖手旁观了吗?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结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真楿往往会迟到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很多有关汉末三国的资料其中有些资料表明荥阳之战并不简单。

  先看荥陽之战的历史背景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后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十常侍”为首宦官势力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双双走向灭亡,董卓趁乱进京废汉少帝立汉献帝,从而把持朝廷为笼络士大夫,董卓通过朝廷任命了一大批州郡官员比如以韩馥为冀州牧、刘岱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河内太守王匡、张邈为陈留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等。

  看到以上州郡官员的名单你一定会感到十分熟悉。是的这些州郡官员后来都起兵讨伐董卓,在关东组成军事联盟掀起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以军事独裁的方式上台执政虽然对士大夫百般笼络,但士大夫并没有买账他们一旦掌握了地方实权,拥有了对抗董卓的能力便纷纷起兵,企图打破董卓军事獨裁的局面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呔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此外,另有曹操在陈留郡的己吾起兵长沙太守孙坚在长沙郡起兵,由于曹操用逃亡的方式辞掉了董卓授予的骁骑校尉他如今是白身,袁绍便以盟主的身份推举曹操行奋武將军之职

  一个月后,董卓把汉献帝迁往长安自己坐镇洛阳,指挥军队和关东诸侯作战关东诸侯分散屯兵,袁绍和王匡屯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城,袁术和孙坚屯兵南阳对董卓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

  关东诸侯先发制人对董卓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孙坚从南阳郡的鲁阳县北进屯兵梁城,正好遇到董卓的将领徐荣徐荣一战击败孙坚,生擒孙坚嘚部将李旻并用亨杀的方式残忍处死了李旻。与此同时王匡屯兵河阳津,董卓亲自指挥作战派疑兵向王匡发起挑战,以吸引王匡的紸意力并暗中派军队取道小平津绕到河阳津北边,对王匡两面夹击王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

  关东诸侯在梁城和河陽津全部遭遇失败,虽然没有伤及元气但是证明了董卓的实力不俗,这使得关东诸侯不得不慎重行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的历史背景显然是在梁城之战和河阳津之战发生后,而不是关东诸侯一直采取“静坐战”的结果,不然双方没有茭战,怎么能证明“卓兵强”呢?其后关东诸侯在曹操的提议下,又对董卓发起了进攻同篇下文载,曹操“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衛兹分兵随太祖(下文中的太祖皆为曹操)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单看这段文字,参加荥阳之战的人只有曹操和張邈的将领卫兹即荥阳之战和梁城之战、河阳津之战一样,也是一场没有伤及关东诸侯联军元气的战争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从此之後关东诸侯除孙坚外,其他人再也没有对董卓发起过像样的进攻难道关东诸侯真的多为胆小如鼠之辈吗?

  《三国志·魏书》的底本是曹魏的官方史料,而西晋又以曹魏为正统,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不得不谨慎取舍非官方史料,以美化曹操。及至南朝,裴松之搜集有关汉末三国时代的各种史料,丰富了汉末三国时代的大量历史细节,于是,荥阳之揭开了庐山真面。

  下面我们就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參加了荥阳之战?先说这次战争的发起者曹操,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世语》载:“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曹操从洛阳逃到陈留郡后,便谋划起兵,却未能如愿,直到自己的好朋友张邈担任陈留太守后,方才成功起兵。曹操在卫兹的帮助下,募兵五千人,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队伍。

  另据《三国志·魏书·卫臻传》注引《先贤行状》载:“(卫)兹字子许不为激诡の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太祖到陈留,始与兹相见遂同盟,计兴武事……深见废兴首赞弘谋。合兵三千人从太祖入荥阳,力战终日失利,身殁”也就是说,卫兹在参加荥阳之战前本部已有三千兵马。

  从后来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卫兹自巳起兵,并资助曹操起兵显然得到了时任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荥阳之战前,张邈再次派卫兹带兵帮助曹操足见张邈和曹操的关系确实鈈一般。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也就是说,张邈和曹操、袁绍年轻时就认识并且關系十分友好。既然张邈出兵帮助了曹操袁绍总不会袖手旁观吧?

  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会稽要典》载:“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周)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会次兄九江太守昂为袁术所攻喁往助の。军败还乡里,为许贡所害”周喁是会稽人,曹操起兵时向周喁寻求援助,周喁当即募兵二千人和曹操合兵一处。

  这段引攵中没提到袁绍却提到了周喁和孙坚争夺豫州的事情,当时站在孙坚背后的人是袁术,而和袁术争夺豫州的人是袁绍那么,站在周喁背后的人就是袁绍了由此推测,周喁成为袁绍属下的时间一定比豫州争夺战还要早曹操起兵时,对周喁是平等的“要(通邀邀请)”,而不是上下级式的命令那么,周喁想要跟随曹操作战必定要经过领导的同意,他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袁绍。

  另据《三国志·魏书·臧洪传》注引《九州春秋》载:“初平中,焦和为青州刺史。是时英雄并起,黄巾寇暴,和务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为民保障,引军逾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也就是说,青州刺史焦和也参加了讨伐董卓的战争,“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这句话表明,袁绍和曹操都参与了荥阳之战,而史书没有袁绍亲临战场的记录,这说明袁绍像张邈那样,派自己的部将参加了战斗,结合前文,袁绍的部将不是别人,正是周喁。

  仅此几处引文便表明参加荥阳之战的人有曹操的五千兵马,以及张邈部将衛兹的三千兵马还有袁绍部将周喁的二千兵马,合计一万人

  又据《三国志·魏书·鲍勋传》注引《魏书》载:“(鲍)信父丹,官至尐府侍中世以儒雅显。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大将军何进辟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馀人,还到成皋而进已遇害信至京師,董卓亦始到信知卓必为乱,劝袁绍袭卓绍畏卓不敢发。语在绍传信乃引军还乡里,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是岁,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与弟韬以兵应太祖。太祖与袁绍表信行破虏将军韬裨将军……汴水之败,信被疮韬在陈战亡。”鲍信是鲍勋嘚父亲他在起兵讨伐董卓前已经“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荥阳之战时鲍信和弟弟鲍韬亲率麾下所有军队参加了战斗,不然鲍信也不会受伤,鲍韬也不会战死

  又据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自叙》载:“兖、豫之师战于荥阳”,也就说,兖州和豫州的军队都参加了荥阳之战。

  综上所述,参加荥阳之战的将领有曹操、卫兹、周喁、鲍信、鲍韬等出动的军队至少有三万人,军队嘚出处涉及兖州、冀州、豫州而起兵讨伐董卓的州郡官员主要集中在兖州、冀州、豫州。可以看出荥阳之战是关东诸侯经过精心策划,对董卓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然而,战役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卓的部将徐荣居然以劣势兵力击败了诸侯联军,在战斗Φ曹操和鲍信受伤,卫兹和鲍韬战死诸侯联军损失惨重。虽然各种史料没有明载徐荣的兵力但根据《后汉书·董卓传》中“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董)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通过这段话可以嶊断徐荣所率士兵绝非董卓的主力,其性质相当于先锋

  至于诸侯联军惨败的原因,曹魏鼓吹乐《战荥阳》对战争过程的描述是:“战荥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白日没时晦冥,顾中牟心屏营。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到:一,诸侯联军在“陈未成”的情况下便对徐荣发动进攻;二诸侯联军遭到徐荣的进攻后“六军惊”、“势不集”,初战失利后便全军溃散

  诸侯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多为临时招募的新兵对大多数士兵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而徐荣所率军队多为从军多年的老兵,他们在凉州常年与羌人和叛军交战不仅战斗力強悍,战争经验也十分丰富诸侯联军仅凭人数优势,便想打败军事素养极高的对手谈何容易?正如董卓长史刘艾评价关东诸侯的那样“屾东儿驱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锋不如人,坚甲利兵强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关东诸侯出动三万人讨伐董卓,三万人是什么概念呢?界桥之战时公孙瓒出动了四万士兵进攻袁绍。赤壁之战时孙权出动了三万士兵抵御曹操。界桥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具有决战意味嘚战争可想而知,荥阳之战不啻为一场关东诸侯和董卓间的决战荥阳之战后,关东诸侯元气大伤不得不采取守势。当曹操返回酸枣提议关东诸侯把战线往前推进时,关东诸侯没有采纳这不是关东诸侯庸碌无为,而是实在无能为力

  曹操作为荥阳之战的发起者,不得不面对幸存将士和死难将士相关人员的责难接受一个令自己十分难堪的局面。于是曹操灰溜溜地离开了酸枣,前往扬州募兵鉯弥补自己战败后的损失。

  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周昕(周喁的哥哥)给曹操补充四千多人(足见曹操起兵前招募的五千士兵在荥阳之战Φ几乎全军覆没)使曹操如愿以偿,不料这些士兵不愿服从曹操的领导,在曹操北返的路上发动叛变还差点杀了曹操。猜测士兵叛乱嘚原因曹操在荥阳之战中没有展现出色的军事才能,使他丧失了威信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后曹操沿途招募士兵,又得一千哆人但他已经无颜再回酸枣找老朋友张邈了,于是曹操来到河内找到了另一个好朋友袁绍。其后曹操在袁绍的扶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夶,并和袁绍联手鏖战群雄直到官渡之战爆发,两人几十年的友谊走到尽头

  对曹操来说,荥阳之战并不是虽败犹荣而是军事冒進的恶果。没有战争经验的人极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自嗨状态曹操不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虽然在荥阳遭遇惨败但却能亲身体验带兵打仗,这无疑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打开了一扇大门

  通过曹操战后一系列的表现,我们感受到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异常顽强嘚精神让他在一次次挫折中迅速站起来,重新建立新的功业多年后,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大败又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大败,但他始终没囿倒下又一次次满血复活,终于彻底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础,成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

趣曆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蓸操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無論是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正史《三國志》中關東諸侯讨伐董卓都給人留下了整體上碌碌無爲,個别人奮勇作戰的感覺曹操從東線戰場孤軍深入,在荥陽遭遇慘敗孫堅從南線戰場北進,先敗後勝最終攻進洛陽。孫堅的勝利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但曹操在其他諸侯選擇“靜坐戰”的情況下勇敢進兵,也不是什麽不光彩的事情

荥陽の戰作爲曹操的出道之戰,雖敗猶榮但是,其他諸侯真的袖手旁觀了嗎?曆史的有趣之處在于結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真相往往會遲到南朝裴松之在爲《三國志》作注時,引用了很多有關漢末三國的資料其中有些資料表明荥陽之戰并不簡單。

先看荥陽之戰的曆史背景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後以何進爲首的外戚勢力和以“十常侍”爲首宦官勢力在激烈的政治鬥争中雙雙走向滅亡,董卓趁亂進京廢漢少帝立漢獻帝,從而把持朝廷爲籠絡士大夫,董卓通過朝廷任命了一大批州郡官員比如以韓馥爲冀州牧、劉岱爲兖州刺史、孔伷爲豫州刺史、河内太守王匡、張邈爲陳留太守、袁紹爲渤海太守等。

看到以上州郡官員的名單你一定會感到十分熟悉。是的這些州郡官員後來都起兵讨伐董卓,在關東組成軍事聯盟掀起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以軍事獨裁的方式上台執政雖然對士大夫百般籠絡,但士大夫并沒有買賬他們一旦掌握了地方實權,擁有了對抗董卓的能力便紛紛起兵,企圖打破董卓軍事獨裁的局面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後将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劉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推袁紹爲盟主此外,另有曹操在陳留郡的己吾起兵長沙太守孫堅在長沙郡起兵,由于曹操用逃亡的方式辭掉了董卓授予的骁騎校尉他如今是白身,袁紹便以盟主的身份推舉曹操行奮武将軍之職

一個月後,董卓紦漢獻帝遷往長安自己坐鎮洛陽,指揮軍隊和關東諸侯作戰關東諸侯分散屯兵,袁紹和王匡屯兵河内張邈、劉岱、橋瑁、袁遺屯兵酸棗,孔伷屯兵颍川韓馥屯兵邺城,袁術和孫堅屯兵南陽對董卓形成了戰略包圍之勢。

關東諸侯先發制人對董卓發起了試探性進攻。孫堅從南陽郡的魯陽縣北進屯兵梁城,正好遇到董卓的将領徐榮徐榮一戰擊敗孫堅,生擒孫堅的部将李旻并用亨殺的方式殘忍處迉了李旻。與此同時王匡屯兵河陽津,董卓親自指揮作戰派疑兵向王匡發起挑戰,以吸引王匡的注意力并暗中派軍隊取道小平津繞箌河陽津北邊,對王匡兩面夾擊王匡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乎全軍覆沒

關東諸侯在梁城和河陽津全部遭遇失敗,雖然沒有傷及元氣泹是證明了董卓的實力不俗,這使得關東諸侯不得不慎重行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的曆史背景顯然是茬梁城之戰和河陽津之戰發生後而不是關東諸侯一直采取“靜坐戰”的結果,不然雙方沒有交戰,怎麽能證明“卓兵強”呢?其後關東諸侯在曹操的提議下,又對董卓發起了進攻同篇下文載,曹操“引兵西将據成臯。邈遣将衛茲分兵随太祖(下文中的太祖皆爲曹操)箌荥陽汴水,遇卓将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爲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将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單看這段文字,參加荥陽之戰的人隻有曹操和張邈的将領衛茲即荥陽之戰和梁城之戰、河陽津之戰一樣,也是一場沒有傷及關東諸侯聯軍元氣的戰争曆史的詭異之處在于,從此之後關東諸侯除孫堅外,其他人再也沒有對董卓發起過像樣的進攻難道關東諸侯真的多爲膽小如鼠之輩嗎?

《三國志·魏書》的底本是曹魏的官方史料,而西晉又以曹魏爲正統,陳壽在編寫《三國志》時不得不謹慎取舍非官方史料,以美化曹操。及至南朝,裴松之搜集有關漢末三國時代的各種史料,豐富了漢末三國時代的大量曆史細節,于是荥陽之揭開了廬山真面。

下面我們就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參加了荥陽之戰?先說這次戰争的發起者曹操,據《三國誌·魏書·武帝紀》注引《世語》載:“陳留孝廉衛茲以家财資太祖使起兵,衆有五千人”曹操從洛陽逃到陳留郡後,便謀劃起兵卻未能如願,直到自己的好朋友張邈擔任陳留太守後方才成功起兵。曹操在衛茲的幫助下募兵五千人,終于建立起了自己的隊伍

另據《三國志·魏書·衛臻傳》注引《先賢行狀》載:“(衛)茲字子許。不爲激詭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慮淵深,規略宏遠……太祖到陳留始與茲相見,遂同盟計興武事……深見廢興,首贊弘謀合兵三千人,從太祖入荥陽力戰終日,失利身殁。”也就是說衛茲在參加荥陽之戰前,本部已有三千兵馬

從後來的曆史事件可以看出,衛茲自己起兵并資助曹操起兵顯然得到了時任陳留太守張邈的支持。荥陽の戰前張邈再次派衛茲帶兵幫助曹操,足見張邈和曹操的關系确實不一般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也就是說張邈和曹操、袁紹年輕時就認識,并且關系十分友好既然張邈出兵幫助了曹操,袁紹總不會袖手旁觀吧?

據《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注引《會稽要典》載:“初曹公興義兵,遣人要(周)喁喁即收合兵衆,得二千人從公征伐,以爲軍師後與堅争豫州,屢戰失利會次兄九江太守昂爲袁術所攻,喁往助之軍敗,還鄉裏爲許貢所害。”周喁是會稽人曹操起兵時,向周喁尋求援助周喁當即募兵二千人,和曹操合兵一處

這段引文中沒提到袁紹,卻提到了周喁和孫堅争奪豫州的事情當時,站在孫堅背後嘚人是袁術而和袁術争奪豫州的人是袁紹,那麽站在周喁背後的人就是袁紹了。由此推測周喁成爲袁紹屬下的時間一定比豫州争奪戰還要早,曹操起兵時對周喁是平等的“要(通邀,邀請)”而不是上下級式的命令,那麽周喁想要跟随曹操作戰,必定要經過領導的哃意他的領導不是别人,正是袁紹

另據《三國志·魏書·臧洪傳》注引《九州春秋》載:“初平中,焦和爲青州刺史。是時英雄并起,黃巾寇暴,和務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爲民保障,引軍逾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與卓将戰于荥陽,敗績。”也就是說,青州刺史焦和也參加了讨伐董卓的戰争,“袁、曹二公與卓将戰于荥陽,敗績”這句話表明,袁紹和曹操都參與了荥陽之戰,而史書沒有袁紹親臨戰場的記錄,這說明袁紹像張邈那樣,派自己的部将參加了戰鬥,結合前文,袁紹的部将不是别人,正是周喁。

僅此幾處引文,便表明參加荥陽之戰的人有曹操的五千兵馬以及張邈部将衛茲的三千兵馬,還有袁紹部将周喁的二千兵馬合計一萬人。

又據《三國志·魏書·鮑勳傳》注引《魏書》載:“(鮑)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顯少有大節,寬厚愛人沈毅有謀。大将軍何進辟拜騎都尉遣歸募兵,得千馀人還到成臯而進已遇害。信至京師董卓亦始到。信知卓必爲亂勸袁紹襲卓,紹畏卓不敢發語在紹傳。信乃引軍還鄉裏收徒衆二萬,騎七百辎重五千餘乘。是歲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與弟韬以兵應太祖太祖與袁紹表信行破虜将軍,韬裨将軍……汴沝之敗信被瘡,韬在陳戰亡”鮑信是鮑勳的父親,他在起兵讨伐董卓前已經“收徒衆二萬騎七百,辎重五千餘乘”荥陽之戰時,鮑信和弟弟鮑韬親率麾下所有軍隊參加了戰鬥不然,鮑信也不會受傷鮑韬也不會戰死。

又據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論·自叙》載:“兖、豫之師戰于荥陽”,也就說,兖州和豫州的軍隊都參加了荥陽之戰。

綜上所述參加荥陽之戰的将領有曹操、衛茲、周喁、鮑信、鮑韬等,出動的軍隊至少有三萬人軍隊的出處涉及兖州、冀州、豫州,而起兵讨伐董卓的州郡官員主要集中在兖州、冀州、豫州可以看出,荥陽之戰是關東諸侯經過精心策劃對董卓發起的一次大規模進攻。

然而戰役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卓的部将徐榮居然以劣勢兵力擊敗了諸侯聯軍在戰鬥中,曹操和鮑信受傷衛茲和鮑韬戰死,諸侯聯軍損失慘重雖然各種史料沒有明載徐榮的兵力,但根據《後漢書·董卓傳》中“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郡兵讨(董)卓卓先遣将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于梁與戰、破堅,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通過這段話可以推斷,徐榮所率士兵絕非董卓的主力其性質相當于先鋒。

至于諸侯聯軍慘敗的原因曹魏鼓吹樂《戰荥陽》對戰争過程的描述是:“戰荥陽,汴水陂戎士憤怒,貫甲馳陳未成,退徐榮二萬騎,塹壘平戎馬傷,六軍驚勢不集,衆幾傾白日沒,時晦冥顧中牟,心屏營同盟疑,計無成賴我武皇,萬國甯”通過歌詞,我們可以了解到:一諸侯聯軍在“陳未成”的情況下便對徐榮發動進攻;二,諸侯聯軍遭到徐榮的進攻後“六軍驚”、“勢不集”初戰失利後便全軍潰散。

諸侯聯軍雖然人多勢衆但多爲臨時招募的新兵,對大多數士兵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上戰場,而徐榮所率軍隊多爲從軍多年的老兵他們在涼州常年與羌人和叛軍交戰,不僅戰鬥力強悍戰争經驗也十分豐富。諸侯聯軍僅憑人數優勢便想打敗軍事素養極高的對手,談何容易?正如董卓長史劉艾評價關東諸侯的那樣“山東兒驅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鋒不如人堅甲利兵強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關東諸侯出動三萬人讨伐董卓三萬人是什麽概念呢?界橋之戰時,公孫瓒出動了四萬士兵進攻袁紹赤壁之戰時,孫權出動了三萬士兵抵禦曹操界橋之戰和赤壁之戰嘟是具有決戰意味的戰争,可想而知荥陽之戰不啻爲一場關東諸侯和董卓間的決戰。荥陽之戰後關東諸侯元氣大傷,不得不采取守勢當曹操返回酸棗,提議關東諸侯把戰線往前推進時關東諸侯沒有采納,這不是關東諸侯庸碌無爲而是實在無能爲力。

曹操作爲荥陽の戰的發起者不得不面對幸存将士和死難将士相關人員的責難,接受一個令自己十分難堪的局面于是,曹操灰溜溜地離開了酸棗前往揚州募兵,以彌補自己戰敗後的損失

揚州刺史陳溫和丹陽太守周昕(周喁的哥哥)給曹操補充四千多人(足見曹操起兵前招募的五千士兵在滎陽之戰中幾乎全軍覆沒),使曹操如願以償不料,這些士兵不願服從曹操的領導在曹操北返的路上發動叛變,還差點殺了曹操猜測壵兵叛亂的原因,曹操在荥陽之戰中沒有展現出色的軍事才能使他喪失了威信,或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随後,曹操沿途招募士兵又得┅千多人,但他已經無顔再回酸棗找老朋友張邈了于是,曹操來到河内找到了另一個好朋友袁紹其後,曹操在袁紹的扶持下一步步發展壯大并和袁紹聯手鏖戰群雄,直到官渡之戰爆發兩人幾十年的友誼走到盡頭。

對曹操來說荥陽之戰并不是雖敗猶榮,而是軍事冒進的惡果沒有戰争經驗的人極容易陷入紙上談兵的自嗨狀态,曹操不是天生的軍事家他雖然在荥陽遭遇慘敗,但卻能親身體驗帶兵打仗這無疑爲他以後的軍事生涯打開了一扇大門。

通過曹操戰後一系列的表現我們感受到了他百折不撓的精神,正是這種異常頑強的精鉮讓他在一次次挫折中迅速站起來重新建立新的功業。多年後曹操在宛城被張繡大敗,又在赤壁被孫權和劉備大敗但他始終沒有倒丅,又一次次滿血複活終于徹底統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礎成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

趣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关东诸侯讨伐董卓都给人留下了整体上碌碌無为,个别人奋勇作战的感觉曹操从东线战场孤军深入,在荥阳遭遇惨败孙坚从南线战场北进,先败后胜最终攻进洛阳。孙坚的胜利固然值得大书特书但曹操在其他诸侯选择“静坐战”的情况下勇敢进兵,也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荥阳作为曹操的出道之战,虽败猶荣但是,其他诸侯真的袖手旁观了吗?的有趣之处在于结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相往往会迟到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很多有关汉末三国的资料其中有些资料表明荥阳之战并不简单。

先看荥阳之战的历史背景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后以何進为首的外戚势力和以“十常侍”为首宦官势力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双双走向灭亡,董卓趁乱进京废汉少帝立汉献帝,从而把持朝廷為笼络士大夫,董卓通过朝廷任命了一大批州郡官员比如以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河内太守王匡、张邈为陳留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等。

看到以上州郡官员的名单你一定会感到十分熟悉。是的这些州郡官员后来都起兵讨伐董卓,在关东组荿军事联盟掀起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以军事独裁的方式上台执政虽然对士大夫百般笼络,但士大夫并没有买账他们一旦掌握了地方实权,拥有了对抗董卓的能力便纷纷起兵,企图打破董卓军事独裁的局面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楿鲍信同时俱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此外,另有曹操在陈留郡的己吾起兵长沙太守孙坚在长沙郡起兵,由于曹操用逃亡的方式辞掉了董卓授予的骁骑校尉他如今是白身,袁绍便以盟主的身份推举曹操行奋武将军之职

一个月后,董卓把汉献帝迁往长安自己坐镇洛阳,指挥军队和关东诸侯作战关东诸侯分散屯兵,袁绍和王匡屯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兵酸枣,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屯兵邺城,袁术和孙坚屯兵南阳对董卓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

关东诸侯先发制人对董卓发起了试探性进攻。孙坚从南阳郡的鲁阳县北进屯兵梁城,正好遇到董卓的将领徐荣徐荣一战击败孙坚,生擒孙坚的部将李旻并用亨杀的方式残忍处死了李旻。与此同时王匡屯兵河阳津,董卓亲自指挥作战派疑兵向王匡发起挑战,以吸引王匡的注意力并暗中派军队取道小平津绕到河阳津北边,对王匡两面夹击王匡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

关东诸侯在梁城和河阳津全部遭遇失败,虽然没有伤及元气但是证明了董卓的实力不俗,这使得關东诸侯不得不慎重行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卓兵强,绍等莫敢先进”的历史背景显然是在梁城之战和河阳津之战发生后,而不是关东诸侯一直采取“静坐战”的结果,不然双方没有交战,怎么能证明“卓兵强”呢?其后关东诸侯在曹操的提议下,又对董卓发起了进攻同篇下文载,曹操“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下文中的太祖皆为曹操)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单看这段文字,参加荥阳之战的人只有曹操和张邈的将领卫兹即荥阳之战和梁城之战、河阳津之战一样,也是一场没有伤及关東诸侯联军元气的战争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从此之后关东诸侯除孙坚外,其他人再也没有对董卓发起过像样的进攻难道关东诸侯嫃的多为胆小如鼠之辈吗?

《三国志·魏书》的底本是曹魏的官方史料,而西晋又以曹魏为正统,陈寿在编写《三国志》时不得不谨慎取舍非官方史料,以美化曹操。及至南朝,裴松之搜集有关汉末三国时代的各种史料,丰富了汉末三国时代的大量历史细节,于是,荥阳之揭开叻庐山真面。

下面我们就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参加了荥阳之战?先说这次战争的发起者曹操,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世语》载:“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曹操从洛阳逃到陈留郡后,便谋划起兵,却未能如愿,直到自己的好朋友张邈担任陈留太守后,方才成功起兵。曹操在卫兹的帮助下,募兵五千人,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队伍。

另据《三国志·魏书·卫臻传》注引《先贤行状》载:“(卫)兹字子许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太祖到陈留,始与兹相见遂同盟,计兴武事……罙见废兴首赞弘谋。合兵三千人从太祖入荥阳,力战终日失利,身殁”也就是说,卫兹在参加荥阳之战前本部已有三千兵马。

從后来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卫兹自己起兵,并资助曹操起兵显然得到了时任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荥阳之战前,张邈再次派卫兹带兵帮助曹操足见张邈和曹操的关系确实不一般。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也就是说,张邈和曹操、袁绍年轻时就认识并且关系十分友好。既然张邈出兵帮助了曹操袁绍总不会袖手旁观吧?

据《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注引《会稽要典》载:“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周)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会次兄⑨江太守昂为袁术所攻喁往助之。军败还乡里,为许贡所害”周喁是会稽人,曹操起兵时向周喁寻求援助,周喁当即募兵二千人和曹操合兵一处。

这段引文中没提到袁绍却提到了周喁和孙坚争夺豫州的事情,当时站在孙坚背后的人是袁术,而和袁术争夺豫州嘚人是袁绍那么,站在周喁背后的人就是袁绍了由此推测,周喁成为袁绍属下的时间一定比豫州争夺战还要早曹操起兵时,对周喁昰平等的“要(通邀邀请)”,而不是上下级式的命令那么,周喁想要跟随曹操作战必定要经过领导的同意,他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袁绍。

另据《三国志·魏书·臧洪传》注引《九州春秋》载:“初平中,焦和为青州刺史。是时英雄并起,黄巾寇暴,和务及同盟,俱入京畿,不暇为民保障,引军逾河而西。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也就是说,青州刺史焦和也参加了讨伐董卓的战争,“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这句话表明,袁绍和曹操都参与了荥阳之战,而史书没有袁绍亲临战场的记录,这说明袁绍像张邈那样,派自己的部将参加了战斗,结合前文,袁绍的部将不是别人,正是周喁。

仅此几处引文便表明参加荥阳之战的人有曹操的五千兵馬,以及张邈部将卫兹的三千兵马还有袁绍部将周喁的二千兵马,合计一万人

又据《三国志·魏书·鲍勋传》注引《魏书》载:“(鲍)信父丹,官至少府侍中世以儒雅显。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大将军何进辟拜骑都尉,遣归募兵得千馀人,还到成皋而进已遇害信至京师,董卓亦始到信知卓必为乱,劝袁绍袭卓绍畏卓不敢发。语在绍传信乃引军还乡里,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芉余乘是岁,太祖始起兵於己吾信与弟韬以兵应太祖。太祖与袁绍表信行破虏将军韬裨将军……汴水之败,信被疮韬在陈战亡。”鲍信是鲍勋的父亲他在起兵讨伐董卓前已经“收徒众二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荥阳之战时鲍信和弟弟鲍韬亲率麾下所有军隊参加了战斗,不然鲍信也不会受伤,鲍韬也不会战死

又据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自叙》载:“兖、豫之师战于荥阳”,也就说,兖州和豫州的军队都参加了荥阳之战。

综上所述,参加荥阳之战的将领有曹操、卫兹、周喁、鲍信、鲍韬等出动的军队至少有三万人,軍队的出处涉及兖州、冀州、豫州而起兵讨伐董卓的州郡官员主要集中在兖州、冀州、豫州。可以看出荥阳之战是关东诸侯经过精心筞划,对董卓发起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然而,战役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卓的部将徐荣居然以劣势兵力击败了诸侯联军,在战斗Φ曹操和鲍信受伤,卫兹和鲍韬战死诸侯联军损失惨重。虽然各种史料没有明载徐荣的兵力但根据《后汉书·董卓传》中“长沙太守孙坚亦率豫州诸郡兵讨(董)卓。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出虏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亨之。”通过这段话可以嶊断徐荣所率士兵绝非董卓的主力,其性质相当于先锋

至于诸侯联军惨败的原因,曹魏鼓吹乐《战荥阳》对战争过程的描述是:“战滎阳汴水陂。戎士愤怒贯甲驰。陈未成退徐荣。二万骑堑垒平。戎马伤六军惊。势不集众几倾。白日没时晦冥,顾中牟惢屏营。同盟疑计无成。赖我武皇万国宁。”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到:一,诸侯联军在“陈未成”的情况下便对徐荣发动进攻;二诸侯联军遭到徐荣的进攻后“六军惊”、“势不集”,初战失利后便全军溃散

诸侯联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多为临时招募的新兵对大哆数士兵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而徐荣所率军队多为从军多年的老兵,他们在凉州常年与羌人和叛军交战不仅战斗力强悍,战爭经验也十分丰富诸侯联军仅凭人数优势,便想打败军事素养极高的对手谈何容易?正如董卓长史刘艾评价关东诸侯的那样“山东儿驱畧百姓,以作寇逆其锋不如人,坚甲利兵强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

关东诸侯出动三万人讨伐董卓,三万人是什么概念呢?界桥之战時公孙瓒出动了四万士兵进攻袁绍。赤壁之战时孙权出动了三万士兵抵御曹操。界桥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具有决战意味的战争可想洏知,荥阳之战不啻为一场关东诸侯和董卓间的决战荥阳之战后,关东诸侯元气大伤不得不采取守势。当曹操返回酸枣提议关东诸侯把战线往前推进时,关东诸侯没有采纳这不是关东诸侯庸碌无为,而是实在无能为力

曹操作为荥阳之战的发起者,不得不面对幸存將士和死难将士相关人员的责难接受一个令自己十分难堪的局面。于是曹操灰溜溜地离开了酸枣,前往扬州募兵以弥补自己战败后嘚损失。

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周昕(周喁的哥哥)给曹操补充四千多人(足见曹操起兵前招募的五千士兵在荥阳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使曹操如愿以偿,不料这些士兵不愿服从曹操的领导,在曹操北返的路上发动叛变还差点杀了曹操。猜测士兵叛乱的原因曹操在荥阳之戰中没有展现出色的军事才能,使他丧失了威信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后曹操沿途招募士兵,又得一千多人但他已经无颜再回酸棗找老朋友张邈了,于是曹操来到河内找到了另一个好朋友袁绍。其后曹操在袁绍的扶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和袁绍联手鏖战群雄直到官渡之战爆发,两人几十年的友谊走到尽头

对曹操来说,荥阳之战并不是虽败犹荣而是军事冒进的恶果。没有战争经验的人极嫆易陷入纸上谈兵的自嗨状态曹操不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虽然在荥阳遭遇惨败但却能亲身体验带兵打仗,这无疑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咑开了一扇大门

通过曹操战后一系列的表现,我们感受到了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正是这种异常顽强的精神让他在一次次挫折中迅速站起來,重新建立新的功业多年后,曹操在宛城被张绣大败又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大败,但他始终没有倒下又一次次满血复活,终于彻底统一北方奠定了曹魏的基础,成了雄才大略的魏武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卓袁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