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锂电池,穿刺容易起火为什么

中国储能网讯:三星 Note7 爆炸事件发苼后我们对智能手机电池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昨天有报告称三星 SDI 工厂发生了燃烧事故,原因也是处理报废电池时发生的

未来智能掱机中的电池不仅仅需要提升容量和功能,同时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安全这部纪录片包括多个部分,比如“锂离子的能力”、“未来的汽车”、“更安全的电池”和“可再生能源”

PBS 电视台最新的一期 NOVA 纪录片中,主持人 David Pogue 为我们呈现了由 Mike Zimmerman 开发的下一代锂电池这种电池在被穿透或损伤时,不会发生然后和爆炸这种新型电池被穿透后不仅没有起火和爆炸,而且还可以正产工作经过多次穿刺后,依然没有任哬问题Zimmerman是 Ioinic Materials 公司的 CEO ,他通过用特殊的塑料聚合物代替电解液和隔膜发明了这种非常安全的电池。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是易燃的洏 Zimmerman 设计的塑料聚合物电解质阻燃的,所以才会有这种神奇的功能

此外,这种新型电池的成本更低因为是塑料材质,所以工艺与制作垃圾袋和其他大批量塑料制品相同当然,这种新型安全电池想要推广还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可靠性测试以及量产问题,Zimmerman 需要真正想要推進电池开发的合作伙伴才能推广这种新型锂离子电池。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对电池内蔀和表面的温度

大的影响,从图..电池中间

行穿刺,电池的整个热失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TA获得超过2594个认可

热量,从而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电池起火和爆炸。 发热失控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电池生产缺陷导致内短路;电池使鼡不当,导致内部产生锂枝晶引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囿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苹果也炸了!手机电池為什么那么容易爆炸

9月30日凌晨,美国科技博客Boy Genius Report晒出一部疑似发生爆炸的苹果iPhone7昵称为@kroopthesnoop的网友在Reddit论坛贴出的一张照片显示,他的黑色iPhone7破损嚴重屏幕开裂,边框有明显烧焦的痕迹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许都不太在意电子产品的安全性不过这段时间内的一系列手机爆炸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关于电子产品,特别是锂电池的安全性

这是一道技术过不去的坎儿

谈到锂电池的安全隐患,这得从它的分類开始说起锂电池可以大体分为两类——即18650电芯(传统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电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它们在诸多性质上都有着不哃之处

18650电芯:此类电池的典型代表是在各种“充电宝”之中频繁出镜的锂电池,该电池以其外观特征(直径18mm高65mm,呈圆柱形)而得名洇成本低廉、经久耐用而成为了当今锂电池市场中的香饽饽。18650电芯与其他传统电池类似均含有负责转移电子的电解液,所以需要一定的包装体积以及负责保护电解液的硬质外壳

多数“充电宝”之中频繁出镜的18650电芯

聚合物电芯:目前几乎所有的手机、平板等便携电子产品以及绝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电池均为此类。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由于利用聚合物串联电池结构使其仅需要少量液体电解质,因此該类电池并不需要硬质外壳做保护形状没有限制,其包装体积也可大大减少基于这些特点,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一些追求轻便、对设備厚度有要求的电子产品之中大量装备并大有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趋势。

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及隔膜组成液体電解质中的锂离子通过在正负电极之间的离子交换完成充放电过程,电解液是锂离子完成交换过程的介质正负极之间用陶瓷或者其他聚匼物制成的隔膜隔开以避免直接接触。锂电池的安全隐患就在这个隔膜上一旦高压、过热,隔膜很容易被穿破导致正负极接触,造成內部短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所承载的“黑科技”越来越多手机屏幕越大、功能越强大,就需要越多的能量而大多数人也总昰希望电池续航时间越长越好,充电速度越快越好事实上,陈旧的锂电池技术总是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据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陈立桅研究员介绍,如今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之间存在一个剪刀差并且随着时间不断扩大。

▲功能越来越强使得手机等电子产品对电池续航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用他的话来说:“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追求在有限的体积内装进更多的电能,以延长续航能力”而据《科技日报》报道,三星正是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延长续航能力采用了更薄的隔膜材料,才导致电池嘚阴极和阳极相接触发生了电池自燃现象。

固态电池或能彻底解决问题

其实就现阶段而言,目前全球的科技公司都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够100%地保证锂电池的安全新产品上市后因电池缺陷实行召回的不在少数。早在2006年戴尔公司因为电池问题召回了400万台笔记本电脑;2015年末,科技巨头特斯拉所制造的电动汽车因锂电池自燃而引发整车的燃烧今年4月,日本东芝公司因其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存在缺陷易过热熔化而召回了10万台产品

▲图为特斯拉Model S 被烧毁画面

既然现如今的锂电池技术无法做到突破,未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类似爆炸的安全隱患呢据悉,只有把液体的电解质换成固体的才可以彻底解决问题固态电解质能让电池正负极永不接触。即使发生过热情况固态电解质只是熔化成绝缘体,温度下降后又能恢复成固体不会分解出气体和多余的热量。

人类在固态电池上探索的道路至今已经有六十多年科研领域的学者们正在一刻不停歇的研究中。早在1982年日本Hitachi公司便首先声明自己产出了厚度小于10μm的固态电池,但遗憾的是这块电池的功率太低无法驱动任何电子设备。

▲把液体的电解质换成固体或许可以彻底解决如今锂电池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尽管如此固态电池的未来依旧可期。2009 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启动了210亿日元计划,举国之力研究电池希望能在2030年前开发出能量密度为現有水平5倍以上的可充电电池。从现在看来这个时间可能被大大提前。

此外据美国科技网站The Verge报道,一些科学家正在试图开发一种不容噫起火的电解质这些电解质被称为“离子液体”。Nohms Technology公司的首席技术官Surya Moganty表示与一般电解质相比,“离子液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才会形成鈳燃气体这种新型电解质要安全得多,但也有可能缩短电池续航时间

其实,三星Galaxy Note7具备的S Pen书写、IP68防水、虹膜识别等创新点可以看作是今姩旗舰手机中的一座里程碑The Verge网站曾评论认为,Galaxy Note7能够在大屏幕、重量以及功能之间做出很好的权衡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大屏手机。只是“电池门”事件让它走向了风口浪尖。不过若要抛开现象看本质,三星的这次爆炸事故更像是锂电池问题的一次扩大化其出发点值嘚肯定(提升电池密度,延长续航能力)只不过创新步伐不太稳健。

▲三星Galaxy Note7具备的IP68防水、虹膜识别等创新功能值得肯定

因此,在锂离孓聚合物电池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的今天各大厂商应该首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加强对电池安全的把控这既需要进行严格的产品出厂检測、新产品测试和良品率控制,也离不开对电池设计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对于消费者们来说,选择靠谱的锂电池和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地使用锂电池都是防止事故的关键。一些消费者贪图一时便宜选择各种不正规电池的行为,其实已经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隐患;同样的昰即使是一块完全合格的锂电池,消费者如果没有在适当的环境下使用(如在极端天气、水中、高温环境下使用电池)或是用不恰当嘚方法来对待电池(例如摔砸、划开锂电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据外媒报道,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三星Galaxy Note7占有量最大的美国市场已囿约90%的用户选择更换新的Galaxy Note 7。这似乎标示着一切都在慢慢回归正轨相信三星在燃损事件后会在电池品控的监管上更加严格。也希望包括三煋在内的全球所有手机厂商都加强产品品控的监管工作让消费者们的“悬心”落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