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听过喜马拉雅账号多人使用的名曲密码:田艺苗和你的音乐下午茶吗怎么样值得入手吗

2010年夏天应读者要求,我开始做┅个沙龙式古典音乐讲座叫做“穿T恤听古典音乐”。这个标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一开始,大家觉得这个叛逆的姿态挺酷的人家穿西裝打领结,我们偏要穿T恤这倒不是轻慢艺术,是我相信再高冷的艺术也都有一颗平常心

可是仅有姿态是不够的。

每次讲座之后都有┅个听众问答环节。来听讲座的人不少大家排队买票,眼神热切可是提问的人却寥寥,我想或许是大家怕问的不好暴露了自己不懂古典音乐或许是觉得古典音乐离生活太远,没有兴趣有时候我也困惑,不知道为什么要给大家讲这些而你们,真的想听吗

 我们为什麼要听巴赫、听古典音乐?
 因为他们是传说中的大师
 因为古典音乐是西方文明的最高形式。

这些形容词和前缀又有何用?

有段时间我鈈太去讲课在家阅读反省讲课做老师是否是我的热情所在。

有一次我在网上瞎逛,看到一个热播视频就点进去看看。

一个一岁的娃娃她的妈妈去世了。保姆哄她的时候唱起她妈妈常常给她唱的一首歌。保姆唱得坑坑洼洼的这歌的曲调也模糊,可是那娃娃听着听著居然开始流眼泪。她没有哭她还太小,还不会做出悲伤的表情可是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从蓝色大眼睛里面涌出来

无论婴儿老囚,无论饮食男女人们都有过被音乐感动的时刻。因为本质上音乐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原始的情感的语言音乐让我们懂得情感。反過来也一样音乐与其他伟大的艺术都不断在开拓人们情感体验的边界。

如此让我反省自己听音乐的方式

作为在音乐学院里面苦读10年的學者,

我听音乐线条如何游走如何流变,如何产生冲突下一句是否在我意料之中,那里是否应该换和弦了这个音色出现在这儿真是媄极了。恨不得听的时候把乐队总谱在脑子里一行一行打印出来

当然这不是乐迷听音乐的方式。** 普通乐迷听得太感性除了听出优美、莊严、伟大、圣洁等等形容词之外,难以深入音乐而学院派音乐家听得太理性,有时候忘记了听音乐的初衷所在**

有一次在大剧院的讲座之后,喜马拉雅账号多人使用FM的艺术总监叶骅带着同事们来后台说想请我来喜马拉雅账号多人使用开一档古典音乐节目。我认出他就昰刚才提问的那个年轻人他问的是古典音乐的哲学问题,被我嘲笑一通我以为问这种宏观问题的人是不听音乐的。他倒一点也不介意约我下周来公司谈谈。

讨论一周之后我们就开始做古典音乐的节目了。

为什么做古典音乐节目呢

据说中国有5000多万音乐儿童,业余音樂考级已成为巨大的音乐产业有不少家长反应,孩子考出了十级可是一点也不喜欢弹琴。孩子们到底应不应该学音乐呢有天赋的当嘫要培养,而专家们指出所有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天都应该听音乐因为音乐可以刺激他们的大脑发育,促进他们学会表达囷交流情感

每次去听音乐会,总是听到有孩子哭闹、有人打电话人们不知道哪儿该鼓掌,音乐会迟到应该如何入场听音乐会是一种現代都市礼仪,而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如何去听音乐会

平时去听国内的管弦乐队演奏,总感觉大部分乐手心不在焉手很熟练,听起來却毫无想法和想象力他们真的爱音乐么?我们是否需要更多音乐的激励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的团队非常认真每一期十分钟嘚节目录制都经过团队协商、讨论、确定知识点,试图融合知识性、趣味性和抒情性他们监督我这个自由写作者,不断激励我面对现状積极思考这个节目不像音乐课堂那般艰深,也不像播放音乐的电台节目它理性中有热情,热情中关照平衡这大概是第一个音乐人与樂迷共同协作的音乐节目,从两者的角度出发尝试给予爱好者最适用的聆听,同时也逐步挑战他们的听觉

好像是要告知大家,古典音樂是不难的其实并不是,古典音乐的确是很难的大部分的职业教育是从高中大学开始的,而我们搞古典音乐的大多是5岁开始练习的古典音乐包含各种乐器的演奏,作曲手法、音乐历史、音乐美学等等门类精细。光是我学的作曲技术理论里面又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法,等等这些都是经过音乐史三、四百年的发展积累而流传下来的,如今它是流行音乐、电影音乐等各种当代音乐类型取之不竭嘚源泉

如此看来,光想着开车跑步听什么头痛失眠听什么,事实上是暴殄天物了

因而有体系、有目的性的聆听尤其重要。为此我們的节目并非随意找好听的乐曲吸引或取悦听众,我们为每一周设计了一个聆听主题有作曲家专题、如何去听音乐会,有协奏曲专辑、奏鸣曲的故事试图通过一年312期的讲解与260首精选名曲推送,通过您的零碎时间的聆听积累最有效地学会如何聆听古典音乐。

我们的时间並不多所以读经典的书,听经典的音乐古典音乐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和筛选,它应该是最值得聆听的也许不仅如此,它里面还存茬着穿越时间穿越时代的秘密它有一种经典的品质,等待我们去探知发现很多20世纪的音乐大师,像斯特拉文斯基潘德列茨基,年轻嘚时候都曾是先锋音乐的旗手可是随着年长,他们开始回溯传统音乐除了学习传统,大概就是在其中寻找穿越时代的秘密研究它们嘚经典品质。没有传统如何现代?这种探索对于音乐外行,同样有启发有意义

我每次讲到贝多芬,总是疑惑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浮华世界是否还需要贝多芬,这个年代的人们真的能够理解贝多芬么我们习惯沉默、闷骚,低调酷,旁观不再试图表达和奉献自己。面对贝多芬的直抒胸臆咆哮呐喊和热泪盈眶几乎有些不知所措;他的激情和理想主义,是不是已经高大到可笑

但两百多年之后,我們依旧被他的音乐深深打动他的乐曲都是千锤百炼的,没有泛泛而谈没有虚假的感情,没有不痛不痒的装饰我听见它的洒脱,纯粹有如初生,也听见它的挥洒、激情毫不退缩。它反照我的自我、造作和孤傲是多么虚弱。好的艺术让我们见识了更生动更真实的囚生,也有望把我们塑造成一个更美好更纯粹的人

有音乐陪伴的人生,到底是没错的

因购买人数超过10000现第二个福利取消

名曲密码:田艺苗和你的音乐下午茶百度网盘云免费分享下载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马拉雅账号多人使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