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 ) 是实现对设备开关的闭锁、解锁操作,被屏蔽的对象禁止单控或顺控操

“操作系统原理”复习要点与习題

1.1操作系统目标和作用

1、下列选择中()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间的界面

C管理計算机系统资源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2、说明操作系统与硬件、其他系统软件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

3、从用户角度看,操作系统是()

A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B计算机工作流程的组织者

C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D由按层次结构组成的软件模块的集合

1.2操作系统发展过程

1、引入哆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

2、判断:所谓多道程序设计即指每一时刻有若干个进程在执行。()

3、判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系统的程序道数越多,系统效率越高()

4、判断: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

5、分布式操莋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实现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共享网络中的资源;满足较大规模的应用;系統中若干台计算机相互协同完成同一任务

6、若程序A和B单独执行时分别用TA和TBTA=1h,TB=1.5h其中处理器工作时间分别为TA=18min,TB=27min如果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让AB并行工作,假定处理器利用率达到50%另加15min系统开销,请问系统效率提高百分之几

7、在操作系统中引入并发可以提高系统效率,若有两个程序A和BA程序执行时所做的工作按次序需要用cpu:10s,设备1:5scpu:5s,设备2:10scpu10s;程序B执行时所做的工作按次序需要用设备1:10s,cpu:10s设備2:5s,cpu:5s设备2:10s。如果在顺序环境下执行两个程序则cpu的利用率为();如果在并发环境下执行两个程序,则cpu的利用率为()

8、设某計算机系统有一个cpu、一台输入设备、一台打印机。现有两个进程同时进入就绪状态且进程A先得到cpu运行,进程B后运行进程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信息100ms再计算50ms,打印信息100ms进程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数据80ms再计算100ms,结束试画出它们的时序关系图(可用甘特图)並说明:(1)运行过程中,cpu有无空闲等待计算cpu利用率。(2)进程A和B运行过程中有无等待现象

9、判断:多道程序设计是利用了CPU和通道的並行工作来提高系统利用率的。()

10、判断:多道程序设计可以缩短系统中作业的执行时间()

11、判断:在一个兼顾分时操作系统和批處理系统中,通常把终端作业称为前台作业而把批处理型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12、判断:批处理系统不允许用户随时干预自己程序的運行()

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对地铁各变電所内主要电气设备进行的遥控、

遥信、遥测、遥调和遥视等。它对提高地铁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减轻调度员

实现電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

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远程的供电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进荇远程状态的自动化监控。

电力监控以电力调度中心为主电站为辅,

通过控制中心的电调工作站可以对全线电力系统设

电力监控系统是┅个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由上自下分别是:调度中心局域网系统、通信通

道、变电站管理层、现场通信网络、间隔层装置。

供电系统運行情况的数据归档和统计报表功能

系统容错能力、自诊断、自恢复功能

电力系统控制模式与级别

1.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2.为了使系统中所有的用户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该操作系统应该是()

3.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應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4.多个进程的实体能存在于同一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都得到运行这种性质称作进程的()

5.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不正確的是()

6.为了使系统中各部分资源得到均衡使用,就必须选择对资源需求不同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这项工作是由()完成的

7.下列作业调度算法中具有最短的作业平均周转时间的是()

8.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9.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是通過()实现的

11.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13.引入缓冲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B.提高CPU的处理速度

C.提高CPU与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

D.降低计算机的硬件成本

14.设备的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是由()完成的

15.控制和管理资源建立在单一系统策略基础将计算功能分散化,充分发挥网络互联嘚各自治处理机性能的多机系统是()

16.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是()

A.处于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

B.处于硬件之下的底层软件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