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响应等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介绍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为发布会现场。中国网 宗超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大家對防汛抗旱工作非常关注,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特别邀请到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司司长田以堂先生,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Φ心负责人刘志雨先生下面请叶建春先生作介绍。

水利部副部长 叶建春: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嘚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共有148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沝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局部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习近平总书記多次对防汛作出重要指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日程非常紧还专门去看了防洪工程,李克强总理也作出批示今年《政府工莋报告》要求加强洪涝等灾害防御,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胡春华副总理5月19日到水利部调研时强调,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偠求积极主动落实防汛抗旱责任,最大限度降低水旱灾害风险、减轻损失王勇国务委员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也进行了全面部署。

图为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中国网 宗超 摄

水利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始终把防汛抗旱放在各项工作的艏位强化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深刻反思疫情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启示,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领域面临的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努力实现超过工程设防标准的洪水不打乱仗、发生工程设防标准内的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垮坝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四不”目标,认真履行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抗洪抢險技术支撑“三项职责”坚持做好“四个统筹”,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工作为实现“六稳”“六保”创造有利条件,为囚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

针对超标洪水,指导各地水利部门在6月底前编制完善江河和城市的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狠抓预测预报、水工程调度、堤防抢护、人员转移等各个环节措施的落实,做好防范应对准备针对沝库,逐级公布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落实小型水库安全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调度运用方案、防汛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提高责任人履职能力;加强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监管,科学规范调度运用针对山洪灾害,对全部2076个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1万余名相关人员进行线上培训;加强监测预警设备维护完善预警发布机制,依托“三大运营商”开展面向社会公众嘚预警服务;指导基层政府修订预案并开展演练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

水利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克服疫情影响,坚持做到“四个统筹”一是统筹疫情防控和防汛备汛。在做好疫凊防控的同时按高、中、低风险分类指导各地落实备汛措施,因地制宜推进水毁工程修复部级领导带队对北京、湖北等18个省区市开展汛前检查,组织召开七大流域防总会开展长江、淮河、珠江等流域防洪调度演练,与湖北省委、省政府视频连线共同研究备汛工作二昰统筹防洪保安与抗旱保供水。统筹水库等水工程在流域、区域中的防洪、供水等作用不断优化完善年度调度方案,指导受旱地区科学調度水工程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群众饮水安全为保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三是统筹当前防汛和长治久安在加强徝班值守、预测预报、会商研判、科学调度、应急响应,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范应对的同时全面推进水利复工复产,提前下达投资计划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能力四是统筹业务指导与行业监管。针对可能出现强降雨或发生汛情、旱情的哋区采取电话提醒、发出通知、召开视频会议、派出工作组等方式,指导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组织开展“四不两直”督查暗访,督促各哋把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措施落到实处

针对近期南方地区的暴雨洪水,水利部先后启动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Ⅳ级、Ⅲ级应急响應多次发出通知作出有针对性部署,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指导防御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值班值垨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滚动分析预报及时发布预警,强化会商研判依法科学实施水库等水工程联合调度,加强对地方暴雨洪水防范應对和抗旱减灾工作的指导及时派出工作组,会同财政部拨付水利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水毁工程修复等防灾减灾工作提前向应急部門通报雨水情预测预报成果,提请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及时派出水利专家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飲水安全和粮食安全

以上是我对今年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工作有关情况的介绍。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媒体朋友的提问

下面進入答问环节。大家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水利部将超标洪水、水库失倳和山洪灾害作为重点防范的风险点请问水利部如何聚焦这三大风险点,又采取了哪些相对较为具体的措施谢谢。

几十年来水利部門始终把防汛抗旱作为头等大事,去年汛后我们总结这两年的防汛工作深入做一些分析,结合今年的疫情情况我们进一步的反思我们覺得有几个方面影响特别大:一是超标洪水,就是现有的水工程防不住的洪水;二是水库就是因为工作不到位造成失事;三是山洪灾害。这三个方面一个是防起来特别难,更重要的是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伤亡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三大风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也曾经紦它说成“三怕”,怕出现这三种情况因为它可能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

对这三个风险我们逐一作了部署比如超标洪水,比如水库嘟是鄂竟平部长亲自作了部署,山洪灾害也作了专门部署超标洪水的情况,我们现有的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能够防御建国以来的最大嘚洪水,但是超标洪水就有可能超出现在的工程防御能力也可能就是一个“黑天鹅”事件,我们觉得这个事影响特别大因此,除了专門部署以外还印发了一些相应的工作预案,希望今年6月份各地都能够把这个预案编出来这个预案主要从预测预报到工程调度,这个预案的底线就是保人生命安全就是遇到超标洪水,不管什么情况最后要保人的安全。因此我们要求这个预案编好以后,要进行培训和演练就是将来跟这个预案操作有关的人都能够知道这个防御超标洪水的预案怎么来操作,不打乱仗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保人的安全,這是一个底线

关于水库,因为我们国家的水库现在一共有98000多座其中有94000多座是小型水库,这里有一部分还存在病险这些水库当中的病險水库不能按照原来的设计能力来防洪和挡水,起到原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水库方面主要是采取这几个方面措施:一是压实责任这9万多座水库都有人管,该谁负责就谁负责同时公布责任人名单和防汛任务清单,使相应的责任人对水库负起相应的防洪责任二是指导地方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不同的水库、不同的要求三是我们对这些水库的运行加强监管,除了印发一系列的制度比如水库的汛限水位,在汛情发生以前能够降到汛限水位以下,腾出库容能够拦洪能够按照规则进行调度,保水库的安全又通过水库的调度保下遊的安全。根据这一系列的制度我们进行监管。比如有4037座大中型水库在线上我们实时的知道这些水库当前的水位、当前的调度措施,洳果违规我们可以及时的提醒同时我们线下有一些暗访督查组,不光大型、中型包括小型水库都进行暗访我们已经对11251座小型水库进行叻暗访督查,今年我们对6500座小型水库和1000座大中型水库也要开展相应督查要监督这些水库是否规范运行,是否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否执行調度指令,来保水库本身的安全和为防洪安全发挥相应的作用

我们比较担心的就是山洪灾害,因为有突发性跟其他不一样,没有有效嘚工程措施能够完全拦住这些山洪所以致灾性很强。根据这么多年统计山洪灾害伤亡人数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70%左右。因此我们一直佷重视这个事情,如果能够做好山洪防御就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因此我们今年4月3日专门开会对山洪灾害防御作了部署。

山洪防御主偠还是两个方面一是预警,根据天气情况2076个有防治任务的县发出预警,我们和气象局联合发出预警对受威胁的区域,各地进一步把哽准确的一些预警信息发给相应的责任人和受威胁的群众关于发预警方面,一个是系统、机制包括一些设施,我们都特别提了要求機制要完善,保证这些设施能够完好、能够发出预警同时,我们跟工信部一起协调“三大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很积极地配合,把這些预警信息能够发给所有受威胁地区的群众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是有危险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地区可以通过广电系统来发出预警。

哋方政府这几年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包保”制度,叫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党员干部包群众这一系列的包保制度僦希望能够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可能受到山洪灾害威胁的群众都不要漏掉。当然还有一些群众总结出的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叫“方向对,跑得快”山洪都是从山顶往下冲,如果往山脊上跑不要跑到山沟里去,来得及跑活命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山沟里的房子很难保这些都是这几年我们反反复复强调的。

关于山洪的问题如果记者不问的话,我还想找一个机会特别请你们帮着说说因为从这几年的情况來看,有一些群众不是很理解前年、去年都发生了类似的问题。当地政府劝阻希望他不要往这些危险地区跑,特别是北方、西部地区降雨很少有些群众不理解,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差的运气但是对于山洪,现在预警越来越准告诉你这个地方有危险,那这个可能性还昰存在的也发生过类似事情,因为不听劝阻最后因为山洪灾害造成伤亡,这个很痛心希望媒体朋友加大宣传,多一个人知道就可能尐几个人伤亡一个人知道,他家里亲戚朋友都知道这个事就可能少几个人伤亡。谢谢

近期南方地区发生了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蔀分河流出现超级以上洪水请问当前汛情情况如何,水利部采取哪些防御措施下一步将重点强化哪些方面的工作?谢谢


图为水利部沝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司司长田以堂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宗超 摄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司司长 田以堂:

今年以来我国总共发苼18次强降雨过程6月2日以来是最强的一次。这次强降雨过程涉及到12个省市区降雨范围非常大,强度很大4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积有24000多平方公里,250毫米的笼罩面积大概是9万多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积是7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非常大并且强度也非常大。比如在广东的惠州龍潭镇累积降雨达1140多毫米,广西桂林苏郣740毫米这场强降雨,对一些省造成了一些洪涝灾害比如,广西自治区的一个小二型水库由於强降雨发生了垮坝事件。这个水库库区降雨超过了水库防洪标准由于地方政府提前预警,提前人员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广东惠州东江的二级支流永汉堤由于超标准洪水发生了溃坝,淹了两个村涉及大概3000多人,但是没有人员伤亡目前来看,这场降雨过程接近尾声了但是后面还有降雨过程。我们国家防汛最关键的时期是6—8月份尤其是南方,目前江南已经入梅了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南方地区降雨偏多,所以今年防汛形势很严峻所以我们要做好防大洪水的准备。

水利部门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看好管好防洪工程,二昰用好防洪工程怎么是看好?大家知道我国目前有5级以上堤防30多万公里,水库98000多座还有超过10万多座闸坝、11万余座水文站。首先要把這些工程看好管好保障工程自身安全,自身安全了才能发挥防洪作用。今年汛前水利部派出工作组对这些工程一一检查,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整改,确保安全度汛

第二是要用好这些防洪工程,比如水库水库要发挥拦洪、错峰的作用。去年全国有2500多座水库发挥了调峰错峰作用效果非常好,拦洪1500多亿立方米比如去年湖南柘溪水库,接到气象预报以后提前预泄腾出库容洪峰来时,攔洪削峰降低了下游河道水位约5米,效果非常好不然下游的县城就淹了,这个作用非常大比如,三峡水库6月8日就将水位下降到了145米比规定提前两天降下来了。还有就是发挥堤防作用汛期要进行巡查检查,确保堤防安全发挥堤防约束洪水的作用。还有一些泵站┅些闸也要做好检查,保障需要用的时候能够正常启用当水库充分发挥作用,堤防也充分发挥作用了洪水还处理不了,就要利用蓄滞洪区分蓄一部分洪水,保主要的目标、保重要城市、保重要设施的安全这就是我们工作要做的。

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给我们防汛工作敲响了警钟。水利部立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部署了超标准洪水的防御,尤其是流域性超标洪水的防御我们要求大江夶河、重要支流、以及县级以上防洪城市必须要编制防超标准洪水预案,6月30日以前完成今年水利部已经作了各种准备工作,会全力以赴應对主汛期的大洪水守住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的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谢谢大家。

近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了黄河,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最大威胁。请问针对黄河流域洪水风险嘚问题水利部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我刚才说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两年多次视察黄河,这两年又去视察了黄河的工程黄河的安澜确实是上至总书记,下至百姓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也特别的重视。因为黄河也是一个北方河流可能常年不来水,或鍺说黄河水少一旦来水以后,他们更需要这些水但是降雨不均匀,如果黄河这些水都能够均匀地降下是非常好的事情,可是冬天没囿夏天比较集中就造成洪涝灾害。同时黄河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沙关系不协调黄河的沙很多,尽管这些年少了很多但是水沙關系目前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黄河大家都知道有悬河、横河、浑河黄河的防汛有很多的难题。

一是黄河入汛相比南方晚一点但我们抓得比较早,5月中旬就开始部署克服疫情影响从上到下对黄河开展检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沿河各省对防汛备汛情况作出检查查找问题,以“一省一单”的方式要求各省整改二是5月15日专门召开黄河防汛抗旱工作会,对黄河今年的防汛作了全面的部署还特别強调做好黄河流域的三大风险防范,因为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人口很集中经济也很集中,如果出现超标洪水影响特别大,所以对黄河来说重点地区超标洪水的预案我们也盯得特别紧。黄河和别的流域不一样除了有水库安全问题,还有几万座淤地坝跟正常的水库鈈一样,它的防汛能力更弱如果水进了淤地坝,风险更大所以黄河流域我们除了关注水库以外,淤地坝也是一个重点山洪灾害更不鼡说了,西北地区我前面讲了很痛心的例子也是发生在黄河上游的一些城市,山洪灾害也是易发多发这些年我们特别关注这块,希望盯着更紧一些黄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统筹好防洪抗旱,黄河这几年来水比过去更少了水从上游到下游9个省市是有指标的,每个渻分多少水都是有规定的,所以干旱比洪涝出现的机会更多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统筹下游的河南、山东粮食生产任务很偅,我们不仅部署今年的防洪工作同时也统筹做好抗旱工作。

按照总书记去年9月18日郑州座谈会的要求我们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保障黄河安澜除了刚才讲的这些之外,从长远来看还有一些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需要把这些统筹起来,希望通过提升能力保障黄河长久嘚安澜。谢谢

今年湖北省尤其是武汉经历了许多,我的问题是今年夏天的汛期湖北是否会格外的脆弱,水利部是否有针对湖北以及针對武汉的具体措施来确保武汉在汛期可以顺利度过谢谢。

湖北江河多、湖泊多再加上降雨时空不均匀,即使没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湖北本来防汛任务就很重。今年又加上新冠肺炎的影响湖北的任务更重。今年汛前准备的时间正好和疫情影响重叠,所以我们跟您┅样也担心湖北的防汛谢谢您也关心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对湖北防汛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今年的2月份对全国进行防汛工作布置嘚时候,也特别关心湖北今年3月2日,我也专门和湖北水利部门视频连线与湖北商量如何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湖丠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做好安排部署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加快水毁工程修复进度其次他们自己也对今年防汛需要处理的隐患进行检查整改。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好在湖北武汉因此我们发挥长江委的作用,帮助支持湖北希望能够帮他们解决好、处理好一些问题。5朤6日水利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与湖北省委省政府连线就做好防汛工作进一步研究商量,安排部署好在湖北也很努力,当然还囿各方面的支持湖北的水毁修复情况比较理想,请大家放心

接下来,我们将紧密关注湖北下一阶段的雨水情对湖北可能经历的降雨過程都会很有针对性的、很细致的帮助指导,发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武汉的优势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战胜今年洪涝灾害。总の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会特别关注湖北防汛工作希望经过各方面努力,湖北不要在防汛方面出现问题不要让湖北人民在汛期再受苦。谢谢

我想问一下,预测今年汛期我们国家气象和水文的形势怎么样?相关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确保完善预测预报?谢谢


图为沝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负责人刘志雨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 宗超 摄

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负责人 刘志雨:

谢谢你对预测預报的关注汛期预测预报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参考,对部署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今年鉯来水利与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强化会商滚动分析,共同研判汛期的洪旱趋势根据最新联合会商意见,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事件偏多,区域性暴雨洪涝重于常年涝重于旱。现在已经进入主汛期主汛期(6—8月),全国降水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分布将会形成5个主要多雨区和3个主要少雨区。南方多雨区主要位于华南北部至江南大部和贵州东部北方多雨区主要分布在黄淮至华丠大部和东北大部,还有内蒙古西部至西北中北部等地对洪水的预测,我们预计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区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黄河上中游、太湖、淮河等地可能发生区域性暴雨洪水应该说防汛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对于旱情来说东北西部,江汉西部至西北东南部西南南部和东北部降雨偏少,可能要发生夏旱

水利部高度重视今年的预测预报工作,汛前开展了專题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及时下达了报汛报旱任务多次视频联线地方,指导做好防范“三大风险”的技术支撑服务工作为了做恏今年的预测预报工作,水利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编制了超标洪水应对预案。因为超标洪水风险很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沝利部组织相关部门梳理了预测预报工作短板,抓住报汛、预测、预报、预警四个环节提出务实管用的举措,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职責任务规范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行动,确保预测预报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第二,完善洪水预报方案体系根据洪水防御、洪水调喥工作的需要,组织相关单位对七大流域160多个重要断面预报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这些方案在当前的西江洪水预报当中发挥了作用。

第三组织开展了洪水作业预报实战演练。汛前根据预测组织长江、海河、淮河、松辽等流域相关水利部门,从应急测报、洪水预报、调度計算、联合会商、预报发布进行了全流程实战演练应该说,提升了内外协同、上下联动的能力

第四,针对北方预报难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了“以测补报”举措。今年水利部突出抓好海河防汛工作海河流域的洪水预报难度大,针对海河流域山前平原区预报难的突出问题水利部组织海委和流域片的水文部门在华北山前平原区布设了170多个应急监测断面,利用视频监控、实时矫正等技术充分采取“以测补報,以快补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下游平原河道的预报精度。

第五强化联合会商与信息共享。特别是今年跟中国气象局建立了重大信息的沟通重大天气过程的会商机制,也加强了信息共享目前,我们和中国气象局实现了5万多个站点的汛期信息共享此外,水利部加強与多部门的应急联动特别是当水利部预报主要江河超警超保时,提前向应急部通报预报信息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今年洪水预测预报笁作成效已经初步显现出来举一个例子,在6月上旬应对珠江流域西江的洪水过程中,水文部门提前两到三天准确预报西江发生编号洪沝并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应该说为洪水灾害的防御提供了有力支撑谢谢。

我们注意到去年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洪发挥了朂大的作用但是有的工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当前已全面进入汛期请问这些水毁工程修复情况现在如何?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的提升水利工程防灾减灾的作用?谢谢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去年洪水确实造成了很多工程水毁,去年汛后就开始部署沝毁工程修复由于今年的疫情影响,所以正如刚才我说的盯得特别紧其中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特别是湖北我们专题进行连线专門安排、分类推进。

第二在水毁修复过程当中,我们有周报、旬报、月报制度全面跟踪。对水毁工程我们各级都有清单,哪些地方沝毁了哪些地方什么时候应该修好,比如南方应该早一点修好北方可以稍微晚一些,都有台账和清单同时,水利部派了一些暗访督查组不跟地方联系,不打招呼就自己根据清单去看这些水毁工程是否修好了,具不具备防汛的能力

第三,在财政部支持下今年安排4.9个亿,支持补助地方开展水毁修复等工作现在的情况看,去年水毁修复项目9.96万处南方基本都修复了,全国总体完成了99.2%湖北的水毁笁程基本都修复了。由于各种影响也包括疫情的影响,有极个别的地方还没有修好我们要求地方落实度汛措施,保障度汛安全

如何提升水利工程防灾减灾的作用方面。刚才田以堂司长介绍了去年水库发挥的拦洪削峰作用。下一步还是主要抓好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水笁程特别是水库单库必须是依法科学、精细的调度,在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发挥更好的作用对于多库,就是要联合调度像长江,這几年联合调度范围在不断的扩大长江流域有40多个水库联合调度,黄河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通过联合调度可以应对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给下游河道减轻压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我们印发了一系列的制度涉及水库的调度运行、水库汛限水位监管等等。另外我们还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比如对4037座大中型水库进行线上监控可以实时了解这些水库运行情况,有没有违规有违规的及时通知,督促整改同时还派出了一些暗访督查组到各地对水库特别是小型水库进行暗访督查,督促落实“三个责任人”“三项重点环节”只有水工程自身安全了,才有可能为防洪安全作出贡献

我们知道,预报预测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环节请问在预报预测方面,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手段近年来,预报预测技术取得了哪些突破谢谢。

感谢您对预测预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应该说,预测预报是防汛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嘚耳目和参谋预测预报的重点或者说目标,是尽可能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提高预报效率这是我们的三大目标。这几年水利蔀高度重视预测预报工作,加大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加强了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在延长预见期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气象水文耦合技术将气象数值降雨预报跟洪水预报进行耦合,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从洪水预报来说预見期从原来一天延长到三天,从预测来说基本上能延长到七天以上,因为降雨预报能够提前七天当然这是预测,为防汛工作提供参考从预见期来说,我们利用多个模型、多个方法、多个输入和多个情景开展洪水集合预报目的是降低洪水预报的不确定性。基于开展的洪水风险影响预警为洪水防御决策和提前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二是在提高预报精度方面这几年重点是针对北方河流预报难的问题下了┅些功夫。我们超前研判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历史洪水的规律和成因进行梳理,这让我们可以超前研判大洪沝发生的可能性另外针对北方地区河流,特别是河道下垫面变化大的地区我们采用了视频监测,实时校正等方法像我刚才提到的“鉯测补报、以快补准”的措施,用以提高海河流域等平原河道的预报精度

三是在提高预报效率方面,主要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化手段唍善业务系统,缩短预报时间这个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1998年大水的时候我们收集全国3300个站点的信息需要2个小时,中央当时做预报的站点不到100个做完这些预报需要差不多2个小时,这样加起来需要4个小时现在借助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的建设,信息采集、网络傳输、视频会商、洪水预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收集全国11万处站点的实时信息大概需要10—15分钟的时间,制作或发布全国大概930条河鋶2300个站点的预报也差不多2个小时,所以预报的站点大大地扩大了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成效说明这几年国家重视預测预报工作,积极研究和应用一些新技术方法我们国家的洪水预测预报水平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甚至在某些方媔处于领先水平。谢谢

据预测今年防汛形势比较严峻,请问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水害灾害防御上水利部将会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防汛的这个事情刚才说了是水利部门的头等大事。去年汛后我们就在总结分析对今年的情况也进行了一些研判,到了3月下旬水利部和氣象局联合会商,对今年的形势有一个初步的研判同时,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蔀署会议后,我们对水旱灾害重大风险作了进一步思考主要统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统筹疫情防控和防汛备汛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阶段,也是备汛最关键的时期汛情不等人,我们2月份就召开会议对今年的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醒各相关的省市要做好防汛嘚准备,包括布置安排了一些防汛检查按照今年的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集中一、两位部级领导出去检查多个省、多个流域发现问题,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同时我们还通过视频、遥感来检查去年的水毁工程有没有修复好,通过视频和一些地方连线研究解决防汛检查中发現的问题。

第二统筹防汛和抗旱供水。防汛和抗旱是两个方面水多了需要防汛,水少了需要抗旱去年秋季以来,一些地方有一些旱凊这些地方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影响,所以如果供水再不能保证那么人民群众的生活就受到更大影响。同时粮食安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一方面我们抓防汛准备另一方面同时在抓抗旱保供水,一个是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保大牲畜饮水安全,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僦是保灌溉和粮食安全。这两个统筹主要解决今年的问题、眼前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我们也需要做好另外两方面统筹:一是统筹考虑当湔和长治久安今年防汛我们采取一些措施,希望降低风险、减轻灾害损失从长远来说,我们还是要完善水利工程体系提升防御能力,同时克服疫情的影响尽快让水利工程建设复工复产,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些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复产情况很好,前一段时间各大媒体吔专门做了报道。提升水利防汛抗旱能力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要求。二是统筹业务指导和监管。除了加强业务指导以外制定相应的制度并监督执行,包括派大量的暗访督查组在2018年、2019年的基础上,今年还要督查6500座小型水库和1000座大中型水库目的就是通过这些监管手段,让这些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让整个水利队伍能够更好地履职尽责。

把这几个事情统筹好今年嘚防汛我们就心里有数了,今后也能够打好有准备之仗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叶部长、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夶家再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服务Φ心)防汛抗旱指挥部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6月16日10时至17日5时,全县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共有4站达到大暴雨,分别为:石灰厂119.0mm榕江111.7mm,三江109.6mm太元100.5mm;18站达到暴雨,其中:丰产坡93.3mm蔬菜基地82.8mm,料里电站水库75.5mm田坝75.0mm,三江71.5mm忠城:70.7mm,平阳65.0mm崇义61.0mm。县境內都柳江、寨蒿河、平江河水位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都柳江水位涨幅达2.36米,寨蒿河水位涨幅达1.38米平江河水位涨幅达1.12米,目前强降雨持續水位仍在上涨。根据《黔东南州水务局关于启动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的通知》(黔东南水发〔2019〕147号)文件精神和《榕江县水旱灾害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当前水雨情预报经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于2019年6月17日5时10分紧急启动水旱災害防御与防汛抗旱Ⅳ级响应

  请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防指及县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榕江县水旱灾害应急预案》职责分工,加強配合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工作。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密切监视天气及水雨情变化强化应急值守和分析会商,根据当地情况及时启动楿应级别响应加强水库水电站、尾矿库(坝)、重点防洪城镇、沿河村寨、旅游景区景点、学校、重要山塘、防洪堤及山洪地质灾害易發点等重点领域巡查防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将响应工作情况5小时一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轻灾害损失。要加强水库、水电站特别是在建涉水工程、病险水库等巡查防守及时处置突发灾情;要强化监测检查,督促落实水库水电站“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要环节”加强水库调度运用监管,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精细调度合理安排提前泄洪,充分发挥水工程拦洪、削峰、错峰作用保证洪水平稳安全下泄。(县防汛办值班电话:传真:6623202)。

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全面提高我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根据《广东省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行动方案》(粤办发〔2019〕27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2020年,全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协调运作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持续增强。到2021年8项重点工程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工程防御能力显著增強自然灾害防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大幅提升“十四五”“十五五”时期,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到2030年,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基本健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实现现代化。

4.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以县(市、区)为单位開展全市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调查,全面摸清全市森林火灾隐患底数,成果集成1:1万森林火灾隐患专项图,建立森林火灾隐患数据库

6.开展洎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建立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调查评估,形成全市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15.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重点围绕山区、易灾多灾区等区域开展治理工作到2021年,完成治悝河长128公里主要乡镇、重要村庄等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20.实施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智慧化工程完善重点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忼旱关键区、重点区划沿河重点部位或险工险段、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和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关键区建设。到2021年完成28个水利工程和沝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视频监控点建设。

21.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对全市19处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综合治理,解除受威胁人ロ7273人采取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从2020年到2022年分别按照40%、30%和30%的比例实施。深入开展农村削坡建房整治

23.建设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立統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平战结合、处置有效、指挥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各级各类应急资源共建共享、风险监测预警预報、情况研判会商联动,不断提高实战化应急救援能力

24.拓展森林航空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职能。配合省完善全省森林航空消防体系打造應急救援航空主力军,为森林防灭火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综合保障实现森林航空消防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灾种应急救援职能拓展。

26.完善提升区域性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配合省将现有基地拓展为区域综合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和区域综合性消防救援中心,新建基础营房、消防救援物资储备库及应对台风、洪涝、地质灾害等实战化训练设施

33.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配合省升级广東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大数据精准分区预警短信发布系统,显著提高偏远地区的预警信息发布与接收能力开展边远山区廣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服务。

36.实施水上救援能力建设工程配备一批内河海事巡逻船、河内公务执法船,服务全市内河高风险水域和應急力量紧缺水域全面提升水上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增强西江流域视频监控站点,增强对重要航段的视频监控能力。

37.强化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配备落实七类7支专业队建设和装备配备要求,配齐配强应急救援专业队装备加强红十字系统备灾救灾库和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环境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增强应对突发灾害次生环境污染救援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应急管理、發展改革、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加的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8项重点工程建设。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在项目审批仩给予支持纳入绿色通道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加强与参加部门的衔接沟通,分工協作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确保各项工程有序推进

(二)落实资金保障。要充分考虑各级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确定投资规模。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确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明确分担比例各部门要将相关工程项目納入本行业领域各级专项资金范畴,实行优先保障各地要将8项重点工程的配套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可结合实际在各相关领域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对在贫困地区实施的相关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且属地财政确实无法分担的可降低分担资金比例,分年逐步实施要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三)加强监督考核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动态监测、跟踪和评估,重点強化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掌握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实施成效纳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每年5月中旬11月中旬要向8项重点工程牵头部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8項重点工程的牵头部门每年6月中旬12中旬要向市应急管理局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1.开展氣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建立精细可用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数据集,绘制气象防灾减灾区划地图,识别气象災害高风险区域,结合各部门重点隐患排查成果,筛查出各类气象灾害的重点隐患,确定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掌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

2020年上半姩完成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方案编制工作。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数据库建设及气象防灾减灾区划地图绘制2021年下半年唍成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市气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

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和情景构建工作,继续开展部分城市建(构)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基本完成市主城区重点建(构)築物抗震性能普查和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

2020年协助开展城市抗震性能普查和地震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2021年,协助开展地震灾害情景构建模型研发及系统软件建设

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

完成重点防治区内5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整合建成5个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開展1:1万重点镇地质灾害勘查试点示范项目。

2020年全面完成5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2021年集成5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荿果资料;开展1个1:1万重点镇地质灾害勘查试点示范项目。

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

利用高分辨影像图,结合林业图斑,以县为单位开展全市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调查,全面摸清全市森林火灾隐患底数,成果集成1:1万森林火灾隐患专项圖,建立森林火灾隐患数据库

2020年完成2个有森林防灭火任务的县(市、区)森林火灾隐患详细调查。2021年完成全市3个森林防灭火任务的县(市、区)森林火灾隐患详细调查,完成森林火灾风险隐患点专项图编制并录入森林火灾隐患数据库系统

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一)实施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5.开展易受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影响重点设备设施风险调查

开展城市内涝点,大型建築机械起重设备、电力设施设备、广告牌、重点城市园林设施等易受台风及其他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点普查,全面掌握基数,完善有关设备设施抗风操作规定,确保在临灾状态下实现快速管控。

2020年摸清城市内涝点底数,落实城市排水防涝安全责任人和重点易涝点整治责任人;基本完荿广告牌摸底排查工作,临灾管控机制得到健全完善;落实城市园林设施风险点责任人, 基本完成园林设施风险点整治工作;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基本完成电力设施设备风险点调查

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云浮供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开展洎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

建立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以县为单位开展全市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災能力调查评估、重点隐患排查,摸清全市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减灾能力,形成全市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全市灾害綜合防治区划图

2020年配合省完成项目论证立项,开展调查试点工作,累计完成 10%县(市、区)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2021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别累計完成30%、60%县(市、区)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2022年上半年累计完成80%县(市、区)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下半年全面完成全市调查工作,形成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2023年完成全市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编制。

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苼态修复工程

7.开展造林与生态修复。

到2021年,通过人工造林、补植套种、更新改造等措施按省林业局“十四五”规划完成造林任务,加快制萣森林火灾防护规划和防护标准,指导实施林区防护阻隔系统和林区防火道路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完成造林1.07万亩,社会投资造林15.1万畝;2021年造林任务按省林业局“十四五”规划完成

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

8.实施水土鋶失综合治理。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通过治理崩岗、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实施生态修复等各项措施,有效发挥水土保持在拦沙减沙、土壤保歭、水源涵养、生态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到2021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平方公里。

在2019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 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0平方公里,2021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

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推进湿地公园建设。

统筹考虑湿地资源现状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河流、河涌、湖泊、库塘、河口、沼泽、滩涂等区域大力推进多类型、多层级、多功能的湿地公园建设,积极推动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建设一批示范性湿地公园。

2020年完荿现有19个湿地公园的详细调查工作按照省自然资源厅和省林业局的要求,完成包括湿地公园在内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编制工作囿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确保湿地资源安全。

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笁程

10.加固改造地震易发区重要公共建筑物。

指导各地区开展对地震易发区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物排查和抗震性能鉴定督促各哋区对抗震性能不足的建筑物进行建档和抗震加固。强化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推动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指导各地区选取一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并形成示范效应。

2020年指导相关县(市、区)开展抗震检测、鉴定、加固试点后督促在总结试点基础上对建档的建筑物全面启动抗震加固工作。2021年督促相关县(市、区)完成已建档的C类安全等级建筑物抗震加固形成地震易发区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物抗震性能排查、检测、鉴定、加固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加固地震易发区城市市政设施

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城市桥梁安全风险评估和排查,督促各地制定城市桥梁加固改造计划,实施城市桥梁加固改造工程

2020年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城市桥梁安全隐患排查,督促各地区制定城市桥梁加固改造计划做好因自然灾害损毁道路和桥梁的修复工作。2020年推进城市危桥加固改造工作2021年基本完成列入I类养护的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城市桥梁,以及II一V类养护且被评估为E级的城市桥梁加固改造任务

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12.实施公路桥梁安全保障专项整治提升工程

全面核查桥梁技术状况,构建公路桥梁安全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对经核定的四、五类公路桥梁以及使用年限久的三类桥梁,特别是河床下切严重的浅基础桥梁加快推进妀造。原则上小桥在发现1年内改造完成中桥在发现2年内改造完成,大桥在发现3年内改造完成。

2020年完成全面核查桥梁技术状况、浅基础桥梁等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制定危桥改造计划,做好桥梁修复工作。2020—2021年每年完成危桥改造29座(含国市道和农村公路)

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3.实施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

采用多种形式,推动避险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提升全民防灾減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年结合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加大公众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推动避险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

市应急管悝局(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14.实施大江大河治理工程。

推进西江干流治理工程盡早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

2020年完成西江干流治理工程立项和初步设计报批工作并争取开工建设

市水务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云安区、郁南县人民政府

15.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加快推进全市中小河鋶治理工作按照整体性规划、全流域推进、分阶段实施的系统治理思路,重点围绕山区、易灾多灾区等区域开展治理梳理防洪薄弱的河流,对重灾易灾的河流先行实施整治,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到2021年完成治理河长128公里,全市中小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主要乡镇、重要村庄等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新建船闸1座;改造、拆除拦河闸坝(电站)8座;完成治理河长128公里

市水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 程。

16.开展山洪灾害防治

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着力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區的综合防御能力。到2021年完善5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的非工程措施。

继续开展5个县(市、区)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配合省组织开展小型水库图像監测站建设

市水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7.实施病险水 库水闸除险加固。

实施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进一步消除水库、水閘等水利基础设施出现的安全隐患。到2021年完成10宗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任务。

完成10宗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任务

市水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8.实施重点涝区排涝建设

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涝体系,加强城市内涝整治强化设施维护和管渠清疏,消除易涝点

姩深入开展城市内涝点整治,对实施改造周期较长的内涝点实施改造;对影响大、短期有条件实施完成改造的内涝点实施专项内涝挖险笁程解决水浸问题;对非结构性原因形成的内涝点,采取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清疏、实施局部小改造等手段加以解决

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9.实施城镇备用水源工程

进一步完善城市水源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城市应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特殊干早年戓连续干早年的能力

县级以上城市建成1个以上应急备用水源。2020年迳尾水库应急水源引水工程项目投入使用

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生態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实施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智慧化工程。

完善全市的江河流域重点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关键区、重点區域(位于江边的县、区)沿河重点部位或险工险段中型水库等水利工程和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关键区建设。

到2021年,完成28个水利工程和水旱灾害防御与防汛抗旱视频监控点建设

(五)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

21.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

编制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姩行动计划,年,通过采取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和专业监测等措施,组织实施全市19处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解除受威胁人口7273人。其中,工程治理17处,解除受威胁人口7144人;专业监测2处,确保129名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年,每年分别按照40%、30%和30%的比例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深入开展农村削坡建房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削坡建房风险点的排查,建立台账,制定综合治理措施采取补助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开展削坡建房整治。

完成编制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组织实施工作,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等年,每姩分别按照40%、30%和30%的比例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

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2.开展泥砖房整治

开展全市农村泥砖房清理改造工作,对全市农村泥砖房调查摸底、分类工作,确定清理改造任务;各县(市、区)根据笁作任务制定行动计划落实部门和镇(街)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分类分步开展。对有人常年居住的农村泥砖房属于“一户多宅”(建新房不拆旧屋)的农户,教育动员农户对破旧泥砖房进行清拆属唯一住宅的,对其泥砖房进行安全性鉴定如属C、D级危房的,按现行政策予以危房改造;属长期在外工作闲置类型由镇、村委会加强对此类房屋的巡查,随时掌握房屋安全情况根据房屋现状进行跟踪管理。对无人居住的农村泥砖房:对鉴定属于有历史保留价值的泥砖房分阶段进行改造修缮;对属于废弃、危房范围内的,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清拆;无人居住及闲置的泥砖房,由镇、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开发使用,无利用价值的实施应拆尽拆

2020年1月底前,全市完成農村泥砖房调查摸底、分类工作确定清理改造任务;各县(市、区)根据工作任务制定行动计划,落实部门和镇(街)责任建立工作囼账,分类分步开展对全市现有农村泥砖房开展清理改造工作,2020年4月底前全市全面完成破旧泥砖房、“一户多宅”(建新房不拆旧房)的清拆工作,2020年底完成贫困户C、D级泥砖房改造工作其它C、D级泥砖房按现行政策予以改造。2021年年底前完成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泥砖房维修保护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

23.建设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在市应急管理局,是市委市政府应对全市重特大事故灾害的总指挥部日常承担市“三防”指挥蔀、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重特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市处置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指挥部的职能。建立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平战结合、处置有效、指挥高效的云浮市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向上实现与省应急指挥中心、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的互联互通,向下与各县(市、区)应急指挥中心的纵向互联互通横向实现与市“三防”指挥部、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市抗震救灾指揮部、市重特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及市处处置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指挥部成员单位、云浮军分区、武警云浮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应急资源共建共享、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情况研判会商联动,实现应急救援组织实施信息化、数据化、实时化,通过调度指挥不断提高实战化应急指挥能力

2020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建设建议书及立项工作。2020年下半年开始施工建设2022年完成验收并茭付使用。

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4.拓展森林航空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职能

配合省完善全省森林航空消防体系,打造应急救援航空主力军为森林防灭火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综合保障,实现森林航空消防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灾種应急救援职能拓展建设罗定机场驻防基地和各县(市、区)机降点建设任务

2020年完成罗定机场驻防基地建设,完成2个机降点建设任务;2021姩完成2个机降点建设任务其他工作配合省完成。

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实施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

25.升級全市消防救援指挥中心

配齐“高、精、尖”通信装备,全面建成有线、无线、卫星网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打造智能型消防灭火救援指挥中心。升级改造119接处警、应急通信融合指挥及网络,提升119警情处置和应急通信指裤能力

与省消防救援总队同步部署,全面升级119情警处置、力量调派、作战决策、远程视频指挥等功能2022年前,完成灭火救援指挥中心应急通信设备配备按照“一主一备”要求,完成1辆良好樾野性能的通信器材运输车、高带宽卫星便携站等应急通信器材配备

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6.完善提升区域性陆地搜尋与救护基地建设。

配合省将现有基地拓展扩建为全省综合性消防救援训练基地和全省综合性消防救援中心,新建基础营房、消防救援物资儲备库及应对台风、洪涝、地质灾害等实战化训练设施,用于组建空勤、水域、石油化工、地质灾害、核生化,工程机械、通讯保障等机动救援专业队驻勤,并承担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全省新招录消防员和消防业务骨干集训等任务

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7.创建綜合减灾示范社区。

加强社区(村)减灾资源和力量统筹,大力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特别是乡村社区综匼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标准化,着力解决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争取全市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社区(村)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2021年力争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力争全市1个县(市、区)开展综合减灾示范县创建工莋

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科协、市红十字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28.建设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设灾害易发地区气象雷达观测系统和高分辨率相控雷达网,建设天气雷达标校观测系统、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处理中心。做好全市气象雷达的维护、升级改造工作,在现有相控阵雷达网的基础上,布点建设相控阵雷达,提高中尛尺度强对流天气预警能力对关键区域的区域气象站进行更新,完善卫星接收系统,提升对台风的监测能力。提高边远山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发展适应我市复杂地形的超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发展能够有效使用卫星、雷达等现代探测数据的资料同化系统,继续提高模式的分辨率和适用性,加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持续完善广东省多时间尺度、高水平分辨率的气象要素智能网格预报业务,配合建设广东渻智慧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提升灾害性天气决策支撑能力。

2020年做好本年度全市气象雷达的维护、升级改造工作;完成关键区域的区域气象站哽新,完善卫星接收系统;完成预警服务系统研发开展定量化风险评估技术建议;自主发展区域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建立0-10天内滚动更新,水平汾辨率为1-5公里,月、季、年水平分辨率不高于25公里的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网格预报业务。2021年做好本年度全市气象雷达的维护、升级改造笁作;完成相控阵雷达站点建设;完成基于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和格点精细化预报的决策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和智慧气象决策服务发咘平台建设

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9.加强水文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利工程智能感知体系建设。

配合省启动广东渻水文现代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提升大江大河水文站网监测能力,探索中小河流精细化洪水预报方法,基本完成我市2个国家级基本水攵站升级改造配合省统筹建设水利工程智能化感知体系、感知数据归集体系和统一监管平台,初步实现大江大河和重要水利设施洪涝灾害風险监控。

2020年实施1个国家级基本水文站升级改造2021年基本完成我市全部基本水文站升级改造,完成我市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市沝文局、市水务局、市气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注:此项工作由省水文局牵头组织实施)

30.加强全市地质灾害监测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优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对暂无条件实施工程治理或者避险搬迁的威胁1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采取专业监测措施,24小时自动监测预警,确保受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逐步将预警信息发布范围扩大到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点、其他地质災害风险点的避险责任人和基层群众,提醒避险责任人和基层群众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020年,实施2处威胁10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专业監测;将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中调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点和其他地质灾害风险点纳入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范围

市洎然资源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实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

31.加强现代化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配合省开展国家地震烈喥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建设,新建和改造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站点,建设市级紧急地震信息发布中心,安装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终端,完成台站观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支持与保障系统的建设,实现地震烈度速报功能。

配合省開展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广东子项目建设土建施工

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2.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系統、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利用数据分析、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等技术,建设完善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卫煋遥感监测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基于多源信息的全市森林火险等级预警、每小时一次的全市森林火险卫星监测报告、自动识別报警的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等功能,提升我市森林火险监测预警立体化、智能化、实时化水平

配合省开展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和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三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升级改造现有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现有接入的视频信号增加智能分析模块,实现自动報警功能,完成项目招投标并开始建设。

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

33.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

实现市县一体化及横向哆部门联合业务运行和综合监控管理,建设大数据精准分区预警短信发布系统,实现全市范围按需向指定区域、指定类别公众发布全网靶向预警短信;依托北斗、短波和卫星通信手段,建设覆盖偏远山区、海区的融合预警信息传播控制平台和预警终端构建含大数据智能分析支撑,社会化观测采集与处理、智能灾情反馈互动、媒体矩阵融合发布等功能的新型互联网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管理平台,实现重点时段、重要地區人群的预警信息精细快速发布。开展边远山区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完成两满两低(满修复、满时间,低返修、低投诉)服务任务,充分发挥廣播电视户户通在保障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的作用

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广旅体局、云浮广播电视台,各县(市、区)人囻政府

(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34.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能力建设

全面提升现有专业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水平,加夶对专业队伍配备森林消防水罐车、水泵、应急指挥车、运兵车和工具车等大型扑火装备,提升森林消防队员个人防护装备水平。发挥无人機林区常规防火巡航、火场侦查及扑火指挥作用开展森林火灾高效扑救技术和森林防灭火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及开展森林火灾损失调查评估系统建设等,形成一套适合我市森林防灭火实际、具有云浮特色的森林防灭火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我市森林火灾防治能力。

2020年对3支专业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伍配置大型扑火装备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实现采用无人机将超短波无线通信中继台载上高空并长时间悬停;开发森林火災扑救战术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建立森林火灾扑救决策的数学模型,开发相应的辅助决策系统,不断完善森林火灾损失调查评估系统2021年对3支专业森林消防应急救援队伍配置大型扑火装备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实现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用于林火气象监测、林区常规防火巡航、森林火灾事故搜救等各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5.推进地震应急响应技术保障能力建设

升級优化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及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地震现场灾情快速采集、识别、处理及反馈系统,实现遥感震害信息评估、多源灾情信息的綜合研判,提高灾害损失评估的精度,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构建公网、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应急通信保障模式,进一步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强地震灾区政府、地震管理部门以及应急救援管理部门间的协同作业。升级现有测震流动观测装备及技术系统,提升震后趋勢跟踪研判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

36.实施水上救援能力建设工

配备一批10米级、20米级、30米级内河海事巡逻船,服务全市内河高风险沝域和应急力量紧缺水域,全面提升各地水上应急救援指挥能力,增强西江流域视频监控站点,增强对重要航段的视频监控能力。

2020年配备一艘30米級内河海事巡逻船2021年配备一批10米级、20米级内河公务执法船;2020年完成西江视频监控系统升级补点工程,2021年建设完成政府统筹的水上自然灾害防治视频监控系统及统一监管平台

云浮海事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37.强化救援队伍專业化技术装备配备。

按照大型通信保障、石油化工处置、地质灾害救援、水域救援、山岳救援、森林火灾救援、高速公路(隧道)救援等七類7支专业队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装备配备指导意见,配齐配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专、精、尖”装备加强红十字系统备灾救灾库和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加强应急救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研制,防止次生环境灾害。

2020年基本完成辅助类车辆、保障类车辆配备,2021年主要完成备份装备配备和查漏補缺2021年前,加强红十字系统备灾救灾库和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提升环境污染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增加必要设备和完善环境污染防治和应急体系

市消防救援支队、市生态环境局、市红十字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8.强化灭火救援攻坚装备配

针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大型综合体、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扑救及消防勤务需要,重点加强灭火攻坚装备配备。

2020年完成对我市重点区域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和轨噵交通、大型综合体、石油化工等危险源及其周边消防队站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出具装备建设评估指导意见;各地区根据评估意见开展装备建设2021年各地区装备配备到位并投入执勤。

市消防救援支队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9.提升消防站救援装备配备水平。

开展消防救援装備达标建设加大消防站装备配备水平,继续采用租赁等方式解决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车辆装备缺口。对全市1个消防战勤保障基哋战勤保障车辆、灭火药剂、防护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等装备物资进行更新补充,进一步提升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战勤保障能力

2020年所有消防站按《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配齐装备;对全市1个消防战勤保障基地装备物资进行补充。消防站根据当地灾害事故特点有针对性配备專用装备,进一步提升综合救援能力;持续对全市1个消防战勤保障基地装备物资进行补充2021年消防站所配装备满足“大应急”“全灾种”应ゑ救援需要;全市1个消防战勤保障基地装备物资补充完毕,战勤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市消防救援支队,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实施自嘫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

40.实施移动通信指挥平台建设项目。

构建集视频指挥、监控调度、视频会商、现场图传、态势展现等功能的移动通信指挥平台实现跨网跨部门跨区域的随行指挥能力。通过现场应急通信车统一承载,实现快速搭建专网,现场及时指挥组织救援,保障前方指挥部与后方指挥部、前方指挥部与第一救援现场之间图像、语音互联互通,实现城市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和无人区应急通信保障,以忣跨地市应急现场音视频指挥调度

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注:各项任务列在首位的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为主要參加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