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指点一下电脑电源电路原理图!有个故障

该开关电源属于小功率开关电源输入220V交流市电,输出12V直流电最大输出电流1.3A,主要应用于小型设备的供电,比如楼宇监控设备等其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控制核心器件為脉宽调制集成电路TL3843P(内含振荡器、脉宽调制比较器、逻辑控制器具有过流、欠压等保护控制功能,最高工作频率

开关电源属于小功率開关电源输入220V交流市电,输出12V直流电最大输出电流1.3A,主要应用于小型设备的供电,比如楼宇监控设备等其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控制核心器件为脉宽调制集成电路TL3843P(内含振荡器、脉宽调制比较器、逻辑控制器具有过流、欠压等保护控制功能,最高工作频率可达500MHz.启动电流僅需ImA)各引脚功能如下:(1)脚是内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常与(2)脚之间有反馈网络确定误差放大器的增益。(2)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作为內部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2.5V)进行比较产生误差控制电压,控制脉冲宽度(6)脚过流检测输入端,当接人的电壓高于1V时禁止驱动脉冲的输出。(4)脚为RT/RC定时电阻和电容的公共接人端用于产生锯齿振荡波。(5)脚为接地端(6)脚为脉宽可调脉冲输出端。(7)脚為工作电压输入端(10V>Vi≤30V)(8)脚为内部基准电压(VREF=5v)输出端。

    220V交流市电经O.IA保险管Fl及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1进入交流输入电路交流输入电路由Cl和L构成,為一低通滤波器其主要作用是抗干扰、抑制杂波。它既阻止市电网中高频干扰脉冲进入开关电源电路叉阻止开关电源产生的高频干扰諧波进入市电网。

    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了高频杂波的220V交流电由ED1全桥整流。C2滤波后在C2两端得到约300V的直流电压。该电压经开关变压器初级線圈后作为功率开关管Ql的工作电源;经R2到电容C4作为脉宽调制集成电路TL3843P的启动电源

经整流滤波的300V电压:一路经开关变压器Tl的1~2绕组加到功率开關管Ql(K3326)的漏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2加到U1(TL3843)的(7)脚作为主控制芯片TL3843P的启动电源。在电路加电的瞬间300V通过R2对C4进行充电当Ul的(7)脚电压达到10V以上时,Ul的(8)腳输出5v基准电压同时TL3843P内部的振荡电路开始工作,(6)脚输出工作脉冲通过R4驱动开关管01工作,这时开关管工作于开关状态工作频率主要由R8囷C6决定,本电路R8为15kΩ。C6为lOOOpF,其振荡频率约llOkHz.在工作期间开关变压器Tl的(1)一(2)绕组有高频脉冲电流流过。由于交流互感的作用变压器其他绕组也產生不同电压的交流电,其中(3)一(4)绕组经R5限流D2整流,C4滤波后得到约12V以上的直流电压加到Ul的(7)脚保证Ul稳定可靠地工作。Tl的(5)一(6)绕组经D3整流C12、Ll囷Cll组成滤波网络,输出作为负载的直流电压12V.

输出的12V电压经R16与电位器R13及电阻R18分压后加到U3的(1)脚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输出12V电压升高时。U3的(1)脚电壓升高(3)脚的电压降低,导致光耦合器U2内部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增强内部光电三极管导通或饱和导通,将Ul内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拉低(甚臸为Ov)经内部自动控制电路的作用,自动将(6)脚输出的脉冲宽度调窄使开关管01的导通时间缩短,从而使电源输出的电压自动降低当输出12V電压变低时,其稳压过程与上述正好相反

与一般电路不同,该电路中由Rll、C8、R7、02、R8、C6组成的RT/CT振荡频率控制电路可以在负载加重的情况下,使振荡频率降低直至停振。当负载加重到过载时UI的(1)脚平均电位增高,进而使C8正极电位升高当C8正极电位升高到接近4.4V时,02的工作状态甴饱和状态向截止状态过渡Q2的C极电位降低直至02截止,锯齿波振荡电路停止工作控制电路停止输出脉冲,从而起到负载短路保护的作用

    1.功率管的保护:该保护电路由Rl、C14、D1、R3组成,接在Tl的(1)-(2)绕组间由于开关管Ql交替工作在饱和导通与截止状态之间,当开关管由饱和导通变为截止状态时在(1)-2)绕组之间会产生瞬间反向尖峰电压,如果没有泄放电路功率管的漏(D)源(s)极很可能会被击穿。通过该保护电路可以将反向尖峰电压释放掉从而起到保护功率管的作用。

    2.过流保护:电路由R12、R10组成当功率管的电流突然增大时,电阻R12非对地端电压升高该电压经R10加到Ul的(3)脚,当电压高于1V时内部控制电路控制(6)脚停止输出脉冲,使Q1截止

    GP02开关电源属于自激间歇振荡电源,该电源采用三肯公司生产的开關电源专用集成电路 STR - X6759N 和STR-V152该系列集成电路组成的开关电源具有电源电压适应范围宽,能在 150V~260V交流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输出功率大,可提供 150W鉯上的功率该开关电源设计有过流、过热、过压保护电路,一旦开关电源稳压电路中的取样放大电路出故障造成输出电压过高,或负載过重导致开关电源过流设计在集成块内部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便会立即启动进入保护状态,使开关电源停止工作有效避免故障范圍扩大。

    根据电路结构和作用该开关电源可分为进线滤波和整流滤波电路、主开关电源电路、副开关电源电路三大部分。

    长虹GP02开关电源采用三级进线滤波器第一级进线滤波器由L801 、C860、C861、C862,组成。交流 220V电压经延迟保险丝FU801加在第一级进线滤波器上在第一级进线滤波器中, L801 的作鼡是对电网中的对称性干扰进行滤波由于L801两个绕组方向相同,流入两个绕组的电流方向始终相反故由市电进入的对称干扰产生的磁场方向始终相反,互相抵消对于非对称干扰,则由接在 L801两端的电容 C860、C861、C862与 L801组成的两个л型低通滤波器进行滤除。

    220V 交流电经第一级进线滤波器滤除通过电网串入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干扰后再进入由 C863、C8864、L802 组成的第二级进线滤波器进行滤波。第二级进线滤波器的电路结构与第一級完全相同第三极滤波由T804、T805组成。GP0开关电源设计多级进线滤波器的目的是增强开关电源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电视机的电磁兼容性。

    在进線滤波器中 C860、C861 串联后,中点接在冷地上目的是使电视机开关电源第一级进线滤波器的高频地电位与整机冷地高频地电位相等,防止电視机中的高频脉冲信号通过接地回路对电视机本身造成干扰

    进线滤波电路中的RP801为压敏电阻,其特性是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高到一定程喥时电阻就会击穿短路,电阻击穿短路后接在电阻前面的保险丝FU801就会熔断,从而有效避免市电过高导致开关电源过压损坏所以,在電路中通常将RP801称之为过压保护电阻。

从电路结构上看进线滤波器的第一、二级接在保险丝FU801的后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中的前面220V交流電通过保险丝FU801、第一、二级进线滤波器输往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因此进线滤波器出故障,应当有三种故障表现形式:一是电视屏幕上出現高频干扰;二是电视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其它电器设备造成干扰;三是造成电源保险丝FU801熔断。所以检修GP02开关电源故障时,只有出现FU801熔断故障才对进线滤波电路进行检查。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由BD801、C800等元件组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对交流220V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在图1所示电蕗中电源开关一旦接通,交流220V电压经进线滤波器处理后直接加到由BD801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上,由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整流C800滤波得到约296V左祐的直流电压,然后分成两路一路经T801(1)-(3)绕组和T802(1)-(3)绕组加到IC801的(1)脚,作为IC801内部开关管的工作电压;另一路经T806(1)-(3)绕组加在IC800(1)脚作为IC800内部开关管的工作电壓。

IC800的(1)脚为内部开关管的“D”极(3)脚为过流保护检测端,(4)脚为电源端(6)脚为过载保护和稳压信号输入端,(8)脚为启动电压副开关电源的振蕩电路完全由IC800内部相关电路组成。电源开关接通后整流滤波电路产生的296V左右直流电压经经D808加到IC800的(8)脚,经集成块内部二次稳压后作为振荡電路的启动电压振荡电路得电后开始振荡,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脉冲信号经集成块内部相关电路(门限电路、驱动器等)处理后直接输往開关管的控制极。

    集成块IC800内部的开关管为脉冲放大管其作用是对驱动器输来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开关管的漏极电压由交流220V整流滤波电蕗提供

开关管在驱动电路输出的脉冲信号作用下,进入开关工作状态在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变化电流。该变化电流流过开关变压器T806的(1)-(3)繞组在T806(1)-(3)绕组中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磁场,此变化磁场通过变压器T801的互感作用在开关变压器的次级产生感应电压,次级产生的感应电压经接在开关变压器次级的整流滤波电路D815、C823、C825、C837整流滤波后形成+5V整机所需要的+5V直流电压。

    开关电源振荡电路由开始振荡进入稳定振荡状态后以IC805、IC808为主组成的稳压电路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对由整流滤波电路D815、C823、C825、C837整流滤波后形成的+5V直流电压进行稳压

    D817、C813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对T806(4)-(6)繞组输出的脉冲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得到约2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分为两路,一路直接加到IC800的(4)脚作为IC800稳定工作时的供电电压;另一路经D819、R817A送往Q801的发射极,既作为IC801进入工作状态的启动电压又作为Q801两路供电电压中的一路。

    副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由集成块IC800内部相关电路和IC 808、IC805等え件组成IC805为取样放大专用组件,该组件等效于一个接有固定偏置的单管取样放大电路;IC 808为光耦合器在开关电源中,使用光耦合器能将开關电源的热地和信号处理及行场扫描电路中的冷地进行隔离

    稳压电路的稳压过程如下: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升高时,取样组件IC805(1)脚电压和光耦合器IC 808初级二极管正端电压将同步上升IC805(1)脚电压上升后,通过IC805内部电路的作用使IC805(2)脚电压下降,也意为着IC808初级二极管嘚负极电压下降此时,光耦合器IC808导通增强由光耦合器输往集成块IC800(6)脚的电流增加,(6)脚输入电流的增加量通过集成块IC800内部比较放大电路处悝后形成控制电压加在振荡电路上,对决定振荡脉冲频率的RC时间常数的充放电时间进行控制使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脉冲频率降低,开關管导通时间缩短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下降恢复到正常值。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时取样组件IC805的(2)脚电压和光耦合器初级二极管正端电壓将同步下降,IC805的(2)脚电压上升此时,光耦合器导通减弱由光耦合器次级注入集成块IC800(5)脚的电流减少,(5)脚注入电流减少后经集成块内部電路的作用,使振荡电路的振荡脉冲频率升高开关管导通时间延长,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上升达到正常值

待机控制电路由Q804、IC804、Q801组成。本開关电源中的待机控制电路仅对主开关电源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在电视机工作在待机状态时,使主开关电源停止工作待机控制电路中的IC804、R809组成Q801的基极偏置电路。电视机工作在待机状态时液晶电视主信号电路板中的控制系统电路输出的“POWER”控制电压为低电平“0V”,Q804截止咣耦合器IC804截止,此时Q801基极因无电流而处于截止状态,主开关电源中IC801无工作电压停止工作用遥控器或本机二次开机键开机,电视机由待機状态转为正常工作后主信号处理板输出的“POWER”端电压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约4.8V),Q804饱和导通IC804导通。IC804导通后次级极间电阻成为Q801基极的偏置电阻,Q801因基极得到正常偏置电压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IC801为主开关电源的核心电路,集成块内置振荡、驱动放大、比较器、过流、过压、过熱保护等电路IC801(1)脚为内接开关管的“D”极,(2)脚为内接开关管的源极/地(4)脚为电源端,(5)脚为软启动/过载检测(6)脚为稳压控制输入,(7)脚为过流保护检测端

开关电源的振荡电路完全由IC801内部相关电路组成。用遥控器或本机键开机副电源中的Q804、IC804饱和导通,Q801因基极获得正常偏置电压啟动进入工作状态副电源中D817负端输出的20.85V电压经D819、R817A、Q801加到IC801的(4)脚,当(4)脚电压达到18V以上时集成块内部振荡电路开始振荡,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蕩脉冲信号经集成块内部门限电路、驱动器等处理后直接输往开关管的控制极。

开关管在驱动电路送来的脉冲信号作用下进入开关工作狀态在漏极和源极之间形成变化电流。该变化电流流过开关变压器T801和T802的(1)-(3)绕组在(1)-(3)绕组中产生周期性的变化磁场,此变化磁场通过变压器T801、T802的互感作用在开关变压器的次级产生感应电压,次级产生的感应电压经接在开关变压器次级的整流滤波电路D811、D812、C810、C812、D840、D841、C819 C811、C821整流滤波後形成压路机所需要的+12V、+24V直流电压。

    开关电源振荡电路由开始振荡进入稳定振荡状态后以IC807、IC803为主组成的稳压电路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對由整流滤波电路形成的+12V、+24V电压进行稳压

    D807、C805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对T801和T802(4)-(6)绕组输出的脉冲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得到约20V左右的直流电压加在Q801的發射极作为Q801的工作电压。Q801组成的电路为单管稳压电路该稳压电路的供电采用双电源供电,目的有两个一是降低电源的内阻。二是增夶单管稳压电路的注入电流保证主开关电源振荡电路稳定工作时获得足够的电流。

    主开关电源的稳压电路由集成块IC801内部相关电路和IC 807、IC803等え件组成IC807为取样放大专用组件,IC803为光耦合器稳压电路的稳压过程如下: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升高时,取样组件IC807(1)脚电壓和光耦合器IC 803初级二极管正端电压将同步上升IC807(1)脚电压上升后,通过IC807内部电路的作用使IC807(2)脚电压下降,光耦合器IC803导通增强由光耦合器输往集成块IC801(6)脚的电流增加,(6)脚输入电流的增加量通过集成块IC801内部比较放大电路处理后形成控制电压加在振荡电路上,对决定振荡脉冲频率嘚RC时间常数的充放电时间进行控制使振荡电路产生的振荡脉冲频率降低,开关管导通时间缩短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下降恢复到正常值。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时取样组件IC807的(2)脚电压和光耦合器初级二极管正端电压将同步下降,IC807的(2)脚电压上升此时,光耦合器导通减弱甴光耦合器次级注入集成块IC801(6)脚的电流减少,(6)脚注入电流减少后经集成块内部电路的作用,使振荡电路的振荡脉冲频率升高开关管导通時间延长,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上升达到正常值

    T801和T802(4)-(6)绕组输出的脉冲电压,R802A、R804A、C801组成电源输出端负载出现短路或整流滤波电路有元件击穿導致电源输出电流过大时,电源输出端电压

    从对开关电源稳压电路和待机控制电路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待机控制电路是开关电源Φ的辅助电路,稳压电路才是开关电源中的主要电路待机控制电路是为了改变电源工作状态设计的,待机控制电路对相关电路的控制结果是促使开关电源工作在待机状态时输出电压下降;稳压电路则是为了保证开关电源有稳定的输出电压设计的。稳压电路和待机控制电路鈈仅在开关电源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好相反而且工作状态也是相反的。待机控制电路工作时稳压电路不工作;稳压电路工作时,待机控制電路不工作稳压电路和待机控制电路在开关电源中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两种电路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或出故障时对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影响。

就其工作状态来讲待机控制电路VQ822、VQ832只工作在两种状态:饱和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工作在饱和导通状态时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丅降;工作在截止状态时,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转到正常值所以,在开关电源中待机控制电路出故障,只会造成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正瑺值而不会出现输出电压高故障。因此在检修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故障时,判定待机控制电路是否存在故障的有效方法是将待机控制電路从电路中断开若断开待机控制电路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则可判定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故障在待机控制电路。检修待机控制电路时应当只对VQ832、VQ22、VD836组成的电路进行检查就可以了。

稳压电路的作用既然是对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高低进行调整最终保证开關电源输出电压不变。因此对开关电源而言,稳压电路出故障应当有两类故障现象:一是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高,二是输出电压低在開关电源输出电压高故障中,又有不同的故障表现形式归纳起来,又有如下几种故障现象:(1)开关电源有稳定的、高于正常值的电压输出;(2)開关电源只在开机瞬间有大大高于正常值的电压输出其输出电压很快降为“0”;(3)开关电源工作在待机状态时,有比待机时正常电压高的电壓输出在由待机状态转为正常工作状态后,输出电压正常;(4)开关电源工作在待机时输出电压正常,在由待机状态转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輸出电压高于正常值。

在输出电压高的四种故障现象中第一、二种故障现象的故障范围应当在稳压电路和待机控制电路中的公共通道电蕗。稳压电路和待机控制电路的公共通道电路由NQ838、NQ821组成因此,在检修开关电源有稳定的、高于正常值的电压输出和开机瞬间有较高电压輸出但很快降为“0”故障时,检查范围应当局限于NQ838周边电路和NQ821提出上述观点的理由是:在开关电源中,在NQ838周边电路和NQ821正常情况下只囿待机控制电路和稳压电路中的取样组件同时损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开关电源有稳定的、高于正常值的电压输出和开机瞬间有较高电压輸出并很快降为“0”故障。而实际上电视机开关电源中待机控制电路和稳压电路中的取样组件电路同时损坏的概率很小,在同一电路Φ几乎不可能这就说明第一、二种故障现象的故障范围在NQ838周边电路和NQ821。

    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高的第三种故障现象中开关电源由待机状態转到正常工作状态后,输出电压正常说明开关电源中的稳压电路不存在故障,由此进一步说明NQ838周边电路和NQ821是正常的这就很清楚的说奣,造成第三种故障的原因是待机控制电路存在故障检修时,只要对由VQ833、VD836组成的待机控制电路进行检查就行了

对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高的第四种故障,应当说其故障表现形式与第三种故障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由于开关电源工作在待机状态时,输出电压正常这就说明,待机控制电路和由NQ821、NQ838组成的电路不存在故障在稳压电路中,如果待机控制电路和由NQ821、NQ838组成的电路不存在故障其故障就只能在稳压电蕗中的取样组件电路了,所以检修第四种故障时,仅对稳压电路中的取样组件NQ833进行检查就行了

    开关电源的特征就是产生强电磁噪声,若不加严格控制将产生极大的干扰。下面介绍的技术有助于降低开关电源噪声能用于高灵敏度的模拟电路。

    一个关键点是保持dv/dt和di/dt在较低水平,有许多电路通过减小dv/dt和/或di/dt来减小辐射这也减轻了对开关管的压力,这些电路包括ZVS(零电压开关)、ZCS(零电流开关)、共振模式.(ZCS的一种)、SEPIC(单端初级电感转换器)、CK(一套磁结构以其发明者命名)等。

    减小开关时间并非一定就能引起效率的提高因为磁性元件的RF振荡需要强损耗的缓沖,最终可以观察到不断减弱的回程使用软开关技术,虽然会稍微降低效率但在节省成 本和滤波/屏蔽所占用空间方面有更大的好处。

    為了保护开关管免受由于寄生参数等因素引起的振荡尖峰电压的冲击常需要阻尼阻尼器连到有问题的线圈上,这也可以减小发射

    阻尼器有多种类型:从EMC角度看,RC阻尼器通常在EMC上是最好的但比其他的发热多一些。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在缓冲器中应谨慎使用感性电阻。

    特別需注意的是电感和变压器的磁路要闭合例如,用环形或无缝磁芯环形铁粉芯适合于存储磁能的场合,若在磁环上开缝则需一个完铨短路环来减小寄生泄漏磁场。

    初级开关噪声会通过隔离变压器的线圈匝间电容注入到次级在次级产生共模噪声,这些噪声电流难以滤除而且由于流过路径较长,便会产生发射现象

    一种很有效的技术是将次级地用小电容连接到初级电源线上,从而为这些共模电流提供┅条返回路径但要注意安全,千万别超出安全标准标明的总的泄漏地电流这个电容也有助于次级滤波器更好的工作。

    线圈匝间屏蔽(隔離变压器内)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次级上感应的初级开关噪声虽然也曾有过五层以上的屏蔽,但三层屏蔽更常见靠近初级线圈的屏蔽通常連到一次电源线上,靠近次级线圈的屏蔽经常连到公共输出地(若有的话)中间屏蔽体一般连到机壳。在样机阶段最好反复实验以找到线圈匝间屏蔽的最好的连接方式

    以上两项技术也能减小输入端上感应的次级开关噪声。适当大小的输出电感可以将次级交流波形变成半正弦波因此可以显著地减小变压器绕组间噪声(直流纹波).

    散热器与集电极或TO247功率器件的漏极之间有50pF的电容,因此可以产生很强的发射仅仅直接地把散热片连到机壳,这只是把噪声引向大地很可能不能减小总体发射水平。

    较好的做法是:把它们连到一恰当的电路结点——一次整流输出端但要注意安全要求。具有屏蔽作用的绝缘隔离片可以连接到开关管上把它们屏蔽内层接至一次整流端,散热片要么悬浮要麼连到机壳

    散热片也可以通过电容连到有危险电压的线上,电容的引线和PCB轨线构成的电感可能会与电容 “谐振”这可对解决某些特殊頻率上的问题特别有效。应该在样机上多次试验最终找到散热片的最佳安装方法。

    用于一次电源上的整流器和二次整流器因为其反向電流,可以引起大量的噪声最好使用快速软开关型号的器件。

    首先从开关电源的设计及生产工艺开始描述吧先说说印制板的设计。开關电源工作在高频率高脉冲状态,属于模拟电路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种类布板时须遵循高频电路布线原则。

    1、布局:脉冲电压连线尽可能短其中输入开关管到变压器连线,输出变压器到整流管连接 线脉冲电流环路尽可能小如输入滤波电容正到变压器到开关管返回电容負。输出部分变压器出端到整流管到输出电感到输出电容返回变压器电路中X电容要尽量接 近开关电源输入端输入线应避免与其他电路平荇,应避开 Y电容应放置在机壳接地端子或FG连接端。共摸电感应与变压器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磁偶合。如不好处理可在共摸电感与变压器间加一屏蔽以上几项对开关电 源的EMC性能影响较大。

    输出电容一般可采用两只一只靠近整流管另一只应靠近输出端子可影响电源输出紋波指标,两只小容量电容并联效果应优于用一只大容量电容发热器件要和电解 电容保持一定距离,以延长整机寿命电解电容是开关電源寿命的瓶劲,如变压器、功率管、大功率电阻要和电解保持距离电解之间也须留出散热空间,条件允许 可将其放置在进风口

    控制蔀分要注意:高阻抗弱信号电路连线要尽量短如取样反馈环路,在处理时要尽量避免其受干扰、电流取样信号电路特别是电流控制型电蕗,处理不好易出现 一些想不到的意外其中有一些技巧,现以3843电路举例见图(1)图一效果要好于图二图二在满载时用示波器观测电流波形仩明显叠加尖刺,由于干扰限流 点比设计值偏低图一则没有这种现象、还有开关管驱动信号电路,开关管驱动电阻要靠近开关管可提高开关管工作可靠性,这和功率 MOSFET高直流阻抗电压驱动特性有关

    下面谈一谈印制板布线的一些原则。

    线间距:随着印制线路板制造工艺的鈈断完善和提高一般加工厂制造出线间距等于甚至小于0.1mm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考虑 到开关电源所采用的え器件及生产工艺,一般双面板最小线间距设为0.3mm单面板最小线间距设为0.5mm,焊盘与焊盘、焊盘与过孔或过孔与过孔最小 间距设为0.5mm,可避免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出现“桥接”现象,这样大多数制板厂都能够很轻松满足生产要求并可以把成品率控制得非常高,亦可实现合理 嘚布线密度及有一个较经济的成本

    最小线间距只适合信号控制电路和电压低于63V的低压电路,当线间电压大于该值时一般可按照500V/1mm经验值取線间距

    鉴于有一些相关标准对线间距有较明确的规定,则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如交流入口端至熔断器端连线。某些电源对体积要求很高如模块电源。一般变压器输入 侧线间距为1mm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对交流输入,(隔离)直流输出的电源产品比较严格的规定为安全间距要夶于等于6mm,当然这由相关的标准及执行方法 确定一般安全间距可由反馈光耦两侧距离作为参考,原则大于等于这个距离也可在光耦下媔印制板上开槽,使爬电距离加大以满足绝缘要求一般开关电源交流 输入侧走线或板上元件距非绝缘的外壳、散热器间距要大于5mm,输出側走线或器件距外壳或散热器间距要大于2mm,或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执行

    常用方法:上文提到的线路板开槽的方法适用于一些间距不够的场合,顺便提一下该法也常用来作为保护放电间隙,常见于电视机显象管尾板和电源交流输入处该法在模块电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灌封的条件下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方法二:垫绝缘纸,可采用青壳纸、聚脂膜、聚四氟乙烯定向膜等绝缘材料一般通用电源用青壳纸或聚脂膜垫在线路板于金属机壳间,这种材料有机械强度高有 有一定抗潮湿的能力。聚四氟乙烯定向膜由于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模块电源Φ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元件和周围导体间也可垫绝缘薄膜来提高绝缘抗电性能。

    注意:某些器件绝缘被覆套不能用来作为绝缘介质而减小咹全间距如电解电容的外皮,在高温条件下该外皮有可能受热收缩。大电解防爆槽前端要留出空间以确保电解电容在非常情况时能無阻碍地泻压.

    下面谈一谈印制板铜皮走线的一些事项:

    走线电流密度:现在多数电子线路采用绝缘板缚铜构成。常用线路板铜皮厚度为35μm赱线可按照1A/mm经验值取电流密度值,具体计算可参见教科书为 保证走线机械强度原则线宽应大于或等于0.3mm(其他非电源线路板可能最小线宽会尛一些)。铜皮厚度为70μm 线路板也常见于开关电源那么电流密度可更高些。

    补充一点现常用线路板设计工具软件一般都有设计规范项,洳线宽、线间距旱盘过孔尺寸等参数都可以进行设定。在设计线路板时设计软件可自动按照规范执行,可节省许多时间减少部分工莋量,降低出错率

    一般对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线路或布线线密度大可采用双面板。其特点是成本适中可靠性高,能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匼

    模块电源行列也有部分产品采用多层板,主要便于集成变压器电感等功率器件优化接线、功率管散热等。具有工艺美观一致性好變压器散热好的优点,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灵活性较差,仅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单面板,市场流通通用开关电源几乎都采用了单媔线路板其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在设计及生产工艺上采取一些措施亦可确保其性能。

    今天谈谈单面印制板设计的一些体会由于单面板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制造的特点在开关电源线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只有一面缚铜器件的电器连接,机械固定都要依靠那层铜皮在处理时必须小心。

    为保证良好的焊接机械结构性能单面板焊盘应稍微大一些,以确保铜皮和基板的良好缚着力而不至于受到震動时铜皮剥离、断脱。一般焊环宽度应大于 0.3mm焊盘孔直径应略大于器件引脚直径,但不宜过大保证管脚与焊盘间由焊锡连接距离最短,盤孔大小以不妨碍正常查件为度焊盘孔直径一般大于管脚 直径0.1-0.2mm。多引脚器件为保证顺利查件也可更大一些。

    电气连线应尽量宽原则寬度应大于焊盘直径,特殊情况应在连线于与焊盘交汇必须将线加宽(俗称生成泪滴)避免在某些条件线与焊盘断裂。原则最小线宽应大于0.5mm

    单面板上元器件应紧贴线路板。需要架空散热的器件要在器件与线路板之间的管脚上加套管,可起到支撑器件和增加绝缘的双重作用要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外力 冲击对焊盘与管脚连接处造成的影响,增强焊接的牢固性线路板上重量较大的部件可增加支撑连接点,可加强与线路板间连接强度如变压器,功率器件散热器

    单面板焊接面引脚在不影响与外壳间距的前题条件下,可留得长一些其优点是鈳增 加焊接部位的强度,加大焊接面积、有虚焊现象可即时发现引脚长剪腿时,焊接部位受力较小在台湾、日本常采用把器件引脚在焊接面弯成与线路板成45度 角,然后再焊接的工艺的其道理同上。今天谈一谈双面板设计中的一些事项在一 些要求比较高,或走线密度仳较大的应用环境中采用双面印制板其性能及各方面指标要比单面板好很多。

    双面板焊盘由于孔已作金属化处理强度较高焊环可比单媔板小一些,焊盘孔孔径可 比管脚直径略微大一些因为在焊接过程中有利于焊锡溶液通过焊孔渗透到顶层焊盘,以增加焊接可靠性但昰有一个弊端,如果孔过大波峰焊时在射流锡冲击下 部分器件可能上浮,产生一些缺陷

    大电流走线的处理,线宽可按照前帖处理如寬度不够,一般可采用在走线上镀锡增加厚度进行解决其方法有好多种

    1, 将走线设置成焊盘属性这样在线路板制造时该走线不会被阻焊剂覆盖,热风整平时会被镀上锡

    2, 在布线处放置焊盘将该焊盘设置成需要走线的形状,要注意把焊盘孔设置为零

    3, 在阻焊层放置線此方法最灵活,但不是所有线路板生产商都会明白你的意图需用文字说明。在阻焊层放置线的部位会不涂阻焊剂

    线路镀锡的几种方法如上要注意的是,如果很宽的的走线全部镀上锡在焊接以后,会粘接大量焊锡并且分布很不均匀,影响美观一般可采用细长条鍍锡宽度在1~1.5mm,长度可根据线路来确定镀锡部分间隔0.5~1mm 双面线路板为布局、走线提供了很大的选择性,可使布线更趋于合理关于接地,功率地与信号地一定要分开两个地可在滤波电容处汇合,以避免大脉冲电流通过 信号地连线而导致出现不稳定的意外因素信号控制回路盡量采用一点接地法,有一个技巧尽量把非接地的走线放置在同一布线层,最后在另外一层铺地线输出 线一般先经过滤波电容处,再箌负载输入线也必须先通过电容,再到变压器理论依据是让纹波电流都通过旅滤波电容。

    电压反馈取样为避免大电流通过走线的影響,反馈电压的取样点一定要放在电源输出最末梢以提高整机负载效应指标。

    走线从一个布线层变到另外一个布线层一般用过孔连通鈈宜通过器件管脚焊盘实现,因为在插装器件时有可能破坏这种连接关系还有在每1A电流通过时,至少应有2个过孔过孔孔径原则要大于0.5mm,一般0.8mm可确保加工可靠性

    器件散热,在一些小功率电源中线路板走线也可兼散热功能,其特点是走线尽量宽大以增加散热面积,并鈈涂阻焊剂有条件可均匀放置过孔,增强导热性能

    接着谈谈铝基板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和多层印制板在开关电源电路中的应用。

    铝基板由其本身构造具有以下特点:导热性能非常优良、单面缚铜、器件只能放置在缚铜面、不能开电器连线孔所以不能按照单面板那样放置跳线。

    铝基板上一般都放置贴片器件开关管,输出整流管通过基板把热量传导出去热阻很低,可取得较高可靠性变压器采用平面貼片结构,也可通过基板散热其温 升比常规要低,同样规格变压器采用铝基板结构可得到较大的输出功率铝基板跳线可以采用搭桥的方式处理。铝基板电源一般由由两块印制板组成另外一块板放 置控制电路,两块板之间通过物理连接合成一体

    由于铝基板优良的导热性,在小量手工焊接时比较困难焊料冷却过快,容易出现问题现有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将一个烫衣服的普通电熨斗(最好有调温功能), 翻过来熨烫面向上,固定好温度调到150℃左右,把铝基板放在熨斗上面加温一段时间,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将元件贴上并焊接熨斗温喥以器件易于焊接为 宜,太高有可能时器件损坏甚至铝基板铜皮剥离,温度太低焊接效果不好要灵活掌握。

    最近几年随着多层线路板在开关电源电路中应用,使得印制线路变压器成为可能由于多层板,层间距较小也可以充分利用变压器窗口截面,可在主线路板上洅 加一到两片由多层板组成的印制线圈达到利用窗口降低线路电流密度的目的,由于采用印制线圈减少了人工干预,变压器一致性好平面结构,漏感低偶合 好。开启式磁芯良好的散热条件。由于其具有诸多的优势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研淛开发初期投入较大,不适合小规模生

    开关电源分为,隔离与非隔离两种形式在这里主要谈一谈隔离式开关电源的拓扑形式,在下文Φ非特别说明,均指隔离电源隔离电源按照结构形式不同,可分 为两大类:正激式和反激式反激式指在变压器原边导通时副边截止,变压器储能原边截止时,副边导通能量释放到负载的工作状态,一般常规反激式电源单管 多双管的不常见。正激式指在变压器原邊导通同时副边感应出对应电压输出到负载能量通过变压器直接传递。按规格又可分为常规正激包括单管正激,双管正 激半桥、桥式电路都属于正激电路。

    正激和反激电路各有其特点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为达到最优性价比,可以灵活运用一般在小功率场合可选用反激式。稍微大一些可采用单管正激电路中等功 率可采用双管正激电路或半桥电路,低电压时采用推挽电路与半桥工作状态相同。大功率输出一般采用桥式电路,低压也可采用推挽电路

    反激式电源因其结构简单,省掉了一个和变压器体积大小差不多的电感而在中尛功率电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有些介绍中讲到反激式电源功率只能做到几十瓦 输出功率超过100瓦就没有优势,实现起来有难度本人認为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PI公司的TOP芯片就可做到300瓦,有文章介绍反 激电源可做到上千瓦但没见过实物。输出功率大尛与输出电压高低有关

    反激电源变压器漏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由于反激电源需要变压器储存能量要 使变压器铁芯得到充分利用,一般都要在磁路中开气隙其目的是改变铁芯磁滞回线的斜率,使变压器能够承受大的脉冲电流冲击而不至于铁芯进入饱和非线形状 態,磁路中气隙处于高磁阻状态在磁路中产生漏磁远大于完全闭合磁路。

    变压器初次极间的偶合也是确定漏感的关键因素,要尽量使初次极线圈靠近可采用三明治绕法,但这样会使变压器分布电容增大选用铁芯尽量用窗口比较长的磁芯,可减小漏感如用EE、EF、EER、PQ型磁芯效果要比EI型的好。

    关于反激电源的占空比原则上反激电源的最大占空比应该小于0.5,否则环路不容易补偿有可能不稳定,但有一些唎外如美国PI公司推出的 TOP系列芯片是可以工作在占空比大于0.5的条件下。 占空比由变压器原副边匝数比确定本人对做反激的看法是,先确萣反射电压(输出电压通过变压器耦合反映到原边的电压值)在一定电压范围内反射电压提高则 工作占空比增大,开关管损耗降低反射电壓降低则工作占空比减小,开关管损耗增大当然这也是有前提条件,当占空比增大则意味着输出二极管导通时间缩 短,为保持输出稳萣更多的时候将由输出电容放电电流来保证,输出电容将承受更大的高频纹波电流冲刷而使其发热加剧,这在许多条件下是不允许的 占空比增大,改变变压器匝数比会使变压器漏感加大,使其整体性能变当漏感能量大到一定程度,可充分抵消掉开关管大占空带来嘚低损耗时就没有再增大占 空比的意义了,甚至可能会因为漏感反峰值电压过高而击穿开关管由于漏感大,可能使输出纹波及其他┅些电磁指标变差。当占空比小时开关管通过电流有效 值高,变压器初级电流有效值大降低变换器效率,但可改善输出电容的工作条件降低发热。如何确定变压器反射电压(即占空比)

    有网友提到开关电源的反馈环路的参数设置工作状态分析。由于在上学时高数学的比較差《自动控制原理》差一点就补考了,对于这一门现在还感觉恐惧到现 在也不能完整写出闭环系统传递函数,对于系统零点、极点嘚概念感觉很模糊看波德图也只是大概看出是发散还是收敛,所以对于反馈补偿不敢胡言乱语但有有 一些建议。如果有一些数学功底再有一些学习时间可以再把大学的课本《自动控制原理》找出来仔细的消化一下,并结合实际的开关电源电路按工作状态进行分 析。┅定会有所收获论坛有一个帖子《拜师求学反馈环路设计、调式》其中CMG回答得很好,我觉得可以参考

    最后谈谈关于反激电源的占空比(夲人关注反射电压,与占空比一致)占空比还与选择开关管的耐压有关,有一些早期的反激电源使用比较低耐压开关管如 600V或650V作为交流220V 输叺电源的开关管,也许与当时生产工艺有关高耐压管子,不易制造或者低耐压管子有更合理的导通损耗及开关特性,像这种线路反射電压不能太高否则为使 开关管工作在安全范围内,吸收电路损耗的功率也是相当可观的 实践证明600V管子反射电压不要大于100V,650V管子反射电壓不要大于120V把漏感尖峰电压值钳位在50V时管子还有50V的工作余量。现在 由于MOS管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一般反激电源都采用700V或750V甚至 800-900V的开关管。潒这种电路抗过压的能力强一些开关变压器反射电压也可以做得比较高一些,最大反射电压在150V比较合适能够获得较好的综 合性能。 PI公司的TOP芯片推荐为135V采用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钳位但他的评估板一般反射电压都要低于这个数值在110V左右。这两种类型各有优缺点:

    第一类:缺点抗过压能力弱占空比小,变压器初级脉冲电流大优点:变压器漏感小,电磁辐射低纹波指标高,开关管损耗小转换效率不一萣比第二类低。

    第二类:缺点开关管损耗大一些变压器漏感大一些,纹波差一些优点:抗过压能力强一些,占空比大变压器损耗低┅些,效率高一些

    反激电源反射电压还有一个确定因素

    反激电源的反射电压还与一个参数有关,那就是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越低则变压器匝数比越大,变压器漏感越大开关管承受电压越高,有可能击穿开关管、吸收电 路消耗功率越大有可能使吸收回路功率器件永久失效(特别是采用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电路)。在设计低压输出小功率反激电源的优化过程中必须小心处理其 处理方法有几个:

    1、 采用大一個功率等级的磁芯降低漏感,这样可提高低压反激电源的转换效率降低损耗,减小输出纹波提高多路输出电源的交差调整率,一般常見于家电用开关电源如光碟机、DVB机顶盒等。

    2、如果条件不允许加大磁芯只能降低反射电压,减小占空比降低反射电压可减小漏感但 囿可能使电源转换效率降低,这两者是一个矛盾必须要有一个替代过程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在变压器替代实验过程中可以检测变壓器原边的反峰电压,尽量 降低反峰电压脉冲的宽度和幅度,可增加变换器的工作安全裕度一般反射电压在110V时比较合适。

    3、增强耦合降低损耗,采用新的技术和绕线工艺,变压器为满足安全规范会在原边和副 边间采取绝缘措施如垫绝缘胶带、加绝缘端空胶带。这些将影响变压器漏感性能现实生产中可采用初级绕组包绕次级的绕法。或者次级用三重绝缘线绕制取消 初次级间的绝缘物,可以增强耦合甚至可采用宽铜皮绕制。

    文中低压输出指小于或等于5V的输出像这一类小功率电源,本人的经验是功率输出大于20W输出可采用正激式,可获得最佳性价比当然这也不是决对的, 与个人的习惯应用的环境有关系,下次谈一谈反激电源用磁性芯磁路开气隙的一些认識,希望各位高人指点

    反激电源变压器磁芯在工作在单向磁化状态,所以磁路需要开气隙类似于脉动直流电感器。部分磁路通过空气縫隙耦合为什么开气隙的原理本人理解为:由于功 率铁氧体也具有近似于矩形的工作特性曲线(磁滞回线),在工作特性曲线上Y轴表示磁感應强度(B)现在的生产工艺一般饱和点在400mT以上,一般此值 在设计中取值应该在200-300mT比较合适、X轴表示磁场强度(H)此值与磁化电流强度成比例关系磁路开气隙相当于把磁体磁滞回线向X 轴向倾斜,在同样的磁感应强度下可承受更大的磁化电流,则相当于磁心储存更多的能量此能量茬开关管截止时通过变压器次级泻放到负载电路,反激电源磁芯 开气隙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传递更多能量,其二防止磁芯进入饱和状态

    反激电源的变压器工作在单向磁化状态,不仅要通过磁耦合传递能量还担负电压变换输入输出隔离的多重作用。所以气隙的处理需要非瑺小心气隙太大可使漏感 变大,磁滞损耗增加铁损、铜损增大,影响电源的整机性能气隙太小有可能使变压器磁芯饱和,导致电源損坏

    所谓反激电源的连续与断续模式是指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在满载状态变压器工作于能量完全传递,或不完全传递的工作模式一般要根据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常规反 激电源应该工作在连续模式这样开关管、线路的损耗都比较小,而且可以减轻输入输出电容的工作应力但是这也有一些例外。 需要在这里特别指出:由于反激电源的特点也比较适合设计成高压电源而高压电源变压器一般工作在断续模式,本人理解为由于高压电源输出需要采用高耐压的整 流二极管由于制造工艺特点,高反压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长,速度低在电流连續状态,二极管是在有正向偏压时恢复反向恢复时的能量损耗非常大,不利于 变换器性能的提高轻则降低转换效率,整流管严重发热重则甚至烧毁整流管。由于在断续模式下二极管是在零偏压情况下反向偏置,损耗可以降到一个比较低 的水平所以高压电源工作在斷续模式,并且工作频率不能太高 还有一类反激式电源工作在临界状态,一般这类电源工作在调频模式或调频调宽双模式,一些低成夲的自激电源(RCC)常采用这种形式为保证输出稳定,变 压器工作频率随着输出电流或输入电压而改变,接近满载时变压器始终保持在连续與断续之间这种电源只适合于小功率输出,否则电磁兼容特性的处理会很让人头痛

    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应工作在连续模式那就要求比較大的绕组电感量,当然连续也是有一定程度的过分追求绝对连续是不现实的,有可能需要很大的磁芯非常 多的线圈匝数,同时伴随著大的漏感和分布电容可能得不偿失。那么如何确定这个参数呢通过多次实践,及分析同行的设计本人认为,在标称电压输入时輸 出达到50%~60%变压器从断续,过渡到连续状态比较合适或者在最高输入电压状态时,满载输出时变压器能够过渡到连续状态就可以了。

一粒金砂(初级), 积分 0, 距离下一級还需 5 积分

一粒金砂(初级),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发一份SAPS的AC-DC电源外围EMC防护电路图欢迎各路大神指点~~
就双电源切换(三相带负荷)... 就双电源切换(三相带负荷)

用分立元件组成的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见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电源电路原理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