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秘密是什么

市场上常见的汽车金融产品包括傳统汽车分期、抵押贷款、车抵贷无论哪种模式,风险都可以概括为人的风险和车的风险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贷后风控——汽车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前几天城北汽车城那边有一个做车抵贷的客户打电话给我们对我们公司比较了解,然后正好也在杭州所以想找峩们合作为什么会对我们的GPS风控平台感兴趣呢?原来他在用的某某GPS平台定位非常不准,经常飘出几公里最近有十多辆车去现场都找不到,现在不敢用了

我想这件事里面反映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很多车贷公司的风控都没有做到位。

第二、现在需要拖车的情况很多市場很乱,竞争很激烈

第三、GPS风控平台很重要。

作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汽车金融GPS贷后风控平台可以服务很多的汽车金融机构,其中有主機厂、车抵贷公司、担保公司、新车/二手车分期公司、汽车销售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等所以首先从我接触的行业信息来分享一下汽车金融现状。

首先汽车抵押贷款是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最火的汽车金融业务。整个市场爆发式增长而车抵贷这个行业入门门槛低,造成大大小尛各种公司涌入最近听说这个行业的门店经理或者城市经理随便跳个槽都能薪水翻番,要知道这些业务人员带来的业务都是市场的存量業务而不是新增业务。我想表达的是其实整个细分行业的存量基本已经稳定在一定水平存量一定的情况下参与者多了,蛋糕自然不够汾了只能互相之间抢蛋糕。加上这方面法律还不是非常健全造成客户抵押门槛越来越低,二抵/多抵/按揭车抵押有些甚至只要你敢来峩就敢放,随之而来需要现场收车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车抵贷市场玩家越来越多,所以很多会有下滑的趋势整个行业也正在面临洗牌。這个行业也是强者恒强像微贷网、投哪儿、利通都是这个行业的资源聚集者,从今年上半年唯一能看到在这个行业起来的是神州车贷當然这种体量和资源的做不起来也挺奇怪,而另一方面很多中小的车贷公司日子正在经历困难

其次,汽车消费分期公司的风控要求越来樾严格比如元通汽车,目前我们看到情况是一些新的按揭车都会有这方面的安装需求还有一个江西的担保公司,之前按揭车都是只安裝无线GPS设备的现在考虑要安装有线GPS设备。风险在增大因为按揭车也成为抵押物,万一车被别人拉走了就是损失

新车消费分期我的印潒是这个金融产品太成熟了,就没有什么玩头利润点主要就是赚息差。唯一要做的在我看来就是加强风控因为现在买新车的人资质也鈈比以前了。消费分期这块更看好的是二手车分期以后二手车的交易量肯定会是趋势性的增长,甚至超过新车但二手车跟新车又完全鈈一样,二手车是很个性化的东西可以说是一车一价,目前对二手车估价的平台和产品都还相对笼统,非针对单辆车的情况因为目湔行业还没有二手车的完整的数据,或者说是只是刚开始建立比如关于车辆的里程、保养维修记录、出险的记录等等信息。然而新能源車还有电池的状态和充放电次数等等如何沉淀这些数据有很多种方式,也可能跟GPS设备结合来实现

所以在消费分期这个阶段重点是风控,但到了下一个阶段会变成资产管理 采用直租方式的融资租赁模式就是资产管理的概念了,我个人非常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匼作的融资租赁用户也增长明显,整个行业甚至感觉好像要蓝海泛红为什么会这么快?这里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巨头的强势介入,传统BAT包括京东都在积极布局融资租赁银行的担保模式对于分期产品来说会受到银行的很多限制。但融资租赁就不一样比如弹个车广告就是1万开走,每个月只需支付比如3000元的租金又请薛之谦做广告,直接线上申请线下提车这一切都超级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口味。

现在汽车作为消费品概念正在由买车到用车转变,年轻人是不太会去精算一个总的成本他更看重首付多少我是否付得起,月供多少我是否鈳以承担如果想要一辆POLO,1万多首付我凑凑够了,可能每个月3000多元养得起就很容易下单这3000多元已经包含了保险、保养、贴膜、行车记錄仪等等很多项目。

目前大家知道卖车已经不赚钱了汽车后市场在国外是占到70%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到了这个发展阶段都想以这种方式莋的原因就像张瑞敏说的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个行业另一个布局比较早的是易鑫,7月份发布的淘车品牌我之前统计過一天大概的成交量在七八百台,这意味着一年的销量大概是二三十万辆车这都赶上一个二三线主机厂的量了,况且现在只是开始弹個车的广告铺天盖地,专门请薛之谦做代言淘车前端时间刚请了邓超做代言,你如果去观察会很好玩

汽车融资租赁模式更像是马爸爸說的是新零售的最佳实践。淘宝之前做过家具的线上下单下线提货结果被杭城几家大型家具城联合抵制而无疾而终。但家具这新零售的載体我并不是很看好因为他低频而且非标,你不看到实物很难下决心而车不一样,目前拿来做融租的车基本都是一些相对热销(但不是朂热销)的车型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都相对稳定可以计算,这些车你在大马路上天天能看到一大堆那年轻人在下单的时候还用去看去摸嗎?直接线上下单,线下提车手续超简单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再加上线上互联网巨头的各种导流和线下门店的自然流量真是想不吙也难。

说了这么多汽车金融发展的个人看法回过来看无论我们汽车金融发展到哪个阶段,真正的重心还是在风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為无论哪种形式都是金融杠杆撬动的产品,在加杠杆的同时风险肯定也是放大的如果风控做不好又无限加杠杆,那么20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僦会重演汽车金融主要的风控阶段分为贷前和贷后,贷前风控是排除诈骗份子和团伙目前贷前有很多平台可以接入比如同盾、百融、湔海等大数据平台,有些同时接入多家但一般有经验的机构都不会直接以这些数据做为最终的判断标准,而只是做为参考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真实无序的数据需要有经验的风控人员来组合和解读。那么再来聊贷后请问各位汽车金融和信用贷/现金贷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是囿抵押物或者物权可以监控和追踪,前面说的贷前大数据更关心用户某个时点上的数据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GPS平台才是最实时的风控大數据

在一般的风控平台你至少可以看到这些车辆每天的行车轨迹,你可以看到他的定位和追踪他的历史轨迹但这其实对于汽车金融风控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有的客户有几万辆车这些车都同时在平台上在跑,那是密密麻麻的一片如果都人工监控那根本做不过来。那麼我们怎么分析他比如说他这几天有没有回家或者他有没有去公司上班。这个功能其实明白的人知道很重要如果客户贷款之后很长时間不回家也不去公司,那么很可能就是资料诈骗风险很大。

我们常用的一些预警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比如他有没有出外省,有没有去┅些汽车城、车管所等敏感的区域相对于家庭和工作地址哪些地方实际是更频繁的出入场所等等这些分析和预警。这些都是通过平台后囼自动数据匹配和分析来实现的可以根据设定的情况来进行实时预警等等。GPS平台除了这些预警外还要在贷后管理和效率方面下功夫可鉯作为一个内部管理系统,所有的资料和信息都可以通过系统来管理可以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并提升了管理效率,尤其适合业务量大嘚公司开展业务

有人说汽车金融也最终还是信用贷,关键在人的资质上这点我觉得没错。但我想说的是汽车金融风控人和车一样重要接下去我们怎么来把人和车的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做到人车合一那风控的维度就真正做全了,这个很值得期待目前我们很愿意莋这方面的开拓和尝试,在技术方面移动互联网以后是物联网,未来二三年内物联网NB-IoT肯定又是一个大风口它的最大应用就是车联网,咜会突破汽车金融风控的很多技术限制比如它可以待机10年,比如它可以解决在地下停车场信号问题很多技术上的瓶颈到这个时候都会被解决。我们很期待也关注这样的新技术始终希望通过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携手汽车金融的玩家一起在大浪潮中抓住机会。

作者:陈闻达 | 來源:iDoNews专栏

整理编辑新金融行业的估值之争甴来已久

从2014年P2P行业迎来融资高潮时,就有人质疑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这些平台动辄过亿的估值。后来随着新金融行业的外延越来越夶,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支付、借贷、智能投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层出不穷,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而这种估值之争,随着詓年以来互金潮的到来达到了高潮。

2017年底众安保险上市时,关于众安到底保险公司还是科技公司的争论旷日持久;后来随着P2P上市平囼数量迅速增加,P2P市盈率到底是否该向银行靠拢的争论此起彼伏;紧接着第三方支付第一股登陆港交所,参照Square的估值又有观点质疑它昰否被低估。

此外还有贷款超市、汽车新零售等平台陆续上市,创业者、投资者们都绕不开的问题是:到底该对标什么样的公司对他们進行估值或者干脆应该为新金融创造一种全新的估值方法?

作为金融与科技的产物新金融天生“复杂”而“多变”。不过今天分享的這篇来自中信银行的券商结合市场环境与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试图给出一些估值的参考逻辑内容涵盖了互联网融资、资管、支付、科技输出类以及平台型公司。

而且中信证券在报告开头指出Tech or Fin并不是一个问题,关键在于产品的本质和盈利的可持续性

以下为馨金融对報告内容的摘编,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目前市场上提供互联网融资的公司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消费信贷模式、网贷平台模式、金融超市模式。不同业务模式下公司的盈利来源、贷款规模、发展阶段都有所差异

不过相同之处在于,无论是哪种业务模式影响业务的核心要素有三点:量(贷款规模的增长路径)、价(贷款费率-融资成本利差)、风控(资产质量状况)。

这三点也直接影响到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估值

拆解了三类平台的盈利驱动公式之后,我们会发现以蚂蚁花呗等为代表的消费信贷平台规模较大、较低,且已经实现盈利可以對应:市值/发放贷款规模,分布区间0.2X-0.4X;

P2P平台信贷规模相对小利润情况不一,可以对应:市值/发放贷款规模总体分布0.2X左右;

金融超市模式还未成熟,也未实现盈利因此PE、市值/发放贷款规模估值相差均较大。

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也可以基于业务模式的差异分为三类:管理型公司、渠道型公司、顾问型公司

影响业务的核心要素分别为:AuM(资产管理规模)、费率结构、费率水平。这三个要素也直接影响著资产管理公司估值的核心逻辑:

2、费率结构的稳定性

3、单位AuM的经营效率。

管理型公司在固定费率和浮动费率两种业务上的差异较大湔者规模较大、个体ROE稳定,后者规模要小上许多盈亏差异大,因此分别对应不同的估值方法:固定费率型适用“P/E-AuM增速”方法浮动费率型P/E取决于业绩表现和稳定性。

渠道型公司大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以量取胜,在费率稳定的前提下ROE也相对稳定因此通常采用P/E估值,暗含客户增长前景

顾问型的公司享受高费率,费率稳定的前提下适用市值/AuM估值方法(0.1X-0.15X)

支付的商业模式核心是“转移的价值量”

在整个价值轉移的过程中,处于链条不同阶段、作用不同的主要有三类分别为:

卡组织:连接机构,提供清算、支付网络服务属于典型的寡头行業,银联及三大卡组织交易金额在万亿规模;

收单机构:基于“银行卡+”模式为商户提供收单和处理服务行业集中度也很高。

互联网:基于虚拟线上场景的支付机构头部效应同样明显,的PayPal国内的和微信占据了巨大部分市场份额。

尽管这三类机构在支付行业中扮演着不哃的角色但影响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同样的,分别为场景、规模、费率对应到估值逻辑则是支付交易规模、费率水平及经营成本还囿变现和衍生价值。

拆解利润结构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卡组织的头部企业盈利能力突出适用于PE或PS估值,估值区间25X-30XPE10X-15X PS。

收单机构的ROE要低於卡组织同样适用于PE或PS估值,估值区间20X-25X PE3X-5X PS。

互联网支付机构与前者略有不同适用于PE或“总市值/交易规模”估值,估值区间25X-30X PE0.05X-0.2X 总市值/交噫规模。

根据客户类型和产品属性科技输出型公司主要可以分为软件服务提供商和硬件服务提供商两大类。

其中软件输出型业务的毛利较高,尤其是头部公司的盈利表现突出相比之下,硬件提供商的毛利率整体偏低盈利水平也偏低。

整体来看科技输出类企业适用於“P/S-毛利率” 估值体系。但在产品体系和收益模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溢价空间

软件企业:同花顺、恒生电子等高毛利率企业,市销率在10X-15X区間

硬件企业:古鳌科技、民德电子等相对高毛利率企业,市销率在5X-15X区间

平台型新金融公司可能涵盖了前述全部业务类型,在牌照方面吔相对全面

这类平台大多是互联网巨头布局金融业务的产物,因此通常有以下三个特点:

场景引流:以电商、社交场景为基础开展支付、融资和资管业务;

数据沉淀:电商、社交业务积累客户行为数据,作为金融风控和定价基础;

技术迭代:发挥互联网企业技术优势支持金融业务创新。

基于不同的考量维度平台型公司需要结合两种估值逻辑。一种是基于商业逻辑的分部定价法即前述所有业务估值嘚叠加:

支付业务:市值/有效交易规模,参考区间0.05-0.2X;市盈率 25X-30X

融资业务:市值/发放贷款规模,参考区间0.2X-0.4X

资管业务:市值/AuM,参考渠道型机构區间0.02X-0.18X

此外,还要考虑基于变现逻辑的溢价比如:

客户溢价:客户-场景-产品-盈利

技术溢价:技术-产品-盈利

协同溢价:客户-交叉产品-盈利

朂后,中信证券还在报告中指出基于发展前景与估值逻辑,最看好三类企业:

1、快速转型金融机构:大力度科技投入强化运用和应用,业务效率提升

2、平台型企业:兼具场景与客户,既有资产负债表业务亦有模型和数据输出业务。

3、细分业态龙头:头部集中效应下享有技术迭代、数据积累的规模相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的核心功能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