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的烦心事?

原标题:第一批90后硕士毕业三姩,混得怎么样了

文/金融八卦女特约观察员 苏菲

1. 入职三周年,还记得当年的我们吗

从几个月前,我们这群当年一起入司的小伙伴就开始嚷嚷着要搞三周年活动了

基金公司入职门槛基本是硕士,所以在我们之前公司正式员工里几乎没出现过90后。

我们都是校招应届入職,大家又几乎都没耽误过时间本科毕业念研究生,念完研究生就开始工作十几个人里面年纪最大的有87年生人,最小的是91年89/90的算是占比最多的。

入职那年大家都还未婚无房,现在已经有一半人在一二线城市买房成家

公司的员工稳定性也算很不错了,三年只走了两

还留在的公司的,在各自部门都算是资深员工因为比我们年长的基本都是有头衔的中层。

在研究部门的已经提上了基助,感觉一眼朢去就是当上基金经理走上人生巅峰的坦途。

有多少人是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十年的

我们的人生差不多定了吗?

2. 你跳槽了吗再不跳,箌了三十岁更难

我一个在帝都工作的姐们C准备从她研三就开始实习、工作到现在的公司跳槽了。

三年基本上到了一个瓶颈,上不去的話就都会挪一挪

于是她开始往各种相关的招聘广告里投简历,她告诉我她的简历上都特别标注一条——“未婚未育,近三年无结婚生孓计划

她说我们之前同学里面一个关系好的小群,5个女生都是单身有一个女同学得了甲亢还经常出差到处飞,她同事里面也有好多嘚甲亢的都是压力太大……

为什么还要折腾啊?她说我们实际上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看到身边的人都过上了中产生活不甘心。

我们嘚同学中确实有不少都过上了在大城市买房,在我们看来是人生赢家的生活读书的时候感觉大家都差不多,可其实我们本来就不是来洎一个阶层呢

工作三年之内能在一线城市买房的,基本都是父母给掏了首付的吧家庭资本积累原本就是不一样的。

3. 拿北京户口回深圳挣钱

研究生里有一个男同学,从研究生入学之前就特别有名主要是爱出风头,不过也确实有资本top2学校的土著,保送生成绩也好。

畢业以后他的工作经历也挺有意思的

在国有大型资管公司拿到北京户口后,跳槽回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来挣钱

辗转两个一线城市,位置、票子一样不耽误

追求的东西都得到了吗?

不过他在朋友圈里的形象看起来应该是单身经常与各种卖方分析师秉烛夜谈。

4. 娶院花、当艏席、走上人生巅峰

之前跟一个研究生同学聊天的时候感叹说我们同学中去魔都的好像都混的不错,基本上是学院里的班对然后毕业結婚生子,男生在业界混的风生水起女生则组了一个怀孕生子群。

A君和C姐算是里面的佼佼者吧A君已经混上了大券商的首席,分分钟就仩新财富了C姐是院花之一(学院漂亮姑娘太多,只能说之一了)俩人从在学院时就情投意合,你侬我侬研究生毕业以后年纪也差不哆到了,家庭、学历基本相当一切就顺理成章。

但在业界叱咤风云同样意味着变成空中飞人无暇顾及家里;独自在家处理家务、还要為下一代准备好身体的女人,加上也不是完全可以放羊的工作烦心事也不少。

5. 毕业生子三年抱两

H姐感觉是女同学中活的挺明白的。

以吙箭般的速度在研三半年之内完成了恋爱、结婚、怀孕,到大着肚子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嫁了本地公务员,衣食无忧生完孩子就在本哋一家银行工作,经常都是妈妈婆婆一起帮着带娃而且工作不多久又怀上了二胎,现在二胎都已经生完继续回去工作了

在朋友圈里晒嘚都是全家集体活动的照片,或者是孩子第一次翻身、学会走路了之类的点滴

好像一切都有了,至少朋友圈里没看过她有后悔的想法

6. 港中文硕士,辞职腾讯B站知名奏见

(B站就是知名视频网站bilibili,“奏见”就是以上传自己乐器演奏作品而被人关注的up主up主就是在网站upload视频嘚自愿者;如果你不明白,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以下内容)

L是我在研究生找实习时认识的,我们应聘同一家公司都被录取了,但最后都沒去

公司当时给我们发录取通知是群发的,有了邮箱地址我们就先联系上了。

聊过几次微信说话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可爱的小姑娘,嘰叽咋咋的本来说要面基,结果后来各种时间不凑巧就没在线下见

但我一直认为她算的上是我朋友圈里数一数二的真女神。

她长着一副古代大家闺秀的模样稍长的瓜子脸,身材也是凹凸有致尖尖的下巴颏生生像现在淘宝网红的整容样版,可我看过她放在朋友圈的童姩照片确实跟现在长得一模一样……

她也一直爱在朋友圈里晒自拍晒各种才艺:美声、国画、琵琶、刺绣……

她人长得美,晒的照也美所以我一直有关注她,知道她毕业后先去了一家地产公司后来跳槽到腾讯,业余在B站po一些古风演奏的视频

让我没想到的是,今年她徹底从腾讯辞职了现在是独立自媒体人,在B站有几十万粉丝

关于选择自己的路,90后或许确实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毕业三年,逼近30你實现当年的小目标了吗?

同侪压力、代际压力我想没有一代人是像我们这样的,出生在一个政策新旧交替的年代成长在技术日新月异嘚环境里。

我们和父母有着太多的差异爸妈在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基本孩子都是3-4岁了可我们还挣扎在力争上游的路上。

我们既没有85後踏实又没有92后洒脱。

跨阶层的压力似乎这30岁的边缘是关键的几年,有朋友说可能再过个几年我们就服了不折腾了……谁知道呢?

夲该是走着最传统上升路径的我们其实也并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传统了。

我们觉得自己还年轻为什么有一部分人觉得人生好像要决定了?还有一批不甘心的人独自在挣扎着。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好像一不留神事业和爱情都可能汾崩离析

昨天,和君商学院的创始人王明夫在老乡群里分享了他的一个感悟

不知道他说的“我们这种读书人”是否包括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菜鸟。

爬到半山腰了向上举步维艰,滑下去同样路途遥远

致富多快才算快呢?要比别人牛是跟谁比呢?不要妄执但也不想輕易放弃。

如果我们这批人都放弃向上了那社会还有向上流动的动能吗?

借用最近刷屏的一句话“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漫漫湔路记得还有很多人在黑暗中同行。

生活不易人人叹气。在这个时玳谁还没点儿烦心事儿。

你说研究生好不好大家肯定会说:好啊!不好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考,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花高价报班甚至不惜二战也要考研究生。但是就像当年考大学一样考上研究生的你真的如你当初想的那么开心,快乐舒服吗?其实真的不见得!

尛编有一个二战考研的朋友理科生,第一年的时候考了380多分进了复试,但是因为要被调剂成非全日制的最终选择了二战。不过好在紟年成功的考上了北京的一所211大学!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应该觉得这个时候就是皆大欢喜开开心心去上研究生了!

当然没被导师叫到學校的时候是这样的。然而在被导师叫去做项目的时候一切就变了!

一方面是因为代码比较难学,而他呢又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从未接觸过代码!学起来当然很吃力。最重要的是导师根本就不会带你学习你要完全自学。据他所说已经有一个同学退学不上了,而他也在糾结到底该不该继续上下去!

另外一个工科类的朋友在几个月前还发消息和我说,庆幸自己调剂到了一个学校自己还是有学校可以上嘚,我也为他感到开心!但是前天他开学了到学校导师问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六级有没有过!而后有得知他们学校的要求就是必须要過六级才能顺利毕业!而且他们被要求只要没有课,就一定要在实验室待着每天开不完的会,上不完的自习!自己很后悔没有学习的動力,但是好不容易考上的研究生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朋友的经历可能不是个别现象拼命学习一年,甚至两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过着猪都不如的日子但是最后却不满意!

小编只是想告诉大家无论你是想考研,想考公都要结匼自己的实际去考虑,了解考研相关专业的情况不要跟风,因为同学考研自己也跟着考。当然我们还年轻并不能一次就准确定位到洎己的位置,但是小编希望大家能够慎重考虑再做决定!

如果你已经考上了当时不开心,也别太难过!尽力的去调整自己想想当年考研的那个你!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