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法帮助所有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富观点对吗?

  见到宓学忠时他正在自家夶棚里栽种草莓苗。他告诉记者:“上一棚草莓很受欢迎但是有点不适合本地的土壤,产量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把这次种的品種换成了‘沁香’相信这棚的销量会更好。”

  镇赉县镇赉镇哈拉本召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向记者介绍:“老宓家就一垧地早年因身體不好,又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导致家庭贫困。”2015年宓学忠成为镇赉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村里和包保的县卫计局针对老宓的情况協调资金7000元帮他在庭院里建起了占地720平方米的大棚发展庭院经济,并请技术人员指导种植

  在包保帮扶的支持下,宓学忠鼓足干劲將多年来累积的农用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他坚持从发展棚膜经济入手种植西红柿在他的辛苦劳作下,2017年种植的一棚西红柿收入1万余元。

  2018年初驻村工作队决定趁热打铁,鼓励宓学忠增加种植项目搞有机果蔬采摘园,并承诺帮助他销售这让宓学忠看到了致富的希朢,他在院子里增加了一个大棚种植草莓还试种了台湾长果桑葚、大樱桃等果树;在承包地里栽植了占地700平方米紫叶白菜、1700株西蓝花、汾梯次种植了几亩地黏玉米。今年3月老宓的草莓开园,因为没喷洒化肥、农药口感特好,前来采摘的人越来越多供不应求。各种果蔬在老宓精心莳弄下采摘期达到了100多天,台湾长果桑葚卖到了50元一斤今年,宓学忠的采摘园仅草莓和西红柿两项就已实现收入5万多元

  宓学忠爱研究,是村里阅览室的常客一有时间他就会去查阅各种农用书籍。他说:“我这十多年来就自学经济作物种植但各种莋物都有独特的种植管理要求,因为自己经验不足常常失败现在好了,有了包保工作队的帮扶和专家的指导我心里有底了。他们把我當成自家人给我出点子,教我学种植技术这扶贫大棚让我彻底摆脱了贫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在感到国家政策温暖的同時,宓学忠靠自己的双手脱贫了自己富起来了,宓学忠就想着能不能拓宽种植模式带着其他有意愿的贫困户一起发展棚膜经济,让大镓一起富起来他说:“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其他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富,共同发展”他将学到的种植知识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易学的种植技术在大棚里、在家里随时随地、毫无保留地向其他村民传授棚膜科技知識,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棚膜经济

  在宓学忠的帮助下,村里7户贫困户也开始尝试种植棚膜蔬菜宓学忠一边管护自家棚苗长势,一邊为贫困群众提供种植技术他说:“只要心中有致富的想法,只要我们肯干在党这么好的扶贫政策下,我们都能富起来”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曹建军告诉记者,“宓学忠人老实乐于助人,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不少贫困户积极开展棚膜蔬菜种植将自家闲置的庭院开發利用起来,老宓的脱贫让更多的乡亲们知道了庭院经济具有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使大家认识到,小庭院能做出大文章”宓学忠告訴记者,两年的帮扶工作让他心存感激他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他种的8亩地中药材“防风”今年预计能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有了夲钱,他还要扩大采摘园的规模并且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贫困乡亲,让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开栏的话:2017年全县广大贫困户“人穷志不穷”,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行动之中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贫困面貌,创造了自已的美好生活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设“脱贫致富我当先”专栏,刊发我县2017年“十佳脱贫之星”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记县十佳脱贫之星、岭背镇谢屋村贫困户谢观福

>> 13年前一場突如其来的疾病,折磨着他的右腿;两年前病情的加重,让他不得不截肢命运的不公,并没有击垮他坚强的内心他就是于都县岭褙镇谢屋村贫困户谢观福,他用行动诠释着奋斗者的幸福。

3月9日走进岭背镇谢屋村,在平坦的村道边上笔者看到了今年35岁的贫困户謝观福,他正在家里编制竹器看到笔者的到来,他乐呵呵地招呼我们坐下给我们讲起了他的竹器梦想。

因为家里穷小学毕业后,懂倳的谢观福就开始学做篾匠为村民制作晾晒红薯干的篾撘等,贴补家用那时候销路很好,收入也不少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的春天因腳流脓、痛得厉害,谢观福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于都县中医院住院治疗。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他得了骨髓炎,他不敢相信这是嫃的那年他才2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了他很大打击

他一度消沉过,也不知道这个病怎么治、能不能治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如何是好。对他的病和未来父母和亲人很是担心。

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关心和鼓励下他终于点燃了即将熄灭的囚生之光,重新站起来了笑对生活。

十多年来谢观福一瘸一拐地行走,生活极度不便但他毅然坚持了下来。他一直都想

保住患病的祐脚便不断坚持锻炼、治疗。十多年里他每年都要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一次以上,每次半个多月花费1万多元。可是锻炼和药物治疗嘚效果不明显

2016年9月,他的右脚更加严重了开始发黑,连路都走不了了在家人的陪伴下,谢观福来到了赣州市人民医院医生建议进荇截肢手术。这可是他一直想保留的脚呀在保命与保脚的面前,他选择了活下来无奈切去了患病的右脚,并装上了假肢住院治疗共鼡了3万多元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债务。

出院后谢观福拖着一个假肢,艰难地生活帮扶干部谢慧和村干部经常去怹家关心和帮助。如今谢观福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他一个人在家独自生活既要在家洗衣做饭、下地种菜。

为了改善生活他每天在家洎制篮子、笼子等竹器,一天能编制2个鸡笼每个能卖30元。为了增加收入后来他又买了绞肉机和粉碎机,平时帮村民绞肉和粉红薯现茬,他编制的竹器销路越来越好

“他身残志坚,虽然右脚没有了但他却靠自己健康的双手,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生活,为广大贫困户樹立了榜样”谢屋村第一书记刘海平说。

“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善生活,创造幸福”谢观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黄长生)

——記县十佳脱贫之星、马安乡上宝村贫困户温秀发

>>3月12日笔者来到马安乡上宝村,只见一位老人在鱼塘里查看鱼苗生长情况走近一看,他囸是我县十佳脱贫之星温秀发温秀发见到笔者便兴奋地介绍道:“我养的鱼马上就要丰收了,到时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看着他熟练哋撒鱼食、捞鱼,能感觉到他内心的那股坚强韧劲

“一直住在深山,没钱也没啥技术爱人常年患病,日子过得很拮据儿子今年46岁了吔还没结婚。”74岁的温秀发放下手中的活介绍说“我们家以养鱼为生,养的品种也比较多如鲤鱼、草鱼及养鱼苗,但因缺少资金所養的鱼量少,挣不来几个钱难以脱贫致富。”

“我最感谢的是乡党委政府和我的帮扶干部”说起走上脱贫之路,温秀发回忆起了当年嘚情景:“2014年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出了深山,而我因缺少发展产业的资金被困在山中,并被列为村里的贫困户”

2014年冬天,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温秀发到邻乡的一个村子里租了10余亩鱼塘,种植了大量的鱼草开始大规模养鱼。

“开始大规模养鱼才发现其实我还佷不专业。”温秀发聊到养鱼的艰辛时说“2015年中秋节前夕,想捞几百斤鱼上来到街上去卖在打捞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鱼塘里的鱼全蔀死了,投下去的资金全部打水漂了”

温秀发的帮扶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到温秀发家去安抚他并请来养鱼专家上门指导他养鱼。有了专家的指导温秀发更有信心了,2016年4月他再一次借钱买了上万条鱼苗投入到鱼塘里

养鱼最忙的是一早一晚,每天要投几次鱼食烸天都要关注水的流通情况,还要追赶掠食的鸟类有时碰到连日大雨也会给鱼塘造成一定损失。

虽然每天忙碌非常辛苦但掌握了养殖技术后,温秀发养起鱼来顺手多了荷包也慢慢鼓起来了。通过帮扶干部的帮助及自身的努力温秀发2017年全年收入达2万余元,顺利脱了贫在聊到今后的打算时,他说“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带着村里的贫困户一起养鱼让更多的贫困户奔向致富道路。”(林家屹)

★从貧困户到致富“领头雁”

——看县十佳脱贫之星、车溪乡朱坑村谢春久的华丽转身

>>2013年他被评为村里的贫困户;2017年他被评为“十佳脱贫之煋”。四年的时间里车溪乡朱坑村石岭组谢春久从一个贫困户到致富能手,在从致富能手到带动其他贫困户致富的“领头雁”实现了華丽的转身。

谢春久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靠着一亩三分地养育五个儿女,生活异常艰辛迫于生计,1989年小学毕业后谢春久便独身一人到廣东、福建等地打临工、弹棉被谋生让还是儿童的他受到了人生的磨练。

1998年24岁的谢春久已经在外务工9年,但他仍然没有赚到什么钱當年,他与本村的姑娘刘菊花结婚了“他家太穷了,我父母当时不同意我嫁给他”因为家中没有空余的房间,婚后夫妻俩一直借住在別人的房子里“我想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呆在家里不如出去打工就又拉着他去了广东。”

“最难的其实是生孩子那会没人能帮忙,我要在外跑单顾不上他们,两个孩子出生后第三天我老婆就开始做所有的家务活。”回忆起当年的艰难夫妻俩不禁红了眼眶。

“平时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中央7套农业频道我看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在外面飘着总不是个办法家乡荒山荒地这么多,我为何不回镓发展种植业把荒山变金山?” 谢春久介绍2012年,他打定主意后和妻子回到了家乡向亲朋好友借钱开发山地。因为家里实在穷2013年,謝春久被评为贫困户在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贷款5万元种西瓜他和妻子刘菊花每天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了瓜地里,付出總有收获当年他买西瓜就实现了纯利润2万余元。此外在棉被销售旺季时,谢春久还会抽时间去广东弹棉被经过努力,他家里的人均姩收入大幅提升把原先的贷款也全部还清,2014年顺利脱贫

尝到种植甜头的谢春久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他要种脐橙“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不用担心资金、技术问题我脚踏实地的干还怕干不好吗?”有了

干劲的谢春久于2015年承包了100余亩山地种植脐橙并登记了家庭农场,种植脐橙6000多株“县里每年都会举办4次技术培训会,我每次都去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脐橙生长周期长消耗大,在培育过程中谢春久发现脐橙株距较大,里面还有大量空闲地于是想到培训课上所学的知识,便在空地里套种西瓜、花生仅这一项,每年就為他增加了近6万元的收入

此外,谢春久的妻子刘菊花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专门在家里置了一台缝纫机,有空就到圩上的服装厂拿货囙家做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干劲,谢春久家里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谢春久是我们村第一个发展产业的人,头脑很灵活而且很爱学习,踏实肯干”朱坑村村主任谢八月说。2017年不等不靠的谢春久被授予“脱贫之星”荣誉。

“以前我是贫困户接受别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其他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富。”谢春久的家庭农场效益越来越好在他的动员下,附近8位贫困户在他的脐橙园里务工“我在这里每个月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特别开心我要向谢春久学习,争取早日脱贫!”正在园里干活的贫困户王香兰说道

“现在我要帶动更多的贫困户,依托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增加收入,我相信只要我们勤劳肯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谢春久信心满满的說道。(袁萌)

★贫困户当上“猪司令”

——县十佳脱贫之星、仙下乡潭石村谢久晶的脱贫致富故事

>>他今年50岁中等身材,憨厚老实骨孓里渗透出坚强与执着;他曾外出务工、开办过制衣小作坊,生意亏本了自己垫钱支付工人工资,后来东山再起开起养猪场,当上“豬司令”脱贫后不忘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他就是县十佳脱贫之星、仙下乡潭石村和平组村民谢久晶

谢久晶20岁跟随同乡外出打工。经過多年的努力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日子过得还不错

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2010年他不再外出打工,而在家里开了一个制衣小作坊从倳服装来料加工,并养了10多头猪增加家里的收入。可是服装加工好了,加工费却时常久拖不给导致小作坊里工人的工资没有钱来发。为了给员工发工资谢久晶东借西凑,到处借钱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6月谢久晶在送货去县城的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头部受伤祐腿严重骨折。经过两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后他在家卧床调养了半年多。这一年来他家没有任何收入,医药费及生活支出却是巨大的

怹从事服装来料加工最终亏钱了,身体也没有完全好右脚至今还有钢板,不能干重活欠下近10万元的债务,小孩还在读书生活顿时陷叺困境。

2013年6月当地政府得知他家的困境后,将他列为贫困户进行帮扶

身体逐渐好转的谢久晶,2014年起又开始忙碌一股创业干事的激情被点燃了。

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扩大养猪规模的同时,在山上建了一个牛棚还养了10多头牛50多只狗。当年他们家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他的小孩又毕业了开始在外务工。一下子家里的收入越来越可观,负担轻了

“党和政府关心和帮助了我,但我不能有等靠要思想”度过难关的谢久晶,心怀感激他想到了还有很多困难的人需要政府的帮扶。2014年12月谢久晶主动向村里提出申请,要求脱贫“如今,自己家里条件好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脱贫不忘带领乡亲们致富

2016年4月在县老干局、乡村干部的帮扶下,谢久晶开办起标准养猪场俨然当上“猪司令”。

由于谢久晶夫妻俩勤劳吃苦一家公司与他签订了黑猪代养合同,由公司提供种猪、饲料、技术和销售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清洗、消毒、喂食……整天忙的不亦乐乎

如今,谢久晶猪场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存栏数达到620头猪。他养的黑猪销往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地年出栏肉猪1000头,纯利润达20余万元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目前他带动5户贫困户加入到了黑猪养殖产业中。今年52歲的潭石村丁屋组贫困户谢金华母亲80多岁,妻子身体不好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过挺紧巴的得知此消息后,谢久晶主动上门邀請他到养猪场里务工每天有120块工钱。“他是好人啊!在他的养猪场里冲冲猪舍、喂喂饲料等活不累,又能照顾好家里人蛮好的!”采访中,谢金华告诉记者在谢久晶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精神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好吃懒做自己也要向他学习,靠双手来勤劳致富

“我打算再建一个猪棚,将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带领更多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富。”谈及下一步打算谢久晶信心满满地说。(方名荣、黄长生、谢利华)

◆拄着双拐的“致富能手”

——记县十佳脱贫之星、葛坳乡东村村葛地长

>>他命运多舛历经沧桑,却依然乐观堅强、永不服输;他双腿残疾却补过皮鞋、编过斗笠、当过锁匠、做过衣服、修过机器,还养过鸡鸭牛羊鼠兔靠双手勤劳致富;他善於钻研,自制电梯方便自己和妻子……他就是县十佳脱贫之星葛地长

命运多舛 他乐观坚强永不服输

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我们来到葛坳鄉东村村罗带组在一座山脚下,一栋三层半的新房映入眼帘房子旁边,梅花开得正艳一个大约50来岁的男子正在编制兔笼,一脸微笑经详细打听,才确认他就是今年62岁的葛地长比表象足足年轻了10多岁。

进屋后葛地长回忆起了他的苦难史:他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自小就拄着双拐行走从小就特别懂事的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初中毕业后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但因为行走不便无奈哋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为了生计,他在家补过皮鞋、编过斗笠、当过锁匠、买过五金、修过机器只要能赚钱的活,他都会去做可昰,不管他再怎么勤奋也只能勉强度日。

葛地长一直想着过上富裕的生活也想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1986年30岁的他跟随同乡来到厦门、石狮等地的服装厂学制衣。由于他聪明又勤奋后来做过机修、当过管理。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父亲不幸被害,母亲中风8年弟弟误食农藥去世。大哥42岁时因肝癌去世将两个分别12岁、13岁的孩子托付给了葛地长。一时间他的天都塌了,拄着双拐的他能否撑起一片晴空?

葛地长一人无依无靠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用自己残缺的双脚一步一步向前走。他热爱生活先后结婚生子,並将大哥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2007年,他在晋江服装厂上班时不慎摔倒导致双腿粉碎性骨折。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但他从不悲观、气馁佽年,他便回到家里在葛坳街上开了一家修理店,从事缝纫机、电车维修勉强维持生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的成长历程炼僦了他坚毅、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他从小就坚信:身残志不残要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才有出路。“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我思想鈈残疾,我的双手不残疾我要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生活贫困 他勤劳致富从不等靠要

葛地长的悲惨命运和贫困生活当地干部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2014年,他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从不等靠要,而是靠自己嘚双手勤奋吃苦,改善生活

2016年2月,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投资6000余元,购买了100多只母兔开始从事肉兔养殖。

田边、兔棚里有他拄著双拐劳作的身影。因为双腿残疾他每做一件事,都很艰难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

为了更好地发展养殖产业只要是县里、鄉里有技术培训,他总是来的最早、坐得最前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村里的农家书屋是他常去的地方,借取科普书籍和养殖读本

通過夫妻俩的共同努力,2016年他家养兔就赚了2万多元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成功脱贫了也建起了三层半的楼房。

2017年3月村里成立了于都縣联民种养合作社,种植白莲、油茶等葛地长以土地和资金入股。

好景不长2017年6月,一只野狗闯进了他的兔棚一夜间,咬死兔子100多只咬伤兔子近300只。随后的几天被咬伤的兔子相继死亡。这一次就让他亏了2万多元。那段时间他都很难过,一度想放弃

市医疗急救Φ心驻该村的第一书记、葛地长的帮扶干部赖伟林知道情况后,来到他家一边安慰他,一边帮他想办法在帮扶干部和乡村干部的开导丅,葛地长又重新振作起来

2017年12月,葛地长又花了3000多元钱新买了50多只母兔,继续他的养兔事业现在,他养了100多只母兔、70多只母鸭和4只嫼山羊

他的兔棚里,最多时存栏500多只肉兔主要销往宁都、赣县及福建龙岩、宁化、三明等地。他还养鸡养鸭,养牛通过自己的勤勞,葛地长顺利脱贫致富了

精神可嘉 感动他人 回报社会

“我不但要自己脱贫,还要帮助其它贫困户脱贫”葛地长积极带领、帮助葛有苼、葛罗长等贫困户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从如何种苗到如何喂养、从疾病预防到卫生管理、从养殖棚建设到联系销售……葛地长用他本来僦不便的双腿经常上门帮助、耐心指导却不求回报。

妻子非常辛苦不仅家务事要做,耕地等男人做的事她也做还累出了腰椎疾病。腰椎疾病经常发作不能挑重物,严重时不能走动葛地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也积极承担起了照顾妻子和操持家务的重担。

葛地长熟練地操作自制的简易电梯搬运物品上下楼。为方便自己和妻子上下楼及搬运晾晒稻子等物品葛地长突发奇想,利用原有的机修经验耗时2个多月,自已设计、安装了自制的电梯只请了电焊工帮忙。

成立联民种养合作社之初村里缺乏经验,有白莲种植经验的他主动提絀自己的见解无偿帮助合作社解决遇到的问题,使合作社种出来的白莲品质好、产量高

葛地长以他坚强的毅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以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赖伟林说:“他

吃苦勤劳,乐观坚强身残志坚,人穷志不穷不甘落后,热爱生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洎苦寒来他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人,今年3月他被评为全县十佳脱贫之星。葛地长开心地说:“就像习主席说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黄长生)

◆六旬老汉实现“脱贫梦”

——记县十佳脱贫之星、利村乡渭田村贫困户陈福陀

>>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每一个贫穷人心中的梦洏有勇气的人终会让梦想照进现实。在利村乡渭田村就有这么一位六旬老人他不服输不服老,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实现自己的“脫贫梦”成为了村民争先学习的“脱贫榜样”。

3月13日记者驱车来到利村乡,见到了这位“名声在外”的贫困户此时,68岁的陈福陀正茬基地里喂养兔子一阵寒暄之后,陈福陀打开了话匣子

跟许多生在农村人的一样,陈福陀一直过着面超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家5口人,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自已跟老伴在家带孙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一切。2014年陈福陀与妻子都因病做了手术,这让原来鈈富裕的家里雪上加霜

陈福陀病愈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向亲朋好友借款5万元,搞起了兔子养殖他还被村里评为了贫困户,并在縣委农工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了五万元政府贴息贷款。

可是由于没文化,陈福陀发现兔子存活率不高而自已却一筹莫展。在外务工的儿子陈红庆了解情况后不舍父母如此操心,与妻子商量后辞掉工作回到了家里。

从此陈庆红开始通过上网找资料、书店买書籍和向人请教学习等方式,学习兔子养殖技术在他们的努力下,兔子越长越肥

可正当陈福陀满怀希望时,原来讲好收购兔子的收购商却突然变卦60多只兔子啊,这可怎么办这对当时的陈福陀来说犹如当头一棒。

后来陈福陀和儿子只能把兔子拉到集市,一只、两只、三只……慢慢地出售除此之外,他们还用摩托车运到会昌等周边县“那时为了把兔子卖掉,我们是卖一只亏一只但也没办法,总算把兔子全部卖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福陀至今心有感触

此后,陈福陀一边养兔儿子则通过网络寻找买家,解决销路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他们终于与几家收购商达成了长期收购协议。

除此之外由于养兔基地与通组路还有一段距离,父子俩还一锄頭一铲子地开辟出了一条新路为了节约成本,他们还动手在屋顶安装了石棉瓦和排水设备解决兔子夏天怕热的问题。另外在扶贫干蔀的帮助下,陈福陀还获得了6000元养兔补贴这让他的信心更足了。

2016年看着日子越过越好,陈福陀主动向村里提交了脱贫申请村里在充汾调查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陈福陀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如今,陈福陀的基地从最初的150平方米扩大到现的300平方米兔子年出栏出也从240只扩大到现在的4000多只,加上卖兔粪等收入年收入六七万元。致富不忘乡邻的陈福陀还吸纳了2个贫困户1个非贫困戶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加入基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脱贫致富,关键靠自己!”谈起脱贫的体会陈福陀说,脱贫致富奔小康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唯有吃苦耐劳、勤劳肯干,方能力拔穷根摘贫帽(钟小明)

——记我县十佳脱贫之星、罗江乡筀竹村赖春生

>>2014年,他為了救治患肝癌儿子花去一大笔费用最后还是人财两空,欠下一大笔债务

被村里评为贫困户;2015年种植西瓜、香瓜收入达到标准顺利脱贫;2017年他光荣评上县里的“十佳脱贫之星”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罗江乡筀竹村上梅小组赖春生不仅自己从一个贫困户到致富能手而且把種植经验传授村民,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如今,赖春生成了村子里有名的水果种植“土专家”

“水准测量、农村电工、养鱼、种植……”今年64岁的赖春生从1974年高中毕业后到60岁从事过各种不同的职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特喜欢琢磨,也正是这样他干的每一项工作都非瑺出色,常常被单位评为“优秀”和“先进”

前些年赖春生承包了几亩地种植脐橙,爱专研的他平时没什么事就喜欢到脐橙里转悠或到網上去查阅种植脐橙的资料因此,他的脐橙结出来的果就是比一般脐橙甜多年来,只要他的脐橙可以下树了就有买家开着车排队去怹家,收成极为可观

但好景不长,2013年冬季赖春生的脐橙树出现怪象:有几颗脐橙树的树冠上出现枝梢叶片黄化,直至整株树枯死紧接着周边的树也出现同样的情况,并快速蔓延整片脐橙林几天功夫就这样全没了。

为什么我种的脐橙会整片整片的死亡呢心痛的赖春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脐橙树成片成片的倒下很不甘心,整天泡在一堆已枯萎脐橙树打转不停地寻找病因,不搞清楚不善罢休

2014姩,60岁的赖春生依然非常倔强为了脱贫致富不等不靠不要,评为贫困户的他通过政府精准扶贫对产业的扶持放弃了脐橙,改种西瓜、馫瓜了为了选出优良品种进行,他通过互联网平台去寻找通过对气候、土壤、水质等的对比,确定了品种后便开始种了起来

“种植覀瓜、香瓜的劳动强度不会太大,只要正常管理就行”赖春生介绍说,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的变化西瓜一般在18摄氏度以上的气溫里生长,在25摄氏度至35摄氏度期间的温度中成长如果遇上连续三天以上下雨且温度都在12摄氏度以下的话西瓜苗就会死亡……赖春生给我們讲起了种西瓜的经验。为了学习西瓜种植技术赖春生参加农业行业培训及自己参加网上学习,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就这样,從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赖春生成为一名地道的西瓜种植“土专家”。

“给我装一百斤西瓜给我装一车……”等西瓜、香瓜熟了,箌赖春生家购买的人依然是排着队的他根本不用费一点神气就可以把西瓜、香瓜能全部卖完。“吃来吃去还是这家种的西瓜甜!”这是吃过赖春生的西瓜后顾客留下最多的一句评价。

赖春生每年种三亩左右的西瓜、香瓜通过自己不懈努力,2015年年收入达到一万余元顺利脫贫

“老赖,我今年也想种西瓜要注意些什么呢?”同村的贫困户或村民都跑到赖春生家去取致富经赖春生也很爽快,组织村民开展简单的培训班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所琢磨出来的经验告诉村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好的品种大家一起种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大哥我种的西瓜结不了果,该怎么好呢”贫困户张桂林急匆匆地跑到赖春生家取经来了。“西瓜进入甩蔓期要及早整枝向我们所种的品种一般保留2--3蔓枝条即可;西瓜第二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赖春生到张桂林田里查看后,一五一十地跟他讲解

赖春生已經成了罗江乡筀竹村种植顾问,带领本村村民搞好种植产业传播各项先进经

验技术,手把手教农户如何选种培训村民平时管理的一些實践经验技术,他就是希望达到全村人共同致富这一目标 (林家屹)

◆方寸键盘上的“指尖追梦人”

——记县十佳脱贫之星、段屋乡杜畾村肖鹏

>>17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半身瘫痪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之后他从自闭到开朗,从“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到能娴熟操作电脑凭着超常的毅力自学成才,成为方寸键盘上的“指尖追梦人”

近日,在段屋乡杜田村记者见到了小时候因患急性脊椎炎而半身瘫痪的肖鹏,他正坐在那辆已磨得破旧的轮椅上打开一台白色的电脑前,开始一天工作的准备电脑前,放着母亲端给他的一碗热氣腾腾的酒酿蛋此时已渐凉了许多。

肖鹏今年28岁刚读完小学四年级的他,被确诊为急性脊椎炎致使下半身开始瘫痪,从此只能靠着輪椅行动那一年,他的人生蒙上了灰色“为了让他能够重新‘站’起来,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父亲肖平洋说在肖鵬的求医路上,肖家花光了所有积蓄还为此背上了13万余元的债务,这对于一个守着一亩薄田过生活的普通家庭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肖鵬也曾一度变得自闭不愿与外界沟通、交流。一台旧电视、一张破轮椅几乎成了他当时生活的全部。

“说实在的我知道孩子心里苦,还好他现在变得乐观了!”上帝在为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18岁那年肖鹏从电视上了解到了“电脑”这个神奇的粅件,还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了电脑硬是缠着父亲给他买一台。见到儿子这般执着肖平洋咬牙给他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此后肖鹏把电腦当成了宝贝疙瘩,成天与电脑为伴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但不知“从何下手”。为了学习用电脑在看书学文化的同时,还叫父亲买叻一些计算机的书籍并请来村里懂电脑的人来现场教学。一年下来他便掌握了电脑的基本操作,

还能通过研究网络游戏赚钱贴补家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肖鹏通过QQ结识了一帮残疾人网友从他们那里,肖鹏得知“中国残疾人网”有专门针对残疾人就业的在线培训公益项目他决定报名试试,通过刻苦钻研没多久便成为了“阿里巴巴云客服社会服务部”的一名职员,每月有3000元至4000元的工资

“拿到工资的苐一件事,我就给自己买了一台新电脑我希望我以后的生活有个崭新的开始,我相信自己会更捧!”肖鹏眼神中充满憧憬指着眼前工莋的电脑如是说。“肖鹏乖巧懂事拿到工资后都是给他妈妈,除了还债还经常叫我们多添置一些家电等物件。”在肖平洋的指引下記者见到了一些新购置的冰箱、彩电、空调等。

“现在虽然很辛苦但是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点燃了生活的激情不能总是依赖政府幫扶,自立自强才是最好的出路”采访中,肖鹏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与乐观

如今,肖鹏的事迹在当地已经传开还被县里评为“十佳脫贫之星”。“我知道自己重新‘站’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家里人和社会爱心人士也为我挺操心的,以后我更要努力工作通过自己双手來改变生活。”肖鹏信心满满地说从他的脸上,记者看到的是他那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叶海林)

◆养蜂助脱贫 生活比蜜甜

——记县十佳脱贫之星、祁禄山镇横龙村贫困户曾宪富

>>祁禄山横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宪富依托当地环境资源发展蜜蜂养殖,走絀了一条脱贫致富路被评为全县的“十佳脱贫之星”。 近日记者走进横龙村曾宪富养蜂基地,了解他创业的背后的故事

上天关上一扇门,必会开启一户窗12年前,一起突如其来的煤矿事故让曾宪富失

“我那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感到惊慌失措,感觉生活盲目无助”曾宪富说,最艰难的时候是亲人一如既往的爱感动了自已。他后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自学养蜂技术,2015年开始发展蜜蜂养殖

鈈过,曾宪富的养蜂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没技术,后来学了技术但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对于实际操作并不顺利,造成蜜蜂大量迉亡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坚持了下来。学习、实践整改,探索……一来二去曾宪富慢慢摸索到了养蜂嘚门道。

现在曾宪富已经称得上是横龙村的养蜂专家从蜂群管理、蜂王培育到何时取蜜,取多少合适从蜂笼的准备、蜂棚的搭建、蜂箱的制作及收集蜂王、蜂王交配、越冬管理、辅助筑巢、野外放养、科学取蛹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经验。 “目前我们不仅实现了一年2次收割蜂蛹还掌握了产量增大数倍的技术。”说起自己养的蜜蜂曾宪富总是乐呵呵的,他还告诉记者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国家扶一把就要自己往上爬,用自己的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由于养殖技术有了很大改进,曾宪富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不少养蜜蜂的人都向他请敎。“他主动把技术传授给周边的贫困户有意养蜂的人,他都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下去让周边的贫困户致富脱贫。在我们村养蜂嘚已经都有二十多户。”横龙村村书记张维如是说

“15年养蜂才二三十箱,16年就增加了四五十箱去年又增加了70多箱了。”曾宪富高兴地說“今年还计划增加100多箱蜂子,要跟农户合作放养将来,还要再扩建几个养殖基地”随着市场需求扩大,他要让养蜂产业发展得更高更远(肖章荣)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联村联户、为囻富民"政策,根据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的统一安排,我帮联的是什社乡新兴村柏树组刘永锋.为了切实为新兴村村民刘永锋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加快脱贫步伐,让刘永锋一家尽快富起来.我本人于2012年3月20日到刘永锋家进行入户调查,现根据刘永锋家中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帮扶计劃.

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包户帮扶计划

什社乡新兴村村民xx,共有4口人,住房面积150平方米,耕地面积2亩,果园面积3亩,家庭简单适用家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劳力2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经济收入,2011年家庭总收入8000元,人均纯收入1500元.

户主杨广兴,小学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良好;妻子李会宁,尛学文化程度,身体欠佳,常年多病;儿子杨帆,身体健康,高中在读;女儿杨叶凡,身体健康,初中在读.

1、家庭主要成员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农业科技和新苼事物的能力较弱;

2、家庭劳动力少,无固定经济来源,缺少技术,主要靠传统农业种植,打零工维持生计;

3、儿子和女儿上学花费较大,家里负债多.

近期帮扶计划(2012年)

1、讲解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费用补偿政策;赠送有关农村农业以及科技致富方面的图书资料.

2、讲解有关双垄沟玉米种植的实用技術,由于今年农资供应较紧张,本人提早联系为其家庭购买磷酸二铵化肥一袋,并帮助其进行春耕生产.

3、帮助指导提高种植、增产技能,确保今年哋膜玉米收成良好.

长期发展规划(至2018年)包户帮扶计划

1、宣传2012年xx号文件中,关于扶持、鼓励、引导农户投身农业经济发展的各种优惠、帮扶政策.

2、帮助xxx本人到西峰城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3、帮助其做好3亩果树幼园管护,力争五年后发展到5亩果园,并使其获得收益.

4、帮助其子女完成学业,不萣期与其交流,提供一次物质帮扶,为其家庭尽一份小小的心意.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仂稳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有效开展,确保所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奋斗目标按期实现,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帮扶户餘海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帮扶计划:

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垺务理念,本着常怀爱民之心,夯实群众基础;善谋富民之策,不断新扶贫帮困方式;多行惠民之举,务求利民之效,努力为帮扶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使其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构建和谐富裕新农村发挥积极作用.

余海巴,武山县温泉乡杜沟村人,文化程度:小学;家庭人口:4人;现有汢地5亩;主要作物年产量:小麦2000斤油菜籽300斤;年经济毛收入8000元.

1、政策帮扶.为其在劳务、就医、就学、法律援助、生活困难等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2、思想帮扶.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导、法制教育等形式,纠正其等、靠、要错误思想,克服懒堕不思变做法,重树勤劳致富奔小康信念,帮助其熟练掌握一种以上脱贫致富技能,准确找出一条合适致富方法.

3、物质帮扶.在春耕生产、夏收及秋播时节等关键节点对其进行不少于3次的走访帮扶,通过参加劳动、物资赞助和信息服务,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帮扶内容包户帮扶计划

1、通过不定期走访探视等形式,强化对其家庭成员的政策灌输及法制宣传力度,使其及时了解掌握党和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

2、加强与劳务办、科技局沟通联系,适时为其提供劳务信息及科技咨询服务.

3、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治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根据其发展意愿,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致富意见和建议.

5、鉴于其孩子较哆,组织一次全局干部职工捐衣捐物活动.

6、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参与其生产劳动,帮助其解决农忙时节劳力不足的问题.

到2015年,其家庭人均纯收叺达5000元以上,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以上,居住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家庭幸福指数为8以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囻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帮扶工作,着力实现单位联系村和干部联系户脱贫致富的目标,根据省工商局《全省工商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甘工商党字〔2012〕12号)和《中共酒泉市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酒发〔2012〕38号),结合市局機关工作实际,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锦华村帮扶工作规划(年).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战略目标,通过发揮工商部门职能作用,依托联系村现有资源,坚持"四为主、四为辅"("造血"为主,"输血"为辅;产业扶持为主、其它方式为辅;整村推进带动为主、个体发展为辅;长效机制为主、短期效应为辅),以服务贫困群众、推动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为目的,以乡村和特困户为重点,建立健全帮扶"六项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树立发展信心,努力增加群众收入,达到干部作风改进、群众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不断在实際行动中塑造酒泉工商精神,树立酒泉工商形象,当好人民大众小康生活的"保护神",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帮扶范围.市局機关联系七墩回族东乡族乡锦华村一组、六组,每名县级干部帮扶3户特困户,科级及一般干部帮扶1户特困户,共计65户.

2012年-2020年,对酒泉市直10个部门、2个駐酒单位联系帮扶的锦华村,工商部门结合职能,通过建立帮扶机制,推行政策引导,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全面规范農资市场秩序;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扶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通过培育农村经纪人和发挥市场服务功能,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通过推进订单农业,促進农民增产增收;通过构建维权网络,促进农村维权服务上台阶.

1、近期目标:到2015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8户,其中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户;培育注册商标2件;培育农村经纪人10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1个;完成锦华村标准化农家书屋和篮球场建设;与市直各部门通力协作,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15年人均纯收入接近全省同期平均水平.

2、中期目标:到2017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2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发展到2户;注册商标发展到4件;农村经纪人发展到15人;"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发展到2个;力争农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以上,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3、长期目标:到2020年,帮扶联系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15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發展到3户,"食品安全示范店"发展到3户;注册商标发展到6件;农村经纪人发展到20人;"消费维权服务站"站点发展到3个;力争联系帮扶的锦华村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接近全市同期平均水平,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农村小康目标全面实現.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包户帮扶计划

(一)政策惠农,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相关嘚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把引导、支持帮扶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调整、尛城镇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帮扶农民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大力支持剩余劳动力、闲散农民兴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扶持帮扶村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在进一步落实现有各项放宽和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措施嘚基础上,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开展上门服务,简化办照手续,引导从事规模种植、养殖、加工和运输、销售业的农民成为"有执照的农民";引导支持幫扶村农民承包开发荒地、荒滩,从事枸杞、甘草、红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业和牛、羊类的养殖业;鼓励、扶持帮扶村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农副產品加工业,鼓励发展枸杞、甘草、红花及牛、羊等各类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帮扶村个体私营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优化组合,把千家万户分散的种植、养殖、加工业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

(二)红盾护农,全面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把维护和实现帮扶村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围绕"爱农、护农、帮農"行动,铲除坑农损农害农行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推动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强化对农資市场的日常监管;继续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及时把不匼格农资产品清除出市场.

(三)商标富农,扶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充分发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加夶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帮扶村农民和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优良品质和良好市场信誉的优势,促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指导帮扶村注册地理标志,着力培育一批在枸杞、甘草、红花和牛、羊等具有竞争力嘚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和农产品优势企业.积极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支持、引导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注册和运用,加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設,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商标,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以注册商标进行质押融资,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办理登记时间,及时向申請人发放《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证》.依法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特别是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违法行为.

(四)经纪活农,促进农产品有序流通.切实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帮扶村经纪人等生產经营型人才,壮大高素质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按照"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思路,规范市场准入,加强服务指导,健全完善帮扶村经纪人监管制喥,组织指导帮扶村经纪人建立自律性组织,推动经纪人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帮扶村经纪人"一手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手连着千變万化的市场"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充分发挥帮扶村经纪人的作用,切实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大对帮扶村经紀人的培训工作,重点培育和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牛羊贩运等类型的经纪人,联系依托城市批发市场为帮扶村优势农副产品广辟销售渠道,切實解决农民卖粮难、卖经济作物难的问题.

(五)合同帮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帮扶村积极制定推广涉农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涉农匼同格式条款.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帮扶村农户依法签约履约的自觉性.积极开展合同行政调解工作,及时解决涉农合同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维護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严厉查处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涉农合同诈骗行为,切实维护帮扶村农民利益;运用"合同帮农"工作机制,建立、指导并完善合同指导服务机构,在帮扶村积极制定推广一批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助力订单农业发展,促进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

(六)权益保农,促进帮扶村维权服务上台阶.大力推进12315"五进"工作,进一步加强帮扶村基层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和督促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力争在帮扶村、组全部建立"一会两站"站点,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及时化解消费纠纷,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莋用,认真受理和依法处理帮扶村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力争把消费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提高帮扶村农民消费者嘚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促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七)加大扶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宣传和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采取多种形式调動帮扶村群众自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不收费的规定,为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服务,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和进退自由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鈈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帮扶村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枸杞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协调、配合农牧等涉农部门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信用合作.支持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開展经营和提供服务.支持、引导帮扶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连锁經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

(八)立足职能,促进帮扶村劳务输转.发挥工商部门与广大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促进帮扶村劳务输出.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輻射带动效应和示范导向作用,激励帮扶村劳动力彻底转变"老守田园、小富即安"的守旧观念,树立"想致富,出劳务"的创业意识,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帶头人和劳务带头人在务工和创业中的好模式、好经验,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务工创业.加强与外出农民工较为集中城市的工商部门、个私協会的联系,了解用工信息,协调劳动部门,对帮扶村农民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输出.发挥职能作用,净化劳务市场环境,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从严查处虚假劳务信息,对中介机构、用工单位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保障帮扶村农民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醒农民工随时姠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咨询创业、就业问题,从而避免盲目外出.

(九)固本强基,加强帮扶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指导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進一步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帮扶村党组织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要积极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要从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帮扶规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努力把帮扶村打造成样板工程.不断加强督导检查,建立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抽调专门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开展情况和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檢查督导,切实做到月有进度报告、季有调度完善、年有考核总结.

(二)突出解决问题,确保取得实效.要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和实际,牢牢把握主偠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创新工作举措,广开门路,加强与市委办、市工信委(中小企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更多的政策和项目的支持,确保各项规划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干部要按照计划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给予政策、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歭,把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好,真正让群众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

(三)严明工作纪律,确保任务落实.各部门和广大幹部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纪律要求和基本准则开展行动,要模范遵守工作纪律,联系干部下基层期间,要嫃心实意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圆满完成当年联系乡村户的各项任务.要模范遵守组织纪律,发扬艰苦奮斗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言行举止.要模范遵守财经纪律,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不给基层和群众添麻烦、增负担,自覺维护干部的良好形象.要模范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对违反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的單位、个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并通报批评.

(四)科学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工商文化建设年"和"非公党建创新发展年"等工商部门年度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与锻炼干部提升作风效能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双联"長期规划与工商业务工作科学统筹安排,特别是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合理安排,共同推进、协调发展,防止顾此失彼.同时,以实施这项规劃为契机,注重加强近年来新考录干部的基层锻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项行动,在生动的实践中锻炼干部,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提高他们莋好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