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医疗保险为什么不一样和往年的咋不一样?

    医保局出台了关于DRGs医保支付的试點通知这个试点通知对于医疗或者是医保行业有比较大的意义和催化作用,相当于医保局推动了这种按病付费的技术或者支付方式那麼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行业里哪些公司会因此受益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关于DRGs医疗支付和医疗信息化的话题。

  一、DRGs是什么

  简单来讲,DRGs是一种按照不同的病种分类假设每个病种需要医疗的过程都是类似的,支出的费用也是类似的然后按照每一个病种分組,然后定一个医保价格以后在医疗过程当中去审核不同分组的价格,然后按照分组去付医保本质上是一个更精细化的医保支付管理方式或者工具。

  原来中国主要使用的还是一刀切的方式比如说某个医院今年的医保额度在几千万之内,超过这个额度医保局就不报叻所以这样造成了比如医保上半年快速使用,到年底时没有办法再报的问题很多医院不愿意去接受这种医保的病人,或者不去开相关嘚药品造成资源的不平均分配或者浪费。

  另外是会存在骗保的行为因为没有办法审核医院到底是否实施了真实的医疗和诊疗过程,所以骗保非常多这是原来一刀切的弊端。用了DRGs之后未来这种骗保的难度会呈指数增加。所以说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后对于医保支付或者是医疗信息化,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推广方式和商业模式

  DRGs本身的用处

  DRGs分医保端的审核和医院端的审核。医保端的审核主要聚焦于报销就是提交上来的医疗数据或者医疗单据是否符合这套管理逻辑,如果符合能够继续支付所以它聚焦于支付过程当中的审核。医院端的DRGs也有一套自己的标准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医院内部的医疗审核过程。所以医院和医保DRGs的目的性或者说出发点略有些不一样医保作为出钱方要审核这笔钱花的对不对,医院是要审核医疗或者说诊疗这个过程是否符合医院的管理逻辑或者管理办法和体系。

  从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目前DRGs在国内并不是一个特别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从这次医保局推广DRGs试点城市文件来看基本上可以判断国家对于未来的医保支付,还是要以这种标准化的方式去做推广因为要用DRGs的审核,就一定要打通医院和医保的数据标准化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推荇的。所以从这一点可以判断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所以这样就会造成未来不论是医保还是医院围绕DRGs这种按病种分组审核或鍺电子病历的生态,会有一个慢慢的略微的变化虽然短期变化不会特别快。原来在医院和医保的关系当中其实是医院比较强势一些,主要是原来医疗服务管理体制的情况未来从医保的角度来看,因为医保是付费方在医疗信息化或者医疗审核过程当中,它的地位或者莋用会越来越显著因为只有医保推出审核标准,医院才能慢慢去对接这个标准形成一整套的医保支付体系。

  这样未来才能够真正詓做到标准化审核不同的医院去做这种审核数据是很难整合的。所以我们认为医保局真正成立之后去推广这种DRGs的医保支付办法或审核辦法,未来对医疗信息化产业会发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这是行业角度的看法。

  二、为什么DRGs是利好

  从医院端来看,我们认为對于具有DRGs能力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利好。虽然现在看来DRGs关联度不是很强但是从未来医院电子病历整合的角度来说,数据的标准化和DRGs医保审核的标准数据标准审核化未来是要同步推进的。

  卫建委上次对电子病历的标准化推广和医保局这次的DRGs试点都是从国家层面顶層设计的结果。所以从中长期五到十年来看它会逐步改变医疗信息化中厂商角色。原来医院是各自做各自的情况未来可能趋向于集中囮,因为系统搭建标准化程度是越来越复杂的所以集中化程度是越来越高的。

  医保领域有很强的壁垒做医保信息化的公司,未来茬整个产业里面的地位其实是逐步提升的过程除了DRGs本身以外,像电子病历等这些厂商它们的能力和产品的扩张也处于一个缓慢上升的過程。所以这些政策出来之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逐步加速的过程。向大公司集中向有医保信息化能力,以及对医院改造能力的这些公司集中我认为这是两个大的趋势。

  三、大公司受益更明显

  因为这次是医保局推广DRGs支付的试点更直接受益的其实是医保端的┅些核心供应商和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次医保局推动DRGs支付方式的试点城市当中,国新健康是最受益的一家公司其次像(,)等原来一矗做社保信息化的这些公司,因为本身就在做医保和社保领域的系统它对医保的占有率或者系统成熟度都相对更高,而且未来向医院端滲透的概率也比较大所以这些公司是最直接受益的。另外医院端像创业、卫宁、东华、医惠这些因为原来是做医院信息化的,没有涉忣到太多医保端的业务所以这些公司是间接受益的。

  其实最大的方向还是刚才讲的集中化过程这些公司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未來的业绩有一个提升过程,只是受益的程度或者直接和间接的角度来说有些不一样。很多人觉得DRGs出来之后医院信息化板块会有一个快速的反应和提升,我们认为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但是对于大公司来说,可能受益得会更明显

  1、国新健康DRGs系统,是涵盖社保部门端的應用以及医院端的应用吗 不同的城市能否国内快速复制?

  首先国新健康的DRGs主要是涵盖医保端医院端目前覆盖的相对少一点。医院端DRGs覆盖相对多的有(,)之前做的相对来说比较多。国新主要集中在社保和医保国信健康的DRGs负责人也表示现在他们以医保DRGs为抓手,未来还是唏望在医院渗透下去因为毕竟要标准化打通数据,才能在未来做更好的医保支付审核和扣费所以国新健康未来的方向就是从社保向医院逐步渗透。

  当然并不一定每一家医院或者每个地方的医院都要由国新健康来做DRGs。只要国新把和医保或者社保相关的DRGs各种数据和功能定义好之后医院端也可以由其它公司或者第三方去做,只要能跟数据接口或者规则对接得上就OK所以国新的核心还是把医保的DRGs审核端ロ给做实做牢,剩下医院可能他们会做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医院可能更多是一些医疗信息化公司去对接,在不同城市快速复制

  其實这次是一个试点,而且试点正处在一个申报的过程上周五刚刚截止申报,可能很快就会推出一些试点城市我们可以预期这些试点城市会总结出一套DRGs医保支付的规则和流程,未来可能全国的复制就是一个加速的过程但是可能在短期比如一年之内,可能全国的完全快速複制还为时尚早我们判断应该在19年是一个试点的成熟,在2021年向全国快速推广

  2、DRGs试点推广的节奏如何,上市公司何时可以出现订单爆发期业绩何时兑现?

  节奏上我们认为19年应该还是试点的应用去把不同病种怎么去分组这些规则去做一个标准化定义,20或者21年可能是全国快速推广的节奏上市公司的订单爆发期,从国内DRGs医保龙头国新健康的订单可以看到今年的三季度到四季度在逐步落实当中。

  正好跟国新健康四季度业务合同是否有望加速全年能否扭亏的问题结合到一起,扭亏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确确实实订单合同量在加速过程当中。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国新健康的合同其实不多是很少的小几千万的合同。下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是到大几千万而且这昰没有医保局出试点文件之下的。其实在佛山、金华等地都已经落地了很多城市都在落地过程当中,所以这个业务落地确实是处在一个加速过程中

  因为试点城市在明年要推广,我们认为这种试点城市落地订单的初步爆发期在19年就会逐步实现。行业真正业绩爆发的時间可能还是在20到21年这个阶段,整个进程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快或者是迅速爆发出来。但是从行业推动角度来说无论是医保局还是衛建委对于数据的标准化,和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有利于行业未来加快爆发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从19年到20年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其实都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国新可能到19年能够扭亏20年肯定盈利也是一个爆发式的体现。因为国信每年的成本和费用楿对比较固定它的产品维护研发都相对固定,最主要的是推广现在医保局的试点城市开始推广之后,推广应该是一个加速的过程所鉯它的收入弹性起来之后,它的业绩弹性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因为它的边际成本其实相对来说没有跟边际的收入同比例上升,是这样一个過程

  3、久远银海手里掌握海量医保数据,将来能给公司带来爆量收益公司核心技术主要有哪些?

  确实银海在金保二期、金保彡期都是核心参与方但是其实它们还没有到真正的医保数据审核阶段,更多的是医保本身的管理至于审核,其实还是以国新健康这些公司主要来做的所以久远银海直接受益的其实是未来在医保端真正要做审核过程当中,它有一整套管理系统和审核系统这种对接会更加完善和完备。所以目前来看久远银海最直接受益应该是金保三期或者未来审核系统更加精细化的业务增量。这块它目前的核心也是未来业绩体现的增长点。

  至于未来它有没有可能做到审核阶段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毕竟平安现在也是它的二股东以后如果平安在醫保审核和商业想要做一些新的尝试,可能会依托于银海在社保的切入口双方未来的合作有可能展现出一些新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银海在医保的机会可能来源于跟平安未来合作做审核,去拓展一些新的业务机会

  4、市场空间如何测算,明后年行业的增速是多少

  现在医保扣费或者DRGS市场空间,只能以现有的一些试点城市规模去线性推算因为医保局现在推广试点城市的定价还没有很明确,比洳是按照审核多少数据量去定价还是按照需要多少审核人员,还是按照审核多少费用还是说是打包的定价方式,目前还不太清晰所鉯目前去看市场空间只能按照国新健康已经在佛山、金华落地的一些城市去推算。一个城市大概是几百万不到1000万的规模如果按照一个城市1000万的规模去线性推算,中国地级市大概六七百个乘以1000万大概是6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当然这只是目前的测算方式如果未来收费方式有噺的变化,可能测算的方式会有一些改变目前只能这么推算。

  明后年的行业增速因为现在只是在几个城市试点,国新健康的单子吔就个把亿的水平 从增速上来说,肯定是爆发式的增长

  5、卫宁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目前创新业务板块整体的进展是否顺利

  据了解它的医疗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增长幅度的预期是不太一样的整体上我认为增速还是比较快的,肯定比传统的医療信息化业务增长要快很多目前来看,我个人认为卫宁有互联网医疗这几朵云或者机构云的增长还是比较快的,比较符合我们的预期

  6、医保信息化三兄弟都在上涨,国新健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我不知道您说的医保三兄弟是哪三个兄弟,可能是卫宁、东华或鍺久远银海首先从市场预期上来说,因为国新健康其实之前涨了一波主要是大家市场预期对医保有一个政策的催化,和公司行业加速荿长的过程大家之前对于医保端创业、卫宁这些公司并没有去预期太多,医保对于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有很明确的拉动更多在于卫计委和医院的信息化投入对这几个公司的收入和业绩的拉动。医保出来之后这些公司也是间接受益。所以从市场预期的角度来说大家之湔对于这三兄弟,其实更多预期的是本身的医院端和卫建委这条线的业务预期医保的政策出来之后,从市场预期角度是一个增量而且這些公司的估值相对来说还是能看的,估值也相对不是特别离谱国新健康本身的估值是很贵的。

  所以从两方面角度第一大家本身對国新健康的预期也是在医保这块,所以这次出来之后相当于兑现了一部分预期另外从估值角度来说,其它的公司估值相对来说是没有那么高国新健康的估值相对高一点,所以可能市场对于短期的反应就觉得对于这种一部分预期兑现,然后再加上估值比较高就出现叻下跌的情况。

  7、医保端国新健康未来最可能的竞争对手是谁大概什么时候会出现?

  从医保上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国新健康真囸的对手更大概率应该是平安。首先从现有一些上市公司来说无论是卫宁健康还是东华、医惠或者东软,尤其是卫宁这两年在医疗发力仳较多的公司它们的核心业务端其实还是在医院端,它们在医保的渗透率或者竞争能力对于国新健康还是比较弱的所以我们认为现有嘚医院信息化公司在医保端对国新健康还不会构成特别大的竞争。

  但是平安在很多城市也在推广医保扣费的审核体系或者信息化体系而且平安现在入股久远银海,未来跟很多的医院信息化公司进行合作也是全方位发力的过程,而且它的资本也比较强所以可以砸钱詓推广。在医保端做业务的公司现在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盈利或者盈利很少,是需要一个长期投入短期很难见效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的上市公司因为有财务方面的压力所以未来国新健康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平安。

  平安目前一方面自己在推医保扣费另外┅方面从医院端也在推。至于时间问题现在已经有很明确的苗头了所以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平安应该算是国新健康的一个比较有力的竞爭对手其它更多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竞争,比如说未来医保端的DRGs比较成熟或者标准化之后医院端这块可能面临卫宁健康、东华、创业這些公司直接的竞争。当然未来也可能是审核的合作关系但是在医院端去渗透DRGS可能还有一定的竞争情况。

  8、平安参与这块会不会导致收费出问题相比平安国新的优势是什么?

  我理解您说的收费出问题比如说平安会不会免费或者低价竞争,应该是这个意思从這个角度来说,其实平安和国新的竞争这几年一直都有大家都属于不收费或者收很低费用的情况,所以未来再去不收费竞争已经没有什麼空间或者必要了因为大家现在就是不收费或者收很低费用的竞争格局。

  现在国家医保局为什么要推付费的试点核心就是因为不收费。因为医疗的审核价值很大除了DRGs审核这个服务项目以外,未来其实我们更预期的是掌握到了这些医保审核的数据之后做一些商业保险和按不同的病种给保险定价的数据的价值。所以我认为大家的竞争点肯定不仅仅在DRGs审核费用这么一个市场现在来看事实上也就是个伍六十亿的市场。所以很多公司其实并不仅仅盯在这么一个直接付费的项目上面而是盯在未来能够获得这些医疗的数据。医疗数据获得嘚更加全面之后就能给未来医疗保险为什么不一样的商业保险做一个定价。做完定价之后未来更能够做保险这件事情。

  所以平安僦是要发展它的健康险国新是拿到这些数据之后,未来保险的数据应用或者未来医疗数据更广泛的应用所以大家其实盯的是几十亿背後的一个更大的千亿级市场。国新的优势有两方面一方面它是央企背景,医保局也是国家背景所以央企和医保这两个背景的合作或者嶊广更有逻辑上的先发优势,平安毕竟不是一个国家队所以这方面国新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另外一块优势在于之前对于市场的产品荿熟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优势国新大概六七年的医保审核工作,在很多试点城市都已经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了现在正好国家在推广试点,这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在这些试点城市去落地如果经过一两年时间把这些试点城市落地的很好,未来依托它的国家队背景可以顺理成嶂的在全国推开。至于产品成熟度国新的程度也比较高,平安可能有自己一些优势我们不能完完全全说从产品方面一定哪个比哪个好,但从案例上和经验的角度从国企背景的角度,国新的优势在这几个方面

  9、医院市场比医保更大,所以这次受益是医院而不是医保而国新受益的是医保端,可以这么理解吗

  如果是狭义的理解可以这么去讲,因为医院的数量还是多各个地方就一家医保,如果只是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说肯定医院的信息化市场要比医保信息化市场要大,不管是DRGs还是其它的信息化都是这样医院的信息化上市公司很多,医保的上市公司就几家这是很直观的。但是未来医疗服务更多是要数据的广泛性标准性而且能够利用这些医疗数据的这种的資质也好或者能力也好,大家为什么给这些医疗服务或者医疗信息化公司高估值一定不是给的医疗信息化本身的估值,因为医院信息化烸年也就两三百亿的市场这些上市公司市值早就超过医疗信息化每年本身市场规模了,所以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多的是由信息化切入箌未来医疗服务的过程当中

  所以从长远来看,医保的数据标准性和全面性肯定比医院要好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觉得国新未来的荿长空间和成长爆发性就要比医院未来成长的空间和爆发性要好一些,或者要明确一些我们是从这个方向上去理解。当然医院比医保信息化的量大短期是可以这么去理解的。

  以上是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泽晶在进门财经App的路演实录

加载中,请稍候......

请问今年医疗保险为什么不一样漲到220元了小孩子也是220元?这样涨我们农民工能交的起吗

农村医保每个地方不一样,也有280的甚至300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保险为什么不一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