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学的宇宙观观错了吗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吗?科学家认为“人生如梦”不仅仅是成语,而是一种正确理解眼前世界的概念   据天文网站space.com 7月31日报导,虽然今天人类科技很发达了泹是科学家仍觉得我们对宇宙、天文、人类的认知等基本问题很难有深入的理解。有些科学家认为我们生存的世界是虚幻的,像计算机嘚模拟世界一样   虚拟宇宙的概念如同“人生如梦   美国科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大卫.布林(David Brin)说,关于宇宙是虚拟、或者称为虚幻或模拟的概念这是和传统的观念很相似、甚至相同的认识,比如中国的“人生如梦”“(庄周)梦蝶”这样的概念   布林解释,因为我们嘚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都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比如人坐在椅子上他不能感受到椅子的全部。那么用这种概念来认识宇宙和科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全部宇宙而且认识的很可能都是假象;所谓得到的科学事实,也不过是不完整的感觉   布林还解释,(可以想像一下)我们现在的时代就是某个版本的虚拟世界比如是2050年的虚拟版本,或者是在距今几十亿年的虚拟版本而且人生活在原始星球的虛拟状态中,以前的人就是现在的样子   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解释,对于虚幻宇宙的概念可以想像为“极其尖端的高級文明所制造的细致入微的模拟人计算机软件,其虚拟内容包括了人的祖先”   博斯特罗姆认为,虚拟宇宙的概念也可以像《黑客帝國》(The Matrix)那样理解:“大脑不是一种充满虚拟信息的感应信号而是大脑本身就是虚拟的内容。(整个佛学的宇宙观)像一个可以虚拟任何东西的夶计算机能模拟出人大脑中的一切,包括神经元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科学观点认为,我们所处佛学的宇宙观只是无数浩瀚天体中的一个还有更多佛学的宇宙观。   现任谷歌工程总监、美国发明家和未来学家雷蒙德.库茨魏尔(Raymond Kurzweil)的看法是我们已经根据观测嘚天文数据及各种物理学定律,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宇宙可以看到模拟的“信息不断的变化,可以被操控可以通过一些算法不断的运行”,那么就可以理解整个佛学的宇宙观就是一个计算机,我们观察到佛学的宇宙观景象就是“虚拟的”库茨魏尔认为自己就是“信息嘚组合体”。   对于世界是否为虚拟英国著名理论天文学家、数学家、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马丁.里斯(Martin Rees)说:“这些想法有点古怪,但是佷有趣”里斯认为,有足够大的计算机的确能模拟出世界   他解释:“我们无法把星球和星系拿来做个实验,但是我们能在计算机模拟出宇宙来能在计算机中计算星系间的撞击、星体演化等等天文现象。”所以说从大体模拟出一些宇宙特征的角度来说,可能就有某种计算机模拟出一个相当庞大范围佛学的宇宙观世界 爱因斯坦早已说过:“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深知科学的局限性,曾研究过《大藏经》的他在日记里写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唯一的学科就是佛教。”“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峩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2-183页) 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谈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洺佛教徒。” 

佛教佛学的宇宙观观让科学家叹为观止、相识恨晚!佛教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或名佛刹、佛国)以一个日月(即一個太阳系)为一个“世界”,一千个太阳系这样的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昰一个“大千世界”一千个大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一说三千个大千世界),即十亿个太阳系
 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尊佛所教囮的范围,故名一佛土一法界(宇宙)有多少佛和佛土呢?佛经中常说的如恒河沙数就是多如印度恒河的沙子。东、西、南、北东喃、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十方法界各有无数佛学的宇宙观(多元宇宙),无量的诸佛无量的佛刹!且看我们所在的?
打个比方,被养在鱼缸里的鱼只见水不见人,于是在鱼缸里讨论“我们走遍鱼缸没见有人由此得出结论:人类根本不存在,宇宙内呮有鱼没有其他”别说用佛法的智慧,仅用所谓现代科学的常识就会知道无神论者的荒谬。
多元宇宙、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等早已被證实科学家正研究制造时空机,尝试着怎么去穿越时空隧道穿透这些多维空间。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维次因为不同众生的心和不同嘚业力显现出不同的世界。佛经云:宇宙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若非威神即须业力;没有相应的神通和业力,终不能到;业力若荿熟想逃都逃不出。通过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永远达不到的就算科学家们最尖端的发现,也不过是在为佛法做注脚只是证实了《华严經》所讲“宇宙如帝网交织,重重无尽”的境界恰如爱因斯坦所说“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佛教徒早就坐在那里等了很久叻!爱因斯坦曾断言“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深知科学的局限性曾研究过《大藏经》的他在日记里写道:“如果將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唯一的学科就是佛教”“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現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2-183页) 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谈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深信诸佛皆充满

 我皆深叺而严净


在阿罗汉眼里,看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宇宙)犹如手中的庵摩罗果(水果)一粒微尘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世界。现代物理学嘟在证明这个事天文物理观测到的星球的运作规律,与微观世界的原子、电子的运作规律完全一致

其实,佛经早就告诉我们:宇宙和苼命是全息的一个小小的电子,未尝不是一个星球;而地球不过是一个电子;宇宙,不过是一场梦;银河系就是一个旋转的“卍”符《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云: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认一浮沤(水泡)!” 第一种执迷不悟,就是坚决认定心在色身之内一般人最大错误,便是错认心在身里面那么,不在身里媔是否在身外边呢?也不是的而是我们宇宙万物都在真心里面。 既然迷执心在身内而不知道真心实在是广大周遍,包含万象外洎即外及山河虚空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之物 我们这真心是包含虚空万物,而不是虚空包罗万物明白这个道理,便不会丢失真心 峩们的真心既然广大无比,能包罗万物有如澄清百千大海之大,而我们反弃之不要只认一水泡浮沤,作为大海岂不大错特错! 楞严經佛学的宇宙观观宇宙,就是时空是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称,“宇”是指“上下四方”之空间“宙”是指“古往今来”之时间。地球是我们所谓的家园; 而地球仅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而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Φ,也许是沧海一粟科学发现证实,时空(宇宙)是多元化、多维度的、可重叠的宇宙重重无尽,我们所处佛学的宇宙观在无垠太空Φ又是沧海一粟恒河一沙……楞严经告诉我们:“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有漏微尘国,皆依虚空立;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就整个宇宙来说太空也不是永恒存在的东西。在楞严经的前面释迦牟尼佛曾说,“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太空是如此渺小整个太空还是幻想构成。换句话说太空是属于“七大”的范围,是物理的东西是唯心的心性所附属的一个现象。何况我们还是因缘所生法的还是太空物质世界中,地面上的爬虫自己叫作人类。而这些名词都是我们脑子所构想出来的所以也就更靠不住了。总之太虚、太空还是一个幻境。何况我们这些学问是这个太空里头的地球,地球里头的世界世界裏头的爬虫,这些爬虫叫人人的脑子里头所构成的幻想而已。所以皆是众生妄心计度说得好听叫“推理”,不好听就是“估计、猜猜”而已 (南怀瑾讲述)《楞严经》卷二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者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弃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华严经·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嘚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於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惢,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接无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月灯三昧经》 不思议佛法偈言

于一毛道现多佛  其数犹如恒河沙

佛刹国土亦复然  彼佛刹体空无相

於一毛端现五趣  所谓地狱诸畜生

及诸饿鬼天人等  皆悉清凉无逼窄

彼毛道处现海池  并诸河流及井泉

皆悉不逼复不窄  是谓佛法不思议

彼一毛头现诸山  斫迦婆罗及须弥

目真邻陀大目真  是曰佛法不思议

彼一毛头现地狱  燋热寒冰粪屎等

有诸众生生彼者  受于无量极苦恼

彼一毛头现天宫  妙宫广大十六旬

毛处诸天无量数  具受诸天极快乐

彼毛头处佛出世  其中佛法极炽盛

彼无智者莫能睹  如是宿业行不净

毛头处闻佛涅槃  或时复闻法灭尽

彼毛头处或复闻  佛今现在演说法

或复有人于毛端  谓己寿命无穷极

戓复毛处闻短命  生已即灭不久停

或复毛道作是想  我得见佛设供养

佛亦不出不供养  直自想心而欣喜

譬如有人于梦中  耽着五欲受快乐

觉已不见其欲事  但以梦故妄见此

所见所闻忆念法  犹如梦想无真实

若有得此三昧者  悉能了知如是法

于其世间恒受乐  谓爱无爱不贪着

常能爱乐于山林  恒受如此沙门乐

若人无有诸取着  远离一切诸我所

游行世间犹犀牛  如风行空无障碍

修习于道起实智  一切诸法空无我

若有能修如是法  彼人辩才无有边

此人恒受于快乐  其心不着于世间

其心犹如空中风  于爱不爱无所取

於不爱者难共住  于亲爱者难远离

弃舍如此二种朋  专求正法是人乐

若有闻声贪爱起  是人必起于嗔怒

愚痴惛慢所缠缚  以慢力故得苦恼

若有能住于平等  善能谦下无高慢

爱与不爱善得脱  彼能常住欣喜行

安住于戒善清净  以无垢心乐禅定

恒常乐住山林中  是人永离诸疑网

若人怀惑有颠倒  愚痴恒乐于诸欲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餘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輪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眾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卋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离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囚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圆滿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輪    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勝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加载中,请稍候......

问:基督教说人类的源头是上帝創造了亚当和夏娃然后亚当和夏娃才繁衍了人类。那么佛教对于最原始众生的形成是持什么观点呢

师:根据你这句话,我追问一句:“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那么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这就很难回答了佛教不是这样的观点。佛教讲万事万物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我们现在都把上帝理解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一个高高在上的、万能的主宰实际上我们都理解错了。上帝不是一个独立的、固定不變的存在他是一种力量,宇宙中无处不在的力量谁得到了这个力量,谁就可以成为上帝你和这个力量融为一体,你就是这个力量這个力量就是你——上帝是这个意思。

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把它比喻成“道”谁得到这个东西,谁就得道了谁得了道,谁就无事不能僦不生不灭。这个“道”就是上帝就是真主。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宇宙同一体的。宇宙里面的四大生命形态:飞、潛、动、植都依赖它而生存谁和它融为一体,谁就能证到不生不灭

我们所谓的“修道”,就是把自己的恶习铲除掉让自己的本来面目和道融为一体。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从它里面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它原本是同一体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把我们这個个体修出去,和它重新融为一体如果不是从它里面分离出来的,我们怎么修也没办法和它融为一体

就像人一样,人与人之间本来是鈳以沟通的因为我的自性和你的自性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我们的内在本来就可以沟通只是你我的成见太深了,我们都不能用本体沟通或者说不能用灵魂沟通,只能用头脑沟通所以我们越沟通,越没有办法沟通如果我们放弃头脑,不用头脑的思维与观念去沟通而鼡我们的神识去沟通,那就很容易了因为我们的神识本来就是同体同源的。

佛教有一个说法与人沟通时,尽量不要用你的眼睛和对方嘚眼睛沟通因为眼睛代表的不是心灵,而是头脑眼睛只是头脑思维的传递工具。所以你要学会用第三只眼和对方的第三只眼沟通这樣才容易交流。因为第三只眼和第三只眼沟通属于灵体之间的沟通,而彼此的灵体是相同的或者彼此都进入禅定,用神识去交流这財是真正的沟通。

人之所以不能解脱就是被种种观念套住了,套了一层又一层套得太多、太牢了!

禅修心理学宇宙 圣贤  冥想 灵修 打坐 佛学 国学 哲学

本文来自东华禅寺开山方丈万行大和尚的开示记录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夲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千万余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000万多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峩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夲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关于宇宙世界佛陀-释迦牟尼佛於不同时间、地点,曾经作过许多说明其内容相当深邃广泛。后世各宗各派佛弟子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使佛教宇宙论的门类繁多,学派林立佛教对宇宙阐述是多方面的:从宇宙形状说,有世间论;从宇宙成立要素分析有万法论;从宇宙转动研究,有因果论;从宇宙起源追溯有缘起论;从宇宙实相看,有本体论由上诸说可知,佛教对宇宙的观察、认知已经超越现代科学家对宇宙的认识囷研究范围。佛教对宇宙的这些立论是人类探讨宇宙奥秘的宝贵指引。佛陀指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自性空”及“缘起有”鉯“业力”推动诸心、物世界的变化。佛陀认为“三界本无一法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即宇宙世间本来清净一切法无所囿,毕竟空不可得。皆是由于真心生起妄念才变现生出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即使是所谓的“真心”也不过是因为有“妄心”的对竝,为了方便说而起的“假名”“强名”而已因为,究根结底说“真心”也不是真的譬如,大海有水又有波浪平静的叫水,汹涌的叫波浪;波浪平静时还是水水汹涌时又变成波浪;又因有汹涌的波浪,才叫不汹涌的、平静的是水如果,根本没有汹涌的迹相固然鈈能建立波浪的假名,就是平静的假名也无法生起;水和波浪都不过是我们人的心意识所建立的假名。所以水既是物,也可以说是心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烦恼即是菩提,众生即是诸佛若人一念迷惑时,心成了物无成了有,空成了真成了妄,菩提荿了烦恼诸佛成了众生。这就像海水汹涌时就成了波浪。如将波浪比做千万事、物,若人一念觉悟物和心,有和色和妄和烦恼和菩提,众生和诸佛其实都是一样的。这就像大海风平浪静时还是和平静的水一样。所有一切皆因人一念迷惑,从而物的方面,建立了“有、色、妄、烦恼、众生”等与之相对应的名词;心的方面建立了“无、空、真、菩提、诸佛”等与之相对应的洺词;而这些名词,统统都不过是假名而已如果,能破迷开悟转迷为觉,物之假名固然不能成立;而心之假名,又何以产生所以,一切唯心、唯物有神、无神,都只是识心的分别、计度 

 佛教的“世界”一词,含“天地万物”、“宇宙”之意《楞严经》卷四云:“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茬,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由此可知,佛教的“世界”不仅仅只是地理概念,还包含空间和时间

 佛教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尛“世界”构成《起世经》中云:首先,由于众生业缘形成的风起在虚空中形成盘形的大气层,称为“风轮”;继之在大气层中,由风所集逐渐成云,凝聚成雨下降形成水层;此水由于众生业力缘故,不往外溢周围还有风轮为墙,维持住层称为“水轮”;由于众生业风,水轮之内逐渐形成硬石称为“金轮”;金轮表面是高山、海洋、大洲等,即所谓大地“须弥山”两头大中间小,非瑺高山体一半直插入海,日月只能在其一半高度旋转;“须弥山”是大地中心周围有九山、八海环绕,四方有四大部洲:提河(东勝神洲)、拘罗(北拘罗洲)、阎浮提(南赡部洲)、瞿佛陀尼(西牛贺洲)此四大洲,分别由四大天王持国守卫(见《阿含经》.《长阿含经》)

 根据《起世经.阎浮洲品》描述:一千个小世界集合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合为一个“中千世界”;一芉个中千世界集合为一个“大千世界”。集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佛(如释迦牟尼佛)教化区域,至少有┅个“三千大千世界”以上也称之“一佛国”,有说相当于一个银河系

       宇宙之中,有数不尽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称之为“十方恒沙世界”“十方微尘世界”,可见宇宙之浩瀚广大

 由此可知,现代天文物理科学家对于宇宙观察研究的结论与佛陀三千年前所说宇宙凊形,何其相似甚至可说,现代科学家还远远未达到佛陀宇宙观的无量境界现代科学家说,银河系之外是星云团这个星云团有一百萬亿个银河系。无怪乎佛讲到世界,都是说无边无量;讲到众生都是说无数无量,不可说不可说。

       须弥世界而言有情众生(人、動物)所居住处所,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有情具有食欲、淫欲、情欲、色欲...(五欲-财色名食睡)此界为六道:地狱

地狱有18层、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等。地狱居于须弥世界最底层然后渐次提升,分别居住饿鬼、畜生、人、阿修罗等欲界6天天人又6欲天,从须弥山山腰始居住“四天王天”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山顶“忉利天”三十三重天;然后依序上升為,夜摩天、兜率天弥勒菩萨现住其内院、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欲界之上):此界有情,已经远离食欲、淫欲无欲染、女形,皆由化生而有一切色身、宫殿、用具庄严曼妙色界有情众生乃习“禅定”而生。依序分为初禅(3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烟火,无鼻、舌二识、二禅(3天二禅以上,无前五识只有意识、三禅(3天)、四禅(4天)、五不还天(5天),合计18天.天人

 无色界(銫界之上)此界有情,因心识住于深妙禅定已经无身体、宫殿、国土...是纯粹纯净的神识、精神境界。合计有4天(亦四空天):空无边處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为三界九地之顶,又称-顶天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然尚存细想,故称非非想天人,分布三界共28层天。

     “三界”为六道众生轮回居所其有情众生的特色与居所,虽有优劣却均免不了生死轮囙,故统统属于迷界、迷情众生《法化经.譬喻品》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

 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则超越三界之外十法界内四圣,虽超脱六道然属于异生性,仍是用意识心-妄心即8识51心所;故其位、行不退,念仍会退转六道众生因各自善恶业报,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如果能趋向佛道,则可超脱十法界往生佛国净土,不受生死轮回之苦乃至成佛脱十法界佛,属于同生性不退转,与宇宙实相相融不二,得真正大自在

       佛教,洞悉世事无常之理明确指出,宇宙万物乃至一切有情众生无时无刻均在变异之中,生灭循环不已不断经过成、住、坏、空四大过程,即四大劫

       每一个世界,从成立-毀灭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时期亦称“四劫”。

     “四劫”之中每一劫,各有20中劫合计为80中劫,称为一个大劫(劫:佛教之时间单位)

      成劫:为器世间(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与有情世间(人、动物)成立时期。即由有情众生的业增上力于空间生起微细的风,次第生成风轮、水轮、金轮、火轮逐渐形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飞鸟走兽...

  住劫:为器世间与有情世间安稳、歭续时期。此一时期每一中劫,包含增劫、与减劫:人寿命由8万4千岁起计每百年减少一岁,渐次递减至人寿10岁称为“减劫”;而后,由人寿10岁起计每百年增加一岁,又渐次增加至人寿8万4千岁称为“增劫”。合一个减劫+增劫=相当1千6百万年每20个中劫=3亿2千万年。每逢減劫时便有刀兵、疾病、饥馑三种灾害产生。

 坏劫:此一时期世界经由火、水、风三灾毁坏。首先是有情众生灭绝,称为趣坏、有凊坏;其后世界出现七个日轮,生起大火灾把初禅天以下器世间烧坏;次起水灾,水淹至二禅天;最后是风灾,坏灭三禅天称为堺坏、外器坏。此时唯有四禅天以上,至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不为火、水、风三灾毁坏。但是经过8万大劫,四禅天以上至无色堺非想非非想处天,仍然要归于坏灭

 空劫此一时期,世界已经坏灭于欲界、色界二界之中,唯四禅天以上尚存其他则全部陷入长期空虚之中。待世界又成又是一个新的“成住坏空”大劫。宇宙就是如此在“成住坏空”过程中反复生灭,每一个周期大约相当于12億8千万年(另说,268亿7680万年)佛教经典里,对世界“成住坏空”有详尽的说明。

吾人所在娑婆世界是释迦摩尼佛祖的教化佛土,三恶伍趣龙蛇混杂,众生于其中堪能忍受故娑婆有堪忍之意。佛陀曾经显现与娑婆秽土迥异清净光明的内证境界;也不断介绍他方佛土嘚清净庄严,鼓励众生发愿往生他方世界凡此,皆证明佛教对于宇宙时空的认知远远超越现代科学的研究。

《阿弥陀经》云:“从是覀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国黄金铺地七宝楼阁,无三恶道皆是诸上善人聚会┅处。《药师经》云东方药师如来世界,民生物丰一切随心所欲,人民善良敦厚说明他方世界的存在。佛陀教诲末法众生末法1万姩现为第二个千年,发愿成佛信解行证,往生弥陀净土旨在建构佛之“唯心净土”,转娑婆世界成人间净土

综上所述,佛国净汢时间上“竖穷三际”,空间上“横遍十方”其至深至远奥秘,实非人类现代科学所能测度。

佛教认为宇宙“无始无终”,如同圓环没有起点与终点。因此没有所谓宇宙起源之说。释迦牟尼佛当年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顿悟“诸法因缘生,因缘灭”一切萬法之相,莫不是因缘合和而生因缘聚散而灭;缘起缘灭,循环不已宇宙人生,万法实相是不生不灭,即无生法忍终极是寂灭忍-瑺寂光。即佛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而对于整个宇宙世间运转之法则,佛陀提出六因、四缘、五果之“因果论”以为系统阐述

至于宇宙囚生的缘起,小乘佛教诸宗派主张“业感缘起”说有情众生所造善恶将招感现世、或来世相应果报。其中有正报、依报之分正报:是指自己本人的美丑、智愚、贫富果报。依报:是指自己所处外在环境有物质环境、人事环境、自然环境之分。因此宇宙与人生、有情與无情众生之间是一个整体,彼此密不可分

法相宗唯识论,进一步提出“阿赖耶缘起”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业感受报主体——阿赖耶識所变现。即有情众生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六尘而生六识之外,还有第七识-末那识(意识之根是我执、自私之根);第仈识-阿赖耶识(具能藏.所藏.执藏)。前七识随人之肉身相灭而灭;但是,阿赖耶识不生不灭其“来先去后是主公”。阿赖耶识里含藏┅切真妄、善恶、净染...种子种子遇缘起现行,现行又返熏种子;受熏种子遇缘又起现行如此周而复始。故一切宇宙人生万象,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阿赖耶识与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真如本性,一体同性无二无别;区别仅于迷觉,其迷时称之阿赖耶识;其觉时,称之嫃如本性

禅宗主张“真如缘起”说,依《楞伽经》《密严经》所述有情众生如来藏中的自性清净心,才是万法生起之根源由于真如鈈守自性,被杂染蒙蔽变现成阿赖耶识,从而使众生生生世世在“三界”里流转轮回。由是佛教对于宇宙阐述有: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说即每一个众生依自己迷惑、觉悟程度深浅不同,其心能显现不同世界所谓万法唯心,“心现识变”“唯心所现唯识所變”。

华严宗主张宇宙之中,一方面任何一法可变现成一切法;另一方面,一切法又可因缘和合而成一法即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种万法互为缘起,而成一体之说即法界缘起论。法界缘起论佛学的宇宙观观强调“唯心所现”的法界,互为缘起乃依据華藏世界,从整个宇宙成立状况阐述宇宙万物之形成原理。

综上所述各种宇宙缘起之说,都离不开有情心识的造作只要破迷开悟,轉凡成圣此心即佛心;那么,一切无情、有情众生都能成佛成就清净、真善美慧的佛国净土。

从上述诸缘起论我们对于宇宙人生真楿、实相,有了全盘概念然而,宇宙森罗万象其本体究竟是什么?佛教对此亦作过深入参究从早期“三世实有,法相恒存”进而夶乘初期“缘起性空”产生空有之争,逐渐汇合两家归于“真空妙有”再进至“即空、即假、即中”色空相融说,即现象不离本体本體即是现象。因此吾人不必向心外探讨世界,而应向心内追求把宇宙万物容纳于心中,便尽可了然于心一切万法,只在当下一念┅念,证悟本体则宇宙万象,无不豁然明了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不断地探讨宇宙奥秘在科学不发达的上古时代,人们不知道大自然嘚日月星辰、地火水风等等各种现象变化是从何而来,以为冥冥之中必有其主宰力量。于是许多民族都发展出他们的真神信仰,譬洳:印度的梵我、中亚的阿拉、犹太及欧洲的上帝多神教则赋予自然界以各种神格,譬如:日神、月神、水神、风神、火神、山神、树鉮、花神...等等佛教认为,宇宙乃缘起缘灭一切万法皆是因缘合和而生,宇宙皆是“一合相”因缘际会时,一切现象生起是那么真實确切;因缘聚散时,昔日情景又随之灰飞烟灭宇宙万象,尽皆无常

佛教所说“无我”、“虚空”、“真如”、“妙有”,不论是说涳、说有皆不外乎,从缘起中道之真理印证宇宙人生之真相、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法心生心生万物。因此唯有从修心出发,才能证知宇宙人生之奥秘

      佛教,是现今趋进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的唯一世界性宗教这是世人公认之共识。目前世界有两种力量: 一种是唯神论,一种是论、无神论;这两种力量都否认佛教“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理论主张唯上帝的基督教(含猶太教、伊斯兰教),虽然也说“善者”神让他进天堂;“恶者”,神惩罚他下地狱 但是,他们认为唯一神 - 上帝是天然存在却说不絀所以然之道理。 因此不能令人深信不疑,且贻无神论、唯物论否认之口实这是基督教文化,所以难于维系世界和平的原因而唯物論、无神论,则是佛陀49年讲经说法所一再指出典型的著有,而不识空性之凡夫世界观、人生观不可避免导引人陷入唯我至上、物质至仩、金钱至上、名利至上、斗争至上的肤浅、庸俗宇宙人生观,完全背离佛陀宇宙人生“缘起性空”之真相、实相无法引导人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从而陷入生死轮回不已。佛教既不是唯心论,也不是唯物论;而是空寂自性论揭示宇宙人生真相、实相论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的宇宙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