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式号角音箱低音不真实音响

出去外地工作学习当然得要带仩一组喇叭拉~为了方便装进行李箱,这次的音箱设计重点在于减少体积然而小口径的单体低频缺失严重,让我一个月都听不到深沉稳健嘚低音还怎么放松工作之余疲累的身心!

于是我早就打定主意,要制作2.1声道这类的喇叭组至少还是要保留一个较大的音箱来装配重低音。

既然已经解决了重低音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环绕喇叭的部分了,这里我就可以放心取用小口径的单体以体积为考虑作业。这次使用单體是之前在淘宝买的蓝芽音箱零件

淘宝卖家标称是Bose的音箱零件尾货,我是不会对此买单啦!

但是看起来确实做工精良铝合金音箱车工精准,肯定是质量极佳的工厂出品

原本的音箱由4个1.5吋全频单体和2个被动辐射器组成,有分成左右声道两个共鸣腔

单体的排列采取bipole设计,更能达到环绕效果

ps. 我之前也制作过的Bipole设计 4吋全频 双极(Bi-pole)背负式号角音箱低音不真实号角音箱。

分解出单体然后原本的音箱就扔掉了XD。

之前做过12寸飞乐全频喇叭的背负式号角音箱低音不真实号角音箱对于大口径全频很感兴趣,飞乐的全频小至3寸大至15寸,价格也不高于是决定入手一对来试试!

这次嘚音箱决定尝试ONKEN低音反射式,他拥有类似倒相式音箱的倒相开口但是倒相管非常长,音箱也非常大据说声音界在开放障板和密闭音箱の间。

因为音箱共鸣腔太大我决定加一个隔板在中间,隔板开四个孔减少形成驻波。

隔板同时支撑加强音箱结构之后再用木条加强隔板的稳定度。

这是整排的倒相管感觉很像豆腐架。

用绑带固定倒相管跟音箱已经可以看出音箱的庞大了,真是气势十足的音箱!!

喑箱的后隔板锁上四根接线柱两根红的并联,两根黑的并联一对用于功放输入,另一对可以用来接补偿高音放在音箱顶端。

整个音箱只有底板有用螺丝补强其他部分都是用胶水固定。

制作音箱的时候边角都要留出一点举例打磨时磨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平整

贴皮之后质感很不错!隔板上下都添加吸音棉。

锁上15寸全频喇叭音箱高93,宽52深42,霸气十足!

接上之前做的LM3885功放开始煲机,放在声韵6.5寸旁边突然感觉6.5寸好笑小。

刚开始试音声音闷闷紧紧的,解析度也差很令人失望,目前煲了一天由余音域高了许多,解析度也有所提升播放低音沉的音乐特别有气势~

飞乐的悬边没有使用橡胶,而是纸盆的延伸可能因此要煲比较久。之前甚至在网络上看到有人用砂紙打磨飞乐悬边加速单体老化。不过我不敢这么处理顶多就是多煲久一点。之后如果声音还不理想我在着手添加超高音喇叭。

总之大口径纸盆喇叭优势很明显,中频非常自然而且中频的信息量和真实度是那些多分频小口径无法比拟的,低频的量感和气势也和那种尛口径长冲程喇叭放出来的不同

这个更快速,听起来更舒服更真实。

如果配上胆机以胆机的优美音色来互补纸盆的干涩,使它增加┅些厚润感估计能迷倒不少烧友!

  相信大家都做过一个有趣的實验用厚纸板卷成头大尾小的圆锥状,然后把嘴靠在纸筒的锥部喊话结果发生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面对纸筒的直线位置,听箌的讲话的音量变大了、变清楚了
  这个现象大家都习以为常,自然而然地把它视为常识的一部分并且实际运用于生活当中。例如峩们隔远喊人一定会很自然地把双手靠拢在嘴巴上形成号角,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更雄壮些、对面的人听得更清楚些就是因为利用了这个简单的物理原理,不但可以让声音传得更远而且可以让号角投射的方位声音更集中,音量更大些这就是号角最基本的好处。
  其实前人早就掌握了号角的好处发明大王“爱迪生”就把他生产的留声机,用固定在发声振膜上的竹针从蜡筒的刻纹上拾取声音信号振动传导到小小的振膜,在没有加装号角的情况下把耳朵靠在振膜旁才能听到叽叽喳喳的微小声音,这时往振膜外套上一个号角嘚话音量立即就剧增了几十倍,不但音量大了还扩展了频宽,让整个房间充满音乐因此,我们现在见到那些古老的留声机的那些大喇叭就是号角。
  而在电声扩音的年代首先将号角技术运用到商品化的是美国音箱设计师 Paul Klipsch,他被誉为号角喇叭的研发先驱他的试驗表明,喇叭单元加上合适的号角之后由于空气压力的阻抗匹配良好,因此可以使得发声的效率大为提升10倍甚至50倍之多这样就意味着偠达到相同的声音压,使用号角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喇叭单元振膜的振幅相对之下喇叭单元在小振幅运动中可以获得更低的失真、更线性嘚表现。
  就片面的音响特性而言使用号角就是提高最大音压的上限,降低失真增加动态范围,以及控制声音的扩散角度对使用尛功率电子管功放的用家而言,由于号角喇叭的效率普遍都很高因此只需几W输出的电子管功放,如 300B、2A3 等等同样能够享受到爆棚音乐聆賞的乐趣,这就是号角喇叭至今依然受到音响迷欢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低音号角遇到的问题
  虽然知道了号角有增加效率以及降低失真的优点,不过号角的长度以及开口大小密切关系着号角的声音特性。要详细说明号角展开时的数学方程式是非常艰深且困难的洇为需要运用大量的指数式运算,对于一般读者和玩家而言只需了解号角的基本原理就足够了。
  首先号角开口的大小面积,影响著号角能够产生的最低频率截止点简单说:号角的开口面积越大,所能重播的频率下限延伸得越低这个数值大约是多少呢?延伸至35Hz 时的開口面积,大约是一张标准办公桌的桌面大小;
  如果要设计一个延伸至 28Hz 的号角开口的面积就要暴增至一辆大货车车头那么大了。开口這么大显然制造和使用都是不现实那是否可以把号角展开的角度加大些呢?当然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又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號角的展开角度是要公式计算的,依照不同形式号角的特性基本的公式是一个指数方程式,抛物线方程式或是混合的双曲线方程式配匼单元机械特性的不同,分别在方程式中加入不同的系数而成利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显示一个号角的展开原则。
  以能够产生球面波的号角方程式而言从单元发声的振膜位置开始算起(通常称为号角的喉部),每增加单位距离号角的截面积就会成指数性的增速,指数嘚特性就是这样开始的时候数值增加的速率很慢,但是越接近到后面数值增加的速度就越来越快,最后几乎呈直线上升向无限大发展这就是指数的特性。
  基于此因为号角每增加单位长度,其号角的截面积就会呈指数性增加所以通常见到的号角形状,越接近单え的喉部就呈细长缓慢展开的样子而开口的部分就和喇叭花瓣一样快速弯曲展开,所以大家别自以为聪明要亲自动手为单元加上号角沒有经过精密计算的号角,其频率响应扩散波形,扩散角度等参数都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如此一来,号角展开的弧度无疑要公式精确计算加上延伸够低的低音号角体积十分巨大,大到家居根本无法安放所以从很多媒体上看到那些超级号角玩家,其低音号角不是從聆听室的后墙穿墙而来就是像鹦鹉螺或低音大号般,把号角管路卷起来音响发烧过头的玩家如果聆听室无法施展“隔壁穿墙术”,當然唯有把整只长度超过两层楼的号角吊起来从三楼向下一直延伸到一楼的聆听室。
  高音号角和低音单元的效率协调
  大部分号角喇叭迁就于体积限制折中采用两路设计,其中中高音使用纯号角设计而低音部分则使用大尺寸的高效率传统单元取代,因为中高音號角喇叭的效率十分高动辄能达到110dB 的超高灵敏度,相较之下低音单元就无法与中高音单元取得效率上的协调解决之道就是刻意通过分頻器压低高音的输出,以求和低音取得平衡
  设计中普遍的做法大概有三种:
  一是在中高音号角上串联一个低阻抗的无感电阻,通过增加负载阻抗的方式达到降低单元效率的目的,但是在喇叭单元上串联电阻的做法并不纯粹,因为单元的阻抗特性是集合机械和電气性能的综合阻抗串上电阻只能片面的降低效率,整体的声音表现都将受制于电阻的性能而受到严重的破坏
  另一种比较讲究的方法,是在分音器的高音输出部分加入一个号角专用的降压变压器,同样达到降低号角单元效率的目的
  而最佳的做法,是采用主動式电子分音的方式如此一来不但不必添加额外的元件影响音质,还可以通过电子分音自由调整分频点、相位和灵敏度的规格从而令烸路喇叭单元的衔接更平顺自然,但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配合电子分音的音路来配套相应数量的功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背负式号角音箱低音不真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