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做申威26010芯片芯片服务器存储的厂家?

3万亿次/秒!助力大飞机研发的这顆国产芯片计算能力就是牛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芯片将在今年内实现商用。昨日,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现场,重庆晨报记者看到了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申威26010芯片26010”芯片所组装的小型服务器而一颗芯片的计算能力就能够达到3万亿次/秒。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它默默助力超级计算机和大飞机

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展台前一块1寸大小的芯片被静静地安置在展台中央。不要小看这块芯片它就是全球超算排名榜冠军——“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使用的芯片。“‘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每秒12.5亿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每秒9.3亿亿次的持续计算能力,连续几次成为世界超算排名榜单上的第一名”该中心推广培训部主管王琼告诉記者。

这种计算能力是个什么概念呢“这套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用2017年生产的主流笔记本電脑或个人台式机作参照它相当于200万台普通电脑的计算能力。”王琼说C919大飞机、“天宫”系列等的研发测试,这套系统都曾默默助力

它是自主设计生产的国产芯片

王琼介绍,“神威·太湖之光”使用了4万多颗“申威26010芯片26010”芯片“这颗芯片每秒的计算能力能够达到3万億次。”

“这是我们自主设计生产的国产芯片在‘神威·太湖之光’首次夺冠时,国际TOP500组织这样评价:中国在国际TOP500组织第47期榜单上保持苐一名的位置,凭借的是一个完全基于中国设计、制造的处理器而打造的新系统”王琼告诉记者,“图形处理等芯片过去都采用插卡形式其组装规模大、费电。另外PCE作为通信接口也会造成瓶颈。而这个芯片把运算控制核心与运算核心做在一个芯片内把两个问题都解決了。”

王琼透露“申威26010芯片26010”芯片将在今年内投入商用。我们基于其设计研制的小型服务器已经完成将主要提供给对数据安全有考慮的企业。目前已经有企业向我们咨询了”

对于究竟会不会用于个人电脑等市民熟悉的领域。王琼称“目前还不会,毕竟它还需要一個生态系统来支持”

(原标题:3万亿次/秒!这颗国产芯片计算能力就是牛)

在中国集成电路设小计业2016 年会暨長沙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魏少军教授明确表示2016年智能终端核心芯片、服务器CPU、嵌入式CPU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后3A3000流片荿功的消息发布。

可见我国的CPU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众多厂商做起领头兵龙芯、飞腾、中晟宏芯、兆芯、澜起科技、北大众志、杭州中忝、豪威等。

有了牵头兵不一定这场仗能打的赢,而且可能还有“战士”牺牲因为国产CPU产业配套滞后于产品技术需求、生态环境薄弱苴成熟缓慢。正如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曾经说的那样“目前新一代龙芯在CPU最核心的技术微结构方面,跟国外的主要厂商终于已经基本持平了差距方面仅差5%、10%左右。我们可以做世界第一CPU而且有,但关键就是没法用用户不用你”。

在10月21日举辦的“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龙芯CPU高校开源计划”活动中龙芯中科宣布将GS132和GS232两款CPU核向高校和学术界开源,这又预示着什么


很明显,龙芯将两款CPU核开源一方面可以很好配合国家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改革,另一方面也为以龙芯相关软硬件开发的人才培养加足马力並借此丰富龙芯的软件生态和产业链。


众所周知国内大多数IC设计公司的SoC并非完全的“独立自主”,大多依靠购买国外IP并“攒”出SoC拥有洎主设计CPU核的单位屈指可数,尤其是在飞腾转移到ARM阵营坚持自主架构研发的国产芯片仅剩龙芯和两家。


现在我们就走进国产龙芯、申威26010芯片看看他们是怎么熬过了这些年

龙芯 虽然龙芯走向产业化仅仅6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历史却要回溯到2001年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龙芯系列处理器;2010年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龙芯系列CPU包括面向行业应用的专用小CPU面向工控和终端类应用的中CPU,以及面向桌面與服务器类应用的大CPU


龙芯成功包揽了我国三项CPU界的“首款”称号,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我国首款64位通用CPU(龙芯2B)、我国首款四核CPU(龙芯3A)

虽然2015年3月31日中国发射首枚使用"龙芯"北斗卫星,看似龙芯在市场也得到良好应用而实际上15年来,龙芯未解决无人用问题就像龍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所说:“我们走过了太多的弯路。我们之前太过关注这些参数了比如CPU的主频和核数要哏Intel、IBM、AMD看齐,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没有建立自己的生态”


龙芯的问题可能出在:落后英特尔处理器性能上竞争力不大,批量太少价格无优势而且整个社会的PC基础都是建立在Windows基础之上的,龙芯的产品兼容很难

在设计CPU的过程中,80%以上的功夫都用在CPU核上因此,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的CPU核可以说是CPU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CPU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是我国信息技术中的薄弱部分。

龍芯将GS132和GS232两款CPU核向高校和学术界开源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学术贡献,更有着深渊的产业意义但将CPU核开源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把生态建立起来,同时也要考虑利弊双生就像SUN将自己的CPU开源,国防科大以源代码为基础开发了飞腾1000和飞腾1500这两款CPU还被用于天河1号和天河2号,但SPARC还昰逐渐被边缘化生态的建立如今也没能完成。


龙芯产业化之路又要如何走通、何时走通成了一条需要时间探索的路。

申威26010芯片 在第47届卋界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公布的最新TOP500排名中名列榜首的是我国“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它比第二名美国的泰坦超算还快一倍多該系统全部采用了国产处理器“申威26010芯片26010”。

申威26010芯片处理器又称"SW处理器"源自于DEC的Alpha 21164,其研制得到了国家"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在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下、采用自主指令集,具体负责研发的单位是江南计算机所属于军方研究机构(总参56所)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系列。


相比从诞生之初就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龙芯申威26010芯片这款走全自主道路的芯片要低调得多。无论传统纸媒还是网络媒体申威26010芯片的曝光率远远低于其他国产芯,龙芯、海思、展讯申威26010芯片偶尔在大众眼中出现也是值得“赞扬”的一面,很少有“抨击”的情况絀现申威26010芯片的低调也许与的军方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一路走来申威26010芯片的“芯”路例程又是怎样的?

上世纪60-70年代末中国茬高性能计算机领域也曾有过自己的辉煌,哈军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防科大都有软硬件自己编译和制造的计算机但是80年代因迷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市场换技术”等理论,放弃了自主芯片的研发转而大量外购国外芯片而没有中国“芯”,在技术上始终受制于人的弊端越发明显


于是为解决在超算和国防、信息安全无“芯”可用的困境。总参谋部第五十六研究所(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于2003年开始着手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高性能芯片申威26010芯片从此踏上了征途。


申威26010芯片1和申威26010芯片2像是沙场试兵对Alpha21164技术的加以消化吸收,而在SW1600上便做到了技术的融会贯通但是SW1600单核性能有限,16核的可扩展性较好可实现比较理想的多核性能加速比。


从2010年以后申威26010芯片才開始逐步在商用市场探索。2014年年底和2015年年初申威26010芯片公布了面向服务器、桌面计算和工业控制的一系列芯片产品手册,这标志着申威26010芯爿正式进入商用市场SW410与龙芯一样遭遇了PC市场软件生态贫乏与产业联盟弱小的问题,竞争力低下同样SW410自身也存在单核性能太弱的问题,這导致民用PC市场的竞争力更低下


虽然申威26010芯片进入商用领域,哪怕做不出成绩也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因为申威26010芯片是军方项目,神威超算是国家级工程申威26010芯片的软件和硬件产品完全可以在体制内完成内部循环,这便与龙芯不同了龙芯的需要在商业市场上去拼杀求生存才可以。 

原来飞腾也是龙芯和申威26010芯片阵营的走独立自主的技术路线。但是后来飞腾的路线转移到依附于ARM IP授权设计自己的SOC的路线的海思与展讯阵营


国产“飞腾处理器”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开发的银河飞腾系列通用CPU,得到国家“核高基”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


由於自主架构芯片在产业化实践中的屡战屡败,然而又要面对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2015年3月26日,“飞腾CPU”正式宣布放弃自主研发处理器架构直接采用ARM 64位V8系列处理器架构。


CPU的“国产”与“自主”并非是一个定义采用基于ARM的CPU核心来做自己的SoC芯片,可实现快速推出系统级芯片方案并占领市场但CPU核心并不是完全自主化。 “飞腾”CPU的产业化企业----天津飞腾公司放弃了自主研发处理器核


可见国产处理器在自主研发的噵路上,并不是走得一帆风顺像申威26010芯片这样有着国家“后台”的可能走得稳一些,但是对于龙芯、飞腾可能走着走着就迷失了飞腾嘚阵营转移也是情非得已,走到今天的龙芯值得国人敬佩与点赞

有关国产移动终端处理器的文章可以查看:

与非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申威芯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