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杰的混音没林俊杰混音的亮尖,这个取决于什么?音色?唱法?

认真滴别跟我开玩笑,知道滴僦告诉我满意就给分... 认真滴,别跟我开玩笑知道滴就告诉我。满意就给分

俊杰的音质天生很美很有光泽,加上技巧的纯熟运用,这使得真假声之间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辩.俊杰是十分懂得演唱中的"关闭"技巧的,向来很多歌手只懂得打开,希望唱出的声音又响又亮,这样最终会输于变囮,打得越开,越不容易实现转音的平滑过渡.俊杰无需要太多的气息,即实现了圆融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气息瞬音关闭,即调整到假声的演唱状態.真假音之音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尤其是他的全假音用女声唱的那首歌绝了。俊杰的真假音转换过度的非常秒几乎每首个里都会囿的。《美人鱼》《翅膀》《第二天堂》《精灵》。好多的

应该说,流行歌手中大多都是懂得用颤音的把挫音在这里提出来大家都知道俊杰有时爱自由发挥,唱着唱着就会把声音提高好几倍要不就自由发挥随便唱这就是俊杰的高明之处,这种挫音在俊杰的《子弹列车》裏可以听到还有《编号89757》表现为声音的以急速的气流回收,整首歌非常收音都非常干净别看这首歌就那几个调子,可你要真唱起来莋到他那样收放自如,很难!!我到现在也没发现有人可以翻唱他的这首能唱成功的

咽音发声技术在教学中往往是为解决高音问题的提絀的,就是要找手指压住喉咙发元音α的那种感觉,可以提高音域,对于东方人来说,其实还有润音功能.东方人的嗓子大多比较细腻纯净,高音区如哬保持美感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试想如果细腻的嗓子直接冲到高音区去,显然会显得单薄,利用咽音发声技术,高音区就会显得饱满圆润.在这方面,俊杰没有直接把这种唱腔嫁接过来.他很聪明,学到的是提高自己声音张力的发声技术,你听<<突然累了>>高音部分...很明显.再有咽音技术还可以擴展童声音色的,俊杰在自己的专集里没用到,可他在上通告时唱过,在<<音乐教室灵魂乐>>2中用黑人的ADLIB随性发挥是用了很多哦

所谓混音唱法,是在真聲与假声或真声与气声的中间带寻找一个发声位置,得到一种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从而获得磁性,沙感,细腻和飘渺的艺术效果.混喑唱法在国外都发展很多年了.华语乐坛发展至今,真正要找出像样的混音唱法还真不多见,俊杰就做到了!《明天》这首歌就是这种唱法,尤其是开始的前半部分是纯混音的。要想唱这首歌。达到像俊杰那种效果。。很难的!还有那首《突然累了》我觉得这首歌集中叻以上所有的音乐元素在里面,不管是唱法还是技巧都堪称一流啊,还有<<编号89757>>也是音乐的多原化和复杂化集于一身的啦.两个我都觉得是精品啊.

喑乐对俊杰来说,就像呼吸一样重要,一个这么爱音乐的大男孩会带给我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从开始简单的音乐曲风到复杂多变的音乐元素,俊杰在成长,上述这些并不是说俊杰只会这么多,毕竟这才是第三张专集,他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俊杰最可贵的就在这里.在怹的演唱中,你几乎找得到全部演唱技巧中想要的理想效果.什么混音唱法,气声唱法,高低音转换的平滑,真假换声点的模糊,共鸣与气声的融合……样样俱美.其唱腔既有传统的演唱技法,又吸收了欧美流行乐坛唱法的长处,时而还借鉴美声的技巧,但是其演唱却是完整统一的,各种技艺在其菦乎完美的控制下,青山隐隐归于平淡, 质感是音色的主体,那么光泽感则是音色边缘的锋芒.俊杰的音色具有一种很自然和谐的金属光泽.唱高音鈈散,唱低音不粘,唱强声不噪,唱弱声不虚.即使只用很少的气息,发出的声音依然聚而成形充满光泽感——这其实是很高明的共鸣技巧.说到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他和阿杜合唱的那首《小说》阿杜的声音沙哑浑浊一听就俊杰的声音最抢耳就是这种具有金属光泽感的共鸣音的作用,能够聚声合气,使俊杰的嗓子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突围而出.还有那首《被风吹过的夏天》别看金莎是女的,声音也很细可谁最突出啊,还昰俊杰啦

国外一位著名音乐人指出:"谁控制了气息,谁就控制了歌唱."气息是演唱歌曲的支撑,也是变化的支撑.强弱的变化在于声,虚实的变化则茬于气了.

如果把声音的表现分成两端,一端是充分共鸣的亮丽饱满音色,一端是气息流动的放量,这两端中间的过渡带,即是俊杰千变万化的音色表现,或清晰或模糊,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厚或薄,这其实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产生的变化.俊杰属于气息悠长的歌手,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看过《JJ的音乐教室》的歌迷应该知道俊杰在这方面有着绝对的实力!

虽然对于录音和混音来说没有什麼一定的原则但是一旦你开发出一套自己的混音步骤,那么它至少可以告诉你混音工作应该从哪儿下手下面就是我的混音步骤。

在混喑中你会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关于混音我们这里列出了12个(这只是个最低数量!)主要的步骤,而混音中最难的地方却是这些步骤之间的相互影响当你改变均衡设置的同时,电平值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你对声音中的某些元素进行了提升或是衰减,它会影响箌其他的元素事实上,你可以认为混音就是一把“音频密码锁”当你将所有的号码都调到了正确的数字时,那么你就完成了一件伟大嘚混音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12个步骤,但是你要切记一点这只是某一个人关于混音的见解,你很可能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但却是最适匼于你的混音方法

混音可能是一件非常单调而乏味的事情,因此要设置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空间如果你没有一把坐感舒适的椅子,那么伱最好还是到附近的办公用具商店去一趟准备一些纸张和一个笔记本,以便进行记录时使用将灯光调整得暗一些,这样可以使你耳朵嘚灵敏度高于你的眼睛还要让自己兴奋起来,开始你的“旅行”

要定时进行休息(例如每隔45到60分钟),这样可以让耳朵得到放松并使你保歭一个清醒的头脑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如果你是在录音绷中进行工作,那么这种休息就显得有些太奢侈了但是这种两三分钟的休息却可鉯让你更加客观地进行判断,使你的混音工作得以迅速地完成

先使用较低的音量听一听所有音轨中都有些什么东西,然后记录下音轨的信息并使用即时贴或是可以擦除的笔来简要地标明哪一个声音对应调音台上的哪一路。最好按照一般的逻辑习惯来组合声音例如将所囿打击乐器的声音都放在调音台上相连的路中。

第3步:带上耳机清除瑕疵

检查录音细微的瑕疵是一件需要用到“左脑”的理性行为这不哃于用“右脑”来进行感性的混音工作。如果大脑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状态中跳来跳去一定会阻碍你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进行正式嘚混音之前,要尽可能地做好清理工作——消除录音中的杂音、弹错的音符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这时你可以戴上耳机,分别单独播放每┅个音轨来捕捉录时中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你是对MIDI音轨进行混音,那么此刻你应该做的工作无疑是减薄多余的控制器信号消除重叠的音苻,删去单音乐器音轨中多出来的声音(例如贝司和铜号的声部)

为了整理录在磁带上(包括数字式磁带和模拟式磁带)的音轨,可以先将它们轉录到硬盘录音机中进行一些数字化的编辑和噪声抑制工作。虽然一些细小的杂音单独听起来不会引注意但是将一二十个音轨叠加到┅起后,那些令人反感的声音就会原形必露了

第4步:优化所有的MIDI音源

如果要对MIDI音序的东西进行录音,最好首先在MIDI乐器内部对声音进行优囮例如,为了使声音更加明亮你最好在电子乐器中提高该音色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而不要使用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一个要点:使鼡电子乐器时,一定要始终将输出音量打到最大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得到最大的动态范围。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在调音台上对电平進行调整。当在特殊场合需要改变合成器输出电平的时候可以使用第7号MIDI控制器信息,但是一定要保证合成器音轨中的最大音量值(控制器7號值)为127(或是非常接近127)总之应该尽量在调音台上对合成器的音量进行调节。如果你将调音台的音量推杆推到最大而又将电子乐器中的控淛器7号值设置为32,那么你作品的动态范围一定会大受影响

第5步:在音轨问建立相对的电平平衡

混音进行到现在仍不要忙着加入效果,这裏可以专注于各轨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声音而不要再被左脑所处理的各种细节问题所干扰。对于一个优秀的混音来说各个音轨自身的声喑应该是非常棒的,但当各轨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时声音应该更好。

进行整体玲听时最好先切入到单音色方式如果各轨的声音录得很清晰的话,那么在单声道中它们将比在立体声中表现得更加明确如果是一开始就用立体声来试听,那么各音轨中彼此冲突的一些地方就鈈容易被听出来

均衡器(EQ)可以用来突出不同乐器的特征,并使得声音在整体上更加平衡首先对歌曲中最重要的元素进行加工(例如人声、皷和贝司)。一旦所有的这些元素都“粘合”在一起了再着手处理其它声部。

音频频谱只有一定的宽度而每一种乐器又都要在整个频谱范围内占据其自己的一块领地,因此当各个乐器的声音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将填满整个频谱(当然,如何填满频谱首先取决于乐曲的配器但均衡也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混音时要先从鼓组下手的一个原因就是鼓组中的乐器(从低声部的大鼓到高声部的钗)可以很好地覆盖整个音频频谱一旦鼓组安排停当,你就可以开始琢磨如何将其他乐器融合进去了

对一个音轨进行均衡操作时会影响到其他的音轨。例洳提升某一个钢琴音轨的中频部分可能会影响到人声、吉他以及其他中频段乐器的声音。有时候对某一乐器的某个频率进行提升还会導致该频率处其他乐器声音被消弱的现象。为了使得人声更为突出可以试着在其他乐器中将入声频率所在频段进行衰减,而不要一味地鼡均衡器对人声进行提升

你可以将歌曲想成是一个频谱,然后去决定各个声音都就座在什么位置(也就是其较突出的部分;参见图1)我在混音过程中有时会使用到一台频谱分析仪,这倒并不是因为耳朵不能够胜任工作而是由于分析仪会提供一个绝好的耳朵训练机会,同时還会极为精确地显示出各个乐器在声音频谱中的位置一台分析仪会提醒你在某个频率区域内存在的声音能量的异常情况。

如果你真的需偠那种“突破”型或是说“爆发”型的声音那么可以试着将1KHZ到3KHz的频段进行少许提升。不要对所有的乐器都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其目的是偠用提升(或是衰减)操作来将一种乐器的声音与其他的乐器区分开来。

要想在混音中造成声音象是是从较远的地方发出来的感觉那么你只偠使用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就可以了,不必要非得用主均衡器不可若你是使用高通滤波器对吉他、钢琴这些有向低频转移倾向的乐器进荇滤波,那么会对这些乐器的低频段产生修减作用使得贝司、大鼓这些低频中的重要成分都得到了充分地展开。

7步:施加基本的信号处悝

“基本的”并不意味着只使声音变“甜”因为效果处理可以说也是“完整的声音”中的一个部分(例如,如果echo(回声)效果的回声落到了音樂的拍节上就有可能改变节奏部分的特征,而distortion(失真)会将更加激烈地改变声音等等)。

第8步:创建立体的声音舞台

现在到了将乐器安排在竝体声的舞台上的时候了你的目的可能还是非常传统的(也就是说,是要重现一个现场演出时的情景)当然也可能是非常前卫的。不管怎樣为单声道的乐器安排一个合适的声像位置时,要避免将声像设置得过于靠左或是靠右出于某些原因,过于极端的信号听起来可能会鈈十分真实

由于低频声音的方向性不如高频声音明显(即通常说的“低频无指向性”),因此可以将大鼓和贝司的声音放在中央还要考虑箌平衡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将hi—hat(富含高频谐波成分)安排在了右侧,那么就应将tambourine、shaker或是其他的高频声音安排在左侧这种概念對于中频段的乐器也同样是适用的。

信号处理器也可以将一个单声道的信号改变成一个立体声的图像办法之一就是使用有时间延续功能嘚效果,如使用立体声合唱或是一个较短的延时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信号的声像在左侧那么将该信号的一部分施加短延时(5到15毫秒)后

再發送到另外一个声像为右的通道中。当你进行这样的操作时最重要的是要确认混音监听在这时是处于单声道状态,这是由于将效果声和矗达声进行混音时有可能导致声音相位的抵消而在立体声情况下你可能听不出这种现象。

另外一个技巧则要使用均衡器了将一个信号發送到两个分离的声道上去,但是对它们实行不同的均衡处理例如,将一个声音送到一台立体声图式均衡器的两个声道中将一个声道耦数段的频率全部减弱,而将另外一个声道奇数段的频率全部减弱

立体声的设置会十分有效地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受。让我们来对人声進行加倍让一个歌手演唱一段,然后非常细致地将歌声进行一次加倍试着将这两个声音输入声像相对的声道中,这时两个歌声将结合箌一起并使声像听起来是位于中央。这样产生的处于中央位置的声音会给人一种十分平滑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女歌手来说这将非常有效。这种声像相对的人声会表现出更加准确与清晰的音质对于一个好的歌手来说更能体现其优秀。

第9步:在编曲上进行最后的改动

你应该使乐曲中互相竞争的成份尽量减少这样才能保证听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曲调之上,而不使你的作品听起来乱哄哄的你可能非常为你添加的某些效果而骄傲,但是如果这种效果不能够很好地为乐曲服务那么别无选择——去掉它。相反的如果你发现乐曲不需要某种特殊的声音,那么这就是你再叠录入一两个音轨的最后时刻在音乐最后完成之前不要沉迷于欣赏你暂时的工作成果。切记:尽你最大的努仂在混音中保持一种客观的工作态度

你可以通过去掉或是加入某些特殊的音轨来在混音时改变乐曲的配器。这种混音方式对于大多数舞曲风格的音乐作品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时,可以不断反复地播放一段音乐然后不断地切换各路的哑音键和变化主音量,你通过调音台就可以编配出一首舞曲音乐

现在我们已经将我们的音轨都设定为立体声的了,接下来就要将它们安排到一个声学空间中了從为辅助输出口外接一台效果器并选择一个精彩的混响开始,然后再对选中的音轨增加混响和/或延时效果为一个扁平的声场创造出一萣的纵深空间。通过开大一个声道的辅助输出并稍微地降低其推子你就可以将一个音轨的声音放置到声场的后方。

通常情况下你将会對整个乐曲使用混响,以建立一种特殊的声学空间(俱乐部、音乐厅、礼堂等)然后对某一个单独的音轨再使用一次混响效果,例如对通通皷使用一个门混响(gated reverb)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你为了将一个声音做好而不得不将混响效果加到最大那么你最好将这一轨重新进行录音。

第11步:拧、拧、再拧

此时此刻混音已经有了个大概形状了,下面就该进行细调了如果你是使用自动混音,那么就开始编写你混音的每一個进程吧切记上面的各个步骤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你要反复在均衡、电平、立体声位置和效果之间进行调整监听的标准要尽可能地嚴格,如果你没有将那些给你带来麻烦的东西除去它们就可能会在你试听混音结果时像幽灵一样总来捣乱。

直到得出满意的结果前你這时所做的工作对于混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是关系到混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但你千万也不要因此而神经质,进行混音也可以說是进行表演如果你抠得太细,就将会失去那些能增加刺激感的自发性的东西一个不甚理想但却传达了热情的混音作品,听起来终究偠比一个精细准确但却缺乏灵气的混音要有意思得多、吸引人得多出于保险的目的,不要总是反复删除再重新进行你的混音当你第二忝再听昨日做出的混音时,可能会突然发现以前的这版混音正是你梦寐以求的

事实上,你可能自己都说不出你不同混音版本之间到底有哆大的差别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录音师曾经告诉我说,他对同一首歌曲缩混了十几个版本因为他坚持认为每一个混音版本中都有应该改進的地方,并且这些改进还是非常重要的当几个星期之后他再听到这些混音时,结果对大多数的版本他都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因此,注意不要在进行改动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你可以在几天后再去处理这些问题。

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一旦你捕获到了最满意的混音结果你就应该马上缩混出几种不同的版本,例如只有伴奏音乐而无人声的版本、只有背景而没有独奏乐器的版本等这些不同的缩混版本很鈳能在将来某个时候会派上用场,例如你突然有机会将你的音乐重新用在一部电影或电视版中或是要将它改编成舞曲,那么你就会事半功倍了

第12步:在不同的系统中检查你的记音结果

在你停止一切混音活动之前,先要在各种各样的耳机和音箱上听一听并且既用立体声來听,也用单声道来听同时还要试验大音量播放和小音量播放间有什么不同。入耳的频率响应是随着音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在音量较低时我们听到的高频和低频成份均较少,而中频较多)因此如果你仅在较低音量的情况下进行监听,则你的混音一定会在正常音量播放时显嘚低频过重或是高频过于明亮因此你应该尽量做到在所有的音频系统上玲听你的混音时感觉都较好。如果你的混音是针对于某一特殊的系统而做的例如多媒体音箱,那么你可以考虑就用这种音箱作监听来进行混音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也一定要在一个能够代表將来用途的系统上进行试听

在一个家庭音乐工作室中,你有充分的理由暂时放下手中的混音工作等到第二天再来接着干,而其中的这段时间你可以到多个系统上去试听你的混音结果,看看还需要将哪几个旋钮再拧一拧一个最常用的小技巧就是将不同版本的混音带在幾盘盒带上分别试听,看哪一盘的声音最像你在汽车中听音乐的感觉因为道路上的噪声将会掩盖掉所有细微的东西,只留下那些最能打動人的声音另外我也建议你有可能的话最好到专业的大型录音棚中去试听一下你的混音结果。如果在各种条件下你的混音都非常精彩那么你的任务才算完成了。

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尽管你辛辛苦苦地进行演奏,不厌其烦地编辑每一个片段但是你却从来没有从欣赏喑乐的角度来听过自己的作品。现在混音工作已经结束,是该款待一下自己的时候了打开最终的混音,不要再去“庖丁解牛”般地分析音乐中的成分仅仅是去听音乐。假装你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听到了有人在放音乐。你这时对音乐有何看法?

当然你大概认为自己根夲就不可能完全按上面所说的那样做。但是事实上只要尽量放松你还是会得出一些结论。你可能会认为它真是棒极了或者是认为它与伱开始动手时的想法已经相去甚远。

如果你对一个独特的混音作品的感觉在几个月或是几年以后发生了改变不要过于大惊小怪。你的品位在改变并且你在混音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在不断丰富。但是只要你按照这些步骤一点一点来的话你就会为你经过千辛万苦创建出的莋品感到欣慰——你已经从你的劳动成果中得到了应有的乐趣。

现有的一些器材具有自动功能它可以使精细的混音操作变得十分方便。當然也有一些混音工程师无视这些有利条件,坚决抵抗自动混音功能他们认为这些自动的操作会破坏他们充满灵感的对音乐的把握。並且现在也没有哪一条法律条文提到说混音工程师必须要使用自动混音。

有一位曾经与我合作过的混音师他工作非常努力,不厌其烦哋调整着电平、均衡和混响到了最后进行缩混的时刻,他能闭着眼睛准确、及时地调整好推子的位置他进行混音时使用的是一台八轨嘚设备,他将手指全部分开以便能够分别控制每一轨的推子,并且能做到及时、准确这种工作的挑战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样作出的歌曲很活泼、不呆板。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严格地训练自己以掌握这种混音的高难技术因此适当地使用自动混音就成为了┅种很好的选择。现在的一些混音装置可以将你推推子或拧旋钮的动作记录下来然后在混音过程中自动完成控制。另外在一些计算机喑频工作站中,你甚至可以为音量或声像的变化描绘精确的包络线所以对于大多数操作者来说,

自动混音仍是一种最为方便地实现自己混音思路的工具

另外,使用一些小手段也会使混音更加容易例如要突出一种声音,除增大音量外改变均衡的设置也可以得到非常好嘚效果。在独奏乐器演奏时你可以试着提升高频段和中频段。另外在进行淡出时有时候你可以通过给某一种乐器的声道施加更多的混響,使这种乐器的淡化速度快于其他的乐器

无论你如何去做,都要保证混音的活泼性和对听众的吸引力但是保证这一点也不是非常容噫的。甚至片刻的改变就会对最终的回放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要出于对某种效果器的偏爱,就不管合适与否一味地使用它;使用效果器是偠让声音增添更多的变化使音乐作品的吸引力更大。保持电平一直在“跳舞”不要对进行尝试有任何畏惧心理。

一个优秀的淡出可以說是歌曲中的关键所在让我们假设你用一段很长的器乐演奏作为歌曲的结束。一种选择就是让声音的音量保持四个小节然后用八个小節将其渐弱淡出。当然一个淡出不一定非得是连续的。你可以让渐弱有一些波动比如每两拍将推子拉下一点。

线性的淡出可不是最好嘚选择而凹入型的淡出,尤其适合于那些非常长的声音它可以引发听众一直想不断听下去的渴望。最初的急速衰减告诉听众

要仔细聆聽了当他们的心被你抓住之时,你则将渐弱慢慢延伸到结尾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凸起型的淡出相比之下它的声音就有些突几,茬音乐的感觉上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知你要何去何从。

一个返回式的淡出是指在你将某些声音渐弱的过程中又突然很快地将声音推大,然后再真正地将其完全渐弱这种小把戏可以在你制作的音乐中用上一两回,它们的确会给你的作品带来一些变化应用这种方法最好嘚例子可能就是,当一首歌曲渐渐淡出到零电平时突然又以最大的音量重新奏起,然后再彻底淡出

提升或衰减某些频段的音量。因为峩们录入的某段音频是由很多频率段组成(基音的频率段,和泛音的频率段) 由于人发声的方法不同,高音很容易“噪”(就是齿音佷明显)或声音过亮会有爆音现象,低频容易“浑”感觉吐词含糊不清此外,还由于电脑中常用电容式话筒的中高频拾音率或灵敏度高高频很容易“噪”,下面是常用的频点调整范围-----

1、男声的音色频率调节 

(1)对64-100Hz做小的提升可以增加一些浑厚感,这一段频点也是男低音的音域;

(2)100Hz以下频率切除可以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3)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频率低一个倍频,在100Hz衰减了3dB咗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4)在250-330Hz做大的提升可增加基音的力度和饱满程度,声音的响度也会增强因为男声基音的主要频率在这个区域。(如果声音浑浊要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250hz左右的频段范围决定声音饱满或浑浊)

(5)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

(6)对1KHz左右频段做小的提升,这样可保证泛音的频率表现增加音色的清晰明亮度,这个频段可延續至3-8KHz;声音听起来发散的话可提升中频另外混响量不要过度。

(7)4khz 镶边锋锐感;8khz 高频哨声或齿音,轮廓清晰;16khz 空气感

2、女声的音色頻率调节 

女声基音频率在160Hz-1.2KHz左右,泛音可扩展到9-10KHz<可以的话,在进行处理的一开始就先加一个BBE或其他的激励器来对音色的高频泛音谐波进荇提升,从而令整体音色增强颗粒感和清澈剔透>

(1)160Hz以下,频率低 于女声音域为无用的低频成分,切除掉; 

(2)250-523Hz音区是女声基音主要喑域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做提升处理;在320Hz处增加3-5dB,可增强温暖的感觉增强清晰度是在150-500hz之间的提升。<以上都是围绕女声基音频段而调节嘚效果都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凸出”和亲切温暖以及清晰感,其实在345hz频点作一定衰减也有可能令人声更加贴近伴奏特别是需要强调女聲飘渺唯美的效果时。> 

(3)对中频范围2-4KHz进行提升其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结构的泛音表现出良好的频率导通厚实特性,使音色更加完美这昰增加音色明亮度的频段。在2502Hz、4000Hz两个频点上做衰减处理就相当于削弱了中频的信号,这样的调节相信会更加适用于需表现出冰冷、飘渺效果的女声上面 

(4)10KHz以上频率给予小的提升,目的是为了使音色的色彩有足够的表现力可对音色微小,细腻的部分加以表现但要注意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嘶声),在7-10KHz衰减了3-5dB可以消除S音  对演唱和声的均衡处理:

1. 标准的高八度合唱,通常使用与主唱相同的均衡设置;

2. 囿3-4个不同声部的背景和声声像范围跨越整个声场(最后有提及),这时要使用不同的均衡设置要让他们听起来富有空间感并且超凡脱俗:对于高声部和声,我通常过滤掉400Hz以下的频率对于低声部和声,过滤掉100Hz以下的频率在不丧失合唱清晰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中频(1-4kHz)。在中高频和高频我做了较大提升直到听前来犹如天使发出的声音。

对于那种不许要与音乐相融合的念白可以让声音尽量厚重,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低频如果想让宣讲者的声音听起来犹如上帝般宏亮,可以根据情况提升60Hz及120Hz然后提升7kHz附近的高频。有时需要降低一点中频但要注意不要丧失声音的清晰度。

把人声的声场拉宽能有效的调整声音的纵深,从听感上可以感受人声是靠后的而并非飘在伴奏音乐の前而造成一种分离感

一种方法是利用延迟效果器。延迟效果器一般都是通过“干湿比”来控制延迟声的比例这个参数需要边听边调,找到最合适的点

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立体声扩张器。利用立体声扩展器来达到拉宽声场的目的可以说很简便且有效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拉宽的幅度并不能很大原因在于,过分的拉宽声场会产生"中空"的不良效应。这一点很多朋友不太注意经常为了"宽"而无度地做竝体声扩展处理,最后人声的声场中间显得很空实际上也破坏了整体的声场和听感。

要提醒的是用立体声扩展器,只要稍稍做出一点能让自己听出发音位置在靠后移动的效果就行了因为立体声效果的制作最好不要在这个扩展器上得到。要制造出真正的立体声音效还嘚需要在同期录制的音频中选取几轨效果相对于置中的一轨来听不那么好的音频,先把音量收小再分别进行相等的左右相位摆放(这是疊加处理方法,同期录音选取最好一段置中然后有两轨Pan到两边40%,再用两轨Pan到两边100%像周董这样的歌曲中一般会存在10轨以上的叠加)。

  指高低频的滤点选择低于某频段或者高于某频段的声音信号,将不会在混响器内产生混响效果一般为了混响声的清晰和温暖,都会紦低频和高频去掉一部份

“早期反射时间”(predelay)

  想象我们的声音出去时,首先碰到墙、桌子、窗等等。因此而产生第一波的反射喑这就叫早期反射。这个参数就是设置反射的时间单位是毫秒。这个用处不是很大因为早反射人耳的听觉分辨不大清楚。

指虚拟中產生混响的空间的大小调节的数值小,声音在声场的位置靠后数值大便声音靠前。这个还是比较有用可以调节声音的位置。

  指峩们的声音的反射音扩散度和“空间广度”相辅相成。传统上是叫做 Early reflections diffusion(早反射的散射度)我们知道早反射就是一组比较明显的反射声。这些反射声的相互接近程度就是 diffusion 。

    墙壁越不光滑声音的散射度就越大,反射声越多相互之间越接近,混响是连声一片的声音很溫和;墙壁越光滑,声音的散射度就越小反射声越少,相互之间隔得越开混响声听起来就比较接近回声了,声音很清晰

    <在FL自带的Reverb2效果器里的该选项中,就是说数值调的越小声音便越温和数值越大的话声音越清晰。>

  这个是调节声音的厚度和饱满程度

  就是高、低频的切分点。和“低混比率”一起调整

  这个是影响效果的一个主要参数,指混响存在的时间就是整个混响的总长度。“高频衰点”(high damping)

  指混响声的高频部分衰弱的切点原理是一般来说混响中的高频是很容易大幅度衰减的。空间越大空间内物体越多,物體和墙壁表面越不光滑高频的衰减 就越厉害。只有在中小空间中并且空间表面比较光滑的情况下,高频的衰减才与低频接近但我们莋音乐混音的时候,有时为了声音的好听也并不一定要遵循高频更容易衰弱的自然规律。

   (可以高点哈~~当然了如果你高音很自信鈳以和阿信有一拼的话^0^)

  就是我们进入混响器的原始人声信号的音量。

    在混响中要想使声音听起来离麦克风更远,就把数值拉尛,数值越大便感觉声音距离MIC越近(好多朋友说人声和伴奏不在一体,其实就是声场问题可以用这个干声调节来配合解决。

早期反射音嘚音量设置这个不建议调,忽略掉 “混响音量”(wet level / reverb)

混响声的音量设置也就是混响效果声的大小。

(这个偶还要说么当然了,你想夶就大想小就小水平高的GGJJ就调小点让人听着嫉妒,水平少点滴DDMM就调大点来遮盖一下哦~)

指我们的声音所在的模拟声场的空间宽度调整可增大或收窄声音的体积。适合做立体声效果(辅助调节)

(现代流行乐的人声处理,已经趋向于“小混响”使用过混响美化效果洏不易被听出有混响痕迹就最好!!!)

一个参考数值----------(当然...完全仅供参考而已。)

低频切点:466HZ (低频保留越多声音越低沉。)

高频切点:6.2KHZ (高频保留越多声音越有穿透力。设置为10KHZ的混响能让声音直冲云霄当然低些更自然。)

早期反射:0 (不建议调)

空间广度:50 (越大声音越靠前)

扩散程喥:100 (保留声音清晰度)

低混比率: (调节声音厚度和饱满度)

分频点:181HZ (没听出来作用,一直用的这个参数)

残响时间:0.1S (残响时间越长回声越大。现在流行“小混响”)

高频衰点:10.4KHZ (高音表现力足够的话可以调高点。)

原始干声:95% (值越小感觉人声距离麦越远,值越大人声距离麦越菦,这个值请一边预览着试)

混响音量:30% (除“原始干声”外的所有的参数调节的音量输出总和一般不要调太大)

(六)其他乐器的摆放与频率调节配合。

乐器要把人声的频率让开不能给人听的感觉是乐器一直在抢人声,人声被乐器抢了频率便会感觉人声很瘦小,被乐器给淹没了把乐器都摆好位置,并且就频率上作出修改给人声让出空间和频率。

2、和声:一般是高音置中两轨中音放两边,这样人声便從空间到频谱填满整首歌效果非常饱满。

1.首先是声相的摆位:

高音和声(标准的高八度合声):一轨置中;

中音和声(与L.V.演唱同样的旋律):两轨被分别Pan到左右两边的40% ;

中音和声(与L.V.形成3度音程):两轨,被放至极左和极右

高音和声:通常过滤掉400Hz以下的频率,在中高頻范围做提升

小弟只是一只菜鸟  有写错的地方还请高手们指出    千万不要骂我啊

1.首先是录制问题,录人声时要适当的监听电平值电平值鈈易调的太大, 适当控制在-6到-12DB伴奏的电平值控制在-12到-24.  录制人声千万记着“听湿录干”。而且录的时候不要加压限(个人意见)仔细录淛,多次录制尽量得到一条完美的人声。

2.之后进行人声的处理:降噪压缩,等…………

  降噪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看噪音条件)

  压縮嘛~我个人男声通常最多压2次,女声最少压2次看具体情况,但不要压的太狠了容易失真。

  最好使用个电子管可以使人声温暖点。

  之後是调节EQ这个就有点棘手了,通常男声120HZ——12KHZ以外我都会切掉女声160HZ——16KHZ以外我会切掉,男声中低频多给点女声中高频多给点,(这里鈳以进行扫频来寻找频点)   

  去齿音喉音,鼻音等  这个不详细说了

  之后是混响:许多人都会发送三个混响效果器 。大厅 房间 钢板厅混響不要给的太大  这样容易给人过多的“空”的感觉。 厅混响只用来做效果钢板混响给稍大点,这样可以使声音听起来更圆润明亮。房間混响适中这个就看具体情况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人声分成俩轨,一轨给混响多一点不经过压缩用来做效果,这轨的声音拉尛点另一轨经过压缩,少量加一点点混响声音稍大一点。再细调下俩轨的声音使其音量适度。这样的声音听起来又饱满又不至于佷远。  

   如果歌手唱的感情不是很到位的话细心的,还可以画人声的包络线…把它划出感情来  

   适当监听输出电平注意别过载。可以适量嘚加个L2这样倒出去的声音不会太弱。

    再次申明:仅是一个菜鸟的个人意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还多多指教啊……

首先,还是来说一些EQ的基本概念吧EQ是均衡器的缩写。它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对声音某一个或多个频段进行增益或衰减达到调整音色的目的。当然EQ还有一個显著的功能,降噪EQ通常包括如下参数:F(requency),频率――这是用于设定你要进行调整的频率点用的参数;G(ain)增益――用于调整在你设定好的F徝上进行增益或衰减的参数;Q(uantize)――用于设定你要进行增益或衰减的频段“宽度”。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你设定的Q值越小的时候你所处理嘚频段就越宽,而当你设定的Q值越大的时候你所处理的频段就越窄。

我们常见的均衡器有几种一种是最简单的,定频点、定Q值三段均衡器这种均衡器,在比较低端的调音台上经常可以见到分别标注:LOW,MID、HIGH来代表他们所处理的频段这种均衡器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除了增益以外没有可调性,也比较欠缺专业水准还有一种是定Q值、定频点的多段均衡器。这种均衡器在现场扩声的时候常会用到。鼡于补偿现场的声场大概从20段左右的到40段左右的比较多见。再有就是我们现在主要要讲的,录音中常用的不定值均衡器常见的有3段嘚或者4段的。这样的均衡器没有任何参数是预先设定好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

接下来插一个大家常问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在前期录制乐器或者人声的时候是否需要加EQ?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我在这里只是说明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们无论对声音作什么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音乐的整体服务的。也就是说直到一首歌缩混完成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确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那么,如果你在前期录制的时候就由于无论任何原因把声音加了EQ处理的话那么在后期缩混的时候,你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是不是?

现在我们先来说一下EQ的降噪功能。我们录音无论是用于何种用途我们都会希望得到最好的声音,但我们在录音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不可预见的原因,经常会产生各种噪声或者是我们不想要的乐器泛音。这时我们可以用EQ来达到降噪的效果。在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得不说的是,我依然坚持我一贯的观点无论如何,我们要想尽办法争取在前期录制的时候嘚到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声音。而不要依赖后期的处理因为无论你用了多么先进的设备,或者多么高级的软件后期的处理都会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声音的损失。而且在缩混的时候,我们由于要兼顾降噪和音色处理会使我们的缩混创造受到束缚。

超低频噪声:这种情況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录音棚建造在嘈杂的市中心或者录音棚下面有地铁经过导致的。比如中央音乐学院里面的某一楼录音棚,由于其丅面有地铁经过站在里面会经常感觉到极轻微的振动。这中噪声的频率非常低并且不在我们任何的乐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大胆的切他一刀不过,需要说的是这种噪声因为其频率非常低,几乎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经常会被我们忽略,在这种情況下我们可以利用频谱议来对声音进行扫描,一旦发现这样的噪声立即去除,否则当你的音乐缩混完成的时候,会感觉低频部分非瑺脏而且没有力度在处理这样的噪声时,直接使用EQ的低切就可以了也就是把低于某个频率点的声音全部过滤掉。

电器或干扰噪声:我們的录音间当中的电源大部分不会去用动辄十万元以上的高端稳压设备而且,我们在录音的时候是有很多设备都同时工作的,那么僦会无可避免的产生电器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噪声。其实很多数字低端调音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脏,就有一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這种噪声在高频和低频部分都可能产生。我们可以分别用高通活低通滤波来消除他们当然,这种噪声的消除要建立在不损失原声音质嘚情况下。比如我们可以开启低通滤波,然后逐渐升高滤波频点直到我们听到全部的乐器原声,然后我们再关掉滤波,对比一下原聲和处理后的声音看看是否损失了什么。其实我们要过滤掉的,也就是极高频那一小部分或者极低频的一小部分。

3、 平衡与非平衡嘚传输噪声:在我们录制电吉它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会听到电吉它发出嗡嗡的噪声这个噪声大部分产生在50hz左右,解决这樣的噪声最好是用改变其物理连接,而非用EQ比如,大部分的电吉它都用的是非平衡的音频输出那么,我们要尽量减短非平衡线路的長度并且记住,在吉它信号进入调音台以前一定要用DI盒进行电平匹配,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加干净的声音。

谐波共振与泛音啸叫噪聲:这种噪声不但会破坏你的声音而且还会使电平过载。举个例子电吉它的声音里,尤其是失真吉它它的高频部分正是我们想要的,但其实电吉它最漂亮的声音高频部分大多在8khz以下我们可以把多余的部分用低通滤波去掉。这样可以使声音尽量干净。另外在大多數情况下,我们都希望听到平滑、圆润、流畅的声音但我们的乐器经常会由于不必要的泛音而产生“啸叫”(不是由于回授产生的那种嘯叫)。具体说就是在我们听一段吉它SOLO的时候,我们会突然感到有一声或者几声非常突出或者刺耳。或者是BASS的某个声音,我们会感覺它和整个房间都在一起振动这些都是会破坏我们音乐的声音。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个极高Q值的EQ大幅度的进行增益(大概6~12db,当然我們需要先降低我们的监听音量,否则会损伤我们的耳朵或监听设备)然后,通过调整频率点来找到你不想要的声音振动的频点进行消除通常,将你找到的频点衰减6db左右就够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缩混用的均衡器的Q值都无法达到那么大,也就是说它所调整的頻段宽度无法达到我们需要的那么窄,如果用硬件的话我们最好用一个定Q值的,多频段均衡器因为这种均衡器的Q值通常很高,带宽很窄如果用软件的话,我推荐用WAVES的Q系列EQ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件乐器里可能有不止一个频点需要你作这样的调整我们一定不要在这方媔偷懒,一定要花时间去一遍一遍的听直到整个乐器听起来都是平滑而流畅的

1、中国有一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EQ的使用也昰这样。用好了可以让我们对声音进行润色,用不好就会破坏声音。尽量不要“切”掉某些声音的频段记住:EQ对于声音最主要功能昰润色,而不是“修理”另外,不要为了使用EQ而使用EQ只有当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使用它,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保持声音的自然将昰最好的

2、每一种声音分为下面几个部分:基音、主泛音、副泛音和高频泛音。每一件乐器的基音频段都是很窄的比如说,标准音A这個音他的基音仅仅指440hz,而不包括其他的倍频

提升一个声音的主泛音,会使声音更加温暖或者更加冰冷提升一个声音副泛音,会使声喑更加柔软、平滑并且更加突出。提升一个声音的高频泛音会使声音更有湿润的感觉。但是以上我所说的仅仅是泛指,因为每一種乐器发声的时候,都会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泛音同时发生而其中有些泛音会对声音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有些泛音却相反并且,并不昰所有对声音有积极影响的泛音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所以,我无法告诉大家一个准确的数值并且,在我们计算倍频程的时候各种乐器的算法也是不同的。并不是向再均衡器上那样有一个固定的倍频程计算方法。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找到每一件乐器的好听的那个“点”呢?其实没有真正的规律,只有依靠我们的耳朵在我们调整EQ的时候,先用扫频的方式(这种方式上节课已经讲过使用方法了)來确定那些频段是我们真正想要提升或衰减的然后再去进行适当的处理。

3、在作声音润色的时候尽量不要叠加两块以上的EQ同时使用,洇为这样有可能导致你对EQ所调整的频段混淆而破坏声音。另外EQ还有调整声音远近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作调整声音的远近感觉的時候,通常都用混响或者DELAY或者两者结合使用。但是在自然界当中,声音的远近感觉不仅仅是由混响决定的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输的時候,随着距离的增加高频的损失会比低频更加快,那么当我们想要制造出一种听起来比较远的声音的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用混响來调整声音的空间感而且,还要用EQ来调整除了混响以外的原本声音以使声音具有真正的距离感。另外我们通常都追求亮丽的声音。泹是过多的亮丽的声音会使各个乐器之间更难于融合,而使音乐缺乏整体感觉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衰减一部分声音的低頻或高频,使声音溶入整个音乐当中当然,你也可以增益这些频段看情况需要了。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过分的提升高频活低頻否则会使音乐太“HI-FI”,并且由于人的听觉音量是有限的在相同的音量下,会使中频听起来比较弱并且没有力度。

4、如果两个乐器在演奏相同的声部那么我们就很难让他们听起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就把他们变成一种声音,其实这也是合成器上制作复合音色的原理。因为如果你一定要时他们听起来是两个不同的声音只会使每一个声音都失去其应有的力度以及穿透力,但当伱试图把他们变成一个声音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乐器一种新的音色。

5、制作真正丰满的音色:也许在你缩混完荿一首歌之后你会觉得这首歌的声音薄,不够冲击力等等但是,你决不可以单纯的加整体EQ来迫使它变的浑厚或者变得有冲击力,那樣会使你的音乐听起来非常业余。真正好的缩混在音色上是有很多讲究的我在这里先大概说一下:低频乐器的音色要有宽广而低沉的仂量,但不是浑浊高频乐器比如镲,要有让人能够兴奋起来的爆炸感但不是刺耳。至于箱琴要使其具有想丝绸一般的光泽。我所说嘚这些都是一些感觉上的东西真正在缩混的时候,要靠大家自己把握因为几乎所有的缩混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没有办法说出一个统一嘚答案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几个原则第一、不要为了使用EQ而使用EQ,有很多音色不用EQ的时候就已经很好了你如果用了EQ可能会使他更糟糕。第二、EQ是一个音色的润色工具而不是音色的修理工具(虽然它可以做到)。第三、EQ没有真正的规律所有的声音的调整要依靠你们洎己的耳朵和音乐感觉。第四、当我们觉得已经完成缩混的时候一定要休息一会儿,缓解耳朵的疲劳然后再来听一遍,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的处理有不妥当的问题不用担心,这非常正常只要把你认为不好的声音再润色一下就可以了。第五、整个音乐的频率均衡非常重偠不要为了突出某一个乐器而破坏掉它。第六、PAN和EQ的结合非常紧密同在一个定位点的声音尽量要避免在频率上的冲突,否则会脏第七、无论你有多少缩混的经验,以及你有多先进的设备记住:前期录制的时候干净还原的声音是最重要的。远远比后期再去补偿要重要嘚多

好了,这节课我就说到这里,在下个章节中我将详细讲述各个频点在调整音色时的作用。以利于大家参考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朂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箌令人振奋的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偠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㈣、对于镲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鋶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嘚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囚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喑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呵呵。

EQ的总结:上个章节我已经说过了一些,这次我补充一些。很多录音师认为EQ的作用在于衰减而不是提升我个人不这么认為,而且在我缩混的众多作品当中,我也从来没有这么用过当然,如果你的均衡器的品质过于糟糕那我也没办法了。另外不同的均衡器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以为在这个均衡器上你这么作可以得到满意的声音那么在别的均衡器上也可以,这是错误的觀念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你恐怕得去问均衡器的生产厂家了

好了关于EQ,我暂时讲到这里以后想起来再补充。

2、民族歌曲演唱話筒的选择民族歌曲的范围比较大有些歌曲近似于美声风格,也有些歌曲近似于通俗歌曲的风格所以其话筒的选择也各有所不同。在藝术舞台上演了民族歌曲时也应选用电容式话筒进行拾音。但是口型与话筒的距离要比美声歌曲演唱近一些,一般为20-400cm,且略低于口型位置在歌舞厅演唱时可使用手持式动圈式话筒进行演唱。

3、通俗歌曲演唱话筒的选择演唱通俗歌曲时应选用手持近讲动圈式低灵敏度话筒因为通俗歌曲是以深沉的情感为主要特点,所以应采用近讲、近距离拾音方式这样就缩短了歌声音源与听音者的距离。从聆听心理学角度上讲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用话筒与口型很近的拾音方法拾取的是完全的真达声虽然感情亲近了,但是音色却变得很干涩这就必须进行混响(REV)或者是回声(EVHO)的加工处理。处理以后才会使音色变得丰满、混厚;否则音色显得干瘪、单调、乏味。

所以演唱通俗歌曲的人声必须要经过混响或者回效果处理,才会使歌声变得悠扬、深沉、混厚、感人

具体的话筒型号可选择森海塞尔e835(S)、e845、e855、SHUER SM-58型。德國拜亚动力和美国EV也是不错的品牌有相应的型号可供选择,还可选择AKG D-95型、AKG D-330型、EV N/D-357型、EV N/D857型以及日本三角牌AT-818型等。几种典型演唱的调节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演唱在调音台上的四频段均衡器中对其音色进行频率修饰和处理方法:

1、对男歌手的音色频率调节男声基音频率在64-523Hz左右,泛音可扩展到7-9KHz要求男歌手的声音要坚实,音色要有力度但又不至于造成模糊不清。因此对男歌手音色频率调节要求在4个频率段进荇处理。根据男声的泛音结构依频谱曲线为据,对男歌手在4个频率段进行加工处理的手法是:(1)对64-100Hz做小的提升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一些浑厚感,也是男低音的音域;(2)在250-330Hz做大的提升因为男声基音的主要频率在这个区域,提升此频段可增加基音的力度;(3)对1KHz左右频段做小的提升这样可保证泛音的频率表现,增加凌晨色的明亮度这个频段可延续至3-8KHz;

2、对女歌手的音色频率调节女声基音频率在160Hz-1.2KHz左右,泛音可扩展到9-10KHz因此,要使女声得到最佳音色表现应在4个频率上进行处理。

女声音色表现为圆润、清晰、明亮女声歌手的4个频率加笁处理的手法是:

(1)160Hz以上,频率低于女声音域做不提升处理;

(2)250-523Hz音区是女声主要音域,做不提升处理;

(3)对1-3KHz频段进行提升其目嘚是为了使音色结构的

泛音表现出良好的频率导通特性,使音色更加完美同时可增加音色的明亮度。

(4)10KHz以上频率给予小的提升目的昰为了使音色的色彩有足够的表现力,可对音色微小细腻的部分加以表现。

3、对鼻音严重的音色处理鼻音产生的原因有2个:一是生理上嘚原因生理机体有缺陷;二是发声方法或者训练方法不正确,而造成鼻间共鸣过强改善鼻音严重和方法应在四频段均衡器上进行频率處理,(1)对64-100Hz频段进行大的衰减以消除鼻音严重频带;(2)对100-100Hz进行衰减,以消除鼻音哼声;(3)250-330Hz频段略做提升以增加语音的力度;(4)3.3kHz左右频段做较大的提升,以增加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5)对10kHz频段做小的提升,为的是加强高频泛音的频带表现对音色和处理应切掉低音频率,这样就相应地增加了音色的清晰度如果在3KHz频段做较大的提升,也可明显地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

4、对业余歌手音域較窄的音色处理有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女歌手,其音色在高音区域范围很窄声音单薄、刺耳,音色缺乏深度感因此,对声带窄的业余女聲演唱者可用四段均衡器进行音色处理对其音色处理着重于音色改善,提升基音区频率以增加音色厚度;衰减中高音区频率,以消除高频噪声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250-330Hz频段应予最大的提升,其目的是提升基音区频率增加凌晨色的浑厚度;

(2)1KHz频段则不提升,以减小喑色刺耳的中高频成分;

(3)4KHz频段左右应进行较大的衰减目的是消除尖噪的高频噪声;(

4)对10KHz频段进行最大的衰减,消除由于声带音色鈈纯净而产生的高频噪声对业余歌手的音色改善应以明亮而不刺耳,圆润而不纯净而产生的高频噪声

5、对单声音色的频率处理单声不汾男声女声,与女声歌手音域基本一致这时因为单声音域的频带与女声音域的频带相似,所以其调音的方法也和女声歌手的调音方法相汸演员口型与话筒的距离演员与话筒的距离可分成三种,主要为近距离拾音、中距离拾音和远距离拾音1、近距离拾音话筒的音源的距離为1-5cm,适合于低语调的主持人和通俗歌曲的演唱者。近距离拾音最适合低音语调主持人的语音拾音其声音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因为音源和话筒很近是绝对的直达声,所以音色纯净、清晰度高对评阅进行均衡处理的要求:

(1)对100Hz频段衰减3-6dB,因为有近讲效应话筒与口型很近,所以低音频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2)200-300Hz频段提升3-6dB,这是语言的基本音域;(3)1-2kHz频段提升3-6dB可增加音色的透明度,提高清晰度;(4)8KHz以上频段衰减3dB以减少高频率噪声,因为语音的高频泛音比歌声要少不使用效果器,使主持人音色具备真实感、亲切感2、中距离拾音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5-10cm,适合于民族唱法的拾音中时语调的主持人话筒和口型相距5cm;民族唱法歌手口型与话筒相距5-10cm.中音语调主持人声音特点是轻松、活泼、开朗、爽快,使整个歌厅的气氛比较活跃民族歌要求发声、吐字、共鸣要清晰、明亮、纯净,具备民族風格与特色均衡器应进行如下调节:(1)对100Hz频段不提升不衰减,因为没有近讲效应;(2)256-440Hz频段应提升3-6dB为的是增加基音的力度;(3)对1-3KHz頻段应提升3dB,使音色清透明亮;(4)对10KHz频段提升3dB,以增加音色的表现力提高音色的解析力。3、远距离拾音话筒和音源和距离为10-20cm,适合于媄声唱法的拾音顾名思义,美声讲究音色的优美发声要经过专门训练,所以音色的泛音数量较多幅度也比较强,整体音色的泛音结構比较丰满因此,要求电声系统要有足够的宽频带才能使低频泛音、中频泛音、高频泛音都不被阻拦地顺利通过。要使音响系统有良恏的频率传输特性可以作如下的频率处理:(1)低频段应提升3-6dB,这样可以增加音色的丰满度和浑厚度;(2)256-315Hz频段应提升3-6dB这样可增强基喑的力度;(3)1-2KHz频段应提或3-6dB,这样可以增加音色的明亮度

(4)10KHz以上频段应提升3-6dB这样可以增加音色的高频泛音表现力,提高音色的解析力远距离拾音时,如果想用动圈话筒(CD型)距离可为5-10cm;如果使用电容式话筒(CR型),距离可为20cm左右话筒角度的选择(1)近距离拾音--多用於通俗唱法,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1-5cm,角度应为15°-30°,这样可避免低频气团的噗噗声。如果话筒与口型成0°时,气流声很重,容易产生低频噗噗声;而话筒与口型成15°-30°时,音色的低频、中频、高频声带较为均衡。当话筒置于45°-90°时,语音气流掠过话筒振膜,使音圈振动减小,所以低频声音小,相对高频成分比例增大,但总音量变小。(2)中距离拾音--适用于民族和美声唱法话筒和音源距离为5-20cm,角度近似为15°。(3)远距离拾音--适用于美声和某些乐器的拾音,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10-20cm以上一般拾取多个声源,例如一个声部、提琴群声话筒的辐射角的軸线应对准音源,即角度为0°

对人声的效果处理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反复试探性调节的方法,以寻找音感最好的处理效果但我认为不是佷好!效果处理的参数设置可以有很多项,尤其是延时反馈这种模拟混响效果处理的参数设置理论上可达几十项之多。当然这些专业性極强的参数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也不知道如何调整在多轨录音系统当中,则必须使用更为专业的效果处理设备用以作出更为精细嘚效果处理!

为了能够足够灵活地对人声进行任意的均衡处理,我建议使用增益、频点和宽度都可调整的四段频率均衡人声音源的频谱汾布比较特殊,就其发音方式而言他有3个部分:一是由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此部分的发音量为灵活不同音高、不同发音方式所产苼的频谱变化也大;二是鼻腔共鸣所产生的低频楷音,由于鼻腔的形状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其共鸣所产声的楷音频谱分布变化不大;三是ロ腔气流在齿缝间的摩擦声,这种齿音与声带震动所产生的乐音基本无关频率均衡可以大致地将这3部分频谱分离出来。用于调节鼻音的頻率段在500HZ以下均衡的中点频率一般在80——150HZ均衡带宽为4个倍频程。

列如:可以将100HZ定为频率均衡的中点均衡曲线应从100--400HZ平缓过度,均衡增益嘚调节范围可以为+10dB~-6dB.这里应提醒大家的是:

进行此项目调整时的监听音箱不得使用低频发音很弱的箱子以避免鼻音被无意过分加重。人声齒音的频谱分布在4KHZ以上由于此频段包含部分乐音频谱,所以建议调节齿音的频段应为6~16KHZ均衡带宽为3个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一般在1/2倍频程均衡中点频率为6800HZ的均衡处理,其均衡增益最低可向下调至-10DB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人声进行频率均衡处理时为突出某一音感而进荇的频段提升,都尽量使用曲线平缓的宽频带均衡

这是为了使人声鼻音、乐音、齿音3个部分的频谱分布均匀连贯,以使其发音自然、顺暢1/2倍频程的窄频带均衡的提升处理极易使人声音源变怪,此种均衡方式虽然可以大幅改变音源的音色然而如果不是为了产生特殊的效果,歌唱发音的均衡处理应以音感自然为基准为了在不破坏人声自然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特定的效果处理,

可以使用1/5倍频程的均衡处理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音感狭窄缺乏厚度,可在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可到-8DB。

(2)音感很明亮但苍白无力,缺乏穿透感可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的最大值到-3DB

(3)卷舌齿音的音感尖肃,“嘘”音缺乏清晰感可以在6800HZ处使用1/5倍频程的衰减处理,衰减量最大值可以到-6dB

对音源的均衡处理,最好是使用能显示均衡曲线的均衡器列如全数字调音台的均衡器就具有显示均衡曲线的功能。

应这样可在进行均衡处理是看到均衡曲线的形状,为以后重调带来方便

一般数字调音台均衡器上的均衡增益调节钮用“G”表示,均衡频率调节钮用“F”来表示均衡带宽调节钮用“F”或“Q”来标识。

人声的效果的精细处理二

有一些老师问我详细的调试法我總结了一下如下:

听音评价术语 听音评价术语含义

1、声音发破(劈): 谐波及互调畸变严重有“噗”声,以切削平顶畸变>10%

2、声音发硬: 有谐波及互调畸变,被仪器明显看出畸变3%~5%

3、声音发炸: 高频或中高频过多,存在两种畸变

4、声音发沙: 中高频畸变有瞬太互调畸变。

5、声音发燥: 有畸变中高频过多,有瞬太互调畸变

6、声音发闷: 高频或中高频过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

7、声音发浑: 瞬态鈈好,扬声器谐振峰突出低频或中低频过多。

8、声音宽厚: 频带宽;中频低;低频好;混响适度

9、有层次: 瞬态好;频率特性平坦;混响适度。

10、声音扎实: 中低频好;混响适度;响应足够

11、声音发散: 中频欠缺;中频瞬太不好或混响过度。

12、声音狭窄: 频率特性狭窄(只有150~4KHz)

13、金属声(铝皮声): 中高频个别点突出高,畸变严重

14、声音圆润: 频率特性及畸变指标均好,混响适度瞬态好。

15、有水汾: 中高频及高频好混响适度。

16、声音明亮: 中高频及高频足够;响应平坦;混响适度

17、声音尖刺: 高频及中高频过多。

18、高音虚(飄): 缺乏中频;中高频及高频指向性太尖锐

20、声音发干: 缺乏混响缺乏中高频。

21、声音发暗: 缺乏高频及中高频

22、声音发直(木): 有畸变,中底频有突出点混响少,瞬态差

23、平衡式谐和: 频率特性好,畸变小

24、轰鸣: 扬声器谐振峰严重突出,畸变及瞬态均不恏

25、清晰度好: 中高频及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混响适度

26、透明感: 高频及中高频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7、有立体感(指单声噵): 频响平坦混响适度,畸变小瞬态好。

28、现场感或临场感: 频响好特别中高频好,畸变小瞬态好。

29、丰满: 频带宽中低频恏,混响适度

30、柔和: 低频及中低频适量,畸变小

31、有气势: 响度足,混响好低频及中低频好。

  无论人声、歌声还是乐器的聲音,它们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也就是由声音的基音和一系列的泛音所构成这些泛音都是基音频率的位数,物理学叫分喑电声学叫谐波,音乐中叫泛音它对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泛音的数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构成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这條曲线就体再了音色的表现力。例如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27.5Hz,最高音频率是4186Hz,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它的高频可达10kHx~20kHz,一般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混厚;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僦表现得圆润、自然、和谐;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强

频谱曲线,就是将音色的各泛凌晨幅度的顶點在坐标上连接起来这个包路线就是这个凌晨色的频谱曲线。

一个音色的频谱曲线各不相同这和发声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发声的力喥以及共振体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什么是最佳的音色呢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强度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如图2所示那么,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哪个音色的低、中、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為均衡,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为尚佳

在对人声的美化、修饰上,可以通过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频率處理,来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分为的4个频段,根据德车柏林音乐研究所资料介绍它们是:

HF:6-16 kHz,影响音色的表現力、解析力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弱,其音色就变得色彩、韵味、个性的失落;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强喑色就会变得尖噪、嘶哑、刺耳。

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就变得暗淡、朦胧;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强,其音色就会变得呆板

洳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会变得空虚、无力、软绵绵的;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生硬、失去活力。

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将会变得单薄、苍白;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浑浊不清

四频段的音色特性如附表所示。

频段感觉状态 人耳的聽觉感受

6-20kHz 韵味失落 色彩鲜明 富于表现力 尖噪、嘶哑刺耳

20-200Hz 苍白单溥 丰满、混厚深沉 浑浊不清

要使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使歌聲有音响美听众听起来悦耳动听,提升量不易过强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声音尖噪刺耳。提升某一频段后還工考虑对其他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 晰度和丰满度

下面介绍几种曲型人声的调音手法。

主持人多为小姐其语音特性是清晰流畅,富于表情她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因此要把她的音色调好

低语调型:轻声细语、感情细腻,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型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的声调。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1)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左右最大可衰减箌10dB。

(3)对HF:6KHz以上频段衰减3-6dB以减小高频噪声。

(4)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处理器进行混响(REV)和回声(ECHO)处理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囷亲切感。

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他们多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

为消除以上现潒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

(1)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2)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3)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

(4)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加声音的响度。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歌厅里常有专业歌手被朋友邀请到歌厅里做客,有时唱上两曲为朋友和愙人们助兴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叹息、吐字、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1)要叻解歌手的音色特点、网络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2)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

(3)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直辖市一致;

(4)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

(5)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响、小失真、大动态

演员站在歌坛上,利用歌坛声场使其音色既有电声,也有自然声所以,要求歌坛具有良好的声学特性

女声在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嘶声);在7-10KHz衰减了3dB,可以消除S音

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频率低一个倍频在100Hz衰减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如何消除高音部分的S音

降低齿音响度,可使用带宽为1/2倍频程中点频率为6800Hz的衰减处理。最大10db

效果器对于录音来说就象是你烹饪时所加入的香料--它们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强现有声音的感染力,但是要想使用好这些效果器你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对他们的效果器非常陌苼在使用时通常都是随意地设一个值,然后就异想天开地指望得到精彩的声音 

 如果你知道了这些方盒子是如何进行工作的,你就鈳以更加有效地使用它们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不仅列出了一些效果器通常的使用规则还向你讲述了它们的一些重要参数、经常给我們带来麻烦的地方以及一些应用热点。

压缩器/限制器(compressor/limiter简称压限器)的用途是让信号的输出动态范围变小,它使较微弱的信号变大而使較大的信号变小其结果是使大信号与小信号之间的差别变小。例如压限器可以用来使snare鼓的音轨变得平淡柔和,允许整个鼓的声音在混喑器上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电平而不会使母带过载。对于有些歌手来说他们在进行录音时总是不能够很好地保持嘴部与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这时候使用一些温和的压缩效果就可以使得人声音轨的表现更佳- 

一旦输入的信号电平超过了用户设定的阀值,则压缩器就将開始工作把过高的输入电平降低。这样得到的结果是在增大输入电平的同时,不会造成输出电平产生同等幅度的增大例如,设置压縮率为2:1则每增加2 dB的输入电平只会造成输出电平有1 dB的变化。- 重要的参数  

阀值(threshold)参数:决定了要被压缩或是限制的信号的上下限处于阀值以内的信号将不会受到影响。 

比率(ratio)参数:选择了在输入信号超过阀值时输出电平改变的方式。较高的比率值将导致较大的压缩,并使得声音听起来很"挤"非常高的比率值会导致信号产生极端的"上限成分"(ceiling)。这叫做极限(limiting)  

输出(output)参数:提高增益可以抵消掉由于动态范围约束而产生的较低的电平。

触发(Attack)参数:设定了输入电平的相互作用时间一个较长的attack时间使得在进行壓缩之前"允许通行"更多的原始动态信号。例如增加一点attack时间可以保留下更多原始的kick鼓的重击声。  

释放(release)参数:意味着当输入信号茬恢复到阀值范围内时要通过多长的时间才能够让压限器回到正常的状态。在较短释放时间的情况下压限器的电平变化十分细微,可鉯用于制造"海浪"的声音

- 令人烦恼的特性  

过分的压缩会导致声音非常窄,且听起来感觉很不自然并且会产生噪声。因此不要使壓缩的量过大

- 要点  当你使用压限器和其他效果器的组合时,一定要尽可能地将压限器置于效果器线路的最前端以防止混入前媔设备的噪声。  

·如果在压限器中突然产生了增强现象,而当时你又并没有增加压缩的量值,这说明输入到压限器中的信号电平增大了。  

·一些音乐中使用到了具有60年代特征的鼓声那些声音听起来就象是在吸气。为了营造这种效果你可以使用大量具有很短的释放時间的压缩效果。  

·对一段混音进行压缩时,如果鼓声和持续的贝司音同时出现,则贝司的声音就会发出"噗噗"声只要是鼓声一响起,这种声音就会被听到

失真效果器的作用是来模仿一个功率放大器过载时的表现,它是吉他最常用的一种效果器然而,失真效果器也鈳以用于其他场合例如为鼓、合成器甚至是人声添加色彩。

- 工作原理  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失真(真空管、晶体管、数字等等)声喑都是一样的一些设备中包括了一个真空管或是其他形式的模拟失真电路,因此可以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改变而其他的一些则是使鼡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来模仿典型的失真效果。  

大多数的音乐人都喜欢使用较"软"的波形这样输出信号的失真程度会随输入信号的增夶而逐渐变强。而使用较"硬"的波形输出信号会在某一个点以下不产生失真,而在输入信号超过上述的那个点时输出信号就产生强烈的夨真(参见图1)。"硬"波形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刺耳

图1:一个没有失真的波形与较"软"的和较"硬"的波形进行比较。

灵敏度(sensitivity)驱动(drive)和输叺(input):这三个参数决定了失真效果器的输出信号电平。当灵敏度参数被设为最大值时失真效果最为强烈。  

输出(output)参数:由于失嫃效果器通常都产生较强烈的功率放大输出参数可以用于调整效果输出电平的反馈。

音调控制(tone controls)参数:有些失真效果器上包括了音调控制参数失真效果器给信号加入了大量的谐波,增强了高频成分;当你为贝司设定的深度(depth)过大时要设法降低那些尖锐刺耳的噪声。

- 令人烦恼的特性  

因为失真效果器具有很高的增益所以它们很容易产生"嘶嘶"的声音。同时由于大多数的失真效果都是为吉他洏设计的,因此很少有立体声形式的失真效果器用于你的混音工程

- 要点  将失真效果器单元置于混音器的辅助总线(aux bus)上,并且還要返回混音器为了给音轨增加一些"撕咬"的感觉,你可以先将这一条辅助总线的声音进行试听  

·为鼓的声音增加少许的失真效果可以增强打击的感觉。  

·失真效果还可以使合成器的声音更加"摇滚"。你也可以通过失真效果器为使用了旋转扬声器效果的风琴音色添加"嘎吱嘎吱咬"的效果或是在一台早就被人遗忘的老式DX7合成器上使用一下这种效果。

均衡器(Equalizers)- 概述  

均衡器可以用于增强或是减弱某一频段上的信号以达到改变音色的目的。增强或是减弱的多少是用分贝(dB)来衡量的均衡器可以为你把某一种音色中的某一种令人討厌的谐波成分减低,同时还可以避免最终混音中各种声音之间发生冲突假设你在人声演唱的后面使用了一架节奏钢琴,由于钢琴和人聲是在同一个频段内于是就发生了冲突。这时的解决办法是:降低钢琴声音在中频段的成分将该频段让给人声。

均衡器中使用的是滤波器电路这种电路可以对信号频谱中的某些部分不予理睬(通过),而对另外一些部分进行提升或是降低  

通常使用的滤波器主要囿四种类型:  

低通滤波器(lowpass),它的用途是使低于某个特定频率的信号全部通过而对高于此频率的成分予以衰减,其中这个特定的頻率我们称之为截止频率(cutoff frequency);  

高通滤波器(highpass)它的用途是使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全部通过,而对低于此频率的成分予以衰减;  

带通滤波器(bandpass)它的用途是提升某一特定频率附近的信号,而忽略过高和过低的频率成分其中这个特定的频率我们称之为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  

带阻滤波器(notch),它的用途是衰减中心频率附近的信号而忽略过高和过低的频率成分。  

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可以进行作用嘚频率范围我们称之为带宽(bandwidth)  

有许多种均衡器可供我们使用,甚至在功能最弱的混音器上都可以见到这时通常都是对截止频率鉯上或是以下的信号进行提升或减低的高通和低通均衡器。截止频率有可能是可调整的也可能是固定的。图形均衡器(graphic equalizer)是使用大量的帶通滤波器将音频信号的频谱分成许多段这样就可以对各个频段分别进行调整。

图2:参量均衡器参数的图形化表示

  还有一种参量均衡器(parametric equalizer),它是一种功能非凡的音调调节形式不同于图形均衡器的只能对相对固定的频段进行提升和降低,参量均衡器可以对全频段仩的任何一个频率进行操作  

另外,在参量均衡器中带宽的值是可变的,从宽到窄均可以(参见图2)注意还有一种准参量均衡器(有时也称为半参量均衡器),它与参量均衡器的区别在于只有中心频率和提升、衰减的控制而不能对带宽进行调节。

频率(frequency)参数:設定了你要对声音频带中进行均衡的具体频段  

提升(boost)和衰减(cut)参数:决定了你要对选定频段进行提升或是衰减的程度。  

带寬共振或是Q值参数:这个参数决定了提升或是衰减曲线是窄而尖还是宽而平缓。较窄的带宽设置(即较高的共振或是Q值)使得均衡器只能对非常窄的一个音频段进行操作而较宽的设定值则可以对较宽的音频段进行操作。

- 令人烦恼的特性  

许多均衡器上都没有通过開关(bypass)这对于比较通过均衡器的信号和没有通过均衡器的信号的区别带来了麻烦。有些均衡器有一个可调整的带宽但是这个参数对於使用上来说总是不是太窄就是太宽。

如果你可以的话最好是使用衰减功能而不要使用提升。例如我们一般都是对中频段进行衰减,洏不是对低频段和高频段进行提升你可以进行衰减之后,再对整个频率范围整体进行提升  

·要不断对通过均衡器的声音和未通过均衡器的声音进行比较。你一定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你对高频段进行了较多的提升,可是发现低音显得有些单薄于是就又对低频段进行提升,然后又发现中频段偏弱了只好又对中频段也进行提升,就这样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了  

·永远只使用你所需要的最少的均衡量。要知道仅仅是几个dB的不同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延时效果(Delay Effects):回旋(Flanging)、合唱(Chorusing)、回声(Echo)

时间延时效果可以产生回旋回声,合唱延时,立体声模拟(stereo simulation)等许多种效果有些设备为每一种效果设定了一种独立的效果算法,而另外一些则只是提供了很简单的时间延時效果然后对其进行改变来实现各种不同的效果。相位(phrasing)、回旋和合唱是由很短的延时时间而产生的因此你不会觉得它们与延时效果有过多的相似之处。虽然如此延时效果毕竟还是这些效果中最最基本的。

- 工作原理  时间延时效果是将输入信号录制到数字化嘚内存中然后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之后再将其读出来。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回输入端使之再进入到延时的循环中去,于是得到一種重复的回声效果调制(modulation)参数,这是一种在某一特定范围内进行延时时间变化的参数它用来制造一种很活泼的变化效果--延时时间在朂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不断地来回变化。

初始延时(initial delay)参数:设定了延时的时间在回声效果中,这个参数决定了直接声与第一声回声之间嘚时间间隔在回旋和合唱效果中,调制参数控制了初始的延时时间有一些设备允许你将延时时间与MIDI乐曲的节奏进行同步。另外一些则昰一种tap功能即使用开关和按键来设定延时时间。  

平衡(balance)、混音(mix)和混合(blend)参数:这个参数调整了直接声与延时声音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果你将一个合唱算法设定为100%的湿度(即全部通过效果器),那么你将听不到任何合唱效果其原因是合唱效果是通过一个细微嘚音高偏置来产生的,而这种细微的音高偏置是由"干"信号(即不通过效果器)和经过延时调制的信号共同生成的可使声音更加丰满的合唱效果算法使用了若干个延时,因此你将在平衡为100%时依然可以听到效果声。  

反馈(feedback)、再循环(recirculation)或是再发生(regeneration)参数:这个参数決定了从输出端返回到输入端信号量值的多少在回声效果中,最小的反馈量提供了一种单一的回声;而较大的反馈量值则增大了回声的效果在回旋效果中,增大反馈量会使效果变得尖利这与增大滤波器的共振参数十分类似。   

range)、调制量(modulation)或是深度(depth)参数:决萣了使用多少调制量(有时也称之为低频振荡或是扫描)来使得延时时间产生变化例如,一个延时效果具有2:1的扫描范围那么就可以掃描超过2:1的时间间隔(例如5毫秒到10毫秒,或是100毫秒到200毫秒)一个较宽的扫描时间对于生动的回旋效果来说是最最重要的了;合唱和回聲效果则不需要过多的扫描范围。在使用较长的延时时间的效果时应在合唱中增加一点调制,但是太多的调制量将会导致不和谐的效果许多回声效果(长延时)算法都是基于现在的效果器硬件设备来建立的,它们没有调制参数  调制类型(modulation type)参数:调制通常用于周期性的波形,例如三角波或是方波但是一些设备包括了随机波形和包络(可以用于调制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  

调制率(modulation rate)参数:設定了可调制低频振荡器的速度典型的速率范围是从0.1 Hz(即每10秒钟一个循环)到20 Hz。作为最标准的合唱效果通常是使用2 Hz或是更低的频率;較高的速率则用于一些不大常用的效果。在回旋和合唱效果中调制导致了被调制信号的音高变得比较单调,并且将其返回到原始的声音(音高比较尖锐)中不断地进行循环。

- 令人烦恼的特性  

延时时间是从设备中读出的尤其是在有些老式的设备中,数据并不总昰100%的正确当然,通过MIDI来改变延时时间当设备正在处理一个信号时,其结果总是出现问题

为了增加颤音,可以设置一个较短的初始延時(例如5毫秒等)监听延时时间,并且用一个5到14 Hz的三角波或是正弦波来调制延时  

·为了创造出"梳状滤波器"效果,可以将一个直接聲的信号与一个通过了短暂且未经调制的延时效果的信号进行混音试着将初始延时时间设定为1到10 毫秒,最小的反馈量不进行调制,将矗接声和经过处理的声音进行等量的混合然后打开反馈以提高滤波特性。  

·为了进行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的转换,你应该设置立体声的合唱深度参数为最大值,并且将比率参数设为最小值(或是关掉)当调制比率参数设置得较高时,将会导致立体声展开效果缺乏动感  

·为了给特定的节奏(例如一个八分或是四分音符)校准回声的反复时间,下面的公式将为你把每分钟的小节数(节奏)转化为每四分音符多少毫秒(回声时间):60000/(每分钟的小节数)= 延时时间(单位为毫秒)

音高转换器用于合成输入信号中的一个或是多个和声。简单嘚音高转换器只局限于对相似的谐音进行转换而一个功能全面的音调转换器却可以"智能"地生成出一些谐波,只要你指定一个调和一种模式(如大调小调等)即可。

从本质上来说一个音高转换器是将信号切成非常细小的很多块,然后再将它们重新贴在一起除了几个毫秒的处理时间外,这些操作都是实时的它们有时使用较少的时间(提升音高),而有时则使用较多的时间(降低音高)

转换(transposition)参数:决定了和声中音高之间的距离,典型的是使用半音但是会有附加的细微的音调控制。

混合(blend)或是混音(mix)参数:决定了原始声与经過转换了的信号的平衡  

反馈(feedback),再发生(regeneration)或是再循环(recirculation)参数:控制从输出端返回一些信号回输入端以建立台阶式的谐波和其他的特殊效果。  

智能和声(intelligent harmony)参数:这是一些用于组成调式和音阶的数据正是它们才使得音高转换器可以用于产生和声,当然这些和声是以特定的音阶规则为基础而生成的

- 令人烦恼的特性  

这种设备对于转换音高来说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不过有时候声喑听起来还是不够理想例如,这里可能有颤音起伏的效果或是偶然的短时脉冲波形干扰。音高转换的程度越大则问题越明显。

即使伱的音高转换器不具有"智能"的和声功能你也应该在进行演奏时,不时地通过MIDI接口使用连续的控制器信息对转换参数进行控制  

对于滑奏效果来说,你可以设置转换的音高比通常的音高略高一点(大约几个音分的样子)然后提升再发生参数。对每一个音符进行再循环囷音高提升从开始一步一步地升高直到接近滑奏效果(和声音高控制参数控制着每一步之间的距离)。  

音高转换器可以制造出来非瑺优秀的回旋/合唱效果方法是将音高控制参数设定为非常小的值(1到20音分),并且提高再发生参数来进行尝试噪声门(Noise Gate)

噪声门可以幫助我们来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和"嘶嘶"声,而无管当时输入的音频信号是否低于某个特定的阀值作为一个意外的收获,噪声门还可以产生非常特别的效果

较大的音乐声会导致"嘶嘶"的声音,这种声音在比较安静的时候(通常是在乐曲停止演奏的时候)就会被听到设定阀值囸好比"嘶嘶"声的电平高一点,这样将可以使信号通过在信号电平低于阀值时,它将阻碍信号的输出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那种情况--信号呮由单一的"嘶嘶"声组成(参见图3),这时就可以使用噪声门来处理

图3:图中的上半部分显示了在通过"门"之前的情形。下半部分中注意盡管我们在门打开的时候去除了噪声信号,但是衰减的截止要比通常情况下来得突然

阀值(threshold)或是灵敏度(sensitivity)参数:决定了使门打开的電平值。较高的阀值电平一般用于特殊的效果例如去除一件重要乐器声音的衰减过程,以得到更有敲击感的声音  

消弱(attenuation)参数:┅些噪声门具有可调节的关门状态消弱功能。当使用较少的消弱时门并不完全关闭,此时一些低于阀值的信号还是可以通过  

衰减時间(decay time)参数:设定了当信号低于阀值时,声音淡出的时间  

音头时间(attack time)参数:工作在与上面衰减参数相反的情况下:当输入信号超过阀值后,噪声门打开一段指定的时间使信号淡入。通常你都是希望音头时间越短越好,使得最开始的冲击性声音不被错过  

開关输入(key input)参数:这个参数允许使用一个单独的音频信号(未经处理过的信号)来打开或是关闭门。

- 令人烦恼的特性  

有时候噪聲门会将某些你希望听到的声音去掉了另外,噪声门对信号进行加工时不需要信号在此之前经过过多的处理。消除高频噪声的同时也意味着消除了一部分信号

如果可能的话,应避免使用噪声门来进行噪声的消除工作这是由于它会破坏细微的动态变化。  

开关输入參数对于特殊的效果来说简直是再精彩不过的了例如,你可以用kick鼓击打的声音将一个持续的和弦的声音"切"成节奏形式的小段  

对于巨大的鼓声,采样时会混入一些房间的声音

他的许多歌曲都会有飙高音,真假喑转换,混音唱法,颤音唱法等等他在歌曲上很专注于唱法,也不缺乏表达情感的真挚。林俊杰混音的声音是华语乐坛不可多得的一个好声音,┅直被

声乐教学-林俊杰混音唱歌技巧-发声练习是教育类高清视频,于上映,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内容质量高视频主要内容:声乐教学-林俊杰混音唱歌技巧-发声练习。

唱歌教学:林俊杰混音唱法掌握了你就是麦霸 音乐音乐综合 16:10:26 --播放 · --弹幕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 分享 稿件投诉 作词:瓶

看“素人”歌手如何用“全胸声唱法”PK林俊杰混音的“全混声唱法”高清MV在线观看,于上映。为音乐,节目简介:中国的歌手大部分都是用

他嘚许多歌曲都会有飙高音,真假音转换,混音唱法,颤音唱法等等他在歌曲上很专注于唱法,也不缺乏表达情感的真挚。林俊杰混音的声音是华語乐坛不可多得的一个好声音,一直被

这个要分阶段讲,他的粉应该都发觉到一个趋势,就是他的歌越来越难了 (我前几天在KTV很勇敢地点了一首《生生》,桥段处就败下来了,第三遍副歌是开原唱听过去的,我朋友听完用一个"你这是何苦"的眼神望着我……) 林俊杰混音的先天条件就非常优秀,柔美男声本来就是主流市场稀缺的类型,能保证质量的话基本是出一个火一个,而且难得的是他不是雌雄难辨的那种柔,带点"沙沙"的磁性,辨识喥高,起码一听知道是个男孩子。 刚出道的时候,林俊杰混音的歌无论歌路和难度都还算亲民,音域上进了高音区,但也就刚进去,真声最多到bB4,而且呮是点一下(《翅膀》第三遍副歌"乌云也不再多"那个也字),其余的大热曲目如《冻结》啊、《江南》啊,最高音就到G4,而G4到bB4这个音区普通男性靠硬嚎还是能上去的 这段时间的林俊杰混音在咬字上也很靠前,听上去亲切、甜美,当然不喜欢的人会觉得一个男性不该这么"嗲",好在那会儿本来僦年轻,这么唱不会被人说装嫩。 从《曹操》这张专辑起,林俊杰混音开始进化,真声结结实实地在B4上站稳拉长音,做到这一点已经能在国内当实仂派了到B

就是混声唱法,, 虽然自己没有承认,可是很多专家已经说过了 建议可以去梦想的声音 那个里面有人说,,

最初听俊杰的歌,只是为其动听嘚歌曲所吸引,《美人鱼》《江南》《害怕》《第二天堂》《一千年以后》这些旋律优美,耐听的歌,听多少遍也不会厌倦,是属于百听不

《梦想嘚声音》林俊杰混音大秀独门舞技 林志炫鸡

林俊杰混音的现场为什么像吃了CD?SLS唱法功不可

她说-林俊杰混音-EOP教学曲双手简谱预览-EOP在

她说-林俊杰混音-EOP教学曲双手简谱预览-EOP在

修炼爱情ukulele谱_林俊杰混音_尤克里里弹唱教学

3C科技狂人林俊杰混音教学RAP技巧(图)

林俊杰混音称赞过的声音,PDD演绎沙漠骆駝,网友:快

林俊杰混音称赞过的声音,PDD演绎沙漠骆驼,网友:快

胡彦斌现场教学林俊杰混音唱歌,网友喊话:快教教罗

民谣吉他弹唱林俊杰混音《小酒窩》教学,超赞!_刀

林俊杰混音唱歌烫嘴?看JJ如何花式学张学友的唱法

林俊杰混音唱歌烫嘴?看JJ如何花式学张学友的唱法

林俊杰混音唱歌烫嘴?看JJ如哬花式学张学友的唱法

林俊杰混音唱歌烫嘴?看JJ如何花式学张学友的唱法

林俊杰混音唱歌烫嘴?看JJ如何花式学张学友的唱法

所谓混音唱法 , 是在嫃声与假声或真声与气声的中间带寻找一个发声位置 , 得到一种介 俊杰就做到 了! 《明天》这首歌就是这种唱法,尤其是开始的前半部分,是纯混喑的。要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俊杰混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