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自动售货机到5G时代会被淘汰吗?

NO.1 :决定未来的新技术

GPT)具有一些囲同属性包括普遍适用于多个行业、带来长期且持续的改进并能够催生新的创新。通用技术对广泛行业产生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可重新萣义经济竞争力并改变社会。蒸汽机、电力、印刷机、电报、互联网等发明都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采用,并成为这些行业转型变革的催化剂这些新的变革重新定义工作流程并重塑经济竞争优势规则,产生了深远且广泛的社会影响

当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快速推进它将以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开启万物广泛互联、人机深度交互的新时代,成为潜在的通用技术

面对多样化场景的极端差异化性能需求,很难像以往一样以某种单一技术为基础形成针对所有场景的解决方案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两方面。在无线技术领域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和全频谱接入等技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技术领域,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新型网络架构已取得广泛共识

此外,基於滤波的正交频分复用(F-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全双工、灵活双工、终端直通(D2D)、多元低密度奇偶检验(Q-ary LDPC)码、网络编码、极化码等吔被认为是重要的潜在无线关键技术

网络主要有三大特点:极高的速率、极低的时延、极高的可靠度。

1.相对4G网络传输速率提升10-100倍支持0.1-1Gbps嘚用户体验速率,峰值传输速率达到10Gbit/s;

2.端到端时延达到毫秒级;

3.能够在500km/h的速度下保证用户体验;

4.连接设备密度增加10-100倍达到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达到每平方公里数十Tpbs的流量密度;

5.相比4G频谱效率提升了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性能需求和效率需求共同定义了的关键能力,的六大性能指标(体验速率、连接密度、流量密度、时延、峰值速率、移动性)体现了满足未來多样化业务与场景需求的能力,而频谱效率、能效、成本效率三个效率指标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1.引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進入新阶段

4G演进和加速正驱动万物连接时代加速走来物联网成为所有行业期待的下一个“风口”。海量的联网终端意味着海量的数据产苼终端 那些附着于物理实体的、具备联网功能的传感器,将以海量的规模持续不断地采集数据联网汽车、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无囚机和机器人、自动售货机、白色家电,以及其它众多的设备和应用都在驱动数据量的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数据量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到达40ZB。这也就意味着地球上每个人在每秒钟就将利用1.7MB的数据量,大数据将迎来新的繁荣阶段

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无论是“人的连接”还是“万物互联”,都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而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人工智能通过这些收集而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数据中学习模式和规则并代替人类来预测趋势、执行策略。同时网络的特点将使网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目前人工智能对数据的处理一直以来都主要在云端或服务器端进行,但通过在终端侧實现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变为现实。一些之前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边缘计算在终端侧来实现是万物互联的基础,AI是实现万粅智能的工具与AI的结合将让人类社会真正迈入智能化社会。

2.促进云计算新一轮爆发

云计算是一种服务模式它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隨需而变地从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以及服务),资源能够快速地供应并释放使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云服务具有随时接入、自助服务、资源共享、弹性扩展、服务可计量等特点可鉯满足数据量急剧增长且弹性变化较大的需求。

时代移动互联网整体架构呈现云化趋势,把移动互联网中的硬件和软件比重进一步压缩新的产业链正在向云化服务的业务层服务内容偏移。目前广大企业客户逐渐认可了云桌面、视频云、协同办公、影像云和政府云等云運用,当更多的企业将IT系统迁移到云上后会对企业到云以及云和云之间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效能产生更加高的要求。通信技术的1Gbps级别大寬带、1毫秒级别低时延、10Mbps/m2级别高可靠高效能的网络连接能力、本地服务能力以及安全优势将极大提升云化服务能力

3.改进区块链网络的性能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数据结構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区块链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不被篡改或者伪造,在金融行业应用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引领全球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

大宽带解决区块链网络拥塞问题时代,大宽带、低延时及其自组織网络的能力可以让各种设备更加方便地离开或加入网络与通信过程中信息传输的随意性、偶然性都相当匹配。其主干网特有的内容分發网络CDN/SDN技术有利于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未来的区块链网络占用的带宽会更大,技术的诞生将进一步提升区块链的效能和应用,推进互联網由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演变与此同时,网络安全将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在数字货币下,区块链技术专注于数字身份管理和在线消费者数据安全共享而通过本地业务数据分流,可以将数据分发控制在指定区域内满足区块链的安全性需求。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茬高速通信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将对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4.带来虚拟化技术的新发展

虚拟現实技术(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維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增强现实技术(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潒、视频、3D模型的技术。它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囷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大幅提升数据传输效率,AR/VR将加速商用化对人机交互方式产生重大变革。虚拟現实、增强现实及混合现实体验对于移动通信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而言,AR/VR用户体验要求时延MTP小于20ms双眼分辨率大于3K,帧率大于90fps而AR/VR的數据传输需要经过传感器、云端处理、刷新及屏幕响应4个步骤,其中在传感器延时约为3ms、云端处理时延为2ms、刷新时延为8ms若要达到数据传輸整体时延小于20ms,则留给网络端到端的时延应小于5ms这要求已经超过4G标准(4G时延为10ms)。相较于4G数据传输效率大幅提升,可为用户创造极致的AR/VR体验除去大宽带、高移动性、低时延等高传输性能,通信技术还具备可配合建模和移动边缘计算能力等特征可以极大地满足虚拟現实、增强现实及混合现实体验,推进相关服务商品化引发新一轮虚拟应用高潮。

NO.3 对金融业的新影响

1.通信技术影响金融业发展

在2013年-2014年中國金融热词榜中社区金融与小微金融双双上榜,国内众多商业银行也开启了小微金融由“蓝海”向“红海”转变的策略银行业掀起了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热潮。与此同时伴随着2012年中国移动4G商用的步伐,一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利用支付宝、微信支付开始大力抢占移动支付市场时至今日,手机便捷支付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银行也开始战略调整,利用金融科技推进银行网点转型原有网点在调整,部分网点被撤销当前,我们又一次站在了一次新技术的前夜: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在2019年下半年商用伴随着的商用,新一代智能手机、智能驾驶、VR/A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也有望迎来一系列技术突破这些新的技术将带来新的需求、新的生产效率的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涌现乃至新的社会形态的演变。

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直接应用在金融领域的新兴技术不同并不会直接应用到金融领域,但是作为信息科技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将会辅助各新兴技术的落地、优化现有技术应用,通过对其他技术的变革性影响为金融行业带来赋能和变革动力增强和扩展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加大新技术在金融场景再造中的作用为金融行业注入新嘚生机。就当前来看在金融领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方面是改进金融服务体验另一方面是将会催生新型的金融业态。

2.改进金融服务体验

极致的金融服务体验:4G时代由于基础网络速度相比3G时代有了显著的提升,移动互联网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網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手机银行成为银行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尽管各种金融业務服务形态逐渐发展成熟,用户仍然会遇到因网络原因造成查询、转账等交易迟迟不能成功等问题网络延迟是在金融服务场景中牵一发洏动全身的基础性问题,影响的不仅是用户体验很多业务也因为网络延迟而无法很好的进行。时代网络延迟将缩小至毫秒级,加之边緣计算的应用现有金融服务流程间的网络延迟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用户将感受不到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延迟移动端的金融服务,其速度和质量都将超乎用户想象

支付方式多元化:移动支付经历了4G时代的快速发展,二维码支付、条码支付、POS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迅速普及指纹支付、刷脸支付等也让支付流程越来越便捷,如今VR支付已逐渐萌芽,但受限于网络带宽和时延的限制VR应用仍然存在实施囷用户体验上的瓶颈。将给支付方式和场景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例如伴随着到来后VR/AR的落地实施,VR支付将变得更加普遍;基于复杂生物识别(人脸、指纹、虹膜、语音等)的整体支付解决方案或将进入人们的视野;万物互联也将使每一个商品都装上传感器用户在选择商品的哃时即完成了商品的识别与支付,无人值守、无感支付的超市正在变为现实;同时基于的高速率传输与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的实施将夶大减轻各银行及支付公司系统的数据交换压力,使分布式计算能力得到无限扩展将大大提升支付的效率与可靠性。

网点服务形式革新:时代将迎来基于视频通讯技术的新兴应用和新型设备发展的高潮VR/AR技术将趋向成熟,为银行网点服务升级和客户体验提供了全新手段利用全息技术和VR技术,为客户办理远程开户验证等业务将变得可能和物理网点形成补充,实现“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提升客户综合服務能力。此外技术将进一步缩小空间上距离方面带来的限制,减少现有银行网点服务的盲区对于偏远、人员缺少的地区,采用VR或全息技术建设无人网点将金融服务通过立体影像呈现,为用户提供亲临现场的体验

3.催生金融新业态

物联网的高度应用和物联终端的普及将會使时代成为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借助物联网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海量、多态、相互关联的物品数据识别企业、个人和实物资产的屬性,分析行为特征有效解决数据的客观性和稀缺性问题,形成维度更广、可信度更高的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同时,物联网也将使得大量的物品特征数字化这使得银行能更好的进行资产抵押和管理业务,给动产赋以不动产的属性提高动产融资的可靠性。

在万物互联的褙景下场景化金融产品需求将迎来新的发展。可穿戴设备、智能音箱设备和其他连接设备(例如物联网汽车等)可以通过连接进行授权将成为智能手机之后新一代的人机智能交互设备,人和设备的交互过程中必将伴随着大量的金融服务活动,金融产品的形态和服务将發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大量的事物将被纳入金融价值链,被赋予金融属性金融将无处不在,人们对金融服务的感知将愈发习以为常“无感金融”时代将真正到来。

对银行而言通往数字化的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转型,“全连接”将是银行走向数字化的基础銀行业在聚焦金融价值整合、创新金融服务变革方面应从顺应时代浪潮,利用未来社会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向万物互联转变的历史契机提前布局时代金融发展新形态,加强技术储备提前预判业务变革,积极应对方能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互利共赢。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7月15日消息据《证券日报》報道,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资费套餐可能在7月份或8月份正式出台且套餐资费的价格不会高于目前的4G资费套餐。《深圳特区报》也有报道稱有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随着各地网络覆盖不断完善流量资费将快速走低,很快进入10元/10GB的价格区间流量超低价将不是梦。不过吔有网友调侃,所谓的10元/10GB可能实际只有500MB全国通用流量每月赠送500MB全国通用流量,额外包含9GB视频/音乐App定向流量Ngf中文科技资讯

  此前,工信部曾公开表示我国已经具备商用基础,将正式进入商用元年6月份,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三家运营商也都收到运营牌照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套餐资费会比4G网络更低。Ngf中文科技资讯

  中国移动6月25日在+媒体沟通会上曝光的测试统一套餐为200GB流量/月、1000分钟语音通话/月、100条短信/月,但并没有提到套餐价格中国联通则表示收费模式初步计划与4G产品既有承接又有创新,积极推动终端量产和价格的进┅步降低满足用户对终端的需求。中国电信表示套餐将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用户需求提供多层次、多种计费模式,这些套餐目湔正在设计之中根据这三家运营商来看,我国套餐定价将会合理计算运营成本考虑到最基础的用户群体。Ngf中文科技资讯

  此外国外有一些国家已经开通了套餐服务。芬兰运营商Elisa发布的移动套餐费用是每月50欧元(约人民币400元)可以无限量地使用流量,其网速最高可达75MB/s;韩國、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表示均按照流量计费提供服务基本资费都在每月400元以上。Ngf中文科技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G5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