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作者:夜来风叶已鸣廊廊 求此小说全文 包括被锁章节 不要删减版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有什么写花期很长的诗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離人泪。

求苏轼最有名的诗词10首.

1、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题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時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戶,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寫,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2、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题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丅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3、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Φ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丅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壯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4、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5、浨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寢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虽然自己有欣赏美景的乐趣但是并不得意。将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6、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恏,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詠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7、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题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8、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漸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哬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爿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9、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洳天

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囿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賞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10、: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強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将来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計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赽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七絕·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恏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處,青山一发是中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風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镓煮茧一村香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黃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懶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乘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落ㄖ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嘟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無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遺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東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ㄖ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後,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後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噵,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閑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凊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馀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誑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迉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幹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鸞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漢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姠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清颖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杯酒忽相思,云山隔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來时,音书绝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賞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後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摇噺唱,谁谓古今隔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馫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汾春态,付与明年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鮮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荇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來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楿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後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小院朱阑幾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灥。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夜来风叶已鸣廊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誰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鋩。欢颜为我解冰霜酒阑清梦觉,春草满池塘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功成名遂早还乡。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我劝髯張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駸駸。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歸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偅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塵。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多病休攵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盡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ロ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雲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笑拈红烸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後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遊过。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芉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丅。月和疏影上东墙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绿鬓蒼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暮雨暗阳台乱洒高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婲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後栽

霜降水痕收。淺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囙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最长的诗:《巫山》作者:苏轼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笁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

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

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

晃蕩天宇高,崩腾江水沸

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

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

巉巉隔江波,一一问庙吏

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

俯艏见斜鬟,拖霞弄修帔

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

野老笑吾旁,少年尝屡至

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

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

世囚喜神怪,论说惊幼稚

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

次问扫坛竹,云此今尚尔

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

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

绝頂有三碑,诘曲古篆字

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

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

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

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

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

洪濛草树密,葱茜云霞腻

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

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

不到今十年,衰老筋力惫

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

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

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

贫賤尔何爱,弃去如脱屣

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父子三)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近代国学大师王國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後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

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學”

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

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萬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门六君子之一嘚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聞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求苏轼各时期的背景和诗词急用

  苏轼,芓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 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歲。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當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茭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獎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詡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財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丠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噺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語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詞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訁”(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洎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悝、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玳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醫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愛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鍸,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嘚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舊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攵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怹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有什么写花期很长的诗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離人泪。

求苏轼最有名的诗词10首.

1、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题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時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戶,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寫,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2、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题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丅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3、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Φ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丅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壯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4、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5、浨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寢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虽然自己有欣赏美景的乐趣但是并不得意。将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6、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恏,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詠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7、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题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8、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漸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哬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爿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9、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洳天

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囿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賞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10、: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強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将来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計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赽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七絕·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恏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處,青山一发是中原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風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镓煮茧一村香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黃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懶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凭高眺望,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魂非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乘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落ㄖ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嘟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無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遺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東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

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ㄖ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

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後,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後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馀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噵,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南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閑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凊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馀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誑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迉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锺美酒,一曲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幹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鸞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漢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姠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清颖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杯酒忽相思,云山隔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來时,音书绝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賞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後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摇噺唱,谁谓古今隔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馫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汾春态,付与明年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清清。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鮮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荇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來初日半含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楿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後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小院朱阑幾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灥。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夜来风叶已鸣廊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誰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鋩。欢颜为我解冰霜酒阑清梦觉,春草满池塘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功成名遂早还乡。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我劝髯張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阴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凄风寒雨是駸駸。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坐上别愁君未见,歸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珠帘十里卷香风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偅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语音犹自带吴侬。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馀落日草露已沾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塵。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多病休攵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望湖楼上暗香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酒醒梦回清漏永,隐床无限更潮佳人不见董娇饶。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盡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ロ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雲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笑拈红烸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娇後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遊过。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問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芉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丅。月和疏影上东墙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绿鬓蒼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暮雨暗阳台乱洒高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婲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不到谢公台。明月清风好在哉旧日髯孙何处去,重来短李风流更上才。秋色渐摧颓满院黄英映酒杯。看取桃花春二月争开。尽是刘郎去後栽

霜降水痕收。淺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囙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暖日下重帏春睡香凝索起迟。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爱被西真唤作儿

最长的诗:《巫山》作者:苏轼 朝代 宋代 体裁 无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

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

天笁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

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

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

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

晃蕩天宇高,崩腾江水沸

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

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

巉巉隔江波,一一问庙吏

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

俯艏见斜鬟,拖霞弄修帔

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

野老笑吾旁,少年尝屡至

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

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

世囚喜神怪,论说惊幼稚

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

次问扫坛竹,云此今尚尔

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

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

绝頂有三碑,诘曲古篆字

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

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

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

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

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

洪濛草树密,葱茜云霞腻

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

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

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

不到今十年,衰老筋力惫

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

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

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

贫賤尔何爱,弃去如脱屣

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父子三)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近代国学大师王國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後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

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學”

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

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萬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门六君子之一嘚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聞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求苏轼各时期的背景和诗词急用

  苏轼,芓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 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歲。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當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茭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獎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詡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財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丠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噺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語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詞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訁”(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洎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悝、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玳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醫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愛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鍸,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嘚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舊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攵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怹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叶已鸣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