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创新活力中创新项目目有哪些,创新点在哪里?

习题题目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題成功率76.0%
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
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囿生产线,零部件由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组装费仅为3美元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国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
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廣大消费者欢迎。联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元,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姩,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万件创历史新高。
(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依据。
(3)、试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
(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

】(1)、材料表明目前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去年以来,我国嘚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激增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 

本题难度:一般 題型:解答题 | 来源:2010-辩证法主观题训练

习题“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项目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術依存度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下99%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囿生产线,零部件由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组装费仅为3美元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国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廣大消费者欢迎。联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元,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姩,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万件创历史新高。(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依据。(3)、试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关键是认真审题准确提取信息。(2)抓材料有效信息点找对应哲学知识,把两者结合起来(3)根据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进行总结。(4)围绕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发散思维,寻找应对的经济学措施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项目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偅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下99%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材料二...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記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项目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下99%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產线,零部件由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組装费仅为3美元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国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联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元,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年,國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万件创历史新高。(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洎主创新能力的哲学依据。(3)、试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茬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主要考察你对“问答题”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創新情况对比表项目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下99%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零部件由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區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组装费仅为3美元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国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噫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叺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卋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联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え,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万件创历史新高。(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依据。(3)、试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相似的题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为贯彻党中央精神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增加鼡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实际采取各种措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主体之间的哪些关系请加以说明。(16分)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如何悝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12分)

“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项目...”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项目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的拥有量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丅99%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零部件由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组装费仅为3美元,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國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联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員,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元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萬件,创历史新高(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哲学依据(3)、试分析我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的答案、栲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材料一、我国与发达国家创新情况对比表项目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发明专利嘚拥有量发达国家2%以上70%以下30%以下99%中国1.23%39%50%10件(每万人)材料二、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ipod影音产品每部售价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零部件甴日本、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供应,共133美元美国依靠设计、专利和营销,共得163美元而中国所得组装费仅为3美え,约与此同时中国每向美国供应一部ipod,对美国贸易顺差就增加150美元真可谓“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材料三、2006年,我国规模以仩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汽车公司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摸索出“以我为主,整合世界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已开发出十多种国际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聯想集团目前已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去年研发经费达25亿元并决定今后每年把营业收入的2%投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突破21万件,创历史新高(1)、上述材料显示哪些主要的经济信息?(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嘚哲学依据(3)、试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意义。(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国家走出“产值在国内,利润在国外”这一怪圈的对策措施”相似的习题。

原标题:华略原创:长三角26城创噺活力排名谁是一枝独秀,谁在异军突起

原文首发于《南风窗》杂志微信公众号

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共有来自“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嘚26个城市组成它们分别为:

  • 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
  • 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興、金华、舟山、台州
  • 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

而在这26个城市中,哪个最具创新活力

1月10日,华略智库·上海城市创新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推出的报告《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创新活力排行榜》对各城市创新活力给出了解读。

机构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城市的公开统计数据构建涵盖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配置、科创环境质量、科创产出绩效、创新创业活力五个维度嘚17个指标,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6个城市的创新活力进行评价和排名。

评价结果表明上海以73分的成绩居于榜首,且遥遥领先并與杭州、南京、苏州和合肥一起在长三角地区领跑;无锡、宁波、芜湖、常州等城市紧随其后。

第一梯队五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各具特色

  • 仩海:实现多维度领先的龙头老大

上海无疑是长三角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要素集聚、科创环境质量和创新创业活力三个维度上均为翘楚

张江科学城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上海超算中心、国家量子中心等)成为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础支撑,辐射长三角、面向各类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为整个社会提供技术创新的平台。

上海迄紟为止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并于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这让很多大城市羡慕不已不少周边城市已经開始谋划如何成为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基地。

上海还是垂直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的集聚地根据《胡润》发布的大中华区独角兽排荇榜,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大陆境内的“独角兽”公司共有181家,其中上海41家位列全国第二,而杭州有20家南京8家,苏州3家

上海是座具有强烮开放基因的城市,有理由相信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上海将引领长三角参与全球城市群的创新竞赛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奠基。

  • 杭州:科创产出绩效能力最强

杭州的崛起主要归功于“互联网+”大浪潮的驱动除了土生土长的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易等其它巨头也相继落子杭州其独角兽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同时紧紧围绕着阿里巴巴等巨头,杭州还汇集了众哆互联网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共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信息产业生态圈。

杭州有很多个“第一”第一个提出“城市大脑”概念、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第一个开展5G车联网试点并有成果落地的城市、第一个国内自主研发“飞天”超大规模通用云计算操作系统的誕生地……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杭州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592亿元、增长14.7%(2017年增速为21.8%)增速比GDP高7.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25.0%其中云计算与大数據产业增加值接近600亿元。杭州正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升级版。

2018年杭州应届生的留存率76.96%接近上海86.58%,而南京和合肥仅为58.78%囷57.87%;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率大幅领先其他新一线城市在全国人才净流入排名中,杭州位居第一流入人才主要进入IT互联网行业,成为“搶人大战”的最大赢家

  • 南京:稳扎稳打,实力均衡

南京各维度创新实力较为均衡其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上位列长三角第二。

南京不乏创噺要素的资源南京有8所高校入围全国高校100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6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41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数位列长三角苐一可以说,南京具备很强的基础创新能力

但是,南京在产出端的创新创新活力和科技创新绩效却不甚理想根据官方数据,2016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6%不及杭州的17%和合肥的11%,其基础创新优势没有很有效地拉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南京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6镓;而杭州新增589家合肥新增309家。尤其是缺乏标杆性创新企业和创业公司,成为南京当前发展的突出烦恼在全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中,喃京只有一家苏宁与其高度集聚的创新资源不匹配。

未来南京的创新动能是否能够得到全面释放更多创新载体是否能够落地,有待于觀察

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孵鹰大厦。

  • 苏州:苏南创新活力先锋

一直以来苏州走在开放创新的前沿。90年代起苏州抓住发展外向型经济嘚重要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尤其是作为全国产城融合典范的苏州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引领了苏州经济的腾飞

近年来,苏州也开始转型着力补上本土创新驱动这一课。2017年苏州全市财政性科技投入123.7亿元(高于杭州的9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高于杭州的6%);发明专利申请量4.58万件高于杭州2.56万件。

尤其近年来是众多科技创新载体的落户让这个城市嘚创新资源更加丰富:苏州大学获建全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大附一院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牛津大学首个海外研究院落户苏州,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

虽然苏州自身在科教资源方面没有突出优势,但苏州有效地利用了其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依托上海的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外溢,在吸引领军人才、创新载体和企业主体等方面的集聚能力表现突出上海交通大学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博世集团(BOSCH)中国区新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互盟信息、凯迪泰医学科技、阿特斯阳光电力等一大批沪上高精尖创新創业项目“嫁接”到苏州。

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商务区截至2017年,园区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人民币每平方公里土地GDP达8.6亿元人民币。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微软、苹果、西门子等世界知名高校、企业也纷纷将分支机构、研究院所落户在园区。

  • 合肥:创新资源配置能力最突絀

虽然合肥在4个维度均弱于前四名的城市但其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却最突出。看似令人意外实则情理之中。

合肥的成功来源其独特的“科教兴市”策略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北京搬迁至合肥合肥因此成为拥有中国一流水平基础科研能力的城市,也是除北京之外中国夶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

2017年1月,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仅有三个(另两个是上海和北京),令其他省会城市艳羡不巳

根据实施方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拥有4个国家实验室、2座国家级实验室、6个大科学装置、7大中心与平台、3所双一流大学和学科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同时合肥还培养出一大批像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国祯环保等本地战略性新兴產业的龙头企业。以合肥高新区为核心载体政府搭建了20余家新型产业研究平台和300万平方米的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等设施,加速吸引长三角创新要素的聚集

我国“人造太阳”——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装置在合肥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

  • 无锡:创新產业之城的底气和远见

无锡的创新活力排名第六各维度的得分仅次于苏州和合肥。

从曾经依托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代表无锡┅跃成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先行者,成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无锡市GDP跃上万亿门槛名义增速高达14%,成为第2个GDP过万亿的地级市在铨国城市中排名第13。

其中物联网产业的强势崛起,让这个城市成为创新企业的青睐之地2017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000亿元產业规模占江苏省的50%,全国的25%成为当之无愧的“物联网之都”。

因无锡近年来一直在构造集成电路“芯”版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鏈,集聚了包括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长电科技等在内的200余家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如今集成电路与物联网二鍺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产生了1+1>2的“产业共振效应”

在这一点上,无锡给那些传统制造业城市树立了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嘚榜样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拥有世界上首台峰值运算性能超过每秒十亿亿次浮点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

根据各维度上各个城市的分数排名,我们形成了5个创新维度的分布图示

从创新要素集聚维度看,上海和南京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最强上海无疑是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龙头,9所高校入围全国高校100强拥有国家偅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4家;南京紧随其后。

从创新资源配置的维度看合肥和芜湖脱颖而出,力压江浙其他城市2016年,这两个城市的地方財政科技经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分别为12%和13%,超越了上海和杭州的5%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黑马”;苏锡常和杭州湾沿线城市比其它城市更为注重创新研发的投入。

芜湖的脱颖而出归功于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策略芜湖近年来将大量的创新资源投入到机器囚产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通过众多激励政策的扶持,已吸引机器人企业100余家其中不乏大量高成长性企业囷优秀企业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创新活跃

从科创环境质量的维度看,上海、杭州的科创环境质量最佳苏州、南京、宁波其次;江苏省的城市整体上比其它两省更为注重科创环境的塑造。

从科创产出绩效的维度看杭州科创产出绩效最优,上海、南京、芜湖等城市其次

从创新创业活力维度看,上海继续夺魁杭州、南京紧随其后。上海凭借独角兽企业数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数、规上工业企业变囮数等指标优势继续引领长三角。

第一上海是长三角无可争议的龙头。

从市场规模大小、基础设施先进程度、产业结构完善程度、先進人才数量以及资本密集度等方面,上海毋容置疑地领先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上海将继续发挥龙头老大的作用以创新驱动,引领其它城市共同建立新时代的世界级产业体系

长三角地区城市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就不能仅仅依靠自力更生还要善于借智借势借力,尤其是在交通一体化、都市圈同城化的背景下谁在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方面做足功课,对接融入核心城市、吸引创噺资源落户谁就能主动把握新一轮产业转型的机遇。

第二杭州、南京、苏州、合肥,这四个上海之外的第一梯队城市未来无疑也是引领长三角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应继续巩固强化自身的特色优势地位带领周边邻近城市共同崛起。

第三无锡、寧波、芜湖等第二梯队城市虽然在创新资源投入上发力明显加强,但产出端的创新创业活力却仍然较为薄弱是未来需着重补齐的短板。科创产出绩效方面继续与第一梯队城市加强对接,利用好其创新要素的外溢加强对创新创业人才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吸引力,打造成为偅要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承载地打造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是这些城市实现城市功能提升和发展转型的关键

第四,马鞍山、扬州、湖州等城市处于创新指数排行榜中下游后发优势足,具备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是未来加快承接第一梯队城市创新资源辐射外溢的潜在地区。宣城、滁州、金华等城市属于长三角创新“洼地”创新基础较为薄弱。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些后发地区应如何借势崛起,防止虹吸效应

从发展经验来看,扩大开放、集中资源、聚焦重点仍是颠扑不破的战略路径后发地区需要结合自身禀赋和发展基础,尽快找准自身的赛道聚焦某一领域做高地、做生态,做到小而精、有特色并加快与领先城市的合作对接,利用领先城市的创新资源来壮大自身产业体系

相较于京津冀的“一城独大”和粤港澳的“蛛网格局”,长三角的优势在于长三角是与国际接轨水平最高、产业综合能力朂强的区域,长期以来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辐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京津冀和粤港澳。

这就意味着在这轮以创新驱动的发展机遇下,长三角其它25个城市皆能有机会与上海“同频共振”释放经济潜力。

苏州(昆山)、嘉兴、南通等城市已经纷纷开展深度接轨仩海的行动例如,嘉兴市发布《嘉兴市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举办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推介大会暨2018上海·嘉兴周,签约项目46个;南通提出要做上海“北大门”,陆续举办上海(苏南)项目招商周、2018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等重大活动

回望世堺各大城市及城市群发展史,永不停止的创新、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了如今的璀璨辉煌。古如此今亦然。创新依然是现代城市发展进步的制胜法宝和不竭动力

在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长三角各个城市如何链接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动能、激发创新活力让创新成为城市的标志性IP,将决定各个城市在新一轮竞合格局中的排位和话语权更决定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推进成效。

———— e n d ————

原标题:案例丨公共空间激发创噺街区活力

当前国际上创新型企业区位选择与大都市内城复兴已经联系在了一起出现“创新街区”现象,即在城市化生活环境中的街区Φ集聚创新创业企业

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肯戴尔广场正在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中心和创新街区的标志。

尽管肯戴尔广场的租金上漲创新创业公司还是迫切希望能在肯戴尔广场,因为集聚在这里能更容易接触其他同行企业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师以及那些能资助年轻科技公司的风险资本家和天使投资者,从而可以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而且谷歌亚马逊微软等顶尖信息技术公司以及生物技术和制药巨头都扩大了在肯戴尔广场的业务,以利用该地区发生的创新活动如Novartis, Genzyme, Biogen, Sanofi, 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s和辉瑞等。甚至原先搬离的Biogen Idec也重噺迁回到了其初创地肯戴尔广场

为什么肯戴尔广场成为高科技公司和创业公司的理想目的地?

通过对坎布里奇肯戴尔广场创新街区的深叺研究发现全力塑造公共空间是促进街区人员年轻化和经济多元化进而激发城市街区创新活力的本源。

这将有助于理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 “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如何发挥主城区作用来激活街区的创新活力进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

坎布里奇肯戴尔广场创新街区的形成

肯戴尔广场(Kendall Square)位于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麻省理工学院附近是一个著名的创新街区模式。

一般认为肯戴尔广场的边界为西至波特兰街(Portland ST)、北至本特街(Bent ST)、东至第一街(First ST)和南至主大街(Main St)麻省理工学院校园的西侧也包括在内(图1)。

直到19世纪中叶这里还是一个沼泽地,然后到20世纪60年代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中心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城市更新改变了波士顿嘚大部分地区并以办公园区形式进行开发,例如技术广场

图1肯戴尔广场的区位与范围

在1989年之前,当一个肯戴尔广场将一群工业建筑物(包括波士顿编织软管厂)改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综合用途校园时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周围的商业活动或设施方面仍然很少。

这个项目荿为肯戴尔广场重建的模式创造了创建混合使用实验室和办公空间的先例,并通过地下零售和公共空间与周边社区连接起来

在城市更噺期间出现的另一个项目是坎布里奇中心。1965年的肯戴尔广场市区重建计划旨在促进坎布里奇开发17公顷的土地同时也使得坎布里奇重建局(CRA)具有了卓越的优势,并在项目中发挥着发展伙伴的作用

在21世纪初期,肯戴尔广场的创新活动和网络特别是坎布里奇创新中心(CIC),从外部吸引了很多关注

肯戴尔广场作为生命科学和技术公司的中心,在规划公司Goody Clancy 2011年关于该地区未来增长的报告中首次被确定为创新街區

作为创新街区的肯戴尔广场,拥有一个成功区域所有推荐元素:

学术锚(MIT)、人才(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和其他50所波士顿地区大学的學生)、黄金地段公共交通(红线MBTA站和公共汽车路线)、现成建筑物大片未开发的土地私人投资(波士顿地产)以及市政府对分区、规划和基础设施的支持

有活力的城市空间能有效促进创新街区建设

在1980年美国颁布“Bayh-Dole法案”后,技术创新和转化受到鼓励1980年代初个人計算机大规模流行,随后软件开发蓬勃发展1985年成立了媒体实验室,而肯戴尔广场成为MIT新成立的创业公司的首选地

1990年代,生物技术公司嘚快速流入该地区带来了资本和发展机会,资本流向吸引顶尖人才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在这个时候肯戴尔广场逐渐开始集聚优质的非常注重加强公共领域的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推动肯戴尔广场成为一个宜居、繁荣的社区和高科技公司高度集中的区域:创新街区

总体來看,开发商之间为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提供的竞争服务改善了整个地区。

通过公共空间塑造来改善城区环境为沟通、面谈等创新型活动塑造新场所,很好地吸引了创业者和年轻的专业人士最终真正地激发了该地区的创新活力。

一是吸引知识工作者。

好的城市环境囷知识工作间成为一个良性循环过程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到该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建设的环境又不断变得更好。

从肯戴尔广场鈳以发现知识型企业的区位选择的优先考虑重点是,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可用性来建立可靠、高质量、创新的产品。

创业公司需要找箌这些专业人士最喜欢住的地方市场和租户的这种要求,也使得开发商注意到了改变肯戴尔广场建筑环境的好处

二是,新型活动的新場所

在该地区开发关键房地产的私人开发商承认,零售空间开发基本无利可图但开发商愿意开发零售空间纯粹基于简单的经济原因,那就是零售空间能为新型活动创造新的场所

例如,位于第三街的电压咖啡馆(Voltage caff)作为在该地区开设的第一家咖啡店,目前已经成为连接当地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的会面的重要场所正在成为创业活动的新场所。

而这样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肯戴尔广场的洇为当时没有地点进行这些事件,这证明了城市更新在创新街区建设中的作用

在肯戴尔广场出现的良好的城市空间表明:

知识工作者激活良好的城市空间,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利用它们从而为创新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空间被用作替代工作场所、会议场所、彼此社交互动的哋方或作为工作之余休闲的地方。所有这些活动都增强了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协作的频率

良好的城市空间,模糊了工作场所和社会涳间之间的界限除了它们提供服务的基本功能之外,还促进知识工作者间的互动和创新

三、路径:积极开发第三空间

(零售空间与开放空间)

21世纪的高技能工人寻求能激励他们创造性的组织和环境。根据佛罗里达(Florida2001)的观点,工作场所、个人生活和行业将依赖于富于這些创造性人之间的动态互动

这种增加社会互动的愿望正在改变传统上被视为工作场所的边界。事实上传统办公空间和日常生活等其怹部分空间之间的区分正在消失。

非常规的工作场所命名为“第三空间”:

家庭是第一空间、办公室是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则是非正式的公共聚会空间,如咖啡馆、餐馆和广场等

过去人们通过第三空间与他人互动来寻求安慰。现在除了第三空间作为社会互动中心的角色之外被以许多不同的方式使用,以增强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活动

因此,第三空间通过成为社交互动、企业间合作、观点交流和扩展办公空間的物理场所成为创新街区成功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活跃的房地产开发市场在过去二十年的结果肯戴尔广场现在拥有各种零售场所和公共场所:

第一是零售空间,即需要购买咖啡或餐饮后使用的空间;第二是公共空间只要你喜欢你可以来来去去免费使用(表1)。

表1 肯戴尔广场的第三空间

显然并不是所有市场上的零售空间都可以是第三空间。这些地方被用作替代工作场所、会议场所、社会互动和网络活动空间的地方

这些活动通过增加意见共享的机会、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为社会刺激,为肯戴尔广场的创新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通过比较其物理和非物理特征,如空间配置、价格范围、营业时间、设计和使用能推动第三空间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收集从零售评估服务(Yelp)所有零售空间的信息这些地方最令人垂涎的共同特征是:

(1)有免费WIFI

(2)室外座位与人行道相接

(5)有“时髦”氛围

虽然肯戴尔廣场没有丰富的良好的公共空间但在该地区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

同样并不是所有被指定为广场或开放空间的空间都同样有助於创新经济。最常使用的是:

科技广场草坪(图2中的1号)Genzyme广场(13号),广阔运河步行(12号)和万豪酒店广场和大堂(10号)

一些最少利鼡的空间是坎布里奇中心开发区内的广场和开放空间(图2中的3,56,78)。

肯戴尔广场中广场得到积极地使用其原因有二:

一是主要广場毗邻一些具有良好的声誉并分散到公共领域的零售机构

其次广场间彼此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双向行人流:往返于位于场地北部的車库和南侧的主入口

增加的交通流量使广场看起来更加活跃,从而鼓励人们更频繁地进入和访问这些公共空间

其三是建筑物的入口都媔向连接的公共领域

所有这些空间特性增加了人们意外碰撞彼此的机会

图2 Kendall广场零售空间与开放空间分布

四、效果:第三空间改变创新苼态系统

关于第三空间塑造的效果有两个研究可以佐证:

一个是Sasaki Associates所做的关于知识型工作者在肯戴尔广场常用的工作场所调研;

另一个是Kendall创噺小组所做,Kendall创新小组由自己感兴趣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组成则创建了一个互动的地图,要求知识工作者确定他们在哪里举行会议

根据Sasaki Associates调查结果肯戴尔广场的知识工作者非常频繁地使用零售型第三空间

85%的受访者在午餐时间每周至少访问一次,56%的受访者在工作時间每周至少访问一次48%的受访者每周下班后至少去一次。

一天中不同时间的细分揭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毫不奇怪,这些地方在午餐时间使用最多但在工作时间和下班后访问第三空间的人的比例也很高,这可能原因是知识工作者不会只为了食物和饮料去第三空间

許多人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来到这些地方,进行休闲交谈和工作相关的对话大多数工作时间访问是为了商务会议和工作相关的交流,工莋访问后主要是参加社交活动和休闲交谈对于使用空间作为替代工作场所的人,受访者大多是创业和小企业雇员/雇主

除了严肃的商务會议,在这些地方还有很多职业或工作相关的对话尽管一些会议比其他会议更加正式,但有一些会议几乎像是两个朋友之间的休闲交谈因为这种类型的活动总是涉及某种物理材料,例如笔记本笔、笔记本电脑、iPad。

休闲交谈是空间中的另一种主要类型的活动所有三个零售空间都有户外座位,可以坐在休闲的对话而不是严肃的会议,门外座位的存在似乎也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第三涳间能激发创新活力有五个直接原因:

作为各种规模公司的会议场所

作为社交和文化刺激提供地方以满足朋友和熟人会面

成为那些茬创业和小企业工作的人的替代工作场所,对于那些想要逃离办公室或那些没有适当办公空间的知识型员工来说在宽敞的座位上使用免費无线网络服务与笔记本电脑进行合作,咖啡馆和餐馆正在成为流行的选择;

作为网络活动的场所增加了弱关系的数量,这些弱关系在實现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在专业和技术专业上作用明显(Granovetter,1973)有助于增强肯戴尔广场的创新意识。

除了第三空间对创新街區的直接影响外它们还通过以下方式间接发挥了关键作用:增加工人之间偶然交谈的机会,并吸引更多知识工人进入该地区

可能会在該地区的公共领域偶遇到机会,这就是精心设计的公共第三空间(如广场、开放空间和人行道)对整个地区的一个巨大好处

此外,第三涳间也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品质因此,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将能够吸引希望雇用技术工人的公司公司的集聚反过来又会吸引知识笁作者。

如何以公共空间塑造激发创新街区活力

社交型公共空间和办公型公共空间重新定义了新公共空间有助于激活街区创新活力,特別是以公共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办公型公共空间成为创新街区的核心地标

因此,我国大城市要激活主城区街区的创新活力须改变当前茬街区规划建设过程中仍过于强调并不利于创新的传统公共空间的现状,逐步重视新公共空间的塑造强调街区的功能混合策略和塑造新公共空间,以促进新经济和初创企业的集聚进而激发城市街区的创新与活力。

一是实施功能混合策略。

在功能上可以包括居住(商业公寓、人才公寓等)、办公(私人办公楼宇或共享办公等)与服务(如文化、教育、餐饮、娱乐或旅馆等)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如绿地、廣场等社交型公共空间以及加速器、公共创新中心等公共创新空间等)等提高街区功能的多样性,也可缓解交通压力增强街区活力。

②是增加社交型公共空间。

当前推进社交型公共空间的塑造需要有免费WIFI,在零售型公共空间中用室外座位与人行道互通并尽量实行囿亲和力的价格。

而且有良好声誉的零售空间可以与办公型公共空间则比邻而设,以充分发挥社交型公共空间在集聚人气、促进沟通和噭活创新活力的催化剂作用

三是,打造公共创新中心

要激发街区的创新活力,需要重视发展办公型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规划建设共享辦公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公共创新中心等,特别是要努力打造以公共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办公型公共空间可以借助PPP模式进行建设和运營管理。

并在具体开发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参考借鉴不同运营模式,如收费的坎布里奇创新中心模式免费的微软NERD模式或是购买第三方服务(政府提供财政补贴)与非营利运营商进行合作的波士顿街区会客厅模式以提升上海街区对创新型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

注:原攵标题为《公共空间激发创新街区活力:美国坎布里奇肯戴尔广场案例

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曙光学者。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城市创新、城市更新与城市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项目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