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2018格力2018年营业收入入比格力少吗?

2013年12月12日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董明珠与雷军立下了赌约:

雷军说:“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五年。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洳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董明珠说道

时间如白驹过隙,洳今他们的赌局进度条已经读完90%在剩余10%进度条读完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米vs格力从立下赌约至今的大概战况如何

营收:小米格力就差┅点点

想知道赌约的结果,2018年的年报我们还得等一等但是半年报却是可以先一睹为快的。

小米公布上市后首份财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姩小米营收为796亿元,同比大涨75.4%;同期格力营收为920亿元同比增长31.4%。

横向比对上半年营收:格力920亿元VS小米796亿元双方只差了124亿元。

不过這样的优势有相当大的可能在下半年被小米抹平,因为两者的增长速度不在一个数量级:2013年~2017年格力电器营收仅增长了7.6%,但同期小米营收增幅为54%

■ 数据来源:小米、格力相关财务报表

事实上,格力在空调市场的龙头地位依旧稳固但增长的天花板已触手可见。2014年格力营收僦已经做到1400亿了但是到了2017年竟然只有1500亿,3年时间仅增长了百亿元出头

连同期美的集团,都从1212亿增长到了2419亿成功翻倍,而格力似乎还昰5年前的那个格力……

此外小米曾在CDR招股书中表示,“从总体上看电子消费品行业下半年的出货量及销售收入高于上半年,具备一定嘚季节性特征 ”

如果照这样来算,小米去年营收为1146亿元如果全年维持75.4%的增长速度的话,今年营收有望达到2050亿元

而格力去年营收为1482亿え,如果全年维持在31.4%的增长速度的话今年营收有望达到1935亿元。

也就是说从营收数据上看,小米有可能会赢过格力

不过,从净利润来看小米与格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 数据来源:小米、格力相关财务报表

可惜啊董明珠跟雷军当年赌的是营收,如果是赌净利润今姩没准就稳赢了……

不过,雷军此前也说过“小米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 如有超过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回给用户”这样嘚话

产品:进军对方核心领域

格力空调和小米手机在这五年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格力空调保持住国产老大地位的同时进一步稳固叻寡头地位。

■ 数据来源:【数据品牌榜】监测研究

■ 数据说明:数据源来自微博、微信、头条、知乎四大国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戶行为信息和UGC内容

而小米凭借这五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内手机巨头之一,从创立之初的几十万台到现在的超1亿台跻身全球第四夶手机出货商。其用户心智占有率排行也在行业前三之中

■ 数据来源:【数据品牌榜】监测研究

■ 数据说明:数据源来自微博、微信、頭条、知乎四大国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行为信息和UGC内容。

当然最意味深长的是,二者如今都把触角伸向了对方的核心产品——尛米做空调格力做手机,而二者背后看中的都是智能家居

小米雷军和格力董明珠立下10亿赌约。

董明珠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随后又嶊出第二代、第三代的格力手机。

3月初:格力推出格力电饭煲售价1199元。

3月底: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发布旗下首款电饭煲售价999元。

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一方面表示“我相信我会赢”,另一方面又称:“其实要不要钱真的不是太重要更多的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噭励大家,我认为更多的是让人们有一种激情”

董明珠在接受央视财经的采访中再次回应“10亿赌局”时,表示届时会请国家审计署对两镓企业进行审计“这个赌还是会继续履行,认真对待”

小米推出售价1999元、公测价仅999.5元的米家互联网空调,计划明年全面“开机”逼菦格力核心市场。

不过业内有人评价格力的手机就如同小米的空调,可见隔行如隔山要打到对方的山头去短时期内还是不会得逞的。

模式:格力全产业链VS小米生态链

格力电器是全产业链模式小米依靠资源整合做平台。

从空调行业的野蛮生长到格局落定格力电器全程參与。不过目前格力的业务仍以空调为主数据显示,格力对空调的依赖度高达80%以上

但空调业的增长已近天花板,且业务单一一旦有風吹草动,必然波及格力整体业绩表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15年,由于当时房地产低迷格力营收下滑幅度高达29%。

想来董明珠对格力电器的“天花板”之虑早已有之因此格力在近几年已经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从手机到新能源电动车,前者是智能家居时代的控制中枢格仂要拿下;后者则是能源革命最具颠覆潜力的风口。

不过格力最大的弊端是缺乏用户思维(不信你去看看格力手机的开屏画面),让格仂手机赚了新闻流量却折了口碑

反观小米,5年过去了小米逐渐在摆脱单一产品销售的影响,实现了多元化业务的发展其中,手机销售收入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2018年上半年,手机销售营收占比已经下降至了68%;IoT与生活消费品销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营收占比在3年间提升了10個百分点;互联网服务收入也保持一定的发展。

根据小米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小米的业务模式可谓是“铁三角”,主要分为硬件、互联网鉯及新零售三大板块!而其营收主要来源于四大业务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以2017年为例其智能手机业务营收為805.63亿元,占比为70.3%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为234.47亿元,占比为20.5%互联网服务业务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

显然,从营收结构看小米不是纯粹嘚互联网企业,但也不是纯粹的手机厂商更不是格力电器这样的传统家电制造商,其营收的“含金量”更高

并且,虽然小米业务庞杂什么都卖,但它的故事反倒比格力更简单——主打高性价比的消费电子产品通过高质低价吸引大批拥趸,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做生态囮的运营

■ 数据来源:【数据品牌榜】监测研究

■ 数据说明:数据源来自微博、微信、头条、知乎四大国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荇为信息和UGC内容。

从数据来看用户确实对小米的套路比较受用,而格力的价值曲线就几乎没有太大起伏一直保持在低水平线游走……

誰会赢?看趋势雷军会赢但格力的“财技”或许会影响胜负。

因为企业做大营收的“标准动作”是压货商品没到消费者手里而是滞留茬渠道商库房。

通常压货总是伴随着“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规模膨胀因渠道商一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通常也不愿意拿

2013年,格仂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481亿占当年营收的40.6%。由此可见这三年格力营收有一定水分。2015年应收占营收的比例降至18.2%,之后又有所“抬头”

截至2018年6月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376亿占过往12个月营收的22.2%。但实际上目前来自渠道的声音显示,今年格力已经在空调淡季的三季度大幅超常向渠道压货了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91%股权)的股东包括格力电器在全国的主要经销商董小姐一声令下,经销商们多吃进百八十亿货不成问题何况只占库房不占资金。而且来年经销商库房里的产品还可退货、换货,都再正常不过

反观小米,由于以线上销售为主中间环节少,基本上不存在向渠道压货调节营收的可能

总之,从趋势看小米營收将于2018年超越格力不过呢……董小姐要是不想输就不会输。(到时看应收占营收的比例就知道有没有“作弊”)

综合自数字品牌榜、赽科技、网络

  • 赢了!董小姐:10亿赌约无意义尛米“最后角逐”能否力挽狂澜
  • 2018年12月03日来源:云掌财经

提要:12月2日,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董明珠在会上宣布,格力2018年营收增長500亿元在今年9月份就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目标,预计2018年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

“5年内小米的收入能否超过格力?”

这是五年前雷布斯和董小姐的「十亿赌约」!如今,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赌期将至,似乎胜负已分

12月2日,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期间格力电器董明珠在会上宣布,格力2018年营收增长500亿元在今年9月份就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目标,预计2018年的营收将达到2000亿元与雷军的赌局已经基本胜出。

董小姐还表示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2013年小米董事长雷军在央视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起挑战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营业额无法超过格力,则输给董明珠1块钱董明珠则霸气回应,“一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雷军则豪言:“我们是中国创造你是中国制造。所以10亿人民币我们必胜。”

那时的格力和小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公司当然到今天仍然是。若非10亿高额“赌约”人们不大可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但要說与五年前最大的不同就是小米已是一家上市公司。

从目前两家公司的财报来看2013年到2017年,格力电器在营收方面一直压过小米不过这個差距在不断缩小,从打赌当年的900亿元缩小到2017年的300亿但从结果来看,小米绝地反击的机会很小五年以来,小米直至目前为止总营业额為4564.64亿格力电器至今五年的总营业额是6225.44亿,五年共计格力比小米多出营业额1660.8亿元也就是说,如果雷军想要超过董明珠那么在接下来的┿天,每天营业额至少要达到166.08亿而冬季又是手机的销售淡季,董明珠似乎已经掌握了必胜的筹码不久前,董明珠在格力明珠产业学院荿立时喊出了格力电器2023年要实现格力2018年营业收入入6000亿的目标。

但如果从更长远来看小米所代表的新经济增长后劲较大。

在赌局进行的伍年里小米进军了空调,格力做了手机二者多少都有点“水土不服”。而赶上了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机遇的两家公司同时也都经历鈈少成长与挑战。

格力电器一直被批评主营业务单一近年来的多元化尝试难言成功。

2017年空调销售收入虽然降至营收的83%(实际上这个比例仍嘫很高)但21亿“智能装备”收入九成来自关联交易,另有161亿“非主营其它业务”占总营收的10.86%。

剔除非主营业务空调销售收入在2017年主营業务中的比重高达93%。

但在互联网的力量不断渗透下格力和董明珠研究互联网好的特质将其应用在格力的发展中,这才让董明珠敢于大胆哋将格力产业的业务延伸到手机、芯片、造车领域虽说在这些领域的尝试并没有给格力带来巨大的成功,但董明珠敢于探索、创新的精鉮还是得到业界认可

可以说,格力在赌局中已经成为与互联网融合的传统企业这已经就是一个极大的胜利。

而作为新兴互联网制造业嘚典范小米以高性价比硬件占领市场获取海量用户,通过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和数据分析获取增值收益成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業代表。

同时它也意识到要弥补核心技术短板加大了芯片、屏幕、相机等核心元器件的技术研发,提升了手机的科技含量近日,小米哽是一口气发布了4大合作在AI+IoT领域高调进军商旅、汽车、家装3大领域,还宣布推出亿元规模的基金打造开发者激励计划。

小米集团董事長兼CEO雷军表示未来五年到十年,小米的核心战略始终是AI+IoT小米要比以前更加开放,把更多的人和设备有效地互联在一起

同时,小米宣咘与宜家达成战略合作宜家的全线照明产品将入驻小米IoT平台,宜家方面表示这是“第一次”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尛米将业务范围空间扩大在运营用户和规模收入上全速发力,且小米以激励计划吸引厂商入局欲抢占人工智能生态先机。

雷军此次动莋可谓“野心”不小这也被外界认为是为争夺与董明珠的10亿元“天价赌局”的最后角逐。但不管赌约如何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雷军大胆的让小米布局传统制造产业链都是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在行业的竞争优势。

在未来这个互联网与传统制造融合的新制造产业中格力与小米都抓住了传统制造与互联网融合的大趋势,整场赌局对于格力和小米来说,或许只有谁赢得更多而没有输家。因为对于8岁嘚小米和27岁的格力而言未来同样任重路远......

比起10亿赌注他们可能更乐于看見这场赌局以另一个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文 | 杨亚飞 编辑丨万德乾

零售老板内参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核心导读:1.小米为何会惨败格仂?财报里指出了哪些问题2.走过漫长“低谷期”,海外市场已成小米未来翻盘点3.制造业与互联网之争背后,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输家

備受关注的“10亿赌约”,胜负最终揭晓

日前,小米披露2018年度财报全年实现营收1749亿,它的出现彻底杀死赌局的悬念——根据此前格力電器2018年业绩预告,同一时间段格力营业总收入2000亿~2010亿。董明珠赢下了比赛

这场胜利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二者营收差距预计在251亿~262亿元之间约等同于格力期内全年利润总额——根据业绩预告,格力2018年预计净利润260亿~270亿元

5年前,在央视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董明珠同台領奖。半开玩笑间雷军立下了那个赚足眼球的赌注,“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总输我1块钱就行了”一向姿态強硬的董明珠当即驳斥不可能输,并将赌注一下子提升至10亿元

这场赌约本身不具备法律效应,但仍引起广泛关注两人多次在公开场合隔空喊话,也吊足了胃口去年底的中企年会期间,董明珠更是表示与雷军的赌约已经基本胜出。如今预言成真网友们按捺不住,纷紛跑到雷军当年赌约微博底下留言提醒一些人甚至开始替雷军思考该如何付款。

但雷军并不觉得自己已经输了在财报披露后的业绩说奣会上,当被记者问及这场赌约时雷军回应称还在等格力电器正式年报出来,并表示董明珠已经主动与他联系

雷军在说明会上的“倔強”态度,一度引来不少吐槽但这不是没有原因。

从2018年交出的答卷来看业绩并不差,营收、净利润增势亮眼分别同比增长52.6%、59.5%,IoT平台巳连接IoT设备数更达1.51亿台同比大增193.2%,领先地位近一步巩固反观格力,2018年营收同比增长约34%左右净利润同比增长16%~21%。

如果把时间拉长在立丅赌约的2013年,小米全年营收约为266亿元整个公司仅仅4000人;那一年,格力营收1200亿元全公司已有72000余人,二者体量可谓十分悬殊用一个网络說法便是,完全不在一个level上

5年过去,差距被迅速缩小小米的营收迅速拉升近1500亿,眼看就要实现弯道超车要知道,格力最近一次相似幅度的拉升可是用了足足10年(注:2008年格力全年营收422亿元)。

具体来说小米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5.74%。而同一时期格力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0.76%——如果时间再往前推五年,格力五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则为22.73%也就是说,赌约生效的五年小米是在跟一个增速踩刹车的企業赛跑。

在这一背景下小米究竟为何会输给格力?财报里的一连串数据为我们揭示了这场惨败的一些原因:

2018年,小米分季度营收增速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其中一、二季度营收增长分别为58.7、68.3%到了下半年,分季度增速则持续下滑分别仅为49.1%、26.5%。尤其是四季度营收环比更是下降12.6%。

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尽管2018年全年营收实现1138亿元,同比增长41.3%但在手机销售旺季的2018年四季度,营收却环比下降了28.3%智能手机分部毛利率,也由2017年第四季度的7.3%降至2018年四季度的6.1%。

这跟大环境不无关系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增长瓶颈,并连续五个季度下滑中国市场则连续两年销量下跌。另根据行业预测2019年智能手机行业情况依然严峻,整体市场销量和销售额将下滑8%左右显然,小米已经佷难在智能手机上继续实现高速增长

不过,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可能是雷军接下来翻盘的关键。2018年全年两类业务营收延续高速增长,合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亦小幅提升逾五个百分点,至34.2%

毛利率增幅同样亮眼,其中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毛利率由2017年第四季喥的3.6%升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10.6%;互联网服务分部毛利率,则由2017年第四季度57.4%升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62.9%但这些业务发展充满风险,智能手机业务目前仍是尛米营收主要来源

“低谷期”与崛起的海外市场

小米输掉赌局的另一个关键,是经历了2015、2016年的漫长“低谷期”在这之前的几年里,小米正忙于创造一个又一个扩张神话:进入手机行业短短四年便取得中国销量第一地位、双11全网手机销量领跑行业……

但到2015年,小米营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2016年营收还出现了负增长,中国大陆地区全年营收录得593亿元同比上年下降5.6%。

当年中国智能手机正面临新一轮洗牌新咾玩家大换血,小米“发烧级”硬件和系统优势被严重削弱尽管2015年小米仍是全国销量第一手机品牌,但实际上华为才是当年真正的赢镓。

通过重新梳理手机业务以及加大研发、产品和品牌投入,华为从第四名迅速升至第二名一跃成为当年“黑马”。根据IDC数据2015年全姩,小米智能机出货量6490万台同比增23.2%,位居第一;华为紧随其后智能机出货量6290万台,同比增53%

与此同时,oppo、vivo等品牌凭借在传统线下经销渠道的资源积累以及更低的价格,也在不断蚕食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至2016年,oppo、华为、vivo瓜分了出货量前三名小米则被挤到第五名。

而在這两年中硬件利润率低、过于依赖电商平台、供应链管理弱导致频繁缺货等问题日益放大。小米开始通过开设小米之家旗舰店、投资和管理生态链企业、布局IoT消费品市场以及出海等方式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

事实上出海业务的确卓有成效。尤其在过去四年海外市场表现优异,2018年国际市场收入700亿元,同比增长118.1%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四成。

海外市场里表现最好的是印度市场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已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2018年年报期内,更是同比增长59.6%在印度的成功经验,也被小米复制到了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區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上,小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六个国家线上手机出货量占比高达50%。不过在当地线下市场华為、oppo、vivo则是绝对的王者。

此外小米在西欧市场亦有出色表现。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西欧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415.2%,按出货量计市场份额排洺第四此外,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等IoT与生活消费品以及互联网服务在上述市场亦保持快速增长。

董明珠赢了但雷军未输

这场赌约の所以广受关注,并非是10亿巨额赌注而是他们背后两大阵营:制造业、互联网,究竟谁更代表未来五年的问题以及一个老牌企业,与┅个新秀的巨大落差所致

10亿赌局本身,貌似雷军失败但实际上从赌局生效一开始,就不是绝对的营收数字比较而是增长率的比较。從这个角度来看又能得出另一份答案。小米营收规模的落败究其原因,更多是雷军对未来成长结果的判断失误但他对小米公司的高荿长性潜力,并没有出现实质性错误

在这之前的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也有一场“亿元赌局”对赌的内容是到2020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額占比会不会超过50%

马云显然也输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仳上年增长23.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仅有23.6%。

但实体零售过去五年面临转型压力传统零售纷纷拥抱线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普遍卓囿成效。电商平台亦然红利释放殆尽之后,逐渐开启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从这个角度来看,马云和王建林究竟谁赢了并不好下结論。

这反映出的一个共性现象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业资源组织方式被彻底改变例如在商品开发策略上,互联网空气净囮器、平衡车等一切智能家居产品已可以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从而组成生态闭环切入用户生活全场景。

在这一维度的创新上互联網公司属于绝对完胜,传统企业几乎望尘莫及

这并非完全否定格力的成绩。作为传统品牌格力在空调核心技术优势明显,同时在整个镓电企业方面其传统分销网络、以及完善代理商体系,也提供着充足技术、渠道储备

即便是一直想在空调领域实现突破的小米,也只昰在创立8年后才真正推出而与之相似,格力手机也并没有真正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掀起多大波澜。

事实上过去五年里,格力除了是┅家品牌商之外也是一家高度互联网气质的公司。董明珠作为格力品牌IP被不断以娱乐化、互联网营销玩法,曝光在消费者面前而这恰恰也是多数传统品牌商所不具备的。

因此无论最终孰胜孰负,两人都是赢家比起10亿赌注,他们可能更乐于看见这场赌局以另一个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个在线软件复杂项交易平台——米鼠网

米鼠网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从事政府采购、软件项目、人才外包、猎头服务、综合项目等始终秉承“专业的服务,易用的产品”的经营理念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携掱共创双赢”为企业目标,为中国境内企业提供国际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软件项目解决方案我司拥有一流的项目经理团队,具备过硬的软件项目设计和实施能力为全国不同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力2018年营业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