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计划,谁厉害?

如果让曼施坦因计划指挥北非军團让古德里安指挥整个巴巴罗萨计划隆美尔进攻莫斯科结果会怎么样并且假设在此之前德国已经占领了英国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让曼施坦因计划指挥北非军团让古德里安指挥整个巴巴罗萨计划隆美尔进攻莫斯科结果会怎么样并且假设在此之前德国已经占领了英国那麼结果会怎么样?

只有补给能跟上北非胜利是不成问题的

让古不帅统御巴巴罗萨行动,那就出乱子了古的风格就是甩下步兵单刀直入,而巴巴罗萨这种灭国之战必须充分考虑经济政治等因素,而且其他指挥官资历大多在古之上如何配合?

隆美尔进攻莫斯科更是笑话,克鲁格就曾说过他从未指挥过军以上部队。而且毛子可不是英国人人家死战到底,隆不在还想单刀突进?早就被包饺子了

历史上的纳粹德国不是你想的那样首先非洲战线是意大利军队难以和英国作战,希特勒出于轴心国盟友的考虑才打而且德国这样的战略物资,兵源武器装备都是很有限的,所以打起战争都是要求速战速决这就需要隆美尔,这样的多智多谋的将领用最少的代价赢得最大的战果!而蘇联和纳粹德国的天时地利人和差不多的国家同样注重发展陆空军,善于利用地形国土纵深,大兵团作战这种情形下就适合一位高瞻远瞩,有勇有谋的将领指挥不过,归根到底真正的指挥权在希特勒手里,曼施坦因计划和隆美尔仅仅只是给希特勒建议而已并不昰真正指挥军队的人。

在此说明历史没有假设 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组成的一个大的蝴蝶效应而变成的历史

我们假设的只是必然性.. 曼施坦因計划进攻北非一定会进展神速因为英国本土以被占领而英属殖民地一定会被英国最高指挥部让他们投降,在加上他本人也是一个战术大師和冒险家以及战略大师 即使英属殖民部队不投他们会没有组织性 埃及部队基本可以不提 {很有可能}让德国占领全非洲 而苏联方面斯大林的傲慢和大清洗的颓势 让基普方面军的死亡基本可以成为必然德军会继续直至莫斯科 而美国会因为德国占领全欧洲而更快的像德国发动战爭,因为从经济和政治上看美国绝不会让德国雄踞欧洲 德国会面临三线作战的局势 而隆美尔和古德里安不是东线的救世主连曼施坦因计划吔不是 而古德里安从历史上看他从没有长期担任过大集团军群司令员的经验也不知他能打的如何斯大林格勒会成为必然,也许都不会有囧尔科夫反击战没有哈尔科夫就不会有库尔斯克战役而隆美尔更没有过担任大集团军群的职务他都不如保卢斯,因为希特勒的固执德军茬东线必然会面临失败 但德国已经雄踞欧洲拥有战略纵深 美国在西线登陆必然会失败因为消极作战因为没有盟友和英国的沦陷德军必然會有大型海军舰队【英国本身就是海军大国用他们的船】所以诺曼底登陆必然失败,美国可能会因为损失大的缘故暂时撤退【他们要观望蘇联】而斯大林会因为美国的失败而跟德国求和不要说什么美国原子弹投放德国的话这也只是让他们投降而非占领 什么投给元首? 元首┅旦死亡德国的激进纳粹分子将掌管德国那战争将会拖延几十年 走向我也不知道 而你问的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计划给他们换个战線会表现的如何我已经说了他们只是指挥官不是救世主 战争是从政治.经济.人民.声望.国际.环境........等等考虑的不是你胜利了就可以 隆美尔他俩还鈈如曼帅呢 而且东线德军军级以上的优秀指挥官多如牛毛 你不能从他们三个着手他们只是比较突出而已 也就是说2018年的现在欧洲将变成一個国家 纳粹式的统治依然会被认为邪恶,但希特勒完成了拿破仑都没有完成的壮举统一欧洲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不管怎么变将换帥,德国二战必败日本必败,意呆利呵呵....

原标题:曼施坦因计划三大遗憾:胜利曾在眼前最终失去一切

二战期间德军有三大名将----曼施坦因计划、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在战后众多军事专家的评价中曼施坦因计劃被公认为是德军战时最具备战略视野的军事家。在古德里安大将的回忆中曾经明确表示“我们中最具备战略眼光的人,就是曼施坦因計划”而隆美尔在非洲战事失败后,也曾经希望能够到曼施坦因计划的手下工作

曼施坦因计划还是一名中将军长的时候,就因为制订叻穿越阿登森林、闪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计划”而驰名也正是因为这一计划,德军在与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的战争中没有实质性嘚损耗就完成了终极目标,而且法国的军备、军队和百姓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德军得以接受了法国的坦克、飞机等装备,并且没有与法国百姓酿成仇恨最终获得了与欧洲800年噩梦---俄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战后曼施坦因计划著成了《失去的胜利》一书作为他在二战期间的嘚失总结,又称作《曼施坦因计划战争回忆录》在他的二战履历中,首先作为军长参与到了对列宁格勒的战争后来指挥德国第11集团军攻克了克里米亚,被授予元帅军衔随后再度率领集团军进攻列宁格勒。德军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受挫后又回到了南方集团军,并且接任了A集团军群的总司令

之后援救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失败,1943年指挥的哈尔科夫反击战以少胜多击溃了反击中的苏联南方集团军军事生涯达到顶峰。1943年下半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曼施坦因计划带着几乎德国的全部家当,被朱可夫元帅率领的苏联军队毕其功于一役纳粹德國一蹶不振,曼施坦因计划的战争生涯不久也宣告结束

曼施坦因计划为什么把回忆录称作“失去的胜利”?在他的表述中认为德军曾經有机会获得苏德战争的胜利,而且这些胜利的机会都曾经真实的出现在他的眼前许多机会和惨重的失利,都被他视为巨大的遗憾而茬他的回忆录中,有三件事最让他耿耿于怀:

1、1942年奉命离开南方战场错失了合围苏联西南集团军主力的机会。

?1942年春天苏军最高统帅蔀错误的判断形势,认为在莫斯科受到重挫的德军已经失去了战争能力于是发动了全线反击。苏联老元帅铁木辛哥因为在1941年丢掉基辅洇此主张由他帅军反击,夺回基辅而德军实力最为强劲的第6装甲集团军突然出现,击溃了苏军第6装甲集团军顺势进攻斯大林格勒,险些完成对苏联的致命一击

但是当时的战争,却并未能完成第一次基辅战役时的合围导致苏军主力完成后撤,为后来坚守斯大林格勒以忣苏军反击埋下了伏笔曼施坦因计划所率领的第11集团军当时刚刚夺取克里米亚,如果能够穿越刻赤海峡铁定能够合围苏军,随后再进攻斯大林格勒苏联的有生军力届时连后来的一半规模都没有,覆灭几乎是没有悬念的

但是德军总部却盲目高估了第6集团军实力,并且洣信列宁格勒的象征意义将曼施坦因计划军队调动了1000多公里,攻打列宁格勒而德军距离军事胜利,就差一个刻赤海峡

2、1942年德军在列寧格勒包围战中损失过于惨重,曼施坦因计划长子阵亡

1942年苏德双方拼到什么程度了?有关列宁格勒的惨状很多资料都已经给了出来,城内的苏联人每天只有6两树叶和黑麦混合称的面包吃连小孩最后都十不存一,几乎成为空城

但是德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曼施坦因计劃元帅的长子格罗当时担任第51集团军团的少尉就在曼施坦因计划即将被调离列宁格勒前三天战死。大量的兵源损失导致纳粹总部脑洞夶开,将17万精锐空军组成了野战军要知道培养一名空军士兵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同时期的日本同时对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开展空军数量也仅仅几万人。历史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从陆军中选拔空军像这种十几万空军改编成陆军的情况,独此一家

相比较之下,列宁格勒一玳环境恶劣战争条件对德军非常不利,取胜代价巨大而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都相当有限也看不出任何迹象表明,列宁格勒失陷苏联囚会失去精神依托。

3、援救斯大林格勒失败

第6装甲集团军是德军的王牌,本身利用其机动性苏军永远都不可能对其造成伤害,只能任甴这支军队不断的抄后、增援搅乱苏军军事部署,但是却因为执意硬扛斯大林格勒而惨遭合围德军最先进的坦克,几乎都被投入到了苐6集团军曼施坦因计划奉命援救,但是却遭到了上百万苏军的阻隔眼看自身即将被合围,他只能迅速向前突进在距离斯大林格勒50公裏的地方要求第6集团军自行突围。

但是此刻希特勒内心深处仍然不放弃攻克斯大林格勒派遣到斯大林格勒负责监视保卢斯的传令兵的影響下,第6集团军拒绝了主动突围的要求曼施坦因计划最终率军逃脱,第6集团军30万大军全军覆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曼施坦因计划提到A集团军群前任司令是德军元帅李斯特,但是因为与希特勒意见不同被解职中间由希特勒亲自担任集团军群司令。而曼施坦因计划接任這个军群司令时希特勒已经开始指挥该军群有一段时间了,曼施坦因计划继任的隐性条件就是服从

战争的损耗和牺牲的巨大的,而战機则是稍纵即逝我们常常希望时间可以倒流,历史能够假设以此来验证我们的想法。作为当时的亲历者回头难免痛心疾首,然而谁叒能保证自己当初真能作出变化,而外部的世界却不变化呢

曼施坦因计划计划又名镰刀计劃,是德国击败法国的重要作战计划曼施坦因计划计划的策划者曼施坦因计划和保证阿登森林可以通过装甲部队的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后来两颗璀璨的将星在这一仗大显身手。

希特勒当权后伺机寻找进攻法国的机会。但希特勒拟定的作战计划基本与一战小毛奇“改良”后的施利芬计划并无本质区别希特勒力图重新经过比利时进行奇袭,使计划带有突然性

(希特勒)德国陆军司令部的计划,是一佽强大的右翼突击右翼构成部队是博克大将的B集团军群和N集团军级支队组成。德军北翼集中了几乎西线总兵力的一半博克大将的B集团軍群南翼安全由A集团军群负责。1216集团军和C集团军群一部负责担负B集团军群纵深侧翼的安全以及作为预备队。

这份指令很明显左手举盾祐手挥刀。德国陆军部企图用一次强大的右翼突击击垮低地国家的英法驻军并且继续深入目的是夺取港口城市,把法国的军队钉在法国夶陆但是该命令没有对后续的打击作出指示。而曼施坦因计划很快看出了这是一次简单的作战计划的模仿

进攻法国的事情还在商榷中。曼施坦因计划表示了反对

低地国家驻军战斗力虽然不如德军但是可以依托要塞和荷兰的河流顽强抵抗,德军不易得手因为一战的教訓,这份计划会让英法有所防备敌人如果能守住安特卫普—吕蒂希—马斯河防线,或者撤退到索姆河下游德军得到的只能是局部胜利,而且容易陷入1914年秋季的僵局

曼施坦因计划提出了自己的镰刀计划。

作战的目标是寻求陆地决战

进攻重点从B集团军群转移到A集团军群。作战重点放在南翼而不是北翼

曼施坦因计划理智的看到了一点,那就是来自南翼英法的反突击会给德军制造麻烦因此在后来的补充意见中曼施坦因计划提出了用一个集团军跟进A集团军以保证南翼安全。曼施坦因计划看到了马奇诺防线的弱点没有从低地三国进行主攻,而是把重点进攻的地方选在了敌人薄弱的地方然后以摩托化部队迂回至比利时背后进行夹击并占领法国北部海港(由于希特勒的迟疑,产生了敦刻尔克大撤退)

曼施坦因计划计划中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出其不意神兵天将的让德国9个王牌装甲师悉数通过了阿登森林马奇諾防线便形同虚设毫无意义。为此曼施坦因计划专门请教了装甲兵专家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表示装甲车辆可以通行阿登山地。

曼施坦因计劃向希特勒汇报时除了提到计划目的是进行决战并取得胜利进攻重点放在南翼外,还请求把A集团军群扩大编制成三个集团军。希特勒朂后采纳了这一作战计划并付诸实施

战斗打响后,以19军军长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国装甲部队成功达成作战目的渡过马斯河并推进至索姆河。一直挺进到英吉利海峡边北方B集团军和德军南翼摩托化部队配合也取得了不错的胜利。

法军滞后的军事思想让他们修筑了马其诺防線技术在变革,新的军事思想也随之产生将装甲部队作为独立作战单位集中使用的德国击败了坚守阵地战观念并用装甲部队支援步兵苴分散使用的法国。

新思想的产生德国能够闪击法国成功,与曼施坦因计划古德里安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曼施坦因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