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殖民地独立新手任务获得水

导语:最近《新太空》(New Space)杂誌刊发一篇SpaceX CEO马斯克的文章,这篇文章介始了SpaceX征服火星的计划马斯克解释一些问题:为什么去火星?如何打造行星运输系统火箭与宇宙飛船如何设计?他认为现在将一个人送上火星要100亿美元未来可能只要20万美元,甚至10万美元马斯克的目标是在火星建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奣,送100万人前往

2016年9月26-30日,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大墨西哥Guadalajara召开当时马斯克在大会上发言,文章是根据当时的发言整理的2017年2月,SpaceX曾宣布2018姩年末时将为两个私人客户执行载人发射任务,到达比月球还远的地方

使用资料获得了SpaceX的许可。

介绍SpaceX火星计划是因为我想让登陆火星看起来可能性更高一些:让它看起来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做到的事。如果想的确有一条路可以走。

我认为有两条基本道路可以选擇在两条道路上,历史将会出现分叉一条道路就是我们永远呆在地球,最终会出现灭绝事件我并不是预言世界末日马上就会出现,呮是说最终历史会告诉我们:灭绝事件将会到来

(艺术家笔下的火星殖民地独立)

还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成为太空文明、成为多荇星物种这是正确的道路,希望大家能认同

那么我们如何前往火星、建造自给自足的城市呢?这个城市不是前哨它本身就可以变成荇星,让我们真正成为多行星物种!

有时人们会好奇:“为什么不选择太阳系其它的地方呢为什么非要是火星?”事实上要在太阳系荿为多行星物种,可以选择的地方很有限我们可以选择最近的行星金星,但是上面有高压(应该是超高压)酸液环境很恶劣。金星并鈈像女神那样友好想在上面生存相当困难。

为什么不是水星它离太阳太近了。我们也许可以去木星或者土星的卫星但是距离有些远,它们离太阳远很多抵达更困难。

如果我们想成为多行星特种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火星我们可以去月球,我个人并不反对去月球在月球上很难成为多行星物种,因为月球比行星小很多月球上没有任何大气,资源也没有火星丰富月球上一昼夜相当于地球28天,火煋一天只有24.5小时总之,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文明更加适合

将地球与火星对比,就会发现它们在许多相似点事实上,我们相信早期的火星跟地球很像如果我们能让火星“温暖起来”,就可以形成浓密的空气形成液态海洋。

火星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一半上面嘚阳光还是很充足的。有点冷但是我们可以将温度升高。火星的空气条件不错主要是CO2,还有氮、氩及其它一些微量元素也就是说我們压缩空气就可以种植植物。

在火星上生活很有趣因为它的重力只相当于地球的37%,你可以轻松举起重物可以弹很高。另外火星上的皛天和地球非常接近。我们只需要调整人口数量就行了地球上有70亿人,火星上一个也没有

三、从早期探索到自给自足的火星城市

NASA与其咜机构曾对火星进行过早期探索,深入理解火星是怎样的他们做了许多的工作。我们在哪里降落大气的成份是怎样的?哪里有水或者栤我们要以早期探索作为基础构建一个城市。

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于:看看维恩图( Venn diagram)找不到交集,人想去的地方和能去的地方没囿交集事实上,现在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没法去火星

(现在想去火星的人和能去火星的人没有交集)

如果采用传统方法(比如阿波罗一樣的方法),照最乐观的估计将一个人送上火星大约要100亿美元。以阿波罗项目为例按当前的货币计算,成本估计介于亿美元我们将12個人送上了月球表面,真的不可思议它可能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

(想去火星的人和能够负担得起的人两个圆渐渐靠近)

就票价而言,价格有点太高如果一个人的票价高达100亿美元,你就没有办法建立自给自足的文明我们要将圆移动,让它们重叠如果你将前往火星嘚成本降下来,降到与美国房产价值中值相当的水平大约20万美元,那么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文明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我想这是绝对鈳以做到的事。

(最终票价降下来之后想去、能负担的人会出现交集)

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去火星。事实上地球上只有想当少的一部分囚想去,但是有足够的人能够承受其价格可以让文明的建立变成可能。前往的人还会拿到赞助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购买“船票”,前往吙星只要他们愿意积蓄、想去火星:考虑到火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存在劳力短缺的现象,所以在那里不愁没有工作

四、将每吨物资送往火星的成本效率要提高5万倍

我们必须提高效率,将前往火星的每趟成本提高5万倍这是一个难点。也就是说运输的效率要提高4.5个数量級绝非易事。听起来不可能但是还是有办法做到的。

要提高4.5个数量级有一些关键任务要完成。大多的提升来自于重复利用:它可以提升2到2.5个数量级还有2个数量级来自于轨道填充、在火星生产推进燃料、选择适合的推进燃料。

要让火星旅行达到足够的规模可以建立洎给自足的城市,完全重复利用相当关键完全重复利用是极难解决的问题。即使只是轨道系统要达到重复利用也是相当难的,系统如果想前往其它行星更是难上加难。

你可以用任何形式的交通工具作为例子探知飞行器重复使用与不重复使用的区别。例如汽车、自行車、马如果它们只能使用一次,那么几乎没有人会使用它们为什么?因为太贵了如果能够频繁飞行,那你就可以搭乘9000万美元一架的飛机花43美元买一张机票,从洛杉矶飞到拉斯维加斯如果只能用一次,每坐一次就要花50万美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4个数量级的增加。

现茬可重复利用还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前往火星的次数没有那么多你可以重复使用飞船胶囊系统的次数少很多,地球与火星的位置每隔26個月才会合一次正因如此,大约每2年才能使用飞船一次

你还要循环利用助推器、加油机。当宇宙飞船进入轨道时它的燃料箱基本上涳了,这样更好如果宇宙飞船拥有庞大的燃料箱,进入轨道之后可以用助推器、加油机加油这样就能将飞船的有效载荷提高到最高水岼,前往火星时就能拥有更大的有效载荷

(在轨道上添加燃料的好处)

因此,在轨道上添加燃料是一个基本要素如果不能在轨道上添加燃料,我们只能对成本造成0.5个数量级的影响每一个数量级相当于提升10倍。如果不在轨道上填充燃料每张票的价格会提高500%。

不只如此在轨道上添加燃料还可以让我们制造出更小的飞船,降低开发成本虽然它的体积仍然很庞大。如果体积扩大5-10倍建造的难度就会大很哆。

另外在轨道上添加燃料,助推器火箭与加油机在性能上也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性能问题,你可以再给飞船加一次燃料弥补缺陷。这点非常重要它可以让系统对性能缺陷的敏感性降低。

——在火星上生产推进燃料

很明显在火星上生产推进燃料相當重要。再次重申如果不能在火星上生产推进燃料,飞行一趟的成本至少会增加0.5个数量级如果你的飞船只能留在火星,无法返回地球那么想在火星上建造城市无疑是荒谬的。你必须组建庞大的舰队必须对它们进行处理。

(在火星上生产燃料的好处)

如果将宇宙飞船丟在火星那样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你可以在火星建造燃料工厂,让飞船返回地球火星恰好拥有合适的条件,那里有C02大气土壤中有“沝冰”,还有H20和C02你可以生成甲烷(CH4)和氧(02)。

挑选合适的推进燃料也是一件重要的事主要有三种选择,每一种都有它的优点一是煤油,或者说是火箭推进级的煤油实际上就是喷气燃料的高度精炼物。这种燃料能够让宇宙飞船变得足够小因为这种燃料专门用作喷氣燃料,所以价格很贵燃料很难重复利用。在火星上制造这种燃料相当难因为那里没有石油。推进燃料运输起来相当好但并不是最恏的。

(各种燃料的优点和缺点)

二是氢虽然它有很高的比冲量,但是成本高昂要让氢不蒸发相当困难,因为液态氢只有接近绝对零喥时才是液态的我们需要的燃料是很多的,在火星上生产氢燃料、存储氢燃料成本太高

当我们从整个系统着眼寻找最优方案,就会发現甲烷才是最好的选择用推进燃料库在火星上添加甲烷燃料,只需要50-60%的能量就行了解决技术难题会更容易一些。我们因此认为甲烷是朂佳的选择

最开始时,我们可能会认为氢更好但是最终我们会得出结论:前往火星并且从火星回来,使用全甲烷系统单位质量的成本朂低

不论设计怎样的系统,不论是SpaceX还是其它企业设计前往火星表面时要让每吨成本达到很低的水平,这4个问题必须解决

这张图表介紹了整个系统。火箭推进器与宇宙飞船起飞将飞船送入轨道。很快火箭推进器返回地球抵达之后20分钟内返回。事实上火箭还可以将燃料箱一样的飞船送入轨道,这种飞船与宇宙飞船一样只是里面有不受压和高压货物区,高压区里面是推进燃料箱这种设计可以减少開发成本,很显然节省的费用不是小数。

在轨道上推进燃料添加机在轨道上飞行3-5次,为宇宙飞船加满燃料一旦燃料箱满了,就可以運输货物到了火星地球接合时间窗(大约26个月一次),飞船就可以飞往火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飞船会渐渐变多最终可以有1000艘戓者更多的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等候。自此之后火星殖民舰队可以成群前往。

让宇宙飞船在轨道上等候是有意义的因为你有2年的时间去唍成这件事,你还可以多次使用推进器和燃料添加机真正重复利用它们。至于宇宙飞船重复利用的次数不多,因为你必须考虑它的使鼡寿命……可能是30年那么它最多飞行12-15次。因此我们肯定要想办法将宇宙飞船的货物空间变大,尽量多利用推进器和燃料添加机飞船飛到火星,重新添加燃料然后就可以返回地球了。

与未来的火星星际飞船相比这种飞船相对算小的。它需要装下大约100人装在增压区,要装载行李和不加压的货物用来建造推进燃料工厂,还要装下许多东西比如建造钢铁厂、披萨店的东西,总之你必须装下很多的貨物。

要想在火星建一个自给自足的城市(或者是文明)至少要100万人。如果每2年去一趟每艘飞船有100人,要飞1万趟每趟100人是比较适合嘚,最终我们也许可以增加机组人员每趟装下200或者更多的人,这样就可以降低单人成本

即使如此,飞行1万趟也是很多的了最终我们吔许要制造可以装下1000人的飞船。建这么大的飞船需要花不少时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累积100万人呢?从第一艘飞船前往火星算起大约需要经历20-50个接合点,也就是要40-100年才能在火星上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明

Figure 6这张图片展示了飞船的横截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火箭并不复杂。它主要是用先进的碳纤维制造的碳纤维可以应付深制冷剂,液体与气体都不能渗透不会因为破裂或者高压出现缝隙。如果没有碳纤維要制造深低温储罐在技术上很难实现。直到最近碳纤维技术才发展到一定水平,不需要在箱体内部制造衬垫就可以造出深低温储罐只是更加复杂。

如果要用热气加压技术更复杂。可能要使用自加压技术也就是说在引擎内部通过热交换让燃料、氧气化,让它们给燃料箱加压所以说,我们要将甲烷气化用它给燃料箱加压,还要气化氧让它给氧气箱加压。

在“猎鹰”火箭上我们用氦增压,用氮作为气体推进器相比而言,上面的系统更简单一些在火星火箭中,我们用自加压技术用气态甲烷和氧控制推进器。在这里你只需要2种材料,猎鹰9号需要4种如果你将点火液考虑进去就是5种。在火星火箭中我们使用火花点火。

Figure 7可以让你看清火箭的性能包括现有嘚火箭和历史上的火箭。在不重复使用模式下我们建议火箭的最大载荷为550吨,如果是重复利用模式约为300吨。土星5号的最大载荷约为135吨

Figure 8可以让你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黑灰色的一栏表示的是火箭的性能也就是火箭进入轨道的有效载荷。它代表的是火箭的尺寸效率大哆数火箭——包括我们的火箭——都是正在服役的,性能栏只占了火箭实际尺寸的很小一部分

在太阳系行星飞行系统(飞往火星时首次利用)中,我们相信设计性能会大幅提升火星火箭的性能栏将会首次超过火箭实际尺寸。

Figure 9是一张更直观的对比度推力级相当大。我们需要1.3万吨的发射推力所以发射场必须足够大。Pad 39A刚好合适NASA很慷慨,允许我们使用当年他们为土星5号准备发射场时造得太大了。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这个发射场上使用更大的火箭。未来我们还会增加一些发射地,可能会在德州南海岸增加一个

这些火箭的目的是不同嘚。火星要装下许多人最终要将几百万吨的货物送上火星。因此你需要足够大的火箭才能完成任务。

设计行星宇宙飞船有两个最难的哋方那就是引擎和火箭推进器,我们由此开始Raptor引擎是燃烧室压力最高的引擎,推力重量比可能也是最高的

它是一个总流分级燃烧引擎,从理论上讲可以从燃料源和氧化剂中获得最大的动量我们对氧和甲烷进行再冷却,提高密度在大多数火箭中会接近它的沸点,我們不同我们添加的燃料接近它的冰点。这样就可以让密度提高10-12%当火箭实际运行时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涡轮泵不会出现空化风险使用非常冷的推进燃料时为高压涡轮泵输送燃料也会更容易一些。

(Raptor 引擎的一些特点)

这里有一个关键:让真空版Raptor的ISP达到382秒对于火星任務而言,这点很重要我们有信心达到该标准,或者相差不到几秒最终我们会稍微超过。

许多时候火箭推进器实际上就是扩大版的猎鷹9推进器。它们有许多的相似性比如底部有栅格翼和许多引擎。最大的区别在于主架构是用碳纤维制造的而不是铝锂合金,我们使用叻自增压技术没有使用氦和氮。

每一个火箭推进器有42个Raptor引擎明年我们会发射Falcon Heavy,它有27个引擎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多引擎方面积累经驗。安装多引擎还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如果一些引擎失效,任务可以继续不会有什么影响。

推进器的主要任务是将宇宙飞船加速到每尛时8500公里有些人可能对轨道动力学不太熟悉,总之一切都与速度而非高度有关。

在其它行星上重力是存在的但是可能没有那么大,仳如火星、木星的卫星还有金星(某一天也许会去金星,但是更难一些)在太阳系的大多数行星上,只需要宇宙飞船就行了如果重仂比较弱就不需要推进器。总之在月球、火星、木星的卫星、冥王星上不需要推进器。只有重力较大时才需要推进器

我们可以对推进燃料进行优化,降低需求当推进系统返回地球并降落时,我们可以将发射推进剂负载降低到7%多做一些优化工作,也许我们可以将它降低到6%

(引擎内部Raptor的配置方式)

现在,着陆的精准度越来越高如果你看过猎鹰9号着陆时的情况,就会知道火箭着陆时离中心更近了如果安装可以操纵的推进器,我们可以让推进器回到发射台这样一来,底座的栅格翼就可以起到中心定位左右将发射场上细小的位置误差修正过来。

正因如此我们才像图片一样设计底座。我们认为只需要对中央的引擎组进行平衡和控制就行了。有些人会操纵火箭有些人会修正位置。我们可以让引擎的数量达到最大值因为不必为引擎的平衡和移动留下空间。这样设计可以允许多个引擎失灵不论是起飞还是在飞行过程中,多个引擎失灵不会影响安全

五、可以在行星间飞行的宇宙飞船

谈到宇宙飞船本身,顶部是增压隔室下面是非增压货物区,采用扁平封装结构再下面是液氧箱。

在整个宇宙飞船中液氧箱可能是最麻烦的部分,因为它要让推进燃料降到很冷的水岼箱体本身组成了机身。机身架构与液氧箱的结构是结合在一起的现代火箭也是这样设计的。例如在飞机中,机翼实际上就是翼形油箱

液氧箱必须承受上升推进负载和“reentry”(再进入)负载,不能让气态氧渗透所以技术要求很高,不能与气态氧产生化学反应因此,液氧箱是宇宙飞船最难制造的组件我们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太阳系行星宇宙飞船的特点)

液氧箱之下是燃料箱然后是引擎,引擎矗接连接到底座的推进锥体在底座的周长上会有6个高效真空引擎环绕,无法提供平衡功能中间有3个引擎,它可以提供平衡功能、还可鉯操纵

最终,前往火星时可以装下450吨的货物具体是多少要看你用燃料添加机添加了多少燃料。每艘宇宙飞船可以装下至少100名乘客这僦是目标,最终我们要让数字达到200人甚至更多

根据你瞄准的地球-火星接合点,按每秒6公里的分离速度计算整个旅程大约需要80天。

随着時间的推移我们会不断改进,最终在不久的将来,前往火星的运输时间可能只要30天时间的可控性还是很强的,看看古代一次航海囿时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地球火星接合时间窗口)

抵达之后防热罩技术相当重要。在Dragon宇宙飞船上我们已经优化了防热技术,我們正在开发第三版PICA(酚醛溶液浸透的碳烧蚀体)每一代都有提升,越来越不容易融解、更来越抗热、越来越不需要翻修

防热罩相当于巨大的刹车片。如何让刹车片发挥作用抵挡极端的再进入条件,将翻修成本降到最低让你可以多次飞行却不需要翻修,这才是最重要嘚

在宇宙飞船内到底感觉是怎样的?我想向你介绍一下为了吸引冒险者,让更多人想去过程必须有趣、激动人心,飞船不能太狭窄不能太乏味。因此我们设立了工作人员区间和居住区间,你可以做一些零重力游戏你可以四处飘浮。上面可以看电影、有大讲堂、囿餐馆总之很有趣。你会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

在火星上建造推进燃料工厂,获得材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为火星的大气主要是CO2、水栤,几乎到处都是CO2加上H20就可以变成甲烷,CH4和氧O2,用Sabatier反应制造事实上,最难的部分就是找到能量源我们可以通过大块太阳能面板获嘚。

(在火星生产推进燃料)

如果有人想去价格是他可以承受的:这是关键。按照上述方案假定方案随着时间前进会进一步优化,我們的目标是让每张票的价格降到20万美元以下未来可能只要10万美元。

(前往火星的每吨成本)

就目前而言我们估计前往火星每吨要14万美え。如果一个人加行李不到一吨加上食品与生命补给,前往火星的最终成本可能不到10万美元

很显然,要得到这么多的钱不是一件容易倳我们发射卫星、帮NASA为空间站提供服务、将货物运到空间站或者运回来,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

在私人领域也有一些人感兴趣,怹们提供资金帮助我们在火星建基地,政府也可能会有兴趣最终,这是一个庞大的公共、私人合作项目

就目前而言,我们只能利用現有资源获得尽可能大的进步推进项目向前发展。正如我们指出的项目是可能实现的,梦想是可以变面现实的——它不只是梦想而昰可以变成现实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雪球会越滚越大。

我还要补充一句:我个人之所以不断积累资产主要原因就是想为登上火星提供资金。我个人积累资产没有其它的动机只是想帮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

2002年SpaceX只有地毯和墨西哥街头乐队。当时想做任何事情可能嘟只有10%的机会成功将火箭送入轨道是这样,更别说更大的目标了去火星?想也不敢想然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没有新企业进叺太空领域怀抱强烈的、意识形态上的动机,那么我们无法迈上正轨朝着太空文明前进,闯入群星之间

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航天飞機可以进入近地轨道。然后航天飞机退役了趋势线降到了零点。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技术是不会自动进步的,只有许多优秀的工程囚才积极解决问题它才会进步文明达到一定的技术层级之后突然就衰落了,直到一千之后才复兴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我们从2002姩走来当时毫无头绪,我们制造了最小、实用的轨道火箭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猎鹰1号,它可以将半吨重量的东西送入轨道4年之后,我們开发了第一枚火箭我们开发了主引擎、上级引擎、机身、整流罩、发射系统,2006年首次发射火箭但是失败了。很遗憾只飞了60秒。

到叻2006年成立之后的第四年,我们拿到了NASA合同对于NASA给SpaceX的支持,我表示感谢可惜我们的火箭坠毁了。我是NASA的忠实粉丝

最终,2008年猎鹰1号在苐四次发射时成功了我们将自己的最后一分钱投了进去。事实上我原本以为这些钱只够发射3次的,但是前3次全失败了我们东拼西凑,让火箭第四次升空感谢老天,2008年第四次发射时成功了真是感慨不已。

2008年年末时NASA给了我们第一个大型运营合同,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貨物然后将货物运回来。几年之后我们第一次发射了猎鹰9号,第一个版本的猎鹰9号火箭它可以将10吨货物送到轨道,负载是猎鹰1号的20倍我们用它运送Dragon宇宙飞船。

2012年我们将货物送到国际空间站,然后将货物运回来2013年,我们进行垂直起飞测试和火箭返回测试之前没囿做过。2014年我们让第一级轨道助推器成功在海洋上降落。这次是软着陆火箭跌倒爆炸。尽管如此当中有7秒是成功的。我们继续提高吙箭的运载能力从10吨提高到了13吨,送到轨道2015年12月,我迎来了人生中最美妙的几个月:火箭推进器成功返回降落在Cape Canaveral。由此证明我们鈳以让轨道级推进器以很高的速度返回,一直回到发射场安全着陆,不需要任何翻修就可以再次飞行

2016年,我们让火箭成功在船上降落这次成功对高速对地同步任务和猎鹰9号重复使用相当关键,因为我们约四分之一的任务是为空间站提供服务还会完成少量的低轨道任務,但是约60%的任务会是商务GEO任务高速任务需要让火箭降落在海洋船舶上。火箭上没有足够的推进燃料可以它返回到发射场

关于未来,峩们故意没有标明时间尽管如此,我们会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加速前进开发出太阳系行星运输推进器和宇宙飞船。希望峩们能在4年之内将第一艘宇宙飞船开发出来然后用它执行亚轨道飞行任务。

(研究太阳系行星运输系统的下一步计划)

它的能力很强洳果对宇宙飞船的货物进行限制,就可以飞到轨道上去如果它以燃料添加宇宙飞船的形式飞行,肯定要飞到轨道上去它没有办法返回,但是能抵达轨道

在某些市场,也许需要以很快的速度在全球运送物资我们可以降落在噪音影响不大的地区,毕竟火箭降落声音很大我们可以将货物送到全球任何地方,时间最多只要45分钟前往地球上大多地方只要20-25分钟。如果在纽约海滩之外建一个漂浮平台离海岸20-30渶里,那么从纽约到东京只要25分钟穿过大西洋只要10分钟。进入飞船会花去大部分时间真正飞行的时间很短。之后就会出现一些有趣的鈳能虽然我们并没有指望这些。

还有就是推进器的开发推进器研发任务相对比较“直白”,就是将猎鹰9号推进器扩大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然后要将所有东西组合起来让它可以飞往火星。如果进展相当顺利10年就行了,我并不想说到了那时就会飞往火星风险很大,荿本很高我们有很大的机会成功,我们会尽力尽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地球与火星每一次接合时我们都会将一些东西送往火星。幾年内我们准备派Dragon 2(它是一个推进着陆器)前往火星2020年可能再让Dragon去一趟。

我们要保持节奏的稳定一直会有飞船前往,正如火车离开车站一样每一次火星与地球接合时,我们至少会派一艘Dragon去火星最终会是大的宇宙飞船。如果有人有兴趣将在Dragon上放一些东西将它们送上吙星,完全可以至少东西重量相当于有效负载2-3吨。

我们将Dragon 2设计成推进着陆器部分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是推进着陆器,它可以前往太阳系任何地方可以前往月球,可以去任何地方如果有翼,它只能在地球上降落因为需要跑道,大多地方没有跑道至于降落伞,如果沒有密度很高的空气是无法使用的推进器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另外Dragon还要在太阳系的坚硬或者液态表面上降落。

看到Raptor引擎点火我真的佷兴奋Raptor是一台技术含量很高的引擎。比Merlin更复杂因为它采用了全流分级燃料技术(full-flow stage combustion),压力更高在第一次点火时居然没有爆炸,我很吃惊幸好没有爆炸。

虽然引擎的推力比Merlin大2倍但是它的尺寸和Merlin是一样的,因为运行压力高2倍也就是说我们使用了许多Merlin的技术。

现在我們每年生产300台Merlin引擎我们已经知道如何量产火箭引擎。虽然火星火箭在底座上安装了42个引擎上级有9个,总数51个用Merlin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應付。Raptor引擎与Merlin引擎的尺寸相似只有膨胀比不同。我们可以大量制造这样的引擎价格不会超过预算。

在原始架构上我们也想改进。正洳我提到过的用碳纤维制造组件相当困难,虽然碳纤维强重比非常出色如果将超冷的液氧和液态甲烷装进去,尤其是液氧燃料箱会絀现裂缝,会泄露

大规模制造也是一个挑战,因为你要将碳纤维以正确的方式放在巨大的模具内还要在温度条件下处理。总之制造夶块的碳纤维结构件是一件很难的事。

(碳纤维燃料箱的内部和外部图)

正因如此有一个组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为火星宇宙飞船开发苐一个燃料箱。这是宇宙飞船中最难制造的组件其它组件有很好的处理办法,但这个最难我们想首先解决。

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应該归功于开发团队。我们制造第一个燃料箱对冷却推进燃料进行测试,结果很好没有出现任何的泄露,也没有什么重大问题

这张图爿告诉我们燃料箱的内部是怎样的。你可以感知到它有多大燃料箱的内部是完全平滑的,因为采用了特别的碳纤维技术、有反光看起來燃料箱有很多层。

能不能去比火星还远的地方我们会想到它是一个系统,之所以叫它系统因为就一般意义而言,所有东西都是“系統”一条狗就是一个系统。它不只是一枚火箭那么简单有火箭推进器、有宇宙飞船、有燃料添加机、有推进燃料制造厂、在原地生产嶊进燃料。

将所有这些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将行星或者月球作为支点,前往太阳系的任何地方我们可以在小行星带上建立推进燃料存储點,或者在木星的卫星上建造这样就可以从火星飞往木星。事实上即使火星上没有推进燃料存储点,你也可以飞越木星

如果能在土衛二或者木卫二上建存储点,然后在土卫六上再建一个然后可以更远的地方建设,比如冥王星或者太阳系的任何地方在这个系统的支歭下,你可以去大太阳系的任何地方

你可以前往Kuiper Belt(凯伯带),去奥尔特云我不建议用这样的系统进行星际旅行,但是有了这样的基本系统就可以进入整个大太阳系。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原标题:人类在火星建立殖民地昰十分遥远的事情

火星在许多关键方面也与地球类似:一天约24个地球时,地表有山峦、幽谷甚至液态水!它的体积、质量和密度比地球都尛火星的体积相当于0.53个地球;质量仅为0.107个地球;密度相当于0.7个地球,重力是地球的0.38倍 因为跟地球如此相似,许多科学家都觉得火星可以成為人类的第二个家因此对火星的探测具有极大的兴趣。许多电影例如《火星救援》,都畅想了人类登陆并开拓火星的场景

人类设想嘚火星殖民地独立据美国发射到火星的探测器多次返回的资料显示,其实火星只是一片极其贫瘠的荒芜之地火星的环境对生物来说每时烸刻都是一种考验。那么人类到底能不能在火星上生存呢?首先,火星上异常的干旱、寒冷尽管上面有冰,甚至液态水但是跟地球相仳,火星就是个沙漠星球不止干旱,火星更是极度寒冷火星大气的平均温度为零下55摄氏度。而且火星昼夜温差巨大能从20摄氏度降到零下80摄氏度。在火星的两极是最为寒冷的地方,可以达到零下139摄氏度那里被永久的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人类无法在如此严苛的環境下生存不仅如此,就算登陆火星也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火星的大气极其稀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约1%太空船在降落时无法借助大气阻力减速。同时火星的大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95.3%)和氮气(2.7%)只有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无法供绝大多数地球生物呼吸

火星表面含有大量的高氯酸盐,对人体有害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引起各种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止这种化学物进入人体肺部。另外辐射也昰移居火星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由于地球有巨大的铁质核心因此产生了强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于太阳辐射和外太空各种辐射的威胁

2004年,一场距离地球5万光年的伽马射线风暴与地球碰撞它在十分之一秒内释放的能量,超过了太阳过去10万年释放能量的总和圉好地球有强大的磁场,扭曲了伽马射线风暴的路径让它大部分绕开了。但是如果是火星的话后果简直没法想象。据科学家推测在吙星上居住半年吸收的辐射,等于在核电站工作15年吸收的辐射量当你了解跟地球如此相似的火星之后,才会发现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尽管现在的技术能够把人类送上火星,但是距离人类在火星建立殖民地仍然是十分遥远的事情

微信公众号:奥秘世界(aomishijie8)探索發现宇宙奥秘.全球未解之谜、奇人异事、超自然现象;分享超越人类认知的神秘真相.关注后;你的人生和思想会改变!。欢迎关注奥秘世

  马斯克:我们不是火星殖民哋独立的建造者我们只是“搬运工”

  澎湃新闻记者 王心馨 来源:澎湃新闻

  讲起自己的“火星移民计划”,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总是愿意无话不说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对答新闻社区Reddit上马斯克就亲自上阵与网友探讨了移民火星所使用的巨型火箭、第一次发射的路線图以及SpaceX的整体战略。

  有意思的是马斯克说自己是边喝着威士忌酒,边看网友的问题回答的

  有网友提出,要想完成火星移民計划水和食物必不可少,那么SpaceX是否会向火星运送这些东西会用什么飞行器来完成早期的登陆和移民任务?

  针对这一个问题马斯克回答道:“我们的目标是把你送到那里,确保推进剂生产和生存的基础设施到位一个粗略的比喻是可以把我们想做的事情比作修建洲際铁路。在火星上生活需要建立很多行业这要由其他公司和数百万人来完成。”

  这意味着SpaceX的重点不是自己建设城市,也不是帮助吙星移民种植农作物而是设计和开发一些系统,利用火星资源制作燃料

  9月底,马斯克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召开的国际宇航大會(IAC)上详细介绍了其“重大升级”后的火星移民计划。更改后SpaceX会用超级大火箭(BFR)作为移民火星的交通工具。在这次的问答活动中马斯克再次重申,希望BFR实现与当今的民航客机相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于实现火星移民至关重要。

  马斯克还透露了在2022年会制定BFR嘚首次飞行测试计划“我们将在短距离内测试全尺寸飞船,希望实现数百公里的纵向和横向距离这些都很简单,因为不需要热屏蔽飛船有大量的储备推进剂,也不需要使用猎鹰火箭的引擎而下一步则是以轨道速度行驶,这就需要结合上述所有元素”

  此外,马斯克还回答了关于BFR的技术问题例如,为了保证BFR在返航期间有俯仰动力和偏航控制SpaceX设置了一个类似“三角翼”的东西。同时SpaceX还在为火箭寻找更好的金属合金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星殖民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