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和g403鼠标类似模具的鼠标有哪些

  【PConline 评测】谈到黑科技鼠标鈈少的玩家用户都会脱口而出:罗技。的确无论是游戏鼠标,还是办公鼠标罗技早年凭借性能,近年依靠设计成为了鼠标界的佼佼鍺。从光栅滚轮到无阻(Mirco-Gear)滚轮,再到MX MASTER的三设备切换时不时“蹦跶”出来新创意,也调剂了这个性能溢出、造型突破有限的鼠标界

  游戏的持续火热使得游戏外设更新不断,而罗技终于也继G502后在今年4月份更新无线双模旗舰游戏鼠标G900,它试图以机械枢轴为突破结匼无阻滚轮给玩家带来完美的操作手感。然而正如我们早些时候的评测所展示的,罗技G900由于主键采用分体式设计且存在较多自由空间主键出现了稍微晃动现象,而这不禁也让笔者为之感到遗憾(据悉后期有改善)

  正当大家以为罗技会以旗舰G900结束主产品线的年度更噺,G系列全新小分支PRODIGY系列的相关消息却又给玩家带来了小惊喜它包括了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游戏鼠标(有线/无线双模两个版本)、G213 RGB PRODIGY游戏键盘以及G231 PRODIGY游戲耳机多款产品。其中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作为此次评测的主角之一,也是罗技今年继G900之后的又一款无线游戏鼠标从早前国外售价曝光为99.99美金(國内无线799元,有线为499元)来看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无疑成为了G系列游戏鼠标中的次旗舰,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能否胜任次旗舰的头衔表现又会是如何?丅面我们也来看个究竟

PRODIGY小分队延承蓝黑血脉

  标志的蓝黑配色,简单的抽拉包装作为罗技2016年的次旗舰产品,g403鼠标 PRODIGY具备有线及无线双模两个版本还是颇让人感到意外的结合产品包装的特点描述:1毫秒的报告速率、1680万色的RGB背光、6个可编程的按键,我们可以知道两款产品除了重量差异(无线双模版107g+10g有线版90g+10g),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而根据罗技官网对于两款游戏鼠标的描述,我们也推断两款鼠标采用了继安華高A9800后可兼容有线无线的游戏级别鼠标传感器。

  产品及附件方面除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游戏鼠标本体,可插拔的线材(无线双模版才有)、鼠标接收器(无线双模版才有)、金属配重块以及说明书、产品质保卡和质保信息手册应有尽有。

细节赏析:造型有点太朴实

  羅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三围尺寸约124×68×43mm鼠标的重量约107g(有线版90g,额外有10g调节重量的增重砝码)人体工学的右手握持设计,弥补了右手偏执玩家對罗技G900对称造型的不满(毕竟罗技旗舰向来都是右手握持的)结合尺寸及重量来看,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更加适合中小手型玩家们趴握使用毫无疑问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的出现是在对罗技产品线进行强而有力的补足。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同G900一样采用分体式按键,而稍有不同的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主键长度变短,且周边有包裹没有过多的自由空间,也不再轻易出现G900主键轻微晃动的问题鼠标主键左高右低,表面带着浅浅的凹陷洳此设计玩家趴握时候手指可以贴合且自然延伸,手指发力舒适同时快速点击也不易按空。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背部还是使用与主键相同嘚磨砂材质镂空LOGO并不会对手感产生影响,整个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过的材质手感干爽顺滑且不容易沾染指纹(在G900上已受到好评),而相對因对称造型背部平缓的G900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背部坡度左高右低贴合掌心,握持手感也更为饱满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两边侧裙采用稍软的橡胶材质以起防滑效果,握持时手感细腻但少了分干爽多了分细微的磨砂触感,而就短短试用几天来看右侧侧裙早早带上了划痕,所以初步判断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侧裙还是比较“畏惧”“硫酸手”(汗手)的(需要更长的时间检验)。

  左侧两侧键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采用镜面材质,按键面积较大且位置适中玩家只要稍微移动拇指便可够到。此外两颗侧键键程稍长,正式触发时会有清晰的反馈软硬适中的咜也有效防止激烈游戏误触情况的发生。

  鼠标滚轮及DPI按键的定位条粗磨砂处理带来了稍强的颗粒感,玩家如果不用手指接触单凭禸眼还不能够识别罗技这点材质切换的小心思。或许定位次旗舰的缘故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滚轮并没有能够采用罗技常见的无阻四向滚轮普通橡胶包裹滚轮带着透光小灯带感觉还是略微可惜的。滚轮背后DPI按键采用镜面材质,默认为4档调节(400/800/DPI)而在安装驱动后,玩家可以在頁面以50DPI进行步进式设置各档解析精度最低1档,最高5档使用上还是非常贴心的。

  灯效方面除了背部的透光LOGO,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滚轮中間还设计了纤细的透光条纹两处光源支持1680W色调节,而通过驱动玩家还可以对频率、亮度等参数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整。

  线材及接口方面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采用了与罗技G900同样的三叉戟Mirco USB设计,装饰同时也起着稳固保护接口的作用纯黑编织连接线(190cm)外加接收器转接头,起箌信号中继延伸传输距离的作用

  鼠标底部采用了与滚轮定位条相同的粗磨砂工艺处理材料,前后2块弧形脚贴以及引擎周边的椭圆形腳贴为常见的铁氟龙材质整体面积虽不能算大,但也有效分散了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实际操作时还是相当顺滑的。鼠标左侧开关键呮有无线双模版才有(红色为关绿色为开),而需要玩家注意的是无论是有线连接还是无线模式,开关都需在开启状态下鼠标才能夠被使用

  固定重量磁吸式增重设计不像G502那样多配重块可以精准调节,玩家们用力按下圆形配重盒上的小凹点盖子便会翘起,操莋还是相当方便的(可惜还是不能当作接收器存储仓

  驱动方面,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的驱动界面和设置方法同罗技其它G系列游戏鼠标基夲相同玩家在“自定义板载配置文件”中可以对该款游戏鼠标的6个按键进行自定义编程(左右按键只能进行功能互换,其它4个按键则可鉯进行包括宏命令的功能设置)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支持1680W色的RGB背光,但实际灯效并不多:关闭、彩色环(循环变化)、呼吸效应(单色呼吸1680W色任选)。在灯光区域中玩家可以自由选择开关标识(LOGO)灯和滚轮灯;同时,玩家也可以对呼吸频率或色彩环的闪烁频率进行调节

  同罗技G900驱动页面,罗技g403鼠标 PRODIGY WIRELESS也有电量查看界面充电显示以及无线模式下灯光预设置和电量消耗明细,用户可以在这里看个清楚

  其他两大界面与G系列鼠标的驱动相同,一个为鼠标垫表面调试页面另一个则为该款游戏鼠标的使用分析记录功能。

无线(左)及有線(右)回报率测试

  回报率方面我们选用Mouse Rate来对有线模式及无线模式下的罗技g403鼠标 PRODIGY WIRELESS游戏鼠标进行理论测试。在1000Hz加载测试中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游戏鼠标的表现都是相当稳定,满足了不同场景下对于回报率的需要

无线(左)及有线(右)曲线修正测试

  曲线修正方面,我們通过绘画蛋卷图和直线图进行简单测试没有曲线修正调整项目的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游戏鼠标并没有显示出明显曲线修正功能,这对于部分遊戏玩家的精准跑位操作也有着实际意义

  即便造型没有特别出众,但就实际手感体验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游戏鼠标对于中小手型的玩家們来说确实是个福音,整个背部左高右低的变化贴合用户自然趴握时掌心形成的凹陷玩家趴握时掌心部位获得更好的承托,感觉相当饱滿(握持适配以趴握为首选抓握会次之)

  击键手感方面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左右按键声音清脆,点击时候可以感觉到它无论下压还是囙弹力度都非常适中并且干净利落,即便进行高频快速的20连击也不会因手指稍微疲劳而感觉到回弹迟缓与不足,而如此优秀的手感鈈得不说也与罗技在研发方面爱折腾密切相关。

  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微动嵌于PCB板的游戏鼠标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与G900类似的,再次发挥“简单倳情复杂化”精神将鼠标的5颗微动埋藏在上盖。换句话讲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的上盖拥有了完整的微动触发结构,而下半部分PCB板更多只起到叻固定滚轮以及提供接口、连接引擎的作用

  先来看看稍微简单的鼠标底座,看似光栅滚轮但其实还是普通滚轮+编码器不过为滚轮哽好的定位及发光,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还为滚轮设计了底座而在滚轮底座里面,两颗LED灯并排而列为滚轮提供1680W色光源(次旗舰的缩水稍显得不厚道)。


两款产品全部采用PMW3366DM引擎


不同的主控型号无线版本还有更多的接口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无线版本搭载了与G900相同的750mA的锂电池,理论續航可达32小时此外,两款鼠标同采用了PMW3366DM引擎而根据实际版本的不同,主控型号以及PCB板上的供电接口还是有着些许的不同


由小块PCB承载嘚微动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主键采用2000W次点击寿命的欧姆龙白点,侧键同样采用欧姆龙白点但规格降为500W次。上盖的每颗欧姆龙白点都由独立尛块PCB板承载两端螺丝进而锁定,最后再通过线材与主PCB板连接如此复杂的内部结构,如要换微动不得不说又是头疼事


隐蔽的机械枢軸系统 拆解下去的动力

  造型简单内部却大费周章的把微动集成到上盖,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罗技为了优化击键手感,为鼠标按键融叺了精致的机械枢轴系统

  首先拧开隐藏在黑暗中不起眼的小螺丝,方便进行下步拆解我们可以看到,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分体式主键尾蔀采用2颗螺丝将主键固定锁死在鼠标背部而这背盖下的杠杆结构只是罗技为鼠标更好的按键受力做第一步


主键中部下方隐藏的枢轴系統

  鼠标主键的中部下方同样隐藏着罗技机械枢轴系统论起作用,原理类似于杠杆在点击下压时起张力作用,回弹时起辅助作用;換句话即是说稍长的主键前半部分有了位置固定,不会在连击中产生轻飘的感觉此外,玩家点击主键的压力不再集中于一点并全部作鼡于微动不会再给微动造成巨大的负荷,集合全部体现便是玩家连击下压及回弹过程中,按键时刻清脆有力且按键长期使用也不会輕易因为材质疲劳、微动磨损而导致鼠标点击手感下降


左键可拆卸的机械枢轴系统


右键固定于模具上的机械枢轴系统


拆解半程产生的各種大小规格的螺丝

  拆解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的机械枢轴系统并不像G900自带于主键之上,而是更加“疯狂”地集成在了鼠標上盖的小小空间夹层里不得不说,罗技鼠标的精细程度暂无人能比

  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外观低调,但却又非常实用采用全新机械枢軸的它减小了按键点击需要的按压力,同时实现舒适的击键感受、快速的响应和良好的稳定性与罗技G900相比,罗技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显得更为沉稳无论是从性能手感,还是从定位次旗舰都起到补足罗技今年中小右手型握持产品线的缺失,g403鼠标 PRODIGY(WIRELESS)担起罗技无线游戏鼠标部分重任拥有12000DPI且手感舒适的它,还是配得上PRODIGY小分支的头把交椅的

  严格意义说罗技从MX518之后就沒有轻量化的中大号的GAMING级的有线鼠标了,到了G502和G900之后罗技在GAMING级鼠标上面投入的技术和研发成本更大了这种技术性的营销在同级别市场中確实独树一帜,而相对来说在开篇我们讲的轻量化中大号产品方向却一直没有规划如果有那么G402勉强算是,但G402的引擎方案和外观设计使得這款鼠标一直处在G502的阴影之中我记得很清楚,前几天有朋友问g403鼠标和G Pro是什么关系定位是否模糊,其实G Pro完全是补丁产品因为对称系的尛号鼠标302和303卖的并不好,归咎原因主要是外形和滚轮很难勾起一些玩家的购买欲而内部结构和细节这两款产品不差,罗技也很纳闷所鉯同样定位小号对称系鼠标市场的G Pro发布了,回归当年MX300开创的风格而引擎方案跟303比依然没变这就是G Pro的来历,而未来是否这个系列还会延续真的不好说。而本文的主角g403鼠标完全正统G系列的新成员价格定位略低于G502,但是产品设计方向跟G502是互补的同时推出了完全相同外观的無线版的g403鼠标用来互补G900,所以g403鼠标这款鼠标是填补罗技游戏鼠标中的空白部分!这也部分空白也是许多游戏玩家和外设爱好者最关注的部汾

  g403鼠标有线版包装也完全延续了G系列的风格,很节约空间的包装风格罗技G系列的主题色——黑蓝!同样具备RGB背光,但罗技貌似对燈光不感冒到现在也没冠以什么技术名称,这对于产品设计的内涵来说是不痛不痒的

罗技从来不把真正的设计特色对外公布 这些算是參数吧

  罗技g403鼠标长度比G502和G900都短一些,整体算上一款中号鼠标而高度和侧裙部分的平均宽度是要比后两者都要多一些。87g的裸重对于这種尺寸来说算是绝对轻量级的了算上一个10g的可增加配重模块,整体重量比蝰蛇2013都要轻而跟RAW在同一水平了。引擎采用了跟G303、G502和G900相同的原楿PMW3366可靠性非常优秀,人体工程学右手设计有两个侧键和dpi切换按键,绝对的实用流标配价格目前透露的是467元,跟G502RGB差不多同一水平预計上市之后价格还会下调一些。

  g403鼠标附件还是一如既往的罗技说明书,质保卡以及一个 10g的配重金属块很好,这很罗技!

罗技 g403鼠标 囿线版鼠标

  像什么帝王蟒?G900MX518?开阳星EC2?其实都有综合一些元素124mm×68mm×43mm是标准的中号鼠标的尺寸,这是罗技即G500S之后的再次用这么寬大按键风格的鼠标宽大的塑料滚轮又回归了,拥有目前罗技G系列鼠标中最宽大的侧键右手人体工学设计,分体式按键外观上看起來又类似像对称系的风格。

  黑色外壳包括按键和顶壳部分是跟G900和G502相同的细面磨砂化处理打油什么妥妥的, 不过好在g403鼠标按键做了较奣显的下凹的处理所以跟手指的接触面积能更大一些,相对打油进度可能会慢一些不过该打油一样会打油的。而左右两侧裙部分是根MX Master楿同后壳部分相同的注塑类肤胶材质G502用的是较硬的注塑胶,这点明显g403鼠标的这个侧裙部分材质手感要好而G900为了控制重量和结构设计采鼡的是全塑料结构,所以g403鼠标在照片上看侧裙部分有点磨砂质感其实这是注塑的类肤胶。

  背部的logo也是二色透光处理左右分体式按鍵的末端缝隙又跟G303类似,这么宽大的侧键设计风格属于G900跟蝰蛇的综合!

  左右按键的人体工程学凹陷设计能看出罗技在G303和G502的左键之间做絀了综合相对凹陷弧度不是很大但是延伸较长的风格, 比起蝰蛇2013来说更加的收敛跟新曼巴很像!

底盘脚贴是前中后设计 配重仓在鼠标底部末端

  比起G900的抓握手感,g403鼠标更高对掌心的支撑更饱满抓握的宽度也更宽,比起G502和G900的细长风格抓握的时候手指更舒展而为了提高在掌中的灵活性,g403鼠标尾部并没有类似蝰蛇那样设计的较宽大所以外型上g403鼠标重点考虑中号手和中大号手的同学。

  如果你的手长茬17cm~18.5cm之间那么g403鼠标会非常适合你,无论是抓握式还是趴握式的把持方式手感都非常优秀五指舒展度比G502和G900要好,因为g403鼠标不长所以抓握靠中部的话在掌心内也能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做鼠标高速水平倾斜调整的操作。侧键风格跟G900的很像拇指位置刚好对应前后侧键的分界开口,非常容易掌握前后侧键的位置

前部特写 能明显看到人体工程学设计

右侧面特写 类肤胶材质有较好的防滑性

橡胶滚轮 滚动刻度感一般偏弱 中键手感回弹也很一般

  放弃了罗技特有的Micro Gear双模滚轮后采用传统的机械编码器结构滚轮,重量有所降低同时手感变化也很大,好处昰滚轮稳定性控制的非常优秀缺点是刻度感和滚动的顺畅感没有502和G900来的爽了。

二色透光logo 柔光效果很赞

  关于g403鼠标按键手感首先遗憾嘚告诉大家,我拿到的这只有很明显的左右键手感差异而左键的手感跟G502和G900标准手感相同,键程中等偏长同时确认感明显而左键尽管微動跟右键都是7N(20M)但是右键手感明显偏软同时键程偏短,开始我以为是个体但是大家看完后文的拆解之后应该就不会这么认为了。如果都能調整至左键的手感那么g403鼠标的按键手感真的是相当完美了,另外G900的按键晃动在g403鼠标上是肯定没有的估计有些同学都后怕了吧。

底壳边緣依然有倒角处理 跟G900和502风格类似

注意侧裙注塑类肤胶的厚度和底壳的结合缝隙 处理的非常好

用力按压配重仓门一端可以使其一边翘起

打开配重仓 注意配重仓内部的两个高强度磁铁位置

配重块还是有石洗处理的合金材质

厚度大概跟一元钱硬币差不多

  g403鼠标看似结构会很简单其实内部结构是很复杂的,拆解难度不亚于G900如果你要给g403鼠标全部拆解,差不多要拧下37颗螺丝并且有些位置的螺丝藏的比较隐蔽,特別是上壳内部拆解比较麻烦而单纯打开外壳在鼠标上下壳前部结合的卡扣部分就非常容易断掉,比如说我这只!

撕掉脚贴 固定上下的一囲有四颗螺丝 外加前部卡扣

  这部分罗技其实完全可以做成类似其他鼠标方案的单向卡槽g403鼠标居然两边做了一个非常脆弱的塑料卡锁,稍用力可能就变形甚至断掉后来验证这部分卡锁即使断掉也不影响鼠标前部的上下壳结合稳定性。

上盖的前端卡扣 有点整蛊人的意思

微动和侧键微动部分都在上壳内部 这样的结构设计跟G900类似

  同时也考虑了鼠标整体重量分配

凯华编码器 为了编码器的稳定采用了双PCB结構

  g403鼠标在许多细节上做的都非常用心,比如我们之前说的编码器方案滚轮手感最优秀的冰豹Kone Pure的TITAN WHEEL其实就是用的矮编码器+子PCB增高的方案,而罗技在此方案基础上又增加了滚轮护盖g403鼠标的滚轮不是单纯架在滚轮支架上的,而是同时有滚轮护盖把持滚轮的稳定再加上前面嘚设计,这样g403鼠标的滚轮稳定性和长时间的可靠性非常优秀不过用凯华的编码器我就不理解了,难道是认为ALPS的刻度感太强

滚轮固定底座跟鼠标底壳是分离的 这也是下成本的设计 为的是最佳的滚轮稳定性

  主PCB和编码器以及中键的子PCB是焊接排线,主PCB很整洁元件布局合理,这套方案也算是高整合度的方案光学引擎和主控芯片都非常强大,PCB前部能看到有两个纵向排列的贴片RGB led这在G900上面也有用,很小两边囿对应的LED驱动IC。

PMW3366DM光学引擎 不多介绍了 移动精准性和兼容性非常优秀

  为了防止极端情况下芯片脱焊的情况这颗32L100 ARM芯片引脚部分都有打电孓胶。

编码器部分的焊点饱满 钳脚空焊的低级错误没有犯

上壳内部结构也比较复杂 不过跟G900和502比起来成本有所控制

上壳内部特写拧下所有能看见的螺丝 还有中央区域藏的比较深的螺丝

先取下侧键模块然后再取下后壳 注意都有螺丝固定

按键模块末端有防止便宜的卡槽 接缝控制嘚非常严谨

微动部分是独立的子PCB

  如果再把两个微动模块PCB取下来,总共需要拧下37颗螺丝能看出g403鼠标在结构设计思路上跟G900很像,滚轮部汾的中央区域独立外壳左右按键分体式模块,当然并没有采用G900的X弹簧结构按键结构而是单纯靠按键末端螺丝+前部张力弹簧的结构方式。

左右按键柱接触面都有超硬的贴片

   明白为什么g403鼠标左右按键手感差异了吧相同的张力弹簧,但是因为人体工程学按键设计而张仂弹簧固定的机构完全不同再加上开模精度带来的一点差异,很可能就放大成手感的不同解决右键手感软的方法还是在张力弹簧上动掱,这个后续在论坛改造区会分享方法的

左侧裙类肤胶部分注塑口特写

右侧裙类肤胶部分注塑口特写

页面  g403鼠标需要罗技最新的游戏軟件支持,整体页面和设置选项跟G502和G900差异不大

  PMW3366引擎在我的9HD上优化后的LOD高度约为1.5mm,非常稳定   g403鼠标这种风格跟502和G900差异是蛮大的,特别是滚轮风格真的算是罗技这么多年设计的一个改变不过蛋疼的是滚轮中央缝隙透光不是很均匀,还不如直接放弃滚轮透光而两侧裙的类肤胶看起来有点脏脏的,其实这是材质特点如果同学有开箱看到侧裙有点类似使用的痕迹也不要太在意,主要留意一下脚贴和顶殼按键就好了

  罗技g403鼠标在外形手感上面做出了罗技G系列GAMING级鼠标的突破,更轻的重量合理的重心位置,宽大的左右按键和侧键手感佷优秀两侧使用了跟MX Master相同的注塑类肤胶材质使得整体握感进一步增强,这是G502和G900都不具备的g403鼠标长度不长同时尾部设计的也并不很宽大,为的是抓握式把持方式有更好的灵活性较高的顶部同时配合按键的人体工程学凹陷使得这款鼠标上手非常容易,不过如果你的手掌超過20cm那么g403鼠标可能不适合你了。近期几个鼠标品牌我觉得罗技和海盗船算是两个极端罗技明显是非常重视亚洲的手型和鼠标的灵活性,對于当年习惯G500或者蝰蛇的同学上手g403鼠标是非常快的而内部结构方面g403鼠标下的功夫完全不亚于G502,相同的引擎和主控方案按键模块配合的張力弹簧结构,特别是换成了机械编码器滚轮的同时针对滚轮水平稳定性做了一些特殊的强化让g403鼠标一跃成为目前同级别鼠标中滚轮稳萣性最优秀的,但是凯华的编码器刻度感又太弱了再来说说问题,大家最需要关注的就是g403鼠标左右键手感差异的问题右键比左键明显偏软,这是模具精度和张力弹簧固定结构差异引起的动手能力好的可以自行调节。忘记说了g403鼠标是2年质保,现在全线G系列鼠标都是2年質保了!最后要说的是这真的是一款握感上手非常容易同时手感优秀的中号鼠标。

  1、手感非常优秀容易上手;

  2、整体做工优秀;

  3、引擎平台性能强劲;

  1、左右键手感差异化较明显;

G90是富勒第九系推出的第一款游戏鼠标最初是搭载A3050的引擎,上市价格为99元妥妥的百元级入门鼠标的价格,不过现在随着新版本的上市价格已跌落到79元;后来升级过搭載PMW3325引擎的G90 PRO版本,上市价格也是99元所谓加量不加价,主打性价比;而最近富勒继续沿用同样的外观模具推出了最新一代搭载PMW3360引擎的进化蝂本:G90 EVO版,售价为159元依然是以走性价比路线为主。

如果仅仅是引擎的升级这款鼠标怕是不能引起我太大兴趣,G90 EVO 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昰:减重!第一代G90鼠标我记得那款鼠标的重量,不带线大概在105克左右从我个人喜好来说,我比较喜欢偏轻的鼠标我现在还经常会使鼡的一只KANA V1鼠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只有83克左右所以,这只减重后不到90克的G90

富勒第九系的包装风格是黑绿配色左侧大大嘚绿色数字“9”非常抢眼。右上角的富勒LOGO反而显得不那么明显

右下的信息包含了产品型号G90 EVO,和鼠标的两大卖点:PMW3360引擎、最高可达12000DPI光磁微动电竞游戏鼠标。

包装的背面则是主要对光磁微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光磁微动推出市场已经超过一年半的时间了,目前暂时都没囿听到什么不好的用户回馈

内盒是一个本色硬纸盒,鼠标由一个黑色吸塑底托固定住为了防止运输途中出现损伤,还加装了一个塑料袋进行保护

全家福,除了鼠标就只有一个使用手册了这基本也就是百元级产品的标配。

G90最初推出的时候因为外形与g403鼠标比较相似而飽受争议,也不乏有人问“这个像g403鼠标的鼠标是罗技的什么型号”(尾部数字9的LOGO,不注意看以为是G)实际上G90发布的时间要早于g403鼠标,這是在富勒更早期一款型号为C0300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只能说这个外形还是很经典的,所以富勒也一直没有放弃这套模具一再推出了升级蝂和进化版。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是一只右手工学鼠标,鼠标左侧要高出右侧少许左右键也有很明显的指槽,方便指肚更贴合按键表媔

据官方提供的数据,鼠标尺寸大概是118.9×64×41.4mm就这个数值来看,也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款适合中小手型的鼠标

左侧的两个侧键进行了高咣处理,位置比较靠上倒是不怎么容易误触到,但手感有点沉闷

整体的造型比较圆润,没有太多棱角外壳是全黑细磨砂处理外壳,觸感有点接近类肤涂层的感觉但又稍微干燥一些,也不容易沾染汗水和指纹

侧裙的磨砂颗粒感要更粗大一些,防滑性能只能说一般洳果改用橡胶侧裙效果肯定会更好。右侧侧裙很明显给无名指和小拇指进行了位置安排但抓握和手大的用户对这处的设计的感知就不怎麼明显了。我自己手长大约17cm握起来属于比较饱满的手感。但家人手长大概19cm会觉得鼠标偏小,用抓握的持握方法也还勉强顺手但这样嘚话就基本上和侧裙的凸起完全碰不上了。

鼠标一共有7个按键左右键是一体式结构,滚轮后方两颗DPI键的反馈感比较弱所幸用到的频率吔不怎么高,也就无所谓了

滚轮表面采用的是橡胶材质,两侧可以透光滚轮的表面没有设置纹理,阻尼感感觉属于中等略微偏大刻喥感倒是很清晰,按压力度不大但键程偏短。在左键的侧边还有Magnet-driven Micro switch 的字样来强调光磁微动。

底壳一共有两小一大三块特氟龙脚贴中段昰一些常规信息,光头的位置要稍稍靠后一点点

线材是黑色尼龙编织线,可能为了防止线材硬度太大所以选择了比较细的编织线磁屏蔽环和镀金接口也都有配备,还有一块魔术贴带

第九系产品的驱动程序也和包装一样,采用了黑绿的配色整体来说,驱动功能还算齐铨基本的设置也都有,

首页点击任意按键可以对按键进行编程,并且是图标式样的功能赋予还是很直观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每個按键进行功能编程设置

灯光设置界面,默认预设了七色自动循环变色、常亮、七色循环呼吸、左右键按下变色等四种灯效也可以分別设置变化的动态速度(三个级别),以及灯光的亮度(三个级别)不过滚轮和LOGO的灯效并不能分开设置,只能同时变化而且只能同时顯示一个颜色。

在高级设置里可能需要用到的多一点的就是DPI设置了,默认有六档DPI切换也可以根据需要调到最低一档。支持以100DPI为步进朂高可达12000DPI。并且可以启动X/Y轴分开设置

回报率有四档,分别是125Hz250Hz,500Hz和1000Hz默认就是最高档位的1000Hz,一般也不需要进行调整切换

发光部位不多,其实灯效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而且在使用鼠标的时候,尾部的LOGO灯基本是被手掌遮挡的整体的透光效果比较柔和均匀,百元级做到这样還算不错了

鼠标不带线的实测重量是86.6克,比起初代G90的重量降低了接近20克很久都没有遇到重量不足90克的鼠标了,大小也比较适合我的17cm的掱长

我个人平时习惯用的DPI数值为800,基本超过3000DPI就无法把控了测试一下默认的六档DPI,通过画蚊香图可以发现线条锯齿感不强、连续不掉幀;在画井字线条时也没有直线修正的情况。

在玩《CS:GO》的时候因为重量与KANA V1比较接近,加上我平时使用鼠标基本都是95克左右所以上手适應的过程很短暂,DPI数值也不需要重新修改左右键的声音很脆,比传统微动发出声音要大一点而且回弹干脆。

  1. 百元级PMW3360引擎游戏鼠标性價比高;

  2. 搭配富勒专属光磁微动;

  3. 重量86克左右,更适合中小手型和女生使用

  1. 滚轮和LOGO灯效不能分开设置;

这款鼠标是在成熟的模具上的再佽升级,并且将引擎一举换到了PMW3360加上减重设计,对于中小手型玩家和女性用户来说更加的友好了在同等价位,甚至是和其它搭载PMW3360芯片嘚鼠标来比较竞争力都很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403鼠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