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科研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备和军工里面用到哪些稀有元素

发文字号:市政发〔2018〕15号

发文机关:市政府办公厅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

2017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由西安市代管西咸新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现西安市与西咸新区一张蓝图、一体建设,助推大西安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奋力谱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特制定《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本规划是西安市行政辖区和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是西安市行政辖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10745平方公里。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总结西安市及西咸新区设立以来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区域特征,客观研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环境,抓住和用好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历史机遇,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西安市上下秉承“一张蓝图干到底、补齐短板求突破、多措并举惠民生、创新管理促和谐”的工作理念,着力推进品质西安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启了千年古都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西咸新区自成立以来紧扣“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主题,积极应对发展初创期的各种困难,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形成良好发展局面。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6257.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5%。服务业占比提升6.5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4%和35%。两个“国字号”创新改革试验稳步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技术市场交易额、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副省级城市第一,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城市”称号。西咸新区产业聚集和吸引人气方面初见成效,新加坡普洛斯、瑞典宜家家居、华晨汽车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先后引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大学区管理制、医疗卫生服务县镇村一体化等自主改革成为全国亮点。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值181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2倍和2.3倍。全国最大外资项目三星电子建成投产,17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西安成为陕西自贸区核心区,西咸新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开放型经济综合试点扎实推进。成功举办2届欧亚经济论坛、4次丝路城市圆桌会议,建成首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得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批复,开通运行4条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和航班,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731.7亿元,建成区面积从451.38平方公里扩大到548.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70%提高到73.4%,高陵、户县撤县设区,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和公交都市建设,新建运营铁路北客站、2条地铁线路和2条高速公路,农村二级公路实现全覆盖,李家河水库建成供水。西咸新区主要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初步实现五个新城之间的联通和新区与西安、咸阳两市主城区的对接,区域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群众福祉持续改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和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5年超过80%,2016年,城乡居民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630元和15191元,分别是2011年的1.6倍和1.7倍。2012—2016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3.93万人,50.7万贫困人口提前实现阶段性脱贫。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竣工43.58万套,完成83个城中村整村拆除和42个棚户区征收搬迁,率先在全省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基础教育配置更趋均衡,分级诊疗体系已覆盖470万城乡居民,体育、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文化建设成果喜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前提下凸显古城风貌,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的当代价值,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等5处遗产点成功申遗,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城市建设风貌。南门城墙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开放,成功承办2016央视春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建成49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92亿元。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西安市5年来持续加大秦岭北麓保护力度,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新增城市绿地227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6%,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1.21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渭河南岸景观长廊以及124公里堤顶路全线贯通,如期完成渭河西安段“三年变清”目标,新增生态水面1.2万亩、湿地面积2.76万亩。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筑产业化、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等已成为新区建设亮点,获批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发展中存在工业不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军民融合发展不足、经济开放度不高、县域经济实力较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优势不匹配、金融业发展不够、创新转化能力不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十大短板。对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两个责任”落实不够,干部队伍在思想解放、精神状态、服务意识、工作标准等方面,与“追赶超越”要求还有差距。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西安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初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机遇挑战并存,但总体来看,西安正处在历史上国家战略聚焦、发展政策叠加、实现追赶超越的黄金时期。

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多元化、去极化。大国博弈正在深化,地区局势动荡和贸易秩序重构成为世界经济关系的新常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力逐渐衰减,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走势分化。欧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制造业回归,培育实体经济,重构经济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形成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替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虽然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通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将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西安市具备追赶超越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国家战略对西安不断聚焦,“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陕西自贸区西安核心区、军民融合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大批国家战略在区域叠加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红利陆续释放,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大西安建设,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将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放大辐射效应,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西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正站在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节点上,西安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方面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新动能、新高地、新活力、新生活、新形象”战略任务,精准发力补齐“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军民融合、开放经济、区县域经济、文化产业、金融产业、创新转化能力、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十大短板,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确保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推动西安市及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激活动力、释放红利、推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为目标,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各领域,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坚持区域协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协调发展作为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内在需求。优化行政区划,加速西安中心城区、西咸新区与副中心和城市组团、行政区与开发区等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均衡、发展协同的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的优先选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积极营造更多的城市生态空间,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绿色之城、花园之城、宜居宜业之城。

坚持开放带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把扩大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面向全球配置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重构。把引资、引技、引智更好的结合起来,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园区,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提升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和谐共享。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把营造和谐共享的社会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基本保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到2021年,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增强,“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建成。

综合实力实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万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创新活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

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全面建成,“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地位明显提升,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进一步强化,治污减霾强力推进,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体,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章 提升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与特色保护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秉承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形态、现代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总体格局下,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华夏人文之都、美丽山水之城,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第一节 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塬为靠、以绿为基、以文为魂”,大力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城市本底。

三轴: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

两带:东西横向上的秦岭生态带、渭河生态带。

多中心: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功能为主,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未来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区;以沣东新城科技统筹板块和沣西新城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为核心,打造以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新中心;以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西安体育中心为中心,打造生态型现代服务东部新中心。

多组团: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纺织城创意片区、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城镇体系

建设国际水准中心城区。尊重历史文脉、紧扣时代要求,凸显山水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重点建设大西安都市核心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合理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按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实施中心城区转型发展计划和古城复兴计划,弱化城墙内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金融、娱乐功能。加快推进幸福路、纺织城、大兴新区、土门、徐家湾、雁南、东关等城市片区改造,打造集商贸、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片区改造新亮点,塑造现代时尚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古都新风貌。

建设西咸新区新中心。以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为目标,围绕创新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统筹科技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大西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带动大西安向西开放的新高地、引领大西安乃至全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生态田园新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72平方公里。

建设渭北新城。按照省市共建大西安和打造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的目标,遵循“产业高端、资源集约、绿色环保”开发理念,实施“各组团引领、大项目支撑、规模化配套、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战略,坚持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重点产业并重,打造阎良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新材料、通用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和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将渭北新城建设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交通便捷、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与中心城区和富阎板块(含富平、阎良、三原及高陵、临潼部分区域)互联互通、功能互补的现代新城。

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提高阎良、临潼、鄠邑3个副中心城市规划等级和水平,明晰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建设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3个副中心规划布局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项目,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配套新型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的疏解和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功能完善城市组团。充分发挥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5个城市组团的特色优势,形成“包围城市、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组团共进”的产业体系。以调整优化城市服务设施布局为手段,完善城市组团功能,提升5个城市组团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集聚能力,突出区域特色,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城市组团。

建设特色突出的小城镇。按照“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分级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专业镇街品牌提升计划,充分挖掘重点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民俗民风等特点,科学确定重点镇的主体功能、主导产业、特色风貌,规划建设60个特色小城镇,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承载力,以优美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城区人口向特色小城镇合理流动。大力推广PPP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镇建设的机制。

第三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积极推动远郊县域发展。以弥补县域经济短板为目标,坚持少取多予搞活原则,给予区县充分的发展自主权,实施一区(县)一主业、一区(县)一特色,做优产业梯队,做大产业集群,做强都市经济,推动区县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到2021年,7个远郊区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3000亿元。实施开发区与区县结对行动,支持区县建设特色园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形式参与区县园区建设。有效整合区县各类园区,促进开发区和区县优势互补、合作多赢。发挥远郊区县空间优势,实施“土地招商+楼宇招商”和“经济倍增计划”,积极承接城区产业转移,加快打造一批区县特色服务业聚集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县域经济板块。

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推进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落实西安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探索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统筹公共资源配置,形成结构合理、产业突出、生态优良、设施完善、服务均等、特色互补、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镇体系。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和随迁家属、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为重点,全面放开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城六区加快城中村改造,提高城中村居民生活保障水平,郊区县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对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的财政、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落户人口就业定居提供更好条件。积极推进城镇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由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性质,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部门责任。政府主要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细则,出台落户标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企业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加大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依法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农民工要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和发展能力。

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推进西咸新区、高陵、阎良等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工作。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产业特色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成本分担机制、土地流转、投融资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西安新型城镇化引领示范区。

第四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与地上空间开发相结合,建设功能协调、安全便捷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积极申请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区域综合改造、人防工程、地铁建设、城市线网落地等工程,建设约22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提高市政管网的运行质量与管理效率,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等地下交通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加强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配套建设地下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

完善智慧西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智慧西安”建设,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枢纽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和“一带一路”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合作,加快阿里巴巴中国智能骨干网西北核心节点、西部总部等项目建设和西咸新区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打造连接世界的天地一体数字大通道。加快接入网、城域网、无线宽带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推进750KV、330KV、11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按照省发改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农网改造项目实施,全面提升大西安的供电能力和供电保障,形成站点布局合理、网架坚强的电网体系。加快新气源及其他气源项目建设,形成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快LNG应急调峰站扩建项目建设,提升调峰和应急储配能力;启动外环高压管道、关中环线第三门站建设,完善城市输配管网,提升天然气安全保障能力。协调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和煤改气项目建设;配合做好新能源供热项目。指导区县开发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加大给排水系统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完善城市给水管网设施,形成多源联网、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加快构建黑河水库、李家河水库、引汉济渭、泾河引水等地表供水为主,地下水源供水为辅,沿山峪口河流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新格局。加快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扩建、新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8.6万吨/日。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置厂6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新建再生水利用管道88.6公里,日增再生水利用量10万吨。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加快灞桥区、高陵区、蓝田县、鄠邑区、西咸新区五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八兴滩等四个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建设,到2021年,五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四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覆盖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前端分类覆盖率达到9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2%。

第五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布局国家级、区域级、都市级等三级综合枢纽,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四张交通网络,综合交通云计算、综合交通协同管理、综合交通结算支付、公众信息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五个服务平台,形成“345”立体综合交通发展体系。

建设三级综合枢纽。以“面向全国、辐射国际”为目标布局国家级枢纽,构建丝路大通道,提升立体交通国际开放度。国家级客运枢纽包括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站、西安北站;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包括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以“面向全省、连接周边”为目标布局区域级枢纽,完善西安城东、航天城等区域级客运枢纽,新丰、引镇等区域级货运枢纽,提升对全省和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以“面向都市、服务组团”为目标布局都市级枢纽,提高内部交通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打造区域铁路运输中心。在郑西、西宝、西成、大西4条高铁线路基础上,加快银西、包西、西武、西合、西渝、西海高铁和关中环线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辐射关中城市群、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连接成渝、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米”字形高铁大通道。到2021年,高铁线路达到8条,形成1小时到达关中城市群、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出行格局。

建设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在现有以西安绕城高速为核心的放射状路网基础上,扩大覆盖范围,形成环绕大西安都市区的新环线。改扩建高速和国省干线公路,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实施西安外环高速(南段)、鄠邑周至高速、西汉高速(河池寨至涝峪口段)和西禹高速(西安段)及兵马俑专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国道210、211、312、344一级公路改建项目,续建国道310、108、省道107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新改建国省道300公里,实现国省道过境连通。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新改建主要县道300公里,改造乡道500公里,村道完善硬化2000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油路)。

构建航空开放门户。按照“丝路连通、欧亚加密、美澳直航、货运突破”的原则,按照国际航空中心标准,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加速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中国“孟菲斯”,构建“覆盖国内、通达全球”的空中开放大通道。到2021年,国际客运航线突破75条,全货运航线突破20条,国际通航点突破100个,旅客吞吐量达到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促进空港、陆港“双港”联动,构建内陆开发开放国际门户。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拉长轨道交通线网,以轨道交通布局引领城市组团式发展。开通运营地铁一号线二期、四号线、五号线一期、五号线二期、六号线一期、六号线二期及九号线(临潼线)7个项目,争取《大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尽早获批,力争获批后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到2021年,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43公里以上,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

图5  大西安轨道交通规划图

建设市域快速路网。按照“半小时出城、1小时出市”的标准,加快建成西安南三环—鄠邑、东三环—临潼、北三环—阎良快速路。加快凤城八路与太华路立交、秦汉大道与西铜路立交等工程和阿房路、团结路等12个分流道路项目建设,用3年时间集中打通55条断头路,完善西安火车站和纺织城火车站周边路网。规划建设昆明路、朱宏路、北辰大道等一批二环三环绕城快速连接工程。实施三环路快速提升改造项目,优化解决一百多个堵点。全面形成西咸新区“两环六放射”的快速交通廊道、“五纵五横”区内主干道路网、轨道交通与快捷公交组成的公共交通网络。

搭建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围绕服务社会大众,打造综合交通五大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综合交通信息智能云计算中心,形成综合交通地理信息“一张图”,构建交通行业通信“一张网”,推行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一把锁”,实现基础数据共用、关联数据交换共享。建设综合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实现运行监测、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跨方式、跨地域、跨行业多级联动。建设综合交通支付结算平台,整合城市综合交通一卡通系统,实现跨交通方式间支付结算。整合各类交通方式的信息资源,建设综合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以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以及邮政货运信息为基础,建设完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货物运输组织高效,衔接便捷。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为方向,推进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换乘枢纽及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都市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建立自行车道、步道、绿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静态交通系统。实现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主体、微型交通和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市域公共交通体系。

第三章 积极实施新发展战略

抓住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以弥补创新发展能力、军民融合短板为目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推进计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军民融合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手段,激发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行动,打造具有较强带动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城市。

第一节 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

加快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军工单位共同推进的军民融合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军工资质统一受理机制,聚焦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西安地区的军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及上市融资等方式,推进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西安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类的军工科研院所实施企业化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军民融合孵化器建设,突出抓好航天智能工业机器人、液氧煤油发动机等一批“军转民”项目。军民融合产业到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3300亿元,军工经济增加值对区域GDP贡献率达到10%以上,民参军企业数量达到500家以上,国防专利转民用数量年均增长20%,军事领域对于民用高技术成果采用率达到60%。

加快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转化。围绕西安军工领域优势资源展开创新试点,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优势军民融合产业。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推动军用装备和设施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将先进适用的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军地协作制定一批军民通用标准。延伸航空产业链,重点发展大中型飞机整机研发制造、新舟系列飞机、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大部件及转包生产、飞机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力争在航空发动机、航空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西安军民融合(航天)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测控等国家重大专项,重点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北斗导航及测绘、流体机械、热能工程装备等航天重点工程。

加快军民融合资源开放共享。出台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军民融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利用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进行开放共享试点,按照对外服务量给予资金补贴。支持建设西安地区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供求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对新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军民技术和市场共建共享,试行军工仪器设备、技术和资源军民信息共享机制,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与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建立共享共研机制和成果分享机制。健全信息发布和共享制度,整合西安地区现有资源,建立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集中发布西安地区民口前沿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资源信息,以及军品科研生产需求信息,建立西安市军民两用科技资源信息库,促进军民信息共享。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军民两用试点,争取放开民用通航空域,申建西安蓝田通用航空机场,开放临潼窑村、鄠邑等军用机场,实行军民共用。

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军转民、民融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按照“点面结合、一区多园”的推进方式,开展军民深度融合示范,以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军民合作创新研发等为主,推进军用技术的企业配套产业集群和军工科技民用转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经开区兵器工业基地、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更多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以西安航天产业基地为主推动西安军民融合(航天)的航天科技及空间技术、空天无人飞行器的民用化开发,扩展西安工业市场。以西安经开区兵器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军民两用装备制造、新一代节能材料等产业。以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船舶科技产业园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通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水中兵器、舰船动力、民用核技术、核燃料、核电设备等产业。以航空基地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为主,围绕3D打印、智能制造、航空新材料等航空新技术方向,加快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培育,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军转民、民进军类“瞪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支持军民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加快建设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和陕西省高新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节 推进科技资源统筹改革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事改企”和优化利益分配为重点,积极做好各类科研院所创新改革试点,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健全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鼓励院企分离,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开展科研人员持股试点,加大股权和期权激励。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创建“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合作机制,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开展科研院所创新激励试点,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制度。推动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参与民口企业发展。试点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试行开展员工持股,提高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加大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组织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平台,服务产业研发创新,筹划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构建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抓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运营平台、西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国—以色列创新示范园、欧亚创意设计园等承载平台建设,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科技转化引导基金作用,促使科技人才大市场、技术市场和资本大市场聚集融合,营造更优的创业创新环境。培育、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公共技术研发机构,发展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业态。提升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出台技术经理人及机构扶持政策,吸引聚集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丝路创新驿站”联盟,聚集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完善双创服务体系。深入落实《“创业西安”行动计划(2017—2021)》,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功能完善、专业高效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和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业孵化模式,鼓励高校自建或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建众创平台。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社会资本创办行业领域专业化孵化器。对经认定的载体及载体内在孵企业,比照省级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对入驻创业载体的专业服务机构,给予空间使用费补助;将专业服务人才纳入市级人才计划,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厚植创业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为创新创业营造宽松优美的环境。

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研究,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保障体系,加强人才、技术、设备、知识产权以及财税、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工商登记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信息服务。打造“创业西安”城市品牌,大力开展创业西安行、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等活动,加大舆论宣传,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倡导敢为人先、顽强拼搏、宽容失败的创业精神。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千家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小巨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

全面建设双创生态环境。做强双创孵化示范平台,稳步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构建“5552”成长格局,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公共研发平台、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创业载体,不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力争到2021年,建成500个以上各类众创载体,载体总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努力打造高新、曲江、碑林、长安、雁塔、经开等双创主阵地和示范区,聚集资源,创新模式,对标杭州、成都打造国内一流创业创新区域,引领支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城、莲湖、未央、浐灞、港务、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西咸等加强双创工作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引导和支持高陵、阎良、鄠邑、周至、蓝田等远郊区县改善双创生态环境,大力引进大机构、大项目,错位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商贸等。

第四节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完善创新政策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新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扩大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效应,创新高新区与其它开发区联动发展机制,探索通过技术服务、产业链协同、异地孵化等联动发展方式,创新区域合作。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三星闪存芯片项目为引领,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封装、电子级硅材料等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实施2025先进制造攀登计划,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吸引汇聚全球一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重点实验室,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创业引领区。通过市场化方式在高新区构建一批众创空间,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优化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搭建创业苗圃,推广预孵化机制,建成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社区。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支持众筹发展,形成创业要素集聚、创业服务资源齐备、创业群体高度活跃的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支持高新区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联盟,积极向外输出成熟的园区开发建设和发展模式,适时在中亚地区建设境外产业园。引进与培育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知名中介机构,打造辐射全球的创新服务网络。

第五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建设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吸引更多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50名左右,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左右,地方

级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同时建立重点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100个,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1000个,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年轻人。同时,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最大限度留住在西安大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等各类人才,增强创新创业活力,将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吸引力的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人才高地。发挥西安教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留学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着力培养“高精尖缺” 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加快人才体制改革,把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人力资源培养与交流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完善国际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构建西安国际人才网络化平台,增强西安在中亚市场的人才竞争优势。开展“外专千人计划”,完善国外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

建设教育国际化合作平台。依托丝博会暨西洽会,打造西安与沿线国家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对话平台和项目平台。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带头作用,支持西安交大与西安高新区合作创办“丝路学院”。加快建设西安文理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教育交流研究中心、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市内高校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为基地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支持举办多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建设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的新体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办法,引导和建立多种评价体系。在境外设立引进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规定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有序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积极发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实施蓝领振兴计划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

第四章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眼于弥补工业、金融、文化三大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三廊一角一通道”建设,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364”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重视优化投资结构,及时跟进国家投资政策调整投资方向,围绕补强短板抓项目。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建设。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薄弱环节倾斜。扩大工业投资,建立10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支持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引导基金向工业领域企业及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年增长率超过10%。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实施消费转型升级工程。积极培育信息、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教育体育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完善消费政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大幅增强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出台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指导性意见。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西安与全球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挥西安科技、教育和文化优势,加强与各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开放新格局。实施高品质出口战略,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打造西安出口品牌。坚持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发挥国际化大都市优势,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将西安打造成为面向中亚的国际性消费中心。到2021年,进出口总值超过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西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第二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增长极”;以经开区为引领,“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以曲江新区为引领,“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为核心—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长极”。建设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浐灞生态区”等区域为依托的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开放增长极”。

图6 大西安“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示意图

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属性相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的原则,加大西咸新区、“四区一港两基地”和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一区一主业”,适时开展开发区优化整合,使开发区从产业聚集向能级提升转变,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00家和20000家,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实力大幅增强。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企业的主要群体。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三星项目为引领,构建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培育壮大电子级多晶硅、大直径单晶炉和硅片制造等配套产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产业基地,在下一代新型存储器产业中保持世界领先。依托中兴、华为、三星、美光等龙头,推进比亚迪5000万部和中兴2500万部智能终端、西咸新区大数据和云计算、华天电子集团电力电子产业化及其他集成电路等项目建设。围绕美林数据、银河数据、大东国际等企业,大力发展面向工业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打造大西安大数据应用产业体系。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西安市互联网自贸区、沣西新城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打造全国首个第五空间治理示范城市。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开发适应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推动系统和终端升级换代。到2021年,全市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生物医药。重点在生物检测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与生物药、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西安强生供应链基地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小分子药物研发,重点推进化学药物新产品和新制剂的产业化。依托陕西省中药材资源和步长集团等领军企业优势,大力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创新,筛选一批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研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以高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区为核心,依托空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力量,加快生物医药的研发。依托金花、迪赛、清华德人等生物医药企业,开发转移因子、胸腺肽及人血免疫制剂等优势产品,大力推动工程皮肤生产化项目。促进美国强生公司疫苗项目落地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单克隆抗体、控缓释制剂及新型诊断试剂,研发预防和诊断重大传染病疫苗、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依托蓝港数字等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到202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新材料。主要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复合、纳米、智能材料。积极推进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稀有金属、电子信息为主的特种功能材料以及以纳米吸波、碳纤维、陶瓷基等为主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依托西北有色、隆基股份等龙头,以超导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整体产业发展。到2021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制定我市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围绕数字化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应用创新。依托中铁建、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三角防务、陕鼓等龙头,推进“云轨”生产基地、盾构机制造、工业机器人、大型航空模锻件、陕鼓分布式能源全球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西门子、永电电器等龙头企业,重点突破车体轻量化技术、节能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新型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延长配套零件发展的产业链,打造中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快陕鼓能量转换设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扩大通用专用装备制造规模。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西安制造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

航空航天。航空产业方面,围绕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构建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研制、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维修与改装、试飞试验保障等完整产业链。依托西飞、西航、航天四院、六院等龙头,推进大飞机、新舟系列飞机、贝尔直升机、北斗导航、西工大无人机产业基地、东航—赛峰起落架深度维修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转包生产及航空配套服务等领域。航天产业方面,围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依托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在西安的科研机构,以航天动力、卫星有效载荷、卫星应用为主导,重点突破北斗核心芯片低功耗和小型化技术、GNSS数据处理、北斗行业应用集成系统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等关键技术。推动以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测绘、北斗导航、授时、通信及位置服务为主业的卫星应用产业整体发展。依托卫星应用海量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大数据服务体系。到2021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整车控制系统、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和先进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支持陕重汽、比亚迪、金龙汽车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千亿陕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兵器集团房车基地、三星环新汽车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涵盖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配件配套、售后服务等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全国自主品牌重卡汽车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60%。

第四节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确立先进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围绕弥补工业经济短板,发挥在装备制造业上形成的竞争优势,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通航产业园等15个总投资1123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打造10个以上100亿元龙头企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努力实施传统制造业再创新战略,加快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赋予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内涵,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采取“研发+制造+服务”模式,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

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以军民融合为突破点,以开发区转型升级为推手,切实推进关联产业集群和民用市场研发,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企业。推进半导体、航空航天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

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创意设计”发展。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支持重点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发展服务性制造业、定制化制造业。推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打造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力,推动两化融合向更高阶段跃升。

第五节 优化提升4大支柱服务业

文化产业。深度挖掘、整合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深化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领作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华文化展示中心,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打造各展风采的“寻根文化”展示基地。加大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杨官寨遗址公园建设,构建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演艺休闲、旅游节庆、特色会展、现代商业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加大七贤庄、北院门等历史特色街区建设力度,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西安的老街区、老宅院。提升秦腔文化艺术整体发展水平,将易俗社、三意社和周至秦腔剧团等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秦腔艺术团体。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延续文化底蕴深厚的田园风貌。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互联网+文化”,培育文化产业新形态。促进文化旅游、出版传媒、影视产业、文体休闲、动漫创意、文化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产业,重点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出版产业,培育发展网络“云时代”的数字出版产业。打造动漫作品原创与加工、人才培养、研发孵育、成果展示等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动漫技术支撑平台。以西影集团、曲江影视为引领,构建集影片策划、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后期制作、特效配音于一体的影视制作产业链,打造曲江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园区。到2021年,全市文化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比2016年翻一番。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整合壮大曲江系列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力量,跨区域整合运作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西安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西安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示范基地。制定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计划,根据各区县、开发区产业实际,分解落实任务,跟踪指导建设,5年内全市至少建成挂牌10个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文化演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鉴赏交易中心。策划实施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影响力。

——实施“文化+”战略。围绕“文化+人脑+电脑”,用更好的文化、创意、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生态、科技、金融、会展深度融合,在全市开展一批文化融合类特色小镇试点,重点培育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农业、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等融合项目。实施《大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发挥曲江新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建设“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

旅游业。以建设最具东方神韵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变线性旅游为板块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快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到2021年,接待游客突破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7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打造皇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与生态度假、临潼秦唐文化与度假、秦岭楼观道文化等十三大旅游集聚区。实施历史文化旅游和自然山水旅游两轮驱动战略,推动旅游产品向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挖掘潜力、拓展空间、讲好故事,引导旅游方式向深游细品转变。加快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园(街)区、研学旅游基地和乡村民宿旅游等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积极开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继续开行“长安号”丝路旅游专列,不断扩大丝路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打造集航空工业旅游、博物馆群、飞行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航空文化旅游综合体。丰富以《长恨歌》《仿唐乐舞》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旅游演艺品牌。充分发挥西洽会暨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会展节庆品牌效应,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以旅游带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餐饮、商贸、娱乐、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完善我市购物、美食、休闲、文化等设施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积极争取在重点商圈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场所或大型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西部商业中心。加快东大街、土门、长乐路、小寨等传统商圈提升改造,做大行政中心、曲江、纺织城、北客站、三桥、大兴新区等新兴商圈建设,推进长安路、唐延路等现代商务聚集区建设。建设一批以“永兴坊”“白鹿仓”“沙河水街”“高陵场畔”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聚集区,建设和改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街区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消费带动明显的特色街区。支持餐饮企业争创名牌,大力扶持清真食品产业,进一步弘扬中华老字号及陕菜品牌。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建立旅游市场环境改造提升等综合管理机制,引导文明旅游消费。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优化以西安旅游网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市民游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旅游创客空间。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加大旅游停车场、自驾车营地建设力度,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

金融业。着眼于补齐金融业短板,全力加快金融“金三角”建设,全面提升金融创新力、集聚力、辐射力,打造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到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加快中国农业银行陕西金融信息中心、汉城国际金融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西安民间金融街二期建设,打造在西部具有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民间金融聚集区。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融资租赁聚集区,组建西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支持西安银行、长安信托发展成为全国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面向中亚、西亚的离岸金融业务,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加快培育发展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新业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西部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支持我市企业挂牌上市,推动实施经济证券化提升行动,构建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梯队,提升国资证券化水平。到2021年,全市上市企业突破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科技服务业。围绕“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沣西云谷双创产业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科技服务业重点聚集区,加快推进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扶植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第六节 着力发展5大重点服务业

现代物流。加快提升国际陆港、航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四大功能区建设,支持和加快出口加工区A区升级为西安经开综合保税区,加快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的“两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建设,推进“一带一路”西安港冷链物流仓储基地、新丰铁路物流园区、长安航空营运基地三大聚集区和京东全球物流总部、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云运营中心,中通西北电商物流产业园,传化集团“一城二港三中心”,新光集团世界苹果中心,海航数字物流生态体系等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物流贸易平台型企业,实施“综合交通构建工程、产业联动发展工程、产业园区聚集工程、物流配送示范工程、投融资创新工程、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电子商务普及工程、口岸服务提效工程”等物流发展八大工程,培育壮大物流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商贸产业集群。

会展业。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形成高端国际会议产业、规模化的自主品牌会展产业、与西安支柱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会展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布局。推进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区、临潼高端会议及假日旅游特色会展区、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展示区、阎良航空产业会展功能聚集区、沣渭新兴产业及体育综合会展区建设。加快发展品牌会展,引进国内外品牌会展活动,支持知名会展企业参与我市会展业市场运作,培育壮大自主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产业会展,推动会展业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发展学术会议和企业年会;加快发展智慧会展,建设会展业大数据中心,开发会展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完善会展场馆无线网络设施;加快发展城市会展,助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信息服务。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强化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重点发展金融、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服务,数字导航、医疗电子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推动“西安服务”走向世界。到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电子商务。加快京东西北电子商务基地、苏宁云商西北地区电子商务基地、国美电器集团西北电子商务及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电子商务的综合配送能力,提高快递行业服务水平。建设以西安电子口岸为依托的西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面向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城市旅游、商贸零售、文化出版、建材家居等领域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电子银行在线服务功能,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数据共享机制,加快西咸新区现代服务贸易企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全国一流、面向民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2021年,大西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300亿元。

健康服务业。鼓励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养生康复、体育健身、心理健康、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和健身美容等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设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推进秦岭北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建设,在渭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健康小镇,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推进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家庭服务网络,推动家庭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智慧健康服务,重点发展针对提高社区人民身体健康管理品质的智慧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健康检测系统、健康云服务平台等。到2021年,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左右。

第七节 推进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围绕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战略,紧紧依托城市在资金、科技、消费、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提升“一区、三带、七板块”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深化“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农信融合”为内容,扩展农业经营模式;以“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为重点,扩展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园和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推进现代农业的“经营产业化、功能多元化、设施现代化、发展科技化、生态优良化”,提高农业发展效益,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提效、农村美丽。

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新农村现代网络物流,重点抓好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信息发布与交易结算系统、交易仓储设施等项目建设。引导农业加工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稳定性。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推进全市镇村网络全覆盖,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做强现代农业园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抓好秦岭北麓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鼓励园区推行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开发,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精品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建设,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科技现代农业,丰富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游合一”,促进农产品地理标识和绿色品牌发展,做大做强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到2021年,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超过200个,总面积超过60万亩,总产值超过70亿元。

第八节 加快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西安互联网骨干网的区位优势和网络支撑优势,加快推进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到2021年,基本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推广“陕鼓服务”模式,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支持汽车、输变电、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的企业,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模式,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到2021年,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推进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商业模式由B2C(企业到用户)向C2B(用户向企业)创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作等新业务、新服务,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持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交易,激活社会资源,发展分享型经济。鼓励市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研发、营销等资源,积极推动市内中小企业与西飞、陕汽、比亚迪、三星等龙头企业开展协作配套,以“众包模式2.0”推动协同创新。支持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空间,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积极落实《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指导意见》《西安市特色小镇创建导则(试行)》《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若干政策》《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暂行)》,加快西安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按照“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分级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特色小镇的产业梳理和凝练、小镇规划的深化、招商引资的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年度投资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战略投资者的洽谈和引进、项目用地的申报等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培育创建和科学布局一批具有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等鲜明特征的特色小镇。

第五章 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和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依托西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一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用百姓获得感丈量“放管服”成效。到2021年,“最多跑一次”事项不得低于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85%。整合各类非应急服务热线,优化“12345”服务热线功能,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汇总形成部门行政职权目录。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做好中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信息互联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打通“便民之路”,让“信息跑路”,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管理模式。

优化行政区划及开发区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古城保护、有利于历史文化特色彰显、有利于产业协调推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体制同步、规划同构、产业同布、利益同享、权责同等、环境同治、形象同塑”的原则,不断优化开发区与行政区的管理范围和事权关系,建立开发区与区县“优势互补、融合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进一步厘清开发区与市级部门、区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流转补偿机制,推进开发区之间的有序竞争与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开发区的能量和活力。

第二节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和授权经营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本集中统一监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培育有实力的市属国有集团公司改建为资本运营公司,探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分类管理和考核,合理确定和规范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和职务待遇,稳妥推进员工持股。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五项试点”,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促进市级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脱钩。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定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组建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双向重组整合。加快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构建相互对接均衡、技术经济关联的产权链条。实施股份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眼于弥补民营经济发展短板,加快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实现规模、结构、效益新突破。到2021年,“四上”民营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民间投资突破5000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出台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扩大PPP项目数量。严厉惩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西安市企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区域技术合作、产品配套、资源配置及集群化发展能力。扩大信贷规模,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登记等措施,扩大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助力。

完善现代产权保护制度。着力落实产权主体和责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建立并完善归属清晰、职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构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逐步推进公共资源规范高效利用。改革完善资源矿权制度,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进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坚持以公平为核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逐步扩大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覆盖范围。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节 加快要素市场改革

深化土地供给侧改革。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土地管理向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集中储备、有序供应、集约利用、规划融合转变。着力优化居住和商服,工业,仓储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结构。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工业项目特点,通过公开挂牌竞价,鼓励采用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和建设标准厂房等多种方式,满足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大力支持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用地供应,构建合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全面落实各项产业用地政策,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资产化。加快推广高陵宅基地改革试点经验,逐步实现农民对宅基地的完整用益物权。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依法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规范审批行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行受理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的随机抽查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诚信表彰和失信惩戒机制。

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推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集成化服务等技术交易。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成果展示、评估、拍卖、技术交易等,推动技术市场“线上线下”模式发展。完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技术市场人才队伍素质,打造复合型技术经纪人。鼓励组建跨区域的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实现跨区域交流合作。建设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西部技术交易中心。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制度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到2021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本地转化率超过50%。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整合分散设立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交易平台进入统一平台体系。积极有序推进特许经营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司法或行政机关罚没物处置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统一平台体系,在统一平台上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逐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

第四节 实施财税

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邮电大学 )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吉林大学)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

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

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天津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西南交通大学 )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重庆大学)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南昌大学)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

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声场与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化工研究院)

机车和动车组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混合流程工业自动化系统及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创新药物与制药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研究总院)

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矿冶研究院)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铁道科学研究院)

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建设机械科学研究院)

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硅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大学)

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尔集团公司)

药物先导化合物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和移动通讯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利集团)

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长效缓控释和靶向制剂及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制药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涂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化工研究院)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全断面掘进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软件架构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力发电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生物质能源酶解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明阳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种苗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文字号:市政发〔2018〕15号

发文机关:市政府办公厅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

2017年,省委、省政府决定由西安市代管西咸新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实现西安市与西咸新区一张蓝图、一体建设,助推大西安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奋力谱写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特制定《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本规划是西安市行政辖区和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是西安市行政辖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10745平方公里。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总结西安市及西咸新区设立以来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区域特征,客观研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环境,抓住和用好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历史机遇,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近年来,西安市上下秉承“一张蓝图干到底、补齐短板求突破、多措并举惠民生、创新管理促和谐”的工作理念,着力推进品质西安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开启了千年古都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西咸新区自成立以来紧扣“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主题,积极应对发展初创期的各种困难,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形成良好发展局面。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6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6257.1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5%。服务业占比提升6.5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4%和35%。两个“国字号”创新改革试验稳步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技术市场交易额、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副省级城市第一,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城市”称号。西咸新区产业聚集和吸引人气方面初见成效,新加坡普洛斯、瑞典宜家家居、华晨汽车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先后引进。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大学区管理制、医疗卫生服务县镇村一体化等自主改革成为全国亮点。2016年,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值1815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2倍和2.3倍。全国最大外资项目三星电子建成投产,17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西安成为陕西自贸区核心区,西咸新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国家开放型经济综合试点扎实推进。成功举办2届欧亚经济论坛、4次丝路城市圆桌会议,建成首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西咸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获得海关总署等四部委联合批复,开通运行4条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和航班,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731.7亿元,建成区面积从451.38平方公里扩大到548.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70%提高到73.4%,高陵、户县撤县设区,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和公交都市建设,新建运营铁路北客站、2条地铁线路和2条高速公路,农村二级公路实现全覆盖,李家河水库建成供水。西咸新区主要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初步实现五个新城之间的联通和新区与西安、咸阳两市主城区的对接,区域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群众福祉持续改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和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5年超过80%,2016年,城乡居民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630元和15191元,分别是2011年的1.6倍和1.7倍。2012—2016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3.93万人,50.7万贫困人口提前实现阶段性脱贫。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竣工43.58万套,完成83个城中村整村拆除和42个棚户区征收搬迁,率先在全省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基础教育配置更趋均衡,分级诊疗体系已覆盖470万城乡居民,体育、青少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加快发展,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文化建设成果喜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生活质量逐步改善的前提下凸显古城风貌,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的当代价值,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等5处遗产点成功申遗,形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城市建设风貌。南门城墙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开放,成功承办2016央视春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建成49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92亿元。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西安市5年来持续加大秦岭北麓保护力度,加快公园绿地建设,新增城市绿地227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6%,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1.21万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渭河南岸景观长廊以及124公里堤顶路全线贯通,如期完成渭河西安段“三年变清”目标,新增生态水面1.2万亩、湿地面积2.76万亩。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筑产业化、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等已成为新区建设亮点,获批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发展中存在工业不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军民融合发展不足、经济开放度不高、县域经济实力较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优势不匹配、金融业发展不够、创新转化能力不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高十大短板。对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两个责任”落实不够,干部队伍在思想解放、精神状态、服务意识、工作标准等方面,与“追赶超越”要求还有差距。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西安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初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机遇挑战并存,但总体来看,西安正处在历史上国家战略聚焦、发展政策叠加、实现追赶超越的黄金时期。

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多元化、去极化。大国博弈正在深化,地区局势动荡和贸易秩序重构成为世界经济关系的新常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力逐渐衰减,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走势分化。欧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吸引制造业回归,培育实体经济,重构经济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形成对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替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虽然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通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将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西安市具备追赶超越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国家战略对西安不断聚焦,“一带一路”战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陕西自贸区西安核心区、军民融合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一大批国家战略在区域叠加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红利陆续释放,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大西安建设,将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将有效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能级、放大辐射效应,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西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正站在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节点上,西安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方面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新动能、新高地、新活力、新生活、新形象”战略任务,精准发力补齐“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军民融合、开放经济、区县域经济、文化产业、金融产业、创新转化能力、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十大短板,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建西部经济强市、创西部城市最佳,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确保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篇章。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推动西安市及西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激活动力、释放红利、推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以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为目标,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各领域,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坚持区域协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把协调发展作为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内在需求。优化行政区划,加速西安中心城区、西咸新区与副中心和城市组团、行政区与开发区等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均衡、发展协同的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发展,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的优先选项。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积极营造更多的城市生态空间,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绿色之城、花园之城、宜居宜业之城。

坚持开放带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要把扩大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面向全球配置资源,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重构。把引资、引技、引智更好的结合起来,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园区,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提升西安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和谐共享。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把营造和谐共享的社会环境作为促进发展的基本保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到2021年,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日益增强,“大西安”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市集聚力、辐射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建成。

综合实力实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3万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创新活力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

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全面建成,“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地位明显提升,进出口总值达到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屏障进一步强化,治污减霾强力推进,渭河干流消灭劣Ⅴ类水体,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制度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率先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章 提升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坚持绿色发展与特色保护相结合的城市发展理念,秉承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形态、现代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总体格局下,进一步优化城镇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建设华夏人文之都、美丽山水之城,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

第一节 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以山为屏、以水为脉、以塬为靠、以绿为基、以文为魂”,大力优化超大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形成大西安“三轴两带多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城市本底。

三轴:南北方向贯穿大西安的古都文化传承轴、科技创新轴、国际开放轴。

两带:东西横向上的秦岭生态带、渭河生态带。

多中心:以西安中心城区为主体,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功能为主,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建设未来西安城市形象的核心区;以沣东新城科技统筹板块和沣西新城中心商贸服务区、国际文化中心为核心,打造以现代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新中心;以浐灞生态区欧亚经济论坛、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西安体育中心为中心,打造生态型现代服务东部新中心。

多组团:东部新城、高新科学城等10大新城,纺织城创意片区、军民融合创新谷片区等10大片区,以及50个左右特色小镇、50个左右各类综合体。

第二节 建设现代化城镇体系

建设国际水准中心城区。尊重历史文脉、紧扣时代要求,凸显山水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重点建设大西安都市核心区,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合理控制中心城区规模,按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实施中心城区转型发展计划和古城复兴计划,弱化城墙内行政功能,强化文化、旅游、金融、娱乐功能。加快推进幸福路、纺织城、大兴新区、土门、徐家湾、雁南、东关等城市片区改造,打造集商贸、文化、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片区改造新亮点,塑造现代时尚与历史人文相融合的古都新风貌。

建设西咸新区新中心。以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为目标,围绕创新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统筹科技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大西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带动大西安向西开放的新高地、引领大西安乃至全国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生态田园新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到2021年,西咸新区城市人口11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72平方公里。

建设渭北新城。按照省市共建大西安和打造关中城市群核心区的目标,遵循“产业高端、资源集约、绿色环保”开发理念,实施“各组团引领、大项目支撑、规模化配套、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战略,坚持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重点产业并重,打造阎良产城融合示范区。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新材料、通用专用设备等先进制造业和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将渭北新城建设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交通便捷、产城融合、宜居宜业,与中心城区和富阎板块(含富平、阎良、三原及高陵、临潼部分区域)互联互通、功能互补的现代新城。

建设现代化副中心城市。提高阎良、临潼、鄠邑3个副中心城市规划等级和水平,明晰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建设规模,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3个副中心规划布局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项目,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配套新型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功能的疏解和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功能完善城市组团。充分发挥周至、蓝田、高陵、常宁、洪庆等5个城市组团的特色优势,形成“包围城市、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组团共进”的产业体系。以调整优化城市服务设施布局为手段,完善城市组团功能,提升5个城市组团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集聚能力,突出区域特色,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城市组团。

建设特色突出的小城镇。按照“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分级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专业镇街品牌提升计划,充分挖掘重点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脉、民俗民风等特点,科学确定重点镇的主体功能、主导产业、特色风貌,规划建设60个特色小城镇,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承载力,以优美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城区人口向特色小城镇合理流动。大力推广PPP模式,不断探索完善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镇建设的机制。

第三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积极推动远郊县域发展。以弥补县域经济短板为目标,坚持少取多予搞活原则,给予区县充分的发展自主权,实施一区(县)一主业、一区(县)一特色,做优产业梯队,做大产业集群,做强都市经济,推动区县经济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到2021年,7个远郊区县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3000亿元。实施开发区与区县结对行动,支持区县建设特色园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形式参与区县园区建设。有效整合区县各类园区,促进开发区和区县优势互补、合作多赢。发挥远郊区县空间优势,实施“土地招商+楼宇招商”和“经济倍增计划”,积极承接城区产业转移,加快打造一批区县特色服务业聚集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县域经济板块。

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推进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四化同步、集约高效、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原则,落实西安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探索因地制宜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统筹公共资源配置,形成结构合理、产业突出、生态优良、设施完善、服务均等、特色互补、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城镇体系。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和随迁家属、城中村和棚户区人口为重点,全面放开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居住落户。城六区加快城中村改造,提高城中村居民生活保障水平,郊区县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对副中心城市、城市组团和建制镇的财政、金融、用地等支持力度,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落户人口就业定居提供更好条件。积极推进城镇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由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探索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性质,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部门责任。政府主要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细则,出台落户标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企业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加大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依法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农民工要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和发展能力。

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积极推进西咸新区、高陵、阎良等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工作。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在产业特色化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成本分担机制、土地流转、投融资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西安新型城镇化引领示范区。

第四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与地上空间开发相结合,建设功能协调、安全便捷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积极申请国家海绵城市试点,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区域综合改造、人防工程、地铁建设、城市线网落地等工程,建设约22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提高市政管网的运行质量与管理效率,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等地下交通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加强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衔接,配套建设地下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

完善智慧西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智慧西安”建设,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枢纽功能,加强与周边城市和“一带一路”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合作,加快阿里巴巴中国智能骨干网西北核心节点、西部总部等项目建设和西咸新区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打造连接世界的天地一体数字大通道。加快接入网、城域网、无线宽带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全面提升用户普及率和网络接入覆盖率。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推进750KV、330KV、11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按照省发改委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农网改造项目实施,全面提升大西安的供电能力和供电保障,形成站点布局合理、网架坚强的电网体系。加快新气源及其他气源项目建设,形成多气源供应格局;加快LNG应急调峰站扩建项目建设,提升调峰和应急储配能力;启动外环高压管道、关中环线第三门站建设,完善城市输配管网,提升天然气安全保障能力。协调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和煤改气项目建设;配合做好新能源供热项目。指导区县开发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加大给排水系统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完善城市给水管网设施,形成多源联网、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加快构建黑河水库、李家河水库、引汉济渭、泾河引水等地表供水为主,地下水源供水为辅,沿山峪口河流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新格局。加快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扩建、新建污水处理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8.6万吨/日。新建污泥无害化处置厂6座,日处理能力1500吨。新建再生水利用管道88.6公里,日增再生水利用量10万吨。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加快灞桥区、高陵区、蓝田县、鄠邑区、西咸新区五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八兴滩等四个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建设,到2021年,五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四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覆盖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前端分类覆盖率达到9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2%。

第五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布局国家级、区域级、都市级等三级综合枢纽,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四张交通网络,综合交通云计算、综合交通协同管理、综合交通结算支付、公众信息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五个服务平台,形成“345”立体综合交通发展体系。

建设三级综合枢纽。以“面向全国、辐射国际”为目标布局国家级枢纽,构建丝路大通道,提升立体交通国际开放度。国家级客运枢纽包括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站、西安北站;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包括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以“面向全省、连接周边”为目标布局区域级枢纽,完善西安城东、航天城等区域级客运枢纽,新丰、引镇等区域级货运枢纽,提升对全省和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以“面向都市、服务组团”为目标布局都市级枢纽,提高内部交通的可靠性和便捷性。

打造区域铁路运输中心。在郑西、西宝、西成、大西4条高铁线路基础上,加快银西、包西、西武、西合、西渝、西海高铁和关中环线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辐射关中城市群、陕甘宁革命老区、呼包银榆经济区,连接成渝、北部湾、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米”字形高铁大通道。到2021年,高铁线路达到8条,形成1小时到达关中城市群、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出行格局。

建设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在现有以西安绕城高速为核心的放射状路网基础上,扩大覆盖范围,形成环绕大西安都市区的新环线。改扩建高速和国省干线公路,完善高等级公路网,实施西安外环高速(南段)、鄠邑周至高速、西汉高速(河池寨至涝峪口段)和西禹高速(西安段)及兵马俑专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施国道210、211、312、344一级公路改建项目,续建国道310、108、省道107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新改建国省道300公里,实现国省道过境连通。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新改建主要县道300公里,改造乡道500公里,村道完善硬化2000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油路)。

构建航空开放门户。按照“丝路连通、欧亚加密、美澳直航、货运突破”的原则,按照国际航空中心标准,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加速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打造中国“孟菲斯”,构建“覆盖国内、通达全球”的空中开放大通道。到2021年,国际客运航线突破75条,全货运航线突破20条,国际通航点突破100个,旅客吞吐量达到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促进空港、陆港“双港”联动,构建内陆开发开放国际门户。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拉长轨道交通线网,以轨道交通布局引领城市组团式发展。开通运营地铁一号线二期、四号线、五号线一期、五号线二期、六号线一期、六号线二期及九号线(临潼线)7个项目,争取《大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尽早获批,力争获批后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到2021年,地铁运营里程达到243公里以上,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

图5  大西安轨道交通规划图

建设市域快速路网。按照“半小时出城、1小时出市”的标准,加快建成西安南三环—鄠邑、东三环—临潼、北三环—阎良快速路。加快凤城八路与太华路立交、秦汉大道与西铜路立交等工程和阿房路、团结路等12个分流道路项目建设,用3年时间集中打通55条断头路,完善西安火车站和纺织城火车站周边路网。规划建设昆明路、朱宏路、北辰大道等一批二环三环绕城快速连接工程。实施三环路快速提升改造项目,优化解决一百多个堵点。全面形成西咸新区“两环六放射”的快速交通廊道、“五纵五横”区内主干道路网、轨道交通与快捷公交组成的公共交通网络。

搭建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围绕服务社会大众,打造综合交通五大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综合交通信息智能云计算中心,形成综合交通地理信息“一张图”,构建交通行业通信“一张网”,推行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一把锁”,实现基础数据共用、关联数据交换共享。建设综合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实现运行监测、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跨方式、跨地域、跨行业多级联动。建设综合交通支付结算平台,整合城市综合交通一卡通系统,实现跨交通方式间支付结算。整合各类交通方式的信息资源,建设综合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以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以及邮政货运信息为基础,建设完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货物运输组织高效,衔接便捷。

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为方向,推进出租车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换乘枢纽及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都市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建立自行车道、步道、绿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加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静态交通系统。实现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主体、微型交通和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市域公共交通体系。

第三章 积极实施新发展战略

抓住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以弥补创新发展能力、军民融合短板为目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推进计划”,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军民融合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手段,激发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创新示范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行动,打造具有较强带动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全球性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城市。

第一节 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

加快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军工单位共同推进的军民融合体制创新机制,建立军工资质统一受理机制,聚焦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西安地区的军工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合作。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及上市融资等方式,推进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西安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类的军工科研院所实施企业化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军民融合孵化器建设,突出抓好航天智能工业机器人、液氧煤油发动机等一批“军转民”项目。军民融合产业到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3300亿元,军工经济增加值对区域GDP贡献率达到10%以上,民参军企业数量达到500家以上,国防专利转民用数量年均增长20%,军事领域对于民用高技术成果采用率达到60%。

加快军民融合成果的市场转化。围绕西安军工领域优势资源展开创新试点,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等优势军民融合产业。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推动军用装备和设施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将先进适用的军用标准转化为民用标准,军地协作制定一批军民通用标准。延伸航空产业链,重点发展大中型飞机整机研发制造、新舟系列飞机、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大部件及转包生产、飞机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力争在航空发动机、航空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西安军民融合(航天)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新一代运载火箭、卫星测控等国家重大专项,重点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有效载荷、北斗导航及测绘、流体机械、热能工程装备等航天重点工程。

加快军民融合资源开放共享。出台军工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军民融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利用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进行开放共享试点,按照对外服务量给予资金补贴。支持建设西安地区军民融合知识产权、供求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对新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军民技术和市场共建共享,试行军工仪器设备、技术和资源军民信息共享机制,选择一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科研基础设施,与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建立共享共研机制和成果分享机制。健全信息发布和共享制度,整合西安地区现有资源,建立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集中发布西安地区民口前沿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资源信息,以及军品科研生产需求信息,建立西安市军民两用科技资源信息库,促进军民信息共享。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军民两用试点,争取放开民用通航空域,申建西安蓝田通用航空机场,开放临潼窑村、鄠邑等军用机场,实行军民共用。

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军转民、民融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按照“点面结合、一区多园”的推进方式,开展军民深度融合示范,以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军民合作创新研发等为主,推进军用技术的企业配套产业集群和军工科技民用转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经开区兵器工业基地、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更多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以西安航天产业基地为主推动西安军民融合(航天)的航天科技及空间技术、空天无人飞行器的民用化开发,扩展西安工业市场。以西安经开区兵器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军民两用装备制造、新一代节能材料等产业。以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船舶科技产业园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通信、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水中兵器、舰船动力、民用核技术、核燃料、核电设备等产业。以航空基地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为主,围绕3D打印、智能制造、航空新材料等航空新技术方向,加快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培育,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培育一批快速成长的军转民、民进军类“瞪羚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支持军民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加快建设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和陕西省高新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节 推进科技资源统筹改革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事改企”和优化利益分配为重点,积极做好各类科研院所创新改革试点,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健全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鼓励院企分离,探索实施混合所有制,开展科研人员持股试点,加大股权和期权激励。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创建“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产业”合作机制,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开展科研院所创新激励试点,研究创新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制度。推动科研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参与民口企业发展。试点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转制科研院所,试行开展员工持股,提高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加大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知识产权能力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组织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产业技术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研发、中试、成果转化平台,服务产业研发创新,筹划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构建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抓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运营平台、西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国—以色列创新示范园、欧亚创意设计园等承载平台建设,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科技转化引导基金作用,促使科技人才大市场、技术市场和资本大市场聚集融合,营造更优的创业创新环境。培育、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公共技术研发机构,发展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业态。提升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市场化、专业化、网络化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出台技术经理人及机构扶持政策,吸引聚集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建设“丝路创新驿站”联盟,聚集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完善双创服务体系。深入落实《“创业西安”行动计划(2017—2021)》,加强政策集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功能完善、专业高效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和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创业孵化模式,鼓励高校自建或与社会机构合作共建众创平台。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社会资本创办行业领域专业化孵化器。对经认定的载体及载体内在孵企业,比照省级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对入驻创业载体的专业服务机构,给予空间使用费补助;将专业服务人才纳入市级人才计划,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厚植创业文化,营造创新氛围,为创新创业营造宽松优美的环境。

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深入研究,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落实税费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保障体系,加强人才、技术、设备、知识产权以及财税、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利的创新创业工商登记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加强信息服务。打造“创业西安”城市品牌,大力开展创业西安行、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等活动,加大舆论宣传,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倡导敢为人先、顽强拼搏、宽容失败的创业精神。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千家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好的科技企业小巨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

全面建设双创生态环境。做强双创孵化示范平台,稳步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构建“5552”成长格局,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公共研发平台、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多层次、全体系的创新创业载体,不断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的全过程孵化服务链条。力争到2021年,建成500个以上各类众创载体,载体总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努力打造高新、曲江、碑林、长安、雁塔、经开等双创主阵地和示范区,聚集资源,创新模式,对标杭州、成都打造国内一流创业创新区域,引领支撑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城、莲湖、未央、浐灞、港务、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西咸等加强双创工作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引导和支持高陵、阎良、鄠邑、周至、蓝田等远郊区县改善双创生态环境,大力引进大机构、大项目,错位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商贸等。

第四节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完善创新政策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高新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扩大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效应,创新高新区与其它开发区联动发展机制,探索通过技术服务、产业链协同、异地孵化等联动发展方式,创新区域合作。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以三星闪存芯片项目为引领,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封装、电子级硅材料等优势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实施2025先进制造攀登计划,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吸引汇聚全球一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重点实验室,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创业引领区。通过市场化方式在高新区构建一批众创空间,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优化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搭建创业苗圃,推广预孵化机制,建成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社区。加速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支持众筹发展,形成创业要素集聚、创业服务资源齐备、创业群体高度活跃的创新创业引领示范区。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支持高新区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园区联盟,积极向外输出成熟的园区开发建设和发展模式,适时在中亚地区建设境外产业园。引进与培育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知名中介机构,打造辐射全球的创新服务网络。

第五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建设国家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吸引更多国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人才优势增创发展优势。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5531”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50名左右,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左右,地方

级领军人才1000名左右。同时建立重点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100个,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1000个,人才竞争力和人才贡献率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年轻人。同时,加强各类人才培养,最大限度留住在西安大学生、研究生、科研人员等各类人才,增强创新创业活力,将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吸引力的高端人才培养中心。

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人才高地。发挥西安教育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留学教育、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着力培养“高精尖缺” 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加快人才体制改革,把西安打造成“一带一路”人力资源培养与交流中心、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完善国际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构建西安国际人才网络化平台,增强西安在中亚市场的人才竞争优势。开展“外专千人计划”,完善国外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

建设教育国际化合作平台。依托丝博会暨西洽会,打造西安与沿线国家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对话平台和项目平台。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带头作用,支持西安交大与西安高新区合作创办“丝路学院”。加快建设西安文理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教育交流研究中心、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市内高校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为基地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支持举办多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建设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的新体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办法,引导和建立多种评价体系。在境外设立引进海外人才预孵化基地,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按规定办理2—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有序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积极发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准的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平台。实施蓝领振兴计划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

第四章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眼于弥补工业、金融、文化三大产业发展短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三廊一角一通道”建设,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364”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重视优化投资结构,及时跟进国家投资政策调整投资方向,围绕补强短板抓项目。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投资建设。推进政府投资向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和自主创新等薄弱环节倾斜。扩大工业投资,建立10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支持各类股权投资企业,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入等方式,引导基金向工业领域企业及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投资,确保工业投资年增长率超过10%。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实施消费转型升级工程。积极培育信息、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教育体育等新型消费业态,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建立健全消费维权体制机制,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城市”创建活动。完善消费政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大幅增强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出台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指导性意见。

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西安与全球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发挥西安科技、教育和文化优势,加强与各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开放新格局。实施高品质出口战略,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打造西安出口品牌。坚持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发挥国际化大都市优势,推进商贸业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将西安打造成为面向中亚的国际性消费中心。到2021年,进出口总值超过600亿美元,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内资达到4000亿元以上,在西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家以上。

第二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打造“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以高新区为引领,“高新区+航天基地+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大学城+科研院所”等区域为依托的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增长极”;以经开区为引领,“经开区+高陵组团+临潼组团+航空基地+富阎板块”等区域为依托的工业大走廊,打造“工业增长极”;以曲江新区为引领,“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打造“文化产业增长极”。建设以高新科技金融区为核心—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曲江浐灞文化金融、新金融试验区为支撑的金融“金三角”,打造“金融增长极”。建设以“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浐灞生态区”等区域为依托的对外开放通道,打造“开放增长极”。

图6 大西安“三廊一角一通道”产业发展格局示意图

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属性相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的原则,加大西咸新区、“四区一港两基地”和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强化“一区一主业”,适时开展开发区优化整合,使开发区从产业聚集向能级提升转变,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00家和20000家,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7%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5.6%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以上。实力大幅增强。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2016年翻一番,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成为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企业的主要群体。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三星项目为引领,构建存储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培育壮大电子级多晶硅、大直径单晶炉和硅片制造等配套产业,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芯片产业基地,在下一代新型存储器产业中保持世界领先。依托中兴、华为、三星、美光等龙头,推进比亚迪5000万部和中兴2500万部智能终端、西咸新区大数据和云计算、华天电子集团电力电子产业化及其他集成电路等项目建设。围绕美林数据、银河数据、大东国际等企业,大力发展面向工业制造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打造大西安大数据应用产业体系。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西安市互联网自贸区、沣西新城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打造全国首个第五空间治理示范城市。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开发适应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推动系统和终端升级换代。到2021年,全市下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

生物医药。重点在生物检测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与生物药、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西安强生供应链基地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小分子药物研发,重点推进化学药物新产品和新制剂的产业化。依托陕西省中药材资源和步长集团等领军企业优势,大力开展中药生产工艺创新,筛选一批重点中药名优品种,进行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研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以高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区为核心,依托空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力量,加快生物医药的研发。依托金花、迪赛、清华德人等生物医药企业,开发转移因子、胸腺肽及人血免疫制剂等优势产品,大力推动工程皮肤生产化项目。促进美国强生公司疫苗项目落地和产业化,重点发展单克隆抗体、控缓释制剂及新型诊断试剂,研发预防和诊断重大传染病疫苗、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依托蓝港数字等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到2021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新材料。主要以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发展复合、纳米、智能材料。积极推进航空航天、军工领域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稀有金属、电子信息为主的特种功能材料以及以纳米吸波、碳纤维、陶瓷基等为主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依托西北有色、隆基股份等龙头,以超导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整体产业发展。到2021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意见,制定我市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围绕数字化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应用创新。依托中铁建、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三角防务、陕鼓等龙头,推进“云轨”生产基地、盾构机制造、工业机器人、大型航空模锻件、陕鼓分布式能源全球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西门子、永电电器等龙头企业,重点突破车体轻量化技术、节能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新型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延长配套零件发展的产业链,打造中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快陕鼓能量转换设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扩大通用专用装备制造规模。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进西安制造业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

航空航天。航空产业方面,围绕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构建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研制、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维修与改装、试飞试验保障等完整产业链。依托西飞、西航、航天四院、六院等龙头,推进大飞机、新舟系列飞机、贝尔直升机、北斗导航、西工大无人机产业基地、东航—赛峰起落架深度维修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航空转包生产及航空配套服务等领域。航天产业方面,围绕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系统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依托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在西安的科研机构,以航天动力、卫星有效载荷、卫星应用为主导,重点突破北斗核心芯片低功耗和小型化技术、GNSS数据处理、北斗行业应用集成系统以及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等关键技术。推动以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测绘、北斗导航、授时、通信及位置服务为主业的卫星应用产业整体发展。依托卫星应用海量数据处理平台,构建大数据服务体系。到2021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整车控制系统、插电式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和先进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支持陕重汽、比亚迪、金龙汽车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千亿陕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兵器集团房车基地、三星环新汽车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涵盖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关键零配件配套、售后服务等完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全国自主品牌重卡汽车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到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60%。

第四节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确立先进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围绕弥补工业经济短板,发挥在装备制造业上形成的竞争优势,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通航产业园等15个总投资1123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打造10个以上100亿元龙头企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努力实施传统制造业再创新战略,加快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赋予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内涵,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采取“研发+制造+服务”模式,确立装备制造业国内领先地位。

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以军民融合为突破点,以开发区转型升级为推手,切实推进关联产业集群和民用市场研发,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企业。推进半导体、航空航天装备等先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

推动“互联网+制造业+创意设计”发展。实施“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数字化+”四个行动计划,支持重点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发展服务性制造业、定制化制造业。推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打造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力,推动两化融合向更高阶段跃升。

第五节 优化提升4大支柱服务业

文化产业。深度挖掘、整合西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深化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领作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华文化展示中心,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入挖掘周、秦、汉、唐文化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治国智慧,打造各展风采的“寻根文化”展示基地。加大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杨官寨遗址公园建设,构建集文物博览、文化体验、演艺休闲、旅游节庆、特色会展、现代商业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加大七贤庄、北院门等历史特色街区建设力度,恢复好、保护好、展示好西安的老街区、老宅院。提升秦腔文化艺术整体发展水平,将易俗社、三意社和周至秦腔剧团等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秦腔艺术团体。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延续文化底蕴深厚的田园风貌。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互联网+文化”,培育文化产业新形态。促进文化旅游、出版传媒、影视产业、文体休闲、动漫创意、文化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文化与金融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产业,重点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出版产业,培育发展网络“云时代”的数字出版产业。打造动漫作品原创与加工、人才培养、研发孵育、成果展示等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动漫技术支撑平台。以西影集团、曲江影视为引领,构建集影片策划、剧本创作、投资拍摄、后期制作、特效配音于一体的影视制作产业链,打造曲江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园区。到2021年,全市文化企业数量突破2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突破500家,比2016年翻一番。

——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整合壮大曲江系列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要力量,跨区域整合运作一批重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西安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西安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示范基地。制定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计划,根据各区县、开发区产业实际,分解落实任务,跟踪指导建设,5年内全市至少建成挂牌10个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化大都市水准的文化演艺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鉴赏交易中心。策划实施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提升西安文化产业影响力。

——实施“文化+”战略。围绕“文化+人脑+电脑”,用更好的文化、创意、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生态、科技、金融、会展深度融合,在全市开展一批文化融合类特色小镇试点,重点培育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农业、文化+互联网、文化+金融等融合项目。实施《大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发挥曲江新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建设“曲江新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白鹿原+临潼景区”等区域为依托的文化产业大走廊。

旅游业。以建设最具东方神韵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突出西安古都历史文化魅力和自然山水特色,实施“大旅游”战略,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变线性旅游为板块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快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到2021年,接待游客突破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7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快推广西安·世界古都、长安·丝路起点、秦岭·世界名山三大品牌,打造皇城区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与生态度假、临潼秦唐文化与度假、秦岭楼观道文化等十三大旅游集聚区。实施历史文化旅游和自然山水旅游两轮驱动战略,推动旅游产品向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挖掘潜力、拓展空间、讲好故事,引导旅游方式向深游细品转变。加快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园(街)区、研学旅游基地和乡村民宿旅游等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积极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积极开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继续开行“长安号”丝路旅游专列,不断扩大丝路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依托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打造集航空工业旅游、博物馆群、飞行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航空文化旅游综合体。丰富以《长恨歌》《仿唐乐舞》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旅游演艺品牌。充分发挥西洽会暨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会展节庆品牌效应,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以旅游带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实现餐饮、商贸、娱乐、住宿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完善我市购物、美食、休闲、文化等设施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积极争取在重点商圈设立保税展示交易场所或大型免税购物中心,打造中西部商业中心。加快东大街、土门、长乐路、小寨等传统商圈提升改造,做大行政中心、曲江、纺织城、北客站、三桥、大兴新区等新兴商圈建设,推进长安路、唐延路等现代商务聚集区建设。建设一批以“永兴坊”“白鹿仓”“沙河水街”“高陵场畔”为代表的休闲旅游聚集区,建设和改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街区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消费带动明显的特色街区。支持餐饮企业争创名牌,大力扶持清真食品产业,进一步弘扬中华老字号及陕菜品牌。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建立旅游市场环境改造提升等综合管理机制,引导文明旅游消费。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优化以西安旅游网为中心的在线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和推动旅游企业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建立市、区(县)、企业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市民游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建旅游创客空间。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加大旅游停车场、自驾车营地建设力度,为游客提供便捷、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

金融业。着眼于补齐金融业短板,全力加快金融“金三角”建设,全面提升金融创新力、集聚力、辐射力,打造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到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加快中国农业银行陕西金融信息中心、汉城国际金融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西安民间金融街二期建设,打造在西部具有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民间金融聚集区。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融资租赁聚集区,组建西安股权交易托管中心。支持西安银行、长安信托发展成为全国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面向中亚、西亚的离岸金融业务,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加快培育发展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新业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西部互联网金融示范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科技金融、能源金融、文化金融、大数据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支持我市企业挂牌上市,推动实施经济证券化提升行动,构建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梯队,提升国资证券化水平。到2021年,全市上市企业突破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

科技服务业。围绕“一带一城”科技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沣西云谷双创产业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等科技服务业重点聚集区,加快推进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扶植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

第六节 着力发展5大重点服务业

现代物流。加快提升国际陆港、航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四大功能区建设,支持和加快出口加工区A区升级为西安经开综合保税区,加快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核心的“两港三园三体系十中心”物流项目建设,推进“一带一路”西安港冷链物流仓储基地、新丰铁路物流园区、长安航空营运基地三大聚集区和京东全球物流总部、无人系统产业中心、云运营中心,中通西北电商物流产业园,传化集团“一城二港三中心”,新光集团世界苹果中心,海航数字物流生态体系等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物流贸易平台型企业,实施“综合交通构建工程、产业联动发展工程、产业园区聚集工程、物流配送示范工程、投融资创新工程、信息平台建设工程、电子商务普及工程、口岸服务提效工程”等物流发展八大工程,培育壮大物流产业集群,打造万亿级商贸产业集群。

会展业。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形成高端国际会议产业、规模化的自主品牌会展产业、与西安支柱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会展产业相结合的会展产业布局。推进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区、临潼高端会议及假日旅游特色会展区、大唐西市文化展览展示区、阎良航空产业会展功能聚集区、沣渭新兴产业及体育综合会展区建设。加快发展品牌会展,引进国内外品牌会展活动,支持知名会展企业参与我市会展业市场运作,培育壮大自主会展品牌;加快发展产业会展,推动会展业与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布局整合会展资源,大力发展学术会议和企业年会;加快发展智慧会展,建设会展业大数据中心,开发会展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完善会展场馆无线网络设施;加快发展城市会展,助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信息服务。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强化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交通物流、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教育科研等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依托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重点发展金融、电力等行业应用软件研发服务,数字导航、医疗电子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开发,打造面向日韩、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推动“西安服务”走向世界。到2021年,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电子商务。加快京东西北电子商务基地、苏宁云商西北地区电子商务基地、国美电器集团西北电子商务及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电子商务的综合配送能力,提高快递行业服务水平。建设以西安电子口岸为依托的西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打造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推动面向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城市旅游、商贸零售、文化出版、建材家居等领域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拓展电子银行在线服务功能,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数据共享机制,加快西咸新区现代服务贸易企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全国一流、面向民生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2021年,大西安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300亿元。

健康服务业。鼓励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养生康复、体育健身、心理健康、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和健身美容等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建设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推进秦岭北麓健康休闲产业带建设,在渭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健康小镇,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推进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家庭服务网络,推动家庭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智慧健康服务,重点发展针对提高社区人民身体健康管理品质的智慧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健康检测系统、健康云服务平台等。到2021年,全市健康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左右。

第七节 推进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围绕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战略,紧紧依托城市在资金、科技、消费、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优化整合农业资源,提升“一区、三带、七板块”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深化“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农信融合”为内容,扩展农业经营模式;以“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为重点,扩展农业生产模式;以农业科技示范园、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园和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推进现代农业的“经营产业化、功能多元化、设施现代化、发展科技化、生态优良化”,提高农业发展效益,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提效、农村美丽。

推动农业创新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新农村现代网络物流,重点抓好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信息发布与交易结算系统、交易仓储设施等项目建设。引导农业加工业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稳定性。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开发农产品期货交易新品种,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推进全市镇村网络全覆盖,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做强现代农业园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抓好秦岭北麓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一批重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鼓励园区推行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开发,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精品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散基地建设,发展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科技现代农业,丰富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游合一”,促进农产品地理标识和绿色品牌发展,做大做强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到2021年,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超过200个,总面积超过60万亩,总产值超过70亿元。

第八节 加快产业业态和模式创新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西安互联网骨干网的区位优势和网络支撑优势,加快推进九大“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创新能力,催生经济发展新业态。到2021年,基本建立具有西安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新模式。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积极推广“陕鼓服务”模式,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支持汽车、输变电、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的企业,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科技型优势中小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人才优势,开展工业设计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业务模式,推动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拓展。到2021年,全市制造业龙头企业服务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推进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引导企业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商业模式由B2C(企业到用户)向C2B(用户向企业)创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定制、零部件定制、柔性制造、个性化制作等新业务、新服务,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支持个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O2O(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交易,激活社会资源,发展分享型经济。鼓励市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技术、研发、营销等资源,积极推动市内中小企业与西飞、陕汽、比亚迪、三星等龙头企业开展协作配套,以“众包模式2.0”推动协同创新。支持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拓展市场空间,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积极落实《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指导意见》《西安市特色小镇创建导则(试行)》《西安市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若干政策》《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暂行)》,加快西安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按照“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政府主导,分级分类,有序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特色小镇的产业梳理和凝练、小镇规划的深化、招商引资的推进、基础设施的配套、年度投资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战略投资者的洽谈和引进、项目用地的申报等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培育创建和科学布局一批具有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集成“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运作机制“活而新”等鲜明特征的特色小镇。

第五章 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和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依托西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一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用百姓获得感丈量“放管服”成效。到2021年,“最多跑一次”事项不得低于政务服务事项总数的85%。整合各类非应急服务热线,优化“12345”服务热线功能,打造“7×24”小时全天候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汇总形成部门行政职权目录。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运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做好中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信息互联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打通“便民之路”,让“信息跑路”,大力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公示等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实现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管理模式。

优化行政区划及开发区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古城保护、有利于历史文化特色彰显、有利于产业协调推进、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体制同步、规划同构、产业同布、利益同享、权责同等、环境同治、形象同塑”的原则,不断优化开发区与行政区的管理范围和事权关系,建立开发区与区县“优势互补、融合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进一步厘清开发区与市级部门、区县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和项目流转补偿机制,推进开发区之间的有序竞争与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开发区的能量和活力。

第二节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监管和授权经营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本集中统一监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培育有实力的市属国有集团公司改建为资本运营公司,探索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着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分类管理和考核,合理确定和规范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和职务待遇,稳妥推进员工持股。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五项试点”,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促进市级部门与所属国有企业脱钩。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定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改革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融资租赁、组建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双向重组整合。加快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构建相互对接均衡、技术经济关联的产权链条。实施股份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着眼于弥补民营经济发展短板,加快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实现规模、结构、效益新突破。到2021年,“四上”民营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民间投资突破5000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出台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扩大PPP项目数量。严厉惩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西安市企业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区域技术合作、产品配套、资源配置及集群化发展能力。扩大信贷规模,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登记等措施,扩大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助力。

完善现代产权保护制度。着力落实产权主体和责任,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建立并完善归属清晰、职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构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逐步推进公共资源规范高效利用。改革完善资源矿权制度,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进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坚持以公平为核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逐步扩大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覆盖范围。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节 加快要素市场改革

深化土地供给侧改革。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土地管理向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集中储备、有序供应、集约利用、规划融合转变。着力优化居住和商服,工业,仓储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建设用地结构。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工业项目特点,通过公开挂牌竞价,鼓励采用弹性年期出让、租赁、先租后让和建设标准厂房等多种方式,满足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大力支持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用地供应,构建合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全面落实各项产业用地政策,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资产化。加快推广高陵宅基地改革试点经验,逐步实现农民对宅基地的完整用益物权。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依法规范人力资源服务业管理。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规范审批行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实行受理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的随机抽查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诚信表彰和失信惩戒机制。

发展技术交易市场。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推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集成化服务等技术交易。积极开展重大科技成果展示、评估、拍卖、技术交易等,推动技术市场“线上线下”模式发展。完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技术市场人才队伍素质,打造复合型技术经纪人。鼓励组建跨区域的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实现跨区域交流合作。建设好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西部技术交易中心。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制度和知识产权证券化。到2021年,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本地转化率超过50%。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整合分散设立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交易平台进入统一平台体系。积极有序推进特许经营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林权、司法或行政机关罚没物处置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统一平台体系,在统一平台上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逐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

第四节 实施财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