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马哈电动车电源灯闪GTX6,行驶中突然断电停车,电源红色灯闪烁,蓝灯还有3格,重启后,可走几米,如此循环,何故

要问现在最火游戏是哪家,无疑就就是“吃鸡”了(绝地求生:大逃杀),连DOTA2、CS:GO、GTA V都能碾压,不仅在steam的周热销游戏排行榜上连续20周登顶,而且还超过了《DOTA2》,创造了steam史上最高在线人数,高达199万。

从早起的“大逃杀”游戏《DAYZ》开始,国内外都有相当多的玩家参与了游戏直播,这类游戏具有很强的观众号召力。游戏主播都是靠点击率吃饭的,一旦发现某一款游戏拥有不错关注量之后,各路主播都会轮番开始炒这个话题,上至国内外著名游戏直播,下至18线非主流直播都开始疯狂的推这款游戏。这就是前阵子微博全部被吃鸡霸屏的原因。一旦拥有了可观的用户群体,再加上不错的游戏体验,最后再来一点直播界的推波助澜,那么这款游戏想不红都难。即便你是那种濯清涟而不妖小仙女,也很难经得住朋友,微博的轰炸,然后就是好奇心害死猫,完全沉迷于吃鸡中了。

之前的帖子show了下8700k+z370平台,不过机箱不到,都是裸测了,现在机箱终于到了,装好主机,然后干啥?吃鸡啊![5X:0112]

吃鸡到底什么来头?《绝地求生:大逃杀》是宇宙强国Bluehole(蓝洞)工作室与《H1Z1》、《武装突袭3》“大逃杀”模式制作人布伦丹·格林合作的一款开放世界策略射击游戏,采用虚幻4引擎制作。而蓝洞工作室不少主创人员是来自著名的NCsoft游戏公司(其作品包括:天堂系列、剑灵、永恒之塔……),可谓是有着相当正统的网游开发血统,而这款游戏现在也没有单机任务,是一款多人大型在线射击游戏。

吃鸡游戏结合了广阔开放世界中的不可预知性和残忍杀戮游戏中的危险性和紧迫性。每局由100名玩家组成,玩家通过运输机空投至绝地岛,空投地点由玩家自由选择,在赤手空拳的落地后,需要自行在地图上找寻武器装备对抗其他玩家。同时也要留意每5分钟缩小的安全区域,到最后安全区会越来越小,这时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谁能撑到最后,就可以“大吉大利,晚上吃鸡”了。

本熊也是出于好奇,才接触这款游戏的,谈谈自己吃不不到鸡的经验的吧!  吃鸡游戏和射击类游戏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操作,不用看说明就可以直接上手。玩家在空投到绝地岛之后就完全靠捡垃圾来拼凑武器装备,这个玩法其实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不管你有没有RPG游戏经验,人类这种拥有极强好奇心和收集癖的生物,都会对收集装备乐此不疲。虽然很多时候是收集了一身装备,一遇到玩家就被秒吧,但是大家都沉迷于此。

在收集武器装备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着你的对手们,狭路相逢勇者胜?并不全对,吃鸡游戏里,只要不是最后关头,你都可以做逃兵,看见对方打不过,扭头就跑,只要对面没有高倍瞄准镜,他就铁定打不死你,反正还能用急救包和绷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区会越来越小,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正面面对你的敌人。敌人躲在暗处,你不得不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紧盯屏幕,就比你俩谁先动,谁先被发现,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视力了,先敌发现就能获得先机。如此紧张刺激的游戏体验,试问谁能不着迷呢?

也许是自己老了,玩一段时间,也没能吃到鸡(第一名),不得不说这游戏确实考验人的反应能力,策略以及一点运气。当然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新手区,不得不和一些老油条一起游戏了,便宜自然是占不到了。本熊作为新手,先采取苟且偷生的策略基本能生存到20~30名次之上,具体为:

(1)晚跳伞,大概在2/3时候跳,尽量避免进入密集建筑物区域,人太多,可能被秒杀;但也别跳入森林无人区,捡不到东西了,找一些没人去的1~2栋小屋。

(2)捡到枪和基本装备后,就在毒圈附近的荒野里跑(很多新手都是被毒死,要经常“M”看地图哦),保守点就在毒圈附近的安全区里,当然有车就可以更轻松点。

(3)最后小区域里就拼反应能力和技术了,本熊是没吃到鸡了,下图是最好成绩了  。

最后不得不吐槽下吃鸡的游戏优化,这绝对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能排进前十的渣优化游戏,做了下帧数记录,可以看到上下波动非常剧烈,还好2k分辨率下极致画质能在60帧以上,当然会偶然落到50帧左右,但不会影响游戏体验了。

一台主机最先吸引人眼球往往就是机箱了,毕竟现在是个看颜值的时代,所以先从机箱说起吧:箱子算新品,酷冷至尊MasterCase H500P,貌似官方想法是接HAF912的班,以超强的风道能力作为卖点。

一般来说从纸皮箱里把机箱抽出来很花力气,H500P使用了个大的帆布袋解决这个问题,袋子非常结实,要不是太大了以后可以买菜用,留着以后搬运东西用吧。

H500P的颜值还算抢眼,一侧为4mm钢化玻璃,前面和顶部是一种高耐磨的工业透光材质,貌似是一种 聚碳酸脂PC材料,并非一般的亚克力材料,正面内里配备了2个20cm RGB风扇。

机箱另一侧以及背面:另一侧板为传统的钢板,虽然体积不小,还是设定成中塔机箱,水平七个PCIE卡槽和两个垂直PCIE卡槽,电源风扇位有可拆解的过滤网,此外支脚也算很高了。

左下:这次LOGO做的相当低调,在茶色面板上微微凸起。

右上:侧板螺丝也做成了防脱落式的。

右下:HAF912可是以洞洞流闻名,而为了颜值H500P顶部和前面板的正面都用了透明盖板,侧面进出风散热方式,一般来说这种方式的进出风量会有一定的限制,影响散热,H500P的解决办法相当暴力,就是把侧面散热口加大!我感觉这散热口的大小要比一般的侧面进出风机箱大不少。

下面来拆解机箱,首先打开玻璃侧板,只要扭开一个大“一”螺丝就成,而且可以不用螺丝刀,用个硬币就可以了,还挺方便的,这件事告诉我们个道理:钱确实是万能的啊!

H500P内部:也是MasterCase的设计理念,就是功能性的模块化,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卸掉:底部仓是两块盖板,一块为硬盘仓盖板,内部有2个3.5寸硬盘架(兼容2.5寸),不用也是可以完全拆掉的。

另一个就是电源仓,上面还有两组2.5寸硬盘,其实背面也是可以放两组,但是没有提供硬盘架,就是说最多支持4块2.5寸硬盘,当然和硬盘仓一样电源仓也是可以完全取下的。。

对了,还有就是硬盘笼安装位置也是有2选择的,靠近电源侧可以为分体水冷配件安装让出一定的空间。

H500P顶部支架支持120*3、140*3mm风扇(当然也可以是冷排,而且可以是厚排)安装,这个支架可以取下,安装完风扇后再装回去。其实顶部也是支持20cm风扇的,可以把前面的两个20cm风扇放到顶部。这时必须要取下这个支架才能安装20cm风扇了。如果装配4个20cm风扇还是蛮爽的事,不过貌似市面上还没有零售的20cmRGB风扇,不知道酷冷是否会单独售卖这种20cmRGB风扇(用途比较窄,我觉得不会单独销售吧)。

前面也是能支持120*3、140*3mm风扇和相应的冷排,此外机箱还支持一定尺寸的EATX主板,最宽可以到272mm。

左:虽然水平只有7条PCI插槽,不过垂直方向还有2条,可以竖直安装显卡,如果自己想显卡比较亮骚可以选择这种安装方式,但是配件并没有PCI转接线,所以这次显卡并木有竖直安装显卡。

右:前面有一排小孔,可能是为了以后扩展的硬盘架设计?也可能是沿用了MasterCase某型号的机箱模子,懒得改了?

机箱背面:机箱背面居然也设计了盖板来藏线(前面也有一个),要知道这一侧的挡板也不是玻璃的啊,盖上后也没人看得到啊。甚至连背面的CPU区域也做了盖板(只有这个为塑料材质,其他都是金属的),真是做到了极致啊,甚至说可以是偏执了!

拆下前置双20CMRGB风扇来看看,扇叶是半透明材质,转速为3pin定速的800RPM,有4pin的RGB接口,支持四大主板RGB控制(AURA之类的),实现同步。老平台购买一个支持5050RGB规格的控制器也能使用。貌似酷冷家就有卖,但是也不便宜。#热征#玩游戏#攒了性能RGB主机,2k分辨率下来吃鸡 

大风扇可以在低转速上形成强大的风量,而小风扇只能通过高转速来实现同样的风量,那么低转速的低噪音优势就大风扇的优势,这么低的转速再使用4pin控温来降低转速实现低噪音就没意义了,当然大风扇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很强的。

后置附带一把14cm风扇,可惜不是RGB的了,厂家太算计了,有点影响整体效果了#热征#玩游戏#攒了性能RGB主机,2k分辨率下来吃鸡 ,也是3pin供电,转速1200RPM。

拆解H500P后,发现拆下的部件一大堆,这也是MasterCase的设计理念,前面说过的功能性模块化,现在总结下我对这新箱子的观点:颜值高低是千人千面问题,但不能否认视觉冲击力确实很强;功能性模块化这个设计确实不错,不过3.5寸硬盘架略少点,毕竟不装水冷的话(装水冷话确实很灵活,可以做出多个方案),前面空间剩余很多,希望以后通过配件方式得到解决;最后就要说那些藏线挡板的问题了,正面的盖板确实能使装机效果提升不少(后面会有比较),但是背面甚至CPU盖板可以说是到了洁癖的地步了吧,不过反正是模块化的,不喜可以不用。
最后说下箱子的兼容性问题:显卡最高支持长度为412mm;散热器限高为190mm

面就是内部的平台了:双节期间intel发布第八代酷睿处理器产品了,这次全系列增加了两个核,I7 8700K规格变成了六核十二线程,基础频率3.7GHz,加速频率4.3GHz,单核加速频率4.7GHz,L3缓存也从之前的8MB提升到了12MB,内存频率提升到了DDR4-2666MHz,TDP功耗95W(这个后面功耗测试会说到)。据说玩吃鸡更配哦 ,不过现在U很难搞到,被熊千辛万苦才搞到一颗 。

主板型号是 Z370 GAMING PRO CARBON AC,黑灰色的配色,细节比上代Z270方方正正的设计丰富了很多,PCB上加入了很多条纹,散热片上也采用了很多弧形和斜向的设计,整体感觉更时尚了,同样含有CARBON(碳纤维)元素,当然灯效也是买点之一。

主板采用11相数字供电(当然是用了倍相),型号后缀AC的意思就是带有于WiFi/蓝牙模块,双天线设计。

内存应该采用了2相供电,插槽做了金属护甲,官方介绍这样可以确保整个内存装甲都有接地,可以更好的屏蔽电磁信号,同时内存频率已经可以支持到 DDR4-4000+(OC)了 。

两组前置USB 3.0也是一个直立一个转90度。机箱走线方向选择更多了,可以更完美的走线了。

此外特意配备了一条了SSD散热片:M.2 Shield, 对于没有散热片的M.2 SSD,可以辅助散热,降低它工作时的高热,当然如果SSD本来就带有散热片的话可以把M.2 Shield拆下来。

这代主板都支持的内存频率都提高了,而且反正一样都是高价,就干脆玩玩高频内存 ,当然RGB灯效也是选购要素之一,最后选择了影驰GAMER III极光RGB内存,3000MHz的频率,支持1680万色的RGB LED灯。此外影驰还特别与微星达成合作,可以用微星的Mystic Light Sync软件来控制灯效,通过主板来统一整个主机的灯效。

SSD同样是涨价的趋势 ,选择一款主打性价比NV ME产品:M8Se,采用了TLC颗粒,也没有办法现在市场上TLC产品占了大多数,要喷的人留点口水来喷以后的QLC产品吧,反正厂家提供3年保修,也算能安心购买。

这系列的SSD:容量上有容量有128GB,256GB,512GB和1TB可选(接口还有PCIE卡式),性能方面128GB的性能要低很多,256GB标称读写高达MB/s,而512GB也并强不了多少,所以选择了256GB版本。主盘体采用2280结构构造,黑色散热片,蓝白相间的LOGO设计在散热片上面。

背面帖纸标注了产品的基础信息,旁边还个保修标贴,看来要保修就不能打开散热片。

散热器上方,一个酷冷logo,边上有4条灯条,通电后就能看到了。

塔式双风扇散热器,对称结构,底座上也有辅助的散热片。

底面采用热管直触2.0技术,6根6mm热管紧密排列,中间的缝隙很小。

风扇罩是用卡扣的方式扣在散热器上,并不太紧很好取下,风扇转速600-1800RPM,4pin控温,RGB接线和散热器本体的RGB接线连接合并成一个接口,细节上可见风扇罩四边有个圆形橡胶垫来缓冲减震。

上部的罩子也是可以拆卸的,可以看到PCB板以及焊的灯灯,再拆需要专用内六角螺丝刀了,觉得这样也能看清散热鳍片了,也没有必要再拆下去了。

安装方法也比较常规,先把T610P的背板扣上,再把intel平台的扣具配件安装在散热器上,这时需要把2边的风扇罩拆卸下来才能拧上连接固定的螺丝。

再来安装内存,由于散热器的存在,第一卡内存卡槽无法再安装内存条了,请注意!

显卡的性能当然也要是顶级的了,泰坦系列就太过了,毕竟主要是游戏应用,选择用料一贯比较豪(16+2相供电)的索泰GTX1080Ti-11GD5X PGF ,虽然不超频但是给人攒机求个安心,外部供电为8+8Pin,整卡尺寸为308×135×65mm,散热规模为5热管3风扇,非常大且沉,所以配件中含有一个显卡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JD单独售卖价格为99)

背板为大面积镂空设计,金属+亚克力材质,这样使背面灯效更加炫酷;如果你是个低调的人可以选择另外附赠了一块全金属背板,无灯效,散热效果应该会更好。

电源是PC稳定的一个核心部件,余量足点吧,选择了鑫谷昆仑1080W电源,达到了白金牌的转换效率,一旦土豪想要双路1080Ti也不用换电源了。

包装有很强的中国风,打开发现有个卷轴,是一幅水墨画,并配有《念奴娇?昆仑》,厂家也真是会玩花样啊。

线材方面:CPU 4+4pin线两条,主板20+4pin线一条,PCI-E 6+2pin线4条,SATA线3条,IDE线两条,IDE转小4pin线1条,使用了红色编织线包裹,需要红色配色的话都不要去定制线了。

电源外壳使用喷砂工艺,深灰色的一体化栅格风扇罩与黑色的本体搭配,里面应该是14cm(13.5cm)风扇。

铭牌:额定功率为1080W,+5V和+3.3V联合输出103W,+12V输出最高90A。+12V额定输出与正好是1080w,看出这枚电源是偏向+12v设计的。

数数模组接口,PCIE和和IDE/SATA还有富裕,可再自行定制接线。

风扇可以智能启停,有个开关,i-Stop档位时在低负载下风扇将会停转、实现0噪音水平,现在中高端电源的标配了。

如果配备的风扇没有RGB效果,整体就不好看了,又来一包九州风神魔环 RF120 RGB12CM风扇三支装,主打低噪,支持RGB灯效,同时也是4针PWM控温调速风扇,500-1500PRM。

同样如果是老主板,可以使用RGB控制器,sata供电,上面有三个按钮,分别是切换模式、调节亮度(可关闭)、模式速度三种操作。

开始装机吧,风扇可以先装风扇架上。比直接装在机箱内部,难度系数要小很多,不过需要多上一次固定螺丝了(风扇架的固定螺丝)。

机箱内装好硬件后,可以看到电源的线材还好,而各种主板、风扇接线显的很乱,同时由于显卡过重。明显向下倾斜了。把前面的藏线盖板装上后果然效果好很多,电源仓、硬盘仓装上后也显的更加简洁,不过由于显卡支架比较长,最后把硬盘仓取下了,这样反而拆卸硬盘更方便。

使用背面盖板藏线的效果,确实也很好,但就像前面说的,盖上金属侧板也都看不到了,何必呢

硬件都装好,非常整洁,很满意

顶部面板和前面板都装上

开始吃鸡?还是想来测测主机性能吧

i7-8700K的默频性能:6核的睿频频率是4.3GHz,4到5核的睿频4.4GHz,3核睿频4.5GHz,双核睿频4.6GHz,单核睿频4.7GHz。内存的频率为3000MHz。由于硅脂U和散热器规模问题,尝试小超下,1.28v超到4.8GHz,做了默认和超频性能的各项跑分对比表。

4,3GHz到4.8GHz的频率的提高幅度为11.63%左右,各项跑分软件提高平均值是11.56%,非常线性,功耗问题下面会说到。

如果默认性能(电压手动调到1.1v,默认的有点太高了)进行FPU烤鸡时频率就降到了3.7GHz(也就是默认频率),温度并不是降频的原因,应该是内部的功耗墙限制了,拷机功率为140w左右,算上电源效率,以及其它硬件耗电,也就非常接近95W的TDP了,看到intel玩的TDP概念有多溜了吧#热征#玩游戏#攒了性能RGB主机,2k分辨率下来吃鸡 !这时候的核心温度当然也不高,为63度左右。

由于是k系列u和z370主板,可以关节能和一些功耗的限制,让6核的频率锁死在4.3GHz(电压不变),这是功耗到了160w左右,拷机的核心温度也升到了70度。当然常规应用,比如运行3dmark测试,CPU温度都不会过60度。

电压设定1.28电压,超到4.8GHz后,点开FPU,某一个或者几个核心瞬间温度超过100度,测试被终止,也就没看到功耗到底有多少,硅脂U啊,伤不起#热征#玩游戏#攒了性能RGB主机,2k分辨率下来吃鸡 。当然这电压和频率运行常规软件测试没有问题,运行3dmark测试,CPU温度也到80多度了,但下面实际游戏温度还好,在70度左右。

游戏中CPU占用率还是很低的,只有30%左右,温度也只有70度上下,做了1080p和1440p的对比。分辨率到2k后帧数下降了30%以上,以我的经验如果是4k分辨率这个降幅会翻倍,就是60%~70%左右,平均30左右的帧数就没发流畅游戏了,当然这是特效最高的情况,如果是降低特效4k的帧数肯定会提升的,但是现阶段如果想全特效玩爽游戏,还是2k分辨率更现实点。

内存频率从2400提高到3000,提升幅度25%左右,内存测试中的读写拷贝成绩提高的幅度也有35%左右,还是非常明显。

跑了几个常规的测试软件,浦科特M8SeG 256G基本达到了标称读写的MB/s,NVMe突破了SATA的6GB速度极限,还是非常爽的。

从测试结果看,I7 8700k多送了2核心,多核性能相比7700k的提升是非常明显;单核性能上继续保持对RYZEN的压倒性优势,也就保证了游戏性能上的优势。虽然TDP的概念玩的很高,但是由于架构改变不大,多塞2核后功耗增加明显,再加上硅脂散热,超频后的温度控制不好,好像8600k的温度还不错(难道我选错了?)。最后就是缺货和高价了,这个就不必多说了,貌似是要清理七代库存的样子。

整机的RGB效果除了显卡都是支持MSI的Mystic Light APP控制灯光,就是一个微星灯效同步的软件,点击软件后能看到两部硬件:主板(以及和主板连接的RGB设备)和内存(并不是所有RGB内存都支持该软件,影驰GMER III内存是支持的),可以统一制定方案,也可以分别控制,除了各种颜色的调节,还预设几种灯效方式,如彩虹、呼吸,各种闪烁等等。

显卡默认灯效:低负载下为蓝灯(LOGO是RGB),风扇也会随之停转;高负载下整体变成红色

顶部九州魔环风扇RGB效果

最后祝大家大吉大利,愉快吃鸡!

修车师傅说是控制器坏了,我在网上购买一个同型号的控制器换上,用了一次,第二次用时故障依旧。后来我把控制器由6根线组成的一组拔断(如图),车子可以行走,但是电源红灯老是闪烁,... 修车师傅说是控制器坏了,我在网上购买一个同型号的控制器换上,用了一次,第二次用时故障依旧。后来我把控制器由6根线组成的一组拔断(如图),车子可以行走,但是电源红灯老是闪烁,请问各位师傅是什么故障,如何处理。此车是在网上购买的,现在该网店已关闭,无法联系,厂家也无法联系,我所在地没有这种车型,本地也无法修理,在无奈中特向各位师傅求救,谢谢!

我知道了,6根线的就是电动机霍尔线,并经修车师傅检测,电动机霍尔传感器没问题。

    上次也碰到一个这样的问题,路上偶尔不走或有时超慢,拔开电机霍尔插头又好了。(电机霍尔有问题,双诚牌控制器,电机有/无霍尔转换不正常)

    我拔开6根线为一组的就是霍尔线吗? 这样要不要把电动机拆开来修理霍尔?
    先检查插头。
    再,启动之前特意倒下车,再拧转把,是否突突突响。如果突突突,霍尔就有问题
    问题解决了,是温度控制器坏了。对您的答复表示衷心感谢,我会采纳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马哈电动车电源灯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