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通关了,问几个严重[剧透慎入]问题,慎入

0
最后结尾说了儿子的妈妈身份(巨人族)以及儿子的身世。原来她妈妈生他的时候给起的名字叫!!洛基!!
18年最佳游戏没得说。画面美如画,战斗系统和剧情也很棒!开帖留念。
0
最后结尾说了儿子的妈妈身份(巨人族)以及儿子的身世。原来她妈妈生他的时候给起的名字叫!!洛基!!
0

我从昨天凌晨12点解锁打到早上9点睡觉,晚上起来8点打到现在2点结束的。普通难度先过剧情。

平民,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0
而且后面还说了巨蛇是穿越回来的

战神4通关了,讨论下结局。剧透慎入。

没什么可怀疑的,因为儿子的槲寄生箭头使得巴德尔死亡,这里重现了北欧神话洛基用槲寄生杀死巴德尔的情节,最终导致了诸神黄昏。为战神5 6的诸神黄昏埋下伏笔。就看续作是儿子做主角还是奎爷继续担大旗了
0
18年最佳游戏。。。吹们怎么就这么无视大表哥呢?
0

公民, 积分 2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0
18年,呵呵,干脆说本世纪得了
0
18年最强指的是画面?
顺便一提,壁画上奎秃在巨人族里的名字叫法布提,也就是北欧神话里洛基的父亲

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不是复杂的人设,也不是诡谲的剧情发展,更不是那让人大吃一惊的布局,那些固然精彩,但都是次要的。这游戏做的最成功的地方,反而是总被忽略的部分:真实感。


本作品在真实感的刻画上很成功:

主角的人设合情合理。一个上流家族的雇佣者,对这个家没什么插嘴的资格,而好奇心更会直接导致失去这份工作。主角的举动无疑符合常人的逻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任何多事的后果都是直接通向BAD END。
人际关系合情合理。除了学生立场的乙叶、雇佣负责人立场的香织对主角很照顾,其他人对主角基本很冷淡,完全不同于寻常galgame,两三天就达到彼此熟识的程度。最为精彩的是时江大婶,虽然从头到尾都恭恭敬敬,但从乙叶感冒时对主角的匆忙打发中完全能理解她对待主角的立场。


表面家庭矛盾合情合理。小姨子对姐夫现任妻子单方面的刁难、年轻太太充当和事佬、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仅限打招呼程度的家族成员来往等等,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我只是个家教,来这儿就为了赚钱。虽然学生很可爱,太太很和蔼,也有遭人烦的存在,但这些都和我没什么关系。时间一到,我就能拿着钱开开心心带女朋友去修学旅行了”
——以上是主角的立场,自然也应当是玩家的立场。这不是推理小说,你不需要当侦探,不需要解谜,甚至不需要思考!乖乖注视着漩涡如何把你卷进去才是本作品最大的乐趣所在。精华在于感受人性,而不是调动逻辑,任何脱离主角代入感的侦探行为都是拣了芝麻丢西瓜。想做侦探,二周目请。

其实,某种程度上,香织和沙耶是极为相似的存在。
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并深以为戒,同样冷漠的拒绝他人走入自己的内心,把实质利益当做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观念和处世之道;但是,又极为渴望温暖,渴望得到来自他人的好意,也因此渐渐心中涌现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但是,她们又完全不同。
悲观、彷徨的人最渴望的就是得到能够依赖的事物,这正是香织与沙耶的本质区别。香的目标是足以买到安全感的金钱,沙耶的目标是靠自己的实力活下去,区别仅此而已。
不少人受“好与坏”的道德观,给香织贴上恶魔的标签,将之隔离到自己认知范围之外,一提到就暴露出负面情绪。其实大可不必。香织仅仅是社会人群脸谱化的存在,剔除过于极端的手段单论价值观,或许和我们身边亲近的人没什么不同。“要嫁就嫁个有钱人”之类的话语我们听过不少了不是么?
我无意对这种价值观发表个人看法,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它确确实实存在着某种认知误区——情感预测与影响偏差。而这也是导致香织走上自灭道路的重要因素。

请想象以下场景:某天早上,你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桌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忽然老板把你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由于你平时的优异表现,他决定给你升迁的机会;你不仅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职位,工资涨幅也大大超过了你的想象。这件事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喜悦?兴奋的感觉会持续多长时间?

很遗憾,大量研究表明我们的预测通常与实际感受有很大的偏差。当你得到这个职位之后兴奋感很快就会过去,实际的幸福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强烈而持久。

例如,对于职位升迁,丹?吉尔伯特(Dan Gilbert)等人发现大学讲师倾向于认为他们获得终身教职后会非常快乐,但实际获得终身教职者却没有那么快乐[2]。与此类似,大学生通常认为和恋人分手两个月后他们会痛不欲生,但实际分手两个月的人却没有那么痛苦[2]。不管对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倾向于高估它们对自己情绪的影响;即使是中彩票大奖或亲人离世这样的重大事件,它们的影响通常也没有我们估计的那么大。

(以上引用来自果壳网,为防吞楼这里就不贴网址了,题目为“生活通常比你想象得更平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

唠叨“要嫁个有钱人”的父母想必不在乎这些,看着女儿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早已遂了他们的愿。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像香织一样门不当户不对的野丫头一下子傍上了大款跳进了龙门,所受的冷眼与欺压自然是不会比香织少——她只有律子一个敌人,再加松太郎这半个——而现实中就算夫妻和睦,也有起码男方父母两个敌人。

“为了富贵生活咱忍了”,不少女性都应该动过这种念头,可很快“有钱人”的身份进入了自我认同、有钱被当做很自然的事、再不会因有钱感到幸福时,面对男方父母的欺压,你还能忍受多久呢?

上面说了那么多,相信有耐心看完的同学能得出这样一条结论:“香织现象”绝不是遥不可及的创作,她在现实的温床中也是极有可能发芽的。

再由此结合“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依旧请自行百度,这里不再多做科普)延伸出最终结论:香织也只是个普通人。之所以走上自灭道路,是因为她所追寻的金钱所带来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渐渐冷却,无法继续得到满足从而精神空虚,为此她不得不下犯下更大的事件来。

香织现象引出的启示是:不要把物质利益当做终身目标——这对于当今普遍轻视精神追求的现代人意义尤为重大。


沙耶涉及到的话题更多,额外吐个槽,贴吧之所以能多些人气,某种程度上是托了BE17的福。

不过,这游戏终归不能划入寻常galgame中。虽然和一般Hgame相比,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内涵,但在表现手法上,它不同于acg浪漫主义的动漫写法——在塑造人物时通过夸大某一层面来力图使角色形象简单便于定位——在媚香中人物形象固然被象征化典型化,但并没脱离人性的复杂,富有很强的写实主义。

也因此,它抱不了galgame党的大腿,只能划归到Hgame里去,也因此受众相对较少,虽然这不符合它的身价。

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种类型,因为很多内容都能够结合最近感兴趣的心理学来分析,方面整理学到的东西。

下面说沙耶,暂时从两点来谈:沙耶看上主角的原因,以及沙耶自身的特色。首先破一下所谓的女神光环:之所以沙耶在众人眼中那么耀眼,除了她自身魅力外,也有相当程度取决于脚本设定——

一言以蔽之,先讨厌后喜欢的做法更容易使人抱有好感。这条规律不仅适用于情场,同样适用于职场等等。

比方说,两个新人参与进办公室工作,第一人一开始就十分勤奋,端茶送水,而第二人懒散不热心。一个月之后,第一人感到厌烦而渐渐收敛回到普通程度,而第二人比过去变得勤奋些。这时候大家普遍会反感第二人,而对第二人抱有更多的好感。

固然这里有个比较的问题,但是即使没有,效果也是一样的。这里的警示是:如果不能坚持,就不要献殷勤,因为时间一长本来面目暴露后只会惹人失望。

另外,这里也和“成见效应”(也就是第一印象,人容易以这里不多做科普)规律有一定的冲突,因此初次见面时谨记也不要惹人厌——交际术不在特长范围内,因此请自行摸索。沙耶的角色就是应用了这条规律,通俗的说就是通过前后对比来博取更多好感。

当然,就算不这么做,沙耶也是非常富有魅力的(个人独爱强气型)。为什么这样的女性会看上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角呢?

首先,说主角光环的下面也不用看了;

也不是温柔。如果以为只要温柔就能让女人投怀送抱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年头不缺温柔。它是每个屌丝学习搭讪前的必修课,越来越多人了解它的重要性。不过,倒是值得一说。

什么是温柔?严肃的说,就是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需要并给予满足的行为,它不同于半调子惹人不快的犹豫不决,是需要经验才能掌握诀窍的技能。但在本作中,沙耶从来没向主角索求什么,而主角也从来没看透沙耶的内心发现他什么。说主角“温柔”可以,但他的温柔给了香织给了乙叶给了由纪给了隆司甚至给了BE17给了兆彦!却唯独没给沙耶。

那主角凭什么抱得美人归的呢?凭他本身所具有的包容力。什么是包容呢?简单说就是不排斥,不为了维护圈子纯洁性而把别人划到圈子外,能够认可对方作为圈子一份子的程度。这个圈子根据情况有不同解释,例如家族、朋友、同族等等(吐个客观且中性的槽,一味强调民族优越性的皇汉里某些极端派就是缺乏民族包容力的最好例子,和明朝海禁没什么不同)

他这一特点在BE17得到了充分展现并取得相当大的功绩。但很遗憾的是好像不少人在关注剧情时都忽视了这一点的价值:主角靠他莫大的感染力说服了昭彦让他放弃对众女的报复,差一点儿就成功解除悲剧的发生——如果没有偶然中的必然,那几个真正恶棍出现的话。

固然结果仍是个悲剧,但不能因此否认主角的价值。主角为何能说服昭彦?不是表面上的求情,也不是像昭彦说的“被他的无私所打动”,那只是他在嘴硬。最重要的是,他拿沙织和隆司来提醒昭彦做父亲的责任,就是在说明主角没把昭彦排斥到“没救的人”圈子中——没有什么能比一个正直到无私的人简单说一句“你不是个坏人”更能让人得到拯救的了。

就像对昭彦,主角的包容力也给沙耶带来了莫大的救赎。两次窗边对话,主角虽然嘴笨,但他想表达的意思已经完全传达给沙耶了——虽然你的思考方式我跟不上,脾气也猜不透,价值观也很奇怪,总在莫名其妙的地方钻牛角尖,还老是板着脸,但是但是,对于这样的沙耶,我能够接受你的一切……

卓尔不群的沙耶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孤独。最渴望的是什么?理解。最迫切的是什么?尊重。包容力对这三项需求都能满足。这就是沙耶芳心暗许的原因所在。

今天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码字用去两小时也不知道划不划算。

剩下的就是沙耶的角色特点了。沙耶和战场原荡漾的个性很像,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忠犬攻,一个诱受。

沙耶最大的特点,开门见山的说——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

似乎很多人虽然喜欢沙耶,但感性上接受不了她那种思维方式,或者想接受但发现很难。这事实上并不是沙耶独特到哪里去,只是大众的价值观很混乱而已。

我们都知道抽烟不好,但总有理由说服自己不戒;

我们都知道身上的奢侈品代表不了身价,但又喜欢给自己贴金戴银;

我们都知道人性的复杂,却总是用刻板印象和偏见看人;

我们都知道钱不能决定一切,但又为了钱豁出所有;

价值观,看似很简单的认知——难道我们还不知道每件事物在自己心里究竟值几斤几两重?很遗憾,或许我们真的不知道。

还记得当初火爆一时、如今也生生不息的开心农场么?请实话说,这垃圾玩意儿有值得你花去那么多宝贵时间的价值么?我猜有人要恼羞成怒了。不过,“垃圾”的说法不止是我在用,这点包括Facebook里的开发人员也心知肚明。

简单说,之所以这游戏有那么多人玩,都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沉没成本——如果你不继续玩,那么你当初的投资(时间、金钱)就浪费了,为了不产生浪费,你不得不强迫自己继续玩这个实际上已经没什么乐趣的游戏,也因此,你又在浪费更多的时间金钱。“当初的投资全是浪费,是不可能收回的”,自尊心作祟的你很难承认这一点,也就因此陷入了死循环——这正是开发组想要的结果。

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到这里,我相信以上内容绝对能挣回花费在这帖子上的时间的价值——无论你沉迷于哪个网游或页游中无法自拔,它都是解救的良方。

我们总有那么多想法做法与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背离。诚然,这是有苦衷的:我们都是先学习做事,后学习思考自己的行为(哲学),也因此,做到两相结合充满逻辑性的沙耶,看起来是那么独特。

继破了女神光环后的第二弹——沙耶是个富二代——请先收起为沙耶抱不平的心态。

“富二代”的身份在沙耶的塑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尽管受舆论偏见,我们也总是用刻板印象来看待这个词汇,但也不能反其道而行,给不“炫富”的富二代冠上与之不符的美名和殊荣。

沙耶出生于富贵人家,见惯了有钱人肮脏的一面,所以容易顺势养成洁身自好的性格——大量的钱只会带来不幸,沙耶建立这种认识其实很轻松,而这番话对在孤儿院的香织只能是个笑话。


因为不再受金钱的诱惑,沙耶能变得更重视其他事物的价值,而这也是“女孩富养”的意义所在,虽然这是大人们亲身用自己肮脏的一面教出来的。

以上并不是对沙耶进行贬低,只是强调了在天朝极易被忽略的因素——教育环境。


人的个性和才能(不是指学习),绝大程度上都是幼年所处环境所受教育(主动、被动)的影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没错,但这东西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靠谱,甚至它所宣扬的功绩多数还是从先天遗传得来的。
也因此,“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必须好好把握”这话绝对没错,但这是指塑造个性的时期,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时期。

你觉得人多少岁的时候记忆最好?5岁?10岁?越小越好?错!人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是在30岁左右,如果合理用脑,到70岁记忆才会缺失明显。而年纪越小记忆力越差,3岁前长期记忆力约等于零,之后几年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今很多家长的座右铭,早教之风盛行,让孩子刚从娘胎出来没安乐几天就受各种罪,大班小班补习班,从早忙到晚。熬过九年义务,熬过高中,到大学了终于能喘气了,然后各种玩,把当年死记硬背的东西全还给敛财的早教老师和父母——这样的成长模式相当典型。


为孩子拼死拼活的父母,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可有谁在意过人的成长规律呢?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重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转)


和天朝相比,欧洲,例如联邦德国,是禁止学前教育的。幼儿园不能接触专业知识,小学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甚至宪法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其他欧洲国家的教育模式也是大同小异的。
当然,教育模式孰优孰劣还很难说,但可以确定的是,欧洲那些被禁止早教的孩子,在大学之后学习进度并没有低于“在记忆差的阶段被填鸭,却在大学这个记忆好的时期恣情放纵”的中国孩子。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
如何教育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放任孩子去玩了。当然,不是指玩iPad。……越扯越远了,算了不管了。

一拉到底的民那桑辛苦了,河蟹了题目是因为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请不要求种。

(找东方不射版主审核加入动漫社以后,,,就是自己人啦,大雾)

把这游戏单纯的看做拔作,是太浅薄的。这原作者扯的有点远,嘿嘿前面一大段写的不错,肯定比我强得多,就转过来了。求讨论。

PlayStation4 新版国行PS4,大屏幕游戏体验,更有1TB超大容量版!更强性能,更高画质,更佳体验,限定优惠,不容错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剧透慎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