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市场是哪些国家手机内配市场在哪个国家,求具体位置

  5月7日,奥林巴斯位于深圳的一家数码相机生产工厂宣布停产停工。这家公司名为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奥林巴斯深圳工厂),主要从事数码相机业务的相关产品生产。

  奥林巴斯方面确认,5月7日深圳工厂已经停产停工,预计产生的费用目前正在细查,预计于5月11日的2018年3月期决算公布时告知。

  关于关闭深圳工厂的原因,奥林巴斯方面5月8日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数码相机市场的急剧萎缩,奥林巴斯深圳工厂的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奥林巴斯深圳工厂自设立至今已有26年之久,其设备也已经老化,很难再维持竞争力。

  鉴于上述情况,奥林巴斯决定停止深圳工厂的生产,将生产集中到位于越南同奈省的Olympus Vietnam Co., Ltd.(奥林巴斯越南),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并加强数码相机业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奥林巴斯提供的资料显示: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是奥林巴斯全资子公司。截至2018年3月份,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员工为1774名。从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的营收为分别是12.89亿港元、11.1亿港元和9.80亿港元;公司并未亏损,三年的营业利润分别是2800万港元、8122万港元以及3265万港元。

  不过,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在鼎盛时期曾有15000人左右,不仅是奥林巴斯亚太区的总部,也是集团内最大的相机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当时还在深圳另外设立了分工厂。

  但当智能手机摄影功能越来越强大,普通的卡片机的市场越来越小。尼康、奥林巴斯等厂商在智能手机冲击下显得无能为力,陆续关闭了一些工厂。

  奥林巴斯(深圳)工业有限公司门口。每日经济新闻 图

  被手机颠覆的数码相机产业

  奥林巴斯深圳工厂董事长、总经理小松享在《告部分员工书》中写道,2002年左右,在银盐胶片相机向数码相机急速发展的技术革新浪潮中,深圳工厂也迅速将业务中心向数码相机转移,确立了数码相机镜头P9106月生产量100万台的体制,并成长为拥有12000多名员工的工厂。

  然而,2008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市场规模逐渐萎缩,作为主力工厂的深圳工厂运转率降至顶点时期的20%。作为新业务,也是创收支柱的外销业务也伴随技术革新步入了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诸多机型在2017年终止了生产。

  此外,小松享也提到深圳工厂自投产至今已有24年,目前设备逐渐老化,外销业务也无发展空间,所以作出停产停工的决定。

  奥林巴斯表示,受世界范围内相机市场缩小,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目前公司经营前景严峻,集团内部不得不进行业务调整。

  比奥林巴斯提前做出关厂决定的是日本尼康。2017年10月30日,尼康位于无锡的数码相机工厂宣布关闭。该公司将停止位于无锡市的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的经营活动。

  尼康给出的关闭原因同样是由于智能手机迅速发展,小型数码相机市场正在出现极大的萎缩。尼康表示,受智能手机普及的影响,卡片式数码相机的市场正在急速缩小。尼康相关负责人透露,从2012年到2016年这五年,卡片式数码相机这一块的销售量下降了68%,这段时间无锡工厂的开工率只有30%。很显然这样的开工率无法支持工厂的持续运营。 

  根据尼康中国对外发布的公告,在停止无锡市的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的同时,负责生产尼康数码相机以及数码相机配件的工厂也将停产。 

  日本照相机映像机器工业会( CIPA )2018年2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7年日本国内相机制造商共出货数码相机约为2498万台,同比增长3.3%,这是数码相机全球出货量时隔7年再次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Statista根据CIPA的数据绘制出来的图表显示:自2010年以来,数码相机行业一直处于衰退之中。

  此文在《中国流通经济》2009年第6期发表,同时在《管理学刊》2010年第1期发表。最近中美贸易冲突再起,重读这篇论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内容摘要:自1994年以来,中国模式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模式的重挫,使中国模式的地位更加凸现出来,在总结中国30年时,我认真进行中美模式的比较研究。论文研究了模式及其内涵,分析了中美模式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共识、宣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20个方面分析了各自的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危机方面探讨了两种模式6个方面的互补性、相融性,研究了中美模式的博弈史,探讨了全球模式的7个趋势,研究了中国模式的核心及其完善与升级。我认为,应该客观地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国家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道和选择发展道的,任何一个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都得益于它符合了本国的国情需要,借鉴其它国家发展模式的同时,应该偶像化、绝对化、形而上学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升高,“中国模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30年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正是“中国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2004年以来,“中国模式”研究界范围内形成,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在出版的新书《中国的崛起:挑战与机遇》(Chna’s rise)中提出中国和美国应该是“平起平坐的伙伴关系”。而今,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模式”的受挫把“中国模式”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美模式的特点及差异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模式”概念在百度上搜索大约有2340万条网页,可见人们对模式的关注。模式是指各种要素的规范组合以及与的关系规范,它标志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模式的形成来源于对长期积累经验的抽象与,它是对客观事物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具有指导人类实践的意义。

  模式具有不同的层次,个人模式、企业模式、非组织(NGO)模式、国家模式等多种多样。从国家模式而言,可从两个角度来探讨:

  从综合而言看国家模式,有中国模式、美国模式、非洲模式、拉美模式、东南亚模式等,包括政治、自然、经济、文化、法律、技术、人力资本等各要素于一体的规范组合。它们形成于国家的发展实践,同时也为国家不断地繁荣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看国家模式,主要有英美市场经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法国计划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莱茵模式)、社会保障和福利市场经济(模式)、日本主导市场经济、东亚市场经济(东亚模式)、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市场经济、东欧等国橙色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美国模式,即“以美国为首的市场资本主义”模式,它的形成和影响力都源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意识形态――国际战略领域推行单边主义;政治制度领域推行美国式、和;经济领域共识;教领域教一神论或科学论;娱乐领域推崇好莱坞和百老汇,乃至语言领域盛行英语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共识”[2]――美国模式,归纳起来:

  (1)主张不论条件的彻底私有化,包括毫无保留和毫无地让外资掌控本国所有产业和企业;[3]

  (2)主张不论条件地资本账户化和完全资金跨境流动,包括对一切国际投机资金和各种对冲基金完全不加监管;

  (3)主张绝对静态的、简单化和绝对化的所谓比较优势原理,反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的战略产业和民族产业;

  从里根美国是地球这座圣山上闪闪发光的圣城、发誓要在全世界推广美国模式,到墙和主义世界的崩溃,从美国1990年牵头拉美债务危机到最近几年的股市繁荣――低迷,美国一直在率领全世界奔向市场经济、提倡贸易和尽可能少的管制。美国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被“膜拜”。1997年、2007年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模式在全球的地位开始,其模式受到置疑:

  (1)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到到全球范围,形成从发展中国家蔓延至全球的一次金融危机,在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有经济专家指出东南亚经济模式“撞南墙”,许多美国人借此采取援助等方式推行“美国模式”,但遭到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反感。

  (2)一晃10年过去了,2007年以来美国出现的从支付危机到次贷危机,再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过程,危机愈演愈烈,伴随着美国金融市场的崩溃,美国模式的形象被大大削弱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有美国专家认为,金融危机不,更为的是“美国模式的崩溃和中国模式的崛起!中国迎来第30个年头,中国模式带领着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创造了“中国奇迹”。

  1994年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从中国发展和转型的经验视角探讨了中国模式。2004、2005年国内外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进入了一个,一系列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文章报告和著作得以发表出版。自2004年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提出“共识”(Beijing Consensus),并从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探讨以来,国内外许多学术刊物陆续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探讨中国模式的文章。

  2004年5月,美国《时代》前任编辑、中国大学兼职教授雷默(亦译为“拉莫”),对中国的经济成就及其经验作了全面的思考与分析,首次提出了“共识”――中国模式。定义为:一是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二是积极国家边境和利益(如问题);三是不断精心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巨额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国家的同时实现增长[4]。

  从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完成,再到1966年-1997年“”,再经过了1978年-2008年30年,中国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如果从在中国的发生学看,1949年后中华人民国的全部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种“中国式社会主义” (Chinese Socialism)的形成过程。这种中国式社会主义,既包括前的传统社会主义,也包括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但是30年则是十分重要的时期。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来看,中国模式是指30年中国形成的同时兼有“发展中国家+转型市场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重属性的模式: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建设一个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

  1982年9月1日,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无论是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于是,中国模式就在中国人民的“试一试、看一看”中诞生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模式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规律。

  中国模式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全人类都有巨大贡献。(1)论“人口多、底子薄”,发展经济之,没有哪个国家可与中国相提并论,让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吃饱穿暖,富裕发达,毫无疑问是对整个人类最大的贡献。(2)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依靠和平手段崛起的大国,这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3)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模式撞了南墙,而美国的影力下降,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模式严重受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肯定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都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两者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20个方面的特点。

  1、从国体而言,中国是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政体而言,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中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而美国所施行的是党、党两党“轮流执政”,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总统制。

  2、从体制而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崇尚市场经济模式。

  3、从目前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而言,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美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从分配制度而言,中国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美国是按资分配为主向按劳分配

  4、从经济规模而言,中美都是“经济大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则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的差距。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但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发展压力大;美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矛盾突出;美国各州发展经济具有一定的性,特色鲜明。

  5、从宏观调控而言,中国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美国主要以法律手段为主,通过各种手段把市场经济引向国家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轨道,但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经常采用所谓“301条款”等。

  6、从经济发展模式而言,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则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费带动,但消费的增长除了由于收入的提高外,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也有重要影响。

  7、从企业规模而言,中国99.8%都是中小企业,近几年来许多银行、石油、物流、零售企业开始跻进世界500强;美国中小企业也占主导地位,但是拥有众多的知名跨国大公司,如连续7年世界500强之首的美国沃尔玛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零售商,2008年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美元。

  8、从危机而言,中国至今未出现引起世界范围较大波动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橡胶风波,2005年也曾经出现过“3.27事件”,年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粮食经济危机;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常态化,较大规模的就有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2007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波动压力等。

  9、从文化而言,中国历史悠久,拥有几千年绚烂的古文明,也背负着近现代史,中国文化的渊源来自儒学,处处渗透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敛意味,这也是新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基础。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移家,“以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促进了国家的创新与发展,但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中国主张和平崛起,较少发动战争;美国经常在全球范围内争端,利用战争财富。

  10、从意识形态而言,中国强调公有制为主体,主张人民当家做主,美国强调以为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佛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属于儒文化圈;美国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个人价值,追求,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和实用。

  11、从军事类型而言,中国是防御型,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美国是进攻型,要做“世界”。

  12、从科技特点而言,中国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美国的发展依赖于国家投资,重视人才与创新,科技民间力量强大

  13、从消费类型而言,中国是“储蓄型――攒钱消费”,储蓄率较高,现有储蓄21万亿元,美国是借贷型――超前消费,追求“不求占有、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拥有”的生活方式。

  15、从流通体系而言,中国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期货市场、批发市场、大量零售业态及农村集贸市场和城市菜市场为体系,其中各类批发交易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支配流通体系框架,近几年电子交易市场有较大发展。美国现代化流通体系(零批企业规模大、期货市场发达),跨国外贸企业和跨国零售商具有重要地位。

  16、从采购模式而言,中国采取传统采购为主,质量、交货期事后把关,美国采取订单采购、外部资源管理、战略采购

  17、从银行体系而言,中国采取银行及货币分业经营,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2009年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美国主要采取混业经营,美元是世界货币

  19、育体制而言,中国主要以公立为主,近年来私立即民办教育发展迅速,但未形成与公立教育二分天下的格局,美国教育机构以公立与私立相结合的方式存在,二者均比较发达

  20、从外交模式而言,中国和平共处(软外交、巧外交为主,硬外交为辅) ,美国采用霸权主义(硬外交为主,软外交为辅,有巧外交趋象)。

  中美模式具有互补性,表现为资源的互补性,如人力资源互补性,进出口贸易的互补性,以及未来的趋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中国与美国都是在全球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国。一个国家作为世界经济超级大国必须满足三个标准:(1)它必须足够强大以显著地影响世界经济;(2)它必须有足够动力以对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重要贡献;(3)它必须通过充分地贸易和资本流动以使以上这些因素成为对其他国家的重要影响。这3个方面而言,中美都具有这些特点。

  2. 中国与美国都是资源丰富的大国,如地域辽阔、资源相对丰富。美国是大豆、玉米出口国,中国是纺织服装出口国,相互为进出口贸易大国。

  3. 中国与美都是多民族融合的特征,中国56个民族、美国多民族融合,被称为melting pot大熔炉,这些在中美模式中都有所体现。

  4. 中国与美国都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美国是科技大国,中国近几年来,在空间技术、水稻杂交等方面也走界前列。

  5. 中国与美国都是互联网大国,2009年3月底中国网民达到3.16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家,美国也有2亿多网民,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两国居民相互紧密地联在一起。

  纵观中美模式的博弈与发展历史,呈现四个阶段,这就是:中国―→美国―→中美博弈―→中国。如图:

  第一个时期,是以中国模式居主导地位的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宋朝时期、元朝时期中国曾经居世界前列,中国模式曾居世界主导地位,甚至界范围内出现过一些“懦家文化圈”,从严格意义来看,这一时期中美模式之间还不存在直接的博弈关系。

  第二个时期,是以美国模式居地位时期。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模式居于主导地位。冷战结束之后,布热津斯基在他那本《大棋局》里兴奋地:美国对手的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美国帝国力量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来自占优势的组织程度,来自为军事目的而迅速动员巨大资源的能力,来自美国文化生活方式的文化上的吸引力,来自美国社会和政治精英十足的活力和竞争力。在布热津斯基看来,美国模式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美国模式曾经三次居世界之巅:(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完全了巴黎和会,因为欧洲盟友是如此依赖美国,以至于他们完全了自身的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斯福和杜鲁门同样高居世界之巅,有能力以美国模式来重新创造整个世界。(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苏冷战”谢幕给美国以更伟大的机会和更难以遏制的冲动,要完全依照美国的构想来重建国际秩序。美国三次登上世界舞台之巅,也让美国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被“膜拜”。

  从克林顿“我们压倒一切的目标,就是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强化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到小布什借之名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模式一直以强势姿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第三个时期,“冷战”结束后的中美模式的博弈时期,两国相互依赖、相互博弈,不相上下,但美国略占上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美中模式将处于一个相互博弈的时期。美国模式的全球推广,让大多数国家相信,要想发达致富,就必须向盎格鲁-撒克逊式资本主义膜拜,即“全盘引入类似的资本主义”。但中国的崛起证明人们不需要式的也可以繁荣富强,30年,中国依照自己的模式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对美国主张的模式提出了最强大的挑战。中美模式形成相互对峙、相互牵制的格局。

  由美国支付危机引起的次贷危机,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给以“共识”为主要内容的新主义一记耳光,2008年-2009年3月美国已有39家银行倒闭,3-5年内还将有1000家银行倒闭,2009年4月克莱斯特也宣布倒闭,美国模式的竞争力开始下降。而在这次危机中,中国式的集中控制的模式较好地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得中国模式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中美模式之间的博弈、协调都需要时间。模式博弈中由于相互协调、融合,将产生各种成本,这会导致一定时期内,全球经济呈缓慢发展态势。

  第四个时期,预计中国模式将会崛起,2009年毫无疑问中国将超过成为最大的出口国[5],预计中国可能在2009年或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第二个经济大国,预计2020年中国模式将居世界主导地位,这也许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规律[6],当前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中国的“巧实力”(Smart Power)使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渐提高,当前“中国确实存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也正是美国政治家所耽心的问题。

  1、微笑曲线年施振荣在《再造宏基》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后来演变为产业发展趋势理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左段为技术、专利,中段为组装、制造,右段为品牌、服务。

  2、生产、流通、消费联动发展规律。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假定分配关系不变,生产、流通、消费是处于一个再生产过程三个环节,随着社会进入商业社会,流通的先导地位和基础性地位凸现,在社会生活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企业群体与众多群体的竞争――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由单个竞争进入企业群体竞争,变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

  4、Web2.0和Wiki技术将普及和于人类。随着Web2.0和Wiki技术的出现,一个“、协同、共享、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出现,Wikinomics――维基经济学出现,使人类可以在一个的空间从事相互协作的工作,共同分享劳动,利用全球共同的资源。

  5、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的世界已经进入到服务经济的世界,实体经济成为经济的基础,虚拟经济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不可分离,否则就可能出现危机和经济。美元――欧元――人民币相互博弈,随着数字货币的出现,将会协调不同货币区域之间的竞争与矛盾。2009年中国在上海和广东四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个试点包括和澳门两个特区,国外首先是东盟国家。

  6、政治、经济、文化大融合是一个发展趋势。人类的理想是和谐世界的形成,但是经济利益矛盾必然会引起经济、政治、军事的冲突和危机,因此,从历史上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战争等重大事件来看,我认为,金融危机具有常态化的趋势,防范金融危机需要常抓不懈,形成自有的特色模式。

  7、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9大趋势:(1)数学方法的趋势;(2)数量方法的趋势;(3)博弈论应用的趋势;(4)跨学科交叉学科分析方法发展趋势;(5)理论研究和研究相结合趋势;(6)规范分析和分析相结合趋势;(7)静态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趋势;(8)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趋势;(9)边际分析、超边际分析、均衡分析、非均衡分析、产权研究、超产权研究等趋势[7]。

  1.美国模式的竞争力下降,中国模式竞争力在上升,两种模式模式相互博弈,不认输赢、互相牵制;中国模式代表东方模式文化――和谐文化,具有发展潜力。中国模式的文化基础是“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谐发展是中国模式的精髓。长期来看,中国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主义,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不断地试验、总结和汲取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制度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打破主义是指打破老(本本主义),洋(美国的什么都是好的),新(领导、董事长绝对正确的),而目前来看,这三种都广泛存在。

  (2)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中国30年推行渐进式,“休克疗法”。 确立了先易后难的优先顺序: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为主,后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整为辅――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策略,了、发展、稳定的良性循环。

  (3)韬光养晦、和平崛起。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增进福祉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中国的发展以13亿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13亿人的基本需要,并促进每位的全面发展。这种积聚力量专注于民族自身发展,永不称霸的和谐发展观,引领着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

  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必须完善与升级中国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升级,变“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由单一物质文明向全面文明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生态、政治文明。

  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和尊重每一个国家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道和选择发展道的。任何一个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都得益于它符合了本国的国情需要。借鉴其它国家发展模式的同时,应该偶像化、绝对化、形而上学化。事实上,中国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且,它的完善与升级也还需要这样的基础。

  未来社会的理想模式是“一个没有商品、没有货币、没有交换、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大同社会”仍女人痣面相图然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的到来需要人类长期的努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南亚市场是哪些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