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县城图片图片

提示:您也可以把图片拖到这里

  • 识别人物、搜索服饰、寻找高清素材、浏览相似美图,尽在百度识图!
正在识别中,请稍候...

抱歉,Safari不支持拖拽识图。
请保存图片到本地,通过本地上传或在搜索框粘贴图片url进行识图。

IE9及以下版本浏览器不支持识图功能,
请升级浏览器或使用Chrome、QQ、搜狗浏览器进行识图

温馨提示:由于您的浏览器安装了某些插件,导致页面布局失败,重新加载可恢复布局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相毗邻。全县辖12个乡镇,总面积为1971平方公里。巴马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居住着壮、瑶、汉等12个民族,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24.02万人。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5亿元。

  巴马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组织和指挥如火如荼的革命武装斗争。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巴马一直都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之一。

  巴马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据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巴马百岁以上寿星占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个长寿区之首。

  巴马物产资源丰富。盛产稻谷、珍珠黄玉米、木薯、茶油、火麻、黄豆、猫豆、竹笋、玉桂、西瓜、香猪、山羊、油鱼、银鱼等。香猪是巴马的名贵特产,古时曾是宫廷的贡品,1995年,巴马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巴马是桂西茶油主要产地之一,现有油茶林26万多亩。目前已开发生产的长寿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三蛇蛤蚧酒、人参蛤蚧酒、寿乡王酒、蛤蚧伟力神酒、巴马春、巴马玉液、茶籽火麻调合油、精炼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丝、香猪系列产品以及巴马泉矿泉水、长绿山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主要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

  巴马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巴马寿乡探秘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之一。主要可供开发的旅游景点有赐福湖风光、龙洪田园风光、弄友原始森林、盘阳河风光、百鸟岩、百魔洞、好龙天坑群等自然旅游资源和巴马长寿探秘、民族风情、革命史教育基地等人文旅游资源。

  巴马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县城位于国道323线和省道322线的交汇处,是桂西北通往桂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铁路70公里。可从田阳、田东、大化三条线路通往首府南宁。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均较便利,银行、保险、商业、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也已配套。

  巴马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一部分,在享受国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时,已经出台一系列有自治县特色的、更加宽松的适应西部开发的投资优惠政策。神奇美丽的寿乡正在借西部大开发和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东风,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洽谈贸易、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共创寿乡辉煌、共享长寿之乐。

  天下第一洞——百魔洞

  百魔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1987年,当中国和英国的岩溶地质专家踏进了百魔洞,进行了联合考察后,一致认为:该洞集天下岩洞之美于一身。洞的平均高度为80米,宽70米,主游路程4000多米,盘阳河从百魔洞下流过。百魔洞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它的钟乳石高大气派;据测量,最高的石笋为39米、直径为10米。景点设有:孔雀迎宾、良田万顷、金山猴王、杜甫吟诗”

  该洞加上洞上洞、洞内洞之歧路,游程可达万米。与相通的感岁洞,邻近的柳羊洞和五仁洞组成庞大的洞群。此洞分为4个大殿堂,辉煌瑰丽,多姿多彩,让人看了留连忘返。其中最为壮观的是那个100多米高,几百米宽、1000多米长的大殿堂内,几十个70~80米高、3~5米直径的钟乳石柱,构成庞大的石塔群,挺拔高耸,雄伟壮丽,让人惊叹不已。加上洞中雾气缭绕,变幻无穷,更使这个巍巍景观显得诡秘多姿。这些巨大的钟乳石塔,是经过几亿年岩溶发育的结晶,实属“天下之最”。

  此洞洞中有天。南、北洞间,是个桶形的通天洞,洞周围峭壁垂直,高达百米,洞底方圆20亩的橙果园,堪称“世外桃源”。洞边有曲折小路可攀援而上。登临“天窗”,俯瞰空谷,忽觉那一株株高出人头的果树,恰如一列列伏波的幼苗,依偎在大山古洞的旷袤深邃中。南洞的二、三楼洞的皇帝宫殿、迷魂宫更加瑰丽多姿,有的如帆出海,百舸争发;有的像群仙席地,各具形情;有的如卧室装饰,枕被俱全,壁上挂镜闪闪发光,不啻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洞内景物,随季节变幻。盛夏时节,洞顶无数岩泉下渗,含滴有节。洞底股股清泉注满深浅之潭,浅处宜淌足,深处可泛舟。从洞中溢出的泉水与西边从仁乡潜过的盘阳河伏流在洞中交汇,泾渭分明,清浊可辨,奔腾咆哮直下坡月河段。秋冬之时,潆流碧潭,回清倒影。春季,洞外洞内天窗上下,繁花似锦,鸟鸣泉唱,与洞内奇观相交辉映。加之洞内气温盛夏若秋,隆冬胜春,景色宜人,令到此考察和旅游的中外客人叹为观止。


  百林乡是在 1988 年 7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大化县后,由原羌圩乡的阳春、那弄、罗皮、那莫和原那桃乡的平田村等五个行政村组成。

  百林乡位于东经 107.4 o , 北纬 23.9 o ;地处巴马县东南部,辖区面积 114.43 平方公里,东与大化瑶族自治县交界,南与平果接壤,西与田东县接界。全乡总面积 11244.5 公顷,占总面积 98.26% ,最高海拔 650.7 米,最低海拔 178 米,属典型丘陵地区。全乡有林面积 3651.5 公顷,森林覆盖率 31.9% 。

  全乡辖区内有五个行政村 68 个自然屯 93 个村民小组 3316 户 15496 人,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有耕地面积 9410 亩,其中:田 4700 亩,地 4710 亩,人均耕地面积 0.6 亩。

  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乡有实验学校一所, 5 所村级完小校, 13 所教学点, 140 多名教师, 2300 多名学生。有乡级卫生院一所, 5 个村级卫生室。

  百林乡地处亚热带,春旱较严重。农业盛产稻谷、玉米、黄豆、板栗、木茹、花生、水果、甘蔗、桑蚕等。矿产资源有黄金、钛、锰、硅矿等。

  灵岐河贯穿全乡 20 公里,该河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鲤鱼、鲢拐鱼、桂花鱼等。河水最高水位是 20.60 米,最枯水位是 7.87 米,河流的最大流量为 2710m3 /s ,最枯流量为 0.68m3 /s 。

  平巴油路经乡府驻地,贯穿境内 20KM ,距县城 42KM ,距首府南宁 210KM 。

  东山乡地处都阳山脉腹地,位于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 47 公里,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南与大化县板兰乡、北景乡及本县凤凰乡接壤,西北面与东兰县三石镇相邻。全乡总面积 136 平方公里,辖 8 个行政村 150 个村民小组 3583 户 11003 人,其中瑶族人口占 89.9% ,壮族占 4.96% ,汉族占 4.8% ,毛南族占 0.34% 。

  该乡地处大石山区,境内群山起伏,山峦叠嶂,地表无河系,山多地少,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地之称。全乡实有耕地面积 6829 亩,水田 10 亩,粮食作物以珍珠黄玉米、黄豆、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火麻为主,火麻年产量 83 吨。独特的养殖业是黑山羊、香猪、鸽子和乌骨鸡,土特产品有沙皮、钩藤、金银花、青藤等。 2002 年粮食总产量 1714 吨,农业总产值 1848 万元,人均有粮 250 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 1025 元。

  全乡现有学校 24 所,其中初中 1 所,在校学生 158 人,小学(含教学点) 23 所,在校学生 1078 人,卫生院 1 所,医务人员 6 人,具有较先进的配套器材。乡级油路贯穿全乡中央, 8 个行政村通四级砂路,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 65% 。乡府所在地设有农贸交易市场 1 个,每逢 3 、 6 、 9 是街。

  东山乡是个少数民族聚居之乡,其中有土瑶、番瑶、安定瑶 3 个支系。他们各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射弩、打陀螺是这里土瑶的民间体育传统,文钱被称为“射弩之村”美誉。番瑶有自己独特、华丽、别具一格的服装,还具有打铜鼓、吹唢呐和唱山歌等习俗,每年农历 5 月 29 日为“祝著节”,以纪念创业母神秘咯陀的生日。

  凤凰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部,东邻东山乡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乡,西与巴马镇接壤,南为盘阳河,与大化瑶族自治县乙圩乡隔水相望,北靠东兰县三石镇,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巴马县城 28 公里。全乡现辖 4 个行政村, 67 个自然屯, 126 个村民小组, 2002 年末总人口 10042 人。凤凰乡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乡土地总面积 92 平方公里,其中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用地面积 10140 亩,企业等第二产业用地面积 35 亩,机关、学校、住宅等第三产业用地面积 350 亩,其它用地面积 30 亩。常年有效蓄水量 1000 多万立方米。生活和生产用水用电均可满足需要。 323 国道(河田公路)与凤都(凤凰至都阳)公路在乡府所在地相接,交通十分便利,是巴马县东部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被誉为巴马的“金三角”。

  凤凰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乡现有一个大型乡镇企业——凤凰铁锅厂,历史悠久,年产利润 100 多万元。个体工商户 202 户。农业、企业和商贸服务业是全乡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 2002 年全乡国民生产总会 2259 万元。财政总收 0.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264 元。农林牧全面发展,盛产蔬菜、生猪、鸡鸭、禽蛋、木材等。全乡现有普通中学 1 所,小学 7 年,在职中小学教师 90 人,在校学生 1543 人。有乡级文化站一个,藏书 1000 多册,有线电视普及率 70% ,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甲篆乡地处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部,东靠西山乡,西与那社乡相连,南接巴马镇,北邻凤山袍里乡,乡府所在地距离县城 19 公里。全乡现有 11 个村委会, 175 个自然屯, 185 个村民小组, 2002 年总人口 24350 人。总面积 152 平方公里。

  甲篆乡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巴马至凤山二级油路横贯 8 个村,过境里程 38 公里;巴马至那社油路也经过 4 个村。全乡 11 个村,村村通公路。乡境内水力资源丰富,盘阳河流贯本乡 7 个村,河段长 30 公里,水能蕴藏量达 470 万千瓦,甲篆金边发电站装机容量为 500 千瓦,年发电量 140 万千瓦时。目前计划投资 9000 万元建设良湾电站,装机容量为 20000 千瓦;投资 8000 万元兴建百雄山电站,装机容量 8000 千瓦。甲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下第一洞“百魔洞”在本乡坡月村境内;“百鸟岩”在甲篆村距乡府 1 公里。甲篆盘阳河油鱼味道独特。

  甲篆乡经济快速增长,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产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甘蔗、木薯、油茶、油桐、八角、旱藕等为主。经过“八七”扶贫攻坚,村村通电、通四级砂路,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有合作医疗卫生室, 11 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或移动电话,甲篆和坡月中心卫生院建起了门诊楼,医疗设备齐全。全乡现有油茶林面积 1.3 万亩,年产量 150 吨;有八角林面积 1 万亩,年产八角 100 吨, 2002 年农业总产值 3163 万元,其中林业产值 192 万元。乡内有甲篆、坡月两个集贸市场,铺面井然有序,商品丰富,市场繁荣,个体摊点 458 个,从业人员 1500 人。每逢街日,赶集的均在 6000 人以上,贸易年成交额 2267 万元。乡办企业主要有建筑业、修理、建材、木制品、交通运输和食品加工业、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 2002 年乡镇企业总产值 1486 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314 万元。全乡财税收入 8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62 元。全乡有乡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 28 个,学校 57 所,其中:中学 2 所,在校学生 661 人;小学 55 所,在校学生 3078 人。中小学教师 224 人,其中:中学教师 43 人。甲篆中学、坡月中学、甲篆乡中心小学以及 11 个村的中心完小校都有教学楼和活动场所,且各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甲篆乡素有“长寿之乡”、“旅游之乡”美称。现有百岁老人 22 人,占 5.35 ‰,属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之一, 1995 年以来,甲篆长寿旅游资源及“百魔洞”、“百鸟岩”旅游开发,吸引了区内外游客到甲篆旅游、定居。 2002 年国家外交部组织日、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记者团到甲篆考察旅游。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24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

巴马瑶族自治县辖1个镇、11个乡:巴马镇 燕洞乡 甲篆乡 那社乡 所略乡 局桑乡 西山乡 平洞乡 东山乡 凤凰乡 那桃乡 百林乡。

巴马物产资源丰富。有珍珠黄玉米、油茶、火麻、油鱼、黑山羊、麻鸡、银鱼、香猪等名优特产;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巴马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主要旅游景点有赐福湖风光、龙洪田园风光、弄友原始森林、盘阳河风光、百鸟岩、百魔洞、好龙天坑群、大洛水晶宫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长寿探秘、民族风情、革命史教育基地等人文旅游资源。巴马寿乡探秘游已列入广西十大旅游精品之一。

产于几个独特气候和特殊土质的石山乡村,系传统老品种,颗粒小、圆且硬,米多粉少,生长期长,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不受任何污染。巴马的玉米营养丰富,比一般大米含的蛋白质高,食用易于消化,产热量很低,含不饱和脂肪。玉米中的赖氨酸、镁、纤维素、胡萝卜素等,不但具有治癌、抗癌和防癌作用经常食用,还能增强人的脑力,有益于健康和美容。用珍珠黄玉米制成的食物,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粥”或“黄金食”。县长寿食品总厂已将珍珠黄玉米制成格嘉王、格嘉糊、格嘉香酥(“和嘉”是瑶语玉米的音译)等系列产品投入市场。格嘉王荣获1995年广州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格嘉糊和格嘉香酥获优秀奖,前景可观。

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钙、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之有润肠胃、滋阴补虚、助消化、明目保肝、祛病益寿之功效,且对老人便秘、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火麻是唯一能够溶解于水的油料,是巴马百岁老人长期食用得以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当地群众称之为“长寿麻”或“长寿油”。1994年火麻种植面积0.93万亩,年产量14.2万公斤。

喜于群栖,体形长而圆,重50克左右,小巧玲珑,青额绿头,黑背,白肚,两肋细鳞银亮,跃到水面似闪电流光。油鱼,顾名思义,入锅不放油,文火煎到一定时候,自行出油,也不粘锅,有“一家煎油鱼,十家闻鱼香”的说法。吃起来,油溢于唇而不腻,鲜嫩甘美,鳞皮醇和,味道醇香,鱼骨细如丝,不需吐骨。同时,油鱼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有“水下人参”的美称。由于油鱼是珍稀鱼类,县、乡人民政府已将之作为珍稀动物加以保护,禁止捕杀。

产品主要原材料为当地深山盛产的各种珍贵中草药材和小锅蒸馏的纯米酒为酒基,用巴马长寿老人长期饮用的药酒配方,经过六个月以上时间浸泡、科学勾兑而成。巴马神酒主要采用名贵的鹿茸、人参、肉苁蓉、黄精、当归、冬虫夏草、淫阳藿等中药 材,以低度纯米酒通过精心酿制而成的保健酒,特别对去除老年斑和壮阳补肾有显著的效果。三蛇蛤蚧酒用野生的蛤蚧和金银蛇、眼镜蛇加上珍贵的中草药,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和酒的活力渗透,释放出深层激活酶,对补益肺肾、助阳益精、祛风、活血有显著效果。产品投放市场以来,畅销区内外,逐步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产于燕洞、所略两乡的五弄片,颗粒乌黑闪亮发光,比一般的黄豆营养更丰富,除通常用做油料和菜肴外,多作滋补品炖药食用,有补脑、补血、补气、补肾壮阳、明目、乌发之功效。黄豆也是长寿老人食用油料作物之一。

巴马得天独厚的水质、土壤和气候为造就优质食油创造了条件。经科学化验鉴定,巴马的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以上,同时不含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油质黄而清亮,纯正清香,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心血管硬化、胆固醇高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因此,它既是群众必不可少的生活食用油之一,也是长寿秘诀之一。吃法上,除炼熟炒菜之用,更是煎炸食品最理想的油料。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

巴马盛产的木薯,耐旱耐寒,不施农药和化肥,不受工业污染,加工出粉率高,年生产淀粉5000多吨,作为生产味精、糖果、柠檬酸、工业葡萄糖、调料等几十种食品工业原料,产品远销上海、黑龙江等地。

是长寿系列产品之一。通过磨、浸泡、过滤、煮蒸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粉质洁白光亮透明,耐煮,不溶,不断,营养丰富,原质原味,味道独特,滑嫩可口,老少皆宜,既可制独特的菜肴,又是理想的送礼佳品。

是一种耐旱、耐瘦、适应性很强的农作物,根部有很多根瘤菌,可以提高土地肥力,根系比较发达,叶蔓攀高,覆盖面广,有利于保持水土。猫豆全身都是宝,豆壳、豆叶和豆籽都含有丰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是上乘的猪饲料。豆籽是生产左旋多巴药的原料。多年来,产品都是收购外销。

产于几个石山区。花茎都可入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发热、咽喉痛、热毒下痢等。花、叶经蒸馏成露,为清热解毒的高级饮料。每年收购季节,客商纷纷踊入挨家逐户抢购一空。

产于全县境内。高乔木,其红花可作猪饲料,豆夹开出的雪白的花,细嫩如丝,晒干后是上等的枕心,木棉花枕头柔软,弹性好,舒适,可消除疲劳多梦、头昏、眼花、偏头痛、颈椎病等病症。树枝可作板材。木棉花每年上市千余担,畅销区内外。

是巴马传统老品种,都是在石山上放养,早上待露水蒸发后放出,下午在夜雾降临前归家,不给羊只吃到有露水的青草。黑山羊个子小,体型结实,特别灵活,登山走石,以吃石山上的珍稀百草为主,肉质鲜美,可口,无臊味。毛、肉、骨各部都可入药,如羊脑、羊活血、羊别、羊肝等等均有药用价值。特别是雄性黑山羊的肾脏配上桂圆、砂仁、大枣等10多种巴马石山菜集的名贵草药,又用石山泉水酿制的头锅米酒泡制药酒饮用,能调节阴阳血气,有滋阴补肾壮阳、补脾益肺、固本培元之功,尤其对于未老先衰、元气失调、肾亏腰痛、头晕眼花等症状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巴马辉绿岩系列产品是国内同类产品中花纹最精致、最雅观的独特产品。有各种天然花纹和树叶图案,磨光后光彩照人,色泽鲜艳,有逼真的立体感,且永不褪色,经广西地质研究部门测试,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抗折、抗压力强等特点,是国内花岗岩中的佼佼者。

巴马有两处优质矿泉水。巴马镇赐福矿泉水,离县城10公里的赐福半山腰上,出水位置比较高,一年四季常流不断,自然环境幽雅。经自治区有关部门验证,这股矿泉水生成于三叠系地貌,除了含锶、偏硅酸达标外,还含有溴、碘、锌、锂、硒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在广西尚属首次发现。那桃民安矿泉水,又叫丽琅矿泉水,距县城13公里,泉口高出河面110米,被当地群众誉为能医汉百病的“神仙水”。经有关部门测试,该矿泉水偏硅酸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并含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个大气污染允许开采量每天达1375.66吨,是目前广西发现的流量最大的常温低矿化度、低钠含偏硅酸、重碳酸钙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后,巴马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地改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巴马至河池、巴马至田阳、巴马至凤山全部通行二级公路。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一部分,巴马已经出台一系列有自治县特色的投资优惠政策。

巴马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之一,也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和“中国香猪之乡”。1991年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会议上,被命名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2003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证书。2005年,巴马香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与百色、田阳、田东、平果、大化、东兰、凤山、凌云等市县相毗邻,全县总面积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万,现辖12个乡镇,境内居住有瑶、壮、汉等12个民族。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人类圣地”。

巴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土地对于当地农民显得万分珍贵和珍惜。巴马的山最高处海拔1216米,最低处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间,境内盘阳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将巴马一分为二,更是巴马境内石山区和土山区的界河。巴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0.4℃,年无霜期337天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均小有温差,人居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宜人,风秀、谷幽、气香、水甘是对这里绿色大自然恰到好处的概括。特别是这里的空气十分的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这里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一般为每立方厘米2500个,盘阳河谷及一些长寿村屯竟高达3万多个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马是革命老区,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和指挥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著名的盘阳起义、万岗起义和停岁阻击战就在这里打响。

虽然巴马境内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产条件还较困难,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一个叫“巴盘屯”的小村,村里515人中,百岁老人就有七人,是联合国评定寿乡标准的200倍,人称这里为“长寿圣殿”,更为特别的是这里的每户人家都基本出一个教师,故此人们又将巴盘屯称为秀才村。以前这里的孩子长到10岁才去上学,上了中学才能看到电视,头脑发育的阶段眼里看到的都是险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东西,但他们聪明,智商高,这么一个小村建国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中专生63名,其中博士生两名,研究生两名,目前有两名正在国外深造,无论从上著名大学的人口比率,还是从接受教育的时间条件来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尘莫及的。

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独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巴马寿乡探秘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境内有桃花源般令人难以忘怀的盘阳河秀丽风光,有被英国探险队称之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梦如幻般经历三昼夜的祈寿宫(百鸟岩)水上溶洞;还有美如西湖的赐福湖风光、弄友原始森林、龙洪田园风光、龙洪天然八卦景观、东山瑶族风情、瑶族竞技大观及好龙天坑等旅游资源。

长寿之乡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还繁育了众多珍贵土特产,其中巴马香猪、火麻、红粳米、珍珠黄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鱼、巴蕉竽粉丝等便是典型代表,由于它们均生长于独特、封闭、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推荐为“绿色长寿食品”,特别是“巴马香猪”曾是明、清时代宫庭贡品,十分名贵,巴马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巴马是桂西茶油主要产地之一,现有油茶林26万多亩。目前已开发生产的长寿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马春、巴马玉液,茶籽火麻调合油、精炼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丝。矿产资源主要有钛、硅、锰、锑、铁、金、辉绿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矿、云母矿等。此外,瑶族善射,百步穿扬,全国的许多射弩冠军就出生在巴马的东山乡,故巴马还有“中国射弩之乡”以及与周边县共同组成的“世界铜鼓之乡”等殊荣。

巴马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公路四通八达,县城位于国道323线和省道322线的交汇处,是桂西通往桂东南沿海地区和大西南地区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铁路70公里。可从田阳、田东、大化三条线路通往首府南宁。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均较便利,银行、保险、商业、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均已配套。

巴马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一部分,在享受国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时,已经出台一系列有自治县特色的,更加宽松的适应西部开发的投资优惠政策。神奇美丽的寿乡正在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敝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洽淡贸易、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共创寿乡辉煌、共享长寿之乐,为您添福增寿!

  11月20日,一位来自深圳的企业家(右一)给那桃乡平林村的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当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参加2016粤港澳百名企业家“情系广西”旅游扶贫活动的部分商界人士和企业家来到当地少数民族聚居的那桃乡平林村开展帮扶活动。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巴马县城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