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市场摊主给我看可以安装8块独立显卡怎么安装的电脑主板,有没有收藏价值?

知乎用户 游戏策划,未来的游戏制作人? (ˊωˋ…

新手DIY?之前好像回答过类似问题,在这里也说下吧。 零基础的情况下想要自行DIY需要先到图吧,卡吧等DIY论坛熟悉一段时间,对基本的东西有个概念,但要注意别被带沟里去了。 有道是: 三千预算进卡吧,加钱加到九万八。 八核 E5 装上去,四路Titan抱回家。…

关键词:女生装机 华硕主板 机箱恩杰H2 简洁描述 前言:已经有人说的很详细了,我来拿我自己前段时间人生初次装机举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一下,作为一个小白如何选择和组装自己的台式机。 准备篇:

选择装机的目的:想配一个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机子。DIY…

IT狗,邀请已答不过来请见谅,订阅号:Ora…

2017年来看了看,虽然型号更新了,但组装的方法依然没变,所以不用更新。==================================这里就回答如何“组装”电脑。本篇可以私人转载,禁止商业转载,谢谢。 在文末放了公众号的二维码,左边是服务号,因为知乎上对于配置这类信息属…

我研究了一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该经验的时间应该冻结在2015年的6月份

可以选赛扬G1820,奔腾G3220等等,I3,5,7。。要超频4690K或者4790K(配尽量配Z97芯片组)。。有攒机经验的你可以选E3-(个人感觉1100左右的4590散片要比1400左右的E3性…

北影本科 影视摄影师 航拍手 微信公号xia…

只说台式机。 一般来说电源和机箱,散热器是使用时间最长的,甚至十年都没问题。这些也极少会出故障,所以机箱尽量选择好看到你永远不会嫌弃的,电源选择高能效比的,至少是个80Plus,散热器的话如果不超频首先考虑静音。 主板和CPU往往是一起买一起换的。…

啊哈,要利用一个寒假时间迅速变美,少女,我欣赏你的气魄。 可知这是21世纪人类尚未突破的巨大技术难题? 不要理会那些反讽,我来认真答题。

1. 但一个寒假嘛——只能改变改变毛发了似乎。

(本答案仅供和我一样的初阶汪,渴求迅速出落稍微有点人类影子的…

  大家知道,机箱对于PC来说一直都没有摆在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服务器,机箱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机箱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很大地影响了服务器的稳定性,下面是唐华对diy服务器塔式机箱、机架式机箱、甚至PC机箱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偏颇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这里很多文章都是来自唐华的旧文,由于IT发展的日新月异,文章中的某些观点可能过时,但唐华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方法论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希望大家在研习这些旧文章的时候能够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精神,创造性得将唐华的旧文和自己的实际应用需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选购1U机架式服务器机箱最重要的是要考察产品的那些指标?

  这个是最多读者提出的问题之一。笔者觉得,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散热--散热的优劣是选购1U机箱的最重要指标,如果散热不好,其他一切都是白费,这个问题在P3时代还不是很明显,一般1U机箱只需加2、3个风扇再配合一个P3的超薄散热器,就能解决问题,可是眼下已经进入P4高温时代!我的感觉是P4的主频跨入2.8G之后,温度产生了一个跃升,如果不认真考虑机箱的散热结构,科学设计风路,死机、烧坏元件就很难避免,特别是对于Prescott新核心的P4,例如P4-3.0E和P4-2.4A等,温度随随便便就能升到90度!现在流行的双核四核,单CPU功耗上120W的不在少数,所以散热更是问题(编者)。在1U的这样小体积里面运行着这么一颗强热的芯,稳定性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对于散热,不小心可不行。

  那么怎样才能鉴别1U机箱的散热优劣呢?对于大多数兼容机箱,不可能象品牌服务器机箱那样,针对某一种特定型号的主板做出散热风罩的。

  因为假如机箱里有特别适合某一种主板的风罩,则肯定这个机箱的兼容性就不好,不能适合更多的主板应用,现在主板的布局虽不能说千变万化,但是种类也很多,作为用来diy的机箱,就要有特别好的兼容性,以期能适应大多数主板的散热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戴尔、惠普之类的1U机架式服务器名牌服务器,能够将散热做得很好,因为它们的机箱内部的散热结构都是针对它们所用的某一种型号的主板来特定设计的,根本不用考虑这种风道设计是否能够兼容其他型号的主板的散热,其实这种做法在一些进口的昂贵的1U机箱上也有体现,许多进口机箱和所谓高端1U机箱,其实都是针对某一些双至强的高端主板设计的,如果换上一块PC主板,许多元件就会挡在风路上,效果很差,所以买1U服务器机箱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看1U机箱在散热设计上的兼容性好不好,能否适应各种主板特别是PC主板的散热要求,因为许多朋友想组装的就是一台基于PC主板的1U超值服务器。

风扇的量是风路设计的保证

  既然不看风罩,那就仔细看风路,也就是看机箱散热风扇,主要看风扇的数量、布局、风量、质量。首先,风扇的数量很重要,任何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没有量不可能形成质的改变,所以机箱风量的大小,和风扇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在有一种论调,就是风扇太多没用,只要风路布局好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在P3时代还说得过去,但是现在早已过时,现在面对的是动辄几十瓦上百瓦的CPU,光有好的风路布局是不行的,别想着用些什么巧妙的风路设计就用一两个风扇解决问题,而且万一风扇稍出现点儿问题你的巧妙设计就可能成为灭顶之灾。所以说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风扇,才能谈布局,打比方说,一个1000平方米的候车大厅里需要安装30个风扇才能满足旅客的降温需要,可是却只安装了5个风扇,结果可想而知,没有数量的保证,风路布局再合理,也达不到应有效果。

增加风扇会让电源造成负担?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增加散热风扇会增加电源负担,其实这么说是错误的,风扇多了,机箱内部的风流量肯定相应增加,这是客观事实,至于增加电源负担,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只要是足功率的优质服务器电源,带起区区几瓦的几个风扇,绝对不应该有任何问题,而且机箱内部温度降低了,对电源的寿命也很有好处,电源也是个发热大户啊。现在市场上主流的1U服务器机箱,内部散热风扇都在六个以上,一般能够较好支持P4-2.X的CPU,面对P4-3.X不可避免地进入主流市场,国内的厂商和研发机构也在积极行动,例如国内某些厂商就推出过散热效果很好的十风机1U服务器机箱,采用进口大电机40×28铜芯风机,那个风力是十分惊人的,在一般PC机箱上看不到那种震慑心魄的狂风感觉。

  还有一些是独辟蹊径专门针对PC主板设计,不仅能够支持P4-3.0E而且还能支持全部AMDxp的CPU,这让喜欢AMDxp2500+的朋友实实在在地高兴了一把。非其如此,真的难以支持高发热的CPU,现在高主频的P4功率已经达到100瓦左右,想想一个100瓦的电灯泡温度多高?报纸都能烤着了。

  在这还要说一下,就是有些朋友很迷信涡轮风扇,认为机箱里有涡轮风扇就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涡轮风扇由于设计上的问题,风量比直吹风扇稍微强一点,但是由于涡轮风扇的风力过于集中,所以对整个服务器内部的散热不均匀,容易造成散热死角太多,现在市场上有些JS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用国外旧涡轮风扇翻新后使用,价格很便宜,但是用在服务器里真的让人揪心,从价格上就可以看出真伪,不要说进口的,就是国产的优质涡轮风扇(大口径),就是按照万颗订货,出厂价格也不低于几十元,可是有些劣质机箱含风扇才300多元,如果用的优质风扇,光四个风扇就得200多元,那机箱是什么质量?js怎么赚钱?呵呵,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

  其次,就是看风扇的布局,良好科学的风扇布局,可以把热量尽快送走,冷风尽快送来,这主要看这么几方面:

  第一,主板附近要有足够的强大风扇散热,主要吹CPU、主板芯片组,最好还能吹到内存和主板供电电路,避免主板电容因长时间温度过高而爆浆;

  第二,最好有冷风进入风扇,也就是能够从机箱外面补充冷空气进来,对于机箱散热特别有好处,是为高主频CPU降温的关键,这一点许多高档机箱都不具备,所以售价高决不意味着性能就好;

  第三,最好有硬盘散热风扇,现在大容量高速硬盘越来越普及,你可以试试在电脑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摸一下大容量ide硬盘的表面,会发现温度非常高,甚至烫手,服务器是长年累月不停机运转的,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持续运转,硬盘很容易发生读写错误,甚至出现元件损坏。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务必要选择散热风扇和硬盘分离的结构,千万不要使用市场上卖的那种直接拧在硬盘底部的硬盘散热风扇,因为风扇的震动会直接传给硬盘,现在硬盘的转速都达到7000转以上,微小的震动,相对于硬盘来讲,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这种震动是持续不断的,时间长了硬盘就会损坏,这样的例子现在很多。所以我们选择1U机箱的时候,对于硬盘方面的,最好选择带有按照“零震动”原理装配的硬盘散热风扇,不仅能给硬盘散热,同时还能加强对主板和CPU的散热。

  第四,最好有电源辅助散热风扇,现在1U服务器里主要的发热大户,除了CPU、硬盘、主板之外,就是电源了,在1U仅仅四厘米高度的空间里,一块电源要迸发出300瓦以上的功率,其发热量是惊人的,而且受到空间限制,往往散热不是很好,时间长了,电源的元器件容易老化甚至损坏,所以,机箱内部应该专门给电源提供散热风扇,最好是直接吹电源,而不是从电源旁边或者后面抽风,直吹的效果确实比抽风好得多。

1U服务器机箱的板材是不是越厚越好,纯铝机箱是不是比纯钢机箱好?

  其实这些问题之所以被消费者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厂家的概念炒作,有人甚至说自己的机箱钢板达到了多少多少毫米,所以机箱质量如何如何好,您想想,1U服务器的钢板要那么厚做什么?又没有人去踩它。相对于家用电脑,服务器有时候几年都不移动一次,稳稳当当放在钢柜子里,最多三个一叠用隔板格开,没有重压,重重保护,即使动一动也是小心轻放,机箱钢板厚一点薄一点不是关键问题,我看到有的消费者在买1U机箱的时候,使劲扭动或者按压机箱,试试板材厚度,其实这挺好笑的,对于平放着的1U机箱,钢板再厚,最多只能增加重量,并不像我们平时PC的机箱那样可以让振动减小什么。

  另外,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太厚实的板材还会占用过多的空间,想想1U高度是按照44.45毫米,是按照百分之一毫米来计算和规划利用的,箱体板材厚一毫米,机箱内部空间就少一毫米,直接结果就是降低兼容性,我亲眼看见一个朋友买了进口的名牌1U纯铜散热器,安装在国产的一款300多元的劣质1U机箱里,竟然因为高度不够盖不上盖子,后悔得要命。买机箱还是关键看散热好不好。另外,所谓纯铝机箱是不是比纯钢机箱好?我觉得这个更是个虚幻的概念炒作,没有多大意义,大家看看世界名牌服务器就知道,用纯铝机箱的极少,纯铝机箱在服务器上的应用基本等同于在PC领用的应用,属于点缀,有人说纯铝机箱散热好,其实大家都明白,这多是心理作用,箱体板材的材质永远不可能是服务器散热的关键。为这个多花钱,真的没有必要。

1U服务器机箱是不是需要USB接口前置?

  USB前置对机架式服务器来说,意义不是很大,如果上架之后基本上就没用了,去过电信机房的朋友都知道,1U机架式服务器平时是放在机柜里的,一摞1U服务器在机柜里叠起很高,不插显示器也不插键盘鼠标等等,所以,要调试服务器了,都是推着小车(车上有显示器键盘鼠标),走到机柜后面,打开门,从后面插上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进行调试,所以对于机架式服务器来说,和普通PC正好相反,希望各种接口尽量集中在服务器后面,因为我们只能打开机柜后门调试,不可能同时接触服务器的前后两面,因此前置的USB接口对于机架式服务器来说可算是一个鸡肋。提醒一句现在主板上连接前置USB接口的针脚有的不是很规范,与前置USB接线不匹配,弄不好还会增加服务器的不稳定因素,我认为作为服务器永远要坚持删繁就简的原则,软件是这样,硬件更是这样。

1U机架式服务器机箱是不是最好支持热插拔SCSI硬盘?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畴,使用热插拔SCSI硬盘的服务器的用户,多数都选择使用戴尔、惠普、IBM之类的品牌服务器,自己攒的比较少,本文的读者关心的是如何用4、5000元装一台PC结构的1U服务器,在这个应用层面上,使用SCSI硬盘的较少,毕竟一块支持双路SCSI的高档服务器主板,就要几千元。顺便说一句,我不建议在PC主板上转接32位的SCSI卡,来接上SCSI硬盘,那样做的性能,有时候还不如直接用SATA硬盘,我就见过许多js用40M的SCSI卡接万转160M的SCSI硬盘糊弄外行,大家想想160M的东西接入40M的通路里,还能发挥应用的效能吗?

  不打算用热插拔硬盘的朋友,就不必买支持热插拔的机箱,因为那些为了安装热插拔背板设计的1U机箱,往往都带有硬盘抽屉,这样做不仅固定硬盘不稳、包裹硬盘影响散热,而且抽屉太占空间,就不可能安装硬盘散热风机,会严重阻碍硬盘的散热,最好不用。

放置PC主板后服务器机箱盖子盖不上了怎么办

  现在的PC主板,基本都集成声卡,而且声卡部分都是竖立起来的设计,竖立起来的部分基本和1U机箱的高度相同,所以很多1U机箱安装了这种主板之后,都盖不上盖子,勉强盖上了,盖子压着声卡,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某些1U服务器机箱已经设计了兼容竖立声卡PC主板的部分,竖立的声卡从盖子上的预留孔中探出,声卡正好和机箱盖子持平,就解决了,当然,并不是任何机箱打个口子就可以这样,在机箱的后背板也要做专门的精确设计才行。有些朋友还问关于机箱背板不合适的问题,现在主板的I/O背板类型很多,其实现在1U机箱的I/O背板都是可以拆卸的,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背板,可以拆下背板不用也可以,不会影响服务器的运行。


  这是一段真实的往事:2年前,我对朋友说,我想建一个每个邮箱1000M容量的免费邮局,肯定火爆,宣传语就是“能够传送整部VCD的免费邮箱!”朋友听完,当时什么也没说,径直进屋取回一支体温计给我, 让我量量发烧多少度。后来,我和许多网友探讨这个问题,大家基本上都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认为纯属异想天开,没什么实际价值。

  从床下一个尘土封门的破纸箱里翻出我的一堆宝贝儿:

  PC机箱一个(残破不堪,带230瓦杂牌电源)、810杂牌主板一块(集成显卡)、赛扬433CPU一块、两根128M的SD133现代内存条、8139网卡一块(10/100M)、120G希捷7200转IDE硬盘一块、螺钉数据线机箱风扇若干。

  看着这堆“破烂”,我激动不已,因为我和好友们的1G邮箱即将放在里面了。

  组装过程没什么新鲜,就像组装PC一样,只不过因为机箱过于残破,我只好用塑料绳把硬盘支架绑牢;机箱开关早已失灵,我自己用一个轻触开关代替;或者有朋友会问,搞什么,拿台破PC来做服务器行不行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信的话就看下去吧。不过,作为24小时工作用途,其配件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散热,散热平衡不了的话热量累积温度过高就“机毁信亡”了。所以我另外加装了一个70×15的高速滚珠风扇,这样可以直接冷风吹到发热量最大的CPU、主板芯片组和大容量硬盘,对于服务器长期不停机运转十分有益,风扇大家尽量选用质量好一点儿的,毕竟它也是24小时工作,价钱不高但用途不小,这里我选用的是千际牌的一个服务器专用风扇。

  好了,看看咱们的这个邮件服务器吧,我敢说,它的性能绝对不比你用的收费邮箱差,你信不信?呵呵。

  二话不说,先装好windows2000高级服务器版,打好各种补丁。做好各项安全设置,毕竟是要做互联网服务的,安全不能马虎,把朋友们的信给弄丢了可不好交待。

  又说到机箱了,这回唐华不推荐黑乎乎的机架式服务器机箱了,在家里用的东西,还是要有些家电的美感,这是一台小PC机箱,白色的钢琴烤漆表面,配合银色的前面板边框,很雅致,体积很小,感觉挺精致,有家电的感觉。虽然机箱不大,但是可以安装ATX的大主板,现在用来装我的这个主板,很富裕。

  这个小机箱可以安装双DVD光驱和3个硬盘,前面板的开关按钮都是银色电镀的,指示灯藏在一条细细的有机玻璃后面,闪烁起来很漂亮。

  前置的USB接口隐藏在一个小小的护板下面,用手轻轻一按护板,护板会弹起,露出下面的USB接口和音频接口。将来连接移动硬盘拷贝电影和其他数据非常方便。

  下面来介绍一下组装的重量级配件――千际冰海四代4UCD25D超级洋量存储机箱,说它是重量级,不仅是因为它的重量达20公斤(含双电源),更因为它是目前能在国内找到的可安装硬盘数量最多的存储机箱,这决不是信口开河,算上大家能找到的所有塔式服务器机箱、磁盘阵列柜、双塔式服务器机箱等等,单机挂载硬盘数量都远远无法与这台冰海四代存储机箱相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装这么多硬盘,还能装光驱,高度还仅仅为4U(16厘米),并且是标准机架式机箱,可以按照4U规格托管到全国各地任何机房里去!这要是做电影网站,得存多少电影啊!一台创业足矣!

4UCD25D超级洋量存储机箱

  这是安装好两边电镀拉手的千际冰海四代4UCD25D超级洋量存储机箱,样子不错吧。前面两个大风扇是120毫米口径的滚珠风扇,直接给硬盘组散热,那个小的是80毫米口径的,给600W电源辅助散热。

  千际冰海四代存储机箱采用1.2毫米无下差冷轧钢板制造,两边可以安装固定导轨,悬空固定在标准互联网托管机柜里。

  看看背面,有双电源接口,还有一排风扇,可以竖立插各种卡,即使是使用接口朝上的老式SCSI的RAID卡,机箱的高度也没问题。主板IO后窗的挡板可以自由替换主板自带的挡板。

  下面来介绍一下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的机箱,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8路)的后面垂出一大把红色的细线,这些就是用来控制其他服务器的连线,一共8根,都有编号,可以与8台服务器连接起来,以硬件形式远程控制8台服务器的开机、关机、重启,无论被控制的服务器处于关机还是死机状态,都可以控制它们重新开机或者重启,恢复正常,可以说性能十分强悍。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

  不过图中这台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8路)属于千际的一代产品,采用1U钢壳外形设计,有点过时了,它最大的不足是需要自己占用一个1U机位和一个公网IP地址,这在寸土寸金的托管机房里实在有点让人难以接受。针对广大站长们提出的“想尽办法节约每一分钱”的强烈要求,千际现在已经推出了无需占用独立空间,无需占用公网IP地址的新型二代产品――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仍旧有8路、16路、24路三款,串口版伺服器的最大特色是体积小,只有一个普通光驱大小,看下图。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

  拿在手里很轻便,可以随身携带,呵呵,不过这玩意儿估计没人整天随身携带。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

  串口版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确实可以当作一个光驱安装在有光驱支架的千际1U机箱内,安装方法和安装一个普通光驱完全一样。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

  请看这是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安装在千际暴风雪1UCD2D635九风机的1U机箱内的实际情景,将它安装进一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中,这台服务器就具有了控制其他服务器开关重启的功能,成为一台主控服务器。再托管到机房里,完全不会多占用任何机柜空间。只要通过远程桌面登陆这台嵌入了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的主控服务器,就可以远程控制另外8台服务器的开关重启了,这台嵌入了伺服器的主控服务器仍旧可以担负它原来的所有工作,原来的功能都不受影响,也不必为重启伺服器单独分配IP地址,因为伺服器和服务器合二为一共享同一个IP地址了。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直接使用服务器电源上的硬盘大4Pin接口供电,无需使用额外的外接电源。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后面拖着密密麻麻的一束电线,这些电线完全放出来的时候最长达到2米,可以连接标准42U机箱上任何高度上安装的服务器,实现控制目的。

千际服务器远程重启伺服器(串口版)

  今天的主角又是机箱了,很多硬件防火墙不过是多网卡的PC机而已,只是采用了UNIX类操作系统,并定制了一个特殊的机箱――盒子,就身价百倍。呵呵,这里说的那个能让PC配件身价百倍的“魔法盒子”就是一台1U钢壳特制防火墙机箱。

  今天笔者选用的是一台型号为1U1D360的防火墙路由器专业1U机箱。这台机箱内含一台350瓦大功率防火墙不间断纯净电源,6个高速滚珠风扇,可以保证温度较高的PC处理器和其他配件在狭小的1U空间里稳定持久地运行,其定位即是硬件防火墙、专业路由器DIY市场,所以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对市场上常见配件的兼容性,因而使用起来感觉非常顺手。

 插上硬盘数据线,插上主板上的POWER、RESET、SPEAKER等跳线插头。

  好了,现在咱们的防火墙已经初具规模了,欣赏一下。

  机箱上带有两条前置串口线,将串口连线的插头插到主板上,这个串口和我们现在老说的串口硬盘那个意思不太一样,大家用过老式的串口鼠标吧?就是那个口,这个串口在防火墙使用中,可以作为一个调试接口,用串口连接线将其他电脑连接到这个串口上,就可以调试维护这台防火墙,其实一般我们也很少用到。喜欢观察的朋友可能也注意到了,现在很多ADSL猫和家用宽带路由器上都带有一个这样的串口,其作用是一样的,平时也很少用到。

  千际“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采用了创新的“机箱+散热器”一体化设计思路,使用机箱强力风机直接吹冷一块被称作“千际冰霸”的散热面积很大的被动式散热片,使CPU散热风扇的风量和散热片散热面积都得到极大提升,产生了划时代的散热效果。另外,在“千际冰霸”散热片表面还喷涂上一层黑色的热辐射增效涂层,这也是千际科研的成果,在红外线测温仪的测试下,可以看到,喷涂了这层涂层的散热片比没有喷涂的散热片吸热和散热效力提升数倍。

  这是“千际冰霸”775专用散热片在“龙冰五代”1U机箱内的安装示意图,那个大号涡轮风扇的基座使可以前后左右灵活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主板的CPU插座位置不同,移动到最佳最靠近散热片的位置上安装。

  这是服务器的电镀拉手(买回机箱后自己装上,如果长途运输要拿下来,放置磕碰断裂)和千际1U机箱所特有的内嵌式开关。

  现在分析一下,这个涡轮机箱之所以散热不好,是因为设计和工艺、品质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涡轮虽多,使用的是低速的劣质小口径涡轮,风量太小,还不如好一点的直吹风机,你看下图摆在三个涡轮旁边的这个大家伙是千际龙冰五代系列1U机箱内部使用的滚珠高速涡轮风机,口径大,功率大,转速高,关键是功率大,是专门定制的,现在市面上能找到同样口径大小的涡轮风机,其功率不足千际这个涡轮的一半,我曾经用一个同样口径的名牌涡轮风扇(电流是0.48A,是市场上能找到的最大功率的)替换千际这个涡轮做压力测试,结果CPU温度立刻直线上升,很快爬到78摄氏度!直观感觉千际这个涡轮的风量非常大,风力很硬,好像一堵风墙压在CPU的散热片上,此时用手摸CPU散热片只是微微温热,可见风机的转速和风量是保证散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次,这个涡轮机箱还存在风道布局笼统,不够科学的问题,现在的775接口的主板,多数CPU插座的位置位于主板的侧后方,前面横亘着几条内存、硬盘数据线接口和其他一些元器件,这些东西对来自机箱前面的风力产生很大的消弱作用,本来三个涡轮的风力就不足,还距离主板远远的,又经过几重元件的阻挡消弱,到达CPU的风力就可想而知有多弱了,在1U机箱内部不倚靠机箱风扇辅助散热而光靠CPU散热器来散热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这个机箱散热不好的一个因素。(对机箱购买要考虑自己平台的情况)

  而千际这款1U机箱,巧妙地将电源前移,将主力大口径高速涡轮风机安置在紧靠CPU散热器的侧边,因而强劲的风力直接冲击CPU,散漫开的风力还顺带给主板芯片组和内存、网卡芯片等一并散热,从风力走向看,一路上所有主板元件布局都是顺着风向的,将风阻损耗降低到最小,因而产生立竿见影的降温作用,很多人反映用龙冰五代1U散热套件,散热效果超过在PC机箱内使用英特尔原装风扇;

  第三,这个涡轮机箱,明显是模仿一些早期P3时代的1U机箱,没有考虑现在大容量硬盘的散热问题,现在大容量硬盘早已普及,但是大容量硬盘的发热也是巨大的,没有降温措施的硬盘摸上去都烫手,在过高温度下,硬盘会出现读写错误,减少寿命,因此做好硬盘散热也是保证服务器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而这个涡轮机箱,采用了老式的“抽屉+锁”硬盘安装方式,将硬盘裹在抽屉盒子里,前后无风扇,用过这种箱子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硬盘安装方式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本身,这种机箱并不支持热插拔操作,而且也不可能单靠抽屉更换硬盘,要换硬盘还得拆开机箱盖子,所以抽屉的作用也仅只是一个摆设,并且这个抽屉做得不怎么严密,有点晃荡,高速运转的硬盘包裹在这个抽屉里,不能得到散热,还有点晃荡,可以想象其结果多么让人担心,千际的龙冰五代1U机箱,摈弃了这种华而不实的做法,既然不能通过抽屉更换硬盘,那么干脆将硬盘稳稳妥妥安装固定在机箱支架上,在硬盘前部设计了相对低速抗震动的散热风扇,直接为硬盘输送来自机箱外面的冷空气,实际运转表现,即使是大数据量高负荷运行,硬盘也一直很凉爽,摸上去,只有微微的一丝温度,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得到极大提升。而且,吹过硬盘的风,继续为主板内部其他元件提供了辅助散热,快速补充来自外部的冷空气,可谓一举两得。

  这就是千际专门为775CPU+9*5芯片组主板推出的“龙冰五代”系列1U服务器机箱中的一款,型号是1U4DLB625,可以同时安装4块硬盘。

  将“龙冰五代”1U机箱内的大功率高速涡轮风机和劣质机箱里的低速涡轮风扇放在一起,孰优孰劣立刻一目了然。

  劣质机箱采用晃动的抽屉式硬盘固定方式,且没有任何硬盘散热措施。

  “龙冰五代”1U机箱选用的优质涡轮,运转起来威力无穷,风声犀利。

  Intel915G主板安装进“龙冰五代”1U机箱内后,主力风扇的风流可以直接吹过CPU散热片和主板芯片组,一路上没有横挡的元器件,因此散热效果令人满意。

  同一套主板,同一个CPU,使用不同的1U机箱,温度差异如此巨大,让人印象深刻,这间接说明了,散热的优劣对于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决定性作用。我的经验是,购买1U机箱产品,最好一步到位,服务器不是用来做试验的,死机一次够你窝心难受一宿,最好不要到市场柜台乱转随便碰运气购买,侥幸过关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能要求小摊主有扎实的服务器散热知识,应该首先确定购买知名厂商的成熟产品,直接和厂商指定的销售机构联系,购买前向厂商专业技术人员说明自己服务器的用途和选择的主板、CPU等配置情况,请他们帮助选择风路布局最佳的产品,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也可以了解最新的散热技术和产品动态,最大限度地保证服务器稳定,这就为将来的服务器维护节约了很大一笔成本,试想如果将来服务器不稳定,三天两头往机房跑,实在不行再扔了旧机箱,更换新机箱,那个耗费的精力、体力、财力,损失的客户信誉,就难以计算了,假如你是托管在外地机房,那就更要考虑这些,想当年,我看多了火烧火燎的哥们儿买飞机票去外地修服务器。

  所以,真心忠告一句: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能够给任何主板和CPU提供良好散热的1U机箱,凡是听到有人说,我这个机箱上什么主板都可以,那么一定不要买他的,肯定是JS一个。

1U机箱长度应该多长为好,会不会太长了放不进机柜里?

  那要看你的服务器放在什么地方?如果放在一般企事业单位自己的机房里,那这个问题就要认真考虑一下,因为一般自有机房的机柜都比较浅,属于工控机柜,并不是互联网服务器专业机柜,主要用来放置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这些东西都很短,有的机柜只有40多厘米深度,如果放太长的1U服务器,可能会导致关不上门。建议这类用户,考虑购买超短型号的1U机箱,例如千际的1U2D370超短1U机箱,这个机箱前后长度只有370毫米左右,好像一台1U的标准交换机,配合不同的散热器,可以组装基于单路处理器的服务器,能够胜任一般单位的大多数工作,但是缺点是,使用的主板不能太大,散热性能也一般,所以,不宜用来组装处理器主频很高的高端服务器,我的经验是选用intel845G和intel865G全集成主板是很好的方案,如果你是想用来组装一台强劲的路由器或者防火墙,这个机箱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在此也提醒各个单位负责网络建设的同志,从长远考虑,将来为单位添置网络机柜的时候,最好考虑将来可能放置机架式服务器,机柜要尽量买深一些,以往有些人不懂,认为一般单位里的机柜就是互联网机柜,其实这种机柜叫做工控机柜,和互联网机柜是两个概念,这种工控机柜最多放一下交换机/路由器什么的,从散热和容积角度看是不能作为互联网服务器机柜的,所以如果您想放1U服务器,那么购买机柜时候,务必注意,一定要买深度在85厘米以上的加长机柜,才能比较接近互联网机房标准机柜。

  这就是小巧的370毫米长度的1U机箱,别看小,一般的全集成的PC主板都能放下,还能装2个硬盘呢。

  不过现在大多数人组装1U服务器还是用来托管的,就是托管到电信机房里,那么电信机房的机柜有多深呢?会不会因为1U服务器太长,关不上门呢?标准的1U服务器到底应该多长呢?其实对于1U机架式服务器来说,国际上只是对于高度和宽度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例如1U是指的服务器高度为44.45毫米(约),宽度是19英寸,但是对于1U服务器的长度,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例如,进口的名牌1U/2U机架式服务器的长度多数在80厘米以上,而国产的1U服务器机箱多数不足70厘米长度,与之相对应的电信机房里的机柜,高度和深度也不统一,现有国内外互联网托管机房的机柜高度从36U到42U不等,深度则大约为90厘米到1米之间,更多机房已经采取开放式机架设计,对于服务器长度几乎没有限制了,例如北京著名的静安中心中国电信机房就是如此的开放式机柜,可以容纳国内外各种型号的机架式服务器和塔式服务器,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自己的服务器太长放不进机柜里。现在市场上有些机箱厂商,对外宣称自己的600多毫米长度的1U机箱是加长型,其实,和国外的产品比,还是属于较短的。但是,我发现,国内还是存在一些特例,就是一些小机房,为了省地方,多放机柜,就买的都是纵深只有600多毫米的小机柜,这种机柜不是工控机柜,但是也不符合互联网服务器机柜的标准,遇到这种机柜,就不能使用600毫米以上长度的1U机箱了,而是要选择短一些的机箱,例如千际龙冰五代1U2DLB巨涡轮1U机箱,长度大概是535毫米,放进去加上连线和把手等,刚刚好,如果你实在搞不清自己要托管的机房的机柜到底有多深,那就买这种535毫米的机箱,保证都能适用,如果连这么短的机箱都放不下,那这个机房也该关门大吉了。

  适合所有机房机柜深度的535毫米长度的1U机箱――千际“龙冰五代”1U2DLB525型号1U机箱(没装两边拉手),即使是最使用差劲的600毫米短小机柜的托管机房,也能轻松放置。

  内部很宽敞,可以装入现有任何单路CPU的主板,包括PC主板和服务器主板,还能装2个硬盘,是主机租用商和托管商们最喜欢选用的型号。

我应该选择能放多少硬盘的1U机箱,我要不要给1U服务器装光驱软驱?

  随着1U机箱研发的深入,现在1U机箱的扩展性较之当初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初的1U机箱只能放置一个硬盘,而现在的1U机箱大多可以装2-4块硬盘,而千际最新推出的麦莎风暴1U8DMS十风机1U机箱更是已经达到变态的地步,竟然能装八块硬盘!现在200G的8M缓存的高速硬盘才700元一块,想象一下,8块200G的硬盘装入1台1U服务器里,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如果做电影服务器,那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影片库;如果做软件下载服务器,那意味着海量的软件库;如果做音乐网站,那得存放多少Mp3啊!原来要几台服务器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一台即可,节省下的硬件成本和托管成本,又可以买几台服务器了!而且硬盘数量增多了,还可以轻松组成raid,提高服务器数据的安全性和运行速度。在这个存储发疯的时代,好像还没有见到那个服务器厂商推出过8硬盘的1U服务器,千际这个创意可谓大胆!要知道现在好多塔式服务器也不能安装这么多硬盘啊,我了解这样的超级容量1U存储服务器已经应用在很多机房里,跑的都不错,让许多站长赚得盆满钵满。

  呵呵,不过,一般用户不必用这么大的容量,你到底用多少硬盘位的机箱,还是要看自己实际需求,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在服务器上装一个光驱的话,那么最多也就只能装2个硬盘了,如果不装光驱,可以选择2个、3个、4个硬盘位的1U机箱,如果你暂时只用一个硬盘,但是将来要扩展多硬盘,那么建议你还是买4硬盘位的1U机箱,这样扩展起来余地较大,价格和2硬盘位的机箱差不多,性价比较高。软驱现在肯定是用不到了,一般机箱都不带了,省出宝贵的空间给硬盘,其实光驱也用处不大,因为除了装系统的时候用一下,平时极少会用到,安装其他软件,多数通过远程管理或者USB设备即可完成,谁还老去机房用光驱啊!系统也不能老重做啊,多数服务器一两年也不重做一次,服务器格式化一次那个损失可不小,能用就凑合用吧。如果到了实在非要重做系统的时候,那么从机柜拿出服务器,放在桌子上打开盖子,好好装一下,也没什么麻烦的。所以,我建议,就别用光驱了,还能省下100多元呢,还能多装几个硬盘呢,是不是?如果托管在外地,光驱更是累赘,空耗服务器资源,没多大用,人家机房管理员反正不会用,要重做系统?好啊,自己来吧,着急您坐飞机来,呵呵。

  具有王者风范的千际麦莎风暴8硬盘位1U机箱,挑战现在1U服务器存储容量的极限。

  看看,8个硬盘位看着真BT,实际使用时发现,硬盘仓前后的10个28毫米的加厚万转高速风机,能保证8个300G的硬盘一直保持凉爽,400瓦足功率的千际1U纯净服务器电源,可以为众多硬盘提供充沛动力,频繁读写硬盘,感觉轻快丝毫不见呆滞。想多装硬盘的你,这个满意吗?够你做个“下载天空网”了吧!哈哈。其实这个机箱也是组装廉价小型NAS服务器的一个很好选择,只需1U空间,就能装下8个硬盘,想想吧,多激动人心。

  最后说一下转接卡,毕竟有些主板缺这个少那个,不是全集成的,要用到转接卡来扩展一下,唐华的建议是,能找到全集成的就用全集成的主板,省事,有些人认为全集成主板性能打折扣,其实作为访问用途的服务器这点折扣根本不算什么,感觉不到什么不同,而且不用转接卡可以减少一些连接上的隐患,毕竟多一个转接,就多一层隐患,当然,如果找不到全集成的主板,转接一下也未尝不可,关键是一定要连接固定稳固,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网卡只要有一点松动,就会导致服务器断线,显卡就更别说了,老摇晃还容易烧显卡和主板。我认为,如果找不到全集成的主板,就找集成显卡的主板,然后转接一个网卡,最好不要转接卡显卡,因为显卡转接起来比网卡更容易出现问题,尤其是现在显卡都越做越大,厚厚的散热片和风扇,很容易妨碍转接成功。

  今天还是要利用一款极品机箱来组装一台超大容量的服务器――只有1U高度的八硬盘海量存储服务器,单个硬盘容量250G,总磁盘容量达到2TB(2000G)!笔者组装的东西也许不算是真正的NAS,真正的NAS的定义太复杂了,很多地方不符合那个官方洋定义,只要这东西也能存储海量信息,也能通过IP访问,也能分级管理,也能远程管理,也能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就能实现基本的NAS功能了。

  下面我们就先要开始做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找一台能够同时放下八块硬盘的,电源功率足够彭湃的1U机箱!早几年这种想法肯定会和那些想做1G容量的E-mail的想法一起被划入疯狂之列,不过如今几个G容量的邮箱都过时了,能装8硬盘的1U机箱有什么稀奇?早已有成熟产品了摆着了。 

  看下图,这个修长沉稳的家伙,就是今天的主角――麦莎风暴1U8D十风机1U机架式海量存储服务器机箱,还记得麦莎风暴吗?厂家用这个当年曾呼啸一时的名字来命名这个产品,足见该产品所蕴涵的惊人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将多么惊骇世俗啊。

  盖子缓缓揭开,八个硬盘位赫然在目,我们不得不佩服国人的想象力和魄力,为了节省托管费,真是什么法子都能想出来啊! 

  十台万转双滚珠高速风机构成了机箱内部的散热风流,试验开机时,劲风呼啸而出,让风扇后面的观众几乎睁不开眼睛,真有几分当年麦莎风暴席卷大地的声势,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良好散热系统,才能保证8块大容量高速硬盘持续稳定地工作,因为散热不良往往是硬盘损坏的一个严重隐患。据介绍,这款机箱标配一台400瓦额定功率的超薄纯净服务器电源,实际运行通过可以胜任双至强+8硬盘的电力需求,为服务器提供高标准的365天不停机稳定供电,保证硬盘读写正确,减少坏道出现几率。 

什么是1U和刀片服务器

  初学的朋友,一看这个U啊,就头晕,到底啥意思呢?其实这个U就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英寸什么似的,是个尺寸单位,大概就是44.445毫米,高度为44.445毫米左右的服务器,就叫1U。说得再规范点,“U”在服务器领域中特指机架式服务器厚度,是一种表示服务器外部尺寸的单位,是unit的缩略语,详细尺寸由作为业界团体的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决定。之所以要规定服务器的尺寸,是为了使服务器保持适当的尺寸以便放在铁质或铝质机架上。机架上有固定服务器的螺孔,将它与服务器的螺孔对好,用螺丝加以固定。厚度以4.445cm为基本单位。1U就是4.445cm,2U则是1U的2倍为8.89cm。也就是说,所谓“1U的机架式服务器”,就是外形满足EIA规格、厚度为4.445cm的产品。以“U”为单位的机架式服务器现在已经应用得十分广泛了,尤其是1U高度的机架式服务器,几乎成为了现在服务器托管行业的一个标准,其优点显而易见,可以高密度地布署大量服务器,在寸土寸金按“U”收钱的IDC机房里,这个优点的诱惑力是难以抗拒的。

  既然1U服务器因为薄就可以少花托管费,那么还有没有比1U服务器更薄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能做得更薄,是不是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托管费呢?那不是更划算吗?比如有没有0.5U的服务器?笔记本不是就很薄吗?明显比1U薄多了。笔记本能做那么薄,那服务器为什么不行呢?其实这一点,早就有人在想,目前而言,这方面最有成效的设计方案,莫过于刀片式服务器了。提起刀片式服务器,也不是什么新名词了,估计大家早都有所耳闻,不过有的朋友,对刀片式服务器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甚至我还遇到有IDC行业内的朋友,认为刀片服务器就是1U服务器,其实这是个误解。二者之间显著的差异就是,刀片式服务器比1U服务器更薄更小,在同样空间里,刀片式服务器可以比1U服务器安放得数量更多。下面这就是一台国产的刀片式服务器,在6U的高度里,安装了11台刀片服务器,还有超薄的光驱和软驱,您看那一个个竖立的“小抽屉”,每个就是一台刀片式服务器,原来在这个6U高度里,如果放1U服务器只能放6台,现在放了11台服务器。够生猛吧?

  再看这个更生猛,3U高度里竟然插进去9台服务器!这是一台摆在电脑市场里的二手刀片式服务器,因为是二手的所以,有幸可以打开一窥内幕。

  别看东西不大,正经还是双网卡呢,哦看清楚了,其实最靠左边这个“小抽屉”不是一台服务器,这是一个共享的控制模块,提供给其他模块共享的光/软驱、整个机箱的控制以及每路服务器的分别控制;这个模块事实上相当于一个多路切换器(KVM)通过上面的切换按钮切换到每路系统上,此时可以让这路服务器使用光软、在显示器上显示状态和用鼠标键盘操控。所以实际上这台3U刀片式服务器里是放了8台小服务器。每台小服务器都有独立的处理器、硬盘、内存、网卡、指示灯、开关等,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不断电直接拔下来独立维修,不会影响其他小服务器的运行。

  今天,我们就要用这台双响炮机箱来组装一台内部含有两台独立计算机的1U服务器,平时大家可能看过什么双至强服务器、双皓龙服务器,就让大家看看什么是“双响炮”服务器!呵呵,听着新鲜吧,一会看着我装,更新鲜。

  好了,赶紧请今天的主角“双响炮”登场吧。从外观看这家伙,还真是普普通通,明明就是一台1U服务器嘛。长度也不过70厘米出头,不仅不显长,而且和许多国外名牌1U服务器比,还显得挺短的,一点不可疑。放在电信机房的机柜里后面还剩下一大截空间。

  外表看不出端倪,咱还是打开解剖一下吧。

  机箱的拆卸很方便,总共只有两边四个螺丝钉,用十字改锥拧开之后,就可以掀开机箱的盖子,现在来一窥这台“双响炮”1U机箱的内幕吧。据千际技术人员介绍,这台双响炮机箱其实是基于一台千际麦莎风暴1U8DMS十风机1U机箱和一台千际微霸V8迷你计算机的组合,对于麦莎风暴1U8DMS十风机1U机箱,估计听说的人不少,这台1U机箱的存储量达到了极度BT的境界,竟然在薄薄的1U机箱内可以安装进去8块硬盘!这在国内外都堪称罕见,曾经引起不小的争论。而对于千际微霸V8迷你计算机,可能知道的朋友就不那么多了,这是一台千际新研发的基于迅驰移动版CPU的迷你型服务器,本来其研发的用途是用于抗DDOS的硬件防火墙,不过因为配置不错,也可以当作一台小型服务器使用,担负一般的WEB、FTP、MAIL等职能没问题。正是因为有了千际麦莎风暴1U8DMS十风机1U机箱和千际微霸V8计算机的成功推出,才衍生出现如今的千际双响炮1U机箱套件。说白了,就是在一台千际麦莎风暴1U8DMS十风机1U机箱内预先嵌入了一台千际微霸V8迷你计算机,而千际麦莎风暴机箱后面的空间还可以再安装一块12×10英寸的主板,这样一来,前面和千际微霸V8计算机加上后面组装的一台计算机,就是两台完全独立的服务器了,真正实现了在1U机箱内藏入两台独立服务器。

  对于千际麦莎风暴1U8DMS八硬盘1U机箱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我原来专门写过文章描述如何用它来组装带有8个硬盘的1U服务器,目前在国内这是可以安装最多硬盘的1U机箱了。请看下图:

  这是装好8个硬盘的麦莎风暴1U机箱,我们下面就是要把那台千际微霸V8小服务器装入那8个硬盘所在的位置,所有8个硬盘的固定螺丝柱都要拔下,然后重新在机箱中部加上两个硬盘的固定支架。

  这是千际网站上提供的“双响炮”1U机箱的安装效果图,中间安装的两颗硬盘,一颗连接到前面的小服务器,另外一颗连接到后面的标准ATX主板――一块英特尔915GAV主板前后两台服务器,可以实现同步开机关机:

  好了,别光说,进一步来分析一下这台千际“双响炮”的内部结构吧,了解清楚了才好开干,从前向后先看前面的小服务器。

  这就是千际微霸V8迷你计算机,怎么样够小吧,不是这么小,怎么能藏入另外一台1U机箱内呢?

  机箱:千际专门研发的超小型机箱,高度仅4厘米,宽度36厘米,前后长度仅仅23.5厘米!比一般的1U机箱更薄更小,所以可以嵌入到一台千际麦莎风暴1U服务器机箱内,实现在1U机箱内放两台主机!备有特制开关引线和电源引线,外面看是单开关和单电源线,却能实现双机同时开关机,对于那些想在1U服务器内放置一台硬件防火墙或者多放置一台小服务器的用户来说,别提多合适了,多放了一台主机或防火墙,却只需付出一台服务器的托管费,因为外观根本看不出里面是两台电脑,只需给机房200元多租个IP地址即可实现双服务器功能,适合7×24小时长期运行环境。

UEFI固件、服务器、嵌入式产品、开源硬件…

我不止一次被邀请回答如何在使用Kabylake和Coffeelake的电脑上安装Win7的问题,还有一次被邀请付费回答,这也是我在知乎上得到的最大的一笔rmb。是啊,诚然Win10更好用,更快地启动、更安全和界面友好,但还是有很多人还在坚持使用Win7。正如托尔斯泰说的:…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优秀的鸡汤文都是有套路的》前几天/最近/不久前我正在和我一个闺蜜/朋友/同事/下属/哥们在聊天/面试/下午茶/逛街/摔跤。然后他说balabalabalabalabalabala。然后我不由得感叹/忽然发现/猛然惊觉/真没想到/竟然如此。 小丽/阿娟/涛姐/丽丽/阿花/阿猫/阿狗…

山楂糕、枣泥饼、酸奶冰棍 ——微信公众…

发一下我2017年在知乎印象深刻的阅读记忆(不完整),欢迎大家也分享:

收录于 编辑推荐 ?

谢邀。 这种问题我真的应该收费的,所有点了赞同的都欠我一顿饭啊。 先写给普通人的“基础篇”。 首先要说明,大量的法律问题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才能解决,法律搜索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不过根据我帮亲友处理法律问题的个人经验,普通人遇到的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显卡怎么安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