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手机模型电击模型月刊扫描件,充电了就绿灯亮对吧?可是充电了是变成绿色的灯,我觉得是充进电了,但是。白色亮光的

  儿子还在熟睡,男人在门缝中看了又看。从窗帘缝隙中射进房间的午后阳光斑驳地照在凉席上,空调的声音和儿子均匀的呼吸声混合在一起,让人昏昏欲睡。

  男人抬手看了看表,他提醒自己现在还不到睡觉的时候。

  他的妻子出门买水果差不多该回来了,想到即将要做的事情,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他走进厨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果刀,用指尖测试了一下锋利的程度。

  “最好不要吵醒儿子。”他想,“他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她也什么都不知道,你们都是无辜的,只是我……”

  “你在那儿念叨什么?”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男人吓得一哆嗦,指尖被划了一道口子。他藏起刀,回头看着妻子,“你回来啦。”

  “是啊,外面太热了,我得洗个澡。”女人捋了捋头发,她提着水果走过男人身边,“你在厨房发什么呆?小说又卡住了吧?我早就说过,你写不出什么好作品出来。”

  “是啊,我今天几乎没写什么。”男人苦笑。

  “那就休息一会儿,儿子呢?”女人拉开冰箱,把刚买的水果一样一样拿进去,归类放好。

  “他睡着了。”男人说。

  厨房里安静了下来,男人拿起手里的刀,眼睛盯着女人的脖子。

  如果一刀割得够深,她就叫不出来了,男人想。

  “你拿着刀发什么呆?”女人突然回头说。

  “啊?我…哦,我想削个苹果。”

  “哟,今天奇怪了啊,你还主动削苹果,以前你可都是连皮吃。”

  “现在苹果农药很多。”男人讪笑。

  “行吧,”女人边走边脱衣服,“我去洗个澡,然后陪儿子睡觉,你要不要也来?反正你今天也写不出什么。”

  “不了。”男人木讷地说。

  女人叹了口气,“真是服了这一家人,你有抑郁症,儿子是自闭症。我要是哪天死了,你们俩可怎么办?”

  没等男人回答,她就去了浴室。

  浴室里的水声让男人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几分钟后,女人在浴室里喊他,“我说,你看见我的框架眼镜没有?我明明出门前就放在浴室里的。”

  女人在浴室里眼睛紧闭,她近视得厉害,再加上现在眼睛里有水,几乎等于是瞎子。他又拿起刀,这次他下定了决心,就在浴室里完成这件事。

  “没有。”男人的声音冷冷的,“面对着我,你脖子上好像有东西。”

  “我看看。”男人说着,眼里流出了泪水。

  他找准了地方,用力挥动着手里的刀。女人的热血喷了出来,在这样的天气里,男人觉得这血太烫了。

  她来不及发出声音,人就软了下去,地上很滑,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只手捂着脖子,一只手死死抓住男人。

  男人看着她,眼神充满了悲悯。

  几分钟后,女人动不了了。男人掰开她的手,朝卧室走去。

  “时间差不多了,”他说,“儿子,很快我们又会见面的。”

  儿子皱着眉头,翻了个身。

  斑驳的阳光照在了男人的身上,他的影子覆盖在凉席上面,覆盖子儿子身上。

  手里的刀在滴着血。他低头看到妻子的一滴鲜血挂在刀尖,在阳光下很刺眼。他缓缓爬上床,让儿子枕在自己的手臂上。儿子的睫毛很长,在轻轻地抖动。

  男人很好奇儿子这时候在想什么。他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知道,医生告诉他,自闭症患者不可能和父母有什么感情交流。

  他把刀放在了男孩的脖子上,在痛哭开始的一瞬间,用力划拉了一下。

  整个家都被红色的液体包围了。

  “结束了吗?”一个声音在男人的脑海里响起,他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这仅仅只是开始。”

  在C大的大型教室里,一位戴着眼镜,外貌斯文的中年医生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述着PPT上的精神病病例。这是学校组织的一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讲座,主讲的是C市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冷宁,他正在讲述一个女歌唱家因为童年阴影所导致的在唱歌时会突然产生窒息感觉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医生采用了催眠疗法,将病人过去的阴影疏导开,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了。

  “这是非常典型的‘转化型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冷医生放下手上的遥控,让PPT停留在最后的一页,“大家注意到,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以运动系统或者感觉系统的机能性障碍为主,但却找不到明显可见的器质原因,如果仔细观察,通常还会发现这些症状违反了一直的神经病理学常识。在这种病症下,病人常常会选择某些身体症状来表达他们的心事,这有些隐喻的意味在里面,正是这种微妙的隐喻,让心理学和哲学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教室里响起了一些讨论的声音,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这个例子不太真实。根据您所说,病人因为和姨夫的关系不好,并且姨夫还曾经试图强暴过她,这种在记忆里应该是十分……”学生一下子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

  “坐下吧,”冷教授微笑道,“其实我还是比较习惯大家称呼我为医生。我明白这位同学想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在过去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很容易刻下烙印的,应该时刻记起,而不是需要催眠才能唤醒。这话的前半段是对的,从她的病情来看,那些症状和过往的烙印都是有关系的。可是这种痛苦的记忆,人们是否真的愿意时刻记起呢?当生活中发现一件让人一想起来就会难受,紧张焦虑的事情,内心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强迫你尽快忘掉。就像火葬场里父亲苍白的面孔,奶奶在病床前痛苦地咽下最后一口气,父母在你们幼年时期无休止地争吵,甚至动手,任何你们能想象到地痛苦,实际上你们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应该忘记,久而久之,就真的‘忘记’了。”

  “那催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另一个女同学站起来问,“比如像电影里那样,用各种各样的道具,几秒钟就可以让人敞开心扉,或者去做一些很可怕的事情。”

  “这个问题很值得说一下,你先坐下来。首先,催眠疗法不是万能的,不要去过分渲染催眠在治疗精神病症里的作用。在歇斯底里症的症状里,催眠是比较有效的,还有解离型人格障碍,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多重人格,用催眠也有一定效果。”冷教授看了看中间右手边的角落,像是在组织语言,“至于你说的电影里那种,几乎是不可能的。催眠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患者的配合。如果我强行把你困在椅子上,让你进入催眠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大师都做不到。”

  “那可怕的事情呢?”女同学问。

  “你是说犯罪吗?”

  “哈哈,那我的回答可能会让很多喜欢猎奇小说或者电影的同学失望了,那也是不可能的,催眠并不能诱使他人去进行犯罪活动。我之前说过,催眠是一个需要时间和信任的过程,然后还需要通过暗示来慢慢进入催眠的状态,可凡是违背病人道德的暗示都是不起作用的,他不会拿着匕首去捅人,也不会拿着毒药放进别人的杯子,虽然在我的办公室里弄点镇静剂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没有人会那样做。关于催眠疗法的争议也正是在此,好的暗示造成好的后果,坏的暗示会让病情加重,这是一个医生的经验和技术的问题,而道德也不是我们能够干预得了的事,所以大家不要神话催眠,更不要妖魔化催眠。”

  “那弗洛伊德呢?我曾经看过关于他的一些书籍,医生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他的性源说?”

  同学的讨论声更大了,冷宁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再讨论下去,就和我今天来的目的相违背了。关于性源说,如果还有机会见面的话,我会引用另一个病例来讨论。我们今天要聊的是关于压抑与释放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压力很大的群体,所以校领导才会要求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

  “通过刚才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出来,催眠是降低病人的心理潜抑,重温那段她可疑遗忘的情感性创伤经历,将它们发泄出来。这件事的本质是合理地发泄积压的情绪,病症就会自然消失。所以说,”冷医生重新拿起遥控,PPT上的内容变成了比较浅显易懂的有关释放压力的内容,“释放压力,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

  正午时分的校园很安静,但是冷宁总觉得C市的太阳能把人晒出幻觉。此时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准备午休,他婉拒了校领导一起吃饭的建议后,打算独自开车回医院。最近他手上有个病例很特别,当事人昨天下午刚刚才住进他们医院,他迫不及待地想见一面。

  这名病人他曾经在司法精神鉴定中心见过一面,那时候他是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由办案机关委托来鉴定的。他作为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人之一,给出的鉴定结果是犯罪嫌疑人患有解离型人格障碍,案发时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故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

  这件事在网络上的轰动不小,大部分网名不太了解鉴定的具体流程和方式,总会有一些阴谋论在作祟,不过这在冷宁的眼里已经见怪不怪了。

  走到中间车附近的时候,冷宁开始后悔把车停在了室外停车场,现在自己的车已经烫得可以把自己热熟在车内。他皱着眉头钻进去,发动汽车后打开空调又退了出来,想等凉快一点再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击模型月刊扫描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