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是真的故事《聪明的小白》 密室什么的完全难不住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字,字写的很难看,字帖练练没什么效果。小孩很聪明,就是有点调皮,坐不住....._百度宝宝知道  此为前言:  之前笔者聊做游戏,发了个《姓名中的秘密,看一看历史强人的名字究竟有多强》的帖子。  结果,没想到啊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引来不少网友主动联系咨询。  更没想到啊没想到,短短几天时间,此帖子就被打入冷宫近乎封杀了。  有兴趣的,可以先去那个帖子看看哦。说不定哪天被彻底灭掉,就没地方看了。  以下开始正文:  此帖子,正文只有一段话,文字如下:  1.凡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儒释道、风水八字起名算卦各类国学问题,吹个牛,笔者都略知一二。因此,方才有了《但凡是真正的国学问题都难不住本人的狂人贴》,这个疯狂的名字。  2.此帖子,目的之一,在于解疑答惑。只要你有相关问题,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具体应用,都能够提供比价正确的答案。 目的之二:在于分辨真假正邪。鉴于现今国学风潮,鱼目混珠之流太过泛滥,笔者原以微薄之力、一二浅见,帮助大家加以辨别。  3.此帖子的基本流程为:请有问题的网友留言提问,笔者针对问题,做出回答。笔者的回答,会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而或长或短展开论述解答。也有可能,因所提问题毫无意义,笔者也不回答的。  4.笔者不是什么砖家叫兽,更不是靠国学的招牌混社会做生意的各种大师。本是无偿解答,因此也不无义务向你保证什么。你认为讲得对,就赞一个。你认为讲的不对,就请离开。不要在网上纠缠不休,搞人身攻击之类的龌龊事。此类人,连基本的人都做不好,有何资格谈论国学啊?  以上。  2017年,七夕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910次 发图: | 更多
  当今国学,笔者分为以下几类:  1.学究派。也就是正统官方主流学术观点了。此类中人,都是吃官饭说官话的。非常讲究学术传承,谁的弟子,就必然继承谁的学术研究观点。比如百家讲坛中易中天等很多明星学者。这些人,身份地位比较高,因此非常容易取得话语权,并获得大众的认同。  2、秀才派。所谓秀才,即知识分子。没有老学究的官方身份和权威背景,但是却也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很是有些特立独行的师心自用的研究观点。这一类人,默默无闻者,私下里工作之余开展各种学术研究,比比皆是。  3、宗教派。此类人,都或多或少具有儒释道的宗教界身份。以世外高人的形象出现,并从宗教的角度,讲解一些国学问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南怀瑾了。  4、江湖派。此类人,就是社会泛滥成灾上的各种大师活佛了。这种人,江湖气非常浓厚,一切言行的出发点,不外求财二字。比如搞天价养生班的李一,再比如,各种出书的著名风水大师。  5、科学派。此类人,都是根据现代科学结论,来重新解读研究国学。笔者个人认为,这是一帮非常天真可爱的人。  6、现代派。这一类人,满脑子都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却用现代人的脑子,去硬套古人的学问。用一些心灵鸡汤或小段子、小故事或小资情调,去强奸古人的国学。其中混的最明白的,莫过于讲论语的于丹。此流派,深受社会上大量的拥有一张高等文凭的伪知识分子的欢迎。  7、隐士派。此类人,都各有各的秘密传承的,不过都不愿讲出来。默默隐藏在人海中。但是,这些人,都各有各的真本领的。或是宗教修行,或是琴棋书画,或是舞文弄墨,或是风水占卜,各有各的诀窍的。这些诀窍,不能形之于文字,但是在实践中,用起来很灵的。  8、圣贤派。真正的活菩萨一样的人物,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还是有的。并不是只有古代才有圣贤,当今社会也有的。只不过,遇到了,大多数人也认不出来罢了。世上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认假不认真的。就像漂亮的小姑娘,她就是喜欢痞子气的小流氓,就是喜欢上当受骗。无论好小伙多真心,她就是不喜欢啊。奈何!
  试举一个例子。  笔者有个林妹妹一样的师妹,非常喜欢六世达赖央仓嘉措的诗。经常在哪里读一读。  结果今年,笔者发现他读的那些,很多都不是六世达赖央仓嘉措的诗。  比如:《那一天》,就假的不能再假,却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六世达赖央仓嘉措的情诗。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再比如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见与不见 》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以上三首,都不是六世达赖的诗。
  可是呢,明知其假,人们就是喜欢把这些诗强加给六世达赖。他们只喜欢塑造一个自己心目中想要的六世达赖,而不是真实的六世达赖。这种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理。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人类心理现象。  在几乎所有的国学爱好者和国学研究者中,也都具有类似的心理。人们都只喜欢自己愿意喜欢的那个国学,而喜欢真正的那个国学。叶公好龙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上小学就知道了。不过呢,几十岁了,也还是再犯这个毛病啊。
  评价一下民国武林人物?那是最后的巅峰
  楼主你什么都不说,我们怎么学呢,想问一句,你对易经的研究怎么样?
  我推荐一个贴子:,此人说他自己很厉害,我也不懂,你去看看,不知你会认为怎么样。
  不过你和那个懂易经的,都把这些拿来当生意做了,我觉得好像有点过了。
  周易的作者是谁呀?
  楼主,能聊聊《黄帝内经》的成书大致历程与时间吗?谢谢。
  逗比,哗众取宠!
  有些人看文章不看标题,本来就讲了是狂人帖,。
  看到问易的。因此讲一讲易。  首先,所有人都讲易由伏羲,黄帝,周文,孔子所一脉传承。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  周文王之前,并无易。易这个字,是周文王所提出。  周文王之前,伏羲称作卦象,神农称作连山,黄帝称作归藏,文王称作周易。  各是各的学问体系,各个不同。  后世人,把卦象叫作先天易,又说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易,这是最错之处。  世上只有一个易,那就是周易,决无什么连山易归藏易。把一切都归入为易,本来就是错。  而所谓周易,并不是周文王的易,而是有其真实重要的意义。  总之,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中华先民,有一个总源头,就是伏羲卦象。以此演绎发展,先后出现三种大道之理,一者连山,一者归藏,一者周易。  周易也不是周文王一人的功劳,上有尧舜禹为开端,下有周公孔子为完善,此为中华圣人之学的正脉。  正脉为教,教外别传,类似禅宗之于显宗,密宗之于小乘佛教,周孔圣人教化外,还有老庄列道家一脉,此为奇脉。  有显有密,有正有奇,奇正相生,为国学之根本。  因此,本人起名,易生儒道。即此义。
  此上一句写错,应为,密宗之于大乘
  楼主,既然你不想把核心的思想公布于众,我也理解。那就讲些边边角角的东西也行啊,至少让我们看客也知道一些未知的东西。
  继续。
  楼主你讲到哪里算哪里吧,毕竟是你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强求。只求你能勤快点
  想请楼主说说《诗经》和《楚辞》。
  楼主那你就讲讲周易吧
  楼主那你就讲讲周易吧
  诗经和楚辞,是两种文化。这是必须首先明了的。  这两种文化,艺术形式的根源,其实都是音乐。音乐,在先秦时候,是古人异常重视的大道之学。可惜,一般来讲,凡是搞艺术的,因为对于帝王贵族的依附性最强,但凡一发生动乱战乱,这些人必然是最先饿死的。因此,孔子所留五经,唯有乐经,完全失传了。  乐经失传,诗经楚辞这些同音乐息息相关的诗歌,也就成为了一个类似于失去灵魂的躯体。看上去,躯壳一般的文字都还存留,和活着时一样,但实际上,就像死人一般无法运作启用。原有的功用,发挥不出来。原有的奥义,也不被人所理解。这就是汉朝以来的诗经、楚辞的尴尬地位。  后世人,只能通过死记硬背,通过文字研究,去认识诗经楚辞。可想而知,研究成果和认识,会出现多大的偏差和错误了。
  楚辞之中,一般把《离骚》定为最好作品,是屈原的代表作。但是,真正具有文化代表力的,是《天问》和《九歌》。  尤其是《九歌》,是真正展示屈原其人伟大不凡之处的关键所在。  一般人认识屈原,都是按照几千年主流学术观点去看,是个大大的忠心报国之人。特别符合后世所谓宋明儒家那些人的价值观。  但从《九歌》,可以看出,屈原其人,具有类似于周公定礼乐一般的意识和行为的。从这一角度看他,才会看到他的心里去。  《九歌》,一般认为是古人祭祀神灵的颂词。这个观点,还是不太准确。《九歌》,应该是先有祭祀和乐曲的《九歌》原型,之后才有屈原文字版本的《九歌》。这有点像宋词的填词,先有乐曲,之后按照乐曲填词。《九歌》,是这样一个作品。  同样的,《诗经》中的《大雅》和《颂》,也是配有专门的音乐的。这样研究起来,才会更加符合古人原貌。  但是,痛惜万分,早已失传几千年了。已经无法研究了。只能望文生义,望而兴叹了。
  几乎所有专家学者,都默认《九歌》为楚国特有文化的祭祀文化。认为楚国有一个南方文化,北方的诸侯各国和周天子有又一个文化。这种认识,极端错误,是秀才的见识。  原因很简单,这种人不懂政治、国家和民族。一个国家民族,一个政权,怎么可能允许其中一个诸侯自己独立具有一个文化呢?怎么可能这样无知无能呢?周公制定礼乐,礼乐即国家的宪法制度,其目的必然是推行全国的。全国人都遵循执行,这样才有了国家政权的稳固啊。  所以,笔者所讲《诗经》和《楚辞》是两种文化,并不是南北方地域文化,而是古人统治运用到的两种文化。一种,为神权。一种,为人权。《楚辞》中的《九歌》,是神权的文化,《诗经》中的《大雅
颂》,是人权文化。  古人讲天地人三才。天地对应鬼神,天地鬼神,宇宙奥秘,都属于外部,都属于神权。而人中的圣人圣贤,属于人文,是内因,属于人权。  总有人喜欢割裂东西方文化,喜欢对立古人文明和现代科学。其实,按照天地人的分类,现代科学中的人文和科学家都是人的范畴,科学所研究的哲学、物理、化学、生物诸多领域,是天地的范畴。  这里,天和地有所区别,形而上的为天,形而下的为地。几乎所有科学都是地的范畴,唯独哲学以及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大一统等属于天的范畴。  所以,古人说是鬼神,但其实对应的仍然是天地,讲的还是宇宙。并不是一句迷信可以简单否定的。
  楼主加油
  又没人问问题了。  现在的人,难道连难为人都不会了吗?
  请问楼主,对于幼儿,儿童,少年,青年等不同人群怎么选择国学读物,怎样学习国学经典,到达什么效果比较妥当?
  @易生儒道
09:48:21  看到问易的。因此讲一讲易。  首先,所有人都讲易由伏羲,黄帝,周文,孔子所一脉传承。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  周文王之前,并无易。易这个字,是周文王所提出。  周文王之前,伏羲称作卦象,神农称作连山,黄帝称作归藏,文王称作周易。  各是各的学问体系,各个不同。  后世人,把卦象叫作先天易,又说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易,这是最错之处。  世上只有一个易,......  -----------------------------  文王拘而演周易。  话说文王被纣王幽禁在羹里,整天无所事事,想入非非。不知那时候有冇得筷子(著),可能是文王吃完后把筷子留下,搞了三副筷子,把它们当龟板,摆来摆出,算算自己还能出去吧,后来把心得写下来就成了周易。
  我提一个问题,五运六气中的南政与北政怎么分别?即什么是候是南政,什么时候是北政?
  @高山仰止无人居
15:38:00  我提一个问题,五运六气中的南政与北政怎么分别?即什么是候是南政,什么时候是北政?  -----------------------------  高手啊,内行人的问题。  首先提一点,此为中医的问题。严格讲,同国学的范畴,还是不太一致的。所谓国学,是圣贤教化。在此范畴,即尧舜禹孔子老子庄子周公文王等圣人的事业范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人懂得看病的。  但是呢,又不能真说中医同国学无关系,把中医排斥出去。因为,中医的根源,来源于易,来源于圣贤修行境界的微细严密观察,同样也来源于道。人身一天地,易理讲天地,医理讲人身,本质上是一个体系的。因此,还必须问答朋友的问题啊。  回答之前,先申明,本人从未涉及研究过此问题。不过是看到问题后,粗略看了一番经文出处。所以要求笔者讲得很内行,是不可能的。笔者一不是医生,二也不是全知全能的非人类啊。所以,只能将其中的大道理。希望能有所帮助。  政者,以之为正。以之为正,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以之为内,以之为本,以之为君。反之呢,自此而外,都是偏的,都是臣民。  以八卦讲,君一而臣七。以天干讲,君一而臣九。此为先天不易之君,万世不磨,不生不灭,无生无死,不南不北。  经文中所讲,南政北政,此为后天之君。后天之君,比如朝代更替,即是五运五行流转,金木水火土轮流当政。天下大事如此,人身气脉也是如此。莫不是根据宇宙天地的运转而同步运转。佛家讲,轮回生死,人人都难以逃脱天地之规律的。这是中医的最根本所在了。  接下来讲南北。南北,也有先天后天两种。先天南北,为无和有,演化为死和生。后天南北,为水与火,冬与夏,为秒有生出之后的轮回变化。  此处的南政北政,即是后天南北。
  具体讲到经文,原文如下: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此段文字,讲得极明白。  北统三泉,南统三天。共有八卦。从此而入门研究,必有所得。  此处,泉和天,是卦象用语。  泉者,坎卦。易经蒙卦,其卦象为山下有泉,上艮而下坎。坎为泉也。  天为乾卦,这个不用说的,都知道的。  先天卦,以乾为南。后天卦,以坎为北。南北的由来,即在于此。
  那么问题来啦,为什么有一年用先天,有一年用后天?  这又牵涉到河图洛书和天干地支的学问了。  就不深入展开了,呵呵。
  @易生儒道
09:48:21  看到问易的。因此讲一讲易。  首先,所有人都讲易由伏羲,黄帝,周文,孔子所一脉传承。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  周文王之前,并无易。易这个字,是周文王所提出。  周文王之前,伏羲称作卦象,神农称作连山,黄帝称作归藏,文王称作周易。  各是各的学问体系,各个不同。  后世人,把卦象叫作先天易,又说有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三种易,这是最错之处。  世上只有一个易,......  -----------------------------  @古道风人
16:48:26  文王拘而演周易。  话说文王被纣王幽禁在羹里,整天无所事事,想入非非。不知那时候有冇得筷子(著),可能是文王吃完后把筷子留下,搞了三副筷子,把它们当龟板,摆来摆出,算算自己还能出去吧,后来把心得写下来就成了周易。  -----------------------------  竟然连文王生而圣知都不知道。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如同释迦牟尼一般唯我独尊的圣贤境界,然后学习了一辈子。到老了,把中华文化集大成于一本周易。竟然被你说成了无所事事想入非非。  真的够够的了!无法忍受这样的带有歧视的、浅陋无知的见解。
  楼主,有个小问题困扰我,杜甫的登高中,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还,这个还应当怎么读
  整本内经,就这个没有明说,个人以为,阳年为南政,阴年为北政,但不敢下断言。
  @节能降耗
19:02:00  楼主,有个小问题困扰我,杜甫的登高中,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还,这个还应当怎么读  -----------------------------  这句应该为,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字,以现在语音读,是不押韵的。因此,不能当做回来读。你问的问题,是在此处吧?  一个回,一个黑,一个折,一个摘,等等字,在古人时候,读音都是不同于我们的。以前上学时,老实讲多音字。其实多音字的由来,很多都是因为这类原因。官方语言一个音,古人文章中又是一个音。因此出现了多音字。  同多音字相类似,还有通假字。也是由于读书时,古今字义无法统一,无法做到一致,被逼无奈发明出了通假字。  此处的回,若你读过另一首词的话,自然就不会发此疑问了。嗯,换句话说,你读书太少或是读书不用功啊。  宋代词人晏殊,有一首千古绝句。原文如下: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易生儒道
20:32:04  可是呢,明知其假,人们就是喜欢把这些诗强加给六世达赖。他们只喜欢塑造一个自己心目中想要的六世达赖,而不是真实的六世达赖。这种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心理。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人类心理现象。  在几乎所有的国学爱好者和国学研究者中,也都具有类似的心理。人们都只喜欢自己愿意喜欢的那个国学,而喜欢真正的那个国学。叶公好龙的故事,相信很多人上小学就知道了。不过呢,几十岁了,也还是再犯这个毛病啊。  -----------------------------  人性之弱点。
  请问楼主 元亨利贞 的涵义 谢谢
  好帖子,千万别太监!
  @qyg999
10:38:04  请问楼主 元亨利贞 的涵义 谢谢  -----------------------------  这个话题太大。不好回答啊。这是易经的一大核心所在。  古人解元亨利贞,一般都是四象,再配上太极图。然后顺转一圈,把元亨利贞四个字分别放在太极图的四个角上。  但是呢,里面问题很大的。  严格讲,真懂了元亨利贞四个字,基本就悟道了。这是道的四个方面。  佛家有三身四智的提法。中国呢,讲天地人三才和元亨利贞四德。  真正的圣人,其道理都是相通的。都讲得一个真相,不二法门,绝对没有第二个的。
  顶一个
  本人读书少,问个简单的事,道德经核心是什么?我所看到的解释好像就是个万金油
  请问,您懂不懂古汉语的发音
  继续提问,让问题来得更猛烈些  更专业刁钻些
  既然风水也难不住你,那我想就堪舆学罗盘和九天玄女尺的使用方法,请教一下!主要是分金定穴和穿堆下卦......  另外,希望能把阳宅“九宫飞星”全套图谱,给一份复印件,可以付钱!
  但凡是真正的国学问题都难不住本人的狂人贴  ----预设的逆否命题,就是“凡是能难住本人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国学问题”  呵呵呵。
  @lafayette-14 13:08:59  但凡是真正的国学问题都难不住本人的狂人贴  ----预设的逆否命题,就是“凡是能难住本人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国学问题”  呵呵呵。  -----------------------------  你这逻辑,太初级了。  应该是,凡是回答不了的,都否定它不是国学问题。
  @lafayette-14 13:08:59  但凡是真正的国学问题都难不住本人的狂人贴  ----预设的逆否命题,就是“凡是能难住本人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国学问题”  呵呵呵。  -----------------------------  既然能推诿扯皮把难题绕开了,就难不住啊。
  楼主的意思是凡是难住他的就不是真正的国学,言下之意,他就是国学,确实该吃药了
  @午夜的飞蛾-14 15:11:48  楼主的意思是凡是难住他的就不是真正的国学,言下之意,他就是国学,确实该吃药了  -----------------------------  人气缺乏,就靠你们了。黑粉也是粉啊。加油
  有些人,基本的正反话,都听不懂。赶紧去郭德纲那里,多听几段相声啊
  @苹果贵族衣柜
09:58:39  既然风水也难不住你,那我想就堪舆学罗盘和九天玄女尺的使用方法,请教一下!主要是分金定穴和穿堆下卦......  另外,希望能把阳宅“九宫飞星”全套图谱,给一份复印件,可以付钱!  -----------------------------  风水,是个大学问。风水,最先发端,已经不可考证了。不过呢,根据一些古人定居点,懂风水的人,就能够知道古人掌握风水这门学问,是那个时代。  比如,笔者所知道的,甘肃平凉崆峒山,为广成子修道之处。若是懂行的话,会看处崆峒山风水的好处来,便知道,那个时代,也就是黄帝时代,古人就懂风水的。  再往后,周的发源地,秦的发源地,等等,都是古人非常精通风水的最佳证据。  但是呢,还有一种分类方法,也就是古人真正提出风水这门学问的时间。据历史记载,是东晋的郭璞。相传,郭璞也是修仙之人,是著名的神仙许逊的弟子。  这样一个人,写出了一本中国最古老最根本的风水经典,《藏经》。自此而后,方才有了风水这门可以学习研究的学问。而在此之前,古人都是知而用之,以运用为主,并不写书传世的。  有了写书,人们不再通过修道或者是亲身传授的途径明白风水之道,而是通过各种风水书籍来了解风水之道。  禅宗讲,文字障。老子也说,智慧兴,大道废。  后世的风水,大多都死在了风水术这一事物上。越研究越发达,越研究流派学问知识点越多。  你所问的罗盘、九天玄女尺、分金定穴、穿堆下卦等等,都是后世人的研究成果。是高度发达的,高度繁荣的,高度总结的,一门专业科学技术啊。  但是呢,返回源头,看看最早先的风水,这些人都脱离不了修道二字啊。没有修道,可以说就没有风水,绝无可能发现风水的秘密的。  学再多,也是歧路亡羊罢了。歧路亡羊,是庄子的非常深刻的一个寓言,建议认真参悟一番。  以笔者所了解的风水,真风水必然是大道至简的。假的,反而花样翻新,异常繁复杂难啊。  看你问问题,应该是个内行人,有个故事,你不应该不知道。传说杨筠松万年给人看风水,都是拄着一个拐杖,去了把拐杖放地上,拐杖的头就是向。何其简单?  请问他是有罗盘,还是有分金?
  请教:也字本义的变化。
  @苹果贵族衣柜
09:58:39  既然风水也难不住你,那我想就堪舆学罗盘和九天玄女尺的使用方法,请教一下!主要是分金定穴和穿堆下卦......  另外,希望能把阳宅“九宫飞星”全套图谱,给一份复印件,可以付钱!  -----------------------------  @易生儒道
15:38:32  风水,是个大学问。风水,最先发端,已经不可考证了。不过呢,根据一些古人定居点,懂风水的人,就能够知道古人掌握风水这门学问,是那个时代。  比如,笔者所知道的,甘肃平凉崆峒山,为广成子修道之处。若是懂行的话,会看处崆峒山风水的好处来,便知道,那个时代,也就是黄帝时代,古人就懂风水的。  再往后,周的发源地,秦的发源地,等等,都是古人非常精通风水的最佳证据。  但是呢,还有一种分类方法,也......  -----------------------------  你说的那是表面!杨筠松是我派的前辈......地看了,下葬之人的8字、起卦穿堆依旧要手动操作的!要是龙脉,手绘山形水势图也不能少!  忆昔当年杨救贫,  此仙去后有谁人。  出去寻龙一身雨,  垮鹤归来两袖云。  地理图中藏地理,  天文机里隐玄机。   一杯荐送承天府,  永享山河乐太平。
  @易生儒道: 举报
评论  你不要说这些无用的空话,提出来一个真有高度、真有难度的问题,才显出水平。还是那句话,就怕你不难。  -------------好,你牛皮,  问你几个简单的国学问题:  1,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异同以及其背景;  2,“鹅湖会”参加者是谁,他们各自持什么观点,争议的结果是什么;  3,今文派为何要宣传“五德说”,其含义是什么;  4,孔子曾说“加我十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也”,也就是说易经其实和孔子并无太大关系,请问汉初尊儒以“孔子之术”设“五经博士”的是否妥当。请证明之。  5,孟子宣称孔子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烦请用孔子自己的文字来证明孟子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一共五个问题,
  @苹果贵族衣柜
09:58:39  既然风水也难不住你,那我想就堪舆学罗盘和九天玄女尺的使用方法,请教一下!主要是分金定穴和穿堆下卦......  另外,希望能把阳宅“九宫飞星”全套图谱,给一份复印件,可以付钱!  -----------------------------  @易生儒道
15:38:32  风水,是个大学问。风水,最先发端,已经不可考证了。不过呢,根据一些古人定居点,懂风水的人,就能够知道古人掌握风水这门学问,是那个时代。  比如,笔者所知道的,甘肃平凉崆峒山,为广成子修道之处。若是懂行的话,会看处崆峒山风水的好处来,便知道,那个时代,也就是黄帝时代,古人就懂风水的。  再往后,周的发源地,秦的发源地,等等,都是古人非常精通风水的最佳证据。  但是呢,还有一种分类方法,也......  -----------------------------  @苹果贵族衣柜
22:08:47  你说的那是表面!杨筠松是我派的前辈......地看了,下葬之人的8字、起卦穿堆依旧要手动操作的!要是龙脉,手绘山形水势图也不能少!  忆昔当年杨救贫,  此仙去后有谁人。  出去寻龙一身雨,  垮鹤归来两袖云。  地理图中藏地理,  天文机里隐玄机。  一杯荐送承天府,  永享山河乐太平。  -----------------------------  你这逻辑,聊天真是费劲。请问,杨筠松是唐末人,而八字是明代才有。你所谓的“下葬之人的8字”这个做法,是哪里来的?一个唐朝人,搞出了明代人才有的知识,可能吗?这样的流派,每一个都说自己有个了不起的祖宗。可这祖宗,真的是你的吗?  研究学问,千万不可意气相争,更不可有问题视而不见。
  @lafayette-15 12:28:11  @易生儒道
评论  你不要说这些无用的空话,提出来一个真有高度、真有难度的问题,才显出水平。还是那句话,就怕你不难。  -------------好,你牛皮,  问你几个简单的国学问题:  1,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的异同以及其背景;  2,“鹅湖会”参加者是谁,他们各自持什么观点,争议的结果是什么;  3,今文派为何要宣传“五德说”,其含义是什么;  4,孔子曾说“......  -----------------------------  还真是简单的问题。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啊。不过是些知识点罢了。  你的学问,还停留在文字知识的层面啊。
  一个个回答吧。没什么价值的问题,但是真的很繁琐啊。之前的朋友,问了一个南政北政,倒是个真正深刻的问题。  首先,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不只是尚书有古文、今文之争,诗经也有古文今文之争。这个争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经书的来源。  来源不同,所以产生了古文和今文。  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个历史背景——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儒,导致先秦文化产生了大萧条甚至到了传承断绝的危险程度。  有多危险呢?举个例子。汉朝建国后,政府征集民间的老人,让他们口诵经书,记载整理下来后,全国人才有书可读。就是这样的岌岌可危啊。  这些由老儒门记忆背诵出来,再用汉朝人的文字记载下来的经书,就是今文。包括今文诗经,今文尚书,等等。  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鲁壁出书。从山东孔庙的墙壁隔层中,发现了古文字版本的经书。很想现在的帛书老子,通过考古手段,寻到了原始的古人文字的经书。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大争论。究竟应该用古文版本还是今文版本,两派儒家人物争论不休。最后,到了东汉时,古文派取得了最终胜利,一统天下。我们现在流传的诗经、礼记等,都是古文版本。  但是呢,很遗憾的,古文尚书,却是彻底失传了。现今所流传的,是西晋时候的人编纂而成,其中文章,有一部分是真,有一部分是伪造。关于这个问题,历代学者考古研究了很多,都很有成就的。但是,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够恢复古文尚书的原貌。  既然标准的版本都不存在,谈什么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差别,就是个伪命题了。
  “鹅湖会”参加者是谁,他们各自持什么观点,争议的结果是什么;  回答如下:  百度去,谁都知道的。有什么问的必要?可笑的问题啊。  在真正的历史长河中,在真正的国学真传人的眼中,不过是三流人物的三流问题罢了。
  今文派为何要宣传“五德说”,其含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好明讲。  真正的五德说,是实用主义啊,屠龙之技。  比如,朝代更替、江山永固是皇帝最感兴趣的。因此,这个学问,最容易得到皇帝的重视和支持。  古人都是立志当天子的老师的。要说天下最厉害的学问,莫过于知道天下朝代更替了。这是抬高自己身价的,最佳法门。  比如,现在天涯的股票板块,有很多大神,能够先知先觉,让你发大财。这个学问一出来,你不服都不行。  所谓的五德说,也正是基于这一心理而出现。至于今文派所掌握的五德说,管用不管用,就难讲了。  毕竟,一个朝代好几百年呢。等到验证的时候,今文派的人早已入土不知多久了。谁管他正不正确。只要当时能用这一招,取得皇帝支持,就够了。
  孟子宣称孔子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烦请用孔子自己的文字来证明孟子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问题,看起来像个论文题目,又像个考试论述题。你是个中文或历史专业的从业人士吧。呵呵  这是个近年来考证学上的热点话题。笔者也懒得去查了,记得好像民国时候,就有人拿出来说过。  不外是在语言上玩花样,正说反说,提出不同的见解,以显自己有才学。  只想问一句,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是能修身养性,还是增进才德,还是有益于国计民生?三家村老学究最爱干这样的事。  这句话,最简单,一个字就搞定。  蚕蛹你见过吧?蚕茧中有一个虫,因此写作蛹。表示虫子被封闭在蚕茧中,能够死而复生。同样的,有一个如同蚕茧一样功能的器物,把人放进去,就是俑了。人在里面,也想象蚕一般剥茧而出、死而复生。  埃及木乃伊,就是最正宗的俑了。  皇帝自己一个人复活,孤零零一个人,多没意思。因此,身边的妻子儿女臣民奴仆军队,都把他们变成俑,同自己一起复活。复活后,自己继续当皇帝,妻子儿女臣民奴仆军队一个都不能少啊。因此,才有了殉葬制度啊。  只有相信死而复生的人,才会搞殉葬。绝对没有一个人,会去做无意义的事,无缘无故就去杀人的。  人死而复生,死前为先,复活为后。有先有后的。但是呢,孔子讲,别自己欺骗自己了,绝对没有死而复生这样的可能的,因此说,其无后乎。没有后世的,不可能复活的。  可笑后世人,那佛家道家因果报应那一套,来解释孔子的话。说孔子在诅咒这些人,太缺德了,诅咒他们生孩子没屁眼,诅咒他们绝后。这样的解释,是一种何等可怜可悲可笑的无知啊。  解到此处,还有大问题。就是传统版本的文字断句,这里也是错误的。必须重新界定。  但是呢,笔者确实不想继续讲了。也许,以后的某个时间,某个机缘,你会见到吧。
  @sz-14 17:34:26  请教:也字本义的变化。  -----------------------------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重要到,这个字搞不明白。整部论语,都看不懂的。  这个字,根本没有什么你以为的变化。只有强奸!!!!!!  后世人强奸古人所导致。  就这么回答,你听明白了没有?
  漏尽通怎么修炼?
  4,孔子曾说“加我十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也”,也就是说易经其实和孔子并无太大关系,请问汉初尊儒以“孔子之术”设“五经博士”的是否妥当。请证明之。  此处孔子所学为周易,周易是周易,易经是易经,两者不完全一回事的。  没有孔子,不可能有易经。但是,早在孔子出生之前,周易早就存在的。  你搞学问太不仔细了。
  @流逝王
15:51:14  漏尽通怎么修炼?  -----------------------------  这话说的,本身就是问题。漏尽通不可能通过修炼而得到的。  漏尽通,只是个形容词,形容一下罢了。不是真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  这又不是炼钢,有个钢铁让你去修炼。  这个话题,非常复杂的。我不知你问的究竟是那个境界层次的漏尽通。  不同阶段,是有不同标准的漏尽通。  比如,最基本的漏尽通,就是不动念。动念即漏。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这样子的境界。  在深入点,就是身体的漏尽通。这面也有很多层次,最初步的是不漏精,回复童子身。  再往上,有罗汉境界的漏尽通,有菩萨境界的漏尽通,甚至于真正达到佛境界的漏尽通。  漏尽通这个词语,古人用语非常讲究的。你必须仔细研究。  比如,所谓漏尽,就是无漏。受持住自身,丝毫不外漏。但是呢,还有一个通字啊,必须通达一切处而能够无漏,才是真正的漏尽通。正如孔子所讲,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很正的漏尽通。道家的清静二字,也是漏尽通的境界,关于这一点可查阅《清静经》。  明乎大道,然后再去修道。千万不要盲修瞎练啊。朋友!
  @流逝王
15:51:14  漏尽通怎么修炼?  -----------------------------  @易生儒道
16:06:41  这话说的,本身就是问题。漏尽通不可能通过修炼而得到的。  漏尽通,只是个形容词,形容一下罢了。不是真有这样的一个东西存在。  这又不是炼钢,有个钢铁让你去修炼。  这个话题,非常复杂的。我不知你问的究竟是那个境界层次的漏尽通。  不同阶段,是有不同标准的漏尽通。  比如,最基本的漏尽通,就是不动念。动念即漏。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这样子的境界。  在深入点,就是身体的漏尽通。......  -----------------------------  凡人能修成仙吗,就是出阳神。  回答:  根据古人所讲,能。一定能。不是一个人能,而且很多人都能,都做到了。这一点,必须毫无疑问的,证据案例很多的,确凿无疑。  但是,笔者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一枚。不知阳神究竟是如何。  另外,出这个字,不要乱用。有个进出,连最基本的净心都做不到,何谈阳神?  最后,千万不要乱看小说,比如《阳神》。呵呵  阳神,也只是个形容词。并没有阳神这一个东西,这一个境界。  道家讲神明,禅宗讲明心。都是一个东西。  不过呢,明心偏向于本真,神明偏向于妙用。我们后世人,真实修养一点也没有,都在那里好高骛远空口说白话。其实并无意义。  最重要的,是入门。入门最基本,是修心。修不是修补修饰修炼修理,而是过滤澄清。  过滤澄清,最关键一个字,是静。纯清至极,方才谈得上入门入道。何其难也。
  身体的漏尽通如何做到?
  国学的说法本身就是问题,楼主能另外起名吗?国学相对于西学起名,相对西学而言,可起名先学,西学为后学,后学并没有超过先学。士农工商,国学也可起名士学,西学也可起名商学,因为西方兴起于航海做生意的商人,商学的特质是如何玩政治而达到做运动员又作裁判员的目的,因为特朗普说政客都是资本家的狗
  楼主你写书吗?最好针对某个问题作深入的阐述,不要蜻蜓点水,这样我们也学不到什么。
  @流逝王
16:48:57  身体的漏尽通如何做到?  -----------------------------  看我文章不仔细啊  最重要的,是入门。入门最基本,是修心。修不是修补修饰修炼修理,而是过滤澄清。  过滤澄清,最关键一个字,是静。纯清至极,方才谈得上入门入道。何其难也。
  @qimingshen
22:35:41  楼主你写书吗?最好针对某个问题作深入的阐述,不要蜻蜓点水,这样我们也学不到什么。  -----------------------------  写了好几本了。你买吗?你能包销5000本以上。我马上出书,呵呵。  也不是蜻蜓点水。有时候,你以为看到了,实际却没看清楚。你以为看清楚了,却没看明白。你以为看明白了,却没有真看明白。  没看明白,就觉得是蜻蜓点水。但是,就那寥寥数语,真看明白了?  老子也不过5000字啊,谁会去一个字一个字教你,去深入阐释?  只有半瓶水或老秀才,才会干这样的童蒙之事。  人要留心,有分辨力,有见地。否则,黄金也当做黄铜的。
  开贴至今,终于遇到了一个学究派。  他看帖不留心,都不知道自己早已被笔者分类处理了。呵呵  专业研究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比如,宋明清的金石研究,近代以来考古研究,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对于国学都是极端重要的。  这位朋友,一直在强调古文、今文的区别。这个话题,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对于继承先秦诸子的学问,是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一件事。  如果连一个正确可信的文本都没有的话,所谓的学习继承,从何谈起呢?  古文的出发点,归结于一句话,就是用古文字解读古文章。  而今文的出发点,文字只是载体,文字变化了,但是文章的意思不会变的。根本没必要再使用繁琐的古文字。  所有金石研究考证以及考古的学者,必然都会是天然的古文的崇拜者。笔者也是此流派。不但要用古文字读古文章,我们还要用古人思维去读古文章。  古文字,古人思维,古文章,三者结合一体,才是真正的正宗的国学范本。  古人的思维,不但与我们现在不同,即便是和秦汉时期的人,也不同的。甚至,西周人的思维,同孔子时候的思维,都大相径庭的。  孔子讲,礼崩乐坏,这是人们思维方式发生大转变的直接证据啊。  所以读古人书,首先要搞清楚他的那句话,究竟讲的是哪一个时代的事。  比如,孔子所讲,都是三代以上,最迟也是周公时代的道理。即便是在孔子当时,那时候的人已经看孔子所讲不顺眼了,何况2000多年后的我们?  现在很多学者的思维方式,基本都是从汉朝的诸多研究而来。比如,很多研究先秦历史的,都要用《史记》做旁证。但是笔者的观点,《史记》的很多内容,都是道听途说啊。  再就是,很多人的思维方式,还会从宋明理学而来。那更加十万八千里之外了。  你若是抛不开汉朝、宋明诸多人的思维干扰,怎么亲眼看到先秦诸子的真相?要知道,宋朝理学的出发点,正是寻回儒家真意。这句话,你不觉得非常恐怖吗?  从汉朝开始,经过魏晋隋唐,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后,竟然真正的儒家,没有了,断绝了。  因此,宋朝理学,才开始按图索骥,想寻回儒家的原本原貌。但是究竟理学所描绘的所谓原貌,就真的是孔子的原貌吗?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绝对不是的。不但没有寻回原貌,而且更加扭曲了原貌。  现在,你拿着这些已经被笔者所否定的所谓专业知识专业学问,来辩驳笔者。  在笔者看来,真的是,无以言对啊。  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子拿着棒棒糖馋你。你作为成年人,会有兴趣吗?  这是我面对这位学究派朋友的真实的心态。也是笔者面对当尽一切所谓国学专业研究领域人士的真实的心态。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17:17:33  国学的说法本身就是问题,楼主能另外起名吗?国学相对于西学起名,相对西学而言,可起名先学,西学为后学,后学并没有超过先学。士农工商,国学也可起名士学,西学也可起名商学,因为西方兴起于航海做生意的商人,商学的特质是如何玩政治而达到做运动员又作裁判员的目的,因为特朗普说政客都是资本家的狗  -----------------------------  国学,是中国之学得简称。所谓中国这个称呼,是古人对于大道的极高深入了解后,所起的一个名词。这个词,不是说中央之国,而是得道之国,有道之国。  道者,离不开一个中字。比如,《中庸》一书,即是对中字的最好阐述。得了中,即是得道。  上古时候,有很多的小邦国,其中有一个邦国,他的领袖、他的臣民,都是得道之人。因此这个国度,被称作中国。这个中国,正是尧舜禹所在之处。并不是后世一些专家解释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央的意思。  因此,所谓国学,是大道之学。并不是狭隘的地理位置、民族血统所谓划定的哪个国家。  若是以地理位置讲,从黄帝开始,族群繁衍生息地几千年一直在变化。若是从民族血脉讲,魏晋、五代十国、元、清,数次民族冲突融合,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纯血民族了。但是,中国之所以还是中国,是因为大道还在,道统还在,道脉没有断绝。  只要没有断绝,就永远是中国。  所谓国学,是这样的国学。你的理解,却是偏颇了。
  楼主讲讲我国帝王术的发展脉络吧
  收藏了慢慢学习*.*
  楼主写过哪几本书,可否介绍一下,真心想拜读一下。
  关于哪几个方面的,先介绍一下,我会考录的。
  @阿凡再提
13:57:54  楼主讲讲我国帝王术的发展脉络吧  -----------------------------  帝王术,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吧  第一个阶段,圣王在位。这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啊。  中华文化,严格意义上讲,都是圣王创立的。回溯历史,三皇五帝,尧舜禹,周文王,都是圣王级别的人物。自身修行非常高的。这些人,只有圣王之道,没有帝王之术。因为,根本没有必要使用这些术。  第二个阶段,贤君在位。凡历史上歌功颂德,被后人尊崇的,如文景之治,刘秀、杨坚、唐太宗、宋
、明成祖、康熙、雍正等,诸多人物,都是贤君。这些人,都是某一方面具有圣贤之德的人。这些人也讲帝王术,但是术为人用,根本上还是以人为本。能够顺大势而行,按照现代话讲,能够按照规律办事,提前看到国家社会的大势。因此无往而不胜,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但是自身修行,还是不够的。虽有德,而未得道。这是以德治国的典范啊。  第三个阶段,明君在上。君王非常能干,才干非凡。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你所讲的,追求帝王术,并运用帝王术出神入化的帝王。说到治国治人,管理群臣,处理事务,是一把好手。但是讲到为国为民,身为一个领袖,引导民族民众走向正确方向,却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比如,秦皇汉武,就是最典型的明君。再比如,武则天,乾隆,唐宪宗,等等,非常多。都是这一类帝王。甚至明末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也属于这一类。只不过历史并没有给这位皇帝足够时间去收拾群臣罢了。这一类皇帝的帝王心术,非常的厉害,极其厉害。凡事追求帝王术的人,几乎个个都拜此类君王为师,认真学习借鉴。  第四个阶段,善君在上。这一类皇帝,是儒家人物最喜欢的。这种皇帝,把仁义道德最为重视,把文化教化最为重视,把人心善恶最为重视。社会上,良民大大的有啊。所谓圣贤满街走,君子多如狗,讲的就是这种君王在位的情景了。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宋仁君,极其讲究个人道德,追求文化。他活着时,国家明面上非常和谐。但是,暗地里,大问题,大矛盾,大危机,已经潜藏了。逼得他的儿子不得不找王安石变革新法。同样的,这类君王,在各个封建王朝的中后期,也存在不少。几乎所有中后场,都是培育善君的最佳土壤。  第五个阶段,暴君在上。暴君可不是昏君。昏君,不过是被臣子所操纵的傀儡罢了,实际上并没有君王的权力。暴君则不然,非常有才能,能做事,但是做的事,祸国殃民。比如著名的商纣王、隋炀帝。要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臣子根本管不住他的。严格讲,秦始皇晚年,也有暴君的性质的,底下的人,谁也阻挡不了他的那些极端政策。这一类帝王,其帝王术,更是不可小瞧。他就是有能力用一小部分人,把天下大多数人的嘴封起来,你说厉害不厉害?  简要讲,就是以上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楼主有系统讲周易的书吗?如有,我想买
  @qimingshen
20:48:31  楼主有系统讲周易的书吗?如有,我想买  -----------------------------  有一天,能够名满天下。才会出易经的书。  此生不能名满天下,就不会出易经的书。这本书,牵连太广,太过重要。是诸多国学的根源。不敢轻易行事的。  至于市面上的,只能呵呵以对了。说实话,现代的几乎所有的易经解读类书籍的价值,有时候都比不上随便一本古人写的正宗风水书。
  @qimingshen
19:58:52  关于哪几个方面的,先介绍一下,我会考录的。  -----------------------------  现在来看,诗经有,论语有,易经有。其他大学中庸,几千年间三大教诸多经典名篇,甚至是诗词,好像都写到很多了。  以后有时间,老子庄子也许也会写吧。之前有个朋友问黄帝内经,我一看,里面问题也很多,以后也许也会涉猎吧。  基本已处于无书可读的境地了。因此前来此处,找你们读书。你们的问题,对于我,也是种学习。  不如此,怎敢起如此狂妄的狂人帖的名字?
  楼主说基本已处于无书可读的境界,特好奇是啥境界+.+
  请问“墨家”的源流与今日之墨家
  @不许放手
05:32:56  楼主说基本已处于无书可读的境界,特好奇是啥境界+.+  -----------------------------  比如,一个有专业素养的人,如何看得进去于丹的论语心得?  花时间读书,是想有所得。但是,很多一看都是假大空。也有很多书,幼稚非常。并无什么启迪。  再比如,尝遍美食的人。面对大学生食堂的饭菜,如何下口?  是这样的感觉。并不是狂妄得自我抬高,否定别人的意思。
  @wolf922
09:47:19  请问“墨家”的源流与今日之墨家  -----------------------------  这个问题,问住我了。  请教您,什么是今日之墨家啊?恕我学识浅薄,没听过。  笔者所知,唯有一个诸子百家的墨子。至于之后,是否有近似于先秦墨家的思想。再近似,那也好像不是墨家了吧?  要搞明白墨家的源流。不如先搞明白诸子百家的源流。  诸子百家,很多流派啊。看似很多,但实则源头都是一个。  这个源头,估计笔者提出来后,又会有很多人出来犬吠了。呵呵  诸子百家的源头,是高度成熟发达的周代贵族士大夫的教育制度。这个答案,超乎你的想象之外吧?  但事实确实是如此。很简单的例子,为何中国人科学思想在古代史超前于世界的,但中国却没有发展出科技文明?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科学思想,都是个别极少数的科学家思想家在孤军奋战。而西方之所以建立起现今的现代科学文明,根源在于它发达成熟的大学教育制度。  为何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第二个诸子百家的时代?因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第二个能够媲美于周代的教育制度。从未出现过!  理解了以上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墨子。墨子本人,都不用考证的,必然是个贵族后代。这些贵族,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局,每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想为这个社会找个正确的出路的。  主义不同,手段不同,思想不同,学问深浅也不同,因此分为了百家。  这里面,有极高深的,能够涵盖入世出世一切学问的,比如孔子,是最了不起的。等而下之,于出世之大道深入极高妙境界的,如老子、庄子,也是第一流人物。再等而下之,如孟子、墨子、鬼谷子这般,于世外法非常内行,但又积极致力于世间事业的,有非常高超的见解的,已经是第二流人物了。再等而下之,于世外法已经无所建树,唯能够于世间法见解超群、事业过人的,如孙子、荀子、朱杨等很多诸子百家,都属于这一个层面。  因此,墨家的源流,离不开世外宗教精神。同样的,孟子也是如此,仔细读孟子,自然发现他的那种理想化的世外思想。  我们后世,因为经过了千年或好或坏的宗教活动的洗礼,对于宗教精神,一般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但是呢,先秦时候,并没有一个宗教存在。笔者这里也只是用宗教精神这个词语,去形容他们那种美好的人生追求。  总之呢,古人中,确实是有那些人存在的。他们的心灵,级纯净,极善极真极美。墨家的思想,即使这种心灵的产物。
  请问楼主,易术可信度百分之多少
  准确地说,墨家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先秦的墨家势力十分庞大,门徒甚广,足以影响诸侯国君的立废,正史田横以后墨家势力衰微...世人皆道墨家精神是游侠精神,我个人却认为墨家精神是以天下为家的精神,远超过单纯的侠义。
  @随风自消散
08:09:01  请问楼主,易术可信度百分之多少  -----------------------------  就看你掌握的是不是真的了。假的,百分之一百不管用
  现代人,每个人,严格讲都必然是有福报的。随便任何一个中层,白领上班族,都比都比古代皇帝还幸福多少倍的。  但是呢,人们的慧根,却是非常欠缺的。放眼望去,尽是些思维迷乱之人啊。  最简单,看看天涯的各论坛。  人多重术而轻道,因此算面占卜的比国学历史的要红火。  人多重利而轻义,因此股市论坛比文学爱好的要红火。  人多喜欢虚妄,因此鬼话连篇、稀奇古怪的论坛比说正经话、教大道理的红火。  说是妖魔横行之地,真是一点也不夸大其词啊。  一叹。  看来,信息化时代最大的问题,已经来到了。  思维混乱、精神错乱,自己不知,却还以之为自豪,以之为聪明,以之为有学识。  清净,清净,再清净。否则,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诚意请教,如果本人真想相对系统学习国学文化,个人偏好阴阳五行,道家文化,以及风水占卜一类,能否指点一个入门方向,哪些著作,拜谢!
  另外,请教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在中国,楼主认为有哪些共同精髓?又有何优劣?优劣所指于现今社会所适应
  我是进来学姿势的,楼主加油
  我是进来学姿势的,楼主加油
  某人一生堪舆,替自己某一地,后葬于此。偶而路过,看此格局局促,并非善地。连平民百姓都明白的道理啊,小水洼只能养个小鱼虾,鲸鱼自然在大海啊。看来这所谓的风水先生也是误人子弟的。村中老农不懂风水,但他们知道,当人进入一个院子觉得坦然,定时好地。若人进入一个院子顿生怵惕,定是险地,我倒觉得很有道理。恳请大师解惑。
  简单概述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偃家的核心思想。
  八卦南北有先天,后天两种定法,南方都属阳,北方都 属阴,南政是阳年,北政为阴年,可以下定论了。故弄玄虚,天干始于甲,为阳,地支始于子,子阳气始生,也为阳。阳年为南政。阳生阴长,甲子为阳,乙丑为阴,阴阳互生。南北政循环不已。
  楼主真称得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搬个小板凳仔细聆听。 最近看《清静经》也是每读一遍感受都不一样。请问我在天涯看到的,现在天上已经有过一次大战争,已经没人,很多人下凡了,是真的吗?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聪明的小白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