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模型万能遥控器怎么设置上怎样设置转弯不掉高度

想玩航模不知道怎么入门?来这里!
想要玩模型,却不知道该怎么入手?想要了解却嫌介绍太凌乱?不知所云?
今天这篇帖子就来介绍航模入门的基本姿势。首先,从广义上讲,所有飞在天空中的模型都是航模。根据有无动力分为有动力的和无动力的航模,根据遥控方式分为无线电遥控和线操控的航模, 当然也有自由飞航模,比如小时候候玩的纸飞机。无线电遥控航模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狭义上的航模,也就是一个人拿着遥控器操控着航模飞机在天空上飞,线操控的航模就是通过在飞机上拉线来控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风筝。今天主要介绍常见意义上的航模,即无线电遥控的有动力航空模型。
常规意义上的无线电遥控有动力航模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固定翼模型、直升机模型和多旋翼模型。如下三张图
今天首先从固定翼开始介绍。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固定机翼的飞机,飞机能够飞起来,一般需要飞机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力,靠升力把飞机举起来,升力大部分靠机翼产生,现在机翼是固定在机身上的,那么机翼怎么产生升力呢?基于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定律,在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即可产生升力,那如何让机翼上下产生压力差,让飞机产生升力呢?当然是在流动的空气中了,为了让空气流动速度越大,升力越大,飞机需要有动力,一般是螺旋桨的动力,推着,或者拉着飞机在空气中高速前进,产生升力,飞机就飞起来了。
驱动飞机的螺旋桨的动力呢,有好几种类型,常见的有电动的和油动的,当然也有不常见的橡皮筋带动螺旋桨的动力了。
电动力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机,主要分为无刷和有刷,现在航模上主流用外转子无刷电机,想要详细了解电机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窗口输入电机,会自动回复航模电机的介绍,下图是常见的经济实惠的入门电机。
当然,飞机只有电机是不行的,还需要搭配螺旋桨,如果不知道怎么搭配,可以查看微信公众号一级菜单里的电机配桨。至此,航模飞机的动力部分就解决了,但是飞机只有动力系统是不行的,飞起来到处乱窜,跟小时候扔出去的纸飞机一样,不受控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此控制系统呼之欲出。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飞机是如何被我们控制的。
飞机飞在空中,所有的操控都是通过空气作用在飞机的各个舵面上来实现飞机的姿态调整。例如飞机在地面直线加速滑行的时候,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机翼产生的升力越来越大,等到飞机的升力已经跟重力平衡甚至大于飞机的重力的时候,我们希望飞机可以轻轻的一抬头,步履轻盈地冲入蓝天。那么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飞机的升降舵了。如下图6升降舵功能示意图,在飞机尾部作动的舵面,当舵面往上翘起的时候流过升降舵的气流相当于压着升降舵施加一个向下的力,飞机机头绕着重心(大概机翼的位置)往上抬头,飞机就轻轻抬头了,像不像小时候玩的跷跷板?只不过小时候的跷跷板有固定的支点而已。反之当升降舵的舵面向下的时候,飞机尾部就受到向上的力,从而飞机低头。
当飞机抬头冲入天空以后,就可以调整升降舵的角度,保持飞机平飞,不要低头也不要抬头,这样就完成了飞机飞行的第一步。当然飞机不能一直往前飞,当飞机需要转弯的时候,需要用到飞机的副翼和方向舵。正常的转弯是先打副翼,让飞机往一边侧倾(横滚)。
当飞机往左边侧倾的时候飞机会往左转弯,这时候需要稍拉一点升降舵并加油门,保持飞机的高度和俯仰姿态,等到转弯快要完成时适当调整副翼,将飞机拉平,而方向舵一般用在飞机降落对准跑道的时候,正常飞行的时候也可以辅助副翼转弯。
介绍了各个舵面对于飞机调整姿态的作用,那么航模飞机中对于舵面的控制是怎么实现的呢?
在真实的民航机上,对于舵面的控制最初是通过钢索连接到驾驶杆上来控制的,可靠性高,后来科技的发展,民航飞机越做越大,舵面的控制仅仅通过驾驶员的力量操纵驾驶杆来控制舵面已经很吃力,所以开发出了液压助力的伺服机构来控制,也有通过电传系统的伺服电机来控制舵面的运动了,那么在航模上最常用的当然就是伺服舵机了。
舵机通过舵机线插在接收机上接收来自遥控的信号,然后驱动摇臂,带动连杆,连杆连接着舵面,从而实现通过舵机对舵面的控制。
一般四通道的航模固定翼飞机的每个舵面都需要一个舵机来控制,升降舵和方向舵各一个,副翼分为左一半和右一半,分别需要一个舵机,两个舵机通过一根Y线连接起来,插在遥控器接收机的副翼通道上,当然也有的副翼只需要一个舵机,那么这时候这个舵机需要同时连接两边的副翼。
舵面控制介绍完了,接着就是怎么控制飞机的电机了,由于外转子无刷电机的特性,需要搭配适当的电子调速器,也即无刷电调,无刷电调的三根带香蕉头的黑线连接电机的三根线,电调的一红一黑两根线连接锂电池,这个锂电池就是飞机飞行的动力电池。黑红白三根合一起的信号线连接遥控器的接收机,插在接收机的第三通道油门通道,这个信号线同时给接收机供电。无刷电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无刷电机的转速从而调节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拉力或者推力,从而改变飞机飞行的速度,配合各个舵面的运动,来控制飞行的姿态。无刷电调的主要参数是它的工作电流,一般入门机30A的电调也都够用。
有了电机、电调、舵机、螺旋桨,还需要电池和遥控器,电池一般选择锂电池,入门的参数一般是25C 2200mah 3s,25C代表电池的放电倍率,越大表示电池越暴力,推油门的时候电机转速的响应越快,2200mah是电池的容量,3s代表电池的电压,1s是3.7V,3s是11.1V。在微信公众号里回复电池可以查看更多介绍,关于电池保养,存放等。
遥控器作为连接飞行人员和飞机之间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遥控器到底是怎么和飞机建立联系的呢?
当我们拿到一款遥控器的时候,最主要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遥控器的本体,如上图13右边的部分上面有七七八八的摇杆和按钮,另一个就是遥控器的接收机,如图13的左边左上角框框里面的那个小东西,前面讲的舵机的信号线和电调的信号线都是插在接收机的对应通道上的,电调的信号线同时给接收机供电,而接收机又给各个舵面的舵机供电。遥控器的两个摇杆对应着四个基本的通道,分别是油门、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其他的通道是辅助通道,比如有襟翼和起落架收放功能的航模就需要用到其他的辅助通道。接收机是放在飞机上,遥控器在我们手上,遥控器通过无线电与接收机建立通信从而实现遥控飞行。当然了,遥控器本体也需要电池,一般根据不同的型号略有不同,建议装遥控器专用锂电池。大家一直关心的模型飞机能飞多远的问题就跟遥控器的遥控距离有关了,一般控的距离都大于500米,新手使用足够了。
介绍至此,我们介绍了模型飞机的大概分类,固定翼,直升机和多旋翼,选择了固定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主要包括固定翼飞行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为实现电动力飞行所需的主要部件。(AOPA云:郭鑫)
AOPA云——为航空而生
官网 (更多资讯,全面掌握):
微信 (更多活动,即时知晓): aopayun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专属航空爱好者的圈子,航空资料、飞行(无人机、航模)攻略,航展门票...
新会员注册!老会员邀请好友注册!发送帐号到AOPA云微信公众号抢百元红包!
今日搜狐热点直升机模型飞不起!T-SERIES金属特别版数码比例遥控共轴双桨直升机模型遥控器电池和直升机电池都充满电了,把油门拉到最
直升机模型飞不起!T-SERIES金属特别版数码比例遥控共轴双桨直升机模型遥控器电池和直升机电池都充满电了,把油门拉到最大也只能飞高离地面10厘米左右,半分钟左右后就突然停下不转了.
有3个原因:电池性能降低所致.换个锂电池就可以了 第二 发动机已经损坏 建议换个华科尔超强动力发动机 性价比高 200元左右 第三 你飞机严重摔下来过 导致线路接触不良 我天天玩遥控飞机的 相信我啊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直升机模型飞不起!T-SERIES金属特别版数码比例遥控共轴双桨直升机模型遥控器电池和直升机电池都充满电了,把油门拉到最》相关的作业问题
共轴双桨的简单,比较稳,容易上手!单桨机比较难,需要不断联系才可以飞起来,你要是初学我觉得还是共轴双桨的好点吧!单桨机基本就是一个无底洞,没有几千块钱的投入玩不好!至于可靠吗!成品机基本都可以,但是飞起来的东西只要你摔了,就肯定有损失!
1×1 橡筋 96~100厘米,4×4×200木条一根,3×3×60桨轴一个(已打孔),曲别针一个,1×55×80mm桐木片一片,线一段 通常情况下直升机重量不超过5克,小于2克属于室内模型只能室内玩.1.橡筋打好结并进行预拉处理备用.2.曲别针去皮并利用小锤子敲直了,先弯尾钩剪掉剩余留制作前钩,前钩要绑在桨轴上.3.
我来回答:一.直升机为什么会向上飞?简单说,通过直升机旋翼的气流下方速度大于上方速度,根据牛二和牛三定律,可知旋翼对气流有力作用,同样气流对旋翼有反作用力.因此直升机可以向上飞.复杂的说,直升机的气动模型很复杂,有涡流理论、滑流理论等等来解释,请自己去看书,太长,我不引用.你可以在知道里查找我以前的回答!二.为什么有向
飞出大气层基本等于飞出地球.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要离开地球它的速度必须高于第一宇宙速度,才能挣脱地心引力,而直升飞机远远达不到第一宇宙速度,所以不可能挣脱地心引力飞出大气层,既是飞出地球
不是,直升机运用的是空气动力,那空气稀薄,所以飞不起来
解题如下根据向心力公式F=M*(V^2/R)=MW^2*R=M(2π/T)RM=2kgR=10根号3*COS30°W=30 所以F=MW^2*R=2700N再根据F=M*(V^2/R) v就可以算出来用计算机算算 这里我就不算了圆周运动当然需要质量根据向心力公式F=M*(V^2/R)=MW^2*R=M(2π/T)R 哪
p+ρgh+(1/2)*ρv^2=C 式中p、ρ、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 上式各项分别表示单位体积流体的压力能 p、重力势能ρg z和动能(1/2)*ρv ^2,在沿流线运动过程中,总和保持不变,即总能量守恒,但各流线之间总能量(即上式中的常量值)可能不同.对于气体,可忽略重力,
这关键就要看云层的高度了,像现在的一些直升机的实用升限超过了5000米,高过云层还是有可能的.
人的眼睛是有视觉暂留的,比如这两个叶片在初始的位置,你看见了叶片然后在你的视觉印象消失的这段时间里,叶片转过了一圈多一点,你看起来就好像是叶片只前进了一点一样,但其实转过了一圈多有时候看起来还像在倒着转,也是同样的原理
那不是蝴蝶,在最后一集里解释说那是死者的灵魂
看你需要做什么,一般木工工具有圆盘锯,皮带锯,平刨机床等.各有各的用途.
可以用在金属上的 但是模型用珐琅比较脆弱 一旦磕碰什么的会掉 再问: 需要调配什么么?还是直接用就可以。 那么水容性的呢?是不是附着力更不好~? (不好意思 = =,问题很多。) 再答: 一般珐琅漆都是田宫牌子的居多 都是研磨好的 直接加溶剂稀释 然后笔涂或者上喷笔用就可以的 水溶性漆的附着力比油性的要差 另外比较热门
与固定翼飞机不同,直升机依靠的是旋翼产生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直升机的旋翼要同时供应飞机本身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大部分动力都用来产生升力,少部分动力用来产生前进的动力.固定翼飞机利用机翼产生升力,发动机几乎全部用来产生前进的动力.
做簸箕和烟筒的白口铁 够厚还能弯曲 那就用塑料板 用刀划一个小痕弯曲不会断
斯特灵发动机是通过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而产生动力的.它包含了一定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冷”端(通常是室温)和“热”端(通常由煤油或酒精燃烧进行加热)之间运动.位移活塞推动着气体在两个“端”之间运动.伴随着气体的膨胀和压缩,动力活塞也改变了发动机内部的体积.发动机内的气体是循环加热的(通过酒精灯)并且膨胀推动动力活塞(
有这样奇葩的直升机吗?这种设计难度太大了,而且飞行品质也不高,还是算了吧.三副旋翼完全一样当然不行,见笑其中一幅旋翼的转速和面积,减小它产生的扭力. 再问: 1、横列双桨直升机可以吗? 2、旋翼可以不用平衡杆吗? 3、尾翼还需要用旋翼吗? 4、直升机的俯仰问题怎么解决?
1.Explosion models TT model SEED protagonist of machine MG Assault deluxe edition come with double support brackets.2.TT model 1100 the MG luxury Angel Gundam g
在建立该模型的方程时采用了如下的基本假定客(1)在管内径向截面上流体具有均一的流速μ(平推流的假定);(2)在流动方向上(轴向)流体存在扩散过程,该过程类似于分子扩散,也服从费克定律,但其中的扩散系数兄称为轴向混合扩散系数,因为它不同子分手扩散系数.它已不再是物质的属性而是与流体的流动状况有关的系数,(3)轴向混合扩散
两个螺旋桨只要角速度不一样,就回对飞机产生扭矩,从而原地转弯.螺旋桨向前偏就可以了,其实和普通直升机一样.技术难度大,貌似只有俄罗斯在使用,他们连螺旋桨飞机也有共轴反转的.如图-95战略轰炸机.是的 上下两个螺旋桨做反向运动 互相抵消产生的 偏转力 再问: 上下两个螺旋桨做反向运动,那如何控制方向?比如像前飞行,向后飞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
正文/航空模型运动
  是一种有尺寸和重量限制的雏型。航空模型运动是以放飞、操纵自制的航空模型进行竞赛和创纪录飞行的一项。这项运动有助于培养人们对航空事业的兴趣,普及航空知识和技术,培养航空人材,发展智力,增进身体健康。   航空模型的起源和发展& 在人类航空发展史上,航空模型曾起过重要作用。早在、发明之前,探索人类飞行的先驱者们,就模仿鸟类飞行特征,尝试制造简单的飞行器。传说中国春秋时代,巧匠公输子()曾创造能飞的。近代,在世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少人都曾利用航空模型进行探索和试验。   1903年,世界上第1架有人驾驶的飞机出现后,人们逐渐创造了以各种航空器为主要内容的竞赛运动,其中包括航空模型运动。20年代,在美、英、法、苏等国已较普遍地开展了航空模型竞赛活动。当时航空模型飞行距离的最佳成绩已超过2公里。自1926年起,每年都举办国际航空模型比赛。早期的航空模型比赛,模型飞机种类很少,仅有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竞赛方法也较简单,以模型飞机的实际留空时间来决定胜负。随着制造航空模型各项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专为航空模型设计和生产的小型内燃机和遥控设备出现后,航空模型的类别、比赛项目不断增加。从50年代开始,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对航空模型的竞赛方法作了重大改革,把测定留空时间、飞行高度、直线距离等项绝对飞行成绩的比赛作为航空模型纪录项目。同时设立了分类分项更为细腻,对模型飞机的几何尺寸、飞行重量、翼载荷、动力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的比赛项目。这些竞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能在较短的赛程中,进行多轮次的比赛,从而尽量减少因气象场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偶然性,可较真实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这种比赛方式大大方便了比赛的组织者。   不少国家重视开展航空模型运动,在城市内或近郊建有航模专用;设有专门供应航模器材的商店;出版大量航模书籍。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除了在青少年中开展这项活动外,成年人中也有众多的爱好者。设在因斯布鲁克的奥地利模型滑翔机研究发展中心,在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的气动设计、工艺结构等方面作了重大改革,创造了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直线速度 390.92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   航空模型运动是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管辖的一个项目。在国际航联的领导下,设有负责审议各会员国的各项提案,制定和修改航空模型运动规则,决定世界锦标赛和其他有关事项。   中国的航空模型运动也有较久的历史。1920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桂铭新研究制造的航空模型,在美国航空协会举办的一次比赛中,以飞行高度 400米、留空时间68秒的成绩获得第 1名。1940 年 10月27日,香港《大公报》和其他几个教育文化团体,在香港联合举办了中国首次航模比赛。从1941年起,中国西南地区成都、重庆等地的一些航空模型爱好者,也开始进行航空模型的展览、表演和比赛。1947年,在南京小营广场举行过有南京、上海、香港、重庆、广州、北京、长春、沈阳、汉口、兰州等城市参加的航空模型比赛。1948年,在南京又举行了一次航空模型比赛。   1949年以后,航空模型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56年, 开展活动的城市已发展到近百个。 有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地方航空模型俱乐部,负责指导本省、市、自治区的航模运动。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后改称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先后举办了 7期全国性的航空模型专职干部和教练员训练班。还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了各种型号、规格的、木片、木条及遥控设备等专用器材,出版了20多种航模书籍。   从1956年起,中国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比赛,项目逐渐增加,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王塨以22′27″的成绩首次打破了活塞式发动机模型直升机留空时间的世界纪录。在1959年举行的上,线操纵圆周竞速的成绩达到了241.6公里/小时,超过了当时世界冠军美国选手创造的 227公里/小时的成绩。年,中国先后有郭浩洲、、江育林、、、旷天金、、薛民献、王永利、、戚德星、、陈志健、、、余灼志、、、、洪伟、、张家鼎、高勤飞、王塨、张涪生、孙景桥、敖维驯、崔仁智、刘立天、陈寿祥、、赵、、刘嘉军、朱传高、孙毅、胡正中、陈太平、郇心祯、沈卜洲、朱耀周等41人38次打破了世界纪录。直到1980年底还保持6项世界纪录。
航空模型运动  1956年 5月,中国航模队首次参加在匈牙利举行的航空模型比赛,获牵引模型滑翔机和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的第3名。1958年6月,中国航模队再次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航空模型比赛,获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第 2名,牵引模型滑翔机第 3名。1979年10月中国派队首次参加了在美国州塔夫特举行的,获得F1C-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个人第 6名。1980年 7月中国派队参加了在波兰琴斯托霍瓦举行的世界线操纵航模锦标赛,在有26个国家68名选手参加的-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比赛中,中国队获得团体总分第5名。1980年 9月,在太原举行了中国、 日本、泰国航空模型友谊赛,中国队获 2项团体优胜和 1项个人冠军。1981年8月中国航模队第2次参加在西班牙布尔戈斯举行的世界自由飞行航空模型锦标赛。在31个国家247名运动员参加的这次比赛中,中国队获得F1B-橡筋模型飞机和F1C-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两个项目的团体亚军和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项目的个人第 3名。F1A-牵引模型滑翔机在这次比赛中,团体成绩也进入了前 8名。   中国航空模型运动的全国性组织是所管辖的,设有教练、裁判和设备器材等委员会。中国航空模型运动的技术研究、指导和推广普及等项工作,由各级军事体育学校、航模运动学校、航空运动学校和航模指导站等机构实施。此外,属于教育和科学普及协会系统领导的、少年之家、科技指导站等组织也担负着上述任务。   航空模型分类&
航空模型运动  航空模型竞赛& 航空模型列入世界锦标赛的有12个项目,按惯例分别举行世界自由飞行(3项)、 线操纵圆周飞行(4项)、特技、 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象真模型(2项)和室内模型等6个锦标赛。各锦标赛每两年举行 1次。此外,还有欧洲锦标赛和各国公开赛。世界锦标赛和重大国际比赛通常采用每项由 3名(或3组)运动员参加单项团体和个人比赛的办法,对获得前 3名的选手给予奖励。航空模型运动不同于一般运动项目,它必须用自己制作(装配)的航空模型参加竞赛,因此它不仅是一项单纯的竞技运动,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工程技术理论和制作内容。航空模型的竞赛,有下述4类:   自由飞行类(F1)& 模型飞机在起飞后的全部飞行过程中,放飞者与模型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物质联系,它的飞行姿态、轨迹,完全是由预先对它各个部位的调整而决定的。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没有任何约束,因此称为自由飞行。按动力装置和飞行方式,自由飞行类航空模型又分为下列4种:①国际级牵引模型滑翔机(F1A)。一种没有任何推进装置的模型滑翔机,它是靠运动员用一条50米长的牵引线,像放风筝一样把模型牵引到空中,模型升到一定高度脱钩后,便在空中自由滑翔(翱翔)。由于这种模型的起飞是采用牵引的办法,故称为牵引模型滑翔机(图1)。它是比赛留空时间的。比赛时,每名运动员要进行7轮次正式飞行。每次飞行的最大测定时间为180秒,超过最大测定时间的飞行不予计分。计时是从牵引线脱离模型时开始至着陆时停止。比赛成绩以7轮飞行的累计得分排列名次。如有2名以上的运动员7轮比赛全部获得满分(总成绩为1260秒),则需在第 7轮比赛结束后进行决赛,决赛时每轮飞行的最大测定时间应比前一轮的最大测定时间增加1分钟(即第8轮比赛为4分钟,第 9轮比赛为 5分钟,依此类推)。②国际级橡筋模型飞机(F1B)。 靠装在模型上一束(重40克)扭紧的橡筋束或其他延伸弹性的物体,来驱动螺旋桨产生推力,使模型升空后转入滑翔(翱翔),因而称为橡筋模型飞机,国外也称之为延伸式动力模型飞机(图2)。比赛时,除计时是从模型飞机出手时开始外,其他比赛方法同F1A。 ③国际级自由飞模型飞机(F1C)。以气缸容积在2.5毫升以下的活塞发动机为动力,驱动螺旋桨产生推力,把模型飞机拉(推)到空中,而后转入自由滑翔(翱翔)的模型飞机。国际上称之为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中国惯称为自由飞模型飞机)。它的比赛方法除限制发动机工作时间不得超过7秒钟外,其他同F1B(图3)。④国际级室内模型飞机(F1D) 。航模项目中一种最轻的在室内进行比赛的模型飞机。它是以扭紧的橡筋束或其他延伸弹性物体为动力比赛留空时间的。比赛时,允许运动员放飞6次,取其中2次最好的成绩之和为比赛成绩。运动员为了适应室内比赛把模型飞机做得很轻。但规则规定,模型飞机装橡筋束前的重量不得少于1克(图4)。
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  线操纵圆周飞行类(F2)& 装有推进器(或)的航空模型,在飞行中由地面的运动员通过一根或几根钢丝或钢索操纵模型飞机。改变舵面的角度,达到改变模型的飞行姿态与高度。这种模型飞机的全部飞行是围绕着运动员作圆周飞行的,故称为线操纵圆周飞行。它有以下4种:①国际级线操纵竞速模型飞机()。该机是以气缸容积在 2.5毫升以下的活塞发动机为动力的竞速模型飞机(图5)。比赛时,运动员在场地中央,当模型飞机起飞后达到满意的速度时把操纵手把放入位于场地中心的手叉上,这时测速裁判员即开始测速,至模型飞机飞满10圈(1公里)时停止。每场比赛,每个运动员可飞行3次,取1次最快速度作为该运动员的正式比赛成绩。②国际级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F2B)。该机是以活塞发动机为动力,完成规定的特技动作的模型飞机(图6)。比赛时,运动员在 7分钟内按照规定顺序完成下列动作:起动发动机、起飞、双过顶、内筋斗、倒飞、外筋斗、内方筋斗、外方筋斗、内三角筋头、横 8字、正方横8字、竖8字、竖三角8字、头顶 8字、4叶和着陆等。比赛分预赛和决赛2个阶段。预赛时,每个运动员进行2轮正式飞行,取其中 1轮较高成绩作为预赛成绩。预赛中前15名参加决赛。决赛也要进行 2轮正式飞行。最后再从预赛和决赛中各取 1轮较高的成绩加起来决定名次。未进入决赛者,按预赛成绩决定名次。③国际级线操纵小组竞速模型飞机(F2C)。该机是以气缸容积不超过2.5毫升的活塞发动机为动力,比赛速度的模型飞机。模型的外形是半象真式的(图7)。由于比赛时是把3组(每组有操纵员、机械员各1人)编在1个飞行圈里同时飞行,所以外国也称为编组竞速,中国惯称为小组竞速。比赛分预赛、半决赛和决赛。预赛时,必须飞10公里(100圈)。预赛中前9组进入半决赛,经过淘汰剩下的3组进行决赛。决赛时,要飞20公里(200圈)快速者为胜。 ④国际级线操纵空战模型飞机(F2D)。它的发动机同线操纵竞速模型飞机。比赛时,将模型飞机尾部系一条长 3米的彩色纸带(图8)。两名运动员站在同一个直径为 6米的圆圈内(操纵圈),各自操纵一架模型飞机,来“咬”对方尾部的纸带,以切断对方尾部纸带次数的多少决定胜负。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到目前为止,这是航空模型比赛中,唯一的一个直接对抗性的比赛项目。
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  无线电遥控飞行类(F3)& 此类是由地面的运动员通过遥控设备操纵它的各个舵面,其变化作用于模型飞机的空气动力,从而改变它的飞行姿态、航向、高度和速度,以完成规定的特技动作或飞行。它有下列几种:①国际级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一种以活塞发动机为动力,完成特技动作的模型飞机(图9)。比赛时,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按顺序完成A、B两组不同的动作。A组动作有:起飞、双半筋斗翻转、侧飞内筋斗、半滚竖 8字、漫滚、大礼帽、横 8字、1/4滚M字、外筋斗、螺旋、水平横滚、着陆。B组动作有:起飞、反向双半筋斗翻转、半滚横8字、内筋斗、倒飞直线、竖 8字、 四位横滚、 倒飞外筋斗、双向横滚、半滚 M字、眼镜蛇式横滚、着陆。预赛中前5名运动员,再进行2轮自选动作的决赛。②国际级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F3B)。 一种没有推进装置的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飞机(图10)。这种模型滑翔机一般有牵引、弹射和装有活塞发动机为动力的3种起飞形式,进行留空时间、距离和速度3项综合比赛。③国际级无线电遥控模型直升机(F3C)。 一种以活塞发动机为动力,带动围绕垂直轴旋转的旋翼系统获得升力和水平推进力的模型飞机(图11)。它是由地面运动员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模型直升机的各个操纵面,完成各种飞行动作的一种航空模型。目前尚未列入世界比赛,但在国外开展很广泛。
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航空模型运动  象真模型类(F4)& 这是一种按重于空气、载人并成功地飞行过的缩小比例而制作的模型飞机。象真航空模型按控制方式分为:自由飞行象真模型飞机,线操纵象真模型飞机和无线电遥控象真模型飞机。   航空模型竞赛项目除上述由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规定的国际级外,各国的航空模型组织结合本国情况还专门制定了适合在青少年中开展的初级项目,如中国的弹射、手掷模型滑翔机,橡筋模型直升机,1、2级牵引模型滑翔机, 1、2级橡筋模型飞机,1级活塞发动机模型飞机,1级遥控特技和1级线操纵特技等。这些项目的技术要求比较简单,模型尺寸较小,易于制作,对飞行场地要求也不高,适于普及活动。   纪录和创纪录飞行& 现代航空模型运动除竞赛项目外,还专门设有纪录项目。航空模型纪录是指各种航空模型的留空时间、飞行高度、圆周速度、直线速度、封闭速度、直线距离、封闭距离等项目的绝对飞行成绩。   纪录项目不同于竞赛项目的重要区别是,运动规则对竞赛项目在技术规范和放飞规则诸方面均作了很多限制,是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相对成绩。而运动规则对纪录项目的要求则不同,只要符合航空模型总的技术要求,就允许参加比赛。运动员可以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根据各类模型和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设计性能优异的航空模型。航空模型纪录飞行项目允许充分利用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其在 1次飞行中,发挥出模型的全部本领。因此,有些项目的运动员可以事先选择飞行地点和时间,经批准后实施。   目前,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设立的航空模型纪录共有57项。分为(F1)自由飞行、(F2)线操纵飞行、(F3)无线电遥控飞行3大类。每类又分别设留空时间、直线距离、飞行高度、直线速度、圆周速度、封闭距离和封闭速度等项纪录。   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允许各会员国的或国家航空运动俱乐部,组织航空模型的创纪录飞行,并授权各会员国协会派出有资格的代表和观察员监督本国的创纪录活动。创了纪录,必须按照规定向国际航联呈报有关的技术文件,经审查批准后,予以正式注册公布。
配图/航空模型运动
相关连接/航空模型运动
学习遥控飞机的一些成功秘诀
相信对于许多遥控机迷们而言,第一次成功的独立飞行,并且让爱机平安降落后的感动,至今都是难以忘怀的吧!因为当初的那份感动,而持续保有对于遥控飞行狂热的人,相信也是很多的。其实,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有兴趣或者是有强烈的进取心的话,要变的专精是很自然又快速的事情。现在就抱着你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进取心来学习一些能使你的“飞行事业”更上一层楼的飞行知识吧! &&&&1.飞行前的想象练习。关于遥控飞机的操作,如果已经变的可以独立操作的话,那么当飞机朝着你飞过去的时候,“升降舵就保持这样,将副翼跟方向舵反向……”等这些问题,则无需一个个思考,指尖也会很自然的将握杆往正确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将机体的方向先捉到脑海里,而且指尖正确反应的思考模式已经在脑海里架构好了。要让这个思考模式更加地具体化,最好的手段就是想象练习。“想象练习”,意思是事先将飞行的动作先在脑海里演练一遍。当你能够独立飞行后,在执行飞行动作时,最常思考的问题,不再是该打什么舵?而是接下来该执行什么动作?而此时如果你可以在脑海里先思考一遍,也就是假想飞行看看,这样应付起来就能显很从容多了!而且想象练习最厉害的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实施。只要带着明确的目的跟意识,不论是怎么样子的飞行,都可以利用想象在脑海里描绘实行。 &&&&2.飞行时掌握正确的起飞状态。起飞的状态怎样才算正确呢?首先,刚开始的重点是小心谨慎的油门运作。严躁的将油门打开,在感觉上是一步步慢慢的将油门打开,然后让飞机慢慢的滑行,使其加速并保持充分的助跑距离。因为飞行场所的大小和机种的不同,所需助跑的距离都会不同,一般的引擎飞机,最少需要&20~30公尺的助跑距离,但助跑距离也并非是愈长愈好。在助跑中巧妙的利用方向舵操作来抑制蛇行,尽可能的保持直线前进。在长助跑距离之间慢慢的让它加速,从头到尾要将机体一致性的加速跟充分的滑行距离当做一个连续动作。这会在助跑距离较长时,防止起飞之后的失速,并将其有效转换成飞行时所需的速度,同时也可以使下一个动作——爬升,在执行上更为完美。接着让飞机充分的加速,到达可以起飞的速度之后,再一次轻轻的升高升降舵,进入爬升的状态。 &&&&3.飞行时的爬升状态。在爬升的时候,要常常保持和缓的角度来进行。大约维持在25度至30度是标准的上升角度,避免高攻角的爬升。在轮胎离开滑行路线的瞬间,会因为引擎的反扭力以及螺旋桨气流效应的影响,而让飞机的左翼倾向于容易出现下降的感觉,因此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利用副翼来做修正。保持和缓的角度以直线继续上升,到达一定的安全高度后,向左边或向右边来进行90度的空中转弯,接着再让升降舵回到中立点,进行水平飞行。而以上这些就是完成正确起飞的连续动作。 &&&&由于遥控机迷们的心态不同,对于本身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即使是满足于现状也无妨。可是如果你有考虑过将来要在比赛场上出现,或者是希望象标准飞行一样飞的真实一点的话,则应该以正确飞行为目标来练习。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却非常的困难,在遥控飞行界里常能听到“水平直线飞行3年”这句话。如何进行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呢。 &&&&进行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之前,要暂时先决定水平直线飞行的左右回转的位置,从往返于这两点的飞行开始进行练习。刚开始的阶段往往是需要常常修正舵面的。因此在看得到飞机的范围里,左右回转的点的间隔还是宽一点较好。从自己所站的位置来决定,参考附近地面上的目标物来决定回转的位置,并且想象有根柱子立在那里。在飞行中不仅要注视飞机,还要将周围的风景也收纳在视野里。掌握一定的高度跟位置。特别得注意的是飞机的倾斜,即使进行直线飞行,在飞机往左或往右的时候,会有一点倾斜而无法保持水平的例子非常多。以操控者所站的位置来看,飞行高度在100~150公尺低翼机的话,位于外侧的主翼只可以看到一半的程度,而若是中、高翼机的话,外侧的主翼只将只能看到一点点的程度。你可以利用这项基本的原则来做为判定水平状态的一个标准。另外你也可以让伙伴站在滑行路线的两端,一边飞行一边接受指示增减倾斜度,掌握住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机体形状。由于飞行可能会在顺风跟逆风中交互进行,在逆风的情况下,飞机的速度会相对减弱;顺风的话则情况相反。因此,油门的运作就变的很重要。对于水平直线飞行而言,油门半开的程度,足以应付引擎的马力了。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还包含了适当的油门控制,不论是顺风或是逆风,都能保一定的速度。 &&&&在一定的高度跟位置、机体不会倾斜、固定的飞行速度,结合这三个要素,多多进行重复同样的操作的练习,就可以做到基本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的操控了。           &&&&能够得心应手的做到基本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画出正确的轨迹练习了。这一个步骤是为了要在一定的空间里,做出正确的飞行,并且要以能够确实的记住操控杆的位置为目的。如果能够让飞机在你所想要的位置以及高度进行飞行的话,相信你的遥控飞行将会更有趣。 &&&&对遥控飞机来说,练习做出正确的飞行路线是很困难的。而且遥控飞机的动作还是在三度空间内来执行的!所以,为了要能描绘出正确的轨迹,要假想在天空里有环形跑道在的情况下进行练习。首先在刚开始要以正确的水平直线飞行来作发展,为了要让往返飞行都在同一轨迹上,要从记住“P”字型转弯开始。P字型转弯的路线就跟字面一样,就象要写出P这个字一样。方法就是开始的地点跟结束地点要一致,再来的飞行方向就是正反向的回转。大约是呈现270度的左转弯与90度的右转弯的情况,当然你也可以采取左右相反的方向来进行,利用这些来加以组合成P字型转弯。P字型转弯的重点,在于随着风向的变化会让飞机上下移动,利用巧妙的升降舵操作来控制它,并且在正确的地点让飞机折返。在这个时候更需要要求自己利用想象来决定交叉点跟折返地点。  &&&&利用P字型转弯跟水平直线飞行组合,而能够重复做出正确的飞行路线之后,下一个步骤就要开始水平8字型飞行练习。反复正确做出左转弯与右转弯,正确的画出&8字型是比想象中还要困难。在引擎的反扭力跟螺旋桨的气流效应的影响下,即使做出同样的摇杆的行程量,也会造成左右转弯无法取得一致的情况。如果这时再加上顺风或是逆风等要素,操控杆的控制就更加复杂了。理论上,如果是在上风处进行左转弯,在下风处进行右转弯的话,不均等的回转半径和高度上的损失就会影响较小。所以建议你在离地飞行时,最好能在这种情况下多练习几次,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再尝试看看相反的方向。如果水平8字的飞行练习,不能保持一定的左右回转半径跟高度的话,交叉点就会不断的改变了。所以,利用来回交叉点的位置,也可以做为判断练习飞行技巧的一项标准。 &&&&以上所介绍的飞行知识可以说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了,相信对爱飞一族是有所帮助的,当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的爱机能否如你所愿,自如的在蓝天下飞翔还是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啊。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7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24:46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有线遥控器设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