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间拥有更多的语言和手机,你陪伴谁更多

【家长课堂】春节难得放假,千万别当手机的家长!
“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还记得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学一名四年级小学生的这篇作文吗?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很忙,所以有些孩子一到寒暑假就被送到老人家里或者补习班。现在呢,春节难得放假,即便是忙着抢红包、拜年,爸爸妈妈们也千万别成了手机的家长,多抬起头关心、关注自己家宝贝吧!
儿子:希望爸爸放下手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话一点不假。
一次语文考试中,儋州市那大第七小学四年级的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学生小荣写了这样一篇作文:
“爸爸,我一直想对你说:和我玩一会。每当我看到别人的爸爸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羡慕。我就只会看见你玩手机,玩手机。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
小荣今年10岁,成绩在班里算中等,小荣告诉记者,爸爸平常在工地打工,妈妈则开三轮车载客,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是只要父亲能陪他玩耍,他就很开心。小荣心里很清楚,父母平时打工挣钱很辛苦,所以每天放学后,他都会自觉地写完作业,想着等父亲回来后,就能陪他一起看电视、玩游戏了。可是小荣发现,父亲每次回家就只顾着玩手机,不愿陪他玩,“让爸爸陪我出去玩一会儿的时候,爸爸都会说‘走开,别打扰我’。”小荣说。
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小荣看到这篇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便写下《爸爸,我想对你说》:“每当周末时,你就会玩手机,玩完手机看电视。你就不想想你的儿子吗,你的儿子已经快烦死了。我想对你说,放下手机。”
父亲:争取改掉坏毛病
对于此事,小荣的父亲说,他以前还会带孩子去文化广场玩耍,现在在外面打工有点忙,平时也没时间陪孩子去玩。
“确实玩手机上瘾了,回家后有事没事就聊一下微信。”他说,自己总是忍不住去翻手机,本来想着看一眼就好,可是打开手机后就忍不住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就这样每次都把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了,“我会争取改掉这个坏毛病,留多一点时间陪孩子。”
其他家长:看完作文后
心仿佛被重击
儋州那大第七小学一名学生家长邱女士称,她的儿子小号和写这篇作文的小荣是同班同学,“在朋友圈看完这篇作文后,我的心仿佛被重锤敲击了一番,很震惊。”邱女士介绍,小荣写的作文,语句虽然稚嫩,可内心的情感却力透纸背。
说起小荣写的作文,邱女士的儿子小号也深有感触,在这次考试中,他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文中他向妈妈提出了疑问:“谢谢您时时照顾我,可是我心里想什么,您知道吗?”原来之前,为了生计,邱女士和丈夫时常在外打工,没有时间陪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小号努力读书,不仅平均每科成绩都在85分以上,还当上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转后,邱女士辞去工作,全职在家陪伴孩子。然而,小号想要的母爱却被一个无形的“敌人”——手机夺走了。
小号说,妈妈常常看手机,虽然爸妈给他买了很多玩具甚至电脑,可是对于他来说,玩游戏、看电视只不过是他的一种消遣,无论如何都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陪伴。
邱女士表示,她希望把这篇作文扩散出去,引起更多家长的反思。
千万别做手机的爸妈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每天给予孩子的陪伴。
放下手机,每天多给孩子半小时,你能做到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很多“低头族”爸妈来说,却仿佛是一个难题。小编觉得,您不妨从此刻做起,过年少看朋友圈、少刷微博,给孩子多一些陪伴,“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1、手机游戏不如亲子游戏,多与孩子亲近才是家庭教育的开始
每天抽时间陪伴孩子,天气好晚饭后可以陪孩子散步半小时,或者一起进行家庭游戏,家庭讨论、亲子共读等活动。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中,一起去超市或是一起在厨房准备晚餐。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玩具等,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每天阅读不少于1小时,设立固定的时间。例如睡觉前。不在看书的时候吃东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博览群书。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可以和孩子坐在一起看书、看报纸。你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他乖乖地坐在一边读书?
2、放下手机多倾听,聆听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起点
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听孩子讲话了,孩子一边和你聊天,你可能在用手机聊微信或者在看新闻,孩子的声音仿佛背景音存在着,过一会,孩子就会悻悻走开,这种场景在很多家庭已司空见惯。
其实,真正的聆听是一门学问,不仅靠耳朵,更要走心。在聆听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后呢?还有呢?接下来呢?听听孩子在学校的趣事,多了解一些孩子当下的烦恼,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甚至比千言万语的唠叨更管用。
3、放下手机多体会,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其实非常短暂
等孩子长到10岁、12岁、16岁,你就会发现:他们就会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不再会“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不再会像小宝宝一样扎到你怀里撒娇;不再会拉你在床头,不再会像儿时一样央求你讲个故事陪她入眠;你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回来......
所以,那些——陪伴手机多于陪伴宝宝的父母们:请把手机放在一边,用更多的时间,拥你们的宝贝入怀;慢慢地体味,真正拥有孩子的这些年吧。
一组漫画告诉你,成长路上,没有了陪伴的温暖,孩子的内心该有多孤独啊……
他希望能和你一起度过玩耍的时光,而不是看你一言不发地低头玩手机。
他希望能和你说说话,和你分享他的开心和难过,而不是看你对他爱搭不理。
祝愿所有的孩子,
都能在有温度的家庭里幸福成长!
参考资料 |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小学生写作文埋怨父亲:你是手机的爸爸,看完很多人沉默了!》
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手机和孩子,你陪谁更多?》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编辑 | 小鱼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用户等级:禁止访问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43 小时
金币:2151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1:56
查看: 10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久久不能自拔时是否发现孩子们那失望而略带忧伤的眼神已经注视你好久了。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2:30
。。。。。。。。。。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6 小时
金币:1348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2:31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2:32
jzb_小西瓜 发表于
和孩子吃饭的时候,玩手机;陪孩子游戏的时候,刷朋友圈;睡前讲故事时间,讲电话。。。手机已经快成了家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久久不能自拔时是否发现孩子们那失望而略带忧伤的眼神已经注视你好久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5 小时
金币:1122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28
现在的人都是离不开手机。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29
有空还是要多陪陪孩子。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0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0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4 小时
金币:1160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1
确实如此。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1
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2
“低头族”家长,抬起头来,孩子,就在你身边!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3
孩子也是需要陪伴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3
说实话&&我们真的是太忙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4
说实话&&我们真的是太忙了!!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5 小时
金币:1092
<em id="authorposton15-11-17 13:34
kkkkk吧吧 发表于
说实话&&我们真的是太忙了!!
Powered by孩子和手机,你陪谁更多些?|爸爸|孩子_凤凰资讯
孩子和手机,你陪谁更多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在玩手机方面的“无节制”行为,会给孩子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自制力。蔡劲林说,这几年,很多青少年来做心理咨询,不少是倾诉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障碍,其中多数都有逆反、沮丧等表现,细细追问,都有过被父母忽略的经历。“不是说所有问题都是玩手机造成的,但父母必须明白,对孩子来说,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原标题:孩子和手机,你陪谁更多些?爸爸,你能陪我一会儿吗?□记者牛洁核心提示│“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近日,重庆三年级小学生写的一篇题为《爸爸看手机》的作文击中不少人的“泪点”。“低头族”盛行,继“忙”之后,手机成了亲子交流的又一障碍。对此,专家表示,“低头族”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建议大家珍爱亲情,不妨采取“家庭协议”的形式约束玩手机的时间。心酸 手机“抢”走爸爸妈妈,孩子很伤心“我爸特别爱玩手机,在家的时候,他基本上都在低头看手机。”10岁的诗诗是郑州市一名四年级小学生,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每次妈妈喊爸爸干家务,爸爸总说“等一会儿”,然后继续玩手机。诗诗说,她非常希望爸爸能陪她玩一会儿,但爸爸太过“专注”于手机,常对她视而不见,让她很伤心。同样读四年级的扬扬也有类似的经历。“爸爸爱玩游戏,有时我让他检查作业,他会有点不耐烦,检查的时候,经常一边看作业,一边玩手机。”对于孩子的感受,许多父母已经意识到。11月18日中午,记者来到农科路小学,门口站着许多正在等着接孩子的父母,其中不少人正低着头滑动手机屏幕。何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他说,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孤单,如果父母不能多陪伴,孩子会更加孤单。虽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何先生坦言,自己也是个“低头族”,有时会因为玩手机忽略孩子。“有一次,孩子评价我,回家就三件事,吃饭、睡觉、玩手机。”何先生说,对此,孩子很不满意,自己的父母很少像其他父母一样陪他共同做一件事。随后,记者又采访了4名家长,他们均表示,手机确实影响到他们与孩子的交流。虽然意识到问题,但家长们表示,戒掉“手机瘾”非常困难。后果 孩子容易产生社交障碍,不利于专注力、自制力的形成“其实,‘低头族’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说,首先,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产生沮丧情绪,长大后,也容易产生社交障碍。主要表现出两个极端,一个是极度渴望被重视,在人际关系中控制欲很强。另一个是为了维持与他人的关系、获得肯定,形成讨好型人格。而且,孩子长大后的行为和其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从小形成的人际关系模式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恋爱和婚姻,甚至会把这样的痕迹带给下一代。其次,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在玩手机方面的“无节制”行为,会给孩子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自制力。蔡劲林说,这几年,很多青少年来做心理咨询,不少是倾诉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障碍,其中多数都有逆反、沮丧等表现,细细追问,都有过被父母忽略的经历。“不是说所有问题都是玩手机造成的,但父母必须明白,对孩子来说,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建议 制定家庭协议,“违约”就要被罚对于父母欲罢不能的“手机瘾”,蔡劲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代通讯的发展是形成“低头族”现象的客观原因,但个人的主观原因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需要通过虚拟世界得到认可;二是过于在意外部世界的认可;三是和职业类型有关,如不时刻关注手机,内心会产生不安全感。无论是哪一种,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对于外界过于依赖,这也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蔡劲林介绍说,其实可以采用“家庭协议”的形式约束对手机的依赖,比如,父母承诺每天晚上7点到9点之间不玩手机,而是陪孩子做作业、玩、聊天等,并将这样的承诺写下来,父母双方都要在协议上签字,而且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蔡劲林提醒“低头族”家长,要在观念上认识到,亲情是非常珍贵的,认识到家人和陪伴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4999
播放数:59756
播放数:756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孩子和手机,你陪伴谁更多?你将虐心告别那一个?视频
孩子和手机,你陪伴谁更多?你将虐心告别那一个?相关视频
你现在的位置:& 》
孩子和手机,你陪伴谁更多?你将虐心告别那一个?视频
微信关注”教孩子网“ 我们致力于孩子的成长,为父母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父母,孩子成长,教孩子网
相关评论:
Copyright &排行榜大全pai-hang-bang.cn. Some Rights Reserved.从国家、城市、地区到品牌、产品、行业为你提供最新的排行榜资讯本站内容来自于本站编辑整理和媒体发布,仅提供参考或娱乐作用,并不构成任何投资标准和实际应用建议
联系请发电邮自god-loveme#163.com
【#换成@】手机和孩子,你陪谁更多?如果小编问您,孩子和手机同时掉进去水里,你会先救哪个?大家一定会觉得小编今天是不是在搞笑,当然要救孩子啦。可是,如果小编再问你,如果手机和孩子同时都在,你会选择陪伴谁?这个答案是不是就有点含糊了。和孩子吃饭的时候,玩手机;陪孩子游戏的时候,刷朋友圈;睡前讲故事时间,讲电话。。。手机已经快成了家里的“二孩”,爸妈的另一个宝宝!小编今天和你分享一组漫画,提醒那些“低头族”家长,抬起头来,孩子,就在你身边!孩子的兴致或许就在你的一个不经意便会丧失全无孩子只是想和你分享他的快乐,若连这卑微的请求都不给是不是有些残忍。若孩子做事浮夸,责怪他之前想想是否经常忽视他,他或许只是想得到重视。当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久久不能自拔时是否发现孩子们那失望而略带忧伤的眼神已经注视你好久了。来源|趣知少年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古卷轴5更多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