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海尔砸冰箱案例事件

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 垄断竞争下的差异化战略
&&&&&&&&&&&
1. 使用范围: 第七章“垄断竞争市场”
&&&&&&&&&&&
2. 要考核的知识点: 垄断竞争形成的条件
差异化战略与垄断竞争均衡
差异化的含义
3.思考题:
(1)在垄断竞争理论中,产品差异化有什么意义?
(2)从以下案例中,你能否总结出显示企业决策中的差异化的类型?都有哪些类型?
(3)现实中,哪些企业很需要进行产品差异化?哪些企业不需要?请你论述这些企业进行产品差异化的理由
(4)你还能举出一些产品差异化的例子来吗?我国企业进行差异化有什么特点?
产品差异化是垄断竞争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多或少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差异,并非完全可替代的。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差异化包括产品本身的差异和人为的差异,后者包括了方位的差异、服务的差异、包装的差异、营销手法的差异等等,企业往往希望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刺激产品的需求。
1.产品的原材料——潘婷洗发水宣称成分中有70%是用于化妆品的,让人不能不相信其对头发的营养护理功效。舒蕾现下推广的“小麦蛋白”洗发水也是在试图通过原料成分来加强产品的价值感。
2.产品的手感——TCL电工通过李嘉欣告诉大家“手感真好”,因为手感好也是消费者自己判断开关质量的简单而又重要标准。
3.产品的颜色——普通的牙膏一般都是白色的,然而,当出现一种透明颜色或绿色的牙膏时,大家觉得这牙膏肯定更好。高露洁有一种三重功效的牙膏,膏体由三种颜色构成,给消费者以直观感受:白色的在洁白我的牙齿,绿色的在清新我的口气,蓝色的在清除口腔细菌。
4.产品的味道——牙膏一般都是甜味的,可是LG牙膏反而是咸味的,大家觉得这牙膏一定好。那么,如果有种苦味的牙膏呢?大家还会觉得好,这就是差异化的威力。
5.产品的造型设计——摩托罗拉的V70手机,独特的旋转式翻盖成为其最大的卖点。
6.产品功能组合——组合法是最常用的创意方法。许多发明都是据此而来。海尔的氧吧空调在创意上就是普通空调与氧吧的组合。白加黑也是一种功能的分离组合,简单的功能概念却造就了市场的奇迹。
7.产品构造——“好电池底部有个环”,南孚电池通过“底部有个环”给消费者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让消费者看到那个环就联想到了高性能的电池。海尔“转波”微波炉的“盘不转波转”也是在通过强调结构的差异来提高产品价值感。
8.新类别概念——建立一个新的产品类别概念。最经典的当属“七喜”的非可乐概念,这里不再多言。
隐喻的概念—一瑞星杀毒软件用狮子来代表品牌,以显示其强大“杀力”;胡姬花通过隐喻概念“钻石般的纯度”来强化其产品价值;白沙烟用鹤来表现飞翔、心旷神怡、自由的品牌感受。
10.事件概念——相信全国人都知道海尔的“砸冰箱”事件,直到多少年后,海尔还在不厌其烦地经常拿出来吆喝几声,该事件为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事件概念的传播也是威力巨大。事件营销要注意把握时机,如能与社会上的热,最话题联系起来,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3年的一大热点当然是神五飞天,“蒙牛”及时“对接成功”,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形象,是近年来少见的优秀事件营销传播案例。
11.广告传播创意概念——“农夫果园摇一摇”,“乐百氏27层净化”,“金龙鱼1:1:1”都属此类型。
12.专业概念——专业感是信任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建立“定位第一”优势的主要方法。很多品牌在塑造专业感时经常直称专家:方太——厨房专家;华龙——制面专家;中国移动——移动通信专家。
13.建立“老”概念——时间长会给人以信任感,因此,诉求时间的概念也是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时间的概念感觉越老越好,如玉堂酱园——始于康熙52年,青岛啤酒——始于1992年。
14.产地概念——总有许多产品具有前列的产地特点,如北京的二锅头、烤鸭,山东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还有我们常说的川酒云烟等。提炼这些地域特色强烈的产品的地域概念显然是很有效的方法。如云峰酒业的“小糊涂仙”、“小糊涂神”、“小酒仙”等都在说“茅台镇传世佳酿”。“鲁花”花生油说“精选山东优质大花生”等。
15.具体数字概念——越是具体的信任感越强。因此,挖掘产品或品牌的具体数字也是常用的方法。“乐百氏27层净化”、“总督牌香烟,有20
000个滤嘴颗粒过滤”等都是该方法的应用。
16.服务概念——同样的服务,但如果有一个好的概念则能加强品牌的美好印象。比如海尔提出的“五星级服务”也为其“真诚到永远”做出不少的贡献;另外还有“24小时服务”、“钻石服务”等都是不错的服务概念,在加强品牌美誉度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85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海尔的崛起案例分析group4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海尔的崛起案例分析group4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5|
上传日期: 10:31:0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海尔的崛起案例分析group4
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毁掉海尔 上个世纪海尔$海尔电器(01169)$ 轰动一时的砸冰箱事件后,“海尔大锤”被收入国家博物馆,编号092。现在的张瑞敏,...
我的图书馆
华商韬略: 毁掉海尔 上个世纪海尔$海尔电器(01169)$ 轰动一时的砸冰箱事件后,“海尔大锤”被收入国家博物馆,编号092。现在的张瑞敏,...
上个世纪海尔 轰动一时的砸冰箱事件后,“海尔大锤”被收入国家博物馆,编号092。现在的张瑞敏,早已拿起一把新的锤子,要把海尔整个砸掉。文 / 华商韬略 彭梁洁2016年7月,作为湖畔大学校长的马云带学员们来到青岛海尔总部学习交流,演讲环节后,有同学向马云提问:“马校长,此时此刻,您用哪一句词或者是哪一首诗评价阿里的过去和未来?”马云的回答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张瑞敏说:“我觉得更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也是他对海尔这几年的总结。那些年,“追上了曾经奉为经典的榜样”的张瑞敏,同时也苦于“失去了可资借鉴的标杆”。于是,当海尔驶至这个无人之境,张瑞敏的做法是:拆掉它。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中,张瑞敏带领的海尔大概是最激进和决绝的一个——别人的变革,最多是颠覆式的,可张瑞敏的变革,是自我毁灭式的。如果海尔只能被人们记住一点,让张瑞敏来选择,他一定不会选全球白电第一品牌、第一个出口美国的中国公司、最早形成中国企业系统管理体系的公司等名头,虽然这些足够耀眼。张瑞敏的野心在于,从中国企业改革史这个维度来衡量,海尔将自身置于实验室中的探索意义——在互联网时代,一家企业从生产产品的公司彻底转型为开放型平台公司的可能性——这种探索在企业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惺惺相惜的马云和张瑞敏】2016年,马校长带着学员来到海尔,演讲的主题就是关于平台化企业。第三次技术革命诞生平台,真正成为平台不是你的技术、不是你的产品,而是你的思想。平台的思想就是,要让你的客户强大,让你的员工强大,让你的供应商强大,让你的竞争对手强大。品牌企业是利用所有的资源让自己越来越强,平台型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如何让别人做得越来越强,不是所有的企业可以成为平台,假设你不能成为平台,利用好平台。你本身不能打战,所以有人跟我们打战,我们很吃亏,但是打败对手是什么?是我平台上面的企业打掉了企业。电子商务不赚钱,中国95%赚钱的电子商务企业都在我们平台上,这个是平台思想的核心。这些观点,张瑞敏当然都认同,因为他已经下注阿里这种平台模式。就像他早些年的实践中就领悟到的一个道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了,它只有一条原则:能不能使你的生态系统中各方都受益?”于是,2013年,张瑞敏为海尔设计了一场来自灵魂深处的革命,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战略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决定由过去生产产品的企业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张瑞敏跟马云结缘也是这一年。这年12月,马云终于入手觊觎已久的海尔。双方发布公告:阿里集团对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而简单来说,最终阿里集团可获得海尔旗下日日顺物流34%股份,海尔电器2%的股份。马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很明显了。日日顺物流成立于1999年,其优势在于,是国内唯一一个在家用电器等大件物流领域能覆盖四、五级城市甚至县乡级,且负责安装的物流体系。这是海尔在传统家电行业多年积淀的成果。布局物流是2013年阿里的关键词。阿里作为平台企业不可能像京东那样自建物流,只能选择用平台的方式把各大物流公司纳入自己的网络。这年5月,菜鸟网络成立。随后,专长大件物流的日日顺阿里自然也不会放过。2013年是海尔的平台化元年,日日顺物流也是战略的一部分,它将变成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物流服务平台。选择牵手的原因除了战略需要,或许也因为双方发现,彼此在对平台企业的看法上一致,而“先行者”马云和“跨界者”张瑞敏之间大概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心得。湖畔大学海尔之行后的第二年,美国《财富》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50位最伟大领袖”榜单,张瑞敏和马云再次同框上榜——原因还是双方的平台模式对于“推动中国新零售业态”的贡献。【无处不在的小微】海尔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海尔。宣布转型之后,张瑞敏立刻主导了一场“消灭中间管理层”的运动。这场组织变革跟2005年其创造性提出的“人单合一”理念如出一辙,目的都是彻底消灭层级,让员工直接面对用户,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需求。2014年,海尔成立30周年。老对手董明珠跟雷军的10亿赌约正闹得沸沸扬扬,此时的张瑞敏默默发布了《致创客的一封信》,吹响了海尔内部创业的号角,也成为此后海尔员工论坛上的最热帖。在张瑞敏的计划中,未来的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和创客。被消灭的那1.6万中层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创业,要么离开。海尔内部每个员工都成为“创客”,他们共同选举出小微主,双方可以互选,不称职的被淘汰;双方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体,共同面对用户和市场,还可以引入外部社会资源。曾经体量巨大的海尔被肢解为上千个小微团体,主要包括三类:创业小微、转型小微和生态小微。创业小微是由海尔原有内部员工创立,从海尔集团内部孵化出来的小微公司,目前有200多家。这些创业小微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创业,当海尔的员工自己有了好的创意和想法,就可以依靠海尔平台的支持,逐渐发展出独立的小微企业。互联网游戏公司雷神科技是海尔创业小微的佼佼者,2017年营收近15亿人民币,目前已经登陆新三板。转型小微是指由原有海尔事业部逐步转型出来的小微公司,如原有的洗冰空事业部转型,这类小微原来有固定的运营模式,也是与原有业务关联性最强的小微形式,也由于涉及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很大部分员工,因此发展最为缓慢,突破也更为艰难。生态小微则是在海尔创业平台上,供应商、投资人、内部员工等各相关方共同成立的小微公司,这也是海尔生态圈中最多的一类小微,超过2000家。而海尔的作用是,作为一个资源平台,为所有小微提供各项资源和支持。例如雷神的崛起:供应链走的是苏州海尔工厂,借助其规模优势,上游广达、蓝天等模具供应商会给雷神同样的账期,下游互联网电商平台又必须提供部分定金。上下一抵消,使得雷神只需投入少量资金就可进入良性循环。再比如资金支持。生态小微主要引入的是外部资本,也就是聚集在海尔创业平台上的上千家风投;而作为内部创业的创业小微,海尔自身会为这些有创意的员工提供初始资金,包括三个阶段:1、创业最初期,与创客签订“对赌协议”,为他们提供天使投资和基本生活费;2、项目有起色后,集团为创业者提供超利分成;3、当小微赢得相当的市场份额时,集团让渡部分股权,让创业者成为股东,商业模式成熟之后,就会适时引进外部投资者。这种模式被称为“传统企业+风险资本+创业团队”的组合,与一般风投不同的是,这种模式奉行“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原则。张瑞敏在一次采访中也提到,有创业者后期为了获得更多股权,有抵押房产跟投的情况。海尔的人人创客模式把海尔这艘巨型航母,拆分成一艘艘舰艇——它们彼此独立,得以灵活作战,同时血肉相连,秉承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诉求。当下小米的作战方式跟海尔模式有相似之处——小米旗下的数百种产品均来自小米控股的公司。【开放】实际上,张瑞敏在2005年开始的全球化战略时提出的“人单合一”就已经体现出了互联网思维,海尔也开始尝到做平台的甜头。这个阶段,张瑞敏开始实践《宏观维基经济学》提到的“世界就是你的研发部”理念,不再单凭自己的力量研发,而是在全球建立平台型的研发中心。“在此之前,是高能力的研发人员决定了研发能力,现在是能整合到的资源共享决定了研发能力。”“世界就是你的研发部”这个概念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海尔的HOPE开放创新平台。海尔的很多产品创新正来源于这一平台。举例来说:2015年,海尔空调产品部向海尔开放创新平台HOPE提出寻求创新点的需求,归纳发现将自然风与空调结合是目前创新的主要方向。针对HOPE系统提出的意见,研发人员跋涉20000公里测试竹林、海边等300个自然场景,采集自然风的风速及风量数据。2016年1月,海尔空调研发部门在又在HOPE上发布了创客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可满足这些要求的研发企业,最终从系统筛选出的8家企业中选中了两家研发机构与海尔达成了技术合作协议。8月,海尔“自然风”空调系列正式上市,是全球首例自然风空调。根据张瑞敏的设想,海尔向世界开放的是一个资源平台,任何外部的研发资源都可以无障碍的进入:所有员工都可以在上面自主创业,所有供应商和消费者都可以参与到创新新产品的全过程中,所有优秀资源都能在上面实现自我价值。HOPE系统和日日顺物流都是“海尔COSMO”大平台的分支。“海尔COSMO”囊括七大部分,包含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也是国内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类似于德国的“工业4.0平台”和美国的“数字制造平台”。COSMO在希腊语中是宇宙的意思,在这个平台上,张瑞敏要实现的是海尔logo中“定制智慧生活”的野心。从一个庞大组织向平台转型时,组织结构上的变革,让张瑞敏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简言之,过去是在封闭的系统里,把决策灌输下去,然后他们给我结果,我再来检查问题;现在是开放,看能不能把全球最好的资源引进来。过去,他们遇到问题一定来找我,由我来决定你做得对不对,怎么去解决;现在不允许来找我,一定要找市场,一定要找全球的资源,反过来变成我问他们,你开放了什么?”【转型的阵痛】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自我毁灭式变革的意义和必要性。人们对于张瑞敏的质疑主要是,将一个数万人企业作为他实践自己管理思想的小白鼠,是否太任性和疯狂,对海尔的最大担忧则是其会不会失控。阵痛的一个方面是,改革过程中内部某种程度的混乱和利益失衡。如今,在一些论坛上,负面的声音主要包括员工对薪酬的控诉,以及消费者对海尔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的抱怨。而另一方面,是不理想的业绩表现和丢失的市场份额。自1984年成立以来,在张瑞敏的主导下,海尔历经5次战略转型。有些甚至不惜以牺牲增长速度为代价的改革,给了竞争对手迎头赶上的机会。1998年-2005年,海尔处于国际化战略阶段,这期间海尔每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平均为27%,首次出现下降。张瑞敏将这归因于国际市场的影响:“通常的规律是,如果要在母国之外的国家创造本地化的名牌,往往需要经历八年的赔付期,海尔也没有冲破这种规律。”终于在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最后一年,格力奋起直追,营收首次超过海尔。好在国际化战略最终得到回报:从2008年开始,青岛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保持九连冠。这还不是最惨的时候。在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年),也是刚推出人单合一模式的那几年,其营收复合增长率降到了个位数。而在海尔推行网络化战略第一年的2013年,陷入低迷很久的美的集团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在深交所挂牌整体上市,当年营收数据几乎翻倍,随后一直开挂至今:2016年,美的跨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国内第一个进入该榜单的家电企业;2017年,其除了继续保持这一成绩,营收还首次突破2000亿。近两年,美的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大举收购。不久前,海尔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发布了2017年财报。青岛海尔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92.54亿元,同比增长33.68%;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37.37%;此外,根据同时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财报,这也是其连续6个季度保持20%以上的增长。青岛海尔这一涨幅是2010年以来最大,也是营收自2005年被格力超越后的首次成功反击,居美的之下,夺回家电企业第二的排位。而虽然青岛海尔业绩不如美的,但从整个海尔集团来看,其体量与美的集团不相上下。今年1月,海尔集团数据显示,2017年海尔集团全球收入为2419亿元,同比增长20%,全球经营利润的增幅达41%;2017年美的财报显示,其总营收为2419.19亿元。对于海尔来说,这次增长意义重大,对于张瑞敏来说更是如此。但外界普遍把海尔近期业绩的增长归因于收购GEA(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很难说改革在其中起到多大成效。不论如何,改革进行时,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较量还没有结束。从企业改革史的意义来看,张瑞敏值得获得这个试错的机会,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宽容。【海尔是云】张瑞敏说,他比柳传志任正非更焦虑。跟任正非一样,张瑞敏不仅同样善于将西方哲学融入企业管理思想,也有极强的忧患意识,也“怕死”。在张瑞敏的期待中,海尔的目标不是要成为跨国公司,而是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很多跨国大公司,确实非常非常大,但要垮掉也非常快,像柯达、摩托罗拉。”因此,网络化对于张瑞敏来说迫在眉睫——其意义并不仅仅是自我证明式的实验,而是不做可能就会死。其必要性在于,“现在有没有竞争力,不在于你大,而在于你能不能抓住互联网的机会。传统企业是边际效益递减,每一个产品干到最后盈利就越低,只有靠不断扩大产量。但是抓住互联网这个机会,很有可能变成边际效益递增。因为我不仅仅是从产品里得到钱,更重要的是通过产品聚了很多用户,聚了很多付费资源。”1994年,海尔创业十年之际,张瑞敏曾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海尔是海》。现在的张瑞敏不再将海尔比喻成海,他说海尔是一朵云——“海再大,仍有边际,云再小,可接万端。”所以按照海和云的关系,跨国公司虽大,但仍然有物理边界,而只有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云。不难发现,张瑞敏在各种场合提到海尔存续的时间,总是用“创业xx年”而不是“成立xx年”的字眼,在他看来,海尔永远处在创业的路上,永远没有真正到达的彼岸。因为世界永远在变化。就像他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END——图片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原文链接:&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8次下载&&|&&总74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23页
9人评价46页
45人评价15页
2人评价23页
29人评价43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30积分VIP价:王健林叫板海尔砸冰箱后群怼?
作为中国首富的王健林最近金句频出,前不久“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在网络上火的一塌糊涂,各种恶搞版本层出不穷。而今日,又因为在万达学院开学典礼上的一段讲话,王健林在微博上却引来无数官微“群怼”,再次成为焦点。
王健林讲述了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的建设往事。本来话风还是正常的,一切都按着套路来的,但没想到直到一句话的出现:我在当年总结会上讲过,我们这个事例,比海尔砸冰箱的那个事例伟大多了,砸20几台冰箱才几个钱啊,我们砸了350几个商铺,砸了6亿多,这个而且赔的不是6亿多,赔的是10亿多……”
此话一出,不少吃瓜群众有看热闹不嫌事大,顺手发微博@了海尔官微,并问海尔对此事怎么看?海尔官微毫不示弱,直接转发后霸气称:“还真没有好好算过在车间工人三年工资还买不来一台冰箱的1985年,张瑞敏砸的76台冰箱对当初几乎发不出工资的海尔意味着什么。但我知道现在身为官博君的我为什么买不起房了。”并配一个冷漠的微笑。
然后,这条微博的评论炸了,各种各样的官微都出来冒泡,从卖感冒药到天气预报,从卖笔到卖辣条,从卖马桶盖到卖电视,众多官微都在评论下整齐的排队发表意见。但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买不起房。
喜欢请订阅看看财经WeChat ID:kkf_tv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谢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尔砸冰箱事件观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