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社会工作与实践专业,以学校为题材的实践报告要如何写,最好提供范文,或者思路。

社会工作论文
25人评论|1人关注
摘要: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建设分析的论文
第一.专业的社会工作团体有足够的研究力量与经济力量以人力资源力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可以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而对社会工作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合理分配社会工作资源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即“引导性”功能
第二、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作为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团体,必然会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与个别的、单个的、小群的社会工作者的微弱声音不能同日而语。因为社会工作团体有能力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以至网络传媒对社团自身及各类社会问题进行大量的质量的有影响的宣传以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影响,能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更好的展开。即“宣传性”功能
第三、专业社会工作社团有广泛的组织力量与成员,以这些成员为骨干可以与社会工作者进行交流合作,可以与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与个人产生互动效果,从而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及社会问题的变化发展,而且同样可以增进各个区域的各种职能的社会工作者在跨领域地交流互换,提高工作效率。即“交流性”与“促进性”的功能。
当然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社团肯定还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在人事利用,筹集资金,发起救助活动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方面。
进行有针对性,广泛的社会宣传
(1)针对性宣传——即“骨干论”
社会工作服务社会肯定要取与社会当时中国贫富差距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一部分人群经济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针对性宣传的目的即针对富裕人群,使他们乐意捐出或捐助一部分物品或钱财,用以援助贫困人群,以达到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中国社会工作目前缺少对这部分人的宣传,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要用宣传力量使私人捐助在扶贫基金中的比例增多,力求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而富裕阶层的捐助对普通阶层的偶发性,微量性,无论是捐助的稳定程度和捐助的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目前对这部分宣传群体的宣传力度不够,需要加大宣传。
(2)广泛性的宣传——即“群众论”
对普通群众的宣传重点与富裕阶层不同。在宣传需要他们的支援力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接受社会工作是服务社会的一个行业。普通阶层是否真正了解社会工作的实质,对社会工作的顺利展开大为重要。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双语教学分析的论文
一.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目的:
1.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PublishingCompany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出版由JoséB.Ashford编写的《HumanBehaviourintheSocial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为例,及格率为100%,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00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了47%()。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是时代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特点要求的使然,本院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尝试证明它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分析的论文
“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的开展有着客观的社会背景。首先,社会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六、七十所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毕业,但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次,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方法已经不能完满地处理这些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就呼之欲出了。
这次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上海已受过或正在接受培训的总人数及其增长率,并椐此预测今后两、三年中具有社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因为这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这个调查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展开,主要集中在属于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机构中,如社区中心、福利院、青少年中心、民政科等。其次,为这些正在从事类似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的技术基础。最后一部分是社会工作职业今后在我国职业体系中的位置。参照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机构,使之成为事业单位并纳入制度结构框架之中,如青少年保护中心便是这一类。另一条道路是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中,按照服务对象群体的比例,必须有一定名额社工师,否则不能开业。
本次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第一部分的调查已经顺利完成。10月初,就会有3份有关的报告问世。10月下旬将会举行一个研讨会,研究者将和民政局、社会保障局、劳动局有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提交建议和议案。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发展前景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又是推动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工作论文:学校社会工作的论文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问题。各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要发展,其重要前提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行政系统的认可与支持,找准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体制及学校内部的学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问题。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大学生的问题日渐多元化、复杂化和棘手化,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学生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体系的表现差强人意。不仅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本身也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大、成就感缺乏、对职业前景悲观等严重问题。相比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在解决日渐复杂化的大学生问题时,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更有针对性,也更能适应解决特殊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功能和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因动机缺乏而导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更多动力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漠等,而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的则是个体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特殊需要。两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既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有助于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其结果是双赢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共同体的组建,来实现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创新。其方案构想是,将现有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团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独立出来,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整合,共同组建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为统领的服务与辅导体系。这一体系与现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和管理体系联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和长期并行的“协调合作模式”,从而搭建起既符合社会工作理念又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运行模式。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系统并行运作模式,即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协调合作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二,提出了构建“金字塔型”高校学校社会工作梯队的设想。专家顾问负责专业指导,专业社工人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服务,而兼职人员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和辅导员构成。第三,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双赢”模式,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既能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又有利于增强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
社会工作论文:探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论文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一样也是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加剧。特别是农村中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为了获取家庭收入而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出现越轨的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数目越来越多。据2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问题的产生应该归因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就家庭而言,由于家庭困难父母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不外出打工;就社会而言,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城乡对立的户口制度的确立,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加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工没有能力带孩子一起进入城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其次,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无法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们的工资收入水平很难支撑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活;再次,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
对于何谓社对会工作,社会工作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而言,学者们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与其时代和场景紧密相关。顾东辉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指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卢谋华的定义是:社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解决并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专业和学科。而比较合适于我国现在国情的定义是王思斌的:社会工作属于应用社会科学领域,是以社会中特殊群体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专业性科学。它是以关于社会和人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多样化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并在此过程中发展理论和方法,一进一步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
社会工作论文:关于社会工作推行双语授课研究论文
社会工作教育自2世纪8年代在中国的重新恢复始,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和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社会工作教育专业现已在全国近百所高校开展起来,社会工作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专业。人们对社会专业教育的不足与定位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设想(陈微,浙江青年学院,22年)。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本身一样,受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美地区的影响颇深,这就注定了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独特性。本文将就社会工作教育双语教学做一尝试性论述。
一.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目的:
1. 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 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 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 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 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 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 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 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 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 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 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 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 Publishing Company 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 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由José B .Ashford 编写的《 Human Behaviou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 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 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n to Social Work》为例,及格率为1%,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了47%()。
社会工作双语教学是时代和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特点要求的使然,本院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尝试证明它是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毕业的论文
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如何解决,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对于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网络成瘾问题的形成往往涉及到自身、 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单纯的说教、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等传统方式都很 难取得根本的实效。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的综合性的助人活动,是指社会工作者 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 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的一种服务活动。显然,陷入“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也属于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和群 体,属于处于危机之中的弱势群体,因而理所当然地也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会 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个别化、平等、接纳等原则,运用专业的理论、 方法和技巧介入网络成瘾青少年,目的是协助其走出困境,同时能够使社会功能得到 恢复和发展。这种对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的双重强调,无疑更有利于青少年网络 成瘾问题的彻底解决。从实施过程和结果来看,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具 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独特的优势,但也有诸多需要反思的方面。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 在于,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介入,是一个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并重 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单纯地注重治疗问题,协助走出困境,而是更加注重服务对 象的进一步发展,致力于增强他们的自身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更有利于青少年 网络成瘾问题的彻底解决。事实上,社会工作与其它学科介入的最明显区别表现在, 其对某种问题或者弱势群体的直接介入是通过三大专业方法,即个案工作、团体工作 和社区工作进行的,其中,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协助服务对象直接面对并解决问题,走 出困境,从而增强自身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团体工作的目的使其通过集体经验 分享而自助或互助;社区工作则是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强化案主的社会支持系统,相 对来说,针对矫治工作,个案工作更容易开展。而网络成瘾的预防工作则采取小组与 社区工作为宜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 在研究网络成瘾矫治的同时,我们要给网络成瘾在社会工作上的一个定义,既什 么样的或者对网络依赖到何种程度的青少年是我们的案主或潜在案主。 首先笔者先阐述一下,本文中所指的青少年,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12-18 周岁的 未成年人,而指心理上与生理上向成年过度的阶段的人,区间在 12-25 岁之间。
1.1 界定网络成瘾的流行观点 1994 年,美国精神病医生伊万?戈德堡(IvanGoldber)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 疾病,并将它命名为“网络成瘾症” 他给网络成瘾的定义为: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 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 心理功能损害的现象。 网络成瘾虽然表现为长时间的上网行为, 但上网时间的长短不能作为网络成瘾的一个判断标准。 有很多人长时间泡在网上是因 为工作需要,如软件工程师等,而不是由于对某种网上活动不可控制的内在冲动。网 络成瘾的后果基本是消极的。对这一新型心理疾病尚无统一的界定,争议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成瘾是否存在。目前尚无法确定网络成瘾是一种新的瘾症还 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表征(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网络成瘾) ,但大部 分研究者承认其存在,并且美国心理学术会(APA)已于 1997 年正式承认“网络成 瘾”研究的学术价值。二是对网络成瘾现象的命名存在争议:主要在于是否用“成 瘾”来描述网络的病态使用。有的学者(Davis、Brenner 等)主张使用“病态”或 “依赖性”来命名,他们认为,只有对某种物质(如:药物、毒品)有生理上的依赖时 才能称为“成瘾”;也有一些学者(Young、Keepers 等)认为,没有物质的生理依赖也 可以使用“成瘾”这个术语。三是网络成瘾如何界定: (1)网络成瘾是否只限于网络 过度使用: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网络的过度使用角度对网络成瘾进行界定,针对网络 使用不当或其它形式网络成瘾的界定并不多见, 仅仅考虑网络使用的过度性就对网络 成瘾的有无进行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 (2)网络成瘾是否只限于消极影响:对网络成 瘾的界定依赖于网络使用可能带给用户的心理行为发展的积极影响, 而不仅仅是负面 影响。事实上很多人更多的是受益于网络的使用,如何更好地受益于网络使用对网络 成瘾的界定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特点界定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笔者总结了如下观点: 1、网络成瘾青少年倾向单一。评价标准个体健康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心理内 部的多维评价体系,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与冲突。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 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倾向单一评价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或具体某 个老师的评价、或家长对自己的态度等某个单一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的能力、价值, 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乃至进一步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沉迷网络 等。
2、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功能不良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外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 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而差异显着的在于家庭内人际关系。这符合一些临床工作者的 经验,即网络成瘾问题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有密切联系。更有意义的是,研究发 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所谓“父 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 如规范性、力量性等。在项目组接触的大量案例中,75%以上有“父亲功能”不足甚 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 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 3、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心理测评结果提示,网络成 瘾青少年的总体情绪智力并不低,但显示出他们对于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相对更高。 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的同时,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并不够好,也便无法得 到他人很好的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总会遇到困难,常常处于不良 情绪感受中。加之情绪调控能力不足,更加促使了他们求助于网络空间进行缓解和补 偿。 4、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目的感偏低。&1&网络成瘾青少年相对同龄人缺乏生活目 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这可能反映出患者对自己缺乏了解(缺乏生活目的) ,同时 也不能够接纳自己。这同样可能是缺乏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所造
成的 5、网络成瘾青少年有表达、接纳的需要。&2&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格也表现出自 身的特征。表现出不甘寂寞。一个人无法很好的独处,即无法与自己面对,不能很好 的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6、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支持力度低。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 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 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 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会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二、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
1、注意功能特点。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 同时对网络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而且很难自控离开网络。外界铃声、他 人的呼喊与呵斥均不能奏效,甚至如饥饿、寒冷等重要的生理感受也不能使成瘾者离 开网络。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早 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 网络成瘾者的上述表现很可能与人脑信息加工的注意功 能变化有直接关系。
2、 情绪识别功能特点。网络成瘾者有很多的情绪、行为表现,其中最突出的特 点是出现冲动性的上网症状(CompulsiveInternet Use) ,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内 容产生难以自拔的沉迷,一旦上了网精神就较为振奋,且很难自主控制离开网络。同 时,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症状。譬 如,因停电突然被迫停止使用计算机,或家长老师的严格介入,被迫离开计算机停止 上网,或者是自己下定决心要减少上网,都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常出现的不良 情绪反应包括: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 安等反应。
3、自主神经功能特点。人类的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个体心 身交互作用的重要神经基础。心律变异性(HRV)可以有效而敏感的反映交感神经与 副交感神经活动特点,可以作为生理心理指标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机制。
4、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变基础测量时网络成瘾者 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着不相关, 可能长期上网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活动的协调性产生了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 James 的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是对外 周反馈(自主神经活动)进行直接“感知”的结果,故网络成瘾者在非上网状态下情 绪可能因此而感受不良。 1.2 界定网络成瘾的几个指标 网络成瘾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喜欢使用电脑就是网络成瘾。研究者根据不 同的理论测量互联网使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已经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 果。 但仔细分析已有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存在很多的共同点,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1、它们都是从已往的“物质成瘾”或“行为成瘾”的角度去 界定网络成瘾;2、量表的项目主要来源于 DSM-IV 中的强迫性成瘾的标准,都是围绕 着网络用户的内在心理体验、外在行为问题展开;
3、测量主要是通过某些症状的有无来进行判断,即进行归因式的研究。事实上网络成瘾也有可能是其它身心健康问题 的衍生物,重叠性成瘾(overlapping addiction)可能会导致网络成瘾。单纯归因 式的网络成瘾的界定带有一定行为主义倾向, 可能会忽略一些影响网络成瘾发生的重 要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教授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分为 10 个问题,被试者 在其中 5 个及以上问题中回答“是”才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 10 个问题是:你是 否过于关注网络; 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你是否难以减少 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 无所适从?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你是否对家人和朋 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或朋友关系?你 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 而一上网就来劲?你上网时 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通过上述指标中结合青少年自我剖析,就可以对网络成 瘾进行针对性的诊断了。
三、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布分层 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因研究的时间、方式及人群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研 究显示,其发生率为 6%~14%,成瘾者以男性居多。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成瘾 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 20~30 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还有家庭手工业者及高 薪阶层。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 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 4%~ 13%,中学生高达 15%&3&。 2.2 青少年网络成瘾所迷恋的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玉龙认为把所有的网络成瘾者看成一个一致性的群体 是不正确的。不同网络成瘾者参与不同的网络活动,其满足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
根 据不同的网上活动及其满足的需要,大体可以将网络成瘾分为五类:1、网络性成瘾, 这类网络成瘾者主要活动是下载、观看色情作品;2、网络关系成瘾,这类网络成瘾 者主要通过网上聊天形成网友关系, 并把这类关系看得比现实的亲友、 家庭关系更重; 3、网络游戏成瘾,这类网络成瘾者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钱财花在游戏中,并从游 戏中获得成就感;4、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找和收集信 息,伴随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工作效率;5、计算机成瘾,此类成瘾者沉迷于 电脑程序性游戏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大部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属于前三 类。 一般认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 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多是 6 个类型的混合体,具体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 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如不 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 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 2.3 网络成瘾原因 美国学者金伯利?S?杨认为,在网络交往中有三个特点——“匿名性、方便性和 逃避现实性” ,使上网者易于成瘾。匿名性是指在网络交往中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 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方便性是指参与网络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很小,只要坐在电 脑桌前, 世界就掌握在 “自己手中” 了; 逃避现实性是指网络用户遇到烦心的事情时,可以不顾现实社会的约束在网上尽情发泄、倾诉。
2.3.1 传统教育的缺失 一、21 世纪以来,计算机产业迅猛发展, “网吧”等营利性质的场所纷纷出现, 以迎合青少年对网络的需求,而学校在这一方面的反应措施就显得相对较慢。在一些 欠发达地区,一所中学只能配备一个微机室,大约十几台计算机,根本满足不了一个 学校青少年学生的对计算机了解、学习的需求,学校也很难通过正面的引导来使青少 年合理的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 二、学校在网络资源教育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升学为目 的,对于网络方面给予的教育投入和师资投入明显不足,多数班主任教师对网络教育 的看法是可有可无, 同学也把一星期甚至一个月才有的一节 “微机课” 当作是一门 “副 科”来看待。青少年对网络的认
识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在失去了学校的引导后,很容 易被网络游戏等娱乐消遣性工具俘获,渐渐迅速沉迷其中。 2.3.2 80 年代后家庭结构的转变与家庭功能的缺失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不同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对网络游戏的反应是不一 样的,有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并不会上瘾,而有的却会。很明显的是自制能力好的孩子 不容易玩网络游戏成瘾,而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容易玩网络游戏成瘾。这里有一个延时 后效的问题,玩游戏得到的满足感是即时性的,玩的时候就能得到发泄,得到心理上 的满足感。而学习不一样,往往是过一段时间成绩才能表现出来,这样自制力差的学 生就倾向于选择玩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另外和父母之间缺乏交流的孩子也容 易玩网络游戏成瘾。 “一般来讲,性格内向、敏感脆弱、情感支撑不好(与家长交流 不顺畅、缺少亲情等)的孩子,相对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中。 ”在校青少年的学习压 力大,精神长期紧张,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这些都导致青少年处于一 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与家长交流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如果孩子和家长缺乏交流的 话,孩子会找另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玩游戏无疑是较为方便的途径。孩子和家 长缺乏交流也导致家长不能及时的发现孩子不正常的上网方式, 往往已经玩网络游戏 成瘾了,才发现问题,错过了最佳的矫正时机&4&。 社会变革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使传统家族概念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家庭的 小型化成为一个社会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家族教育传统的丢失,二是家 庭成员势单力薄,三是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弱化。然而,独生子女政策更加剧了家庭成员的缺位和家庭功能的弱化,直接导致了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缺失。
2.3.3 青少年自身心理特点 1、 一个人因为进行了某种行为而得到奖励或惩罚, 可以强化其某种行为。 同样, 网络使用者在冲浪时所获得的任何回报(奖励) ,如得到爱、兴奋、生理上或感情上 及物质上的慰藉,并且了解到网络可以允许他逃避现实,同时有许多乐趣时,他就很 有可能在下一次有这些需要的时候而向网络求助。这会使他的逃避行为得到强化,他 们就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 2、遗传或先天因素、脑化学失衡及神经递质,包括染色体、激素及某些控制大 脑活动或其他神经系统活动的化学物质或神经递质的过剩或缺乏。此观点认为,这些 因素会导致某些个体对成瘾的易感性。已有确定的研究发现,有些药物可以起到填充 大脑神经突触间隙的作用,从而诱使大脑发出错误的信息指令,这被认为是那些易于 陷入药物滥用、赌博等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假设可以应用到网络成瘾上。研究 成瘾行为的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 叫多巴胺的物质上,它是大脑中一种与喜悦和 兴奋相关联的物质,当某些东西导致体内多巴胺水平提高时,一般希望能得到更多。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成瘾的模式之一—网上玩游戏可导致多巴胺的释放, 这被认为是造 成成瘾行为的重要神经生化事件。 3、从心理人格上来讲,通过与成瘾相关的儿童时期的创伤、其他某种人格特点 或障碍,可能易于形成对某种物质成瘾,如酒精、海洛因、赌博、性、购物或在线服 务等,他们也许可以安度一生而不发展为任何成瘾行为;但当适当的压力或是几种压 力联合作用并在关键的时刻影响这个人时,这个人将更倾向于形成成瘾行为。对于网 络应用行为,如果这是一个时间、人和事件的关键结合点,网络成瘾行为就会产生。 这个观点说明人是成瘾行为形成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喜欢新事物,自我控制能力差,对生活中的挫折 与打击不能够很好的开解自己,以至于向网络之中逃避,这些都导致了青少年成为网 络成瘾的高法群体。
社会工作论文:民政和社会工作论文
我将会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角度来探讨行政区划的地名管理,书本中此章分为行政区划管理和地名管理两个模块来探讨学习。我们也在老师的带领学习下,了解到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将以论文的形式来总结我所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我所理解的行政区划:
大家知道,任何国家为了维护其政权,都必须建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政权体系,而国家政权体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结构。一个国家行政区划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关系到中央能否有效地统率、指导地方和地方政权能否有效地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职权,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稳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鉴于行政区划在政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各国对行政区域的划分都十分重视。我国历史上各封建王朝的行政区划都由中央最高决策层负责,并以皇帝诏书的形式颁布实施,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一般由皇帝直接审定。每当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都会对行政区划进行较大的调整,以便建立相应的政权,巩固其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十分重视,针对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然后,我们先来一起和我一起了解行政区划的定义:
简单的说,行政区划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行政事务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行政区划,就是国家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以便于在各级行政区划内设置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行政事务。
我国的行政区划框架是地方政府组织系统里的基础。现阶段我国行政区划框架除了中央一级、地方的行政区划是三级制和四级制并存,大多数地方是四级制,及省、市、县、乡四级。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分析论文
“社会工作职业化”研究的开展有着客观的社会背景。首先,社会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六、七十所大学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毕业,但现有的制度结构中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严重地制约了社会工作的发展。其次,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般的方法已经不能完满地处理这些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助人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职业化就呼之欲出了。
这次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上海已受过或正在接受培训的总人数及其增长率,并椐此预测今后两、三年中具有社会工作背景的人员数量,因为这是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础。这个调查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展开,主要集中在属于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机构中,如社区中心、福利院、青少年中心、民政科等。其次,为这些正在从事类似社会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的技术基础。最后一部分是社会工作职业今后在我国职业体系中的位置。参照香港、台湾的社会工作机构,使之成为事业单位并纳入制度结构框架之中,如青少年保护中心便是这一类。另一条道路是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中,按照服务对象群体的比例,必须有一定名额社工师,否则不能开业。
本次研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第一部分的调查已经顺利完成。10月初,就会有3份有关的报告问世。10月下旬将会举行一个研讨会,研究者将和民政局、社会保障局、劳动局有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提交建议和议案。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的发展前景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又是推动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分析论文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社会工作问世前的酝酿时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急速发展的时期,在英国被称为“维多利亚盛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西方社会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大量贫民涌入城市,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同时,工业革命也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使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化﹑都市化带来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社会财富的骤增,它也给人们带来了观念上的触动,开始看到了人的能力和作用的巨大无比,更坚定了“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的人文主义主张。19世纪西方民主运动的影响,使人们从“权利”(TheRight)这一崭新的概念中看到了自己也有平等享用社会资源的机会和希望,英国失业工人因此在年为争取权利发动了几次颇有影响的暴动。(古允文,1992)
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继1601年颁布《济贫法》(PoorLaw)之后,在1832年又出台了《新济贫法》(TheNewPoorLaw)。许多国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仿效了英国政府介入和干预济贫的做法(李增禄,1982)。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并没能解决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存在的各种慈善机构间功能重迭、资源浪费和政府介入效率低等问题。
在上述的背景下,欧美先后出现了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的新一代慈善组织,如城市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OrganizationSociety)等。他们设立了专事管理与联络的中央机构,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
早在1893年,美国水牛城的慈善组织协会就对机构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了疑问,认为应考虑以往由牧师承担慈善会社的工作是否适合,有必要找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承担“助人”的工作,并以此工作为职业。(林万亿,年,慈善组织协会为慈善工作者开办了一个六周的暑期训练班;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1919年,“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校协会”成立;1921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这也是因为当时英国、美国等国家教育政策引导高等教育的范围不断向应用领域拓展,使对慈善工作培训也得以直接进入大学,获得了较高的学术起点,促使社会工作追求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的发展,以获得在专业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理查蒙(Richmond)在1917年出版了她的《社会诊断》一书,这本书被后人公认为是第一本对社会工作系统论述的专著(豪尔,Howe,1987;杰克逊,Johnson,1998;林万亿,1992)。因此一般也认为,《社会诊断》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社会诊断》一书是理查蒙将她在慈善组织协会工作和研究多年所得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以“诊断”为重心的,经由个案调查和诊断了解致贫原因后再给求助者帮助的个案工作方法。
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
在这一阶段的早期,社会工作是以热情帮助弱势群体、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双重社会责任,开始了其职业化的进程。
当时,工业化急速发展的进程造成的贫穷、失业和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突出。在社会的组织层面,一批以通过建立社区中心的社会改革为导向的睦邻组织运动的形式出现。他们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性需要,提倡居民的自主自觉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强调对生存环境的改良,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杰克逊,Johnson,1998;古允文,1992;豪尔,Howe,1987)。它从社会自组织角度,弥补了因政府干预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这一时期,英、美两国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发展较多的仍然是针对个人的家庭服务、儿童福利和犯罪惩戒等辅导项目,一些家庭服务的志愿性机构或精神诊所开始大量聘任受过训练的个案工作者。而社会福利机构对社会个案工作的接纳也表达了当时的社会需求,成为对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导向,促使社会工作不断完善其治疗性的个案工作方法和技术,以胜任此职业。
在这个阶段的后期,由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大萧条状态的出现,大量的工人失业,使原有的社会问题的加剧,从而导致社会政策的变化。1931年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提出了依靠公共机构与公共资源来缓解贫困的综合性福利国家计划,用联邦政府协助福利服务体系发展来解决失业和贫穷等社会问题,以弥补以往由私人机构解决贫困的种种不足。政府介入福利服务体系的发展后,受过学校训练的工作人员更容易获得政府提供的位置,福利工作的任职出现专业的倾向。
社会政策的变化打开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他们开始试图超越以个案工作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团体工作(亦称“小组工作”)因为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结合起来,用于探讨团体工作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力和对整个助人工作的重要性,并具体运用在帮助退伍士兵的心理适应和解决儿童心理困扰的工作中,发展出了团体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的另一方法,社区工作在社会改革(SocialReformer)与行动主义(Activities)的层面的努力也得到认可,同样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波普勒,Popple,1997)。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个原本是独立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在注重理论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
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到60年代初
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与经济空前发展。然而都市化、工业化、高科技及社会变迁,导致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反而加剧,战后军人的安置问题,黑人暴动,妇女争权、儿童教养、老年安置,等等,新生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形成互相冲突的矛盾。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纷纷宣布简称了“福利国家”,于是,一系列解决老人福利,劳工失业,军人服务和积极性救助等旨在全盘改进福利制度的“新探求”(NewResearch)社会政策相继颁布。这个政策的核心是开始强调以整个国家的福利、计划和综合性管理为解决手段。特别是联邦反贫穷计划提出由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者联手办理一些大的项目,这些计划的许多方面都涉及到社会工作专业,同时也强调福利计划在社区的发展和推进。
社会政策的改变带来了对于社会工作的大量的需求。政府的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和家庭,矫治机构和学校、社区开始引入团体工作者。在组成社区基金会、社区委员会的过程中,社区工作的方法正在发挥作用。因为单纯的个案工作方法难于应付广泛的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真正超越了此前由个案工作方法为主导的局面。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不仅在个案工作中,同时在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中也得到充分运用(廖荣利,1987)。反贫穷计划在福利服务实践层面提供给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的联合契机。1955年,作为大联合标志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NASW)成立。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
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福利国家普遍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高度的经济增长使人们享受到有史以来最优厚的生活保障与福利服务,但同时也因福利经费的膨胀潜藏着新的福利危机。在美国,由于政府坚持越战,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关注的是生存环境及公民权利。
最早的针对危机的社会政策的调整,是1963年美国约翰逊时代所谓“大社会”运动的庞大计划提出的,它包括了教育、训练及提供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协助穷人使之获得自立的社会福利服务政策。同时,政府开始削减福利经费、并强调资源使用的有效性,这与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矛盾。
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对于社会福利服务形成了冲击,因为受助者的问题已经从一般的物质需要转到对社会环境和基本权利等精神需要的层次,以往关于人的问题的成因的主流性解释[1]和强调个案治疗性的方法,已经不能令人信服(林万亿,1995)。
社会工作在自身发展上开始寻求对传统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突破和选择新的理论立场。社会工作人员开始运用系统理论,提出整合观点,探讨将不同的方法结合到一起来解决问题的一体化新途径(杰克逊,Johnson,1998)。[2]
第五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到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时期。经济增长的急剧变化和不稳定,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丛生。
在社会政策的层面,由于福利国家理论受到普遍的质疑,在新经济政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经济复兴计划”和社会福利政策。美国政府开始提倡“小政府”计划,以减少政府的直接服务,鼓励福利服务私营化。
公众意识形态开始提倡和号召“抑制欲望”、“限制所得”,人们也因此去考虑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关联,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在整个西方开始受到关注。而在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上,又充满了对自助和互助传统伦理的“复古”情绪。在此冲击之下,促进了人对于人与社会自身的再度反思,形成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又促使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体系在七十年代已经获得了发展完善”(约翰逊,Johnson,1998),但是受到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是以不同的理论支持来提出对社会工作的解释,如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生命模式”(LifeModel)就是以行为科学和生态的观念作为专业助人的理论依据。同时,各种治疗性的社会工作方法,行为矫正取向(BehaviorModification)、任务为本取向(Task-centredApproach)以及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精要治疗(BriefTherapy)等等,将已有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模式推向更专精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激进社会工作取向和结构社会工作取向,对传统的社会工作的目标发起了背道而驰的挑战。。
总之,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工作更注重从不同的学科、学派的理论中吸取营养,建立严密的理论论述和程序,向多元化、综合化同时又更为专精的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起,整个世界的发展日趋全球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多元,而且更是尖锐和复杂化。
社会政策发生的变化是出现多元福利模式。在欧美,福利政策的制定更强调政府与民间在福利提供方面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个人和家庭也要在福利资源上扮演一定的角色。这种福利主张导致的结果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福利服务减少,而转向鼓励多种形式的民间承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即志愿服务和服务的私有化扩大。
社会工作的发展为顺应社会环境与社会政策的变化,必须作出响应并积极调整。面对福利资源的短缺与竞争,专业社会工作也开始接纳“管理主义”,如以“个案管理”、“紧缩管理”等工作取向来建立优质服务,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保持自己承担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地位,这一取向实际上更加重视了技术化和程序化。同时,为获得社会认可,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注册制度普遍发展起来。
但在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对于传统的、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的反思,社会工作者开始更为关注存在社会工作之中的文化差异,以重新思考社会工作者在承担“对人与社会服务”实践中的道德伦理角色(麦萍施,1995;曾乃明,1995)。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与地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一些社会工作者正在修正百年来社会工作从事“社会治疗”的形象,更为务实地将社会工作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取向结合起来(米齐利,Midgley,1998),探索社会工作与国家制度的关系以及新的理论与实践方式。
二.研究结论及其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从欧美的社会工作发展历史过程来看,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相互承接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等等,都在影响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变化:
1.在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来,在社会政策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出了一个政策传承机制——社会工作。从国际经验看,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主要是通过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体系,即社会工作体系来实现的:政府中有政府社工构成的政府社会工作体系,民间有社会工作团体和社区社会工作者构成的非政府社会工作体系,而后者是社会工作体系的中坚力量。社会工作以其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与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基础的方法论为社会政策的贯彻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2.社会工作的发展轨迹明显是受到环境制约的。一般来说,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的发展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变化,从而导致其传承机制——社会工作的变化。当然,社会工作也有其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积极地试图引入当时最流行的社会科学理论,以为己用。社会工作的这种从对科学方法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社会政策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其成功地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其先谋求的是本身的职业地位,这种职业地位是与其在与社会政策不断互动的过程中,为解决社会问题作出了贡献后才获得的。在职业地位得到社会认可后,社会工作在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领域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包括应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的变化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与手段,同时用最新的社会科学历年和方法来武装自己。专业地位的提升无疑也巩固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福利服务、健康服务、社区建设、社团管理、家庭婚姻、住房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方面出台了不少社会政策,但是政策的效果在很多方面却往往不尽人意。在整个政策过程中,除了制度设计上有缺陷以外,制度实施中更屡屡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的社会政策过程中,从政府行政到公众行动之间,缺少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贯彻和落实社会政策的传承机制。
就中国现状看,目前社会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行政体系——劳动、民政、卫生、城建、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准”行政体系——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来具体运作。正因为在政策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缺少一个相对独立的职业化的“中间层”,本来这个中间层是可以把政府的行政指令通过专业化的手法和技巧转变为公众的行动的,而现在的工作体系依靠的仅仅是这些行政和“准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明显地与公众行动脱节,也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和进程不相适应。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它更多的是在大学里作为一个专业来发展,作为在中国社会政策过程中贯彻和落实政策的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却没有能够发展起来。2001年社会工作教育年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专业从1980年代后期恢复发展以来,已有上万的毕业生,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在社会政策过程中发挥他们应该发挥的专业能力。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缺乏一个明确的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在国内社会政策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的是政策法规层面和行政组织层面的问题,对如何通过一套专业化的职业服务系统来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质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在研究社会政策的同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探讨中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了,中国的社会政策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有效的传承机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工作论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第一,我要讲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因素
其一,无论在香港还是在美国,影响我们的是社会环境、社会问题与社会变迁,这是最重要的,这个社会变迁影响我们社会工作的回应。比如美国30年代的经济衰退,既是危机又需社会工作的回应,如果社会工作与教育不理睬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由于这种危机需求为本科教育课程提升提供了条件;另外当时的课程也从较微观层面走向了宏观,而且它与社会关系也比较紧密。当时香港社工教育发展得那么快与政府的取向密切相关,课程变迁也符合社会问题需要,有时我们发展新的选修课就在于发现新的社会问题,如新移民等。现在我们香港遇到的危机,对我们社工教育也会有大的影响。
其二,影响在于政府政策的影响。比方香港规定某一职位的人都要受社工专业培训,这一政策很大影响了社工教育的发展。在美国,一些法律如精神健康方面条例规定,精神病人要受到很好的照顾。如果不照顾,其家人与团体就要负责任。所以一些条例也在不同层面影响社会工作与教育的发展。
其三,财政来源的影响。比方政府投资多少在社工教育上,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社工教育步伐大小问题的。香港80年代是政府就给了好几笔巨资,加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面对社会大需求情况下,政府需要我们大力培养人才。而现在紧缩了,产生的影响亦是不可忽视的。在美国,政府亦曾有几次拨款。在美国有许多私立学校,它们受财团与富翁的影响,若后者对社会工作某一方面比较感兴趣,他们会把资金投往这方面的社工教育。比如有些基金会特别有兴趣搞健康医疗事业,他们就资助了很多这类的培训与项目;一些财团希望搞有关精神治疗或家庭治疗方面的项目,这些影响无疑是很大的。
其四,就是就业机会的影响。比方在美国最近十多年的辩论,他们有许多的私立社会工作机构,许多社会工作者面对个体需求(咨询、心理治疗),在社会上自主择业。这也算是不错的出路。所以一些大学的培训也注重个人理疗,心理治疗等方面培训,因为市场比较大。当然不少社会工作者不喜欢这种取向的。故就业机会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工作培训的方向。另外,在香港我们还要搞一些培训,如艾滋病等。这方面既有就业机会,也有需求,但没有培训。还有社会保障方面,不少人员需要培训。就像我们文凭课程以前没有关于怎么做社会保障的培训,以前他们是不请社工的,现在就业形势不好,社工开始涉及这个领域,做一些派钱性工作。因此,在我们的课程里也有了相应的回应。
其五,社会工作专业群体和社工教育的群体的取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见在美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或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长期受到他们的工会或专业团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刚才谈及的美国的几个协会或议会,他们很大地影响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当不同院校在培养本科生还是硕士生从事社会工作问题上产生分歧肘,社会工作教育议会就出面解决了这个分歧,可见专业的团体对社工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香港,我们的发展好几次得益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社会工作总工会的帮助,政府因财金短缺想“砍”大学里的一些社工教育课程,但协会与工会坚决不能让政府“砍”,他们认为现在暂时不需要这么多专业人士,但现在不培养一批人才,将来社会有需要怎么办?就算这些人暂时找不到工作,但将来一定是有用的。在其他一些问题上,协会和工会常与政府辩论,以保证社工教育不会因经济衰退而受到大的冲击。
最后一个因素在于学院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外在因素固然重要,内在因素更不容忽视,我们自己怎么想,怎么做是很重要的,在美国社工教育历史里面,有许多重要的人物是影响社工教育的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社会有需要却没人、没钱来做时,他们就亲自动手。如第一个暑期班。另外专业取向上往往也会受个人的影响。这些社会工作教育界的重要人物怎样去改变历史,怎样去分析、去演绎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讲讲有关社会工作的辩论。
这些辩论在整个发展历史里面是不断发生的,这些辩论在国外、香港都是影响我们取向的,不一定有肯定的答案,它需要我们自己查找与探寻。
第一个争辩是,学术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这个其实是每一个搞社工教育的国家都会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培训还是一个学术教育,这引起了很大的辩论,比方重视学术教育的人通常会觉得社会工作应该具有很好的学术基础,他们希望做社会工作的人要有很好的社会科学基础,要有很好的理论,很好的研究水平。因为没有理论与研究你单单做实务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一派就不太注重实务性的工作,比较注重象牙塔内的传教,他们面对社会问题就分析社会问题,然后向政府提出相关措施,却往往不参与改变这些社会问题的实践活动。美国社工教育在最初发展中,巳开始了关于这个方面的辩论,即社会工作教育应该怎么搞。20世纪初,一派人认为教育应该是很学术的,培养的人应该注重分析的能力,注重对社会科学的理解,以此提出建议,当时有些大家是以此为取向的,后来没人读,就只好作罢。而原先一些大学的课程注重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分析,几乎没有实务的,学生不用到社会上从事实际工作。另外一派人与此针锋相对,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应当紧紧与社会实务相扣,不可仅在象牙塔里讨论问题,应该注重专业性、实务性,主张整个社工教育所受的培训应建立在实务的基础上,但是在实务上并不是简单工作,而要去分析、去反思,在实务中发展出实务理论来。在美国这一派获得了成功。我们看到在美国的社工培训中他们是比较实务的;英国相对而言学术性就要强点,实务性相对弱些。这对美国也产生了一些影响,美国社会工作的培训是一个十分注重专业性课程的设计,而且也十分注重专业的素质,如价值观培养、社会工作有关知识、有关技巧的传授’,注重整个社群的建立,这个取向一直影响着美国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按照这个基础,美国社会工作教育议会清楚规定每个课程该有什么内容。在评审课程中注重这些内容:有无社会科学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对于社会环境分析,社会行政和研究;实习。在英美,对实习有个严格的规定:如果要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你在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一定要有某一时段的实习——实习不仅是出外看看,而是一定要有专业督导的。1997年香港成立的注册规定我们承认的课程,包括国外的与香港的,都有硬性实习要求,而且如果我们承认他作为我们注册对象,他若是本科社会工作毕业生,就必须要有800小时的实习,要文凭的,至少要达到600小时。其实,这个有关学术教育专业教育之争,在各国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认为专业的培训不同于学科的培训,是要建基于实务之上的,但也有很强的学术基础——它是服务于我们的专业的。虽说这个辩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教育界还常谈及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就这么窄的专业化,所以我们希望现在的院校的社工教育专业化不要太窄,希望它的社会科学的基础能拓宽一些,也希望我们社会工作不仅是学社会工作科目而是希望它是有很好社会科学的基础。比如我们学系现在叫应用社会科学学系: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总之以社会科学为依托,当然叫社会工作系也可以,不过要小心避免一个危机:教授的社会科学不能太窄,而且不能仅由本系老师来教。否则你的领域永远走不开社会工作的圈子,而它的好处在于利于自身强大,能建立一个很好的专业基础。两个各有千秋。
第二个争辩是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取向之争,这其实并不局限于社工专业内的争辩而是整个社会工作的争辩。最初社会工作开始之时,已经有这个问题的争论,当时美国的Richman,是社会工作之母,他的书《社会诊断》就是注重较个人化的,注重个人治疗等。当时另外一个派别则注重邻居社区的运动,注重在贫穷社区内建立一些中心,工作人员生活其中,帮助居民们,常是新移民、妇女、童工等。当时社会工作的取向还是比较注重社会改革与变迁,但到了30年代,佛罗伊德等影响较强。此后就受个人心理咨询与分析影响很大了,这在后来社会工作发展上表现为对个体关注性强。但一些社会动荡,如30年代的经济衰退、60年代的战争问题,使社会工作者认识到,我们不应太注重个人取向,而应该注重一点社会取向,如社区等宏观层面的东西,其实这十多年在美国,社会工作取向还是比较个人性的——在于不少社会工作者是私人择业,这多少会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取向。最近美国出版的一些书多是《家庭治疗》、《认知治疗》等治疗层面的,这个取向也影响到了香港,所以很多治疗的模式在香港都很盛行。常会缺乏思考地照搬外来的东西,其实这类治疗有其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如果我们照搬过来是会产生问题的。让我们回到美国。1995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内容简单只涉及一个问题,但对整个美国社会工作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本书叫《反叛的天使》,即谈及我们社会工作者已经背叛了我们以前的使命。它提醒美国的社会工作者不要再沉湎于个人的治疗并从中追求个人利益,而在美国许多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者忽略的。这本书里说其实社会工作刚开始时是基于回应整个社会问题而逐步发展壮大的,是十分关注社会贫穷、社会压迫的,但是社会工作专业却一步步在变化、变质一一为了个人利益(权威或金钱)忘记了你本来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时的理想与使命,这本书对整个美国福利影响极大,引发了许多讨论:我们是否背叛了我们的使命,我们是否迷失了方向等,这也包括不少辩论,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美国的《社会工作期刊》,它有一个一百年的特刊,在这儿有很多文章反思这个问题,批评美国社会工作迷失了方向,忘记了他们本为公益、为社会改革的理想等。这也影响到我们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微观或宏观的取向是影响课程的设计的。70年代末在加拿大是分得很清楚,我是社区工作,你是个案工作等。彼此间没有合作余地,而且关系不好,他们认为我们只注重社会改革,我们认为他们太个性化,但这似乎是学校的错,而不是学生的过失。当时受欧美潮流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上分微观与宏观,然后完全按你兴趣取舍微观与宏观,互不干涉。而且往往课程的设计也影响毕业生以后的择业取向。所以微观与宏观之争其实很大地影响了我们课程的设计。比方美国最近的期刊讨论中多了许多文章关于社会发展取向方面,如何使课程设计与社会发展取向互为体现。可见这个争论是影响社会工作及其教育的,我们怎么样看社会工作的定位,怎么看社会工作的使命影响到了我们的课程设计,如果我们看到我们的使命不单单是为个人,是为社会改革、社会变迁,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一定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取向,否则会影响我们学生毕业后的取向的。以前的课程设计太窄了,宏观与微观是完全分割的,从而使学生们没有一个全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第三个争辩是专门与普遍化教育之争。这个争辩基本上是说你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设计应该是很专的还是普遍化的。如果专门化取向的话,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很专门的,是能够抓住一个很专的问题,如青年工作、家庭治疗或者是社区工作等等。用这个取向去理解我们社会工作教育课程的,那便完全围绕它了,恰似以前我读的专业,完全是宏观的层面,从未涉及个人、家庭等问题,那时我们很专门地学习怎么做社区组织工作,而未做个人取向的个人辅导等,而我那同学是读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她读的全是环绕个人,心理、家庭关系,家庭动力,家庭治疗等。如果是专门化培训的方向的话,结果是那帮学生会比较精专,对某一范畴了解很透彻,但他却无法适应于其他的环境。我个人就不太喜欢这种太专业化的培养。普遍性取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培养每一位社会工作员使之成为全才,方方面面他都懂,所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有社会工作的知识技巧,他处于任何一个环境,无论是社区,还是面对老人或有问题的家庭,他都可以解决,但是他不可以太专,可以在具体实践中继续求知。但是基本上赞成普遍化取向的教育方法,我们会觉得不单使他成为全才,懂得社工方面所有的知识,理论、技巧,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帮助他能够学会如何转化的能力,即怎样把这个地方学的东西能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你相信是专门训练的话,那么通常你就要给他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人是可以自己学习的,他毕业后他还要自我学习,那我们就要帮助他一些学习的能力。让他毕业后不用再依靠你的培训,可以自由地去获取知识、技能。其实在美国或香港,这个问题差不多已解决了,即初步的培训我们基本注重普遍性的培训,使其有个基础的能力,而高层的培训才进入专门性培训。
第四个争辩,这正是我们教育者应当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为谁服务,争辩是我们应不应该让我们雇主——我们学生的雇主牵着鼻子走,还是我们有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我们搞社工教育时,我们发现我们若要回应社会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很多要求,比方雇主,在内地就是政府,不同部门等,在香港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他们提起意见没完没了,当然我们要很快地回应他们的问题。如果我们被他们拉着跑的话,便会失去方向。我们常做。雇主的调查,我们学校两年就做一次,看他们的要求,看他们对我们学生的满意程度,他们希望我们增加什么内容,但我们并不会全部听他的,全听了,就不会有方向了。有些人认为我们的顾客永远是对的,永远应听他们的话,但是我们发现毕业生的雇主所说的要求是好的,但他们要求是比较短浅的,只着眼于现在问题,比如,学生要懂得评估,要懂得会计、财务等。有一阵他们要求加电脑课程,有时又要我们加一些研究多一点的课程,有时加治疗模式等。若全部听他们的话,我们的课程极易膨胀,会没完没了。如果作为社会工作教育者我们就要有一个能力去分辩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不做。当然我们不可以说我们有绝对的权威不听你的,这是不好的,是脱离实际的,但我们若全部听他们的也是不好的现象,使我们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方向。所以这也是一个争辩,所以我们在顾客为主取向,还是我们教育者为主的取向的辩论上,我们也是要找一个平衡点,而不是站在任何一个极端。
第五个争辩是交代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向自己交代还是向公众交代。在香港地区、在美国、在全世界现在有一个很强的潮流:管理主义盛行(另外加上经济不好就更惨了),给我们钱的人包括政府、公众等,他们都对社会工作教育有很多要求,也要求我们的交代。因为以前在香港交代制度很严格,我们课程方方面面包括我们教学水平、教学素质、研究成果、学术管理等均要交代。学生多了要交代,学生少了更要交代,学生就业好不好也要交代(每年都要看我们学生的就业率数字)。所以有一些同事不太喜欢这个制度,为什么我们要向外人交代,我们可以向自己交代嘛。我们常强调学术界的自由度,包括无上的权威、无上的自由,但是我们现在已无能力辩了,其实辩论也无用处,外面社会就是这样要求,什么东西都要交代,为了这个交代,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我们有许多方面要去做评估,内地将来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方方面面的评估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与工作成效。通常我们的辩论是这东西有没有用,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评估,如果我们教的好的话,其中效益是很难评估的,它往往是处于社区之中的或对人的,社会工作教育究竟能不能影响我们的学生,令他们工作有成效是更难评估的,而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些。现在对这个辩论少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能做得更好,怎样去证明我们的存在,怎样证明我们学生的素质是好的。我们辩论的方法是希望不用那些传统的、政府的或者是机构给我们的很硬的、非人性化的方法去评估我们,我们希望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发展相关评估,去证明我们学生素质是好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包括就业数字、包括个案、学生好的影响等(如他在社区中运用方法与其他人有何不同),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第六个辩论是关于社会工作教育层次问题。在内地这种辩论不太厉害,香港有,美国就更厉害了,究竟社工教育应当放在什么层次,是文凭,本科还是研究生层面。在美国以前辩论得很厉害,最初认为他有一个基础的大学培训,先成为了有教育的人——懂思考,有人文教育基础等,然后他才进入硕士研究生,我个人来看是比较理想的,但现实很难做。现在他们也与现实协调了——需要太大了,无法一步步进入。现在在香港、美国已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这种辩论在内地也是需要的,至少要辩论一下不同的层次有什么定位与目标,一二层次间有什么关系,怎么交叉等。
第七个争辩,社会工作教育应不应该有立场。这是近十多年来比较激烈的讨论。因为很多人认为社会工作者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无价值立场的,但是最近的很多辩论提及社会工作是不可能无立场的,其实在我们帮助他所做的决定都是有价值立场的。比如帮他讨论一个家庭问题,他最后决定离不离婚,或你帮助一个社区如何去解决问题等,这些时候往往有价值取向的。若说工作者价值没有影响他,这是比较假的,其实我们工作的过程里,常有价值隐含着去影响他们,有时不明显罢了。香港一些机构和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有很清楚的价值取向。面对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或处于边缘的人士,如果我们不去帮助他们,什么都没有价值取向,什么都没有立场的话,我们叫我们的学生没有立场的话,他们(边缘人)就永远得不到帮助。他们认为社会工作是有立场的,就是帮助那些受压迫的,处于底层的人们。这是他们的价值取向,我们不一定听他的。但这是针对辩论而言的,在香港我们还没有那么激进、进步,所以我们暂时没有什么很清楚的立场。通常,我们的立场只是帮助我们的学生去注重社会公益或者去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等。但是没有英国社工教育界那层次分明的价值立场。这个,我们也可以讨论,社会工作教育是否应该有立场,比方在内地有那么多贫穷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注重社会发展呢?或在取向上帮助他们扶贫,协助他们用社会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等。这需要你们更多地去考虑。
刚才说了在社会工作教育领域里的好多争辩问题,曾有的或现在仍进行的,这些重要的议题我估计也还是有些意义,有一些问题也是比较实际的,比如立场问题、培养人才是专才还是全才、教育层次、或者是为谁而服务、社工教育是微观还是宏观、学术与专业关系等,希望我们大家都好好反思一下。
最后一点是说未来的趋势
这点比较难做,对将来的预测是无定数的,我想将来的趋势是大家一同去建构。何去何从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我只可以预测出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社会问题的极端化、矛盾化与复杂化,我发现在香港、在美国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贫穷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这些问题突出了成为很大的社会矛盾,我们看见的问题是很复杂,是很难去解决的,这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工作发展模式。在英国之所以注重社工教育,反压迫立场是与社会矛盾尖锐化离不开的。没有了这种取向,这个问题永远得不到平衡。你的立场永远那么斯文的、君子的、没有立场的、是永远无法解决问题的。我认为对于世界上很多地方,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也强迫我们去思考社会的定位,社会工作的立场,及其使命体现。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掌握也要比较好一点,如果我们就是很空泛地对问题了解是无用的。李宝库部长那天说了,面临很多问题,这是我们的机会,社会问题越多,社会工作者越有事情做,如下岗问题、贫穷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都是越来越厉害。这对我们来说,我们触角要敏感,知道研究这些问题,并有很好的回应,而且在我们的课程里也要有所体现。若我们无充分地理解问题,我们怎么帮助我们的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二个是价值真空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在社会的一些层面里我们发现价值不见了。在美国社会,好多人迷失了价值层面的东西。许多人在文章上论及重新寻求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是我们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怎么样,是不是我们就安于一些治疗模式,一些技巧、方法。难道单有它们,我们就能解决问题吗?最重要还是我们价值观,我们价值观定位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一定要去考虑的问题,所以重建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另外一个趋势。在国外期刊里有许多讨论,重新谈及这些最原始的问题:价值观、使命感、定位等问题。第三个趋势就是经济紧缩和管理主义抬头的问题。这在欧美与香港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趋势影响到我们社会工作者和搞社会工作教育的人要注重评诂,要讲效能,而不能仅讲“心”,其实对这趋势是应该肯定的,我们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教育是该讲数据、讲成果的,用效益来证明我们的工作。第四个是知识膨胀的问题。整个世界,知识日益增多,推陈出新,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我们要加什么东西在我们课程里,常会产生没完没了的走向,比如在我们课程里雇主通常要求加很多东西,我们老师也希望能多加点,比方做了什么研究,但这不太可能,我们没时间,没空间插入,另外我们也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反思,这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包在里面的。其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工作实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