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哪个品牌好自爆之后碎片是否很容易碾碎

鲸鱼爆炸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鲸爆炸一般指的死亡的鲸因内部蓄积过多腐败气体而造成身躯爆裂。鲸生前吃了很多食物,消化后会产生甲烷、氢硫化物以及氨等气体,鲸死后,内部组织与器官腐败的速度越快,细菌扩散的速度也越快,身体的蛋白质分解,产生更多气体,增加腹部与肠道的压力。若处置不当,极可能发生爆炸。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鲸爆炸的事件。日,一头抹香鲸尸体在台南市中心西门路小北夜市附近自体爆裂,是因内部蓄积过多腐败气体而造成身躯爆裂。此事发生,引起媒体关注,波及较多民众;2013年,一条被冲上法罗群岛海滩的抹香鲸尸体,在一名生物学家进行解剖时发生爆炸,所幸没有发生人员伤亡;2014年4月,一条蓝鲸的尸体被海水冲上了加拿大纽芬兰岛上一处沿海小镇的石滩上,随时有爆炸危险。
鲸鱼爆炸爆炸原因
科学家指出,由于鲸死前吃了很多生物,这些东西在胃里腐化,产生大量瓦斯般的气体,包含甲烷、硫化氢以及氨。鲸死后,内部组织与器官腐败的速度越快,细菌扩散的速度也越快,身体的蛋白质分解,产生更多气体,增加腹部与肠道的压力。
2004年后,据有关学者调查研究后表示,该鲸鱼发生爆炸的部位曾受过船只撞击,这是直接导致鲸在海滩边搁浅而死以及该部位承受不了体内腐败产生的气体压力从而产生爆炸。再者,鲸本身就是深海动物,需要抵抗深海的水压,所以身体里必须要有足够的气压才能抵消掉一部分压力,鲸鱼体内的压力不断上升,往往一触即发。
同时,若解剖鲸不当也可能会引起爆炸,如果解剖时一次性割一个大口,空气一次性排出,使体内的器脏一下喷出来,将会产生爆炸。
曾为此事制作专题,并于台湾当地日21时播出《掠食者犯罪现场:鲸爆之谜》。
鲸鱼爆炸相关案例
鲸鱼爆炸台南
抹香鲸爆炸事件
日,一只身长17米、体重50吨、并略腐败之在用于研究的鲸鱼在运输途中发生爆炸,鲸
运送中的死亡鲸鱼
鱼的血和内脏撒了一地,霎间,行人沐浴在一片血雨中。这只抹香鲸死在沙滩上,原来准备送到进行科学研究,没想到在运送途中,在台南一条大街上发生爆炸。由于发生地位于台湾台南市闹区,受波及之民众极多,曾一度登上台湾新闻头条。 日,此鲸于台湾云林县台西乡海岸搁浅而死,为一雄性抹香鲸。相关单位动员平板卡车、3辆起重机及50位以上的人员,耗时13小时才得以装运上车,以公路方式运送。 鲸鱼搁浅后,台湾英文报纸《Taiwan News》报道“云林民众聚集600多人,忍着低温寒风,祇为一见鲸鱼满足好奇心”、“事件也吸引摊贩前来摆摊,一时之间,食物、饮料纷纷摆了出来。”
鲸鱼爆炸加拿大
蓝鲸爆炸隐患
2014年4月一条蓝鲸的尸体被海水冲上了加拿大上一处沿海小镇的石滩上。镇长表示,这条长约25
死亡的蓝鲸头部肿胀如气球
米的蓝鲸尸体由于体内充满了甲烷,其头部膨胀成了一个大气球,并且已经开始发臭,可能随时爆炸。此前,加拿大官方已要求小镇尽快清理该蓝鲸尸体。但地方政府表示由于缺少安全处理的器械,无法对尸体进行分解处理。当被问及为何不将尸体重新推回海里时,镇长解释说,由于尸体面临随时爆炸的危险,如果推回海里会危及过往船只,留在石滩上实乃无奈之举。该小镇位于纽芬兰岛西海岸的格罗斯莫恩国家公园内,本身就是一个旅游景点,有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想要一睹蓝鲸尸体的风采。当地政府已尽力说服游客远离蓝鲸尸体,并拉起了警戒线,但还是阻挡不了好奇的游客。
.新华网[引用日期]
.前瞻网[引用日期]
.扬子晚报[引用日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钢化玻璃的桌子,现在还容易自爆吗?_百度知道
钢化玻璃的桌子,现在还容易自爆吗?
就是电脑桌用。前几年老听说有自爆的。近几年少了。想请教一下,是近几年加工技术提高了吗?还是和以前一样?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钢化玻璃自爆还是仍然存在,这是行业内无法避免的问题。只是近年来国家对工程的要求高了,特别是香港的工程,对于钢化玻璃的要求就更高了。政策要求钢化玻璃必须做热浸处理,尽可能的减少钢化玻璃在业主手中的自爆率。  一般电脑桌的话用的钢化玻璃都是没做热浸处理的,而且大多是钢化玻璃厂家并没有通过3C强制认证通过的,钢化的技术欠佳,自爆率就大些。建筑或汽车钢化玻璃就要求严格的多。
采纳率:75%
现在的技术肯定提高了,一般用个十几年没什么问题,不存在自爆这种现象
钢化玻璃的自爆率是千分之三。。和玻璃原片有关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钢化玻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浴室玻璃门自爆 碎片划伤住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孙先生介绍,他家浴室的钢化玻璃门共两扇,高约2米,宽约50厘米,是2007年在晋安区连江路一家具卖场的“卡莱尔卫浴”购买的,一共花了1750元。7日晚,他在浴室洗完澡,拉开钢化玻璃门时,只听“砰”的一声响,一扇钢化玻璃门竟应声自爆,他躲闪不及,被迸溅的玻璃碎片划伤,上身、胳膊等部位被划出了数道伤口,血流不止。
原标题:浴室玻璃门自爆 碎片划伤住户
浴室的玻璃门爆成碎片N本报记者 徐丰 周锡银 关铭荣文/图洗澡本是一件惬意的事,可近日,家住福州市晋安区的孙先生洗完澡,拉开浴室的钢化玻璃门时,玻璃门竟然自爆,迸溅的碎片将孙先生的上身、胳膊等部位划伤。 钢化玻璃门为何会自爆?如何防范?选购钢化玻璃门时,如何鉴别?昨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业内人士。据介绍,钢化玻璃门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的自爆率,市民若担心自爆隐患,最好贴上防爆膜。洗完澡开门时玻璃门突然自爆孙先生介绍,他家浴室的钢化玻璃门共两扇,高约2米,宽约50厘米,是2007年在晋安区连江路一家具卖场的“卡莱尔卫浴”购买的,一共花了1750元。7日晚,他在浴室洗完澡,拉开钢化玻璃门时,只听“砰”的一声响,一扇钢化玻璃门竟应声自爆,他躲闪不及,被迸溅的玻璃碎片划伤,上身、胳膊等部位被划出了数道伤口,血流不止。 昨日,孙先生还惊魂未定,“还好当时是我,要是家里的小孩被玻璃碎片劈头盖脸砸到怎么办?”孙先生说,虽然玻璃门买回家有些年头了,但使用时一直很小心,现在家里还有半扇门,浴室里也残留着一些玻璃碴,家人都不敢再进浴室了。卖场回应:钢化玻璃老化有几率会自爆昨日,记者联系到家具卖场,得知卡莱尔品牌的经销商已经搬离,根据规定,孙先生家的玻璃门已经过了1年保修期。卖场工作人员表示,将联系该品牌原先的负责人,先上门查看情况,即使不能更换新门,也尽量先将残破的玻璃门卸掉,避免安全隐患。 关于玻璃门自爆的原因,卖场人员表示,一是玻璃门使用年限比较久,可能存在老化情况。另外,即使是合格的钢化玻璃,也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的自爆率,这是国家规定允许的概率。 福州昌茂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钢化玻璃确实有自爆现象,国家有千分之三自爆宽限。除玻璃本身的质量外,玻璃的几何形状、受热状况等均与自爆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玻璃自爆是因为本身各部位不均匀。 工商人员对此表示,玻璃产品保修期为1年,但是商家仍有义务保证其质量,并提醒消费者及时更换老化存在隐患的商品,他们将联系卖场,建议他们先将破损的玻璃门卸掉,避免二次伤害。业内人士建议:选购钢化玻璃看应力斑、平整度钢化玻璃门自爆,如何防范?昨日,记者咨询了市内几个经营卫浴的商家,他们建议,市民选购钢化玻璃制品,若担心自爆隐患,首选是表面贴有一层透明安全防爆膜的,贴膜后,即使炸裂,玻璃碎片也会粘连在一起,不容易伤人。 此外,消费者购买时,可查看商家切割下的边角废料破碎后是否呈碎小的钝角颗粒,依此判断是否为钢化玻璃。另外,还可通过观察它的应力斑、平整度,询问均质处理等方法检验其质量。 在某些特殊的自然光(或偏振光)条件下,观察钢化玻璃的反射光,若能够看见玻璃表面存在明暗相间的条纹,这类亮度不一致的条纹就是“应力斑”,市民选购钢化玻璃门时,应选择应力斑较轻者。此外,还要选平整度好的玻璃,观察钢化玻璃的边缘或面板上是否有凸起、裂痕等异常情况,以及时处理或淘汰。此外,家装玻璃隔断的周边最好有框或与墙体连接以固定,否则碰到边角受力点,即使是钢化玻璃也很容易碎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爆炸(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bào zhà]
(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
爆炸概念定义
在较短时间和较小空间内,能量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或几种形式转化并伴有强烈机械效应的过程。普通炸药爆炸是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核爆炸是原子核反应的能量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时在短时间内会聚集大量的热量,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的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空间内的物质以极快的速度把其内部所含有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功、光和热等能量形态。所以一旦失控,发生爆炸,就会产生巨
大的破坏作用,爆炸发生破坏作用的根本原因是构成爆炸的体系内存有高压气体或在爆炸瞬间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爆炸体系和它周围的介质之间发生急剧的压力突变是爆炸的最重要特征,这种压力差的急剧变化是产生爆炸破坏作用的直接原因。
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时,系统本身的能量借助于气体的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通常同时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的效应。
爆炸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爆炸发生当时产生的稳定爆轰波,也就是有一定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以恒定的辐射性高速胀大(压力变化),没有指明一定要有热量或光的产生,例如一种叫熵炸药TATP(三聚过氧炸药),其爆炸只有压力变化和气体生成,而不会有热量或光的产生。而爆炸音的产生,主要是源自于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膨胀速度高于音速所致。
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爆炸等,都由化学反应引起,而且都是氧化反应。但爆炸并不都与氧气有关。如氯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的爆炸,且爆炸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如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则是物理变化。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都会发生爆炸。
爆炸按初始能量分
按照爆炸的初始能量不同,爆炸可分为以下6种。如下表所示:
应用或自然现象
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
中子辐射、光辐射、热辐射、冲击波、火球
爆轰(炸药)
爆燃(火药)
冲击波、火球
爆破工程、瓦斯和粉尘爆炸、爆炸加工、常规武器发射药、矿山和水利建设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冲击波、火球
水下放电、雷电
一种机械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机械能
冲击波、飞散物
高压容器爆炸、火山爆发
冲击波、成坑、击穿、崩落
弹丸穿甲、碰甲、陨石碰撞
激光、X射线或其他高能粒子束照射引起的爆炸
粒子束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成坑、击穿、崩落
激光或粒子束武器
1.物理爆炸
物理性爆炸是由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在爆炸的前后,爆炸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锅炉的爆炸是典型的物理性爆炸,其原因是过热的水迅速出大量蒸汽,使蒸汽不断提高,当压力超过锅炉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又如,氧气钢瓶受热升温,引起气体压力增高,当压力超过钢瓶的极限强度时即发生爆炸。发生时,气体或等介质潜藏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伤害。上述这些是蒸汽和气体力作用的瞬时表现,它们的破坏性取决于蒸汽或气体的压力。
2.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由化学变化造成的。化学爆炸的物质不论是可燃物质与空气的,还是爆炸性物质(如炸药),都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系统,在外界一定强度的能量作用下,能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从而引起强烈的破坏作用。爆炸性物品的爆炸与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有下列异同。(1)、爆炸的非常快。一般在10-5~10-6S间完成,爆炸传播速度(简称爆速)一般在2000m/s~9000m/s之间。由于反应速度极快,瞬间释放出的来不及散失而高度集中,所以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气体混合物爆炸时的反应速度比爆炸物品的爆炸速度要慢得多,数百分之一至数十秒内完成,所以爆炸功率要小得多。
(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爆炸时反应热一般为kJ/kg,可产生℃的。气态产物依靠反应热被加热到数千度,压力可达数万个兆帕,能量最后转化为,使周围介质受到压缩或破坏。气体混合物爆炸后,也有大量热量产生,但温度很少超过1000℃。
(3)、反应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1kg炸药爆炸时能产生700~1000L气体,由于反应热的作用,气体急剧膨胀,但又处于压缩状态,数万个兆帕压力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使周围介质受到严重破坏。气体混合物爆炸虽然也放出气体产物,但是相对来说气体量要少,而且因爆炸速度较慢,压力很少超过2MPa。
核爆炸是剧烈核反应中能量迅速释放的结果,可能是由核裂变、核聚变或者是这两者的多级串联组合所引发。
根据爆炸时的化学变化,爆炸可分为四类。
(1)、简单分解爆炸
这类爆炸没有燃烧现象,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属于这类物质的有、、雷银、三、、三硫化二氮、、乙炔铜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就会发生爆炸,如的分解为:
Pb(N3)2→Pb+3N2+Q
(2)、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爆炸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要的氧由
爆炸物自身分解供给。所有如三硝基甲苯、三酚、、黑色火药等均属于此类。
如硝化甘油炸药的爆炸反应
C3H5(ONO2)3→3CO2+2.5H2O+1.5N2+0.2502
1kg硝化甘油炸药的分解热为6688kJ,可达4697℃,爆炸瞬间体积可增大1.6万倍,速度达8625m/s,故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这类爆炸物的危险性与简单分解爆炸物相比,危险性稍小。
(3)、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类爆炸的爆炸破坏力虽然比前两类小,但实际危险要比前两类大,这是由于石油生产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机会多,而且往往不易察觉。因此,石油化工生产的防火防爆是安全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爆炸混合物的爆炸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即可燃物与空气或氧达到一定的混合浓度,并具有一定的激发能量。此激发能量来自明火、电火花、放电或其他能源。
爆炸混合物可分为:
①、气体混合物,如、氢、乙炔、、等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形成的混合物
②、蒸气混合物,如汽油、苯、、甲醇等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或氧形成的混合物
③、粉尘混合物,如铝粉尘、硫磺粉尘、煤粉尘、有机粉尘等与空气或氧气形成的混合物;
④、遇水爆炸的物质,如、钠、碳化钙、三异丁基铝等与水接触,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分解爆炸性气体的爆炸
分解爆炸性气体分解时产生相当数量的,当物质的分解热为80kJ/mol以上时,在激发能源的作用下,火焰就能迅速地传播开来,其爆炸是相当激烈的。在一定压力下容易引起该种物质的分解爆炸,当到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能传播,这个压力称为分解爆炸的。如乙炔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为0.137MPa,在此压力下储存装瓶是安全的,但是若有强大的点火能源,即使在下也具有爆炸危险。
爆炸性混合物与火源接触,便有生成,成为链锁反应的作用中心,点火后,热以及链锁载体都向外传播,促使邻近一层的混合物起化学反应,然后这一层又成为热和链锁载体源泉而引起另一层混合物的反应。在距离火源0.5~1m处,火焰速度只有每秒若干米或者还要小一些,但以后即逐渐加速,到每秒数百米(爆炸)以至数千米(),若火焰的路程上有障碍物,则由于气体温度的上升及由此而引起的压力急剧增加,可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
爆炸按反应相分
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不同,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和固相爆炸。
1.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气体的分解爆炸;液体被喷成雾状物引起的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引起的爆炸等。
2.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爆炸。例如,硝酸和,液氧和等混合时引起的爆炸;熔融的矿渣与水接触或钢水包与水接触时,由于过热发生快速蒸发引起的蒸汽爆炸等。
3.固相爆炸。包括爆炸性及其他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如乙炔铜的爆炸);导线因过载,由于过热,金属迅速气化而引起的爆炸等。
爆炸按燃烧速度分
1.轻爆。物质爆炸时的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声响也不太大。如无烟火药在空气中的快速燃烧,可燃气体混合物在接近爆炸浓度上限或下限时的爆炸即属于此类。
2.爆炸。物质爆炸时的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力,有震耳的声响。混合物在多数情况下的爆炸,以及火药遇火源引起的爆炸等即属于此类。
3.爆轰。物质爆炸的为时能在爆炸点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速膨胀,像活塞一样挤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发生爆炸,从而发生一种“”现象。
爆炸评价指标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性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当火源接近时会产生瞬间燃烧。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 称闪点。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其闪点时则随时都有被火焰点燃的危险。就火灾和爆炸来说,化学物质的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可燃物质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达到某一温度与火焰接触即行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并在移去火焰之后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易燃液体的燃点,约高于其闪点1~5℃。
指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升高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自燃有两种情况:
受热自燃:易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热自燃是化工产品贮存运输中较常见的现象,危害性极大。自燃点越低,自燃的危险性越大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表示。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分下限和上限,即在空气中含量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爆炸极限又称燃烧极限。浓度低于爆炸下限,遇到明火既不会燃烧, 也不会爆炸;高于爆炸上限,也不会爆炸,但是会燃烧;只有在下限和上限之间时才会发生爆炸。而可燃粉尘的爆炸上限很高,一般达不到,所以通常只标明爆炸下 限,而且用克/米3来表示。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时,遇到明火即发生爆炸。爆炸极限范围越宽,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也就越大。
最小点火能
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称爆炸压力。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物质不同,爆炸压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境、原始压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同。
最大爆炸压力愈高,最大爆炸压力时间愈短,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愈高,说明爆炸威力愈大,该混合物或化学品愈危险。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的。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 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
爆炸破坏形式
1. 直接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
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物质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速度膨胀,象活塞一样挤压周围空气,把爆炸反应释放出的部分能量传递给压缩的空气层,空气受冲击而发生扰 动,使其压力、密度等产生突变,这种扰动在空气中传播就称为冲击波。冲击波的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 用和使人员伤亡。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其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在这样高的超压作用下,建筑物被 摧毁,机械设备、管道等也会受到严重破坏。 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波阵面超压在20kPa~30kPa内,就足以使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物受到强烈破坏。超压在100kPa以上时,除坚固的 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部分将全部破坏。
3.造成火灾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内,对一般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但是爆炸 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遗留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也可能把其它易燃物点燃引起火 灾。 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破后最易发生。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的化工 设备被破坏,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点燃附近储存的燃料或其它可燃物,引起火灾。
4.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中,许多物质不仅是可燃的,而且是有毒的,发生爆炸事故时,会使大量有害物质外泄,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
爆炸必备条件
爆炸必须具备的五个条件:
1)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质,即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乙炔,甲烷等;液体:,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辅助燃烧的助燃剂(氧化剂)如氧气、空气。
3)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均匀混合。
4)混合物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包围体)。
5)有足够能量的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光能等。
爆炸反应过程
1.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
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2.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一种在限制状态下系统潜能突然释放并转化为动能而对周围介质发生作用的过程。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爆炸兼有二者,常规炸药的爆炸则均属于化学爆炸,反应的放热性、快速性和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是决定化学爆炸变化的三个重要因素。放热提供能源;快速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释放能量,构成高功率;气体则是做功介质。炸药的爆炸变化分为爆燃和爆轰,前者是释放潜能的典型形式,后者是炸药释放潜能的典型形式。
3.爆炸,就是指物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快速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压缩能,且使原来的物质或其变化产物、周围介质产生运动。爆炸可分为三类:由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称为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爆炸);由化学反应释放能量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爆炸(如炸药爆炸);由于物质的核能的释放引起的爆炸称为(如原子弹爆炸)。民用爆破器材行业所牵涉的爆炸过程主要就是化学爆炸。
4.均相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在密闭的容器内局部着火时,由于燃烧反应的传热和高温燃烧产物的热膨胀,内的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压缩未燃的混合气体,使未燃气体处于绝热压缩状态,当未燃气体达到着火温度时,容器内的全部混合物就在一瞬间完全燃尽,容器内的压力猛然增大,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这种现象称为爆炸。
5.空气和可燃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空气和煤屑或面粉的混合物的爆炸,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等,都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而且这些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是爆炸并不都是跟起反应,如和氢气的的爆炸就是一个例子。同时,爆炸也并不都是化学反应引起的,有些爆炸仅仅是一个物理过程,如违章操作时蒸汽锅炉的爆炸。
爆炸极限过程
explosivelimit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助燃性气体形成的均匀混合系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引起爆炸的浓度极限值。气体可以是空气、氧气或其他助燃性气体。一般情况提及的是指或蒸气在中的浓度极限。能够引起爆炸的可燃气体的最低含量称为;最高浓度称为。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
混合系中所含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爆炸事故,是指由于人为、环境或管理等原因,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强烈的冲击波、高温高压和地震效应等,造成财产损失、物体破坏或人身伤亡等的事故。分为物理爆炸事故和化学爆炸事故。
应急要点:
1.立即卧倒,趴在地面不要动,或手抱头部迅速蹲下,或借助其他物品掩护,迅速就近找掩蔽体掩护。
2.爆炸引起火灾,烟雾弥漫时,要作适当防护,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
3.立即打电话报警,如遇伤害,拨打救援电话求助或就近医院救治。
4.尽力帮助伤者,将伤者送到安全地方,或帮助止血,等待救援机构人员到场。
5.撤离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别乱跑,防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
专家提示:
1.遭遇炸弹袭击时,不要惊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
2.爆炸过后,非专业人员不要前往事发地区,防止发生新的伤害事故。
爆炸十大记录
最遥远的伽玛暴
图中看到的就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伽玛
暴--“090423伽玛暴”。090423伽玛暴距离地球大约130亿光年,其光线2009年才抵达地球。该爆炸释放的能量比太阳整个生命期中释放的能量100倍还要多。美国宇航局“雨燕”观测卫星于最早于日观测到这一伽玛暴,该伽玛暴也因此被命名为“GRB 090423”。天文学家们随后开始利用架设在夏威夷岛上的英国望远镜以及双子星北座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对该伽玛暴的红外线余辉进行研究。
为了计算090423伽玛暴与地球的距离,天文学家们首先通过膨胀空间方法测量了该伽玛暴的光线所延伸的距离以及变红的程度。通过测量发现,该伽玛暴红移值大约为8.2,比此前发现的所有伽玛暴的距离都要远。如此远距离的伽玛暴也意味着,这颗已经死亡的恒星应该是自所谓的“重新电离时期”以来最早的天体。
超新星爆炸
有史记录最耀眼的超新星
超新星爆炸
爆炸发生于天狼座,被发现于1006年。“SN 1006”超新星爆炸所发出的耀眼光芒在夜空中形成一片暗红色阴影。哈勃望远镜已经拍到了银河系中一颗已经在日爆炸了的超新星残余的特写镜头,是一条可怕的光带。此爆炸是历史记载中最明亮的爆炸之一,肉眼就能看见。公元日左右,非洲、欧洲直至远东地区的观察者目击并记录到了来自称为“SN 1006”的光亮,编号为“SN 1006”的白矮星距离地球近7000光年,它的最后灭亡引发了巨大的超新星爆炸。
彗星撞击木星
1994年,“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发生了剧烈碰撞。该彗星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表面,形成21次剧烈碰撞。最大的那次碰撞产生一个巨大的火球升向3000公里的高空。这颗彗星是以发现者苏梅克夫妇和列维的名字命名的。他们从帕洛玛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拍下的一组照片中,发现了一颗“好像是被压碎了”的彗星。亚利桑那大学的同行司各蒂闻讯后立即用基特山天文台空间监视望远镜进行观察,确认这是个像大雁般排成一字的彗星队列。这串晶莹璀璨的太空项链是围绕木星运行的一个彗星裂解后的21个碎片。1994年7月,当这群两年前的碎片再度返回木星时,苏梅克--列维9号最后的毁灭也随之到来了。21个彗核将如一列高速的彗星火车,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同时释放出相当于5亿颗广岛原子弹的巨大能量。
K-T陨星大碰撞
大约6500万年前,K-T陨星碰撞灾难造成了地球上半数以上物种灭绝,恐龙时代就此终结。人们普遍认为,墨西哥海岸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就是这次碰撞的爆炸点。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格塔-凯勒领导的研究小组,包括来自德国、瑞士和墨西哥的专家,他们研究了直径200千米的陨石坑中间表面以下1500米范围的样本。另外一些样本包括一些像玻璃一样的岩石小块,它们是在撞击中融化形成的,时代倒可能是在6500万年前,估计误差会在几十万年左右。但是核心部位的样本表明陨石坑内的化石,是在早于白垩纪与第三纪界线30万年前就死亡的生物。这些证据也表明它比以前认为的年代要早。
坦博拉火山爆发
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再
坦博拉火山爆发
次爆发,这是有史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喷射出1400亿吨岩浆,导致71000人遇难。坦博拉火山爆发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威力的8000万倍,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最猛烈的火山爆发。在整个火山爆发的过程中,火山顶部失去了700亿吨山体,形成了一个直径达6000多米,深700米的巨大火山口。火山喷出的火山灰总共有600亿吨之多,堆积厚度由近向远逐渐变薄,在距火山400千米的地方,火山灰仍有22厘米厚。坦博拉火山高2851米,1913年曾经又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喷发。这个创造了世界纪录的火山后来一直在沉睡之中,或许它正在为下一次喷发积蓄着力量。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是发生于1908年的一
通古斯大爆炸
次神秘爆炸事件。大爆炸发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通古斯河附近,爆炸影响范围超过2000平方公里。科学家们认为,这次爆炸是由于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引起的。在距离大爆炸1500公里外的地方,地震传感器对这次事件的记录被认为是一次大地震。纵然是一天后,火球依旧照亮着周围地区,伦敦人甚至能在夜空下看报纸。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所谓的通古斯爆炸事件,数十年来,有关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众说纷纭,至少存在包括“陨石撞击说”在内的多种理论。即便是撞击论的最忠心捍卫者也承认自己的理论存在着诸多疑问。他们试图找到答案,坚信这将加强预防未来类似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的威胁。专家称,这种事件发生的频率约为200年到1000年一次。
三位一体大爆炸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枚原子弹爆炸
三位一体大爆炸
。1945年,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三位一体”试验场试爆成功。“三位一体”试验场大本营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附近,是美国进行原子弹试验场的主要场所。“三位一体”的试爆成功标志着“曼哈顿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而在此次试验后的短短24天之内,日本两大城市广岛和长崎先后被原子弹炸为一片废墟。罗伯特-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和原子弹计划项目负责人,他后来一直被称为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原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了严重的核反应堆爆炸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哈利法克斯大爆炸
日,对于哈利法克斯的居民们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那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港口码头照例一派繁忙,进进出出的大小船只是这个城市兴旺繁荣的动力。突然,一艘满载着5000吨弹药和炸药的法国军火船“蒙特-布兰克”号与一艘比利时救援船在海湾相撞,两船起火时,许多市民还涌到码头观看。谁知“蒙特-布兰克”号在燃烧后爆炸了,腾起的烟柱高达3000米,5平方公里的街区刹那间夷为平地,哈利法克斯大片地区被摧毁,连远在百公里之外的小城特日鲁的许多建筑的窗户都被震得粉碎。2000余人当场死亡,9000余人受伤。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造爆炸物的爆炸,以至在事故发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哈利法克斯大爆炸这个词仍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坚强的哈利法克斯人用了25年时间才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哈利法克斯大爆炸
德克萨斯城灾难
日晨,一艘停泊于美国德克萨斯城的货轮起火,引爆了船上的2300吨硝酸铵。爆炸还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附近的化工厂爆炸。冲天的大火直插云霄,在3公里外的化工厂都能清晰地看见港口上升起的橙色浓烟。德克萨斯人虽然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况,但他们对事态的发展仍抱有乐观的态度,觉得这很可能只是一场火灾,消防队总会把它扑灭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熊熊大火开始扑向围观的人群。大火引发了巨大的爆炸,并引起了海啸。周围的人群被巨大的海浪卷进了深渊,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当水势平息以后,那些被海浪吞噬溺水而亡的尸体又被水波送回了海湾,现场一片狼藉,景象触目惊心。这次爆炸令大约600人丧生,3500多人受伤,通常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爆炸事故。
.东时新闻网.[引用日期]
.新文化网[引用日期]
中国力学学会是国际理论...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秤哪个品牌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